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书法备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蒋玉妹
尹集中心小学
第一课 字形特点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教学用具:小黑板、卡片。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身 之 正 会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
(一)”。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身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身”字)〈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5〉师生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字形较短:血 之
字形较方:正 画
字形较圆:会 香
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2〉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3〉学生试写,要求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教后记:
第二课 字形特点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 天 口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4、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 字形较小
二、指导书写。
1、较大字形:
〈1〉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2〉老师写:发 〈3〉生试写:天年
2、较小字形:
〈1〉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2〉师边将边示范:白 〈3〉学生试写: 口 日
3、偏斜字形:
〈1〉左斜字 主笔不可过于左斜。〈2〉范写:夕 勿 〈3〉学生试写。
〈4〉右斜字 主笔不可过于右斜。〈5〉范写:戈 飞 〈6〉生试写。
三、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生读名人名言。
2、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格式、字:
4、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四、老师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生继续练习。教后记;
第三课 整齐平正
教学目的:
1、掌握字的书写规律— 整齐平正。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教学用具:
写有华罗庚名言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整齐平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写“卫”字。
〈1〉横向笔画较平,竖画要直。〈2〉范写:卫 〈3〉生试写一个。
2、指导写“不”字。
〈1〉横较平,竖宜直。撇、点相称。〈2〉范写:不 〈3〉生试写。
3、生自学自悟。〈1〉学生看书P9—10。
〈2〉讨论如何写好“革、寻、歪”这三个字。〈3〉指名谈并演示:
革 横向笔画上下对正,长竖居中。寻 长横较平,上下部对正。歪 横较平,上下两竖对正。〈4〉学生试写“里、至、目、墨”。
三、名人名言练习。
1、读想含义。
2、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教后记:
第四课 分配匀称
教学目的:
1、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观,应将笔画安排匀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3、继续练习行款练习。教学用具:
写有字的小黑板(一个字美观,一个字分布不均匀)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字是否达到要求了?哪个好些?为什么?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
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分布匀称
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而且笔画的分配要匀称。
二、指导书写。
1、学生看书P13—14。
2、理解“匀”与“称”。匀—笔画间隔均匀 称—笔画左右相称
3、讨论如何写好“主、衣、回、困、言、京、再、奋、杰、春、事、带”这十二个字。
4、讨论发言归纳:
“主” 横的间距均匀;示范:主 “衣” 内外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回 “京” 左右笔画相称;示范:京
“奋” 撇捺相称,下部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奋 “事” 横的间隔均匀;示范:事
“杰” 撇捺相称,四点间隔均匀;示范:杰 课堂练习:生随音乐试写以上十二个字,一字写两遍。
三、行款练习。
1、生读两则名人名言,明其含义。
2、试写第一则名言。
3、同桌交流。
4、师指正存在的问题。
5、生继续练习第二则名言。四、作业:
第五课 比例适当
教学目的:
1、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4、训练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1、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想笑)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对称,即比例失调)小结: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不适当,那么写出来很难看。如:孟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的比例处理适当。板书:比例适当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让学生细致观察,想: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写它们时应注意什么? 苗 孟 篮 封 睡 谢
2、看书P17—18
3、指名回答并归纳:
〈1〉上下结构的字:
上宽下窄:苗(上、下长短相等)
上窄下宽:孟(上部长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篮(上中下长短相等)
〈2〉左右结构的字:
宽窄相等:封(右部稍长)
左宽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长)左窄右宽:睡(左边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结构的字:
如“谢”(左中右宽窄相等,左部较短)
三、随轻音乐,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行款练习。
1、生读,明其含义。(第一则)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五、作业:
将书上P21—22的字各写三个以及第二则名言。教后记:
第六课 重心平稳
教学要求:
1、掌握汉字书写中“重心平稳”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平稳”的要点和细节。
2、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怎样才能使汉字的比例适当呢?
