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演唱会有感
看孙燕姿演唱会有感
从未有过的坚持,一坚持就是14年。记得那年的她22岁,我11岁。偶然间听到了《天黑黑》而接触到孙燕姿。她大气而不卖弄,她温和而非柔弱,她开朗而非高调,孙燕姿用歌声和气质迷倒了我,后来她便成为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伴。
爱她不是狂热的去追捧,而是默默的关注,曾经幻想有一天能看一场燕姿的演唱会该有多好,也曾经无数次幻想我以后看她演唱会的场景会是怎么?那时我会不会激动得哭泣?记得那是高三的一个周日,得知燕姿来重庆开歌友会的消息我很是激动,然而时间却很不凑巧,因要上晚自习而和燕姿擦肩而过。遗憾了很久,心里总想着有一天她还会回来,而那时的我一定不要再次错过。
终于6年后我等来了她,2014年6月21日孙燕姿“克卜勒世界巡回演唱会”将唱响奥体中心。我毫不犹豫的预定了门票,于是开始几个月的倒计时。终于6月21日到来了,进入奥体那一刻我就被震撼了,4万席位座无虚席。我不是一个人,是有4万人在一起坚持着······我以为我不会哭,当看到燕姿缓缓出现,《天黑黑》的音乐响起,我无法控制的激动得哭了出来,这是一种释怀,是圆梦的释怀,坚持过后的释怀。从演唱会第一首到最后一首歌等30多首经典歌曲我和歌迷们都一直合唱着,我们时而起立共舞,时而安静凝听,回忆也一幕幕从脑海中闪过,不少人因感动而落泪。演唱会以《爱情证书》而结束,虽然孙燕姿离开舞台,但歌迷始终不愿离去,在万人呼唤“安可”之下,她再次返场,演唱了一首《我要的幸福》演唱会完满结束。
很感动燕姿能返场,但她的返场却间隔了好几分钟,后来才了解到,正是由于体力不支,孙燕姿才下场休息了好几分钟。虽然不舒服她还是坚持为歌迷演唱了《我要的幸福》才完美收场,一下舞台她就晕倒在工作人员身上,随即被送往医院。那么瘦弱的她,却那么坚强与敬业,让人心疼,正如他老公所说“唯有真正全力付出的专业歌手才有能力做到。”
回想到自己,我们在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追求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是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都将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而追求最需要的是坚持,在追求的过程中,难免会遭到失败与挫折,在这些失败与挫折中,有些人倒下了,有些人不断地对自己说“再试一下吧!”正是这种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精神,才能让人们迈向成功的大门!
第二篇:记一次看演唱会的感受
第六屆華人少年作文比賽 二等獎
記一次看演唱會的感受
3D(2004-5)謝廷樞
還記得九八年的某天早上,都忘掉是甚麼原因,媽媽竟慷慨地答應帶我去觀看劉德華的演唱會。我知道不少歌迷用了多個小時排隊才購到一張門票。媽媽也是靠電視台的朋友才能買到門票,我當然十分雀躍。
當天,我和媽媽黃昏五時許就抵達會場附近的餐廳用膳,但遙望場館的外圍,早已被熱情的歌迷重重包圍。還有三小時多才開場,歌迷已是「十面埋伏」,引頸冀盼着他們的偶像。
會場的大門於八時正式開放,一批又一批的歌迷蜂擁而上,我毫不容易才穿越人潮,找到座位安頓下來。歌迷熱切等待的偶像終於從舞台的中央出現,歌迷頓時不能自控的尖叫,狂喊,良久不絕。劉德華一開始即以一中板慢歌答謝歌迷多年來的支持,但身旁歌迷瘋狂的叫喊聲,實在令我無法清楚聽到他的歌聲。我來演唱會是為了欣賞歌手的歌喉,可是現在「欣賞」到的卻大半是歌迷的興奮與熱情。
兩小時半的演唱會結束了,但還有大半數年青人不肯離開,死守紅館外圍,佈下天羅地網,希望再與偶像見面。
看見他們冀盼的眼光、熱切的期望,我覺得歌手在歌迷的心目中的地位幾乎是天神一般,就連父母也不如。還記得完場時,一位先生評論劉德華唱歌有點走調,隨即惹來數十名歌迷的仇視,幾乎要把他「就地正法」!這些支持偶像的手法是否有點兒過火?
令我更覺奇怪的是坐在紅館前排的絕大多數是青少年,那些坐位的票價要幾百元,而他們手上用來送給偶像的巨型花束、精緻禮物也動輒上千元,他們哪裡來這麼多錢?有人傳言時下不少青少年以身試法去偷取同學的書本、手機,目的竟是轉手套現去購買偶像物品,實非空穴來風之論。另外,排隊買票也要一天半日,他們為何有這麽多時間去白白浪費呢?當晚演唱會十一時半結束,翌日便是星期一,青少年都要上學,但他們卻在場館外守候多時,那麼明天怎會有精神上課?實令我咋舌不解。
更可堪憂的是,我覺得現時青少年的追星熱比九十年代的變本加厲。今天很多的所謂歌星、明星就如商業產品一樣,只重包裝,不重實力;賣弄煽情、刻意裸露之風更越演越烈。年青人支持明星則愈趨狂熱,更有同學蹺課去追捧偶像,連正常的課業都拋諸腦後,實在太不理智!青年人,醒醒吧!通宵買票,就好讓影視商人輕鬆賺錢;逃課追星,就是把自己前途作為賭注!
