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
()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A:
《论语》
B:
《孟子》
C:
《学记》
D:
《大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A:
校外教育
B:
配合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社区教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
A:
了解学生
B:
掌握班主任工作规律
C:
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D:
搞好班级教育工作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A:
客观性
B:
强制性
C:
价值性
D:
教育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A:
课程设计
B:
课程制订
C:
教材编制
D:
课程设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A:
讲解与演示过程
B:
参观与讨论过程
C:
提问与对话过程
D:
教授与学习过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
小组教学
B:
道尔顿制
C:
个别教学
D:
课堂教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A:
高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职业技术教育
D:
初等教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
文化传统
B:
受教育者的需求
C:
生产力水平
D:
教育的规模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A:
生物性
B:
永恒性
C:
历史性
D:
阶级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被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称为“危机期”的是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
A:
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
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
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
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
一种实践活动
B:
一种主体活动
C:
一种文化活动
D:
一种认识活动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环境
B:
教育
C:
遗传素质
D:
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一般的14、15岁到17、18岁,称为
A:
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初期
D:
青年中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6:
教育的主体形态是()
A:
学校教育
B:
社会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终身教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7: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
班级授课制
B:
现场教学
C:
小组教学
D:
个别教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8:
素质教育是
A:
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正在发展的教育
B:
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C:
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D:
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是正在发展的教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9:
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
人生教育的起点,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是
A:
学校教育
B:
社会教育
C:
胎教
D:
家庭教育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教育理论中的两种不同个性观是
A:
个性就是个别性
B:
马克思全面发展个性观
C:
个人本位
D:
社会本位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所提出的多元智力是
()。
A:
存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
B: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
人际关系智力
D:
合作交往智力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A:
生存的权利
B:
受教育的权利
C:
安全的权利
D:
完全的政治权利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当前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A:
不良德育观念的影响
B:
不良德育环境的制约
C:
升学竞争的冲击
D: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正确答案:
(多选题)
5:
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有
A:
选择经验和人才
B:
推动社会制度进步
C:
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过程
D:
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
正确答案:
(多选题)
6:
教育学中的个性概念包含的特征有
A:
独特性
B:
稳固性
C:
社会性
D:
总和性
正确答案:
(多选题)
7:
马克思认为现代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是
A:
直接劳动
B:
一般劳动
C:
脑力劳动
D:
共同劳动
正确答案:
(多选题)
8:
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是
A:
改造旧教育
B:
提高全面素质
C:
培养人才
D:
建设社会主义新教育
正确答案:
(多选题)
9:
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的社会条件()。
A:
变革旧的生产方式
B:
消灭旧的分工
C:
缩短劳动时间
D:
实施全面教育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0:
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
传统道德因素
B:
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C:
科学文化因素
D:
社会因素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2: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自然学科的教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3:
“班级授课制”和因材施教是相互矛盾的,要取消班级授课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4: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5:
课程评价即课程本身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6:
只有学校教育就可以了,家庭教育无所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7:
德育原则是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应达到的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
(判断题)
8: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制约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9: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0:
义务教育年限的不断延长是当前各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发展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