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本剧
三顾茅庐
溧阳市文化小学新四(3)姜 毓
地点:诸葛亮的家、刘备家 时间:三国时期
人物:蒋雨晨饰刘备、钱书遥饰诸葛亮、陈奇饰关羽、孙菲饰张飞、姜毓饰童子、沈扬饰小兵
(幕起,刘备两次去拜访诸葛亮,但都没见着,他准备第三次去拜访,但遭到了他的两个结义兄弟的强烈反对)
张飞:(不耐烦地嚷道)大哥,这回不用您亲自去,诸葛亮算个什么,只不过是
一个小小的草民,何必哥哥亲自去,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关羽:(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是呀!是呀!三弟说得没错,你何必总要劳驾自己呢?由我们去就行了。
刘备:(有一点生气)你俩都是武将,懂什么,诸葛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怎么能随便派人去抓,你们真是一点儿都不懂得尊重人才。如果你俩不想去,就不要去了!
(他俩低下了头。幕落)
(幕起,离诸葛亮的家还有半里多路时)
刘备:你们看,离诸葛先生的住处只有半里多路了,咱们还是下马步行吧。(张飞刚想反驳道,但见关羽拉了拉他的衣角,又摇了摇头,张飞明白了,便住了口。三人只好下马步行。)
(终于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童子出来开门)刘备:请问这是诸葛先生的家么? 童子:是呀!是呀!请问您找谁? 刘备:我找你家先生。
童子:我家先生正在草堂午睡,您稍等一下,我马上替你去传信,先…… 刘备:(连忙打断了童子的话)不用了,我就在此等候你家先生吧。张飞、关羽你俩在门口等候,我先进去。
(刘备轻轻走了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响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诸葛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诸葛亮伸个懒腰翻了个身问童子)有客来了吗?
童子:刘皇叔来此等候多时了。
诸葛亮:(责备童子)有贵客来,怎么不早叫醒我。刘备:(刘备紧跟着上前并谦虚地对诸葛亮说)诸葛先生,我已仰慕您多时了。前两次来访先生,都不得一见。今能一见,真是快慰平生。
诸葛亮:不敢,不敢。这茅屋能劳您的大驾真是三生有幸呀。来来来,快请坐。刘备:我等这次前来恳请先生出山,帮助我完成大业吧。诸葛亮:我是一乡野村夫,恐怕要辜负皇叔厚望。
刘备: 不,先生可是世上有德高人……徐庶、司马先生多次在我面前提及先生,说我若能得先生相助,就一定能得到天下。
诸葛亮:(拿出一张地图)好吧,咱们来看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北占了天时;孙权拥有江东之险,在南占了地利;而皇叔著信义于四海,天下英雄贤才欲投奔于你之心已很久了,将军可以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建基业,以荆、益之地,内修政治,外结孙权。则图霸之业可兴矣!这样天下就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但荆州是刘表的,益州是刘璋的。他们都是我的皇亲国戚,拿他们的地盘,怎么可以呢。
诸葛亮:我看了天相,刘表将不久人世,而刘璋软弱无能,不是一个明君,以后必将归于皇叔。
刘备: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开,如同拔开云雾见青天。希望先生能出山帮我。诸葛亮:承皇叔看重,我一定效犬马之劳。
刘备:现在好了,我这儿有了诸葛先生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呀!来,从今天开始诸葛先生就是我军的军师。(小兵上前给诸葛亮带帽子。)(剧终)
(全体演员敬礼)
作者:沈小伟 文章来源:马小在线
人物:齐宣王[齐缗(min)王]、南郭先生、大臣二人、乐队8人。第一场 大殿上
(解说:从前,齐国有个大王叫齐宣王,他特别喜欢听吹竽,这天早朝,他们又议论起组建吹竽队的事。)
大臣甲:大王,我们齐国乃是当今第一强国,我们的竽队应该是天下第一!大臣乙:对。我建议组建一支百人大乐队,以显我大国之风采。大臣甲:不,一百人太少了,最少也得二百人!
大臣乙: 要这么说,二百人也不足以显示我齐国之强大,我看,应该再加50人,二百五,多么强大的阵容,多么……
齐宣王:(很生气)什么二百五,太不像话了!来人那,宣本王旨意,立即组建一支三百人的竽队,以显我大国之威。众人齐(磕头):大王圣明!
