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助教活动教案教案
中三班家长助教活动教案
(东东爸爸)
本次活动以中三班全体小朋友为教学对象,围绕青蛙的体态特征,进行对青蛙的折纸活动设计、制作等互动活动。本活动根据青蛙体态特征及动作特点,将音乐、绘画和手工相结合,引导小朋友进行折纸青蛙的制作,同时,让幼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培养幼儿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
一、活动主题:
我爱小青蛙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培养幼儿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
3、通过将绘画和手工结合,形成有立体感的粘贴画,增强幼儿手工与绘画中图形比例的协调关系的锻炼。
三、活动准备:
材料:A4纸1张,绿色正方形纸1张、剪刀1把、胶棒1支、彩色笔、投影机。
四、活动过程:
(一)知识认知环节
1、以谜语引出主题
小朋友,今天给你出个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
妈妈有腿没有尾,宝宝有尾没有腿, 宝宝长大变了样, 宝宝尾巴长出腿。
2、以另一个谜语给出活动主题的答案
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吃面,专吃害虫保庄稼。
3、引出青蛙的成长过程(PPT)
(二)绘画互动环节
(1)老师将工具发到小朋友桌子上,带领小朋友在纸上画出水波和荷叶(根据时间情况,荷叶可以裁出),重点锻炼小朋友的平行线和放射线及圆的画法。
(2)画好后,老师问:青蛙在哪里呢?(3)放音乐,进入下音乐互动环节。
(二)音乐互动环节 先让小朋友对要做的手工有一个感性认识。
由一位老师,和着音乐,将4只已经叠好的青蛙发到各个组中,并和着音乐让青蛙在小朋友桌上跳到刚画好的荷叶上。.
(三)手工制作环节(1)青蛙制作(老师带领)
(2)同桌小朋友比赛,看谁的青蛙跳的远,注意,要在相同的起点上。(3)将青蛙粘在刚才画好的图的荷叶上。写上时间和名字。(4)画简笔画,使画面更加充实(时间允许情况下)
五、延伸活动
到户外学青蛙跳,看谁跳的远 附图:主要制作过程
1、取一张正方形的纸,对半裁开。将长边对着自己,放在桌前。
2、沿两组对边分别对折,留下折痕后打开。
3、将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向中线对折,留下折痕后打开,左上角和右上角做相同处理。此时纸上有两个大的X折痕。
4、翻过来,将左右两组对边分别向中线对折,留下折痕后打开。
5、再将纸翻面,根据刚才的压痕将X的两边向内压,压平后得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
6、先折青蛙的四条腿。将右下角向右上方折起,沿中线对齐,形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的二分之一处向左下方翻折。另外的四个角做相同处理。
7、翻过来,将左下角向右上方折起,沿中线对齐,左上方向右下方折起,沿中线对折。
8、将右边的三角形向下折,沿三角形的二分之一处向上折起。
9、画上两只眼睛,一只可爱的青蛙就完成了。
第二篇:家长助教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蝴蝶结
活动目标
1、喜欢制作蝴蝶结,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感受为妈妈准备礼物的快乐。
2、能尝试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制作蝴蝶结。能按轮廓剪出蝴蝶结,能将皱纹纸揉搓并粘贴。
3、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已做好的蝴蝶结一个、各色皱纹纸条、卡纸、剪刀、胶水、别针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蝴蝶结,产生制作兴趣。
(1)教师手拿蝴蝶结,吸引幼儿兴趣。
提问:老师手上拿了什么?漂亮吗?
(2)导入为妈妈准备母亲节礼物,产生制作动力。
师:母亲节要到了,我们要为自己的妈妈准备一份漂亮的礼物。
2、仔细观察、了解蝴蝶结的制作方法。
(1)教师手拿蝴蝶结,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请看一看,这个蝴蝶结是怎样做出来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些小纸球是如何粘贴的?
(2)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蝴蝶结的制作方法,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
(3)教师讲解示范蝴蝶结的制作过程:先用见到依照轮廓线剪下蝴蝶结,将各色皱纹纸条揉搓成团粘贴在蝴蝶结两侧。最后将别针扣在背后即完成。
3、制作蝴蝶结,进一步加深对制作步骤的了解。
(1)教师交代制作要求及注意事项:要有顺序的制作,注意沿轮廓线剪下蝴蝶结,将皱纹纸用力揉搓成小团,粘贴时要注意粘牢。小心使用别针。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重点指导将皱纹纸揉搓成小团粘贴,协助将别针扣好。
4、展示评价
(1)幼儿制作完成后,注意检查是否粘牢,制作是否美观。
(2)师幼之间互相评价,说说喜欢谁制作的蝴蝶结。
(3)提问:将这样的小礼物送给妈妈,还想要对妈妈说些什么?
