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参考(全文5篇)

时间:2021-05-26 14:2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参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参考》。

第一篇: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参考

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参考范文

xxxx年,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强基固本,改革创新,努力推动x教育全面迈向质量新时代”的主题,聚力放大优势、弥补短板、突破瓶颈、提升贡献四项任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教育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完善。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市级示范区建设,我市教育现代化监测综合得分xx.xx分,高于全省综合得分x.xx分,保持x区超过xx分。全面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全市新开工建设幼儿园xx所,新增省优质园xx所,通过省优质园复审xxx所,省优质园占比达到xx.x%。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x号文件精神,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全市消除xx人以上超大班额,起始年级基本消除xx人以上大班额。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xx所,完成校舍改造xx.xx万㎡。联合办学纵深推进,全市累计组建基础教育集团xxx个,涵盖学校(幼儿园)xxx所,占比xx.x%。研制出台《x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评估标准》。积极推进优质高中建设工作,通大附中晋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海门市四甲中学通过四星级评估现场考察。加强普通高中特色学校(项目)建设,修订完善《x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项目)建设评估标准》,建设特色学校(项目)xx个。成功申报省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薄弱初中建设项目、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共xx个。如东县成为全省首批xx个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示范县(市、区)之一。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评选x市第二届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优秀案例xx个,“构建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体系”“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创新”入选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动学校德育改革,x所学校入选x省首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召开各学段现场推进会,宣传、推广教学改革先进经验和有效模式,新增x个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组建联盟学校,推进初中分层教学改革,省教研室来通专题调研。促进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改革,开展STEM教育项目化学习专题研讨。启动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工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逐步完善,完成全市x、x、x年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师二附入围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为全省教育系统首家。我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和高考总均分、本一本二录取率等主要指标继续全省领先,对口单招本科上线率、上线人数名列全省第一。获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xx项、职业教育类xx项,其中特等奖x项、一等奖xx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我市作为全省唯一的地区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首批xx个试点地区,xx所中小学校成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获“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x项冠军。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座谈会、现场推进会在海门市召开,教育部体卫艺司领导专题调研海门市校园足球工作。新增xxx所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我市在教育部召开的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推进艺术中考改革,研制初中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工作实施方案。x区在全国学校美育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中小学校健康促进、国防教育等工作成效明显,获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x所、银奖xx所、铜奖xx所,获评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x所。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评选表彰x市第十四届“园丁奖”xx人、第七届“感动x·教育人物(群体)”xx个,x人获“x最美职教教师”称号。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推进xx个x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建设,新增“x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x人、正高级教师xx人,x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李x、李庾南被推选为“当代教育名家”。李x儿童情境学习专著英文版全球发行,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国际研讨会在通举行。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第二期全国研修活动成功举行。我市获全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xx个、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x个,名列全省第一。建设第二批市、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xx个,培育乡村骨干教师xxx名,首批x个培育站被评为省优秀站。加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海安县、x区建成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数名列全省第一。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如x区等地探索建立教育部门统筹教师资源配置、学校负责岗位聘用新机制。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常态化流动制度,符合条件的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到xx.x%,比上年提高x.x个百分点。

教育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督导工作制度,x个县(市、区)接受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现场检查。启动新一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实施 “全面改薄”、校园安全等工作专项督导,开展了市区学校发展性综合督导。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实施意见》,创建第八批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xxx所,市级示范校比例达到xx%以上。崇川区成为全市首个省级依法治教改革试点区。扎实推进“国家级学校安全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创设的“x+x+N”机制和“六动六全”格局“x模式”全国推广。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学生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相关做法被中央综治办作为经验推介。x大学、x科院被评为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x区、崇川区获评示范县(市、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x市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办法》,规范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行为,推进县域教育内审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市教育局及x个县(市、区)教育局在全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中获优秀,优秀率全省领先。平安招考目标顺利实现,高考考务工作获全省一等奖第一名。

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有力推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互促并进。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九个一”系列活动,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开展理论宣讲。强化思想引领,召开了在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建立工作体系,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支部学习教育、党建品牌建设等主题开展党建督导,构建层层传导责任压力的工作格局,举办了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培训班、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制定《x市中小学党组织建设标准(试行)》,确立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x标准”。组织开展“x+x”专项行动,实施教育热点问题整治和党风廉政建设督导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职业学校有偿招生、义务教育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关联等问题,开展重点排查、联合检查和突击抽查xx批次。开展市教育局机关内部督导、在通高校自查自纠、县区学校巡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督导实现全覆盖。全市教育系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xxx起,通报典型案例x起。举办名师公益讲坛、教职工志愿者服务社区以及读书学习系列活动,推动“劳模精神进校园”。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优秀团员事迹宣讲等活动,打造“青年身边的共青团”。教育系统老同志积极参加校内外关心下一代工作,市教育局关工委荣获x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团队称号。市教育局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做法两次在市委会议上交流,“优教惠学”党建服务品牌入围市级机关党建优秀品牌xx强。x中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第二篇:2008年北京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2008年北京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一)基础教育