(画外音:大王有旨,为显我大齐风采,立即组建三百人吹竽队,有此才能者快来报名啊,待遇从优,名额有限,来晚了可没有卖后悔药的呀!)
南郭先生上,边走边叨咕:我的名字叫南郭,好吃懒作不干活,听说大王要建竽队,这可是个大好活。那位说了,您会吹竽吗?要说吹竽我不会,拍马吹嘘(嘿)还差不多。不过人多容易混,滥竽充数我有辙!怎么个混法,那我可不告诉你……(拿出竽,往竽眼里塞东西。)
(画外音:您还别说,南郭先生还真有办法,这往竽眼里塞的是什么东西呀?)南郭:嘿!这是谁呀,怎么都给我说出去啦 抱着竽见大臣甲(鞠躬):大人好!大臣甲(傲慢的):干什么呀?
南郭:我想参加吹竽队,您看……啊(递上银子)
大臣甲 :啊()…… 啊()……哈哈哈,行啊行啊,(很神秘的)您一定吹得棒极了,是吗?
南郭:那当然了!(南郭先生走下)
大臣甲:(洋洋得意的)谁来不是来呀。(回转身)启禀大王,三百人乐队已招齐,请大王御览。
齐宣王:(高兴的)好,好,马上召见!本王要立即听他们演奏!
(乐队九人上,南郭居中)大臣甲:奏乐!(音乐起)(一声尖利的声音,十分刺耳)(众人停,只有南郭仍在装腔作势的吹奏。)
齐宣王:(大怒)什么人,吹出如此刺耳的声音,还不给我拿下!大臣乙(抓住南郭的脖领)大王,就是他!他用这样的声音刺伤您的龙耳,真是罪该万死!
齐宣王:哼,好大的胆子,推出去,杀!(众人齐):大王圣明!南郭(浑身发抖):大……大……大王,小民冤……冤……冤……冤枉!大臣甲:你欺君枉上,罪该万死,还有什么冤枉的!快推出去,杀!齐宣王:慢,让他说,看他还能说什么!
南郭:大王圣明!大王容禀。刚才小人正在吹竽,忽见大王头上紫气东来,祥云缭绕,小人知道这是上天的旨意,预示着我们齐国繁荣昌盛,预示着大王万寿无疆,小人看了,内心无比激动,再也无法控制对大王的无上敬仰之情,所以才吹奏出如此高亢嘹亮的乐音,以示对大王的无限祝福,祝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齐宣王:(疑惑的)果真如此吗?
南郭:大王您二目放光,明察秋毫,小人怎敢欺骗大王呢? 齐宣王:量你也不敢!
南郭:(指着大臣甲)可是他,竟然同着大王的面,诋毁大王,灭我齐国国运,损我大王威名,小人蒙冤事小,大王威名受损事大,此人不杀,上天不容,上天不容啊!
齐宣王:大胆贼子!竟敢欺骗本王,犯上作乱,来人那,推出去,杀!大臣甲:小人冤枉,小人冤枉,小人冤枉!
齐宣王:南郭先生,心怀本王,忠信可嘉,赏绸缎十匹,升为竽队队长!众人齐:大王圣明!
南郭(转身指挥竽队,得意洋洋)奏乐!
音乐起,南郭回到队中,装腔作势的吹竽。齐王大声喊好!
解说)从此,南郭先生步步高升,成了齐宣王眼中的大红人,可是,几年之后,齐宣王死了,它的儿子齐缗王当了齐国的大王,这天,齐缗王召见南郭先生,南郭:大王找我有什么事吗?哦,我明白了,您一定是想组建一支更强大的乐队,这是完全应该的,以您的威望,建一支四百人、不,五百人的乐队,那才合适呢。我马上就去……
齐缗王:不,我不喜欢合奏,我喜欢听独奏!南郭:*吃惊的)啊!您,您,您喜欢 ……独,独奏?啊!独奏好啊,独奏清新、悦耳,独奏最能体现我们齐国的和平、安宁,您真是圣明之君啊!我,我马上就去叫人……
齐缗王:不必了,你不是竽队第一高手吗?你吹给我听就可以了。南郭:啊,我,我,我不行啊…… 齐缗王:什么?你不行!你怎么了?啊!南郭:(吓的坐在地上)我,我,我…… 齐缗王:你不是挺能吹的吗?吹!