第三篇:家长助教教案
家长助教教案《看医生,我不怕》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做个勇敢的孩子。
3、认识一些基本的医疗器具。
二、活动准备
1、动画视频《看医生,我不怕》
2、PPT课件
3、听诊器、体温计、压舌板、注射器等一些基本的医疗器具。
三、引入:
1、身穿白大褂,带上常见的医疗器具入场。
2、自我介绍。
四、活动过程
环节一:谈话(揭秘医院)引导小朋友说说已有的就医经验。
(一)认识医院
1、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医院?
2、为什么要去医院,去做些什么事?
(二)认识医生和护士
医院里有哪些人呢?他们是干什么的?
(三)认识救护车
出示救护车模型
1、会区分救护车、警车和消防车的声音。
2、了解救护车的基本作用 环节二:观看影片《看医生 我不怕》
1、出示PPT课件上的图片 图片上的小朋友怎么了啊? 问小朋友们看医生时的表现
2、播放动画视频《看医生 我不怕》
今天叔叔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下呀?那是什么动画片呢,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3、看完后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医师帮蓝迪做了哪些检查,里面用到了哪些医疗器具。继而引导小朋友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针。
环节三:角色扮演
今天叔叔也带来了这些医疗器具哦,简单介绍影片中的一些基本的医疗器具,并分别邀请2-3组小朋友上台进行角色扮演,熟悉就医流程。
第四篇:大班家长助教活动教案
大班家长助教活动教案:信的旅行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通过图片展示认识“邮局、邮箱、邮递员”。
2、小朋友自己动手学会写邮编、贴邮票,完成信的制作。
3、体验“寄信、邮递员盖邮戳、收信”整个过程。
活动准备:明信片、邮票、笔、油画棒、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开场游戏:给手指做早操
手指操 金锁银锁,咔嚓一锁,大门打开,老师来了,全体起立,做早操,一二、一二、一二 跑步走,一二、一二、一二 全体起立,解散。
小朋友们都说得好、做的棒,所以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个礼物作鼓励。(分发明信片)
二、认识明信片:明信片的组成——邮编栏、留言栏、地址栏、邮票栏
三、图片展示:认识邮局、邮政标志、邮箱、邮递专用车、邮票、邮递员、邮戳
四、制作信: 写邮编(325802)——画图画留言——贴邮票—— 写地址、收信人姓名(教师完成)
五、明确寄信、收信过程:(寄信)邮局——邮箱——邮戳——邮 递(邮车、邮递员)——幼儿园(收信)
六、活动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伙伴们一起欣赏自己画和邮票图案。
2、把信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邮局寄信。
第五篇:家长助教幼儿园教案
做个爱动脑、讲卫生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小实验激发小朋友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小朋友自己和父母一起动手做
实验。
2、通过《老虎拔牙》的故事,引导小朋友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
教学工具:玻璃杯,水槽,一张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
教师:小朋友你们爱看魔术吗 ?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好不好?(与小朋友们互动,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教师演示:覆杯实验
实验过程中,为了增加小朋友的好奇心,将装水的杯子倒下,看到水流下来,再将硬纸片放在杯口,纸片自动落下,做了铺垫后,将一满杯水装好后,将硬纸片覆盖上后倒放,观察硬纸片和水都没有落下。(在做实验时,注意与小朋友互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小朋友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尽可能激励他们开动脑筋)
教师总结:托住水的是空气,小朋友知道空气在哪里吗/?(为了感受空气,让小朋友把自己的嘴巴和鼻子捂住,感受不能呼吸的感觉)我们周围的空气对我们非常重要,这个实验小朋友们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做一遍。
(二)唐诗背诵
教师:小朋友们会背唐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几首唐诗好吗?(从小朋友中迫不及待的答案中,选择大多数小朋友都会背的唐诗大家一起背诵。)
(三)“老虎拔牙”的故事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针对此阶段的孩子都喜欢听动物的故事的特点,引发小朋友的兴趣。)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有关老虎的故事好不好?(在小朋友的一片期盼声中开始讲有关老虎拔牙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提一些小朋友感兴趣而又能回答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听完故事后,小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吗?(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相信他们都能找到故事的关键点)我们以后该怎么做呢?
小朋友基本上都能回答;以后要少吃糖,吃完东西要刷牙。
课堂小结: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呢?(让小朋友举手回答,简单地回顾课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