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艺技术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
实训的时间快而又短暂,不知不觉实训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想这段日子,我真的有失落过,也有认真过、高兴过,而现在就是很珍惜这段经验。马上就要学期结束了,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这段时间的实训做个报告,也是对自己实训的鉴定。
在这六个星期的实训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从平时生活中没法获得的知识和道理,回顾这六周,从那天我直接经历了实验的挫折和失败,到现在的从容淡定,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的面对遇到的每一个挫折和失败,才能通往自己的罗马大道,在这六周里,我有失落过,烦恼过、悲伤过,有时觉得自己放手让时间在自己手里流走,可能是我的缺陷和不足,但我知道这是对我自身的考验,在每次失败之后我都会反省过来,告诉自己清楚自己应该做的是什么,在挫折面前我们应该善于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在学习方面虽然自己普通平凡,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提高,尽可能做到更好,不管遇到什么困扰我都不会跌倒,我会不写努力,从以前的学习情况中,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发奋学习。
我知道,这次有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个人的实验操作,平时上课都是和同学们一起完成实验,有时候有些许不懂得地可以随时询问身边的同学,但是现在我遇到什么问题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虽然过程相对而言稍微漫长一点,但是这样得来的结果貌似我记得更牢了,这段时间的实验再次提高了我的技能掌握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我觉得非常值得。
这次实训我主要是做网纹草的组织培养,第一个星期我先到论文知道老师那里拿了网纹草组织培养的配方,然后我又找了时间去了一趟花鸟市场,买了3盆白色网纹草,买回主材料之后我就跟实验室的老师打好招呼,第二天过去配培养基,第一次导师给我三个培养基的配方,我分别给三个培养配了1升的容量。陪玩培养基之后我把它们存放到了一个地方,因为培养基需要放一段时间才能用,需要先观察培养基会不会已经污染。因此我到第二星期才做接种实验,我把材料带到实验室进行外植体消毒,对接种室也进行了消毒灭菌,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之后我进入了接种室,到超净工作台进行接种实验。接种实验完成后我把它们放入了培养室进行培养。第三个星期我去实验室观察网纹草的生长情况,有部分已经污染了,我分别给每一瓶都拍了照片,做了记录,然后清洗污染的,其他的继续培养。导师又给了我另外三个培养基的配方,我就又把这三个配方的培养基配了,配完后也同样先放置观察。大概四五天的时间过去了,我把第二次配的培养基也进行了接种实验,并且有一次记录了第一次的生长情况以及污染情况。在接下来的两周我也是对我接过的网纹草进行跟踪记录观察,并且统计数据。
这段时间虽然不是像以前那样定时定点的上理论课,完全就是靠自己的积极性,有时候也需要起得很早,天气很冷的时候也是要一样得做实验,确实很苦,但是通过这段时间我真的觉得比以前我上课的时候学到的东西要多并且要更加深刻。因此面对这段时间的辛苦我无怨无悔,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寄予,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生活上自觉从严要求自己,艰苦朴素,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各方面努力表现。
在这段时间我除了做了网纹草组织培养的实验,我还阅读了一篇关于组织培养的硕士论文,虽然它不是网纹草的,但是我读了之后还是觉得对我有用处了,至少我可以学习他学论文和做实验的方法以及做实验注意的事项。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大叶女贞组培快繁体系研究》,是**农业大学的李淑瑜写的。我读了这篇论文,大概概括了一下。
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大灌木或乔木,病害
少,对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是大气污染地区的最佳绿化树种,也是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常绿阔叶树种之一。本试验系统的研究了大叶女贞离体培
养中所涉及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植体的消毒;初代及继代基本培养基的筛选、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及组合;最佳生根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等。
主要结果如下:
1.外植体采取的最佳时间为4 月份。以萌蘖茎段和幼嫩新梢为外植体时,外植
体的消毒效果最好。最佳的消毒方法是:0.1%HgCl2 浸泡消毒5 min,无菌水冲洗5 次以上。
2.以萌蘖茎段和幼嫩新梢为外植体时,启动培养中萌动效果最好。初代培养中
最适基本培养基是MS 培养基。萌蘖茎段在起始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1 mg/L 上萌动率最高,为80.28%;幼嫩新梢在起始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05 mg/L 上萌动率最高,为73.45%.
3.MS 比WPM 及B5 培养基更适于大叶女贞继代增殖培养。当MS 培养基中大
量元素用量为全量时,大叶女贞的增殖系数达到最高。萌蘖茎段上萌发的腋芽在MS+6-BA 4.0 mg/L+NAA 0.1 mg/L 上增殖系数高达4.42.
4.在生根培养中,大量元素对生根的影响极其显著,当大量元素为1/2 MS 时,大叶女贞平均生根率最高,达到57.45%,同时平均生根数也达到3.15 条。最适生
根配方为1/2 MS+NAA 0.3 mg/L.萌蘖茎段培养出的试管苗的平均生根率和平均生
根数均显著高于幼嫩新梢,平均生根率达到最高为61.34%,平均生根数最多为3.58 条。
5.对培养中产生的大量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分化试验,当6-BA 浓度为3.0 mg/L,NAA 浓度为0.1 mg/L 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同时经这种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分化率最高,为9.1%.
这篇论文的作者通过实验获得了五点主要结果,并且归结的非常好,论文中也是图文结合,更加直观的展示的自己的实验结果。读了这篇论文我在考虑我自己的论文,我觉得我有必要学习一下人家的方式方法,首先需要介绍一下我组培的对象,以及什么季节的外植体比较适合做组织培养,然后要注意实验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一点不能马虎,然后不同配方的结果数据必须记录清楚,绝对不能混淆。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不能有丁点马虎。并且我要经常找导师指导,这样我才能写出更加优秀的论文。
在一段时间的论文准备之后我相信我肯定能够写出优秀的论文,提高自己的毕业成绩。为以后的工作打好最扎实的基础。
第二篇: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通信实训室
实训器材:THEXZ-2B型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箱、20MHz双踪示波器 实训内容:数字信号发生实验、FSK数字频率调制实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实验、FSK数字频率解调实验、AMI/HDBA3编译码实验、PAM模拟传输线实验
通过这次实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几次的实验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通信方面的知识,包括:
星期一:多种时钟频率的产生方法,PCM编码中的收、发帧同步信号的产生过程,掌握了3级、4级、5级伪随机码的编码方法。伪随机码是数字通信中重要信码之一,常作为数字通信中的基带信号源,应用于扰码、误码测试、扩频通信、保密通信等领域。伪随机码又称m序列,简称nrz。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示波器调节信号有了初步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三、四、五级伪随机码打的调节还不是很熟练,在调节方面还有待提高。
星期二:学习FSK数字频率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掌握利用模拟开关实现FSK调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在实验中测试FSK过程中操作熟练,调出各个波形,并作出了详细分析。
星期
三、星期四:学习FSK数字频率解调的工作原理级电路组成,掌握利用锁相环实现FSK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数字频率调制是数字通信使用较早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实现,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较强,因此在中低速数据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星期五:了解采用CD22103专用芯片实现的编译码电路,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及其特性。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时不经过数字基带信号与信道信号之间的变换,只由终端设备
这些实验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各个基本知识点,许多都来源于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学习和锻炼,将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拓展思路、举一反三的目标。本次实训的重点是给我们介绍数字通信系统中各种通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解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我们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下学期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药物制剂技术实训总结
短短一周的实训虽然过去了,但是这一周让我学习了更多,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药物制剂工!这一周我学到了制丸、制粒、压片、硬胶囊填充和水针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设备的工作原理!
一、实训动员,个个精神饱满
今天是实训的第一天,实训辅导老师在我班开了实训动员大会,并且为我们班分成了两大组和说明了进入车间的注意事项及其程序。接着我们就去实训车间了,班
上的同学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而我们也都按照老师说的程序进入了实训车间,首先每位同学拿到一双鞋套,按照老师说的具体步骤一一进入车间,丝毫不敢马虎。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生产设备,老师也一一为我们解说各自的具体操作原理及其注意事项。同时我也很好奇,总喜欢把设备能拆开的都把它拆开来看一下,这样让我了解到更多,关于它们是如何运行的也都明白了。
我们参观完了整个车间之后,到了下午,我认真的预习接下来要实训的各个内容,做到实训时能够明白自己所要做的内容,清楚各个设备的注意事项,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二、制丸制粒,各有蹊跷
第二天,上午,我做的是制丸,要制柴胡丸,制丸用的设备是YUJ—16A全自动速控中药制丸机,全自动制丸机主要由搅拌器、制条轮、伺服机、测速器、轧丸和搓丸等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药粉置于混合机中,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粘合剂混合均匀制成软材,即丸块,丸块通过制条机制成药条,药条通过伺服机进入有槽刀轮切割,搓圆成丸。
首先,老师一边解说一边操作给我们看,讲解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1、要把伺服机与制条机的转速协调一致,否则药条易断。
2、混合机上的进料口的搅拌器要注意不要被夹伤。
3、拿药条放到伺服机上时要注意刀轮,以免手指被刀轮割伤、切断。
通过老师详细的讲解及我认真听讲的情况下,我操作得还是蛮顺利的,制出来的柴胡丸看起来又圆又光滑,基本上算是成功的了。
下午,我要做的是制粒了,制粒的步骤有制软材、干燥、制粒。制粒的设备有快速混合制粒机、K—160摇摆式颗粒机、GFG—40A型沸腾干燥机,其中快速混合制粒机的工作原理是由气动系统关闭出料阀,加入物料后,在封闭的容器内,依靠水平的搅拌浆的旋转、推进和抛散作用,使容器内容物迅速翻转达到充分混合,粘合剂或润湿剂从盖顶部加料口加入,同时,利用垂直且高速旋转前缘锋利的制粒刀将其迅速切割成均匀的颗粒。制得的颗粒由出料口放出。沸腾干燥机工作原理是将制备好的湿颗粒置于沸腾器内,沸腾器与干燥器连接好密闭后,空气经净化加热后从干燥室下方进入,通过分部器进入干燥室,使物料沸腾起来进行干燥,干燥后废气中的细粉由旋风分离器回
收。
K—160摇摆式颗粒机为挤压式的过筛装置,它利用装在机转轴上棱柱的往复转动作用,将药物软材从筛网中挤压成颗粒,可用于制颗粒和整粒。
我们第一次制出的软材以失败告终,制成的软材太湿了,原因有两个可能:
1、物料称重失误,2、加入的润滑剂或粘合剂过多。在此过程中,我明白了如何操作此设备,并了解了应注意的问题,切勿把润湿剂或粘合剂加入过多,并且要趁热加入,否则制成的湿颗粒很难用“握之成团,轻压即散”来形容,也就是说制成不好的软材。
接着再做了一次,制得了很好的软材,然后就拿到沸腾干燥器去干燥。沸腾干燥器要注意开机的顺序,要先开通风,要是先开了加热就会烧坏看了设备的器件。干燥了四十多分钟后就拿到K—160摇摆式颗粒机制成了颗粒。摇摆式颗粒机要注意手不要放到转轮上以防被夹断。
三、压片
第三天,上午我做的是压片,所压的片也就是用前一天做的颗粒,今天接着来做压片。压片的设备是ZP—8旋转式压片机,它是八冲的压片机,主要部件有上冲,下冲、中摸和月型栅式回流加速器等。安装的顺序为中摸、上冲、下冲。其利用的是上下冲之间的上下轨道的压力力把颗粒压成片的。老师说得很清晰,制片剂要注意它的脆碎度、硬度、崩解度和重量差异,各个要点都需要一一检查通过,否则是不允许流通市场的。一批产品只要检查出一件不过的话,那么所有的产品都无法流通市场,也就是说要损失惨重。所以说制片剂时要注意控制各个要点,做好质检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下午,我们只是了解一些设备而已,并没有亲手操作。我们了解了软胶囊机、滴丸机和包衣机的设备和工作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四、硬胶囊填充
第四天上午,我们做硬胶囊填充,其设备是半自动胶囊填充机,主要部件有播囊器、填充器和锁紧器等组成。工作原理是装在囊斗的空心胶囊通过播囊器完成空心胶囊的排囊、调头和分离工作。填充器完成药料的填充工作。锁紧器完成了囊体和囊帽和为一体的工作。
经过老师的一番讲解和操作,我基本上懂了许多。接着每位同学都自己亲手操作了硬胶囊填充。在轮到我的时候,我特别兴奋,既然之前经常吃的胶囊,今天我就要来做它了,原来胶囊是这样做出来的。在操作过程中几乎每位同学都有点差错,我觉得我是做得比较好的了。
这个维持五天的药物制剂实训,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不少制药方面的知识!让我知道药物安全的重要性!让我知道中国具有如此先进的制药技术!也让我觉得在医药方面的发展是一片光明的!在此之前就听说这次实训是自己动手制药的,我们都好兴奋,终于自己可以制药了!
第一天的上午,首先是去班里开实训的动员大会,在大会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好多在实训车间的要求,也讲这次实训的考核内容,后来我们就去了实训车间参观,老师叮嘱我们一定要穿白大褂,去到实训车间,老师就叫我们看那个正确的进入车间的程序,为了保持车间的洁净度,为了养成习惯,都是按照GMP的要求啦规定!脱去自用鞋,放入鞋柜内,转身,穿上洁净工作鞋,进入一更衣室,脱去外衣,洗手并烘干,进入二次更衣室,带上工作帽,要遮盖头发和耳朵,戴上口罩,要遮盖口鼻,穿上洁净服,拉好拉链,穿上洁净裤,裤腰末在上衣外,侧面,这样就能进入生产车间了,一进入更衣室,发现里面的设计好特别,地面铺了还氧树脂,都是圆角,说是以防微生物的生长,连空气也是过滤的,而且人流和物流是分开的,而反向,我们看了各种制剂的制备机器,老师也给我们讲解一下,我们平时吃的药都是又这些机器制造出来的,让我们大饱眼福。下午也是回到班里讨论,老师深入讲解了制药知识,讲解了考证的内容,让我们做好准备,后来就是看书,了解下机器的操作!
第二天,照安排是压片,个个好兴奋,精神饱满,去到实训车间,就积极的交实验报告,做好准备就进去压片车间等老师的到来,据了解首先要看看机器上的清单,是否在三天内曾用过,上面是否挂了“合格”“已清洁”的牌子,老师首先是给我们讲解了几时的运作原理!然后老师就教我们装零部件,我们自己一件一件的装上去了,先装中模,接着装上冲,然后装下冲,组装好,老师就给我们讲解下机器的危险性,让我们首先要做到安全第一,接着就把颗粒倒进料斗,然后就开机,调好厚度,压力等等的设置,就开始压了,我亲眼的看着一个个药片出来,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很澎湃的,很激动,很有成就感!开始的那些片是不要的,怕机器的油污污染了,接着就取一定数量的取做质检,测脆碎度,硬度,崩解度片重首先看看片的表面是不是有斑,称量片重看片重是否在维持在误差范围内,若偏重则减小填充厚度,若偏轻则调大填充厚度,再进行片的硬度,若硬度过大则压力调小一点,若硬过小则将压力调大,然后进行正常的压片。下午是做中药制丸,去到老师给我们介绍机器的零部件,哪个是螺旋推动器,哪个又是减速器、测速器,伺服轮、制丸刀轮等等,组装好机器,我们对这些也很好奇,到底是怎样能够制出一个个小小的药丸,老师讲解后也说了哪个地方危险,叫我们不要放手到搅拌桨里,然后就开动机器,看看一条条的药条出来,经过制丸刀轮就变了一个个圆圆的小丸,在此之前也要开酒精,是用来润湿药丸的!我们每人来操作熟练下,此时觉得好自豪,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做的!
