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

时间:2019-05-12 16: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秀教案: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秀教案: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

第一篇:优秀教案: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

课题: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贺航飞(2008 年9 月20日)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⑵通过试验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2、过程与方法:⑴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⑵发现式教学,通过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体会随 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在探索中不断提高;

⑶明确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⑵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并通过数学史实 渗透,培育学生刻苦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⑴重点:通过抛掷硬币了解概率的定义、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

⑵难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⑴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随机事件随机性中的规律性,更深刻的理解事 件的分类,认识频率,区分概率;

⑵教学用具:硬币数十枚,表格,幻灯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温故知新、巩固练习

师生合作、共探新知

讨论探究、例题演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五、教学情境设计:(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狄青征讨侬智高

故事:北宋仁宗年间,西南蛮夷侬智高起兵作乱,大将狄青奉命征讨.出

征之前,他召集将士说: “此次作战,前途未卜,只有老天知道结果.我这里 有 100 枚铜钱,现在抛到地上,如果全部正面朝上,则表明天助我军,此战必 胜. ”言罢,便将铜钱抛出,100 枚铜钱居然全部正面朝上!

将士闻讯,欢声雷动、士气大振!宋军也势如破竹,最终全胜而归.

2、温故知新、承前启后——温习随机事件概念: ⑴必然事件:在条件 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 S 的~;

⑵不可能事件:在条件 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 S 的~; ⑶随机事件:在条件 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 S 的~; ⑷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 S 的确定事件.

讨论:在生活中,有许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随机事件.你能举出现 实生活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实例吗?

例 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⑴“导体通电后,发热”;

⑵“抛出一块石块,自由下落”;

⑶“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⑷“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自然融化”;

⑸“方程 2 10 x   有实数根”;

⑹“如果a>b,那么 a-b>0”;

⑺“西方新闻机构CNN撒谎”;

⑻“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 5 张标签中,得到 1 号签”。

答:根据定义,事件⑴、⑵、⑹是必然事件;事件⑷、⑸是不可能事件; 事件⑶、⑺、⑻是随机事件.

◆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 fn(A)=n/nA 为事 A出现的频率.

讨论: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频率的取值范围?

答:必然事件出现的频率为1,不可能事件出现的频率为 0,随机事件出现 的频率介于0 和 1 之间.

3、师生合作,共探新知——抛掷硬币试验:

◆试验步骤:(全班共48 位同学,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步,个人试验,收集数据:全班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分成六小组,每 小组四人,前三排每人试验 15 次,后三排每人试验 10 次;

第二步,小组统计,上报数据:每小组轮流将试验结果汇报给老师;

第三步,班级统计,分析数据:利用 EXCEL 软件分析抛掷硬币“正面朝上” 的频率分布情况,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说明问题;

组别

第一大组

第二大组

小组

正面朝上次数 正面朝上比例 正面朝上次数 正面朝上比例

合计

第四步,数据汇总,统计“正面朝上”次数的频数及频率;

第五步,对比研究,探讨“正面朝上”的规律性.(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①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 0.5 附近;

②抛掷相同次数的硬币,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试验分析过程中,由学生归纳出来)

提问:如果再做一次试验,试验结果还会是这样吗?(不会,具有随机性)

◆历史上一些抛掷硬币的试验结果.(P112,表 3-2)

试验者

抛掷次数(n)正面向上的

次数(频数 m)频率(n m)

棣莫弗

2048 1061 0.5181 布丰

4040 2048 0.5069 费勒

10000 4979 0.4979

皮尔逊

12000 6019 0.5016 皮尔逊

24000 12012 0.5005(讨论:0.5 的意义,引出概率的概念.)

◆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 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讨论:事件 A的概率 P(A)的范围?频率与概率有何区别和联系?

◆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重点、难点)

⑴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

⑵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⑶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讨论: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有何意义?

任何事件的概率是0~1之间的一个确定的数,它度量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而大概率事件则经常发生。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有利于 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例子)

◆数学思想方法点拨——如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例子:天气预报、保险业、博彩业等。

4、参考例题及课后练习:

例 2:做同时掷两枚硬币的试验,观察试验结果:

⑴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⑵做 100 次试验,每种结果出现的频数、频率各是多少?

重复⑵的操作,你会发现什么?你能估计“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吗?

(利用计算机模拟掷两次硬币试验,说明问题)

照应:通过模拟试验,我们知道抛两枚硬币,得到“两个正面朝上”的概 率为0.25,那狄青抛 100个铜钱都正面朝上,这种事情你敢相信吗?

