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设计 蔬菜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设计:认识常见的蔬菜
活动目标:
1、认识四种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教育幼儿要多吃蔬菜。
活动重点:知道从蔬菜的食用部分,比较异同点,形成蔬菜概念。
活动准备:与内容有关的课件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等实物若干、展板一张蔬菜图片与幼儿相等活动过程:
1、今天有彭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来上课,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
2、刚才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给老师打来的?(想)是蔬菜王国的国王给老师打来的,它告诉老师说他们蔬菜王国给咱们小朋友寄来了许多东西,放在了咱们活动室里,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是什么?(想)那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3、展板、实物(各种蔬菜):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那些蔬菜?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你知道你是吃它的哪一部分?
4、我们先来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组成的?(大屏幕)(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5、小朋友知道了蔬菜都是有那几部分组成,那么小朋友就该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6、猜谜语:又红又圆象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西红柿)谁能说一说西红柿是什么样子的?(颜色、形状、皮是怎样的、还有小坑、味道、可以做菜也可以生吃)那我们应该吃西红柿的哪一部分?(果实)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胡萝卜)。
7、还有一个谜语猜猜看: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我们人人都爱它。(萝卜)说一说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师告诉小朋友萝卜还有“土人参”之说。因为萝卜中含有淀粉酶,能助消化,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民间自古就有“萝卜是土人参”之说。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8、看图中有哪些蔬菜?(白菜、菠菜、油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
9、这是什么?(土豆也叫地蛋或马铃薯)土豆的样子。土豆发了芽时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我们吃它的茎。老师还有一个关于土豆的儿歌:老师说一遍,课下再教小朋友说。
10、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屏幕)
11、谁在拽老师的衣角,摸出来瞧一瞧,哦,是一封信,看看上面写的什么?是蔬菜王国给小朋友的信:(我想考考小朋友对我们蔬菜的了解,呀,还有小奖品呢?谁答对了给谁一个)看看都有什么问题?
12、问题:
(1)哪些蔬菜既能生吃又能熟吃?
(2)哪些蔬菜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蔬菜吃?
(3)为什么称萝卜为土人参?
(4)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
(5)为什么要小朋友们多吃蔬菜?
13、小朋友都累了咱们来休息一下,做个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拿着自己手中的图片找自己的朋友。(老师讲评)
14、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出示蔬菜拼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制作蔬菜拼盘。
第二篇:幼儿园科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学设计
——纸宝宝洗完澡
涞水县辛庄头幼儿园 张爱华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用观察、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客观记录事实。
3、知道爱惜纸张,体验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废旧的宣纸画、卡纸画、糖纸、牛皮纸、即时贴、面巾纸、电光纸、复印纸、瓦楞纸、报纸等。
2、水盆四只,抹布四块,84消毒液少许,毛笔4支,待装饰的果奶瓶。
3、记录纸(见附页),与上述纸对应的纸卡(5×10cm2)一套。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用比较的方法给画纸洗澡。请小朋友在集体面前洗宣纸画和卡纸画,其他孩子围观,边看边谈。
1、猜猜——两种纸宝宝洗完澡会变成怎样?
2、洗洗——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在张标将画纸放入水中洗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表情诱导孩子七嘴八舌地交谈:潮了、卡纸软了、宣纸一潮就烂了、干净了、吸水了、卡纸搓破了、卡纸也烂了……
3、议议——画纸能不能洗澡?为什么?你发现两种纸在水里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幼儿从吸水快慢、纸张厚薄等角度谈自己的发现。
小结:刚才我们用比较的方法(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线索),发现宣纸薄,烂得快,卡纸厚,烂得慢。张标的想法很好,但画纸一洗就烂,我们平时画画时要爱惜纸,小心一些。表扬大胆说出发现的孩子。
二、再次探索:给其他纸宝宝洗澡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纸宝宝,边洗边看边讲。
1、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
2、试试——分组洗纸,迁移洗手帕的经验,提醒幼儿一张一张地洗,将纸沉入水中,用手搓搓。
3、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得快(慢)?哪些纸(不)吸水?