二、新课学习。
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重心平稳才美观。(揭示课题,齐读)
1、对比写两个“乡”字,重心稳:“乡”,反之“乡”让学生感悟。
2、阅读书中“概述”,记号,交流。
3、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4、以“手”字教学为例:
〈1〉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2〉指名写一个“手”下面同时练习一个。〈3〉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4〉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手”。
5、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重心平稳”这一规律。
7、行款练习。〈1〉认读行款内容。〈2〉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3〉交流: a、字居格中 b、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c、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如:
础(√)石出(×)笔画之间要互相兼顾。〈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作文展评。
1、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手”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进行行款练习。
2、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3、行款要有一定速度。了解颜真卿的故事(见书)教后记:
第七课 字形特点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领悟,练习领会毛笔字字形特点
(一),主要是字形由两、三个部分组成时的结构规。
2、在练写中进步熟练掌握毛笔笔画的书写规律。
3、培养学生书法鉴赏的能力及对毛笔书法的热爱。教学准备:
师:毛笔、墨汁、砚合。
生:前三项同上,另备抹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钢笔书法练习在“写字”课中暂告一段落。不论是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讲究结构美和笔画美。
2、欣赏几幅优秀学生书法作品,激发兴趣。
3、揭示课题。
二、指导写书。
1、认读所写生字。
2、以“森”字教学为例: 〈1〉学生独立阅读书写要求。
〈2〉 指名根据教师放大的例字说说要求,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培养临帖能力。
〈3〉教师范写,全班观察,同时体会笔画的写法。〈4〉学生临帖,先写一个。教师辅导。〈5〉点评学生习字。〈6〉继续练习写一个。
3、“磊”“矮”“耀”教法同上。
4、“林”“比”“昌”“炎”独立书写。
三、作业展评。
1、欣赏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2、从有代表性问题的书法作品中进行评讲。
3、四人小组展评。
四、作业:
课堂中如有不成功的汉字再练写两个。教后记:
第八课 字形特点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字形特点
(二)其中的规律,领会这类字的结构特点。
2、进一步熟悉毛笔字基本笔画的运用笔,使书写更美观。
3、培养书法鉴赏及临帖能力,培养对书法的热爱。教学准备:
师:毛笔、墨、米字格纸、砚、范写好的例字。
生:工具同上,另备小抹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规律?
2、揭示课题:字形特点
(二)二、指导书写
1、阅读“概述”。
2、认读所写汉字。
3、分类找出“相向”、“相背”、“一两笔”“结构单一” 如:“相向”:妙 助
“相背”:张 肥
“一两笔”:乙 卜
“结构单一”:口 日
4、每类字中分别选一个字作例字教学,如:“妙”: 〈1〉自读,领会结构要求。〈2〉指名依教师范字讲要求。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妙”字左右两部相向,左部横向右上斜,右部撇向左下长伸。
〈4〉学生临帖,教师辅导。〈5〉 点评学生作品。〈6〉继续练写另一个字。
三、作品展评
1、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2、评讲有代表性的问题。
3、四人小组展评。
四、课后练习
可依此课所学字形特点
(二)的规律,每种类型再找一两个字练写试试: 如: 相向: 勤 攻
相背: 地 把
一、两笔: 人 八
单一结构: 中 大 教后记:
第九课 点画要呼应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毛笔书写中“点画要呼应”的规律。
2、通过此类字的临帖,进一步熟悉毛笔笔法,使书写更美观。
3、培养书法鉴赏能力、临帖能力及对书法的热爱。教学准备:
师:毛笔、墨、米字格纸、砚、例字 生:工具同上,另带小抹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揭示课题。
二、指导书写
1、阅读了解“概述”内容,记号。
2、交流阅读已知。
3、分类教学,以一个字为例,如: 点与点呼应:京 点与提呼应:习难度大一点的:率 点与撇呼应:平
以“京”字教学为例:
〈1〉 自己阅读,读帖了解要求。〈2〉 指名以老师写的例字讲要求。〈3〉 教师范写,边写边讲:
“京”字,上横要长,上、中、下三部分对正,下部左点与右点呼应。〈4〉学生临帖,写一个“京”字。〈5〉 教师巡视后点评,再写一个。
三、作品展评
1、欣赏好的学生作品,注意规律的把握及笔画的美观。
2、四人小组点评、欣赏。
四、作业:
继续练写每种类型中的另一个字。
教后记:
第十课 长短要变化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书法中“长短要变化的规律”。
2、进一步熟悉毛笔笔画及将各种规律融会贯通。
3、培养书法鉴赏能力,临帖能力及对书法的热爱。教学准备:
师:毛笔、墨、米字格纸、砚、例字 生:工具同上,另带小抹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又了解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2、揭示课题。
二、指导书写
1、自读了解“概述“要求”,记号。
2、交流要求。
3、认读所写汉字。
4、分类比较。
言 重 生 革(横的变化)鞋(左右横画不同)非 供 日(横竖的变化)勿 易 家(撇的变化)
5、每种类型选一个字教学,如“言”: 〈1〉自己读帖后上前及教师例字讲要求。〈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3〉学生点评教师作品。〈4〉学生临帖,写一个“言”字。〈5〉点评学生代表作品。
〈6〉 继续练写一个,能改进最好。
三、作品展评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2、点评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存在的问题。
3、四人小组展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毛笔书写中同一种笔画的长短应该有变化。愿大家平常钢笔书法中也能借鉴这种规律!