第三天的上午我们是做制粒,老师首先也是讲解机器的操作原理,然后就给机器的装好,接着老师叫我们进入调浆室去调浆,在调淀粉浆时,先要让淀粉溶解于冷水中,再用加热把它煮为糊浆,是用来润湿作用的,然后就把加药粉进机器里,在制颗粒的同时加入淀粉浆,在制粒刀的切割下,就能切成小小的颗粒,看起来很精细,把颗粒从出料流出来,要打开阀门让颗粒流出,通常阀门要打开几下,防止残留在阀门口上,这样雪白的颗粒就出来了。下午是水针的讲解,我印象最什么的制制注射用水的机器好大型的,好复杂,要经过石英、滤网、离子交换、灭菌等等,老师详细的介绍,参观了好多机器,现在的科技真的好先进,在装瓶、灌封都是一条线生产的,全自动,在灌封的那个小小空间里的洁净度(GMP)要求是100级的,还有高压蒸汽灭菌等机器,让我了解到这些机器的很多知识!
第四天是滴丸的讲解,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这些制丸机器,是怎么制备滴丸的,同时我们有什么不明的,老师都给我们解析,我都这些讲解的印象一般般,我们都没有自己动手做,可惜!下午是做硬胶囊填充,这个是最好做的,同样老师也是给我们讲解机器,叫我们要安全第一,然后就加料,老师认真的操作一个,我们都仔细的看着,哪一个关键点我们都要牢记着,然后老师就讲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己操作下,熟练下操作机器,我做的时候很认真,过程过也犯了一些小毛病,我会记住我所做错的,这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知识。最后还是很能制出很好的胶囊。
第五天,就是这次实训的考核,在考之前,心情很紧张,怕有些东西会忘了,我是考硬胶囊的填充,到我考的时候,放松心情,慢慢的小心操作,考完后感觉还是挺好的,我明白到以后的工作上一定要小心,关系到人的性命安全,下午是清场,我们每个人都是积极的工作,按照GMP的要求来做,把每个车间扫到一菌不染,时间过得真快,实训就这样结束了!
次实训让我明白到医药方面的发展是一片光明的,发觉到我的前面是一条有方向的大路,是通往成功的舞台!
第四篇:电气技术实训总结
“送教下乡”2011级
电工实训工作总结
五重安成教秦武军
2011级学员一年来主要开设了电工实习专业课,通过这一个学年的电工技术实习,我班学员得到了很大的收获,通过实训课的练习,使学员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得到了升华。现简要介绍如下:
1、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
2、了解了电动机传动和点动控制、顺序控制、逆反转控制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了交流继电器的原理和接线方法;
3、熟悉了照明线路的安装、电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以及常用家用电器的使用与维护。
4、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并会应用于生活实际。总之,本次实***增强了全体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为搞好实践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这一学年的实习实训,学员们不在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做人处事上亦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今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埋下了伏笔。除此以外,学员们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1
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他们今后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实习实训是每一个涉农专业中专班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的学员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社会中学习成长,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可以开拓学员的视野,提学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为我们的学员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园艺实训报告 100种植物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10届建筑与艺术系 实训报告及总结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 1
日
月
被子植物
第一节:木兰亚纲
一、木兰科(Magnolianceae)
分属检索表
1、叶全缘,聚合蓇葖果
2、花顶生,雄蕊群无柄或几无柄
3、聚合果常为球形或近球形,4个以上胚珠„„„„„„木莲属Manglietia
3、聚合果常为长圆形,每心皮具2个胚珠„„„„„„„„„„„木兰属Magnolia
2、花腋生,雄蕊群具显著的柄„„„„„„„„„„„„„„„„„含笑属Michelia
1、叶常4-6裂,聚合带翅坚果„„„„„„„„„„„„„„„鹅掌楸属Liriodendron(一)木兰属
1、叶常绿,叶片厚革质„„„„„„„„„„„„„„„„„„„广玉兰M.grandiflora
1、叶冬季凋落
2、花先叶开放,冬芽有2枚芽鳞
3、花被片大小近相等,白色,基部有时粉红色„„„„„„„玉兰M.denudata
3、花被片不相等,紫色或紫红色,或内面白色,外面淡紫色„„„紫玉兰M.Liliflora
2、花叶同放或叶后开花,冬芽有1枚芽鳞
4、叶较大,长15cm以上,侧脉20-30对„„„„„„„厚朴M.officinalis
4、叶较小,长6-12cm,侧脉6-8对„„„„„„„„„天女花M.sieboldii
(1)名称: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别名:荷花玉兰,洋玉兰,大花玉兰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16m;树皮暗灰色,不裂;小枝、叶下面、叶柄密被褐色短绒毛。单叶,互生,厚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钝圆,上面深绿而有光泽,下面锈褐色,叶缘略反卷;花白色,芳香,径15-20cm,花被片12,厚肉质,倒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月。生态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对多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抗性强,很少有病害。树形高大,树姿雄伟壮丽,枝叶浓密,叶大质厚而有光泽,花大而芳香,初夏开放。
繁殖培育:嫁接,以衫玉兰和木笔为砧,亦可播种。应用:可入药,也可做道路绿化
(2)名称:玉兰(Magnolia denudata)别名:白玉兰、望春花、玉兰花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中国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
生态习性: 喜温暖、向阳、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积水。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20℃的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在北京小环境较好的地方生长良好。移栽应在萌动前十余日,或花后展叶前进行。播种苗,一般要5年左右方能开花。繁殖栽培:通常用播种、嫁接法繁殖。
应用:中国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
(3)名称: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紫褐色;新枝有绢状毛,次年脱落变光滑且呈黄灰色。生态习性:性喜光,但能耐侧方庇荫,喜生于空气湿润气候温和之处,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繁殖栽培:可用播种法繁殖,亦可用分檗法繁殖。应用:厚朴叶大荫浓,可作庭荫树栽培。
2、含笑属
1、叶较小,薄革质
2、有托叶痕,花白色...........................白兰花M.alba
2、无托叶痕,花黄白色带绿色.........乐昌含笑M.chapensis 1、叶较小,革质
3、灌木,一年生枝密生锈色绒毛...................含笑M.figo 3、乔木,一年生枝无毛.................深山含笑M.maudiae
(4)名称:含笑(Michelia figo)
别名:含笑美、笑梅、含笑梅、山节子、白兰花、唐黄心树、香蕉花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灌木,高达3~5米,由紧密的分枝组成圆形树冠。树皮灰褐色,小枝有环状托叶痕。嫩枝、芽、叶、柄、花梗均密生锈色绒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缘,叶面有光泽,叶背中脉上有黄褐色毛,叶背淡绿色。花单生于叶腋,4~5月开花,花乳黄色,瓣缘常具紫色,有香蕉型芳香。
生态习性:喜稍阴条件,不耐烈日暴露。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上海地 区宜种植于背风向阳之处。不耐干燥贫瘠,喜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土壤也能适应,但在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易发生黄化病。繁殖培育:可用播种、分株、压条和扦插法繁殖。
应用:含笑自然长成圆形,枝密叶茂,四季常青。本种亦为著名芳香花木,适于在小游园、花园、公园或街道上成丛种植,可配植于草坪边缘或稀疏林丛之下。使游人在休息之中常得芳香气味的享受。
(5)名称: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别称:光叶白兰、莫氏含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0米。树皮浅灰或灰褐色,平滑不裂。芽、幼枝、叶背均被白粉。叶互生,革质,全缘,深绿色,叶背淡绿色,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早春开花,单生于枝梢叶腋,花白色,有芳香,直径10~12厘米。果期9~10月,聚合果7~15厘米。种子红色。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有一定耐寒能力。喜光,幼时较耐阴。自然更新能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广,4~5年生即可开花。抗干热,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而湿润的酸性砂质土。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繁殖培育:种子繁殖、扦插、压条或以木兰为砧木用靠接法繁殖。应用:是早春优良观花树种,也是优良的园林和四旁绿化树种。
(6)名称: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别名:南方白兰花、广东含笑、景烈白兰、景烈含笑
形态特征:为常绿乔木,高15~30米。树皮灰色至深褐色。叶薄革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6.5~16厘米,宽3.5~7厘米,有光泽。3~4月开花,花淡黄色,具芳香。聚合果长圆形或卵圆形,8~9月果熟。种子卵形或长圆状卵形。生态习性:乐昌含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32℃,能抗41℃的高温,亦能耐寒,1~2年生小苗在-7℃低温下有轻微冻害。喜光,但苗期喜偏阴。喜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土壤。能耐地下水位较高的环境,在过于干燥的土壤中生长不良。繁殖培育:主要以播种繁殖
应用:乐昌含笑树干挺拔,树荫浓郁,花香醉人,可孤植或丛植于园林中,亦可作行道树。
4、木莲属
(7)名称: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别名:木莲果
形态特征:株高达20m。树冠椭园形至半球形;树皮灰褐色,平滑,皮孔明显;幼枝及芽有红褐色短毛。叶互生,窄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全缘,绿色有光泽。花单生枝顶,白色,肉质,似莲花而具清香,花期5月。聚合果红色,卵圆形,果期9月。生态习性:中性偏阴树种,幼年喜阴,大树可忍受全光,但在侧方庇荫处生长最佳,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寒。繁殖培育:繁殖以播种育苗为主,扦插、嫁接辅之。
应用:木莲树冠混圆,枝叶并茂,绿荫如盖,典雅清秀,初夏盛开玉色花朵,秀丽动人。于草坪、庭园或名胜古迹处孤植、群植,能起到绿荫庇夏,寒冬如春的功效。
5、鹅掌楸属
(8)名称:鹅掌楸(Liriodendron)别名:马褂木,双飘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40m,胸径1m以上。树冠阔卵形。小枝灰褐色。叶马褂状,长12~15cm,近基部有1对侧裂片,上部平截,叶背苍白色,有乳头状白粉点。花杯状,黄绿色,外面绿色较多而内方黄色较多。花被片9,清香。聚合果纺外向锤形,翅状小坚果钝尖。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生态习性:中性偏阴性树。喜温暖湿润气候,可耐-15℃的低温。在湿润深厚肥沃疏松的酸性、微酸性土上生长良好,不耐干旱贫瘠,忌积水。树干大枝易爱雪压、日灼危害,对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生长较快,寿命较长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繁殖。自然授粉所结的种子发芽率低,若人工授粉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幼苗须适当遮荫,不耐移植。移后需加强
应用:鹅掌楸叶形奇特,秋叶金黄,树形端正挺拔,是珍贵的庭荫树、很有发展前途的行道树/丛植草坪、列植园路,或与常绿针、阔叶树混交成风景林效果都好,也可在居民新村、街头绿地配置各种花灌木点缀秋景。如此为上层树,配以常绿花木于其下效果更好。在低海拔地区,与其它树种混植
6、腊梅科 腊梅属
(9)名称: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别名:黄金茶、黄梅、黄梅花、金梅、腊梅、蜡花、蜡梅花、腊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香木。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可达4-5米。常丛生。叶对生,近革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冬末先叶开花,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叶腋,有短柄及杯状花托,花被多片呈螺旋状排列,黄色,带腊质,花期12-1月,有浓芳香。瘦果多数,6-7月成熟。
生态习性: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
繁殖培育:蜡梅的繁殖可以用播种、压条、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
应用:腊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腊,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腊梅的花经加工是名贵药材,有解毒生津之效。
三、樟科 1、圆锥花序
2、花被片脱落,叶常具3出脉,互生或对生.......樟属Cinnamomum
2、花被片宿存,叶具羽状脉,互生............楠木科Phoebe 1、伞形花序..................................月桂科Laurus 1、樟属
(10)名称: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别名:木樟、乌樟、芳樟树、番樟、香蕊、樟木子、香樟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达30m,胸径5m,树冠近球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宽楔形,近圆;叶缘波状,下面灰绿色,有白粉,薄革质,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生态习性:喜光,幼苗幼树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最低温度-10℃时,南京的樟树常遭冻害。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黄壤、红壤中生长良好,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耐湿。萌芽力强,耐修剪。抗二氧化硫、臭氧、烟尘污染能力强,能吸收多种有毒气。较适应城市环境。耐寒。繁殖培育:播种、扦插或萌芽更新等方法繁殖。以播种为主。幼苗怕冻,苗期应移植以培育侧根生长。绿化应用2m以上大苗,移植时须带土球,可修枝疏叶,用草绳卷干保湿,要充分灌水或喷洒枝叶,时间以芽萌动后为好。
应用:樟树树冠圆满,枝叶浓密青翠,树姿壮丽,是优良的庭荫树、行道树。深受人们喜爱。也是我国珍贵的造林树种。
2、月桂属
(11)名称:月桂(Lanrus nobilis)别名:月桂树、香叶子,属樟科。
