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国培教授讲座有感
听国培教授讲座有感
国培一班三组
云梦杨海燕
7月5日,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姜勇教授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启示良多。
在偌大的汇报厅里,来自湖北省一百多名幼儿教师及慕名而来的广州市内几所幼儿园的园长们汇聚一堂,聚精会神地听取了姜勇教授的题为“精神的教育学与幼儿教师的精神世界”的专题讲座。姜勇教授围绕主题“什么是好的教育”,首先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来回答“什么是教育”。接着,详细阐述了“沉醉参与的幼儿教师”、“耐心倾听的幼儿教师”、“民主开放的幼儿教师”、“‘非对象性’的幼儿教师”这“四个层面的幼儿教师”。他的讲座让我深深感悟到:要努力成为践行“好的幼儿教育”的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教师。
在今天的讲座中,姜勇教授还多次播放了相关的电影片段,如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让我们所有人更直观地了解“教育是为了什么?”,主人公蓝丘的一句话“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深深震撼了我;又介绍了动画“爱心树”,其画面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爱是什么?爱就是给与。后又播放了动画“安的种子”,明白了教育要注重时机。
一、爱与宽容
孩子会犯错,这是他们学习的过程。孩子喜欢玩闹,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孩子会说谎,这是他们成长的经历。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我们要学会宽容孩子,宽容就是对孩子的爱护、信任,是一种生命的尊重,它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也是教师与孩子人格平等的外显。爱是教育的别名,宽容的本质就是爱。让我们铭记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名言“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唱歌。”
二、陪伴与成长
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转向”,教育是为了什么?什么才是好的幼儿教育?姜教授认为:教育就是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关乎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教育就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主要路径是唤醒、交流、尊重。震人发聩的文字,引人深思的语句,这需要我们在专业成长中,不断认识和判断好的幼儿教育的价值,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与觉醒。形成符合幼儿教育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价值观。不但要给孩子基本的知识技能,以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生活,教孩子“明天怎么去生活”。不断丰富孩子的心里世界和情感世界。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条件基础上,抓住教育的核心要素,深入思考,让孩子快乐成长。
第二篇:听余国良教授讲座有感
听余国良教授讲座有感
周六,我有幸参加了余国良教授的“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报告会。讲座从八点半开始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半到六点,在这8个小时中,会场没有人走动,大家都聚精会神的投入到余老师的故事中。生动鲜明的德育事例、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激情洋溢的表达赢得了全体教师的高度共鸣和阵阵掌声,对此深受启迪,也感触颇多。就印象深刻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思考。
1.余书记的一句“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恋人”对我触动极大,拿学生当恋人,总会自主去挖掘对方的闪光点,拿学生当恋人,总会让自己的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拿学生当恋人,总会发现在赏识的目光中,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师生的关系真真切切转变为朋友,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2.“红衣女孩”案例。余书记的红衣女孩案例也为做学生工作的我们开启一扇窗,作为德育工作人员,在校园里营造的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异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但拥有较强的执行能力,更应具备睿智的头脑,在学生中形成文明、积极向上的新风尚。另外在学生生管理中,我们都清楚的知道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责任到人,包
干到户”将是班主任治理班级的最佳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总有碰壁情境出现,深入学生内部、了解每个孩子特性也是最基础的原则。
3、多制造故事,少制造事故。
一个好例子等于一帖好药方,一个好故事等于一剂好药。例子和故事是教育者的双桨,双桨同时划动,教育生活才能幸福。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教育故事,坚持记录对于年轻人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反思问题处理中的得失。
这次的培训会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为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实用性的帮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工作必须有一颗热爱孩子的责任心和和使命感,并且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教师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第三篇:听宗教授讲座有感
听宗树兴教授“双有效教学”专题讲座有感
2月23日上午,有幸在馆陶宾馆聆听了宗树兴教授“双有效教学”专题讲座。
宗树兴教授是河北省教科所所长助理、研究员,著名的教育教学专家。讲座中,宗教授就双有效教学实施的背景和原因、双有效教学的内涵和特点、课程教学对双有效的落实、双有效实施的区域和学校管理的层面要求、双有效教学与三维十度的关系、实施三维十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六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宗教授的讲座思路清晰,高屋建瓴,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听完后深受启迪。邯郸市永和中学副校长张建华围绕“校长听评课”做了专题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三维十度评课表进行了细致讲解。
两位专家的讲座内容丰富有极强的指导和实践意义,为我县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回来后我们积极组织讨论会,深入学习讲座精髓并认真落实张局长“十字”要求,总结感悟,明确方向,制定工作方案,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三维十度”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对照三维十度评课表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教师引导和课堂呈现等不同层面下功夫,使教师的课堂评价水平得以提高,教学方法与双有效教学融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提升。
魏僧寨实验小学 张庆全
2014-2-26
第四篇:听彭教授讲座有感
听彭贤智教授讲座随笔
10月31日,河北省初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彭贤智教授应邀到我校指导教育科研课题工作,并作了《爱的课堂文化构建的思考》的专题讲座。听了彭教授的讲座,我受益很深。
