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11项链教学设计
11、项链
设计说明:
《项链》一课语言优美,学习这篇课文能让学生们真切地了解到祖国山水的美丽和孩童生活的快乐。教学本课时,抓住识字和感情阅读这两个重点。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识字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利用“看拼音识字”、“请教他人识字”、“听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鼓励个性化识字,引导学生归纳一些符合汉字规律的新的识字方法。第二课时,利用课件为学生创造情境来感悟课文内容,并对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获取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内容。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大海》的课件。2.看了片子,你想说什么?
3.激趣导入:是啊!大海真美呀!今天,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海边玩玩?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组词。3.检查学习效果。
(1)我会给正确的读音涂上喜欢的颜色。
(2)我会照样子连一连。
女
采
氵
舌
夭
圭
口
彡
4.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认生字。5.组织学生开火车认字。6.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内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用铅笔做上记号。
2.教师板书:大海、沙滩、浪花、海螺、贝壳、小娃娃。3.自由、流利地朗读课文。4.填一填。
《项链》写的蓝蓝的_______,黄黄的_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___,小小的海螺、_______和笑嘻嘻的_______。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白、的、又、和,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2.请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及笔顺。3.范写。
4.按笔画描红,临写生字。5.认真写字。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在课前播放了《大海》的画面,展示大海的宽阔与美丽,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想知道,想了解,想去玩玩的欲望。在课中提倡合作探究识字,并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识字的方法与规律。写字教学在学生已有的书写经验的基础上,请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结构及笔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师)教学流程:
一、复习识字,朗读课文
1.上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好,不知大家是否还认识这几位生字朋友? 2.做游戏:走迷宫。
3.选择最熟悉的字组词,比比谁说得多。4.齐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课文,课文描写的大海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样子? 2.再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3.朗读指导:课文的语句非常优美,读出轻松、活泼、愉快的语气来。4.小组展示读。5.边听边欣赏。
三、再读课文,加强训练 1.男女生赛读。
2.自由练习:大海、蓝蓝的,沙滩、黄黄的…… 3.自由练读第二段。
4.边读边闭着眼睛想象小娃娃赤着脚在沙滩上快乐玩耍的情景。5.谁来品评最后一段。6.评读。
四、积累短语,拓展练习
1.出示课后,“说一说”,请学生先自己说,再全班交流。2.拓展练习:填一填。
()的大海
()的大海()的沙滩
()的沙滩 小小的()
彩色的()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六、作业练习1.照样子,填一填。例:又宽又远
又_____又_____
又_____又_____
又_____又_____ 2.读课文,做练习。
(1)课文共有()个自然段。(2)课文描写的是()的美丽景色。3.选词填空,把序号填在括号里。①沙滩
②大海
③贝壳
④浪花 蓝蓝的_______ 黄黄的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
小小的_______ 4.写出两句表现小朋友特别开心的句子。第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海滩边的美丽的景色。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自己发展为根本,通过反复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把他们的目光延伸到大自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 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可真好,谢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你们,期待吗?那就闭上眼睛吧!(播放海浪声和大海图片)
听着这声音看着这图画你是什么感觉?(高兴、舒服„„)今天我们继续高高兴兴舒舒服服地学习这篇课文,读课题。
2.大海想问大家生字宝宝都掌握好了没,我们来开火车喊出他们的名字吧。
3.各请一位小老师带读词语。
二、诵读一段,感悟大海之美
(一)数句子
1.任务: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在句号的上边标上 序号。说说为什么是 3 句话。
2.小结:有 3 个句号,所以有 3 句话。3.借助拼音读第一自然段的 3 句话,特别是第三句,是个 长句子,有的地方很难读,“哗哗地笑着”中连续两个词读轻 声,“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比较长,可以采用教师范 读或者小老师带读的方式反复练习。
4.找找,这个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美美的景物? 5.你最喜欢哪个景物?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1.读第一句。交流:你看到过大海吗?谁来夸夸大海?
2.课文是怎么夸的?