形态特征:月桂属常绿小乔木,树冠卵圆形,分枝较低,小枝绿色,全体有香气。叶互生,革质,广披针形,边缘波状,有醇香。单性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簇生叶腋间,小花淡黄色。核果椭圆状球形,熟时呈紫褐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其栽培变种有:斑叶月桂,叶面上有斑纹。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亦较耐荫,稍耐寒,可耐短时-8℃至-6℃低温。耐干旱,怕水涝。适生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不耐盐碱,萌生力强,耐修剪。繁殖培育:繁殖:以扦插、播种繁殖为主。(1)播种:在9月中、下旬采种,带果皮阴干后沙藏,次年春播种。(2)扦插:分硬枝扦插与软枝扦插。硬枝在3月中、下旬插,取头年秋季生长的枝条作插穗,长7—8厘米,带踵,上留2片叶,插深1/2。嫩枝扦插在6月中、下旬进行,以生长壮的当年生新枝作插穗,长7—10厘米,带踵,留2片叶,插湿沙内,插后要马上搭遮荫棚。初插遮荫要严密,1个半月后可逐渐在早晚增加光照。40—50天发根,待有3—4片新叶时,可追施一次薄肥,幼苗期越冬要用塑料小拱棚防寒。一般留床培养1年,到第3年春季再移植。应用:月桂四季常青,树姿优美,有浓郁香气,适于在庭院、建筑物前栽植,其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前院用作绿墙分隔空间,隐蔽遮挡,效果也好。
3、楠木属
(12)名称: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Gamle)别名:黄心楠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色,纵裂;芽、幼枝、叶背面及叶柄密生锈色绒毛。叶倒卵形至倒被针形,长8-21厘米,宽4-8厘米,顶端尾尖,基部楔形,表面叶脉凹下,背面网状脉隆起,微被白粉。圆锥花序生于新枝叶腋,密生棕色或锈色绒毛。果椭圆形,果柄有绒毛。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耐荫,全光照下生长不良。喜暖湿环境,有一定耐寒能力,南京能正常生长。喜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壤土。深根性,萌芽力强,生长缓慢,有抗风防火的功能。寿命长。
繁殖培育:紫楠树姿整齐优美,叶大荫浓,是优美的庭荫树。可配植草坪、广场、建筑物周围,显得雄伟壮观。若与其他常发乔木混植,则浓荫森森,暑气不人,是良好的庇荫树。
应用:紫楠树姿整齐优美,叶大荫浓,是优美的庭荫树。可配植草坪、广场、建筑物周围,显得雄伟壮观。若与其他常发乔木混植,则浓荫森森,暑气不人,是良好的庇荫树。
二、小檗科 1、单叶,枝有针状刺........................小檗属Berberis 2、羽状复叶,枝无刺
2、1回羽状复叶,小叶缘有刺齿...........十大功劳属Mahonia 2、2-3回羽状复叶,小叶全缘.............南天竹属Nandina
1、小檗属
(13)名称:华西小檗(Berberis silva-taroucana Schneid.)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3米。老枝暗灰色,散生疣点,具条棱,幼枝紫褐色或淡黄色,光滑无毛;茎刺单生或缺如,偶三分叉,细弱,长3-7毫米。叶纸质,叶片倒卵形,长圆状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6厘米,宽0.7-3.5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具短尖,基部狭楔形或骤狭,上面深绿色,中脉和侧脉微隆起或扁平,背面苍白色,不被白粉,中脉和侧脉隆起,两面网脉显著,叶缘平展,全缘或每边具数枚细小刺齿;叶柄长0.5-2.5厘米,有时近无 柄,光滑无毛。花序由6-12朵花组成疏松伞形状总状花序,长3-8厘米,包括总梗长3-10毫米,无毛,花序基部有时簇生数花;花梗长0.5-2厘米,簇生花梗长达3厘米;苞片长1-1.5毫米;花黄色;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萼片2轮,外萼片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3.5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4.5毫米,宽约3.5毫米,先端近全缘,基部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3.5毫米,药隔先端突尖;胚珠2枚,无柄。浆果长圆形,长9-10毫米,直径4-5毫米,成熟时深红色,顶端无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态习性:产于福建、四川、云南、西藏、甘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彭县九峰山。应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城市园林绿化、公路两侧绿化隔离带的优良树种。抗旱、抗寒、抗风沙的树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主流方向之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将是我国绿化的重点,因此,沙地柏、小檗、侧柏等抗旱、抗寒、抗风沙的树种将越来越受欢迎
2、十大功劳属
(14)名称:十大功劳(Mahonia forunei)
别名:黄天竹、土黄柏、刺黄芩 猫儿刺、土黄连、八角刺、刺黄柏
形态特征:株高2m。奇数羽状复叶,狭披针形,边缘具针状锯齿,秋后叶色转红,艳丽悦目。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浆果卵形,蓝黑色,外被白粉。
【阔叶十大功劳】常绿灌木,高达4m。根、茎断面黄色、味苦。羽状复叶互生,长30~40cm叶柄基部扁宽抱茎;小叶7~15,厚革质,广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 3~14cm,宽2~8cm,先端渐尖成刺齿,边缘反卷,每侧有2~7枚大刺齿。总状花序粗壮,丛生于枝顶;苞片小,密生;萼片9,3轮,花瓣6,淡黄色,先端2浅裂,近基部内面有2密腺;雄蕊6;子房上位,1室。浆果卵圆形,熟时蓝黑色,有白粉。花期3 ~ 4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也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湿润、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花期8-10月。
繁殖培育:繁殖以分株为主,也可扦插和播种。分株于10-11月或翌春2-3月进行。扦插在3月或6-7月份进行。播种于12月份进行,也可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移栽春、秋两季均可,应带土坨。主要虫害有枯夜蛾和大蓑蛾等。
应用:十大功劳枝叶苍劲,黄花成簇,是庭院花境,花篱的好材料。也可丛植、孤植或盆栽观赏。
2.南天竹属
(15)名称: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别名: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
形态特征:株高约2m。直立,少分枝。老茎浅褐色,幼枝红色。叶对生,2-3回太复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宿存至翌年2月。生态习性:为常绿灌木。多生于湿润的沟谷旁、疏林下或灌丛中,为钙质土壤指示植物。喜温暖多湿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较耐寒。能耐微碱性土壤。花期5-7月。
繁殖培育:繁殖以播种、分株为主,也可扦插。可于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进行。扦插以新芽萌动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长时进行。室内养护要加强通风透光,防止介壳虫发生。
应用:南天竹树姿秀丽,翠绿扶疏。红果累累,圆润光洁,是常用的观叶、观果植物,无论地栽、盆栽还是制作盆景,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第二节、金缕梅亚纲
一、悬铃木科 悬铃木属
1、叶通常5-7深裂至中部以下,裂片窄长;果球3-6个串生„„三球悬铃木P.orientalis
1、叶通常3-5裂,中裂片的宽大于长或长宽相等;果球单生或2个串生
2、叶中裂片宽大于长;果序单生„„„„„„„„一球悬铃木P.occidentalis
2、叶中裂片长宽近相等;果序常2个串生„„„„二球悬铃木P.acerifolia
(16)名称: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 L.)别名: 祛汗树、净土树、法国梧桐、悬铃木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树皮薄片状脱落;嫩枝被黄褐色绒毛,老枝秃净,干后红褐色,有细小皮孔。叶大,轮廓阔卵形,宽9-18厘米,长8-16厘米,基部浅三角状心形,或近于平截,上部掌状5-7裂,稀为3裂,中央裂片深裂过半,长7-9厘米,宽4-6厘米,两侧裂片稍短,边缘有少数裂片状粗齿,上下两面初时被灰黄色毛被,以后脱落,仅在背脉上有毛,掌状脉5条或3条,从基部发出;叶柄长3-8厘米,圆柱形,被绒毛,基部膨大;托叶小,短于1厘米,基部鞘状。花4数;雄性球状花序无柄,基部有长绒毛,萼片短小,雄蕊远比花瓣为长,花丝极短,花药伸长,顶端盾片稍扩大;雌性球状花序常有柄,萼片被毛,花瓣倒披针形,心皮4个,花柱伸长,先端卷曲。果枝长10-15厘米,有圆球形头状果序3-5个,稀为2个;头状果序直径2-2.5厘米,宿存花柱突出呈刺状,长3-4毫米,小坚果之间有黄色绒毛,突出头状果序外。[2] 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悬铃木是阳性速生树种,抗逆性强,不择土壤,萌芽力强,很耐重剪,抗烟尘,耐移植,大树移植成活率极高。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
繁殖培育: 播种和扦插繁殖。种子可干藏,春播,播前用冷水浸种,播后3 周可出苗,当年苗高可达l米。扦插法采用硬枝扦插,插穗可于冬季采集,沙藏后次春3一4月间直接进行大田扦插,成活率可达90%。
应用: 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各地广为栽培,为优良庭园树和行道树。木材可制家具
(17)名称:二球悬铃木(Platanus)别名:英国梧桐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5m,胸径1m。树冠广卵圆形。树皮灰绿色,裂成不规则的大块状脱落,内皮淡黄白色。嫩枝密生星状毛。叶基心形或截形,裂片三角状卵形,疏生粗锯齿,中部裂片长宽近相等。果序常2个生于总柄,花柱刺状。花期4~5月;果熟9~10月
生态习性:喜光,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13~20℃、降水量800~12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北京幼树易受冻害,须防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亦耐湿。根系浅易风倒,萌芽力强,耐修剪。抗烟尘、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氯气、氯化氢抗性弱。生长迅速、成荫快
繁殖培育:扦插繁殖,亦可播种繁殖。实生苗根系比扦插苗发达,抗风强,但扦插苗树皮较光滑悦目。若作为行疲乏树必须有通直的主干每年要进行3~4次抹芽,修剪工作。使其生长旺盛,遮荫效果好
应用:二球悬铃木树形优美,冠大荫浓,栽培容易,成荫快,耐污染,抗烟尘,对城市环境适应能力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行道树种之一。
(18)名称: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 Linn.)别名: 美国梧桐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40余米;树皮有浅沟,呈小块状剥落;嫩枝有黄褐色绒毛被。叶大、阔卵形,通常3浅裂,稀为5浅裂,宽10-22厘米,长度比宽度略小;基部截形,阔心形,或稍呈楔形;裂片短三角形,宽度远较长度为大,边缘有数个粗大锯齿;上下两面初时被灰黄色绒毛,不久脱落,上面秃净,下面仅在脉上有毛,掌状脉3条,离基约1厘米;叶柄长4-7厘米,密被绒毛;托叶较大,长约2-3厘米,基部鞘状,上部扩大呈喇叭形,早落。花通常4-6数,单性,聚成圆球形头状花序。雄花的萼片及花瓣均短小,花丝极短,花药伸长,盾状药隔无毛。雌花基部有长绒毛;萼片短小;花瓣比萼片长4-5倍;心皮4-6个,花柱伸长,比花瓣为长。头状果序圆球形,单生稀为2个,直径约3厘米,宿存花柱极短;小坚果先端钝,基部的绒毛长为坚果之半,不突出头状果序外。[1] 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一球悬铃木,具有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的共同特点:生长迅速,易于繁殖,树形好,遮阴面积大,且耐修剪,抗烟尘,能吸收有害气体,隔音防噪。一球悬铃木干形通直,生物量高,是典型的阔叶速生树种。适应性和抗逆性强。
应用:一球悬铃木有栽培作行道树及观赏用。在中国的引种区域用于人行道和庭院等场所绿化
二、金缕梅科
1、花无花冠
2、落叶性;掌状叶脉,叶有分裂;头状花序„„„„枫香属Liguidanbar
2、常绿性;羽状叶脉,叶不分裂;总状花序„„„„蚊母树属Distylium
1、花有花冠,花瓣4„„„„„„„„„„„„„„„继木属Loropetalum
1、枫香属
(19)名称:枫香(Liquidambar)别名:枫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1m。树冠广卵形或略扁平。小枝有柔毛,叶宽卵形,裂片先端属尖,基部心形,下面有柔毛,后脱落,叶缘有锯齿。果序径3~4cm,有花柱和针刺状萼片,宿存。种子多角形,种皮坚硬,褐色。花期3月,果熟期10月
生态习性:喜光,略耐侧荫,幼树耐荫。耐寒能力不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及兴厚肥沃的土壤,耐干旱瘠薄,不耐湿。抗风耐火,对二氧化硫和氯气抗性较强。不耐修剪,不耐移植。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较快,寿命长。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或压条繁殖。以播种为主,城市用苗须在苗圃内切根移植以培育大苗
应用:枫香树干通直,树体雄伟,秋叶红艳,取植、丛植、群植均相宜。山边、池畔以枫香为上木,下植常绿灌木,间植槭类,人秋则层林尽染,是南方著名的秋色叶树种。亦可孤植或丛植于草坪、圹地,并配以银杏、无患子等秋叶变黄树种,使秋景更为丰富灿烂。
2、蚊母树属
(20)名称:蚊母树(Distylium)别名:中华蚊母
形态特征:彩叶蚊母树,叶面有白色或黄色条斑
生态习性:喜光,能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训要求不严,耐贫瘠。萌芽力强,耐修剪,多虫瘿。对有气体、烟尘均有较强抗性。寿命长
繁殖培育:播种或扦插繁殖。注意在未形成 虫瘿和产卵之前,应及时用农药乐果喷杀防治。注意修剪
应用:蚊母树枝叶繁茂、四季常青、抗性强,园林上常用作基础种植。植篱墙或整形后孤植、丛植于草坪、园路转角、湖滨,也查栽培在庭荫树下,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3、檵木属
(21)名称: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R.Br.)Oliv)别名:檵花
形态特征:金缕梅科橙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9(12)m。小枝、嫩叶及花萼均有锈色星状短柔毛。叶卵形或椭圆形,长2~5cm,基部歪圆形,先端锐尖,全缘,背面密生星状柔毛。花瓣带状线形,浅黄白色,长1~2cm,苞片线形;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蒴果褐色,近卵形,长约1cm,有星状毛。花期5月;果8月成熟。
生态习性:多生于山野及丘陵灌丛中。耐半荫,喜温暖气候及酸性土壤,适应性较强。
繁殖培育:可用播种或嫁接法(可嫁接在金缕梅属植物上)繁殖。
应用:本种花繁密而显著,初夏开花如覆雪,颇为美丽。丛植于草地、林缘或与石山相配合都很合适,亦可用作风景林之下木。
三、杜仲科 杜仲属
(22)名称: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别名:杜仲、丝楝树皮、丝棉皮、棉树皮、胶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球形或卵形。树皮及叶折断后可拉出白色胶丝。树皮灰色,有裂纹,裂纹随树龄增加而变得逐渐深广。树皮幼时为黄褐色,光滑,有皮孔,具片状髓,无顶芽。单叶互生,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缘有细锯齿,老叶表面叶脉下陷,呈皱纹状,叶背有柔毛,脉上尤密。雌雄异株,3~4月开花,花腋生,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翅果长椭圆形,扁平,顶端二裂,深褐色。
生态习性:喜光,不耐庇阴。喜温暖、湿润环境和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较耐寒。自然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3~17℃及年雨量1000mm左右的地区。但杜仲适应性较强,有相当强的耐寒力(能耐-20℃的低温),在北京地区露地栽培不成 问题;在酸性、中性及微碱性土上均能正常生长,并有一定的耐盐碱性。但在水肥不足,过湿、过干、过于贫瘠时生长不良。根系较浅而侧根发达,萌蘗性强。生长速度中等,幼时生长较快,1年生苗高可达1m。
繁殖培育:主要用播种法繁殖,扦插繁育,根蘖繁育,嫁接育苗,压条繁育和杜仲的组织培养也可。播种法在秋季果熟后及时采收,阴干去杂后装入麻袋或筐内置通风处贮藏,翌年早春2、3月间播种。播前用45℃温水浸种2~3天。一般采用条播,行距20~25cm,覆土厚1~1.5cm,播后盖草。约15~20天可出苗。每亩播种量约6kg。幼苗期间要适当遮荫。扦插多于初夏用嫩枝插,成活率可达80%左右;硬枝插不易生根。压条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进行,不到1个月即可生根,当年秋季可与母株分离。在北方为了保护苗木越冬,可在早秋(9月)进行截梢,以促其枝条木质化。移栽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要施基肥。杜仲吸肥能力很强,如每年适当施肥1~2次,则可加速其生长。大苗移栽要带土球。因其萌蘗性强,应及时剪除萌蘗枝及树干基部的侧芽。
应用:树皮树干端直,枝叶茂密,树形整齐优美,可供药用,为优良的经济树种,可作庭园绿阴树或行道树。
三、榆科
1、叶羽状脉,侧脉7对以上;冬芽先端不紧贴小枝
2、花两性,翅果,翅在扁平果核周围;叶缘常为重锯齿„„„榆属Ulmus
2、花单性;坚果,歪斜无翅;叶缘具整齐之单锯齿„„„榉属Zelkova
1、叶三出脉,侧脉6对以下;冬芽先端紧贴小枝
3、核果,外果皮肉质„„„„„„„„„„„„„„„„朴属Celtis
3、坚果,两翅具木质翅„„„„„„„„„„„„„青檀树Pteroeltis
1、榆属
(23)名称:榆树(Ulmus pumila L.)