上週剛與外公聽完一個小型的懷舊金曲演唱會,雖然那些都是些不熟識的老歌,但悅耳的旋律、優美的歌詞、甜美的歌聲,全都赢得理性、真摯的掌聲,連我這個黃毛小子也拍案叫絕,格外賞心悅目。它使我明白到甚麼才是真正的演唱會,甚麼才是從心而發的掌聲。
第三篇:记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有感
看到这个题目,像不像学生在写读后感或者观后感?突然发现自己空间的日志,最近的一篇,也已经是去年的8月8日,都半年多没更新了,正好昨晚感想挺多的,就顺便更新一下,记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有感。
以前从没参加过什么演唱会,这次是沾老婆的光,就很HAppY地屁颠屁颠一起去了,地点是在黄龙体育中心。不得不说,现场的气氛,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那真是怎么都感受不到的。不过坐的地方是在上看台,离学友大哥有点远,得拿望远镜才能看清他的脸,可惜没带,只好通过舞台两侧的大屏幕来看个究竟了。8点开唱,11点半结束,整整三个半小时,学友大哥就不停地唱,不停地跳,不时拉出几个高音,不时摆出几个高难度动作,下面的欢呼声和掌声,一阵一阵,气氛是相当的热闹。我真的很希望自己也能有个像他一样的喉咙,省的自己忙个几天喉咙就哑了,读后感《记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有感》。
我是听不大懂粤语歌的,估计现场很多人跟我一样,所以等到经典歌曲《吻别》的摇滚版出来时,场内气氛第一次达到了高潮,全场响起了合唱声。之后的许多经典也是如此。身边的一些观众真的是已经全身心投入,用如痴如醉来形容也不为过。
总结:
1、以后如果要开车来参加类似的演唱会,一定要提早很多时间来找车位。我下午6点10多分就到黄龙了,可就是没地方停,最后一直开出很远,到楼外楼半边才有空位,然后再打的。散场后,那些无良的出租车司机坐地起价,只需起步价11块的路程,一开口就要三五十,郁闷的我们直接走到了车子那里,自我安慰:就当在逛街了。
2、虽然我对张学友还是挺有好感的,但他的很多歌曲我实在听不懂,而且不是我喜欢的,所以我觉得,参加那些自己更熟悉的歌星的演唱会会更好。所以我决定:下次如果有杰伦的演唱会,我一定要来。
以上。
第四篇:看号角有感(范文)
《号角》观后感
交河学区时庄小学
三年级
郭晗
党的九十年历史长卷中,每一个响亮的口号——都反映着一段浑厚背景,凝缩着一份庄严使命,蕴含着一种强大力量,演绎着一副壮阔画卷,开创了一个崭新面貌!重温党史口号,追溯历史足迹,汲取精神力量,传承优良传统。今天当我观看了《号角》这部动漫片,历史的余音荡气回肠,其中“向雷锋同志学习”使我感触良多。
在沈阳征兵局,身高只有一米五四,体重55公斤的小同志来报名参军,征兵员问他:“你身体这么瘦弱,为什么来参军呢?”小同志回答:“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弟弟都是受地主折磨而死,我再也不要受地主的剥削压迫了,我要站起来!” 从此,雷锋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名服务当中去。”
他的确也是这么做的:在车站帮助没票的大婶买票,在火车上帮列车员打扫卫生,帮妇女抱孩子,送迷路的小孩回家,照顾孤寡老人„„雷锋处处发扬钉子精神,无论是在影院还是在剧场,雷锋总是在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学习,雷锋帮助人从不留姓名,雷锋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到工地帮助工人干活,一次,有一位工人问他:“你为什么不休息?”雷锋回答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在一起才有力量。”雷锋生活非常节俭,平时,连瓶汽水都舍不得买,但是当灾区人民有困难的时候,他却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灾区人民,这就是雷锋,一个高尚的,任何时候都先为别人考虑的人,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好榜样!
1962年8月15日,雷锋叔叔在一次公务中牺牲了,当时他年仅22岁,雷尔发那个叔叔虽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好少年,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听,号角声声,在悠扬的号角声中,祖国的每个角落,正出现着一个个小雷锋„„
第五篇:看《花木兰》有感
昨天下午,我妈妈和我看着电影木兰。
在北魏,有一个童年学习武术的女孩,叫木兰。她不能忍受让生病的父亲陷入战斗,女性伪装成军队的父亲。当她第一次进入营地时,因为武术精湛,由副营长指挥Wentai注意。有一天,胡翠的玉走了,命令所有的士兵去搜索,当木兰的身份即将暴露,她实际上说她被偷了,只有删除了。但她会被斩首。一场战争开始,Wentai顺势疗法,它木兰拯救了。和木兰有对手的头杀,并提升官员。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最后的和平,木兰也回到了他的家乡,他的父亲住在一起。
看完电影后,我想起了星期一发生了什么。
上星期一,我的祖母生病了一个同学,他休假访问他。他跑了奶奶,跑了起来,有时买东西给他的祖母吃,而他的祖母帮助按摩,而他的祖母谈论学校......他的祖母被动了哭泣。他对他的奶奶说:奶奶不哭。这是我的孙子做这个职责,我做是非常值得......然后他去帮助他的祖母工作。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长辈,但不是每个人都会荣幸的长辈。木兰是一个好女孩,以尊重长者,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做一个好的长辈的好孩子,好的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