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8:4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辽师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辽师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篇:辽师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四年级 授课教师:关老师

教学内容:围绕学习图形的选定、复制和粘贴命令展开,可以适当拓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四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生对画图等程序已经有一个初步了解的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复制与粘贴的练习,逐步提高难度,层层递进,加以综合,培养学生动脑、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进行复制与粘贴的操作,让学生对复制与粘贴由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设置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体验成功,在不断的赏识中树立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在不断的摸索中陶冶情操;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图形的选定、复制和粘贴的教学。教学难点:解决复制图片遮挡问题。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学习方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绘画素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课件出示“灰太狼走出狼堡”)

谈话:它是谁?哪部动画片中的形象?谁愿意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动画片通常都会发生那些故事?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个短片是你在电视上所看不到的,愿意看吗?

播放课件,引出课题。(灰太狼到羊村去捉羊,慢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都被灰太狼捉住了,只有喜羊羊逃走了。喜羊羊坐着小飞机来和灰太狼谈判。灰太狼要喜羊羊到海底闯过“三关”才能放了它们。不然就把喜羊羊也留下。喜羊羊答应后,独自去闯“奇妙的海底世界”)

二、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第一关:到海底,把小鱼捉住(选定),放到鱼缸里(剪切),再把每个鱼缸的鱼变成3条(复制)。注意:必需完全相同。

课件出示慢羊羊村长曾经告诉喜羊羊的三句口诀:

1、选定“小鱼”是关键

2、编辑菜单是“玄机 ”

3、复制粘贴不分离。

教师启动画图程序,打开第一关文件,以第一种小鱼为例,示范选定、复制、粘贴。并通过修改背景色及透明处理解决复制图片被遮挡问题。

学生打开第一关文件,复制另外两种鱼,遇到问题可以小组交流,互相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关:灰太狼在海底准备一些字,要喜羊羊把它们复制两个或三个,再组合起来变成新字!(牛、羊、鱼、喜、金、木、水、火、土,复制后为:犇、羴、鱻、囍、鑫、森或林、淼、炎或焱、垚)

教师提示学生:选定后可以在右键菜单中找到复制、粘贴命令。

学生完成第二关闯关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认读所拼的字。

第三关:灰太狼去找红太狼商量如何出第三关的题,红太狼很生气,要灰太狼复制许多的小羊吃。灰太狼复制小羊后很得意,喜羊羊决定复制许多贪婪的灰太狼、红太狼,让他们自相残杀,从而救出小羊。

教师提示可以用按住控制键同时拖动选定内容的方法快速复制。

学生多种方法完成第三关练习。

三、全课总结 机智的喜羊羊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闯过了灰太狼设下的“三关”,羊羊们又能回到羊村快乐的生活了,而失败的灰太狼一定会说句什么话呢?(“我一定会回来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编故事,学知识。

第二篇:《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多种数学图形表现出各种形态的海底生物。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数学图形变成各种海洋生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造型能力和审美力,画出美丽的海底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海底世界,让学生学到更多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播放海底世界课件)

(二)讲授新课

1、学画海底生物——鱼 ⑴、出示图形,变成鱼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三角形,通过在三角形上画鱼头,加鱼鳍、鱼尾、鱼鳞变成鱼。(图略)[设计意图:利用数学图形,经过加工,变化出鱼,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 ⑵、用其它数学图形(正方形、圆、椭圆)变化出鱼。(图略)[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画鱼的技巧,把数学与美术有机地相结合起来]

2、用数学图形变化出其它海底生物 半圆→乌龟(图略)五角形→海星(图略)扇形→扇贝等(图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想象出其它海底生物,丰富画面

同学们增加一些水泡、海草、海澡等海洋生物,构成海底世界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学生作画

1、定位构图。

2、画具体形象、涂色。

3、作业展示。

(四)课堂小结

我国海域面积辽阔,有丰富的海底资源,有待于大家长大后去开发。

第三篇:第十单元 《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 奇妙的海底世界

单元理解:

1、本单元以海底世界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海底世界的米人风采,可使学生了解有关海洋的更多知识,激发学生对大海进行探索的欲望。

2、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3、本单元内容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展知识。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有关海洋的更多知识,激发学生对大海进行探索的欲望,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字33个,写字33个。

3、学会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并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进行说写练习。

4、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成果。教学时间:

9课时(语文天地与课文互相融合)

教学过程:

海底世界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海底世界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了解课文内容,能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同时能抓住课文的中心句。

3、能抓住重点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难点:

能抓住重点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大海、海底的画面。)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海有70。8%的面积被海水覆盖着,大海是生命的摇篮,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风平浪静。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时怎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探索那海底世界。(出示课题:海底世界。)

(生动形象,绚丽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老师充满深情的导言,一下吸引住学生,把学生带到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

二、检查自学情况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自己觉得特别美的句子多读几遍。呆会儿我听听谁得最准。开始。

生自读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指导。

师:那些字词是翘舌音?那些字词是后鼻音?(指名学生说,师做标记)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每个认真的读两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完后指名发言。

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1. 学习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1)默读,用“——”画出有关句子。

(2)结合所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学生自学,师行间巡视。指名汇报 补充 朗读体会。(出示深水中闪烁的星星画面。)再次朗读体会。

深水中的闪烁画面,对学生来说非常神奇,展示给学生这个画面,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

过渡:宁静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2. 学习第3自然段:

(1)两个人对读第3 自然段,想一想对方读的和你的理解一样不一样?注意读的时候声音要小一点,不要打拢其他组的同学。

(2)指名朗读,根据你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谈谈他读的怎么样?(重点体会窃窃私语)

(3)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师读,学生模拟各种声音。读完以后追问:感觉怎么样?

(4)激发想象: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声音吗?按照书上的句式有感情地说一说: 有的像()一样()。

过渡:没想到动物们还能用语言交流呢!焦老师还知道鲸群能象合唱队一样唱歌呢。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

3. 学习第4自然段:

(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汇报,师板书。海参 请一名学生走一走4米的距离,大家对比一下。

(3)放其它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课件。

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很有趣。展示给学生的实景画面,让学生看到它们活动的方式,学生同样兴味盎然。

(4)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爬行 游 反推力 巴

(5)老师读第一句,再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读完请学生说说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6)试背这个自然段。指一名同学背。

(7)你还搜集了海底的动物有哪些活动方式,能给大家用简短的句子有感情地说一说吗?

4. 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指名分别读第5、6自然段。

5. 小结:(放课件)正像同学们读的那样,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各种各样的动物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伴着这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景色优美的海底世界,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更令人感受到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学生此时朗读更会有深刻的感受。

二、、(放海水污染的课件)现在,大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海底世界遭到了破坏,此时,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三、作业:为了保护美丽的海底世界,请同学们设计一份环保方案,为我们保护海洋环境出一份力。

海底村庄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海底村庄的奇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热爱自然奥秘的兴趣。

2、边读边想象,画出文中描述的村庄,体会文章是怎样有顺序的介绍海底村庄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出文中描述的村庄,体会文章是怎样有顺序的介绍海底村庄的。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你们想象过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瞧瞧未来的海底村庄,好吗?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

1、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乘坐新式的潜水观光艇出发吧!

2、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

3、小朋友们,来到海底村庄,你们看到了什么?参观了海底村庄,你们有什么感想?

三、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认识。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理解:

陌生 岛屿 隧道 圆锥形 自豪 运输 牧场 蠕动 纯净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4、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1、海底的景色十分奇异,你觉得哪些地方很奇异呢?

2、学习第二节:

自读第二节,结合实际谈谈海底建筑奇妙在哪儿? 练习朗读,读出村庄的奇妙之处。

3、学习三到六节: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练习朗读。

4、朗读全文,你发现文章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海底村庄的?

5、有感情的浪读课文,并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拓展练习

1、你愿意去海底村庄吗?说说你的理由。

2、画一画你心目中的海底村庄。

3、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课外阅读《海底漫步》

圆圆的沙粒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者一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者一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珍珠图片)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吗?

2、可是,你知道珍珠是什么变成的吗?一颗不起眼的沙粒,怎么能变成闪闪发光的珍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

二、学生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

2、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3、流读后体会:你喜欢这颗圆圆的沙粒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划分段落,学生说说每段说了什么学习第一部分:同伴们还议论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练习朗读,读出沙粒的决心和信心。

2、学习第二部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漫长的岁月里,这颗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 练习朗读。

3、学习第三部分:读完了故事,你想用什么成语或格言发表你的感受吗?(如:工夫不负有心人,铁棒磨成针……)