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树、春榆、粘榔树家榆、白榆等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圆球形。树皮灰黑色,纵裂而粗糙。小枝灰色,常排列成二列状。叶椭圆状卵形,先端尖,基部稍歪,边缘具单锯齿。花先叶于3~4月开花,紫褐色,簇生于一年生枝上。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有缺裂。种子位于翅果中央,4~5月果熟。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抗旱,不耐水湿。能适应干凉气候;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干旱、瘠薄和轻盐碱土也能生长,生长较快,30年树高17m,胸径42cm。寿命可长达百年以上。萌芽力强,耐修剪,主根深,侧根发达,抗风、保土力强。对烟尘及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
繁殖培育:繁殖以播种为主,分蘗亦可。榆树种子易失去发芽力,宜采后即播。北京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翅果由绿变黄白色并有少数飞落时采种。播前不必作任 何处理。床播或大田播行距约20cm,覆土0.5~1cm。播种量每亩5~7kg。苗期管理要注意经常修剪侧枝,以促其主干向上生长,并保持树干通直。1年生苗高1m左右,最高可达1.5~2m。作为城市绿化用苗需分栽培育2~3年方可出圃。榆树常见虫害有金花虫、天牛、刺蛾、榆天社蛾、榆毒蛾等,应注意及早防治。应用:榆树树干通直,树形高达,绿荫较浓,适应性强,生长快,是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栽作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用无不合适。也可在庭园孤植或群植。在干瘠、严寒之地常呈灌木状,有用作绿篱者。又因其老茎残根萌芽力强,可自野外掘取制作盆景。在林业上也是营造防风林、水土保持林和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2、榉属
(24)名称:榉树(Zelkova serrata(Thunb.)Makino)
别名:血榉、金丝榔、沙榔树、毛脉榉等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5m。树冠倒卵状伞形。树干通直,一年生枝密生柔毛。叶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近圆,桃形锯齿排列整齐,侧脉10~14对,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灰色柔毛,叶柄短。坚果、径约4mm,歪斜且有皱纹。花期3~4月;果熟期10~11月。
生态习性:喜光略耐荫。喜温暖气候和肥沃湿润的土壤,耐轻度盐碱,不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抗风强。幼时生长慢,6~7年后渐快。耐烟尘,抗污染。寿命长。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种子发芽率较低,清水浸种有利于发芽。苗期应注意修剪愉培养树干,否则易出现分叉现象。榉树苗根细长而韧,起苗时应先将四周的根切断再挖取,以免撕裂根皮。
应用:榉树树体高大雄伟,盛夏绿荫浓密,秋叶红艳。可孤植、从植公园和广场的草坪、建筑旁作庭荫树;与常绿树种混植作风景林;列植人行道、公路旁作行道树。居民新村、农村“四旁”绿化都可推广应用,是长江中下游各地的造林树种。新绿娇嫩、萌芽力强是制作树桩盆景的好材料。
(25)名称:光叶榉(Zelkova serrata)形态特征:叶柄粗短,长2--6毫米,被短柔毛;托叶膜质,紫褐色,披针形,长7—9毫米。雄花具极短的梗,径约3毫米,花被裂至中部,花被裂片(5~)6~7(~8),不等大,外面被细毛.退化子房缺;雌花近无梗,径约1-5毫米,花被片4~5(~6),外面被细毛,子房被细毛。核果几乎无梗,淡绿色,斜卵状圆锥形,上面偏斜,凹陷,直径2.5~3.5毫米,具背腹脊,网肋明显,表面被柔毛,具宿存的花被。花期4月,果期9~11月。
生态习性: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00厘米;树皮灰白色或褐灰色,呈不规则的片状剥落;当年生枝紫褐色或棕褐色,疏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冬芽圆锥状卵形或椭圆状球形。叶薄纸质至厚纸质,大小形状变异很大,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有的稍偏斜
繁殖培育:可用播种、根插法
应用:适合作行道树、园景树、防风树、盆景。材质鲜红坚硬,为阔叶一级木,可供制家具、地板、楼梯扶手之用
3、朴属
(26)名称:大叶朴(Celtis koraiersis Nakai)
形态特征:大叶朴是典型的遮荫兼观叶树种。高达10~12米.树皮暗灰色或灰色,小枝褐色,无毛.枝条粗壮;树皮光滑,树干端直;树冠紧凑而浑圆。叶片卵圆形,叶片较大,最大叶片长14cm,宽9cm;先端截形或圆形,有突尾状尖,叶形奇特;叶色浓绿,叶色在秋末变为亮黄色,是典型的秋景树种
生态习性:阳性,喜光也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抗瘠薄干旱能为特强。且抗风、抗烟、抗尘、抗轻度盐碱、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有固土保水能力。繁殖培育:播种育苗繁殖 应用:庭荫树、行道树
(27)名称:朴树(Celtis sinensis)别名:沙朴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m,胸径1m。树冠扁球形。幼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宽卵形、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歪斜,中部以上有粗钝锯齿,三出脉,下面沿叶脉及脉腑疏生毛,网脉隆起。核果近球形,橙红色,果梗与叶柄近等长。花期4月;果熟期10月
生态习性:喜光舟耐荫。喜肥厚湿润疏松的土壤,耐干旱瘠薄,耐轻度盐碱,耐水湿。适应性强,深根性,萌芽力强,抗风。耐烟尘,抗污染。生长较快,寿命长。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育苗期要注意整形修剪,以养成干形通直、冠形美观的大苗。应用:朴树树冠圆满宽广,树荫浓郁,最适合公园、庭园作庭荫树。也可以供街道、公路列植作行道树。城市的居民区、学校、厂矿、街头绿地及农村“四旁”绿化都可用,也是河网区防风固堤树种。亦可作村庄景材料。
(28)名称:油朴(CeltiswighetiiPlanch.)别名:重皮、赤朴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70厘米;板根发达;树皮灰白色至灰褐色,小枝褐灰色,具散生皮孔;芽为裸芽,顶芽不早死,除顶生的两枚托叶宿存并相合包着冬芽外,其它托叶均早落。叶革质,长圆形,长8-18厘米,宽3-9厘米,先端骤渐尖,基部浑圆,稍不对称,全缘,幼树或徒长枝的叶偶具锯齿,两面无毛,具三出脉,侧生的一对直达叶的先端;叶柄长5-20毫米,无毛。花杂性,同株,小聚伞圆锥花序1-2生于叶腋。果序长2-2.5厘米,粗状;核果卵球形,长约1.5厘米,熟时黑绿色,先端残存极短的两叉状花柱基;果核骨质,白色,长1-12厘米,直径6毫米,具稍明显的肋4-6(-8)条,表面有网孔状凹陷。
生态习性:油朴为北热带石灰岩季雨林的建群种。分布区年平均温18-21.7℃,最高温35.7-39.5℃,最低温0.5-5.4℃,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5-10月,11月至翌年4月降雨稀少,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85%。土壤为棕色石灰岩土,pH值6.0-7.5。油朴为强阳性树种,常具发达的板根,叶片厚硬,能适应干旱的石隙生境。果熟期5-6月,约2-3年结实一次。
繁殖培育:用种子繁殖。种子寿命短,不宜久藏。种在酸性红壤和冲积砂壤中均能正常生长。
应用:油朴木材坚重,可供高强度耐磨构件、工艺美术品、体育器械、模型等用材。种子仁含油量高达68.11%,可作食用油和工业用油
3、青檀属
(29)名称: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
别名:翼朴、檀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淡灰色,幼时光滑,老时裂成长片状剥落,剥落后露出灰录色的内皮,树干常凹凸不圆;小支栗褐色或灰褐色,细弱,无中具柔毛;冬芽卵圆形,红褐色,被毛。单叶互生,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13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截形,稍歪斜,边缘具锐尖单锯齿,近基部全缘,三出脉,侧生的一对近直伸达叶的上部,侧脉在近叶缘处弧曲,上面幼时被短硬后脱落常残留小圆点,光滑或稍粗糙,下面在脉上有稀疏的或较密的短柔毛,脉腋有簇毛,或全部有毛;叶柄长5-15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生于当年生枝叶腋;雄花簇生下部,花被片5,雄蕊与花被片同数对生,花药面端有毛;雌花 单生上部叶腋,花被片4,披针形,子房侧向压扁,花柱2。小坚是两侧具翅,翅稍带木质,近圆形或近方形,宽1-1.7厘米,两端内凹,果柄纤细,较长于叶柄,被短柔毛。生态习性:阳性树处,常生于山麓、林缘、沟谷、河滩、溪旁及壁石隙等处,成小片纯林或与其分树种混生。适应性较强,喜钙,喜生于石来岩山地。也能在花岗岩、夺地区生工。较耐干时瘠薄,根系发达,常在岩石隙缝间盘旋伸展。生长速度中等。萌性强奉命长,山东等地庙宇留有千年古树。种子天然繁殖力较弱。花期4-5月,果8-9月成熟。
繁殖培育:果熟后易脱落飞散,要适时采种。春播育苗,当年苗高50-100厘米。以割枝取皮为目的林分,种植3-5年左采取截枝法促进萌发新村,提高支皮的产量。
应用:青檀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对研究榆科系统发育有学术价值。茎皮、枝皮纤维为制造驰名国内外的书画宣纸的优质原料;木材坚实,致密,韧性强,耐磨损,供家具、农具、绘图板及细木工用材。可作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
桑科
1、花着生于中空的肉质托内,形成瘾头花序;枝上叶落后留有环状托叶„榕属Ficus
1、花组成柔荑花序或头状花序;枝上叶落后不留有环状托叶痕
2、雄雌花均成柔荑花序;聚花果(桑葚果)圆柱形„„„„„„„„桑属Morus
2、雄花为柔荑花序,雌花成头状花序;聚花果球形„„„„„„„构属Broussonetia
1、桑属
(30)名称:桑(Morus alba L.)别名:家桑,白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6m,胸径1m。树冠倒卵圆形。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
生态习性: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不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0.2%)。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是可达千年。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分根、嫁接繁殖皆可。可根据用途,培育成高干、中干、低干等多种形式,园林上一般采用高干广卵形树冠。应用:桑树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适生性强,管理容易,为城市绿化的先锋树种。宜孤植作庭荫树,也要与喜阴花灌木配置树坛、树丛或与其它树种混植风景林,果能吸引鸟 类,宜构成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居民新村、厂矿绿地都可以用,是农村“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2.构属
(31)名称: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别名:构桃树、构乳树、楮树、楮实子、沙纸树、谷木、谷浆树、假杨梅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6m,胸径60cm。树皮浅灰色,小枝密被丝状刚毛。叶卵形,叶缘具粗锯齿,不裂或有不规则2~5月;果熟期7~8月。
生态习性: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干旱瘠薄,亦耐湿,生长快,病虫害少,根系浅,侧根发达,根蘖性强,对烟尘及多种有毒气体抗性强。
繁殖培育:埋根、扦插、分蘖繁殖。
应用:构树枝叶茂密,适应性强,可作庭荫树及防护林树种,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在城市行人较多处宜种植雄株,以免果实之污染。在人迹较少的公园偏僻处、防护林带等处可种植雌株,聚花果能吸引鸟类觅食,以增添山林野趣。
1、榕属
(32)名称:榕树(Ficus retusa Linn)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达30m,胸径可达2.8m。树冠广卵形、庞大。气根纤细下垂,渐次粗大,下垂及地,入土成根,复成一千,形似支柱。叶椭圆状或卵形、倒卵形,长4~8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羽状脉5~6对,上下两面细脉不明显,叶柄短,叶薄革质、光滑无毛。隐花果腋生
生态习性:喜光、亦能耐荫。喜暖热、多雨气候,不耐寒。在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快。干上的气生根,在湿热环境中可下垂入土生根,形成独木成林的雄壮景观。萌芽力强,抗污染,耐烟尘,抗风,病虫害少。深根性,适生性强,生长快,寿命长。
繁殖培育:播种或扦插繁殖,也可分蘖繁殖。大枝扦插易成活。
应用:榕树树冠宽广,枝叶稠密,浓荫覆地,气根纤垂,独木成林,姿态奇特古朴;是华南地区优良的庭荫树、行道树。公园。庭园、街头、居民新村、单位、工厂绿化种植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抗污染、管理简便,是我国南亚热带城市园林的特色树种。宜制作盆景。
(33)名称: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桑科 榕属
别名:映日果、奶浆果、蜜果、树地瓜、文先果、明目果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达10m,常呈灌木状。枝粗壮。叶宽卵形近圆,基部心形或截形、3~5裂,锯齿粗钝或波状缺刻,上面有短硬毛粗糙,下面有绒毛。隐花果梨形、径约5~8cm,绿黄色,熟后黑紫色,味甜有香气,可食。一年吕多次开花结果。
生态习性:喜光,耐荫。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冬季-12℃时小枝受冻。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耐干旱瘠薄。耐修剪,2~3龄开始结果,6~7龄进入盛果期,抗污染,耐烟尘。根系发达,生长快,病虫少,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繁殖培育:扦插、分蘖、压务繁殖极易成活。通常用一年生枝扦插繁殖。翌年即可结果。应用:无花果果味筹划美,栽培容易,是园林结合生产的理想树种。公园隙地、居民新村、单位、厂矿、街头绿地、宅前屋后都可种植,既可点缀景色、绿化环境,又有隐花果供观赏、食用。
六、胡桃科
1、胡桃属
(34)名称:胡桃(Juglans regia Linn.)别名:核桃
形态特征:胡桃为乔木植物,高达15米;树皮灰褐色,幼枝有密毛。单数羽状复叶,长22—30厘米;小叶5一13,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5厘米,宽3—12厘米,全缘,背面沿侧脉腋内有一簇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葇荑花序下垂,长5—12厘米,雄蕊6—30;雌花单生或2—3聚生于枝端,直立;花柱2,羽毛状,绿白色。果序短,下垂,有核果1—3,果实形状大小及内果皮的厚薄均因品种而异;种子肥厚。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干冷,不耐湿热,适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微酸性至弱碱性壤土或粘质壤土,抗旱性较弱,不耐盐碱;深根性,抗风性较强,不耐移植,有肉质根,不耐水淹。繁殖培育:用种子或嫁接繁殖。
应用:胡桃种仁含油量高,食用或榨油,由于栽培已久,品种很多;我国所产亦有很多品种,Dode所命名的那些种类,多有不可区分的中间类型存在或所依据的特征不够稳定或者区别太小,不足以成为独立种的特征,如云南省所产的薄壳核桃,Dode命名为J.duclouxiana,看来只能认为是胡桃的一个栽培品种。
(35)名称: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别名:核桃楸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5米。枝条伸展,树冠扁圆形;树皮灰色具浅纵裂;幼枝被短绒毛。奇数羽状复叶生于萌发条上者可达80厘米,叶柄长9-14厘米,小叶15-23枚,长6-17厘米,宽2-7厘米;生于孕性枝上者集生于枝端,长40-50厘米,叶柄长5-9厘米,基部膨大,叶柄及叶轴被有短绒毛或星芒状毛;雄性柔荑花序长9-27厘米,花轴被短柔毛,雄花具短柄;雌花序穗状,具4-10朵花。核果卵状,果核具8条纵棱,坚硬
生态习性:种仁含油,油脂植物兼木材植物
应用: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有毒,可毒鱼及杀虫。
2.枫杨属
(36)名称:枫杨(Liquidambar)别名:麻柳,蜈蚣柳,元宝树等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1m。树冠广卵形或略扁平。小枝有柔毛,叶宽卵形,裂片先端属尖,基部心形,下面有柔毛,后脱落,叶缘有锯齿。果序径3~4cm,有花柱和针刺状萼片,宿存。种子多角形,种皮坚硬,褐色。花期3月,果熟期10月
生态习性:喜光,略耐侧荫,幼树耐荫。耐寒能力不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及兴厚肥沃的土壤,耐干旱瘠薄,不耐湿。抗风耐火,对二氧化硫和氯气抗性较强。不耐修剪,不耐移植。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较快,寿命长。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或压条繁殖。以播种为主,城市用苗须在苗圃内切根移植以培育大苗
应用:枫香树干通直,树体雄伟,秋叶红艳,取植、丛植、群植均相宜。山边、池畔以枫香为上木,下植常绿灌木,间植槭类,人秋则层林尽染,是南方著名的秋色叶树种。亦可孤植或丛植于草坪、圹地,并配以银杏、无患子等秋叶变黄树种,使秋景更为丰富灿烂。对有害气体抗性强
七、杨梅科
1、杨梅属