南郭:(哆哆嗦嗦的)我,我,我,吹……(抱起竽吹起来)(音乐起,堵塞物纷纷飞出落下)(众人大笑)
齐王大怒:啊!你这是吹竽吗?(众人安静)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滥竽充数,欺骗先王,还敢邀功请赏,实在可恶!来人哪,推出去,杀!南郭:大王,您是圣明之君,明察秋毫,小人冤枉,小人冤枉!……
齐缗王:哼,你欺骗先王在前,戏弄本王在后,你还有什么冤枉的?来人,杀!(面向大家):南郭不学无术,欺上瞒下,死有余辜,希望大家不要学他,我们要实事求是,齐心协力,把齐国的事情办好!(众人齐)大王圣明!大王圣明!
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1.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12.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1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1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安《绝句》)
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1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3.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第二篇:课本剧
课本剧《弟子规》
老人:(跌倒)哎哟,谁来拉我一把啊?
甲乙:(路过)太原当空照,花儿……(蹦蹦跳跳,高兴)乙:(指)你看,那儿有个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他? 甲:没看新闻呀?万一是碰瓷的呢?快走吧!
画外音:两个同学刚要走开,突然雷电交加,可不一会儿,天又晴了,只是不知何时她们身旁已多了一人。
甲:妈呀!你是人是妖!为何还穿着古代服装!孔ji:请问两位,这处为何方?(抱拳鞠躬)乙:哟,还会说话,你是?? 孔:吾乃孔…… 甲乙:孔子!
孔:不是,你们所 说之人乃是吾祖父,吾乃孔ji.甲:那你一定很有学问喽!
孔:不敢当,敢问你们方才为何不扶起那位老者?
乙:你不了解,万一他有点事儿,我们帮忙岂不是误了上学?当今社会,只有学习才是正道!
孔:此言差矣,吾师孟子先生常教导吾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甲:(摇头)恕晚辈才疏学浅,不能理解。
孔子:小朋友,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重师长,为人要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要有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这些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的话,再来学习知识。
乙:照夫子之意,学知识与学做人,学做人更重要了?
孔子:(点头)无论沧海横流,日月更替,社会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先有德而后有才,德高方能才高。先学会了做人,之后才能做好事。
学生:(点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夫子一番教诲,晚辈受益匪浅,先有德而后有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孺子可教也!
学生:那敢问夫子,我该如何去学习做人呢? 孔子:小朋友,你可以去从《弟子规》开始学习做人。
学生:《弟子规》?夫子先生,晚辈在吉兴中心校求学,早已能背诵弟子规了。你看,我这里还带有一套我们班上学习弟子规的一个视频,晚辈放给您看看,请夫子多多指点。孔子:有请。整体学生:背诵
学生:夫子先生,您看我们已经会背《弟子规》了,那是不是我就已经学会做人了呢?
孔子:河北街小学不愧为一代名校,自小学阶段就重视道德之教育,读读《弟子规》《礼记》等,实是莘莘学子之福气。但弟子规仅仅会背,还离做人却是相隔甚远。学生:那?……那还要怎样呢?
孔子:《弟子规》重在践行。小朋友,以《弟子规》中的规范条例去做事做人,长久坚持方能渐入佳境。望你借贵校之优良环境,聆听老师之教诲,学好做人,学好知识,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英才。甲:谢老师指教,学生明白了。
画个音:天气再变电内雷鸣,一会儿又转睛。两名小学生一看,已回到老人刚跌倒时。
老人:(跌倒),哎哟,好疼啊,谁扶我一把? 甲:(看向乙)按小孔老师说的做。
甲乙:(快步走上前扶起老人)老爷爷,您没事吧?
老人:没事,就是有点腰疼,谢谢你们了,赶紧上学去吧,不要耽误学习。甲:好的,老爷爷您慢点儿走…… 老人:嗯,我能行,我慢点儿没问题。乙:好吧,爷爷再见 老人:再见。
中小学课本剧《弟子规》(根据弟子规改编适合中小学生表演)(预备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
画外音:泱泱华夏,山高水长,珠江西岸,有一青年学子,意气风发、怀揣理想,跨越时代风尘,穿过时空隧道,直奔曲阜杏坛。(音乐停)
学生:对!没错,这是孔子传经讲道的地方,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夫子先生,晚辈有礼了。孔子:你是何人?来自何方?