五、布置作业:
每种类型的字继续练写剩下的。
教后记:
第十一课 伸缩穿插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伸缩穿插,了解伸缩穿插在书写中的重要性。
2、通过练习初步掌握伸缩穿插。
3、欣赏有关的书法作品,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学准备:
1、笔墨纸砚。
2、投影机。
3、录音机及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几个汉字:杰 朵 翻 锲(通过投影显示两组汉字)
2、学生比较观察,找出规律。
3、教师总结:为了使汉字的结构合理美观。有的笔画应恰当地伸缩或穿插。
二、掌握新知。
1、学生通过范字了解什么是伸缩穿插。
2、师总结: 伸缩是指一笔画在不同的方向伸或缩。穿插是指笔画之间的穿插。
三、指导书写。
1、教师示范:杰(边写边讲解)
2、板书:上伸下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拿出几个学生的练习投影,学生评议。
5、学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继续学习其他的伸缩。
1、教师出示:朵 翻 锲 繁 笔
2、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上缩下伸 左伸右缩 左缩右伸
3、教师示范:朵 翻(边示范边讲解)
4、学生练习,放音乐。
5、教师巡视指导。
6、优秀作品展示,师生评议。
五、学习穿插:出示“雄、跳、愉、树、游”。师生归纳穿插规律。
六、布置作业:练习“愉、树、游”。板书: 上伸下缩
伸缩 上缩下伸
左伸右缩
左缩右伸
教后记:第十二课 轻重要适宜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笔画有轻有重。
2、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在书写中如何注意轻重适宜、搭配合理。教学准备:
1、笔墨纸砚。
2、投影、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内容。(伸缩穿插)
2、引入新课:轻重要适宜(板书)
二、出示范字: 自 明 卫 千 正
1、学生观察每一个字的轻重。
2、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1〉“自”:横画较轻,竖画较重。右竖比左竖较重。〈2〉“明”:横向笔画轻,竖向笔画重;左部右竖较左竖重。〈3〉“卫”:笔画少。用笔重,三笔轻重差不多。〈4〉“千”:三笔都较重,竖比横更重。
〈5〉“正”:上横较重,中竖不上横稍轻;短横、长横比中竖稍轻。
3、教师总结:
〈1〉一般横画较轻,竖画较重。〈2〉笔画少的字都较重。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师生评议,教师总结示范纠正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师出示范字:“整”,“餐”,“舞”,“健”,“割”,“赛”。
1、学生观察轻重情况。
2、学生尝试归纳规律。
3、师总结:笔画多的字用笔都较轻。
4、学生练习,放音乐,教师巡视。
四、作品展示,师生共评。
五、作业:课后练习,每字十遍。
板书:
横轻竖重
轻重要适宜
多轻少重 教后记:
第十三课 偏旁要容让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书写中要正确处理偏旁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在书写中如何做到偏旁之间要容让。
3、通过比较展示,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教学准备:
1、笔墨纸砚。
2、投影、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1、回顾上节课内容:轻重要适宜。
2、引入新知:偏旁要容让(板书课题)
二、出示范字:
时 观 独 得 鸣 腾 双 倦 泉 要 华
1、学生观察。
2、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在合体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而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又以含左偏旁的字为多。书写左偏旁,一般要写窄些,将比较宽的部位让给右部。对于其他结构的合体字也应以窄让宽,以短让长,以小让大。
三、教师范写:时 观 独(边写边讲解,学生观看)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展示,师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六、继续练习:泉 要 华