(37)名称:杨梅(Myrica rubra)别名:圣生梅、白蒂梅、树梅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15m,胸径60cm。树皮灰色,老时浅纵裂。嫩枝有油腺点。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钝尖或钝圆,基部狭楔形,下面有黄色树脂腺点。核果球形,我果皮肉质,多汁液,味酸甜,深红或紫红色,径1cm以上。花期4月;果熟期6~7月。
生态习性:中等喜光,不耐强烈的日照。幼苗喜阴,产地以山地半阴坡、兰阳地最适宜。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空气湿度大;喜排水良好的酸性沙壤土,微碱性土亦可适应。喜土壤肥力中等,稍耐瘠薄,深根性树种,萌芽力强,有菌根。对二氧化碳和氯气抗性较强。寿命可达200年。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用实生苗作砧木嫁接优良品种,培育果树用。定植时须注意配置雌雄株,以利授粉。移植要带宿土。
应用:杨梅枝叶茂密,四季常青,树冠圆整,果色鲜艳。宜丛植、孤植草坪、路边、建筑的阴面、庭院一角;亦可用作隔噪音、作隐蔽遮挡的绿墙树种,是居民新村、风景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八、壳斗科
1、栗属
(38)名称: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别名:栗、中国板栗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m,胸径1m。树冠扁球形。树皮灰褐色,不规则深纵裂。幼枝密生灰褐色绒毛。叶长椭贺或宽楔形,侧脉伸出锯齿的先端,形成芒状锯齿,下面的灰白色,短柔毛。雄花序有绒行。
生态习性:喜光,光照不足引起枝条枯死或不结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温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磔质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据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另外,其品种不同品种耐寒、耐旱。寿命长达300年以上。
繁殖培育:播种或嫁接繁殖。实生苗6年左右开始开花结果,开花迟产量低,生产上常用2~3龄的实生苗作砧木,在展叶前后嫁接。定植不宜过深,以苗木的根颈露地为好。及时治虫害。
应用: 青冈枝叶茂密,树荫浓郁,树冠丰满。宜用作庭荫树,2、3株丛植,可配置在建筑的阴面,常群植片林用作常绿基调树种,有幽邃深山之效果。在工矿区绿化可作隔音、防风、防火林或作高墙绿篱,宜在风景区与色叶树种配置组成风景林。
2、栎属
1、叶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缘具芒状锯齿;果翌年成熟
2、叶背密被灰白色星状毛;树皮木栓层发达;果顶平圆形„„„栓皮栎Q.variabilis
2、叶背淡绿色,无毛或微有毛;树皮木栓层不发达;果顶圆形......麻栎Q.acutissima
1、叶倒卵形,缘具波状锯齿或分裂;果当年成熟
3、叶有柄,长1—3cm................................槲栎Q.aliena 3、叶近无柄或叶柄极短,长不足1cm
4、壳斗苞片背部呈瘤状突起,侧脉8—15对„„„„„„„蒙古栎Q.monfolica
4、壳斗苞片背部不为瘤状突起,侧脉5—10对„„„„„„„.辽东栎Q.liaotungens
(39)名称:麻栎(Querous)别名:橡树,青冈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1m。树冠广卵形。幼枝有黄色柔毛,后渐脱落。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侧脉排列整齐,芒状锯齿,下面绿色,无毛或脉腋有毛。坚果球形,壳斗碗状,鳞片粗刺状,木质反卷,有灰白色绒行。花期3~4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长最好,排水不良或积水地不宜种植,耐干旱瘠薄。与其它树种混交能形成良好的干形,深根性,萌芽力强,但不耐移植。抗污染、抗尘土、搞风能力都较强。寿命长。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或萌芽更新。种子发芽力可保持一年。移植须带土球。应用:可作庭荫树、行道树。可作防风林、水源涵养林或防火林。
(40)名称: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别名:青杠碗、软木栎、粗皮栎、白麻栎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1m。树冠广卵形,干皮暗灰色,深纵裂,树皮软,木栓层特别发达。叶长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叶背具灰白求恩色绒毛,侧脉排列整齐,叶缘锯齿端呈刺芒状。壳斗碗状,鳞片反卷,坚果球形或广椭圆形。花期5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长最好,排水不良或积水地不宜种植,耐干旱瘠薄。与其它树种混交能形成良好的干形,深根性,萌芽力强,但不耐移植。抗污染、抗尘土、搞风能力都较强。寿命长。
繁殖培育:嫁接繁殖
应用:可作庭荫树、行道树。可作防风林、水源涵养林或防火林。
(41)名称: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别名:柞栎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30m,胸径达60cm。树冠卵圆形。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小枝粗壮,栗褐色,无毛,幼枝具棱。叶常集生枝端,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20cm,先端短 钝或短凸尖,基部窄圆或近耳形,叶缘具深波状缺刻,具7~10对圆钝齿或粗齿,幼时沿叶脉有毛,后渐脱落,仅背面脉上有毛,侧脉8~15对;叶柄短,仅0.2~0.5cm,疏生绒毛。
花单性同株,雄花序为下垂葇荑花序,长5~7cm,轴近无毛;雌花序长约1cm,有花4~5朵,但只有1~2朵花结果。总苞杯状,包果1/2~1/3,壁厚;苞鳞三角状卵状,背部呈半球形瘤状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坚果单生,卵形或长卵形,长2~2.3cm,径1.3~1.8cm,无毛。
生态习性:喜光树种,在侧方庇荫条件下,高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耐火,耐干旱瘠薄,耐寒性强,能耐-50℃低温。喜温凉气候,喜中性至酸性土壤,通常生于向阳干燥山坡。深根性,主根发达,不耐移植。繁殖培育:播种繁殖
应用: 蒙古栎是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或与其它树木混交成林均甚适宜。不但需要保护,还可以进行人工培植。
九、桦木科
1、小坚果扁平,具翅,包藏于木质鳞片状果苞内,组成球果状或柔荑状果序;雄花萼片4深裂,雄蕊2—4
2、果苞薄,3裂,脱落;冬芽无柄„„„„„„„„„„„桦木属Betula
2、果苞厚,木质,5裂,宿存;冬芽常有柄„......................赤杨属Alnus
1、坚果卵形或球形,无翅,包藏于叶状或囊状草质总苞内,组成簇生或穗状果序;雄花无花被,雄蕊3—14
3、果实小而多数,集生成下垂之穗状,总苞叶状„„„„„„„.鹅耳枥属Carpinus
3、果实较大,簇生,外被叶状、囊状或刺状总苞„„„„„„„„„.榛属Corylus
1、桦木属
(42)名称: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
别名:桦树,桦木,桦皮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50m。树冠卵圆形。树皮白色;纸质分层剥落。小枝红褐色,外有白色蜡层。叶三角状卵形、菱状三角形、三角形,先端尾尖或渐尖,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侧脉5~8对,背面疏生油腺点,无毛或脉腋有毛,叶缘重锯齿。果序下垂单生、贺术形;坚果小,果翅宽。
生态习性: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沼泽地、干燥阳坡及湿润阴坡都能生长。深根性、耐瘠薄,常与红松、落叶松、山杨、蒙古柢混生或成纯林。开然更新良好,生长较快,萌芽强,寿命较短。繁殖培育:播种繁殖或萌芽更新。
应用:适宜作庭荫树、风景林。树皮可提取栲胶、桦皮油,叶可作染料,种子或煤油。
(43)名称:红桦(学名:Betula albo-sinensis Burk)
别名:红皮桦
形态特征: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淡红褐色或紫红色,有光泽和白粉,呈薄层状剥落,纸质;枝条红褐色,无毛;小枝紫红色,无毛,有时疏生树脂腺体;芽鳞无毛,仅边缘具短纤毛。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较少宽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重锯齿,齿尖常角质化,上面深绿色,无毛或幼时疏被长柔毛,下面淡绿色,密生腺点,沿脉疏被白色长柔毛,侧脉10-14对,脉腋间通常无髯毛,有时具稀疏的髯毛;叶柄长5-15厘米,疏被长柔毛或无毛。雄花序圆柱形,长3-8厘米,直径3-7毫米,无梗;苞鳞紫红色,仅边缘具纤毛。果序圆柱形,单生或同时具有2-4枚排成总状,长 3-4厘米,直径约1厘米;序梗纤细,长约1厘米,疏被短柔毛;果苞长4 7厘米,中裂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顶端圆,侧裂片近圆形,长及中裂片的1/3。小坚果卵形,长2-3毫米,上部疏被短柔毛,膜质翅宽及果的1/2。
生态习性:喜光,树冠宽大,多为卵形。喜湿润空气,自然更新好,病虫害少,生长速度中等。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
应用:干形通常没有亮叶桦好,但材质较优。木材淡红或淡红褐色,坚硬,为细木工、家具、枪托、飞机螺旋桨、砧板等优良用材。
1、赤杨属
(44)名称: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
别名:拟赤杨、水冬瓜
形态特征:高25m,树冠长卵形。树皮灰褐色,小枝,具油腺点。叶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3-10(12)cm,缘具细尖齿。花单性同株,先叶开放,花期2-3月。果2-5(8)集生于一总柄上,小坚果扁平具翅,椭圆形或倒卵形,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喜湿润,多生于沟谷及河岸低湿地。喜光,喜凉爽气候。速生,10年生胸径可达20cm,萌芽性强。繁殖培育:播种繁殖。
应用:本种适于低湿地、河岸、湖畔绿化,有护岸固土及土壤改良作用。
2、榛属
(45)名称:榛子(Corylus chinensis)
别名:棰子,平榛,山板栗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叶互生;阔卵形至宽倒卵形,长5~13厘米,宽4~7厘米,先端近截形而有锐尖头,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密生细毛;托叶小,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先叶开放;雄花成菜荑花序,圆柱形,长5~10厘米,每苞有副苞2个,苞有细毛,先端尖,鲜紫褐色,雄蕊8,药黄色;雌花2~6个簇生枝端,开花时包在鳞芽内,仅有花柱外露,花柱2个,红色。小坚果近球形,径约0.7~1.5厘米,淡褐色,总苞叶状或钟状,由1~2个苞片形成,边缘浅裂,裂片几全缘,有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生山地阴坡丛林间
生态习性:榛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 6.5~7.5,欧榛为5.5~7。榛子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不同种类的榛,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
应用:榛子富含油脂,有利于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虚赢、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榛子有天然香气,在口中越嚼越香,有开胃之功效。榛子包含着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它是红豆杉醇中的活跃成分,这种药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它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中医认为,榛子有补脾胃、益气力、明目健行的功效,并对消渴、盗汗、夜尿多等肺肾不足之症颇有益处。
3.鹅耳枥属
(46)名称: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 Hance)别称:穗子榆
形态特征:高达15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浅纵裂,小枝细,灰棕色。单叶互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菱状卵形,长2-6cm,边缘具重齿。花单性同株,雌花为柔荑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下垂,花期4-5月。坚果,果序下垂,长6-20mm,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稍耐阴,喜肥沃湿润土壤,也耐干旱瘠薄。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移栽易成活。
应用:本种枝叶茂密,叶形秀丽,颇美观,宜庭园观赏种植。
(47)名称: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形态特征:落叶乔木,塔状树冠。高达18米,冠幅可达12米。叶椭圆形,长12厘米,叶脉凹,具重锯齿,深绿色,秋季黄或金黄色;柔夷花序,雄花黄色,长3厘米,雌花绿色,长5厘米。树皮光滑,亮银灰色,观赏效果好 生态习性:喜光。适应多种土壤,对土壤ph值无特别要求。最喜排水好的湿润土壤。耐旱、耐热
应用:冠形优美,枝叶非常紧密,夏季叶色突出,秋色美丽,落叶迟。适宜城市环境,可用作行道树和庭院树种。特别适宜作高大树篱,在冬季落叶后效果仍明显。
第三节、五桠果亚纲
一、芍药科 芍药属
(48)名称: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别名: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等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株高可达2 m左右。地下根粗大,肉质。地上茎分枝多,当年生枝为青紫色。叶互生,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叶柄较长,带紫褐色,顶生小叶3裂,侧生小叶2浅裂,斜卵形或倒卵形,花单生于枝顶,花基数为5,花质地较薄,脉纹明显。花色有红、白、黄等色,也有紫红色。
生态习性:性喜凉爽气候,以夏季不酷热,冬季无严寒处为最适宜,喜阳光充中立国,但夏季忌暴晒,以在微荫下生长最好,耐旱、耐寒,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怕积水,喜肥沃。
繁殖培育: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用嫁接,播种法繁殖,分株繁殊的时间为秋季的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一般以定植后达四年以上的为宜,但也不宜超过7-8年以上,方法是将牡丹挖起,多带根系,轻轻弄去土,选自然缝隙劈开,然后种植。嫁接一般采用枝接,砧木采用实生苗,也可采用根接
应用:可孤植、丛植、片植于庭院中,因其品种繁多,夏可在大型公园或风景名胜区建立专类园。牡丹还可作盆栽观赏或作切花栽培。
二、山茶科
山茶属
(49)名称:山茶(Camellia japonica)别名:曼佗罗树,薮春,山椿,耐冬,晚山茶,茶花,洋茶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全株无毛。叶革质,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锯齿细,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生态习性:喜半荫,适宜在疏林下生长。喜温暖湿润气候,严寒、炎热、干燥气候都不适宜生长。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嫁接繁殖。不易久藏,应随采随播。施肥不能过浓,应 薄肥多施。
应用:山茶树姿优美,四季常青,花大色艳,花期长,是冬末春初装饰园林的名贵花木
(50)名称:茶梅(Camellia sasanqua)别名:茶梅花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米,树冠球形或扁圆形。树皮灰白色。嫩枝有粗毛,芽鳞表面有倒生柔毛。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圆卵形,先端短尖,边缘有细锯齿,革质,叶面具光泽,中脉上略有毛,侧脉不明显。11月至翌年1月开花,白色或红色,略芳香。蒴果球形,稍被毛。
生态习性:喜半阴、湿润环境,忌阳光过烈,稍耐寒。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土壤黏重和排水不良时,会使根部发生腐烂。有一定的抗旱性。忌施肥过浓。
繁殖培育:可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法繁殖。
应用:茶梅株形低矮,叶小枝茂,花色丰富,着花繁多,可丛植观赏,也可布置成色块。可作基础种植及常绿篱垣材料,开花时为花篱、落花后又为常绿绿篱,故很受欢迎。亦可盆栽观赏。种子可榨油。
(a)猕猴桃科 猕猴桃属
(51)名称: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别名:猕猴梨、藤梨、羊桃、阳桃、木子与毛木果等 形态特征:落叶藤本,靠茎缠绕攀援生长,幼枝密生灰棕色柔毛,老时渐脱落。
生态习性:喜光,耐半荫,光照不足影响花芽分化,在温暖湿润处生长较好,较耐寒。喜湿润肥沃土壤。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嫁接繁殖。播种繁殖实生苗会大量出现雄株而不结实,既使是雌株也需要5~6年才开花结实。
应用:猕猴桃花淡雅,芳香,果橙黄,供棚架、绿廊攀缘绿化,也可攀附在树上或山石陡壁上。
(b)藤黄科 金丝桃属
(52)名称: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 L.)别称:土连翘
形态特称:半常绿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小枝圆柱形,红褐色。单叶对生,长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渐狭稍抱茎,无叶柄,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
