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颜色的力量》教学反思
本节语文课《颜色的力量》,是说明文的一个入门课程。让孩子们在初步认识说明文的同时,掌握更我的写作手法,体会科学的魅力。
优点:
1.以课为例进行写作知识学习。
2.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积极性提升。
3.设置了随堂练习,随堂练笔同时锻炼学生口语,先说后写。
弱点:
1.急于控制课堂时间,课堂安排有些仓促。
2.教案中设置的学生多种朗读方式,都没有在课堂上真正实施,这也是平时疏于朗读导致的。
3.课堂重点内容没有讲透,只是蜻蜓点水,没有真正的落实。
4.课堂上字词的讲解,应更加细致。
5.随堂练笔应该提高要求,不再止步于写话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意识,尽量多写。
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中,还应细致研究课文,教师深度剖析,以简洁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帮助其掌握更多的知识。
第二篇:辨认颜色教学反思
最近给智障班的教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智障的孩子对颜色的分辨能力实在太弱,当我拿着最普通的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四种颜色的积木让学生辨认的时候,培一两个班只有2个人可以认识,培二也只有2个人认识的,培三3个人可以分辨,辨认颜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辨认颜色教学反思》。四个班大约40多人,居然不到10人可以分辨,红色认识的人比较多,当你拿绿色、蓝色、黄色积木的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颜色的时候,回答还是红色,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回答:红色的,今天培二班的同学把黄色当成了白色,我拿黄色的积木问什么颜色,大部分都说是白色的,我告诉学生教室的墙面是白色的,白色和黄色是有区别的,当问我拿的积木是什么颜色,回答依然是白色。问墙面是什么颜色?回答是黄色。对于智障的孩子分辨颜色确实困难。四种颜色根本不能马上就能正确的分辨出来。我不能给智障的学生定义是“色盲”但是学生对颜色的分辨还是很模糊。我很担心,如果学生自己过马路有红绿灯的时候很危险的。
第三篇:《认识颜色》教学反思
《认识常见的几种颜色》
-----教后感
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孙春霞
了解颜色也是智障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常识,所以我选择了有关颜色的部分知识作为内容来上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从网上搜索了多幅色彩斑斓的花朵图片,使他们在欣赏美丽花朵的同时,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引导他们留意花朵的颜色。
一、调动学习兴趣:
智障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而且难以保持,怎样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神、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利用色彩斑斓的各色花朵,使他们在欣赏花的美丽的同时,留意它们的颜色,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认识常见的几种颜色。
二、找模具:
学生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红、黄、绿灯,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回忆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引出红、黄、绿;然后给各个小组分发事先准备好的玩具模型,引导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三种颜色的模型。为了开拓他们的思维,在介绍绿色的时候,我还介绍了墨绿、草绿和浅绿;在介绍黄色的时候,我又分别介绍了黄色、鹅黄和淡黄。
三、找卡片、辨别画笔:
给每位同学分发事先准备好的各色卡片,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寻找不同颜色的卡片。给每组分发一盒彩笔,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寻找相应的颜色,然后放置桌上。
四、我会画:(分类教学)
给秦笃强、顾修坤、刘新雨分发事先设计并打印好的简笔画图案,让他们自己在简笔画中填充颜色(以今天学习的这三种颜色为基本色)。我则根据学生的涂色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对韩浩和刘潇涵我则通过实物展示台,亲自在简笔画中填充颜色,让他们两个有个参照,然后再帮他们选出画笔,教给他们涂。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我让他们带上自己的作品,在实物展示台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面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评议,他们全都欣然接受,而且十分高兴。
五、教学效果:
两节课下来,学生丝毫没有疲惫,相反,一个个特别兴奋、自豪;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被调动;识别能力有明显的改善;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较好的锻炼„„
讲授的知识虽然很浅显,但对于我们这些智障孩子来说,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的强调,而这些仅靠课堂时间是很难完成的。单纯学习一种颜色时,他们的表现还算不错,但当多种颜色一起教授的时候,他们分辨起来就显得十分困难。
六、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
1、多使用视觉刺激物:色彩鲜艳的教具相对浅颜色的教具更受孩子们喜爱、关注。
2、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从视觉、听觉、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具准备应充分:孩子的天性贪玩,当他们看到多样且喜欢的教具时,他们会因想玩那些教具而愿意跟随老师的步伐接受相应的知识学习。
4、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老师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时,很难让智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即使跟随老师的步调了,保持时间也很短暂。而当老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他们的情绪就很高涨,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第四篇:美丽的颜色 教学反思
美丽的颜色教学反思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不全面,在教学中往往遇到的重难点不易解决。如果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使教育生活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认识几种颜色之后,让学生找一找、看一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颜色,师生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学生乐于去做,更容易达到教育目的。
2、以“练”为主。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练”的课堂。整堂课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从“老师想考考同学们认识几种颜色。(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试着自已学习)”到“边认识颜色,边积累词语。”再到“请同学擦亮你们的小眼睛,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美丽的色彩。”最后“出示美景录相,学生用学过的颜色说词语。”给学生创设一个愿说、乐说、会说的一个情境,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3、在课堂的设计中我新增了两个部分。一是课的开始增加了听声音拍手,训练学生感知声音的有无。二是课的结尾增加了个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我们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这不光考学生有无听到声音,而且还要把听到的说出来。这两部分内容应该是长期坚持下去的。
不足之处:
1、结合图意边指图上颜色边学词语的时候,没注意到有的学生红、黄两个词没有发准音。应该借助汉语拼音,区别复韵母的不同。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已学的一些词语,教师给学生以提示,培养他们联想说颜色的能力。例如: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大米是什么颜色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3、在学习颜色的过程中,我应该多准备一些实物让学生说带颜色的词语,学习效果会更好些。例如:红花、红书包、紫色的喇叭花、棉花、葡萄、香蕉、西瓜、苹果、枣……
第五篇:多变的颜色教学反思
“多变的颜色”教学反思
江口中学 邓慧慧
成功之处:
1、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准备了大量的色彩图片和冷暖色对比图案,充分利用课件及书中的图片、作品等。通过对比,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同一画面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觉,而且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进行讲解举例,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颜色来联想不同的物体,辨别是冷色还是暖色,这样比起理论上的讲解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并从此展开,开始授课。
2、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感觉边动手操作,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让学生自己举例谈感觉谈体会,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冷暖色的规律,从色轮中找出暖色和冷色。最后,我给了学生两幅一模一样的没有色彩的风景图案,请大家帮我分别用冷色调和暖色调来填色,使它们变成秋天和春天的景色。学生体现出了非常大的积极性。这样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发展开阔了他们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1、学生的学具没有准备齐全,除了涂色工具原本放在学校的孩子外,大部分学生没有涂色工具。在教学的细节方面应该更加完善,在板书等方面应更加规范完善。
2、在教材的引深程度上应更进一步,更加贴近生活。
3、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有待加强。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一项重要特征。如今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所以我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有发现,有创新,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但学生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应,在教学中还需要我更多的耐心,寻找、尝试更多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