三、呈现经验
1、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2、贴贴——根据自己实验中的发现将5×10cm2的纸卡按烂和不烂,对应贴在标记卡内相应水漕里,记录探索的真实结果。对牛皮纸、瓦楞纸等烂得慢的,给幼儿等待的时间,允许幼儿稍候记录。
四、拓展经验
1、你知道还有哪些纸?给他们洗澡会怎么样?激发幼儿发明一种能洗又能给小朋友画画写字的纸的愿望。
2、讨论:洗烂了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看,烂了的废纸,可以用胶水和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纸浆,涂在果奶瓶上装饰成美丽的花瓶。不烂的废纸可制作剪贴画,制作服装道具。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科学常识活动《篮蔬菜》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这给幼儿认识蔬菜带来了一定难度。幼儿在进餐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十分严重,对自己不喜欢的蔬菜有呕吐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让幼儿学会对进行分类,教育幼儿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我设计了“一篮蔬菜”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鼓励幼儿试着给蔬菜分类;
3、学说:“我喜欢吃……”。
[活动准备]
1、蔬菜卡片、蔬菜、小篮子若干;
2、将洗净的蔬菜胡萝卜、白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色彩鲜艳的蔬菜艺术的装在一个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厨师神秘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用白布遮着竹篮子,让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
2、揭开白布后,让幼儿整体看一看:这篮蔬菜好看吗?什么地方好看?(请幼儿自由发言)
二、利用课件教幼儿认识蔬菜并试着分类:
1、教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给蔬菜分类:根茎类、蔬果类、青菜类。
三、分一分:
请幼儿每人拿一张蔬菜卡片,说出拿的是什么?然后给它们分类。
四、送蔬菜宝宝回家:
1、教幼儿学说:“我喜欢吃……”
2、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放在篮子送它回家。
[生活教育]
告诉幼儿蔬菜有营养,不要偏食,不吃蔬菜不生病。
[活动延伸]
学唱《小小姑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本站推荐)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1.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①幼儿科学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②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
③幼儿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2.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①目的性原则
②可接受性原则
③科学性原则
④系统性原则
⑤全面性原则。
3.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①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幼儿对科学的认识由直觉行动性发展到具体形象性。
③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具体的实物概念。
④幼儿由对个别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和现象关系的理解。4.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
①要使幼儿的比较性观察建立在幼儿对个别物体的认识基础之上。
②在幼儿的比较观察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二1.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论述幼儿小实验的特点?
(1)幼儿实验的目的不是进行科学发现,而是重复前人的部分实验。
小实验的目的是使幼儿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发展幼儿的智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实验就是幼儿的一种探索,探索本身
比通过探索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
(2)幼儿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简单,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结果。
2.以“收获的秋天”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总结性谈话?
①幼儿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生动的直接经验
②教师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深入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③准备有助于幼儿回忆的教具
④在谈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和启发性
⑤谈话结束时,要总结谈话内容
3.以“沉与浮”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①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②小实验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
③小实验活动要有游戏气氛,把科学教育寓于游戏之中
④教师要不断提出启发性问题,刺激幼儿动脑思考
第五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精神、探究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
3、启蒙性
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与幼儿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使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同时,学习内容要有启迪性,能开启幼儿的智慧,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4、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以从小培养幼儿基本科学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5、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具体概念。
6、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7、智力游戏是把一定的学习因素与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巩固已有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8、把绘有相关内容的两组图片分发给每个幼儿,先由一个儿童出示图片,另一个儿童要举出与之有联系的图片,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9、把绘成的整幅图片分割成若干部分。游戏时,要求幼儿将整体拆成部分,再将部分拼成整体。
10、在幼儿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脱离实物和图片,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的游戏。
一、名词解释
1、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初步概念的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
2、比较性观察
比较性观察就是教师指导幼儿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体或现象进行比较,以找出物体或现象之间的异同的观察。
3、长期系统性观察
长期系统性观察是指教师组织幼儿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
4、对个别物体的观察
对个别物体的观察就是教师组织幼儿对个别的物体或现象进行的间断观察。
5、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获得数学经验、学习简单数学知识的教育方法。
6、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同时配合口头讲解,说明数、形关系的一种教育方法。
7、游戏法
游戏法是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一种方法,情境化的游戏法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8、总结性谈话
总结性谈话是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为加深和巩固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而进行带有总结性质的谈话。
9、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10、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
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它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心理环境。
11、幼儿园园地