揭示谜底:狄青所抛铜钱正面朝上是必然事件,而不是随机事件,因为他 所抛的铜钱正反两面是相同的。

备用练习:P113,练习题第 2题(利用计算机模拟掷骰子试验)

5、课堂小结——知识内容:⑴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⑵概率的定义及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体会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与规律性。

◆ 思想方法:利用频率(统计规律)估计概率. ◆

6、课后任务:

◆(必做)如果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为 0.001,那么买 1000 张彩票一定能中 ◆ 奖吗?试论述中奖概率为 0.001 的含义。(要求突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选做)试求上题中,买 1000 张彩票都不中奖的概率?

第二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第一课时)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确定性现象与随机现象的含义和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及其意;

2、根据定义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明确事件发生的条件是判断事件的类型的关键;

3、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定义及概率的统计定义,知道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计算概率的方法, 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对概率的学习,使学生对对立统一的辨证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并能用概率来刻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随机现象,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定义及概率的统计定义及计算概率的方法,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过程

1、问题情景:

[设置情景]1名数学家=10个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得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在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那种结果是无法预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确定性现象,一般有着较明显得内在规律,因此比较容易掌握它。而随机现象,由于它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它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我们把随机现象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观察下列现象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

(1)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C,沸腾;(2)导体通电,发热;(3)同性电荷,互相吸引;(4)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浮起;(5)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6)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引导学生分析:(1)(2)两种现象必然发生,(3)(4)两种现象不可能发生,(5)(6)两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2、建构数学

(1)几个概念

确定性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事先就能断定发生或不发生某种结果的现象;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不能断定出现哪种结果的现象;

事件的定义: 对于某个现象,如果能让其条件实现一次,就是进行了一次试验。而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都是一个事件。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初中课本上把“随机事件”表述为“不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反映的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性现象,而随机事件反映的则是随机现象。我们用A,B,C等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说明:三种事件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当条件改变时,事件的类型也可以发生变化。例如,水加热到100C时沸腾的大前提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太阳从东边升起的大前提 是从地球上看等。

例1 试判断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 :(1)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明年将3次受到热带气旋的侵袭;

(2)若a为实数,则|a|0;

(3)某人开车通过10个路口都将遇到绿灯;(4)抛一石块,石块下落;

(5)一个正六面体的六个面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将它抛掷两次,向上的面的数字之和大于12。

解:由题意知,(2)(4)为必然事件;(5)是不可能事件;(1)(3)是随机事件。(2)随机事件的概率。

我们已经学习用概率表示一个事件在一次试验或观测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是在0~1之间的一个数,将这个事件记为A,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怎样确定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呢?(2)概率

实验:在《算法初步》一章中,我们曾设计了一个抛掷硬币的模拟试验。图3-1-1是连 续8次模拟试验的结果:

图3.1.1 我们看到,当模拟次数很大时,正面向上的频率值接近于常数0.5,并在其附近摆动。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该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将频率作为其近似值。

概率:一般地,如果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了m次,当试验的次数n很大时,我们可以将发生的频率mm作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近似值,即PA。

nn对于概率的统计定义,注意以下几点:

(1)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2)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3)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4)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因此0PA1。

(3)频率的稳定性

频率的稳定性,即大量重复试验时,任何结果(事件)出现的频率尽管是随机的,频率却“稳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试验的次数越多,频率与这个常数的偏差大的可能性越小,这一常数就成为该事件的概率。(4)“频率”和“概率”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① 频率具有随机性,它反映的是某一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它反映的是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② 概率是一个客观常数,它反映了随机事件的属性。

3、数学运用

(1)例题:

2某市统计近几年新生儿出生数及其中男婴数(单位:人)如下:

表3-1-2

(1)试计算男婴各年出生的频率(精确到0.001);(2)该市男婴出生的概率是多少? 解:(1)1999年男婴出生的频率为

114530.524,同理可求得2000年、2001年和

218402002年男婴出生的频率分别为0.521,0.512,0.512;

(2)各年男婴出生的频率在0.510.53之间,故该市男婴出生的概率约为0.52。

3(1)某厂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一件次品?为什么?

(2)10件产品中次品率为

1,问任意抽取其中10件产品是否一定会发现101,问这10件产品中必有一件次品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10么?

解:(1)错误;(2)正确。(2)练习

(1)p88,练习第1、3题;(2)p91,练习第1、3题;

(3)某篮球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投篮练习,结果如下表所示:

(1)计算表中进球的频率;

(2)这位运动员投篮一次,进球概率约是多少? 解:(1)进球的频率分别为

681217250.75,0.8,0.8,0.85,0.83,81015203032380.8,0.76。4050(2)由于进球频率都在8.0左右摆动,故这位运动员投篮一次,进球的概率约是0.8。

五、回顾小结

1、理解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并会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