生态习性:喜光,亦耐荫,有一定耐寒能力,对土壤适应性强,耐旱,耐旱,耐瘠薄,忌低洼积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或分株繁殖。种子细小,播种时覆土要薄,注意保湿。应用:金丝桃枝叶清秀,花色鹅黄,形似桃花,雄蕊纤细,灿若金丝,是重要的夏季观花树种。
(53)名称: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 Thunb.)别名: 芒种花、云南连翘苗族人族奉神灵时称“仙果”
形态特征:半常绿或常绿小灌木。小枝红色或暗褐色。叶对生,卵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5厘米,宽1.5厘米-3厘米,上面绿色,下面淡粉绿色,散布稀疏油点,叶柄极短。花单生枝端或成聚伞花序,花直径4厘米-5厘米,金黄色,雄蕊多数,连合成5束,金黄色。蒴果卵形。花期4月-7月,果期7月—10月。
生态习性:喜光,略耐阴。性强健,忌积水。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
应用:金丝梅绿叶黄花,十分美丽,适于庭院绿化和盆栽观赏。可丛植、群植于草地、花坛边缘、墙隅一角及道路转角处,也可用作花境。根供药用
(a)杜英科 杜英属
(54)名称: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别名:山杜英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0~20米,树冠卵圆形。树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红褐色,幼枝疏生短柔毛,后无毛。叶革质,倒卵状至倒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不明显的钝锯齿。6~7月开花,总状花序腋生。10月果熟,核果,椭圆形。
生态习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耐寒性稍差。稍耐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适生于酸性之黄壤和红黄壤山区,若在平原栽植,必须排水良好,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对二氧化硫抗性强。繁殖培育:播种或扦插繁殖。秋季果成熟时采收,堆放待果肉软化后,搓揉淘洗得净种子,捞出阴干后随即播种,或湿沙层积至翌年春播。条播行距约20cm,覆土厚约2cm,再盖草保湿。当年苗高可达50cm以上,在杭州等地冬季需搭棚或覆草防寒。第二年春季分栽一次,扩大株行距培养。移栽时间在秋初或晚春进行为好,小苗带宿土,大苗带土球,移栽后结合整形适当疏去部分枝叶。应用:杜英四季苍翠,枝叶茂密,树冠圆整,霜后部分叶变红色,红绿相间,颇为美丽,宜于草坪、坡地、林缘、庭前、路口丛植,也可栽作其他花木的背景树,或列植成绿墙起隐蔽遮挡及隔声作用。因对二氧化硫抗性强,可选作工矿区绿化和防护林带树种。
(b)椴树科 椴树属
(55)名称: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别称:阿穆尔椴,籽椴,小叶椴,椴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30m。树皮暗灰色,纵裂,成片状剥落;小枝黄褐色或红褐色。呈“之”字形,皮孔微凹起,明显。叶阔卵形或近圆形,成3.5-8cm,宽3.5-7.5cm,生于萌枝上者更大,基部心形,先端尾状尖,边缘具整齐的粗尖锯齿,齿先端向内弯曲,偶具1-3裂片,表面暗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仅脉腋处簇生褐色毛;叶具柄,柄长2.5-4cm,无毛。聚伞花序长4-8cm,花序分枝无毛,苞片倒披针形或匙形,长4-5cm,无毛具短柄;萼片5,两面被疏短毛,里面较密;花瓣5,黄白色,无毛;雄蕊多数,无退化雄蕊;子房球形,被淡黄色短绒毛,柱头5裂。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0.7cm,被褐色短毛,具1-3粒种子。种子褐色,倒卵形,长约0.5cm。花期6-7月,果熟9月。
木材黄褐或黄红褐色,心边材区别多不明显。有光泽;微有油臭气味;无特殊滋味。生长轮略明显,轮间呈浅色细线;散孔材;宽度均匀。管孔数多;略小,在放大镜下略明显;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径列或斜列,间或散生;侵填体未见。薄壁组织通常不见。木射线稀至中;极细至中,在肉眼下可见,比管孔小;径切面上射线斑纹明显。波痕显著,无胞间木材纹理直;结构甚细而匀;干缩中;强度高;冲击韧性好。木材气干速度快,人工干燥少有缺陷产生,干后性质稳定;耐腐,抗虫蛀;切削等加工容易,纵切面颇光滑;油漆性能中,不发亮;握钉力好,不劈裂,耐磨。
生态习性:喜光也稍耐荫。幼苗幼树较耐庇荫;深根性树种;喜温凉、湿润气候,常单株散生于红松阔叶混交林内,垂直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喜肥、喜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多生长在山的中、下部,土壤为沙质壤土或壤土,尤其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长最好;不耐水湿和沼泽地;耐寒,萌蘖性强,抗烟、抗毒性强,虫害少。繁殖培育:播种繁殖
应用:树姿优美,树冠圆满,枝条紫褐,叶片光滑,是良好的庭荫和行道树种。抗烟尘和有毒气体,厂矿绿化最为适宜。著名的蜜源植物,花可入药。
(56)名称:心叶椴(Tilia cordata)别 名:欧洲小叶椴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0M,叶近原形,先端骤尖,边缘有细锐锯齿。花黄白色,有芳香,5-7朵成下垂或近直立聚伞花序。生态习性:喜光,耐寒,抗烟能力强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应用:庭荫树、行道树
(c)梧桐科 梧桐属
(57)名称:梧桐(Firmiana simplex)别名:青桐、桐麻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皮青绿色,平滑。叶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30厘米,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叶柄与叶片等长。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厘米,下部分枝长达12厘米,花淡黄绿色;萼5深裂几至基部,萼片条形,向外卷曲,长7-9毫米,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内面仅在基部被柔毛;花梗与花几等长;雄花的雌雄蕊柄与萼等长,下半部较粗,无毛,花药15个不规则地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顶端,退化子房梨形且甚小;雌花的子房圆球形,被毛。蓇葖果膜质,有柄,成熟前开裂成叶状,长6-11厘米、宽1.5-2.5厘米,外面被短茸毛或几无毛,每蓇葖果有种子2-4个;种子圆球形,表面有绉纹,直径约7毫米。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态习性:好生于温暖湿润的环境;耐严寒,耐干旱及瘠薄。夏季树皮不耐烈日。在砂质土壤上生长较好。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亦可扦插或分配根繁殖,管理简便 应用:梧桐树干挺秀,叶大荫浓,光洁美丽,果形奇特。
(d)锦葵科 木槿属
(58)名称: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别称: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m多。枝干密生星状毛,叶互生,阔卵圆形或圆卵形,掌状3-5浅裂,先端尖或渐尖,两面有星状绒毛。花朵大,单生于枝端叶腋,有红、粉红、白等色,花期8-10月。蒴果扁球形、10-11月成熟。在较冷地区,秋末枯萎,来年由宿根再发枝芽。丛生,高仅1m许。而冬季气温较高之处,则高可及7m-8m,且有径达20cm者。大形叶,广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叶缘具钝锯齿,两面被毛。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有白色或初为淡红后变深红以及大红重瓣、白重瓣、半白半桃红重瓣和红白间者。
生态习性:喜光,略耐荫。耐寒性差,而瘠薄,生长快,萌蘖强。而修剪,耐烟尘及有害气体 繁殖培育:以扦插为主也可分株、压条或播各繁殖。在长江流域及以北附近地区栽时,每当入冬前须平茬并适当培土防寒,翌年春暖后去土即会从根部萌发新枝 应用:木芙蓉花大艳丽,秋季开放,品种多花色,花型变化丰富。为深秋名花。
(59)名称:木槿(Hibiscus syriacus或Althaea syriaca)
别称:无穷花,沙漠玫瑰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长短枝,短枝密生绒毛,后脱落,单叶互生,叶菱状卵形,基部楔形,下部全缘,下面脉上稍有毛。
生态习性:木槿适应性强,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喜阳光也能耐半阴。耐寒,在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能在粘重或碱性土壤中生长,惟忌干旱,生长期需适时适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繁殖培育:插条极易成活,也可播种繁殖。
应用:木槿夏秋开花,花期长,花色、花型变化多,是北方夏秋主要的花灌木。
(e)柽柳科 柽柳属
(60)名称:柽柳
别名:西湖柳、三春柳 形态特征:柽柳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披针形,鳞片状,小而密生,呈浅蓝绿色。小枝下垂,纤细如丝,婀娜可爱。总状花序集生于当年枝顶,组成圆锥状复花序;花粉红色,夏秋开花,有时一年开三次花。蒴果10月成熟,通常不结实。柽柳的老枝红紫色或淡棕色。由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中,叶子变得很小,像鳞片一样密生于枝上,每个叶子只有1—3毫米长。在绿色的嫩枝顶部生出圆锥形的花序,花小而密,粉红色,淡雅俏丽。柽柳的花期很长,从每年的5月到9月,不断抽生新的花序,老花谢了,新花又开放了。几个月内,三起三落,绵
延不绝,所以有的地方也称它“三
柽柳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产于我国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省区。黄河流域及沿海盐碱地多有栽培。喜光、耐旱、耐寒,亦较耐水湿。极耐盐碱、沙荒地,根系发达,萌生力强,极耐修剪刈割。
生态习性:喜光,略耐荫。耐烈日曝晒,耐寒,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强。根系发达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繁殖,扦插容易成活
应用:柽柳枝叶纤细,叶蓝绿色,清雅,夏秋花红艳,常配置于水池边、海滩、堤岸。
十、杨柳科
1、小枝较粗,有顶芽,芽鳞多数;叶柄较长,叶较阔;花序下垂,苞片有缺裂,具花盘„„„„„„„„„„„„„„„„„„„„„„„„„„„„„„.杨属Populus
1、小枝较细,无顶芽,芽鳞1枚;叶柄较短,叶较窄;花序直立,苞片全缘,无花盘,有腺体„„„„„„„„„„„„„„„„„„„„„„„„„„.„柳属Salix
1、杨属
1、叶背密被白色绒毛,芽有毛
2、叶掌状3—5裂,老叶背面有白色毛
3、树冠宽阔,树皮灰白色„„„„„„„„„„„„„„„.银白杨P.alba
3、树冠窄,呈圆柱形,树皮灰绿色„„„„„„„„„„„..新疆杨P.bolleana
2、叶不裂,老叶背面毛渐脱落„„„„„„„„„„„„„„..毛白杨P.tomentosa
1、叶背无毛,芽无毛
4、叶近三角形,叶柄扁形„„„„„„„„„„„„„„„„..加杨P.canadensis
4、叶卵形或卵形椭圆形,叶柄圆柱形„„„„„„„„„„„..青杨P.cathayan
(61)名称:银白杨(Populus alba)形态特征:高15~30米,树冠宽阔;树皮白色至灰白色,基部常粗糙。小枝被白绒毛。萌发枝和长枝叶宽卵形,掌状3~5浅裂,长5~10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近心形,幼时两面被毛,后仅背面被毛;短枝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叶缘具不规则齿芽;叶柄与叶片等长或较短,被白绒毛。雄花序长3~6厘米,苞片长约3毫米,雄蕊8~10,花药紫红色;雌花序长5~10厘米,雌蕊具短兵,柱头2裂。蒴果圆锥形,长约5毫米,无毛,2瓣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态习性:喜光,不耐荫。耐严寒,一40度条件下无冻害。耐干旱气候,32 但 不耐湿热,南方栽培易病虫害,且主干弯曲常呈灌木状。耐贫的轻碱土,耐含盐量在0.4%以下的土壤,但在粘重的土壤中生长不良。深根性,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根蘖强。杭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 繁殖培育:播种、分蘖、扦插毓。苗木侧枝多,生长期尖注意及时修枝、摘芽以提高苗木质量。
应用:树形高大,银白色的叶片在微风中摇、阳光照射下有特殊的闪烁效果。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62)名称:新疆杨(P.bolleana)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0m;枝直立向上,形成圆柱形树冠。干皮灰绿色,老时灰白色,光滑,很少开裂。短枝之叶近圆表,有缺刻状粗齿,背面幼时密生白色绒毛,后渐脱落近无毛;长枝之叶边缘缺刻较深或呈掌状深裂,背面被白色绒毛。
生态习性:喜半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的中性及微酸性土,耐寒性不强。生长缓慢,耐修剪。对有毒气体抗性强。在年平均气温 11.3~11.7℃,极端最高气温39.5~42.7℃,极端最低气 温-22~-24℃的气温条件下生长最好。在绝对最低温-41.5℃时树干底部会出现冻裂。分布:主要在我国新疆,以南疆地区较多。近年来,在北方各地区,如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辽宁等省(区)大量引种栽植,生长良好,有的省(区)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树种大发展。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繁殖培育:扦插、埋条毓。嫁接用有杨作砧木。
应用:新疆杨树姿优美、挺拔,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树种之一。常用作行道树“四旁”绿化、防风固沙树种。新疆杨材质较好,可供建筑、家具等用。
(63)名称:加杨(Populus.canadensis Moench)别名:加拿大杨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CM,胸径1M。树冠开展呈卵圆形。树干通直,树皮纵裂。小枝无毛,芽先羰反曲。叶近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宽楔形,无腺体或很少有1—2个腺体,锯齿钝圆,叶缘半透明,叶柄短,长约10CM。花期4月;果熟期5—6月。
生态习性:美国黑样与欧洲黑样的杂交种,并有很多栽培变种,广植于欧、亚、美各洲。我国自东北南部至长江流域各地普遍栽培。繁殖培育: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可裸根移植。
应用:加杨树冠阔,叶片大而有光泽,宜作行道树、庭萌树、公路树及防护林等。孤植、列植都适宜。是华北有江准平原常风的绿化树种,适合工矿区绿化及“四旁”绿化加杨木材供造纸有火火柴杆等用。花入药。
2、柳属
(64)名称: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别称:柳树、河柳、江柳、立柳、直柳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m胸径80cm。树冠倒卵形。大枝斜展,嫩枝有毛后脱落,淡黄色或绿色。叶披针形或条装披针形,先端渐长尖,基部窄圆或楔形,无毛,下面略显白色,细锯齿,嫩叶有丝毛后脱落。雄蕊2,花丝分离,基部有长柔毛,腺体2。雌花腺体2。花期4月:果熟期4~5月。
生态习性:喜光阳性树种,较耐寒,耐干旱。喜湿润排水、通气良好的沙壤土,但在粘土或长期积水的低湿地上,容易烂根,引起枯梢,甚至死亡。稍耐盐碱,在含盐量0.25%的轻度盐碱地上仍可生长,对病虫害及大气污染的抗性较强。萌芽力强,根系发达,扎根较深,具内生菌根。在湿润肥沃河流冲积土壤上生长快,11年生树高15.8米,胸径17.8厘米,约50年衰老,生长快,用扦插繁殖。喜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河滩、河谷、低湿地都能生长成林,忌粘土及低洼积水,在干旱沙丘生长不良。深根性,萌芽力强,生长快,多虫害,寿命长达400年以上
繁殖培育:持条、插干极易成活。亦可播种繁殖。绿化宜用雄株。
应用:旱柳枝条柔软,树冠丰满,是我国北方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常栽培在河湖岸边或孤植于草坪,对植于建筑两旁。亦用作公路树、防护林及沙荒造林,农村“四旁”绿化等。是早春密源树种。
(65)名称:垂柳(Salix babylonica)
别称:垂枝柳、倒挂柳、倒插杨柳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8m;树冠倒广卵形。小枝细长下垂。叶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背面蓝灰绿色;叶柄长约1cm;托叶扩镰形,早落。雄花具2雄蕊,2腺体;雌花子房仅腹面具1腺体。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水湿,短期水淹至树顶不会死亡,树干在水中能生出大量不定根。高燥地及石灰性土壤高精亦能适应,过于干旱或土质过于粘重生长差,喜肥沃湿润。耐寒性不及旱柳,发芽早、落叶迟,江南一带早春2月下旬已发芽,12月下旬才落叶。生长快,多虫害。
繁殖培育:扦插为主,播种育苗一般在杂交育苗时应用。应选生长快、病虫少的健壮植株作母树采种采条。绿化宜用根径4cm以上的大苗。移植以落叶至春天萌芽前进行,成活率高,但一旦发叶后再移植,成活率就大大降低。
应用:垂柳婀娜多恣,清丽潇洒,“湖上新春柳,摇摇欲唤人”,最宜配置在湖岸水池边。若间植桃树,则绿丝婆娑,红枝招展,桃红柳绿为江南园林点缀春景的特色配植方式之一。可作庭荫孤植草坪、水滨、桥头;亦可对植于建筑物两旁;
列植作行道树、园路树、公路树。是固堤护岸的重要树
十一、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
(66)名称:杜鹃(Rhododendron L.)