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认读生字词,写字练习。

四、排演课本剧。

五、课外延伸:利用课外阅读,网上查询,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

第四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3.海底世界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10个“澎、湃、宁、烁、窃、肌、胞、蕴、储”。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波涛澎湃”、“蕴藏”、“储藏”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动物“叫”的象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3.对海底神奇的世界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描写动物“叫”的象声词,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画面)同学们,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 2.这个情景我们还能用“波涛澎湃”来形容。3.学生字“澎湃”。(注意读准音)

4.你们知道吗?尽管海面上波涛澎湃,大海深处却十分宁静。今天就让我们到海底世界去看一看。5.(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一组小朋友开火车分节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注意他们是否读准字音,待会儿请你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词不理解。2.评价、交流。

三、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小节,打上五角星。2.随机学习课文。

(1)第2节。喜欢这一小节的同学读一读。(2)第3节。

海底有声音吗?动物们是不是大声说话?他们在窃窃私语。他们会说些什么?做做动作。

还会像什么声音呢?请你也用这样的形式说一说。

课文中把海底声音描写得很有趣,(有的„„有的„„有的„„)让我们也来试着说一说。如果你想不出其他的,可以照着书本说,如果你想的不多,可以把书里和你想的结合在一起说。如果你都用上课外的,那就最好了。谁来试一试?

说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练习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是啊!海底真是太热闹、太有趣了。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3)第4节。四人小组轻声读课文,完成练习(见课后的练习)。通过引读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先总后分的写法;体会到作者所选取材料的“典型”性。

如果你还知道其他海底动物的运动方式把他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说明:通过观看《海底总动员》的片段,直观地感受海底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

交流。挑战读。(4)第5节

(看图)男、女生轮读。(5)第6节。齐读。

4. 是啊!闪烁的光点,奇妙的声音,有趣的动物,丰富的物产,看来海底世界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啊!(读第7节)让我们配上音乐,读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

1.海底世界多么神奇啊!就让我们动起来,来一次海底总动员,读读这里的词语。2.真不错。老师知道许多小朋友对海洋生物非常感兴趣,假如你就是一名海底旅游者,带了特制的水下照相机,跟潜水员下水,你会拍下什么留做纪念?。说明:既了解学生课外学习的情况,又提供了一次练习说话的机会。

3.老师这里有一个书目和相关网站的网址,相信大家一定在那里找到更多的资料。

附:板书:

13海底世界

黑暗 光点闪烁

宁静 许多声音 海底世界

? 动物 动态各异

物 植物 色彩各异

[说课要点]: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资源,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这一单元中训练的重点是预习课文。因此,在课前我就要求学生预习好生字、新词。由于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自学生字的方法。所以,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这样一来,课堂里就可以把大量时间留给阅读。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我制定了教学目标(详见[教学设计])。旨在在识字的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观察及说话的能力,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整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只有一课时,所以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上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说得那么细致。在整堂课中,我就以“读”贯穿始终,力求做到读中感悟,读中探究。分节开火车读能了解到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情况,同时让学生交流一下已理解的词语,并且共同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接着,我提供给了学生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让他们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小节,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课文中二到六小节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各种情况,如果在一节课中逐段面面俱到的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我根据课后练习的需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三、四两小节。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叫声,除了让学生能说出描写动物叫声的象声词之外,我还试着让学生模仿书中的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海底动物的叫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用书上的句子说,可以书上的句子和自己想到的结合在一起,更可以完全使用自己的语言。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了说的机会。课文的第四节介绍了海底动物不同的活动方法。结合课后“语句活动室”的练习,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后,完成一张信息资料卡。在读中,他们能找到卡中所要填写的答案,进而通过思考,找出平时积累的知识,试着写出其他海洋动物的活动方法。最后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加深印象。这张信息资料卡不仅使学生们读懂了课文,还使课内知识得到了延伸。

海底世界精彩无比,海底世界奥秘无穷。作为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学生领到门口,更多的知识还要靠学生自己去探寻。在课的最后,我一方面让学生交流他们所收集的海底生物的资料,另一方面又向他们推荐书目及相关网站的网址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相信通过这一堂课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

[教学实录片段]:

师: 还会像什么声音呢?请你也用这样的形式说一说。生: 小牛哞哞 生: 小猫喵喵 生: 老鼠吱吱 „„

师:课文中把海底声音描写得很有趣,(有的„„有的„„有的„„)让我们也来试着说一说。如果你想不出其他的,可以照着书本说,如果你想的不多,可以把书里和你想的结合在一起说。如果你都用上课外的,那就最好了。谁来试一试?