2、理解概率的定义和两个性质:①0PA1;②P1,P1,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六、课外作业

p88,练习第2题;

p91习题3.1第3、4题。

第三篇: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案

课题随机及其概率分布教案 备课时间:01—23 上课时间: 主备: 审核: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及0-1分布,初步理解随机变量的分布量(2)高考B级要求。[学习重点]:正确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意义,会求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学习难点]: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分布列的意义 [学法指导]:可以结合前面学过的随机事件的概念及随机试验,理解随机变量及其实际意义.[课前预习导学]: 问题(1):什么叫随机事件? 问题(2):如何把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 问题(3):什么叫随机变量? 概率分布是否就是概率分布表? 问题(5):两点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学习研讨]: 例

1、从装有6只白球和4只红球的口袋中任取一只球,用X表示”取到的白球个数”,即

X= 0,当取到红球时, 1,当取到白球时, 求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例

2、同时掷两颗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朝上一面出现的点数.求两颗骰子中出现的最大点数X的概率分布,并求X大于2小于5的概率P(2

第四篇: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教案 - 副本

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了解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时,它的发生所呈现出的规律性; 3 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及概率的定义; 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 事件的分类;2 概率的定义;3 概率的性质(2)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发生所呈现的规律性。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引入)

概率论产生于十七世纪,但数学家思考概率论问题的源泉,却来自赌博。传说早在1654年,有一个赌徒向当时的数学家提出一个使他苦恼了很久的问题:“两个赌徒相约赌若干局,谁先赢3局就算赢,全部赌本就归谁。但是当其中一个人赢了2局,另一个人赢了1局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赌博终止了。问:‘赌本应该怎样分才合理。’” 这们数学家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但这个问题却让他苦苦思索了三年,三年后,荷兰著名的数学家企图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写成了《论赌博中的计算》一书,这就是概率论最早的一部著作。我们知道赌博中有赢有输,可能赢也可能输。现实生活中也一样,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那么在数学中如何定义这些事情呢?

(二)讲授新课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事件分成哪三类及这三类事件的主要区别?

练习:判断下列事件是什么事件(1)没有水分,种子发芽;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达到50摄氏度时,沸腾;(3)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4)姚明投篮一次,进球;(5)温家宝总理来我校参观;

(6)掷骰子出现4点。2 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给出的3组实验数据,通过观察发现概率的存在规律:在一次试验中,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不是确定的,但是随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它的发生就会呈现一种规律性,即: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接近于某个常数,并在这个数附近摆动。

概率的定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个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做P(A)。概率与频率的关系:

(1)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2)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3)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4)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作业:课时作业十五,十六。

概率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事件间各种关系的概念,会判断事件间的关系;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知道对立事件的公式,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3、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概率思想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点:事件间的关系,概率的加法公式。教学的难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一)、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1.老师做掷骰子的实验,学生思考,回答该试验包含了哪些事件(即可能出现的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出现的点数=1﹜记为C1,﹛出现的点数=2﹜记为C2,﹛出现的点数=3﹜记为C3,﹛出现的点数=4﹜记为C4,﹛出现的点数=5﹜记为C5,﹛出现的点数=6﹜记为C6.老师:是不是只有这6个事件呢?请大家思考,﹛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记为D1)是不是该试验的事件?类似的,﹛出现的点数大于3﹜记为D2,﹛出现的点数小于5﹜记为D3,﹛出现的点数小于7﹜记为E,﹛出现的点数大于6﹜记为F,﹛出现的点数为偶数﹜记为G,﹛出现的点数为奇数﹜记为H,等等都是该试验的事件。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些事件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1、若事件C1发生(即出现点数为1),那么事件H是否一定也发生?

一般地,对于事件A和事件B,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

发生,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作 特殊地,不可能事件记为

,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2、再来看C1和D1间的关系:先考虑一下它们之间有没有包含关系?

两个事件A,B中,若A发生,那么B一定发生,反过来也对,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所以C1 和D1相等。

3、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或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或者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A∪B(或A+B)。

4、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和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为A∩B(或AB)。

5、当A∩B=(不可能事件)时,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即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6、当A∩B=不可能事件,A∪B=必然事件,则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即事件A和事件B有且只有一个发生)

思考:能不能把事件与集合做对比,用已有的集合间关系来分析事件间的关系。

练习:判断下列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是不是对立事件? ①某射手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大于8与命中的环数小于8; ②统计一个班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不低于75分与平均分不高于75分;

③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至少有一个白球和都是红球。

(二)概率的基本性质

提问:频率=?

1、任何事件的概率P(A),0≦P(A)≦1

2、记必然事件为E,则P(E)=1。

3、记不可能事件为F,则P(F)=0

4、当A与B互斥时,A∪B发生的频数等于A发生的频数加上B发生的频数,概率加法公式:当A与B互斥时,P(A∪B)=P(A)+P(B)。

5、特别地,若A与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有P(A∪B)=1=P(A)+P(B)

P(A)=1-P(B)。思考一下:概率的加法公式中,若把互斥条件去掉,即任意事件A、B,则P(A∪B)=P(A)+P(B)-P(AB)

例1: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A)的概率是14,取到方片(事件B)的概率是1 4。问:⑴取到红色牌(事件C)的概率是多少?