别称: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金达莱(朝鲜语)、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羊角花(羌族)等;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东部、辽宁东部山区及大、小兴安岭生长的品种,普遍称为兴安杜鹃,或达子香、达达香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约2米;枝条、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较密。花2—6朵簇生于枝端;花萼5裂,裂片椭圆状卵形,长2—4毫米;花冠鲜红或深红色,宽漏斗状,长4—5厘米,5裂,上方1—3裂片内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7—10,花丝中部以下有微毛,花药紫色;子房及花柱近基部有糙伏毛,柱头头状。蒴果卵圆形,长约1厘米,有糙伏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为酸性土指示植物。叶含黄酮类(杜鹃花醇)、三萜成分、乌苏酸 生态习性: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花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花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种出现,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繁殖培育:扦插为主,变可揪种。
园林用途:宜成片种植,园林中常设杜鹃专类园。是室内摆花的好材料。全析入药
十二、柿树科 柿树属
1、落叶乔木,无枝刺,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
2、幼枝、叶背有褐黄色毛;冬芽先端顿;果橙红或橙黄色,径3.5—7cm„„„.柿树
2、幼枝、叶背有灰色毛;冬芽先端尖;果蓝黑色,径1.2—1.8cm„„„„„„.君迁子
1、半常绿或常绿灌木,有枝刺,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瓶兰花D.armata
(67)名称:柿树(Diospyros L.)别名:朱果、猴枣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品种很多。叶子是椭圆形或倒卵形,背面有绒毛,花是黄白色。结浆果,扁圆形或圆锥形,橙黄色或黄色,可以吃。木材可以制器具。柿树原产我国,是柿树科的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 15米,它树干直立,35 树冠庞大,柿果成熟于九、十月间。
生态习性:柿树原产中国,栽培、分布范围很广,栽培历史悠久。柿树抗旱、耐湿,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为高大的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0米以上
繁殖培育:用嫁接法繁殖。
应用:既适宜于城市园林,又适合于在山区自然风景点中配植应用。
(68)名称: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别名:黑枣、软枣、红兰枣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30m,一般5-10m。树皮灰黑色或灰褐色,深裂成方块状;幼枝灰绿色,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25mm;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5-13cm,宽2.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钝圆或阔楔形,浆果近球形至椭圆形,初熟时淡黄色,后则变为蓝黑色.被白蜡质。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性强健,喜光,耐半荫,耐寒及耐旱性均比柿树强,很耐湿。喜肥沃深厚土壤,但对瘠薄土、中等碱性土及石灰质土有一定的忍耐力。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繁殖培育:用播种法繁殖。
应用:树干挺直,树冠圆整,是良好的庭园树。
第四节、蔷薇亚纲
十三、苦木科 臭椿属
(69)名称: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别名:樗树、白椿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平滑,稍有浅裂纹。小枝粗壮。叶痕大,倒卵形,内具9个维管束痕。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5枚,卵状披针形,中上部全缘,近基部有1~2对粗锯齿,齿顶有腺点,叶总柄基部膨大,有臭味。5~6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蒴果椭圆形,种子多数,有扁平膜质的翅。生态习性: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碱性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对烟尘与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繁殖培育:一般用播种繁殖。当翅国成熟时连小枝一起剪下,晒干去杂后干藏,发芽力可保持2年。播前用40℃温水浸种一昼夜,可提前5~6天发芽。播种量每亩5~8kg,条播行距25~40cm,覆土1~1.5cm,发芽率可达85%。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9~15℃,一般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下旬进行播种。一年生苗高达60~
100cm,地际直径0.5~1.5cm。此外,还可用分蘗及根插繁殖。作为行道树用的大苗,要求主干通直而分枝点高。一般可在育苗的第二年春进行平茬,以后要及时摘除侧芽,使主干不断延伸,到达定干高度后再让发侧枝养成树冠。春季移栽要待苗木上部壮芽膨大呈球状时进行,并要适当深栽。
应用:臭椿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圆整如半球状,颇为壮观。叶大荫浓,秋季红果满树,虽叶及开花时有微臭但并不严重,故仍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和庭荫树。在印度、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常作行道树用,颇受赞赏而称为天堂树。中国用作行道树的则不多见,但在北京民居四合院中则多见。因它具有较强的抗烟能力,所以是工矿区绿化的良好树种。又因它适应性强、萌蘗力强,故为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盐碱地的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用树种。
十四、五加科 八角金盘属
(70)名称:八角金盘(Fatsia)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5m,叶大,长20~40cm,裂片有锯齿,叶面光亮,两面无毛,花小白色,伞形花序,再集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
生态习性:喜荫湿或半荫环境。喜温暖的气候。稍耐寒。
繁殖培育:播种工扦插繁殖,亦可分株繁殖,移植时要带土球
应用:是优美的观叶树种,被誉为“下木之王”。
第五节、菊亚纲
十五、夹竹桃科 夹竹桃属
(71)名称:夹竹桃(Nerium indicum)别名:柳叶桃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可达6米,多分枝。树皮灰色,光滑,嫩枝绿色。三叶轮生,叶革质,窄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略内卷,中脉明显,侧脉纤细平行,与中脉成直角。6月至10月花开不断,聚伞花序顶生,红色或白色,有重瓣和单瓣之分。蓇葖果矩圆形,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生态习性:喜光,耐半阴。喜温暖湿润,畏严寒。能耐一定的大气干旱,忌水涝。生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的抵抗力强。繁殖培育:繁殖以压条法为主,也可用扦插法,水插尤易生根。压条于雨季进行,37 把近地表的枝条割伤表皮压入土中,约经2个月后生根,即可与母株分离。水插法生长季中都可进行,剪取30~40cm长枝条,在下端用小刀劈开4~6cm,插入盛水玻璃杯中,春、秋季温度适宜,约2~3周就能长根,夏季浸泡由于气温较高,水易变质,隔两天换清水一次。
应用:夹竹桃绿影凝翠,终年常绿,并自春末至秋初百花俱畏的赤日酷暑之下花簇若锦,长放不败,因而被称为“春至芳香能共远,秋来花叶不同浅”。是林缘、墙边、河旁及工厂绿化的良好观赏树种。植物姿态潇洒,花色艳丽,兼有桃竹之胜,自初夏开花,经秋乃止,有特殊香气,其又适应城市自然条件,是城市绿化的极好树种,常植于公园、庭院、街头、绿地等处;枝叶繁茂、四季常青,也是极好的背景树种;性强健、耐烟尘、抗污染,是工矿区等生长条件较差地区绿化的好树种。植株有毒,可入药,应用时应注意。
络石属
(72)名称:络石(Trachelospermum)
别名:白花藤
形态特征:常绿藤本,茎长达10M,有气生根,嫩枝有柔毛。
生态习性:喜半荫,喜温暖湿润
繁殖培育:扦插为主,亦可揪种,压条繁殖。幼苗须搭盆遮荫。
应用:是优美的垂直绿化树种
长春蔓属
(73)名称:长春蔓(Vinca major)别名:缠绕长春花、蔓长春花
形态特征:常绿蔓生亚灌木,丛生。营养茎偃卧或平卧地面。开花植直立,高30-40厘米。叶对生,椭圆形,先端急尖,叶绿而有光泽;开花枝上的叶柄短。全株除叶缘、叶柄、花萼及花冠喉部有毛外,其他无毛。花单生于开花枝叶腋内,花冠高脚碟状,蓝色,5裂。蓇葖果双生直立。花期4-5月
生态习性: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每年6-8月和10月为生长高峰。对光照要求不严,尤以半阴环境生长最佳。
繁殖培育:多以分株繁殖,也可扦插、压条。
应用:长春蔓是极好的地被植物材料,可在林缘或林下成片栽植,尤其适合栽于建筑物基地和斜坡,有利保持水土。
十六、马鞭草科 牡荆属
(74)名称:黄荆(Vitex negundo)别名:五指柑、布荆
形态特征:小枝有四棱。掌状复叶对生,具长柄,小叶5枚,间有3枚,椭圆状卵形至披针形,全缘或边缘有2-6钝锯齿,背面被灰白色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多花。花淡紫色或灰白青色。果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喜光,能耐半阴,好肥沃土壤,但亦耐干旱、耐瘠薄和寒冷。萌蘖力强,耐修剪。
繁殖培育:繁殖用播种、扦插、分株均可。
应用:黄荆树形疏散,叶茂花繁,淡雅秀丽,最适宜植于山坡、湖塘边、游路旁点缀风景。园林中作盆栽的多是从山区挖取老桩,上盆后稍加整理即可观赏。管理比较粗放,也很适合家庭盆栽观赏。
十七、醉鱼草科 醉鱼草属
(75)名称: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别名:闹鱼花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2M。小枝具四棱而略有翅,嫩枝,叶被及花序均有棕黄色的星状毛及鳞片。单叶对生,卵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全缘或疏生波状锯齿。穗状花序顶生,扭向一侧,稍下垂,花冠紫色。蒴果长圆形。种子无翅。花期六到八月;果熟期10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荫,耐寒性不强,对土壤适应性强。因其花叶对鱼类有毒,故应该避免种在水池边。
繁殖培育:用播种、扦插或分株繁殖。播种因种子小,适于高床撒播,要注意保湿、搭棚遮阴,待苗木10厘米左右分栽培大。扦插可在春季进行,用休眠枝作插条。分株可结合移栽进行,成活容易。近年还用茎尖组织培养,大大提高繁殖系数。
应用:醉鱼草叶茂花繁,紫花开在少花的夏季,尤其可贵,宜在路旁,墙隅,草坪边缘,坡地丛植,亦可以植自然式花篱。
十八、木犀科 木犀属
(76)名称: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别名:木犀、九里香、岩桂
形态特征: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约15m,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叶对生,椭圆形、卵形至披针形,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花簇生叶腋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
生态习性:喜光,但在幼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庇荫。喜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适生于土层深
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壤土,忌碱性土和积水。通常可连续开花两次,前后相隔15天左右。花期9-10月。
繁殖培育:播种、压条、嫁接和扦插法繁殖。当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实生苗始花期较晚,且不易保持品种原有性状。压条繁殖,用于繁殖良种。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贞、小叶女贞、小蜡、水蜡、流苏和白蜡等树种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进,也可在梅雨季节移栽,大苗需带土球,种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阳光之上。不需遮荫,冬季在一般室内即可安全越冬。病虫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叶蜂、柑橘粉虱、蚱蝉等。
应用:桂花终年常绿,花期正值仲秋,有“独占三秋压群芳”的美誉,园林中常作孤植、对植,也可成丛成片栽植。为盆栽观赏的好材料。
连翘属
(77)名称:连翘(Forsythia suspensa)别名:黄绶带、黄寿丹、黄金条
形态特征:为落叶灌木。株高约3m,枝干丛生,小枝黄色,拱形下垂,中空。叶对生,单叶或3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缘具齿。花冠黄色,1-3朵生于叶腋。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怕涝,适生于深厚肥沃的钙质土壤中。花期3-4月,先花后叶。
繁殖培育:播种或扦插法繁殖。春季播种,扦插容易成活,春季用一年生休眠枝或雨季选半木质化的绿枝作插穗。定植后应选留3-5个骨干枝,使花枝在骨干枝上均匀着生,每年花后进行修剪,疏除枯枝、老枝、弱枝,对部分比较健壮的枝条进行适度短截,促使萌生新的骨干枝和花枝。害虫有蚜虫、蓑蛾、刺蛾等。应用:连翘为北方早春的主要观花灌木,黄花满枝,明亮艳丽。若与榆叶梅或紫荆共同组景,或以常绿树作背景,效果更佳。也适于角隅、路缘、山石旁孤植或丛植。果实为重要药材。
(78)名称:金钟花(Forsythia)别名:黄金条,单叶连翘
形态特征:丛生落叶灌木,小枝四棱状,髓心薄片状。单叶对生。
生态习性:喜光,略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较耐湿。根系发达,萌蘖力强。
繁殖培育:用扦插、压条、分株、播种繁殖,以扦插为主。
应用:黄金条先叶而花,金黄灿烂,可丛植于草坪、墙隅、路边、树缘,院内庭前等处。
白蜡属
(79)名称:白蜡树(Fraxinus)别名: 青榔木、白荆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完狼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荫,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强。
繁殖培育:扦插繁殖为主。种子发芽率很胝。生产上很少播种繁殖,在前方栽培虫害较多。
应用:宜作行道树,庭荫树
女贞属
(80)名称:女贞(Ligustrum lucidum)别名:桢木、蜡树、将军树
形态特征:为常绿乔木。株高10m,树皮灰色,光滑。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表面深绿有光泽,背面淡绿色。圆锥花序顶生,小花密集,白色有芳香。浆果头核果,蓝黑色间有白色,果期11-12月。
生态习性:喜阳光,但亦耐半阴。喜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适应,瘠薄干旱则生长慢。花期6月。
繁殖培育:播种法繁殖,种子采后即播,发芽率高,也可沙藏后翌春播种。扦插及易成活。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强,耐修剪整形。
应用:女贞夏季满树白花似宜,浓荫如盖,终年常绿,苍翠可爱。宜作绿篱,绿墙配植,亦可作行首树,有抗污染能力,为工厂绿化的好树种。
(81)名称:小蜡(Ligustrum sinense)形态特征:半常绿灌木。枝密生短柔毛。单叶对生,薄革质,长椭圆形,端锐尖或钝,基圆形或阔楔形,叶背沿中脉有短柔毛。6月开花,花白色,圆锥花序。11月果熟,浆果状核果,近圆形。本属常见栽培的还有小叶女贞(L.quihoui),半常绿灌木,小枝具细短柔毛。单叶对生,薄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端钝,或部楔形或狭楔形,光滑无毛,全缘,边缘略向外反卷。7~8月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11~12月果熟,浆果状核果,宽椭圆形,熟时紫黑色。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较耐寒,土壤的要求不高。北京小气候良好地区能露地栽植;抗二氧化硫等多种有毒气体。耐修剪。繁殖培育:播种、扦插繁殖。
应用:常植于庭园观赏,丛植林缘、池边、石旁都可;规则式园林中常可修剪成
长、方、圆等几何形体;也常栽植于工矿区;其干老根古,虬曲多姿,宜作树桩盆景;江南常作绿篱应用。
丁香属
(82)名称:紫丁香(Syringa oblata)
形态特征:高可达4米,枝条粗壮无毛。叶广卵形,通常宽度大于长度,宽5-10厘米,端尖锐,基心形或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长6-15厘米;花萼钟状,有4齿;花冠堇紫色,端4裂开展;花药生于花冠中部或中上部。硕果长圆形,顶端尖,平滑。花期4月。生态习性:耐寒,喜阳。开花早,又具有美丽秋叶。但在夏热地区生长不良。繁殖可在花谢一个月后扦插绿枝;或在秋冬扦插木质化硬枝;也可于秋冬采取接穗,用枝条在露地埋藏至次年春天,枝接于华北丁香、欧洲丁香的砧木上。
繁殖培育: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
应用:丁香花芬芳袭人,为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欧、美园林中广为栽植。在我国园林中亦占有重要位置。园林中可植于建筑物的南向窗前,开花时,清香入室,沁人肺腑。
(83)名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Hara var.mandshurica(Maxim.))别名:暴马子 阿穆尔丁香
形态特征:木犀科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m。枝上皮孔显著,小枝较细。叶卵形至卵圆形,长5~1 Ocm,端尖,基通常圆形或截形,背面侧脉隆起。花序大而疏散,长1 O~1 5cm;花冠白色,筒短;花丝细长,雄蕊几乎为花冠裂片2倍长。蒴果矩圆形,先端钝。花期5月底至6月。生态习性:喜光;喜潮湿土壤。
繁殖培育:一般用播种繁殖。可作其他丁香的乔化砧。应用:暴马丁香花期较晚,在丁香专类园中,可起到延长花期的作用。花有异香,常植于庭园观赏。
茉莉属
(84)名称:迎春(Jasiminum nudiflorum)别名:迎春花、金腰带、金梅
形态特征:株高0.3-5m,枝细长,拱曲弯垂,幼枝绿色,四棱形,叶对生,三出复叶,小叶卵形至椭圆形。花单生,先叶开放,有清香,花冠黄色,高脚碟状,径2-2.5cm。