北京市共有普通中学674所,比去年减少15所,其中:高中325所(其中示范性普通高中68所),比去年减少3所,初中349所,比去年减少12所;小学1202所,比去年减少33所。

基础教育在校生120万人,其中:普通高中219163人(其中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校生89747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中本市户籍205436人,非本市户籍13727人;初中325117人,初中在校生中本市户籍261826人,非本市户籍63291人;小学659500人,小学在校生中本市户籍420210人,非本市户籍239290人。

北京市有幼儿园1266所,比去年减少40所;特殊教育学校24所;工读学校6所。

幼儿园在园幼儿226681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926人,工读学校在校生802人。

(二)中等职业教育

北京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64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36所,成人中专11所,职业高中72所,技工学校45所。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38586人,比去年减少23675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86539人,比去年减少11871人;成人中专学校16579人,比去年增加1026人;职业高中71468人,比去年减少2392人;技工学校64000人,比去年减少10438人。

(三)研究生教育

北京市有52所普通高校和117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共有在学研究生19.58万人,比去年增加0.84万人。其中博士生5.66万人,比去年增加0.32万人;硕士生13.92万人,比去年增加0.52万人。2008年招收研究生6.79万人,比去年增加0.28万人。在52所普通高校中市属高校19所,研究生在校生2.03万人;招生0.69万人。中央部委所属高校33所,研究生在校生14.79万人;招生5.17万人。

(四)普通本专科教育

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2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7.56万人;其中市属普通高校46所(含民办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8.54万人。全市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5.72万人,本市高考录取比例达75%。

(五)成人教育

北京市共有独立设置成人高校26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31.23万人(含普通高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的学生28.26万人),招生11.07万人(含普通高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招生9.97万人)。

培训机构3616所,注册学生173万人。

(六)民办教育情况

北京市有民办普通高校10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64所,民办中学96所,民办职业高中22所,民办小学20所,民办幼儿园380所。

二、师资队伍状况

北京市小学教职工6.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9万人,生师比为14:1;普通中学教职工7.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万人,生师比为11:1。普通高校教职工12.7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5万人,生师比17:1(按当量折算)。

第三篇:2008年海口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2008年海口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在历届海口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从建省前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现在迈入全国教育先进城市行列,海口教育以“敢为先、善为新”的特区精神和智慧,书写了一幕幕教育奇迹,奏响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的“三重奏”,谱写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篇章,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

2008年,全市有中小学校455所(含职业学校)(其中:中小学427所:小学336所,中学91所);中小学在校生人数30.7万人(小学生17.34万,中学生11.56万,中职生1.79万人);教职工约1.8万人(公办教师约1.4万人,民办教师约4000人);幼儿园364所,幼儿49763人,专职幼师3300人。

从教育的数量看,海口的学校数占全省学校总数30%,学生数占28%、教师数占26%;从教育的质量看,海口历年高考、中考成绩均居全省第一,一本二本上线率都远高于其他市县,中考高分段人数在省内占绝对优势,教育发展水平始终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通过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教育对口帮扶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以及开展规范化学校建设等措施,海口市逐步缩小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8.6%,初中升高中率83%,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6%,均达到或超过教育部的评估标准。

第四篇:补浪河乡教育事业发展概况(精选)

补浪河乡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榆阳区补浪河乡位于榆林市榆阳区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距离榆林城区61公里,地域广阔,资源丰富,辖15个行政村,12000多人。我乡现有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各一所。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11年,补浪河乡中心小学北榆阳区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在相邻四乡质量联评中,补浪河乡连续几年蝉联第一,许多附近乡镇的学生纷纷慕名而来。

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争取下,投资400余万元修建了补浪河中学师生公寓楼和餐厅;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面积达1700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1800平方米的中心小学住宿楼和中心小学餐厅;与此同时,投资120多万元对中心小学楼进行了维修。即将启动的工程还有9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带塑胶跑道的标准化操场,校园硬化以及中心小学道路硬化等。这些设施的投资使用,将使全乡中心小学、幼儿园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绿化面积、学生人均住宿面积达到“双高双普”的要求,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竣工后,全乡中心小学、幼儿园各类部室均达到“双高双普”的要求。

目前补浪河全乡中小学生人数已达620多人,幼儿园入园人数210多人,专任教师65人。中小学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中学专业教师本科以上达86%(含本科),小学本专科以上达95%.我乡各所各类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经理了不同时代的发展。尽头着几代人的血汗,回顾过去我们倍感骄傲,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希望借着“双高双普”的东风,我乡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发展教育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 振兴乡域经济

—谷金楼迎接市政府评估督导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2007年5月22日)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们莅临我乡检查指导教育工作!谷金楼乡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处,辖25个行政村,人口3.66万,耕地4.1万亩。目前,全乡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工264人,各级各类学校19所(其中:小学6所,教学点12所,初中1所);在校学生235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551人,初中在校生800人)。