⑵取到黑色牌(事件D)的概率是多少?

例2 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已知得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多少? 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是多少?

试求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第五篇:《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做实验的过程,理解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随机事件的发生呈现规律性,进而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关系;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偶然寓于必然,事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伯、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并能用概率来刻画生活中的随机现象,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定义与概率的统计定义及计算方法,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引入课题

相传古代有个国王,由于崇尚迷信,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时要抽一次“生死签”,即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着“生”和“死”的字样,由执法官监督,让犯人当众抽签,如果抽到“死”字的签,则立即处死;如果抽到“生”字的签,则当场赦免。

有一次国王决定处死一个敢于“犯上”的大臣,为了不让这个囚臣得到半点获赦机会,他与几个心腹密谋暗议,暗中叮嘱执法官,把两张纸上都写成“死”。

但最后“犯上”的大臣还是获得赦免,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相信聪明的同学们应该知道“犯上”的大臣的聪明之举:将所抽到的签吞毁掉,为证明自己抽到“生”字的签,只需验证所剩的签为“死”签。

我们如果学习了随机事件的概率,便不难用数学的角度来解释“犯上”的大臣的聪明之举。下面中公资深讲师跟大家来认识一下事件的概念。探索研究,理解事件

问题1:下面有一些事件,请同学们从这些事件发生与否的角度,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①“导体通电后,发热”;

②“抛出一块石块,自由下落”;

③“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④“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高于0℃时,冰自然融化”;

⑦“某地12月12日下雨”;

⑧“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5张标签中,得到1号签”。

给出定义:

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所出现的某种结果。它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问题2:列举生活中的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

问题3: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大量重复试验下,它是否有一定规律?

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并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引发猜想。

给出频数与频率的定义

问题4:猜想频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实验2:计算机模拟抛硬币,并展示历史上大量重复抛硬币的结果。

问题5:结合计算机模拟抛硬币与历史上大量重复抛硬币的结果,判断猜想正确与否。

频率的性质:

1.频率具有波动性:试验次数n不同时,所得的频率f不一定相同。

2.试验次数n较小时,f的波动性较大,随着试验次数n的不断增大,频率f呈现出稳定性。

概率的定义

事件A的概率: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m/n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

概率的性质

由定义可知0≤P≤1,显然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①一个随机事件发生于否具有随机性,但又存在统计的规律性,在进行大量的重复事件时某个事件是否发生,具有频率的稳定性,而频率的稳定性又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统一。

②不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可以看成随机事件的极端情况。③随机事件的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和总的试验次数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个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而这个接近的某个常数,我们称之为概事件发生的概率。

④概率是有巨大的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果,讲的是一种大的整体的趋势,而频率是具体的统计的结果。

⑤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例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

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什么?

问题6:如果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1000,那么买1000张彩票一定能中奖吗?请用概率的意义解释。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

c.不可能事件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一事件的概率总在内

B.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不一定为0

c.必然事件的概率一定为1

D.以上均不对

3.下表是某种油菜子在相同条件下的发芽试验结果表,请完成表格并回答题。

完成上面表格:

该油菜子发芽的概率约是多少?4.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天气预报说昨天降水概率为90%,结果根本一点雨都没下,天气预报也太不准确了。”学了概率后,你能给出解释吗?

课堂小节

概率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随机现象的科学,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是认识、理解现实生活中有关概率的实例的关键,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形成概率意识,并用这种意识来理解现实世界,主动参与对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感受和探索。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略。

下载优秀教案: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教案: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随机事的概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了解必然事,不可能事,随机事的概念;理解随机事的频率与概率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做实验的过程,......

    第1课时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好成绩,从思想教育开始! 第1课时 随机事件的概率 基础过关题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

    25.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教案

    25.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侯志国 学生姓名: 班级: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小结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小结 一、 知识点网络图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样本空间、样本点、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及运算事件的关系及运算(、=、、、-、互斥、对立)算律(重点:对偶率的灵合......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一[优秀范文五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第一课时 研讨单位:高一三部数学备课组 参与研讨教师:马鑫、韩登贵、何长斌、刘志英、杨海军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抛硬币等试验获取数据,了解随机事件、必然......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概率是高二数学课本(B)第11章。 它既是排列组合的具体应用和延续。 也是高三我们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随机事件的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白月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频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在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合集]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设 计 者:李俊花单位:故城县高级中学 学科领域:高中数学适合年级:高一年级 课程标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所需时间:1课时教材版本:新课标必修3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