学生:晚辈来自丰润镇中学,是一名学生,特来向夫子请教。(鞠躬)孔子:免礼免礼,小朋友请坐。学生:谢夫子。孔子:你来自丰润? 学生:(点头)是!
孔子:吉兴中心校,吾早前曾有耳闻,听闻贵校为一代名校。今日小朋友不远万里,跨越时空来此,有何求教?
学生:夫子,您被誉为先师,后人奉您为万世师表,晚辈今日想向您求教——求学之道。
孔子:求学之道,先明何求。学知识与学做人,你认为该先学什么? 学生:这个……这个……晚辈聆听夫子教诲。
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生:(摇头)恕晚辈才疏学浅,不能理解。
孔子:小朋友,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重师长,为人要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要有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这些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的话,再来学习知识。
学生:照夫子之意,学知识与学做人,学做人更重要了?
孔子:(点头)无论沧海横流,日月更替,社会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先有德而后有才,德高方能才高。先学会了做人,之后才能做好事。
学生:(点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夫子一番教诲,晚辈受益匪浅,先有德而后有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孺子可教也!学生:那敢问夫子,我该如何去学习做人呢? 孔子:小朋友,你可以去从《弟子规》开始学习做人。
学生:《弟子规》?夫子先生,晚辈在吉兴中心校求学,早已能背诵弟子规了。你看,我这里还带有一套我们班上学习弟子规的一个视频,晚辈放给您看看,请夫子多多指点。孔子:有请。
学生:(放光盘。镜头注视到舞台另一角落,学生排好队伍准备朗诵。)整体学生:背诵
学生:夫子先生,您看我们已经会背《弟子规》了,那是不是我就已经学会做人了呢?
孔子:吉兴中心校不愧为一代名校,自小学阶段就重视道德之教育,力推《弟子规》,实是莘莘学子之福气。但弟子规仅仅会背,还离做人却是相隔甚远。学生:那?……那还要怎样呢?
孔子:《弟子规》重在践行。小朋友,以《弟子规》中的规范条例去做事做人,长久坚持方能渐入佳境。望你借贵校之优良环境,聆听老师之教诲,学好做人,学好知识,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英才。学生:谢老师指教,学生明白了。两小儿辩日 课本剧
旁白: 孔老夫子常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孔子还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呢?刚好,下面这一幕会解除我们的疑问。甲乙:(两小儿正在争论)“我对!”“我才对!”
孔子:(孔子到东方游历,碰巧经过这,便上前去问。)你们在争论什么呀? 甲乙:我们在争辩太阳中午离我们近还是早晨离我们近。甲: 我认为太阳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乙: 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甲乙:您,您是名闻天下的孔老先生,您的知识比我们多,您来评一评,我们俩到底是谁说的对呢!
孔子:哦,那你们各有什么理由呢?
甲: 您想,早晨的太阳大的像车上的篷盖一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孟,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乙: 可是,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这,这?两位小学士,老朽实不相瞒,我也不能断定你俩到底是谁说的对,谁说的错。老朽无知,甘拜两位为师。甲乙:(笑)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孔子:(施礼,并不好意思笑了笑)
甲乙:不行,不行,要我们收徒,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怎能做您的老师呢?您的学识渊博,我们应该拜
您为师才对啊(施礼)(下场)孔老先生真是名不虚传,谦虚待人,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站在原地叹)世人多以己为大,孰料小儿之睛更锐也,吉乎!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啊!
旁白:同学们,剧中两小儿大胆质疑,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自然就不一样;同学们,老师常说,我们要懂得大胆质疑,寻求真谛的;看过课本剧《两小儿辩日》后能否说出你的原由呢?