3.根据学 生的发言,相机导学,并指导朗读:怎么才能读出海水很蓝很 蓝的感觉来呢?老师范读“蓝蓝的”,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4.引入: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学生可以说一说,也可以 用手势来比一比。教师带读:大海无边无际,看不到头,真是“又宽又远”,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5.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又宽又远”? 6.再读,读出“又宽又远”
(三)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交流:你知道这一句在说什么吗? 2.理解并指导朗读。交流:哪些东西软软的?你想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
3.提问: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吗? 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作者多了不起啊,写出了两个“又宽又远”,我们来跟作者比一比看能不能说更多这样的词语又()又()
(四)学习第三句。
1.引入:请同学读读这个长句子。教师反馈。2.你喜欢句子中的浪花吗?说说为什么喜欢。3.浪花啊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读诗歌,看!它让这句话变成了一首小诗,谁想读读看?
4.你最喜欢三句话中的第几句?喜欢第几句的就站起来读。
过渡:看到这样美的海螺和贝壳,你最想做什么?
三、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一)第一句
1.海螺是哪里来的?你学会了联系前面的内容来读课文,真了不起!我们把这个方法学起来吧!2.读者读者,你读出了小娃娃怎样的感情呀? 3.我们四个组来比一比谁读得最快乐。
(二)第二句
1.瞧!小娃娃把项链挂在胸前多快乐呀,还有一个伙伴也挂起了美美的项链呢,知道是谁吗?谁想带小朋友们去看看?读第二句。
2.让我们说说这串项链是什么样的吧!(金色的、脚印形状的„„)
3.这串项链是由什么穿成的?它是谁的?它挂在谁的胸前?所以,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4.挂着这串金色的项链,大海是什么心情?(快乐)让我们读读大海的快乐吧!
5.男生读第一句小娃娃的快乐,女生读第二句大海的快乐。
四、语言运用
1.小娃娃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词语,大家看,这些词的后面可以搭配哪些伙伴?
2.还可以搭配哪些呢?说说吧!
3.大海呀说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要送一份礼物给大家,你们看!生字——“白”、“的” 4.你们的字写得跟课文一样美,让大海再听听你们美美的读书声吧!
5.小朋友读完会发现,课文中的词语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多,一样美,你们可以说说自己从项链这篇课文里收藏了哪些词语吗?
6.看,我们把词语串成项链,挂在胸前,走到哪里都是最美的。
第三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3、江南
课文说明:
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全诗前两行描写了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使采莲人不禁发出热烈的赞叹。“可”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形容荷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荷叶非常茂密,那荷花应该也是很繁盛的,不仅景色秀丽,而且莲子必然丰收,所以采莲人的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后五行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勾勒了一幅鱼儿围绕荷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戏”字写出了鱼在水中灵动迅捷、欢乐可爱的活泼形象。这里写“鱼”,却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采莲人划船之娴熟,船行之轻快,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就不难想象了。这是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5 个叠句,手法独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还使得全诗节奏变得轻快愉悦,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最后,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灵动,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 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 个字和竖钩、竖弯2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课前准备:
1.(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教师)2.(1)预习生字、新词。(学生)(2)读熟课文。(学生)(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预设:
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预设:
加一加:氵+工=江。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预设:
生1: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并展示收集的资料,增加了学生对江南及荷花的了解。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预设:
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2)大丁遇小口。(可)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设计意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在识字环节教师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本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自主识字、创造性识字、小老师领读识字、赛读识字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学习的主人,提高识字的效率与识字的积极性。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强调练字应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书写指导。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内、班内汇报学习成果,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一开课就进入游戏闯关情境,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字词的热情,不仅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而且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运用。教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从感官上和心理上激发学生的读文热情,并为诗文的理解奠定必要的情感基础。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导学:(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预设:
生1:我看到很多莲叶,长得很美、很绿。生2:我觉得莲叶像帽子、像伞。
③导读: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想象可真丰富!诗人是怎样描绘荷叶的?(莲叶何田田)④导学:原来诗人是这样夸荷叶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夸一夸吗?(课件出示“莲叶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预设:
生1:莲叶真美呀!生2:莲叶真绿呀!
生3:莲叶真多呀!一层连着一层!
⑤导读:诗人看到这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心里也非常喜欢。他是这样来描绘的(课件出示诗的前两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老师看到这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也想来夸一夸。请听老师读这句。(教师范读)⑥导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⑦引读: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学生模仿采莲姑娘读)⑧小结:好一个“何田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真——美。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①导学: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 ②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③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④学生大胆想象。预设:
生1: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生2: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在它下面躲雨呢!