生: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象在打鼾。

师:他用的是书上的语言。谁还愿意来试一试。

生:有的像小鸡叽叽,有的像小牛哞哞,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师:真好,她上了自己的语言。再请一位同学。

生:有的像小鸭嘎嘎,有的像老鼠吱吱,有的像小猫喵喵,还有的像小鸡叽叽。

师:他的本领真大,说得真好。

„„

[案例]:

我们为师的嘴里常挂着的一句话“课堂教学一定要解放学生,尊重学生。”可是,当我们真正步入了语文课堂,我们是否能从行动上自觉地贯彻这样的一番思想?甚至于因为意外的出现也能招架自如,从容不迫,让它不单单只是我们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号呢?

教学《海底世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就是一名海底旅游者,带了特制的水下照相机,跟潜水员下水,你会拍下什么留做纪念?”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纷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交流着,有的说要拍下某种动物,如梭子鱼、海参等,有的说要拍下美丽的植物,有的又说要拍下丰富的矿产等,一时教室里异常活跃„„一会儿文本中的内容即交流完毕。

正当我想转入下一环节教学时,突然,有位学生高高地举手,显出一副急切的神情,我极不情愿地点到其名,心中却暗想:“课堂时间这么有限,文中的内容不是交流完了吗?又添什么乱?”

他立刻站起来,问:“老师,我想拍下海底其他动植物,行吗?”

没等我开口,其他的同学已占据先机:“我也想,我也想”。看着群情激昂,我不得不临时改变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出乎意料,几分钟里,兴趣爆棚: “我想拍下海底的大海豚,它是一种庞然大物。”

“我想拍下海底的海龟,它们生活在‘海底之家’,悠闲自得。” “我想拍下座头鲸,它可是海洋的歌唱家。”

“我想拍下海星,他们鲜艳夺目,色彩繁多,形状就像五角星,非常奇特。” “我想拍海底最凶猛的鲨鱼,它被人们称为‘海洋杀手’”。“我想拍海马,它直着走路的,在海中就像骑士一般。” “我想拍美丽的珊瑚,它有很多颜色而且形状各异。“

“我想拍水母,它漂亮的外表下隐藏着杀机,因为它身上有毒。我要告诉动物们,千万别拥抱它。”

“我想拍海葵,海葵是小丑鱼(尼姆)的朋友呢!”

“我想拍下海底丰富的石油,它是世界上最有用的矿产资源了。” “我想拍下海底连绵不断的海藻林,那才是动物们快乐的家园。”

„„

下课了,我在回味刚才孩子们奇异的想象,精彩的发言,暗自庆幸:是自己给予一个孩子机会,才使更多的孩子有了机会。回头思索,是啊,既加深了对海底物产丰富的认识与体验,又培植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可不是一举两得吗?可这却萌生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如果“添乱”“课堂时间有限”“容不得旁枝凸节”等思想根深蒂固、毫无扭转余地的话,学生所掐灭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那天马行空般的幻想,也是有滋有味的语文学习兴趣的一次泯灭。这一切,真的就在于教师的一念之差。

真正地尊重学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从课堂的每一次细节,自己的身边实实在在做起。

[有关训练材料]:

一 多音字组词

参()()()()量()()()()二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异——

蕴藏—— 三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宁静——

伸展——

普通——

黑暗—— 四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也是一样的有大浪。()

2.五百米以下的深海里没有一点亮光。()

3.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

4.海底没有一点声音。()

5.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

6.地球上最长的生物是一种海藻。()

五 把海底动物和它们的活动特点连接起来,读一读,并用小圆点圈出动词。

海参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梭子鱼

靠肌肉伸缩爬行

贝类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乌贼和章鱼

巴在轮船底下旅行 六 发挥你的想象,完成填空。

海底的动物吃东西时,行进时,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像

第五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通榆县明德小学

武艳娇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海底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窃窃私语”等词,学写“涛”字。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海底世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海面与海底的对比;动物们的声音;活动方式等)

2.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配以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个令人向往的世界,你想知道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播放视频)

2.看了这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还想了解什么?(点击进入“海底世界”网页)

【设计意图: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所有学生带进海底美丽景色的情境中。通过观赏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观,让学生置身于海底形形色色的 2 动植物,高耸的山崖,低陷的峡谷之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法: 1.找同学读课文。(指名分段读)