穿越剧、课本剧:《卖火柴的小女孩》 场景:未来的中国、中世纪的丹麦街头。人物:中国小朋友(a同学.b同学.c同学)丹麦小女孩(d同学)、奶奶(e同学)
故事背景:5XX年后的中国,科技与文明高度发达。几个小朋友用月光宝盒返回到中世纪的丹麦,见证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可怜的生活,并将她带回到中国幸福的生活中来。
12登场:《娃哈哈》歌曲,边舞边唱。
3、都什么年代了,还唱这种老掉牙的歌曲。
1、你管呢,我就喜欢古时候的歌曲。
2、就是,多管闲事。现在的生活多没意思呀,难道你不像回到古时候的生活吗?
3、也是。现在的生活太无聊了。整天在家里对着电脑。学什么东西都是冷冰冰的,都快把我憋疯了。还是古时候好呀,听说那时候小朋友们都在一起学习,可真好!
1、哎,我有个提议,咱们回到过去玩玩,好吗?
2、好呀,好呀,那咱们回到什么时候呢?
3、我想咱们到5XX年前的开平小学吧。听说那个时候,开小的同学和老师可好啦。
1、不好,不好。要我说呀,咱们到中世纪的丹麦去。去看看那位传说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们说,怎么样? 23好呀,好呀,太棒了。
1、那就到我家,坐我爸爸的时空穿梭机去吧。
2、都什么年代了,还时空穿梭机呢!我这里有月光宝盒。
(掏出月光宝盒)你们俩过来!(打开月光宝盒,三人一起念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道白光过后,三人来到了中世纪的丹麦街头)123、到啦……这里可真冷呀。
1、卖火柴的小女孩到底在哪儿呀?(三人作寻找状)
2、快看那边!(小女孩登场。大雪纷飞。小女孩作寒冷状。自言自语。突然,一辆马车直奔过来,小女孩吓得直跑。把拖鞋都跑掉了。)(3走过去,把鞋捡了起来。)
3、哈!太棒了!等我将来有了孩子,就可以用它来当摇篮!
12、你真讨厌!
(小女孩光着脚,独舞。卖火柴啦!卖火柴啦!……一不小心,跌倒在墙角里。顺势坐在那里,缩成一团。旁白:多冷的天呀,小女孩,你还是快回家吧!)小女孩:我不敢回家。这一整天,我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我的。再说,家里和街上一样冷!(小女孩不断搓手,一双小手都快冻僵了)
123、小女孩,快划一根火柴,来暖和一下吧!快呀!
小女孩犹豫着,终于,她抽出一根火柴,划着了。她出神地看着火柴上的小小的火苗。幻象一:大火炉。小女孩独舞。
12、啊,真的好暖和!
3、怎么能说好暖和呢?
12、那……
3、那是——相当暖和!
12、嗨…… 火柴灭了……
123、小女孩,快,快,再划着一根火柴!(小女孩又划着一根火柴)幻象2:烤鹅 小女孩独舞。
3、太棒了!烤鹅还会走路!让我咬它一口!
12、别闹啦!快看,火柴又灭了!喂!小女孩,再划一根吧!(小女孩又划着一根火柴)幻象3:圣诞树、流星…… 小女孩,众人舞蹈。
小女孩: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我,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去了。唉……
123、小女孩,别叹气!快,再划一根火柴吧!
(小女孩又划着一根火柴)幻象4:奶奶出现在亮光里。
小女孩:奶奶!啊!奶奶!请把我带去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123、对!小女孩,快划火柴!快呀!
(小女孩划着一大把火柴,123同时也划着火柴)幻象5:奶奶带着小女孩飞向远方。
旁白:第二天……
(小女孩坐在墙角,脸上带着微笑,死了……)123围过去:小女孩,小女孩!(哭)
3、她死了,她死了!怎么办呀? 1止住哭声:哎,对了,我们用月光宝盒回去,帮她复活,怎么样?
23、好!(123打开月光宝盒……回到奶奶正带着小女孩远去的那一刻。)123、小女孩,小女孩!快回来!小女孩惊讶的回过头:你们是什么人?
2、我们是10XX年后的中国小朋友。特意回来救你的。
1、是呀。小女孩,请和我们一起走吧。回到5XX年后的中国,那样,你就会拥有快乐和幸福,永远也不会受苦了。小女孩:真的吗?
12、当然是真的。小女孩:那太好了!3拉回12:不行呀!
12、怎么不行?为什么不行!