⑤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⑥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⑦再次引发学生想象,体会情感: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⑧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⑨导读: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小鱼的快乐吧。⑩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3)导读: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设计意图:教师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与文中的景物对话,并背诵积累诗句,不仅使学生升华了情感,还内化了语言,使教学扎实有效。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积累的诗背给家长听,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试着在家长的帮助下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锻炼了孩子的信息处理能力。
板书设计:
3、江南 美
第四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zcs教学设计
7、z c s 设计说明: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要,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教学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以唤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通过情境感染、游戏活动、创编儿歌、多种形式朗读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拼音。将学拼音与识字、读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学会声母z、c、s,会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以及读儿歌、学生字的目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 z、c、s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 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过桥》。教学重点:
1.声母 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2.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教学难点: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教学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以前学过的声母和韵母的卡片、zcs的拼音卡片、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卡片。(教师)2.萝卜形状的带调整体认读音节卡片。(教师)3.生字和词语卡片。(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母卡片。)2.创设情境,引出新课:今天,是拼音宝宝小i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小i唱《生日歌》好吗?(课件出示:卡通的韵母i,面前放着一个点燃蜡烛的蛋糕。)小i有一个愿望,它希望大家帮它邀请三位新的拼音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大家愿意帮忙吗?
3.出示z、c、s的拼音卡片,揭示教学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邀请的三位拼音宝宝,在邀请它们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过生日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为小i找三位新朋友,并邀请新朋友来参加生日会的过程中快乐轻松地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
二、图文结合,学习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一)学习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现在,我们就出发,去结识我们的新朋友吧!2.学习声母z。
(1)课件出示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2)教师出示z的卡片,引导学生发现z就是今天要邀请的第一个声母宝宝。引导学生借助“写字”的“字”试着认读声母z。学生试读。
(3)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写字”的“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的读音。
(4)教师范读z,学生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形。(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读声母z。
(6)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插图,想办法记住声母z的样子。(7)引导学生读儿歌:我会写字z z z,像个2字z z z。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声母z,也就可以邀请它去参加小i的生日会了,小i特别高兴,马上走过来和声母z跳起了舞,瞧,它们组成了一个音节,这个音节不能拼读,只能整体认读。(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i。)这样的音节叫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对比朗读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差别。(声母z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zi读得长而响亮。)(3)学生练习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ī、zí、zǐ、zì。小组内练读,指名领读。
4.指导书写声母z。
(1)过渡:跳了这么久的舞,声母z都累了,它要回家休息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儿吗?
生(预设):四线格。
(2)引导学生观察z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空。(3)学生在书上描红。(4)在四线格中书写。
(二)知识迁移,学习声母c及整体认读音节ci。
1.过渡:我们已经顺利地邀请到了第一个拼音宝宝,现在我们要去找另外两个拼音宝宝了。它们也藏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2.学习c的发音。
(1)教师仔细看图,出示c的卡片,你能在图中找到这个字母吗?(2)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刺猬”的“刺”的一声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c的读音。
(3)教师范读c,学生观察教师口形。
(4)学生自由练读c,体会发音要领。当小老师领读声母c。3.记住声母c的形。