幼儿园园地是为幼儿专门开辟的活动场地,包括草坪、菜园、花坛、动物饲养角、沙箱、水池等,它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物质条件。
12、自然角
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场所。
二、判断题
1、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2、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
3、幼儿科学教育具有启蒙性特点。(√)
4、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综合性、趣味性。(√)
5、幼儿数学概念判断的源泉是幼儿现实生活。(√)
6、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幼儿探索思考的结果比过程重要。(×)
7、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抽象的。(√)
8、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
9、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在于它对世界的解释是永远正确的。(×)
10、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
11、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
12、科学过程一般包括:观察和发现、假设和检验、推理和形成结论、解释和预测等。(√)
13、科学知识的来源是权威的论断。(×)
14、科学知识的来源是主管的臆断。(×)
15、科学知识的来源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是科学探索的过程。(√)
16、幼儿从小就在不断探索科学。(√)
17、科学也是一种世界观,是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18、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
19、科学的本质在于验证。(×)
20、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也培养了幼儿最初的生存意识和环境意识。(√)
21、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22、运用观察力对事物进行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初阶段。(√)
23、儿童发展需要是制定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24、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5、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最好课堂。(√)
26、幼儿期,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性思维向直觉行动性思维发展。
27、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具体的实物概念。(√)
28、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和儿童的概括水平是相适应的。(√)
29、幼儿最初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是个别的。(√)
30、幼儿理解水平的发展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必要前提。(√)
31、幼儿园科学教育不是按自然科学的分类对幼儿进行分科教育,而是把自然中相关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去认识。(√)
32、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考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当地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物体和现象,以及具有当地特点的生活环境。(√)
33、幼儿做科学实验才是在学科学。(×)
34、科学在幼儿的生活之中。(√)
35、观察是幼儿科学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36、幼儿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育中逐步培养的(√)
37、比较性观察多在中班、大班进行。(√)
38、实验既是幼儿认识自然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的教育方法。(√)
39、小实验可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40、幼儿实验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发现。(×)
二、判断题
1、观察是幼儿科学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2、小班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发展感知觉。(√)
3、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更加强烈,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因此,主要强调扩大他们的认识范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幼儿科学教育观察室是一个幼儿进行探索操作的场所。(√)
5、游戏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种方法。(√)
6、幼儿数学教育主要目的是为幼儿以后学习数学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础。(×)
7、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运用讲解、演示法进行。(×)
8、幼儿园园地的设置不能追求同一模式,要从实际出发。(×)
9、幼儿园自然角的设置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废物利用。(√)
10、蚯蚓、蜗牛是无脊椎动物。(√)
11、蜻蜓、带鱼、狮、虎是肉食动物。(√)
12、黑猩猩在动物界种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13、据统计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约有150多万种。(√)
14、螃蟹、鲤鱼、蟑螂是杂食动物。(√)
15、植物的茎的重要功能是疏导。(√)
16、爬行动物的体温一年四季都是恒定不变的。(×)
17、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18、空气污染包括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19、植物体都是由细胞、组织、器官构成的。(√)20、非金属材料比金属材料传热快。(×)
21、冬眠是动物对冬季不利条件的一种适应。(√)
22、流鸟是终年栖居生殖地域、不依季节而迁徙的动物。(√)
23、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与植物体的营养有关,叫做营养器官。(×)
24、植物的叶子的功能是制造有机物和蒸腾水分。(√)
25、蝙蝠是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
26、生态系统不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27、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土壤、阳光、空气等。(√)
28、人们根据动物最主要特征,把它们分成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
29、绿化有吸收空气中的灰尘的作用。(√)30、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
31、鲸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
3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照射的方向相同。(×)
33、臭氧是一种气体,臭氧层能够吸收90%以上的紫外线。(√)
34、我国的珍稀哺乳动物有熊猫、白暨豚、金丝猴、白唇鹿和羚羊。(√)
35、生物群中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活习性的关系所形成的种类系列叫食物链。(×)
36、脊椎动物占动物总数的95%,无脊椎动物仅占5%。(×)
三、简答题
1、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①为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②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2、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①幼儿科学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②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 ③幼儿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3、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1)社会需要是制定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2)幼儿发展需要是制定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4、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什么?
① 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③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④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⑤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的特点是什么?