3、月光宝盒告诉我,我们不能改变历史。如果非要救活她,我们就必须有一个人要留下,继续做卖火柴的小女孩。
12、啊?!(123犹豫着。)
1、让我留下!
2、让我留下!
12、我留下!我留下!
2、还是让我留下吧。我留在这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呢。而你,只有你一个人!
1、那……
2、别犹豫了!你们快走吧!(2推13和小女孩)
3、好吧,我们走吧。那你多保重!(挥手再见)。(13和小女孩做月光宝盒回到5XX年后的中国)(大家一起唱《娃哈哈》,舞蹈。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与此同时,五百年前的丹麦街头…… 2独舞。
2、真心希望小女孩能够幸福、快乐。也祝福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幸福,快乐!卖火柴啦!卖火柴啦!
第三篇:课本剧
【情景剧】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
演 员:6人
人 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骨精 旁白
人物道具:唐僧,服装、白龙马 悟空,服装、紧箍咒、金箍棒
猪八戒,服装、钉耙、地图 沙僧,服装、扁担(箱子)
村妇,服装、篮子、馒头 母亲,服装、拐杖、头带
父亲,服装、胡须、拐杖 白骨精,服装、剑、“白骨夫人”标签
配乐:1.《敢问路在何方》(27秒)2.配乐:《四小天鹅》(5秒)
3.配乐:保护圈声(2秒)4.配乐:电击声(2秒)5.配乐:爵士乐(4秒)6.配乐:机关枪声(3秒)7.配乐:《忐忑》(5秒)8.配乐:火箭喷射器的声音(3秒)
剧 本
场景道具:近山、树木等 扁担(箱子)、白龙马(幕启)1.【媒体】:
情景剧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
2.【背景】:重山叠嶂 云雾缭绕
3.【背景音乐】:《敢问路在何方》(27秒)4.【旁白】: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正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他们来到了白骨精 的地盘,揭开了三打白骨精的序幕。
5.【配乐】:《四小天鹅》起)师徒三人跳《四小天鹅》舞出场。
到舞台中央,单手作拜佛状。并齐唱:“阿弥陀佛”)
6.悟空(进场):我是孙悟空,有棒在手中,妖怪敢现形,皆被我杀空。(眺 望)师傅,师傅,没有妖怪。7.唐僧:阿弥陀佛,艰难跋涉。
八戒:肚子好饿。
沙僧:又累又热。
唐僧:悟空,悟空!
悟空:(蹦跳到师傅面前)师傅。
唐僧:怎么了?
悟空:我们好像迷路了。
唐僧:八戒,地图!
(八戒从怀里拿出地图给悟空,悟空拿地图划过半空其他三人依次坐倒在地上。)
悟空:果然迷路了。没关系,一个筋斗云,满载美食归,师傅稍候。
八戒:对对对!快弄些吃得来。
沙僧:可是师兄,要是妖怪来了怎么办?
悟空(思索状):有了。(开始拿金箍棒在三人坐处的地上画圈)金箍一转。
【配乐】:保护圈声 八戒:灵光一闪。沙僧:保我师徒。
唐僧:共上西天取真经。(右手向上指天)
悟空:这可是挡妖除魔的保护圈。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们都要呆在里面(下场。)
(三人盘腿坐地,转上半身,念佛。姑娘提着篮子上场。)
8.姑娘:小女子年方二八,貌美如花,听说吃了唐僧的肉能长生不老。,哈哈!终于让我等到这一天了。(姑娘几次想靠近三人,却被圈挡了回 来)
姑娘:这位长老,吃点东西吧。(八戒扑上前,被姑娘推开)
姑娘:这位长老,长老。(走开一段距离)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配乐】:电击声
(假装摔倒)哎呀,我的脚,我的脚。【配乐】:爵士乐)唐僧:起身,整理衣冠,昂首阔步走向姑娘。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你还好吧?贫僧来自东土大唐,要去西天取经„„
(悟空进场,此时已在姑娘背后)
悟空:我打!(挥棒打死了姑娘)
唐僧(吓倒在地):悟空,你„你干什么。黑白颠倒,草菅人命。快打 110报警!(沙僧做掏手机、拨号状。)
悟空:师傅,她是个妖怪。
唐僧:胡说!