(1)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c的样子。
(2)引导学生编儿歌:小小刺猬c c c,半个圆圈c c c。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ci。
(1)过渡:顺利地邀请到声母c,小i又来和声母c跳舞了,它们组成整体认读音节ci。(2)引导学生读整体认读音节ci。
(3)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cī、cí、cǐ、cì。小组内练读,指名领读。
5.指导书写声母c。
(三)运用规律,小组合作学习声母s及整体认读音节si。1.出示声母s的卡片。
过渡:最后一个声母宝宝,你找到了吗?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前边两个声母的方法和步骤自学声母s的发音。
自学提示:
(1)找出图中与声母s形状相似的部分。说一说,图中蚕宝宝在干什么?(2)借助“吐丝”的“丝”的音试着读声母s。3.学生汇报,指名认读声母s。教师纠正发音。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想办法记住声母s的形,然后派代表交流。5.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整体认读音节si。
(1)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整体认读音节si,教师巡视,纠正发音。(2)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sī、sí、sǐ、sì。(3)指名领读。6.指导书写声母s。
设计意图:将汉语拼音的教学与说话、看图、情境创设、朗读儿歌紧密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三、快乐游戏,巩固认读声母和游戏拼读
1.过渡:生日宴会继续进行,现在拼音宝宝们邀请我们和它们一起做游戏。2.游戏:比谁反应快。
找6名同学每人手里拿一张拼音卡片,卡片上写着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或声母z、c、s。老师随机读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拿着相应卡片的同学听到后马上跳一跳。
3.游戏:拔萝卜。黑板上贴有萝卜形状的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学生举手到黑板前摘下卡片领读并组词,读正确的同学可以得到萝卜作为礼物。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区分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巩固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建立起拼音教学与语言文字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师生谈话: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参加了小i的生日会,这节课我们继续去给小i过生日。
2.游戏:吃蛋糕。(课件出示:切成块的蛋糕,每一块上都写着一个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3.导学:瞧,拼音宝宝们要吃蛋糕了,不过只有先读出蛋糕上的音节或声母才能吃到蛋糕,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给小i过生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激趣,拼读音节(一)学习两拼音节。
1.过渡:来参加小i生日会的拼音宝宝可真不少,瞧,它们也来了。(课件出示韵母:ɑ、e、u)它们也想认识z、c、s这三位新朋友,很快它们就和z、c、s交上了朋友。
2.课件出示z、c、s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3.学生自由练习拼读。4.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音节。
5.加上声调读一读:课件出示带声调的音节,学生开火车拼读。(二)学习三拼音节。
1.过渡:z、c、s成了生日会上最受欢迎的拼音宝宝,大家都来和它们交朋友,它们不但组成了两拼音节,还组成了三拼音节,现在我们就来拼一拼,读一读。2.课件出示z、c、s的三拼音节。zuó cuō suǒ
3.引导学生回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三拼音节。5.开火车拼读。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拼读音节,激发了学生的拼读热情,多种形式的拼读进一步巩固了音节的拼读。
三、联系生活,认字学词说句子
1.过渡:同学们看,来参加今天生日会的还有一些字宝宝。(课件出示学过的生字:爸、妈、马、土、不、画、打、棋、鸡。)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同学们真棒,认识了这么多字。(出示“字”的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字”和整体认读音节zì。
2.课件出示“学”。教师引学: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字,你认识吗? 3.指名给“学”扩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词语,出示“词语”的卡片,指名认读。
4.引导学生用“学生”说话。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句子”。出示“句子”的卡片,指名认读。
5.课件出示书中的字词句,教师介绍:同学们现在认识了很多汉字,两个或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了“词语”,好多词语连在一起又构成了“句子”。
6.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学生自由拼读。7.指名拼读词语。
8.继续学习会认字“字、词、语、句、子”。
设计意图:汉语拼音的学习与学词、认字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语文的学习又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词认字,拼读音节,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习汉语拼音与学词认字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
四、朗读儿歌,拼读音节
1.过渡:大家都在为小i过生日,我们也为小i的生日会献上一首儿歌怎么样?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准字音。
3.引导学生看书,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或问老师和同桌。说一说在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4.学生圈画红色的音节,自由练习拼一拼,读一读。
5.找一找,儿歌中还有哪些音节是我们学过的,在书上做好记号,并和同桌互相拼一拼,读一读。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儿歌,并尝试加上动作。7.全班同学带动作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在故事情境中将朗读儿歌、拼读音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边学拼音,边读小韵文,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五、重点提示,总结收获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收获:现在小i的生日会就要结束了,你们玩得开心吗?能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一说吗?