世界经济一体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可持续发展,由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到人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素质的发展。知识经济,教育国际化不单是指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外延形式的国际化,更是指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内涵发展的国际化,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培养方式的国际化。
一个学生在学校7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待过的,哪怕待一分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价值取向。学生每天都在呼吸着“课堂文化的空气”,这个空气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对学生一生发生作用的可能并不是知识,而是价值观,包括在其影响下的思想。
我国十年课改,最大贡献就是文化影响力,带有深刻的文化诉求来的,这种文化诉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标志性的话语,一提起课改,人们马上就联想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是我国课堂文化的解放;二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全面。
课改是一场文化启蒙运动,课改对基础教育界的思想影响无疑是一场大的地震。
课堂是教育最核心的地方。只有在这里恢复人的尊严,教育才能重新赢得尊严;只有在这里摆正价值取向,人的发展才能获得真实的突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学生的活动确实增加了不少,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好事,好于学生不动只听。但多数学生的行为是“被活动”,被老师预设的教案调动得团团转,尚未达到主动参与、主动发问、主动思维、主动解难、主动创新的境界。学生行为应体现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新的认知。师生互动使传统的教学相长理念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当代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师生互动行为强调教师要走出“讲”的误区,让学生在“读、问、答、做、练、讲、结”的互动过程中,学会知识、夯实基础、增长能力。包括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互动,问答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等。
当书本知识不再压制师生的合理需求;当兴趣和自主性被解放出来;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人发展的核心价值;当每一个个体受到关怀,人就从不恰当的“工具”角色中解放出来。
作为一名教师,彭教授指出:应始终围绕如何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的成长这一生命主题,其核心价值是儿童主动发展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把学生个性化发展放到突出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信任理解学生。
一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文化濡染的过程,研究课堂教学,核心要研究课堂文化,不研究课堂文化,就抓不住课堂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就只能在教学技术层面打转转,课堂教学就不会有深层次的变革。课堂是教育发生影响力的核心地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人文关怀与温情,评价更多的指向学生生命成长,那我们的评价一定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它会引领我们的学生走向更高的目标。
构建爱的文化课堂,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知识的平台,让他们的智慧在深层次的思考和碰撞中升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直至争论。
通过教师的爱,培育学生的爱,在爱的互动中,师生感受到的是生命的鲜活、生命的灵动、生命的创造,真正成为我们追求的生命化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加深加厚自己的文化积淀,提高自己的文化与思想素养。语文教师在传授语言文字的同时,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以适当的方式将其中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传递个当代中小学生。其实,语文的大部分篇目都洋溢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语文上课,最喜欢放开让学生辩论,因为“思维民主是创造力迸发的前提”。生命文化课堂是充分尊重、关爱学生的生命的课堂,是体现师生生命价值的课堂。1·课堂充满关爱、真诚。
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个富有生命活力的人,因此教学过程充满关爱、真诚,用“心”去上课,用爱和真诚感染自己的学生,真正关注学生,做到因材施教。2·课堂要求真务实。
教师在尊重教材知识的体系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学习指导等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接受水平,与教学内容相衔接。3·要创新教学过程。4·课堂充满生命活力。5·要有情感投入。
面对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有激情,富有感染力;对教材的理解深刻,能抓住教材中的情感来点燃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有人情味、有亲合力。6·课堂要体现核心理念。
循生命之道,彰显出生命文化独特的魅力。
在教学中能体现出生命意识、生命关怀、生命责任、对生命的尊重,在课堂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7·课堂教学要有效率。总之,听了彭教授的讲座,我受益颇多。以上就是我的几点感受。“勤读+勤写+勤思+勤行=完美教师”。今后,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实现这个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真理!
第五篇:听黄国显教授讲座有感续
听黄国显教授讲座有感续
昨天是母亲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德州七彩阳光有幸请到了黄教授来此讲座,许多家长闻讯九点前就到了美丽华三楼,今天虽然很冷,也没有抵挡家长们的热情。
九点多,我们盼望已久的黄教授终于来了。我们站起来热烈鼓掌欢迎,很快教授就和我们以问答的形式开始了。
教授提出了3Q,IQ,智商(12岁发育完成),占20%
EQ,情商,包括了解自己、体谅别人、懂得激励自己。占80%
AQ,逆商,即逆境商数,占80%
IQ怎样提高,图像记忆训练,两两想象串联法。
1、图像记忆词组训练,左脑记文字,右脑记图像,右脑是左脑的100万倍容量。
2、单词想象记忆训练,如last(最后)——La——拼音谐音发“辣”,s发“死”t表示“他” 想象,运动会开始了,裁判说:“谁跑到最后,辣死他”得出单词读音。
3、教授还讲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我们学习后需七次复习,分别是20分,1时,8时,一天,两天,六天,十五天,以后每隔十五天复习。
本次讲座的重点是情商和逆商,通过实例证明了情商和逆商的重要,这也是我们教育所欠缺的,我们的教育,有些常识性的问题是不能和孩子商量的,如不能闯红灯,不能动电源,这些需要我们耐心的教导,这些是命令,孩子必须听。
其他可商议的事情,如孩子的意愿,我们应和孩子商讨。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为了祖国的未来——少年儿童,教书临行时千叮万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我们一定谨记黄先生教诲,好好教育我们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