近年来,我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持续协调发展,围绕新课改,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狠抓了“四项制度”的落实,对校长担课、听评课、研究教学、参与教研情况进行了不定期督查,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并积极开展了“阳光课堂活动月”,“质量效益年”活动,教育教学质量连创新高。撰写论文获国家级奖11篇,省级23篇,省级课题2项,在全国初中数理化竞赛中,共有6人获国家级奖,11人获省级奖;在全国小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2名学生获国家级奖,5名学生获省级奖;多次被评为全县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共获国家、省、市、荣誉称号5项。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

1、义务教育。2004-2006连续三年,6-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13-15周岁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为129.41%、160.01%、137.7%,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0.5%、92.9%、95.5%;近三年,小学辍学率分别为2.29%、1.34%、0.46%。

2、成人教育。2004-2006年青壮非文盲率达100%,脱盲巩固率达100%。近三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分别为900人次、1100人次、123人次,分别占青壮年劳动力总人数的3.2%、5.16%、2.22%。

3、民办教育。我乡共有一所小学民办学校,在校生500余人。

(二)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方面。

1、财政对教育拨款情况。2004-2006年,全乡经常性收入分别为214万元、119万元、1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4.4%、38.6%;财政对教育拨款分别为323万元、327万元、45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3%、39.6%。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04年至2006年,初中分别为609.1元、1046.3元、1286元,小学分别为1057.3元、1644.6元、1901.7元。年生均国拨公用经费,2004至2006年,初中分别为17元、28.6元、36.9元,小学分别为17.7元、25.8元、52.1元。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国拨公用经费,均达到省定标准,并逐年增长。

2、教师工资发放情况。2002年,农村教师工资统一上划县财政发放,全县教师工资发放标准城乡统一,无拖欠教师工资现象。

3、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专项资金发放情况。根据国家“两免一补”政策,2004年共发放救助金4.38万元,救助贫困生1189人;2005年共发放29.5万元,救助贫困生2248人;2006年共发放19.1万元,救助贫困生1461人;2007年全

乡农村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正在进行。

(三)办学条件方面:

1、教学建筑建设方面。小学、初中、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7.9平方米、6.59

平米。初中配有标准卫生保健室,食堂改造也都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

2、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配置方面。全乡中小学在教学仪器、图书、体育、音乐、美术、电教、劳技等器材配备和实验室建设反方面,基本达到了省定标准。

3、危房改造情况。2004-2006年,全乡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50余万元,改造建设中小学校舍3千余平方米。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全乡小学专任教师164人,学历达标率100%;初中专任教师79人,学历

达标率100%,同时,所有中小学教师全部持有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合格率

100%。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按照《南乐县教育事业2003-2007年发展规

划》,明确了我乡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目标和举措;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

教育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乡财政、文化、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向政府与有关部门一把手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把

目标管理的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投入,多办实事。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增加教育投入,发展教育作

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成立了教育经费保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投入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确保实现“三个增长”。

(三)深化改革,统筹发展。一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认真执行《民办教育

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二是深化教学改革。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

方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之中,使学生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及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三是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调整中小学生布局。小学由原来的25所调整为18所,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

当的均衡发展布局。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在师资分配上,也向农村薄弱学校

倾斜。

3、深化教育结构改革。坚持“三教统筹,协调发展”。

(四)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安全措施。几年来,全乡中小学校没有发生一起

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五)依法治教,加强督导。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公示制度,在干部推荐、职

称评聘、招生、收费等工作中,坚持条件、程序、结果三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

督。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杜绝了学校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为了坚决遏

制中小学乱收费,乡中心校签定责任书,严格执行“三严格、三统一、六不准”的收费管理制度,确保“一费制”收费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加大学校收

费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在上级政府正确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乡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

展,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概括起来主要是:

1、尽

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

求;

2、部分学校教学设施相对比较落后;

3、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和深化教改等方面还需要一步加大力度。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乡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举全乡之力,聚全乡之财,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整体改善办学条件。

(二)严格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机制和学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队伍,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

(四)强化教育督导,促进我乡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谢谢大家!

下载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参考(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参考(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堡镇教育事业概况(模版)

    2013版堡镇教育事业概况堡镇文教卫生体育等事业比较发达。堡镇现有高级中学2所(民本中学、堡镇中学)、初级中学3所(正大中学、登瀛中学、民一中学(私立))、小学4所(堡镇小学、堡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是自治......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一、2005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005年,贵阳市教育工作,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通过全市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一、发展环境、战略重点和战略主题(一) 发展环境。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永修县教育事业发展

    永修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 工作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我县教育改......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一、2007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2007年,贵阳市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巩固成果、深化改......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一、2006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006年,贵阳市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主线,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努力构建......

    发展概况

    1.湖南电子音像出版业起步于1985年。现有5家音像出版单位和3家音像复制单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湖南电子音像出版业已具备较大规模和实力。全省现有在编人员222人,年录音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