悟空:她骗得了你,骗不了我。
唐僧:阿弥陀佛,饶你这一次;再犯,为师我可就要惩罚你了(四人坐下)
9.(姑娘的母亲上场,假装找女儿)
母亲:女儿啊,女儿,你在哪儿,你在哪儿啊?
母亲(走近唐僧):师傅,师傅,你看见我的女儿了吗?
唐僧:哦,你女儿啊,她„她被„
八戒(拦住唐僧):不是不是,我们没有看见。
沙僧:对,就是没看见。
唐僧:八戒你们让开!施主,你的女儿被我那不才的徒儿给打死了。
母亲:打死了„.唐僧:你就节哀吧。
10.(悟空已在妖怪背后)悟空:妖怪,哪里跑!
【配乐】:机关枪声
唐僧:悟空,你又干什么!悟空,你善恶不分!
八戒:颠倒黑白。(左手指悟空,左脚迈出)
沙僧:是非不明。(与八戒一样的动作)
唐僧:看我的超级无敌紧箍„„ 【配乐】:《忐忑》
悟空(捂额头):由站着到倒地翻滚(痛苦不堪)状
唐僧:你走吧!
悟空:师傅,师傅。(师傅不理他)
悟空:哼,你会后悔的!(下场,在幕一边偷看)
唐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三人又坐下念经,姑娘的父亲上场)
父亲:女儿,老婆,你们在哪儿啊?(面向唐僧)长老,你好啊„„
(可唐僧、八戒、沙僧始终不理他)
白骨精:气死我了,看我显真身。(变成一妖精)
八戒、沙僧(走上前护卫):妖怪啊!
唐僧起身大喊:妖怪啊!悟空,救我啊!(随即晕倒在地)
白骨精:哈哈哈。(悟空上场)
悟空:妖怪,还我师父。
白骨精:毛猴子,坏我好事。
(两人对打,经过一番激烈厮打,悟空终于用火箭喷射器将妖精打死了。【配乐】:火箭喷射器的声音。
妖精现了原形,竟是一个骷髅!上有“白骨夫人”标签。)悟空(摇着躺在地上的唐僧):师父师父„.(八戒、沙僧按住唐僧头脚,唐僧醒了)
沙僧:师傅,大师兄没错,前面那位女子、老太婆和老头都是白骨精变的,是想谋害我们的。
八戒:大师兄真了不起!(双手伸出大拇指)唐僧:原来如此,悟空,为师错怪你了。
悟空(一个亮相动作):斩妖除魔。八戒:保我师父。沙僧:西天取经。唐僧:修成正果。悟空:师父,我们走吧。唐僧:阿弥陀佛。
【媒体揭示】:要善于识别妖魔诡计,不要被表面现象和虚情假意蒙骗。【旁白】:唐僧四人终于挣脱了白骨精的魔爪,但是谁又知道,还有多少困 难在等着他们呢,漫漫西天路,但愿有志者事竟成!【配乐】《敢问路在何方》(27秒))
四人下场。
(剧终,演员谢幕)
第四篇:课本剧(精选)
征 稽 变 奏 曲
(小品剧本)作者:马世梅
时间:现代、春天。地点:交通征稽所,办公室。人物:征稽所长——所长(女)
稽 查 员——小陈(女)
车 主——司机(男)
车 主 妻——妻子(女)音乐—— 灯光——
人物特点性格:所长——性格外柔内刚,办事公正。小陈——性格急躁,眼里不留沙子。司机—— 油滑,江湖习气重。妻子——泼辣,刁蛮。舞台布景:某县交通征稽所所长办公室。墙上挂有一醒目标语牌,上书“阳光征稽,数字征稽,法制征稽,人性征稽”工作目标。室内一角(舞台正中)有两张办公桌,桌上摆有电脑等办公用品。舞台左侧
一排沙发。幕启:[所长,上。
所长:第一天上任当所长,征稽所要有新气象。“四个征稽”记心上,定要为征稽事业铸辉煌。
(所长在一张办公桌前坐下,打开电脑„„)
(电话铃声响起)
所长:(接电话)你好!这里是征稽所,我是所长,请讲„„(边接电话边记录)好,知道了。(放下电
话,朝幕内喊)小陈,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