①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突出儿童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 ②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强调幼儿主动探究科学的过程;
③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形成幼儿对待周围环境的正确态度打下基础。
6、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①目的性原则 ②可接受性原则 ③科学性原则 ④系统性原则 ⑤全面性原则。
7、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
①人体与健康; ②植物和动物; ③生态与环境教育;④自然科学现象; ⑤科学技术教育; ⑥数学。
8、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1)启蒙性。2)综合性。3)地方性。4)各年龄班在认识内容与要求上不断扩大,逐渐提高。
9、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启蒙性。(2)综合性。(3)趣味性。
10、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1)有强烈的好奇心。(2)幼儿对科学的认识由直觉行动性发展到具体形象性。(3)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具体的实物概念。(4)幼儿由对个别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和现象关系的理解。
11、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生物科学。(2)自然科学。
12、美国幼儿园生物科学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认识植物。(2)认识动物。(3)生命的多样性。(4)生物的适应。(5)生物的相互依赖。(6)生命周期。(7)人类利用生物
13、日本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在接触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幼儿领悟自然界之宏大、美丽和奥妙。(2)认识季节的变化带来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3)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并积极参加小朋友之间的游戏活动。(4)让幼儿以亲密感情接近周围的动植物,并加以爱护和保护。(5)爱惜周围的物品,学习利用它们,尝试用它们去游戏。(6)注意生活中物体的数量和图形形状。(7)对与生活有关的信息感兴趣。(8)通过国内外的节日活动,培养对国旗的感情。
14、小班幼儿学习科学的内容和教育要求是什么?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或托儿所进入幼儿园,认识范围和认识能力都很有限。因此,主要是让他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形式活泼的、特征明显的玩具,认识小动物、水果等,认识最熟悉的人。要让幼儿在认识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物体的颜色、形状、味道、声音等明显特征,从而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15、中班幼儿学习科学的内容和教育要求是什么?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更加强烈,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因此,主要强调扩大他们的认识范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给他们更多的观察、比较、操作和探索的机会。
16、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内容和教育要求是什么?大班幼儿积极探索的态度在不断形成和发展,他们不仅仅问问题,而且能自己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对大班幼儿,要把他们的认识范围扩展到幼儿未曾亲身经历过的领域,还要给大班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的机会,指导他们做科学小实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幼儿的类概念。
三、简答题
1、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原则有哪些?
①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组织要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②在活动中要给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的机会
③通过提问使幼儿把学习的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2、幼儿园科学发现室的特点包括哪些?
1)重视幼儿的探索过程; 2)重视环境在幼儿学习科学中的作用; 3)强调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地学习科学;
3、创设幼儿科学发现室的原则是什么?
1)活动性原则。2)趣味性原则。3)安全性原则。
4、幼儿科学小实验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意义是什么?
① 小实验可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② 小实验可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③ 幼儿的小实验是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它可以弥补在自然条件下观察的不足,使幼儿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5、如何组织幼儿科学小实验?
①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②小实验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 ③小实验活动要有游戏气氛,把科学教育寓于游戏之中 ④教师要不断提出启发性问题,刺激幼儿动脑思考
6、通过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①文学艺术作品寓科学知识于艺术形式之中,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被幼儿接受; ②通过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科学教育,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
7、设计幼儿园园地有哪些要求?
①根据适用、经济、美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②考虑卫生与安全因素 ③考虑生物特性
8、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对个别物体的观察?
①做好幼儿观察的准备工作 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③善于运用语言指导幼儿的观察 ④在观察中,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 ⑤教给幼儿观察方法 ⑥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词汇
9、教师如何对幼儿的自发观察进行指导?
1)教师要为幼儿有意地创设观察条件,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和社会,去自由观察、探索,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自发的观察,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3)教师可以依据幼儿自发观察的内容,组织有目的的集体观察活动,使幼儿获得的知识更全面、准确。
10、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
1)要使幼儿的比较性观察建立在幼儿对个别物体的认识基础之上。2)在幼儿的比较观察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11、游戏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意义是什么?
1)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游戏有效地巩固了幼儿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12、幼儿科学教育常用的游戏有哪些?
①智力游戏 ②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 ③音乐游戏和体育游戏 ④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游戏
13、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①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感兴趣; ②在操作和探索中体验数学的重要、有趣;
③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 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14、幼儿数学教育的指导策略? ①幼儿的数学教育是数学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②数学教育活动强调幼儿在实际操作和积极探索中建构数概念; ③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④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
15、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方法包括哪些?
1)操作法;2)讲解演示法;3)游戏法。
16、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教学游戏主要有哪些?
①情节性的数学教育游戏;②操作性的数学游戏;③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教育游戏;④口头数学教育游戏;
⑤竞赛性数学教育游戏;⑥数学智力游戏。
17、运用操作法进行数学教育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明确操作目的。2)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3)明确操作要求,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4)讨论操作的结果。
18、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①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②现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综合 ③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四、论述题
1、结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分析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① 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③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④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⑤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幼儿园大、中、小班在科学教育内容与要求上各有什么特点?
3、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论述幼儿小实验的特点?
四、论述题
1、以“收获的秋天”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总结性谈话?
①幼儿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生动的直接经验 ②教师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深入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③准备有助于幼儿回忆的教具 ④在谈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和启发性 ⑤谈话结束时,要总结谈话内容
2、以“沉与浮”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
①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②小实验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 ③小实验活动要有游戏气氛,把科学教育寓于游戏之中 ④教师要不断提出启发性问题,刺激幼儿动脑思考
3、以“鸽子”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
①做好幼儿观察的准备工作 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③善于运用语言指导幼儿的观察; ④在观察中,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 ⑤教给幼儿观察方法; ⑥ 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