2.学生谈收获。
3.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引导学生发现读这几个音时,舌头都是平伸的,所以这三个拼音宝宝都叫做平舌音。
4.朗读儿歌,结束本课。
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全靠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从小学好它。设计意图:归纳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三个声母的共同特点,用儿歌的形式突出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作业练习
1.z c s zi ci si 一个写2行。
2.朗读课本32页音节和33页《过桥》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7.z c s z c s zi ci si zá zé zǔ zuó
cā cè cū cuō sǎ sè sú suǒ 学 字 学生 词语 我是小学生。句子
教学反思:
第五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aoouiu教学设计
10、ɑo ou iu 教材分析:
本课有6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大海的情境图。大海上空,海鸥自由自在地飞翔着;海面上,一头小象正驾驶着一艘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帆船在航行;大海里,海豹正畅游着。其中,“奥、豹”提示ao的音,“鸥”提示ou的音,“游”提示iu的音。
第二部分是复韵母ao、ou、iu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声母与ao、ou、iu的拼读,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第四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小桥流水、桃红柳绿的情境图。4个词语“小桥、流水、垂柳、桃花”中,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其中“小、桥”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其中xiǎo、you、piüo、dào、xiào、shǒu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台”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六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小、桥、台”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xiǎo niú”。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ao、ou、iu和它们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2.正确拼读声母和ao、ou、iu组成的音节。能正确书写音节词“xiǎo niú”。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小桥、流水、垂柳、桃花”4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4.认识“小、桥、台”3个生字。
教学重点:复韵母ao、ou、iu的正确认读;声母和ao、ou、iu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复韵母“ao—ou”和“iu—ui”的发音辨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韵母ao ou iu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o ou iu 3个复韵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学好拼音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ao ou iu”的发音;了解“iu”的标调。教学难点:“ao”“iu”的发音,口型唇位到位,才能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三个音?(ɑi ei ui)2.我们把ɑi ei ui叫什么?(复韵母)3.抽读卡片,重点区别ɑi ei的发音。
二、学习新知 1.激趣导入
(1)出示单韵母卡片:a、o、e、i、u、û。(齐读)(2)从这六张卡片中找出二张拼成我三个复韵母。请学生上台拼卡片并指导说话 a和i在一起ai、ai、ai e和i在一起ei、ei、ei u和i在一起ui、ui、ui(3)导入: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ai、ei、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
2.初步认形。
学生翻开书本汉语拼音第10课。认识ao ou iu 师板书:ao ou iu 3.读准音。(1)指名读。
(2)不会读的小朋友,我们也可以根据图来猜出读音。像第一张图,图上画的是五环旗,是奥运会的标志。“奥”字就是“ao”的第四声。
第二张图上画的是海鸥,“鸥”就是“ou”的第一声。
第三张图画的是鲸在游泳,我们就可以推出这个复韵母念“iu”。(3)听录音读→同桌互听互读→全班抽查→正音。4.读读四声。自由读→同桌指读。
师任意写“ao”的四声,学生读,开火车读。生标“ou”的四声→纠正→各种方式读。
生标“iu”的四声,注意与“ui”比较,儿歌记忆——小i在前iu、iu、iu,小i在后ui、ui、ui,同时强调“iu”的声调标在“u”上。
5.做手势齐读板书,抽读。
6.“比耳朵”游戏:师读带调韵母,生上台指出韵母,课间操。iū,iū,什么iū,语文写字得了优; iú,iú,什么iú,鱼儿鱼儿水中游; iǔ,iǔ,什么iǔ,你是我的好朋友; iù,iù,什么iù,上下楼梯要靠右。
四、作业
1.课后练习读ao ou iu四声。2.ao ou iu四声的书写。板书设计:
ü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iū iú iǔ i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韵母ao ou iu与声母的拼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ao ou iu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及与声母的拼读。2.过程与方法:练习复韵母ao ou iu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
教学重点: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o ou iui组成的音节。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教学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1.开火车读ao ou iu 2.听写复韵母ao ou iu。
3.听读练习:找出这几个老朋友。学生边听边一起找出带调韵母,师巩固。
二、音节练习。
1.“ao ou iu”很喜欢交朋友。
出示:z—ao→zao j—iu→jiu y—ou→you l—ou→lou y—ao→yao 自由拼→指名拼→开火车拼。2.帮它们找找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朋友。3.学习三拼音节。
出示三拼音节:j——i——ao——jiao q——i——ao——qiao 4.指名拼→同桌互拼→标声调拼→选一个音节扩词说句子训练。x——i——ao—— xiao 5.练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1)学生拼读会拼的音节,说一说。(2)教师教读不会的音节。(3)识记生字:小 桥 台
三、书写练习。1.说说要注意什么?
①要靠拢;②要匀称;③写中间。2.学生书写。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拿笔姿势要正确。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z—ao→zao j—iu→jiu y—ou→you l—ou→lou y—ao→yao j——i——ao——jiao q——i——ao——qiao x——i——ao——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