生态习性:喜光,也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42 也耐寒,耐空气干燥。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土、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但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较耐干旱瘠薄,不耐涝。花期2-4月。
繁殖培育: 繁殖以扦插为主,硬枝,软枝扦插均可。也可压条或分株繁殖。生性强健,适应性强。养护管理简单,栽培中偶有蚜虫为害。
应用:迎春株型铺散,柔枝拱垂,早春先叶开花,金黄可爱,冬季鲜绿的枝条在白雪映衬下也很美观。园林中宜配置于湖边、溪畔、桥头、墙隅、草坪、林缘、坡地等处,也可作开花地被,亦是盆栽和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86)名称:云南黄馨(Japanese asmine)别名:云南黄馨、南迎春、野迎春、云南黄素馨 形态特征:小枝无毛,四方形,具浅棱。叶对生,小叶3枚,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1枚较大,基部渐狭成一短柄,侧生2枚小而无柄。花单生,淡黄色,具暗色斑点,花瓣较花筒长,常近于复瓣,有香气。花期3-4月。
生态习性:暖带树种,喜温暖向阳,要求空气湿润,稍耐阴,畏严寒,在排水良好、肥沃的酸性砂质壤土生长良好。萌蘖力强。繁殖培育:繁殖以扦插为主,亦可压条、分株。
应用:云南黄素馨枝长而柔弱,下垂或攀援,碧叶黄花,为一美丽的观赏植物。最适宜植于堤岸、岩边、台地、阶前边缘。在林缘坡地片植,还能防止泥土失散。全株可供药用。
玄参科 泡桐属
(87)名称:泡桐(Paulownia)别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冠广卵形近圆形,小枝灰褐色,幼时有分枝秘。叶长卵形,卵形。生态习性:喜温暖气候,较耐寒。繁殖培育:埋根及播种繁殖。应用:常作庭荫树,行道树。
(88)名称:毛泡桐(Paulownia)别名:紫花泡桐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褐灰色;有白色斑点。叶柄常有粘性腺毛,叶全缘或具3~5浅裂;聚伞圆锥花序的侧枝不发达,小具伞花序具有3-5朵花,花萼浅钟状,密被星状绒毛,5裂至中部,花冠漏斗状钟形,外面淡紫色,有毛,内面
白色,有紫色条纹;蒴果卵圆形,先端锐尖,长约2.3厘米,外果皮革质;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性耐寒耐旱,耐盐碱,耐风沙,抗性很强,对气候的适应范围很大,高温38℃以上生长受到影响,绝对最低温度在-25℃时受冻害。应用:疏叶大,树冠开张,四月间盛开簇簇紫花或白花,清香扑鼻。叶片被毛,分泌一种粘性物质,能吸附大量烟尘及有毒气体,是城镇绿化及营造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是做乐器和飞机部件的特殊材料,根皮入药治跌打伤。
裸子植物
苏铁科 苏铁属
(89)名称:苏铁(Cycas revoluta)别名:凤尾蕉、凤尾松、避火蕉、铁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茎干园柱状,不分枝。在生长点破坏后,能在伤口下萌发出丛生的枝芽,呈多头状。茎部宿存于的叶基和叶痕,呈鳞片状。叶从茎顶部长出,羽状复叶,大型。小叶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微呈“V”字形,边缘向下反卷,厚革质,坚硬,有光泽,先端锐尖,叶背密生锈色绒毛,基部小叶成刺状。雌雄异株,6~8月开花,雄球花圆柱形,黄色,密被黄褐色绒毛,直立于茎顶;雌球花扁球形,上部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有2~4个裸露的胚球。种子10月成熟,种子大,卵形而稍扁,熟时红褐色或橘红色。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半阴。喜温暖,不甚耐寒,上海地区露地栽植时,在冬季采取稻草包扎等保暖措施。喜肥沃湿润和微酸性的土壤,但也能耐干旱。生长缓慢,10余年以上的植株可开花。
繁殖培育:可用播种、分蘗、埋插等法繁殖。播种法为在秋末采种贮藏,于春季稀疏点播。在高温处颇易发芽。培养2~3年后可行移植。分蘗法为自根际割下小蘗芽培养。如蘗芽不易发芽时,可罩一花盆于其上,使不见阳光,则易发叶。待叶发出后,再去除花盆,置荫棚下,以后逐渐使受充分日光。埋插法为将苏铁茎干切成厚约10~15cm的厚片,埋于砂壤中,待四周发生新芽,即另行分载。用此法时应注意勿浇大水,否则易腐烂。
应用:苏铁树形奇特,叶片苍翠,并颇具热带风光的韵味,与山石配置成景点,十分赏心悦目
银杏科 银杏属
(90)名称: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别名:白果树,公孙树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40米,胸径4m。幼树权皮浅纵裂,老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幼树及壮年树树冠圆锥形,老树广卵形。大枝轮生,一年生枝淡褐黄色,二年生以上变灰色,有长短枝,短枝黑灰色,密被叶痕。叶扇形有长
梗,叶端有浅或深的波状缺刻,中间缺裂较深,基部楔形,二叉状叶脉
生态习性:喜光,小苗稍耐荫。对气候适应性强,能耐—32.9℃的低温,对高温、多雨的气候亦能适应。喜深厚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pH值4.5~8均能生长,耐旱、不耐积水。深根性树种,根蘖性强。
繁殖培育:播种、嫁接、扦插、分蘖繁殖。种子采后堆于阴凉处,待外种皮腐烂后洗净,阴干贮藏,种子要混沙湿藏。可当年秋播,亦可翌年春播。分蘖在2、3月进行,要注意多带须根,至少要带根皮,才能生成活。根蘖苗可提早结实且可加速生长。
应用:银杏冠大荫浓,树姿雄伟,新叶鲜绿,秋叶金黄,叶形奇特是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孤植草坪广场,枝繁叶茂,浓荫覆地。列植街头作行道树,遮荫降温效果好。常与槭类、枫香、乌桕等色叶树种混植点缀秋景,也可与松柏类树种混植。我国自古用在寺庙、宫廷作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
南洋杉科 南洋杉属
(91)名称: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原产地可高达60~70m,胸径1m以上。幼树树冠整齐尖塔形,老时平顶状。大枝平展,不枝稍下垂。叶两型,侧枝及幼枝上多为针状,质软,排列疏松开展;茎靶上常紧密着生狼形或三角状锥形叶。球果卵形,苞鳞先端有针刺状尖头,显著向后弯曲,种子两侧有翅。
生态习性:喜光,幼苗幼树喜阴。喜暖湿气候,不耐干旱与寒冷。喜土壤肥沃。生长较愉,萌蘖力强,抗风强。繁殖培育:播种或扦插繁殖。插条应从主轴或从长枝上剪取。在需盆霜的地区,夏季应适当遮荫,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冬季应放置于温度在7℃以上的室内。
应用:南洋杉树姿优美雄伟,适宜作行道树、园景树及纪念树。与雪松、金钱桦、日本金松、巨杉合儿为世界著名的五大庭园树种。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常盆栽作室内装饰和布置会场用。
松科 冷杉属
(92)名称:杉松(Abies holophylla Maxim.)别名:辽东冷杉、沙松、白松
形态特征:常驻绿乔木,高达30m,胸径1m。树冠宽圆锥形,老树宽伞形。幼树皮淡褐色不裂,老树皮灰褐或境褐色浅纵裂。一年生枝淡黄灰色无毛,有光泽。叶条形,先端突尖或渐尖,无凹缺,上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沿吕脉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球果圆柱形,熟时淡黄褐色;种鳞背面露出 生态习性:耐荫,喜冷湿气候,耐寒。自然生长在土层肥厚的阴坡,干燥的阳坡极少见。喜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
土。浅根性树种。幼苗期生长缓慢,10年后渐加速生长。寿命长。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应用新鲜的种子沙藏1~3个月后播种。幼苗需遮荫。扦插宜冬季经生长激素处理,生根良好。宜定植于建筑物的背阴面。
应用:杉松树姿雄伟端正,宜孤植作庭荫树,也可以列植或丛植、群植。若在老树下点缀山石和观叶灌木,则形成姿、色俱佳之景色。东北高山、严高山和高原风景区,城市园林都可以应用。杭州植物园种植后生长良好,葱郁优美。可盆栽作室内装饰。
云杉属
(93)名称: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40m,胸径约1 m。树冠圆锥形。小枝近光滑或疏生至密生短柔毛,一年生枝,黄褐色,芽圆锥形,有树脂,上部芽鳞先端不反卷或略反卷。小枝基部宿存芽鳞,先端反曲。锥形叶长1~2cm,先端尖,横切面菱形。球果圆柱形,长6~10cm,未成熟前绿色,成熟时呈灰褐
生态习性:喜光,有一定耐荫性。喜冷凉湿润气候,但对干燥环境亦有一定抗性。喜微酸性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浅根性,生长速度较白 略快。
应用:可孤植、群植或做风景林,亦可列植、对植或在草坪中栽植。
松属
(94)名称: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nb.(P.sinensis Lamb).)别名:铁杉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树冠在壮年期狭圆锥形,老年期则开展如伞盖。树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褐色。叶2针一束,罕3针一束,长12-20cm,质软,缘有细锯齿;树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0cm,有短柄。生态习性: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差,仅能耐短期之-20℃的低温。繁殖培育:播种繁殖。
应用:马尾松高大雄伟,姿态古奇,适宜山涧、谷中、岩际、池畔、道旁配置和山地造林。在庭前、亭旁、假山之间孤植。
(95)名称:五针松:(var.alb-terminata)
生态习性:喜阳,稍耐阴,但忌过阴。耐寒冷,但畏酷暑。喜深厚、高燥、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积水,土壤过湿或通风不良时会影响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老干有不规则鳞片状剥裂,内皮赤褐色,一年生小枝淡褐色,密
生淡黄色柔毛,冬芽长椭圆形,黄褐色。叶短,五针一束。内侧两面有白色气孔线。花期5月,球花单性同株,雄球花聚生新枝下部,雌球花聚生新枝端部。球果卵圆形。翌年10~11月种子成熟,种子为倒卵形,具三角形种翅,淡褐色。养护管理:五针松潇洒苍劲,叶色深绿,姿态翠丽清雅,极富诗情画意,是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它喜阳光、温暖和高燥环境,稍耐阴,但怕低湿,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因此培养好五针松,需要做好用土、浇、施肥、光照等各项工作。
应用:五针松盆景已在中国各地普遍栽种。五针松植株较矮,生长缓慢,叶短枝密,姿态高雅,树形优美,是制作盆景的上乘树种。
杉科
落羽杉属
(96)名称: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Rich)别名:落羽松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达50m,胸径2m。幼树树冠圆锥形,大树呈宽圆锥形。杆基通常膨大,常有屈膝状的呼吸根。根皮棕色,裂成长条片状脱落。枝条水平开展,新生幼枝绿色,到冬季变为棕色,着生叶的侧生小枝排成二列。叶条形,扁平,基部扭转在小枝上成二列,羽状
生态习性:落羽杉属生长快,一般5~6年生即进入速生期,树高连年生长量0.6~1.0米,胸径连年生长量1.0~2.0厘米,单株材积年生长量可达0.1立方米。常在一年中长出2个年轮,寿命长达1000年以上,数量成熟期在200年以上。我国进行的严格对比试验结果是:在3~5年生时,苏杉一号生长量>中山杉>池杉>水杉。繁殖培育:播种为主,亦可扦插
应用:落羽杉原产美洲,我国已成功引种了80多年。其枝叶茂盛,秋季落叶较迟,冠形雄伟秀丽,是优美的庭园、道路绿化树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做工业用树林和生态保护林。其种子是鸟雀、松鼠等野生动物喜食的饲料,因此对加强森林公园、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链,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均起到很好的作用。
柏科 侧柏属
(97)名称: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e)别名:香柏、扁柏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1m以上。幼树树冠卵状圆锥形,老树树呈冠不规则广圆形。树皮灰褐色,薄条片状裂。枝叶直展扁平,排成平面,两面相似。全为鳞形叶,长1-3mm,交叉对
生,先端钝尖。雌雄同株。雌球花蓝绿色被白粉。球果卵圆形,成熟后红褐色开裂。
生态习性:中等喜光树种,能耐侧方遮荫,幼树耐荫。能耐-35℃的绝对低温,适应干冷气候,也能在暖湿气候中生长。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小苗可裸根移植,大苗要带土球,绿篱用栽培变种千头柏三年生小苗效果好,单行者株距40cm 应用:侧柏树姿优美,枝叶苍翠是我国最古老的园林树种这一。用于陵园、墓地、庙宇作基础材料,常列植、丛植或群植。
柏属
(98)名称: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别名:璎珞柏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5m,胸径2m。树冠圆锥形。树皮淡褐灰色。生鳞叶的小枝扁平下垂,排成平面,两面相似。鳞叶先端锐尖,中央之叶背面有条状腺点,偶有刺形叶,球果球形,径约0.8-1.2cm,种鳞4对,发育种鳞有种子5-6。种子近圆形,淡褐色,有光泽。花期3-5月:球果翌年5-6月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侧方遮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生于年平均温度13-19℃,年隆水量1000mm以下的地区。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深厚肥沃的钙质土壤,是中亚热带钙质土的指示村种。耐干旱瘠薄,也耐水湿。抗有害气体能力强。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种子沙藏后可以提高发芽率。扦插繁殖常在冬季进行。应用:柏木树冠浓密,枝叶纤细下垂,树体高耸,可以成丛成片配置在草坪边缘,风景区、森林公园等处,形成柏木森森的景色。在西南地区最为普遍。似北方之侧柏,昆明有宋代古柏树,成都传有孔明手植柏。可在陵园作甬道树或纪念性建筑物周围配置。还可在门庭两边、道路入口对植。
圆柏属
(99)名称:圆柏(Sabina chinensis)别名:桧柏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0m,胸径达3-5m。树冠尖塔形,老时树冠呈广卵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幼树枝条斜上展,老树枝条扭曲状,大枝近平展;小枝圆柱形或微呈四棱;冬芽不显著。叶两型,镤叶钝尖,背面近中部有椭圆形微凹的腺体;刺形叶披针形,三叶轮生,上面微凹,有两条白粉带
生态习性:喜光树种,较耐荫。喜凉爽温暖气候,耐寒、耐热。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钙质土、中性土、微酸性土壤都能生长。耐旱亦稍耐湿,深根性树种,忌积水。耐修剪,易整形。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各种品种常用扦插、嫁接繁殖。种子有隔年发芽的习性,48 播种前需沙藏。龙柏扦插,插条要用侧枝上的正头,长约15cm,常用泥浆法扦插成活好。要避免在苹果、梨园等附近种植,以免发生梨锈病。
应用:圆柏幼龄树树冠整齐圆锥形,树形优美,大树干枝扭曲,姿态奇古,可以独树成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树种。古庭院、古寺庙等风景名胜区多有千年古柏,“清”、“奇”、“古”、“怪”各具幽趣。可以群植草坪边缘作背景,或丛植片林、镶嵌树丛的边缘、建筑附近。
罗汉松科(竹柏科)
罗汉松属
(100)名称: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别名:罗汉杉、土杉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0米。枝干开展密生,树冠广卵形。树皮灰褐色,呈薄片状脱落。叶线状披针形,螺旋状互生,基部楔形,先端突尖或钝尖,两面中脉明显而隆起,表面浓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有时被白粉。叶形变化较大,有小叶罗汉松、短叶罗汉松、狭叶罗汉松等变种。花期5月,雄球花穗状,单生或2~3簇生叶腋,有短梗。种子单生叶腋,卵圆形,8~9月成熟,深绿色有白粉,着生于肉质的种托上,种托紫红色。
生态习性:喜光,能耐半阴。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力稍弱。耐修剪。适生于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湿润土壤。
繁殖培育:可用播种及扦插法繁殖。种子发芽率80~90%;扦插时以在梅雨季中施行为好,易生根。斑叶品种如‘银斑’罗汉松cv.Argenteus等,可用切接法繁殖。定植时,如是壮龄以上的大树,须在梅雨季带土球移植。罗汉松因较耐荫,故下枝繁茂亦很耐修剪。应用:罗汉松树形优美,枝叶苍翠,是广泛用于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宜作孤植、对植或树丛配置,可修整成塔形或球形,也可整形后作景点布置。
(101)名称:竹柏(Podocarpus nagi(Thunb)Pilger)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50cm。树冠广圆锥形,树干通直;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厚革质具多数平行细脉,对生或近对生,排成两列。雌雄异株。种子球形,单生叶腋,熟时紫黑色,有白粉,种托干缩、木质。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生态习性:耐荫树种,气候温和湿润之地生长较好。对土壤要求较严,深厚、疏松、湿润、腐殖质层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轻粘土上能生长,尤以砂质壤土上生长迅速,低洼积水不宜生长。不耐修剪。
繁殖培育:播种为主,随采随播为好。因种子忌太阳曝晒,如曝晒3日即完全丧失发芽力;种子也不宜久藏,超过4个月发芽力就大为降低。小苗出土后需搭棚遮荫,到11月以后拆除。移植季节以3月芽未萌发以前进行。栽植地以选温暖、荫地为好。
应用:竹柏枝叶翠绿,四季常青,树形美观,耐荫,又是优良的油料作物;是今后园林中应逐步试种的优良树种之一。宜盆栽作室内观叶树种。
红豆杉科 红豆杉属
(102)名称: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别名:紫杉、赤柏松、枷罗木
形态特征:枝平展或斜展,密生,嫩枝赤褐色。叶条形,生在主轴上,为螺旋状排列,表面浓绿色,背面黄绿色,有2条灰绿色气孔带。种子卵圆形,种皮紫红色。花期5月,种子9月成熟。生态习性:耐阴树种,抗寒性强。适生于富含腐殖质、湿润、疏松的土壤和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浅根性,生长缓慢。基部能萌蘖,耐修剪整型。不耐水涝。应用:东北红豆杉树态端丽,枝叶浓密,色泽苍翠。适宜植于庭院和较阴的环境。萌蘖力强,耐修剪扎型,也是布置绿篱、制作盆景的最佳材料。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