2.你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新的疑问?(针对疑问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疑问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将学习目标定位在学生的需要上,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包括各类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的问题。】

3.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就更有意义了。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些问题?(1)再读课文。(2)查找资料。(3)讨论,向同学请教。„„

4.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为下面的交流讨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自主学习,思考研究。

1.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相关资料。

2.小组学习研讨,交流阅读体会,尝试解决问题。(师巡视,查看,了解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真正做到个性化学习,并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培养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品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资源,无限地获取信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四)交流讨论,深化感悟:

1.通过刚才的学习讨论,你解决了那些疑问?有了哪些收获?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相互交流补充,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游览了海底世界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1)海底暗中有光:

①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②学生纷纷提出疑问:这些发光的是什么鱼?它们为什么要发光?是怎样发光的?相机出示:《海底的冷灯》,认识海底的星光。

【设计意图: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同学应 3 该给予多的时间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2)海底静中有声:

①单击“声音”,听电脑模拟声音,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海底世界静中有声的神秘有趣。

②用动作表演,体会“窃窃私语”这个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从“窃窃私语”这个词入手,让学生表演,再加上一段老师合情合理的语言渲染“这就是窃窃私语,偷偷地小声说话。海里的动物呀,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在一起说悄悄话。”学生一下子明白词语的意思,并且很快地读出了那种窃窃私语的情趣来。这是所有同学都应该理解的词语。】

③想象:海底除了这些声音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呢?你们能用文中这种方式来说说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像,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这种“有的像„„一样„„”的句式训练,使学生的语言在原有文本上有了创新,有了自己一些灵性的东西,这些内化了的学生语言充满了童真、童趣,颇具感染力。中上等学生都应该会用。】

(3)海底动物活动各有特点:

①学生分别扮演海参、梭子鱼、乌贼,表演他们的活动方式。师生相机点评,适当穿插有关梭子鱼、乌贼的视频,让学生加深认识。

②你们感受到了海底动物的有趣了吗?老师扮演《海洋日报》的记者和学生对话。(你为什么叫梭子鱼?你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乌贼和章鱼有什么区别?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说、演、做动作、换词等方法,有机地解决课文中的难点。这种学习方式寓教于乐,既启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也带动了不同层次的各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海底植物差异很大;(以海藻为例,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海藻?)(5)海底地形奇特,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结合海底图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增添了动态演示性的内容,增强了交互性。使得学生不仅仅通过接收信息而学习,还可以通过资料的展示过程以及交互加深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还有力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五)拓展延伸:

1.海底世界不但暗中有光,而且静中有声,还有这么多有趣的动物、植物 4 和矿物,在你眼中海底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赞叹之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资料,对问题的看法也就更全面,更深刻,在交流中学生也能受到强烈的感染。】

2.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科学家断言,二十年后,人类将移居海洋,你相信吗?点击“海底论坛”,结合相关资料,想象未来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探讨海底今后的开发探索。(鼓励学生争论,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学习《海底世界》后想说的话和做的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各类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六)练习巩固。1.基础练习:

(1)把海底动物和它们的活动特点用线连起来,读一读,并圈出动词。

海参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梭子鱼

靠肌肉伸缩爬行

贝类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乌贼和章鱼

巴在轮船底下(2)发挥你的想象,完成填空:

海底动物在吃东西时,行进时,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各种声音,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七)作业:

①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办一张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报纸。

②做“小导游”,向家里人介绍海底世界。

③想象未来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写一写,画一画。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集“趣味性、层次性”为一体,让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自由探索练习这新天地,这样的优化设计,极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既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又延伸发展学生语文水平的能力。特别是发展练习主要针对接受知识快的同学设计。】

(八)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宁静 有声音

海底世界 动物 活动有特点

物产丰富 植物 色彩多样 形态各异

矿物 丰富

下载辽师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辽师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写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并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2.会读课后第3题中的句子,并能把带点的词语......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 ——湘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 6 课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深蓝色的海水中生长着花纹漂亮、 教学内容 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力和神秘......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生字词,会写生字官、铁 2、理解课文内容,能整体把握课文 3、体会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 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整体把握课文2......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中和小学普晋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课文第2~6自然段,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海底是个景色......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沈秋萍 教学目标: 1.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2、读课文的三、......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 第六课 昌乐县实验小学 秦爱国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画、剪刻各式各样的鱼。 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