1、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
〈1〉上部窄短,下部宽长,上让下。如:“泉”。〈2〉上窄下宽,上让下。如:“要”。
〈3〉上部较窄短,下部稍宽长,上让下。如:“泉”。
2、学生练习,放音乐,师巡视指导。
七、优秀作品展示:师总结并板书。
八、练习:回家书写:得 鸣 腾 双 倦
板书:
左让右 偏旁容让
上让下
教后记:
第十四课 疏密要得当
教学要求:
]
1、让学生了解在书法中要注意安排有疏有密。
2、如何在书写中做到疏而不散,密而不挤,疏密得当,搭配合理。教学准备:
1、笔墨纸砚。
2、投影、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内容:偏旁要容让。
2、引入新课:疏密要得当。
二、教学范写: 引 吏 印 美
1、学生观察,教师归纳:
〈1〉“引”:左部笔画较紧密,右部笔画疏松,右部笔画比左部笔画稍重。〈2〉“吏”:上笔画较紧密,下笔画较疏松,撇捺舒展。〈3〉“印”:左部笔画较紧密,右部笔画疏松。
〈4〉“美”:上部笔画紧密,下部笔画疏松,下部横要长。撇捺对称。
2、教师总结: 笔画少就疏。笔画多就紧。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五、学生继续练习其他的字:(放音乐,教师指导)谨 郎 难 盛 鼻 都 徽
六、优秀作品展评:(投影)
七、师总结:
疏而不散,密而不齐,疏密得当,搭配合理。
八、布置练习:回家,每字5遍。
板书:
少 疏
疏密得当
多 紧
教后记: 第十五课 集字练习
(一)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集字?以及集字的意义。
2、继续进行书写训练。教学准备:
1、笔墨纸砚、投影、录音机、磁带。
2、名家字帖。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回顾上节课内容:疏密要得当。
2、引入新课:出示名家字帖,学生欣赏。
3、板书课题:集字练习。
二、了解集字。
1、什么是集字?
一般是名家书写的字组成所需要的词、句或篇章。
2、为什么要练习集字?
练习集字既能学习字的写法,也可从中受到教育。
3、知识延伸:平时喜欢哪些书法作品,你喜欢什么名言警句?想写成一幅作品吗?
三、集字练习:
1、师示范书写:知 不 足 好 学
2、学生观察,找出每字的书写要领。
如:“知”:左部长,右部偏下,左部横的收笔相齐。
“不”:笔画稍重,撇点相称。
“足”:口的位置在上部要正。撇捺舒展。
“好”:右部比左部稍长,横左伸右缩。
“学”:上部较宽,下部较窄。弯钩稍偏右。
3、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评:把以上字连起来投影,学生评议。
5、学生继续练习:注意每字的安排。(放音乐)
四、优秀作品展示。
五、作业:完成“满、招、损”,“谦、受、益”。
教后记:
第十六课 集字练习
(二)教学要求:
1、继续进行集字训练。
2、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书法作品。
3、初步了解书法作品的布局章法。教学准备:
1、笔墨纸砚。
2、四尺宣纸。
3、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继续进行集字训练。
二、师示范:“不耻下问”。边写边提示:
“不”:横不要过长,撇的起笔稍偏右。竖居中,宜直。“耻”:左部窄长,右部宽短。右部比左部笔画疏松。“下”:横要长,竖稍偏左,点靠上。“问”:口稍扁,左右间隔均匀。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教师出示学生作业:(投影)师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学生练习:“温故而知新”。(放音乐)
六、优秀作品展评。
七、师总结。
八、布置练习: 回家完成“锲而不舍”。教后记: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书法备课12
五年级上册书法备课
[日期:2011-10-20]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五年级写字教案(硬笔)
第1课 独体字夕、乃、戈、之的写法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独体字夕、乃、戈、之的构字规律,与书写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夕、乃、戈、之。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归纳:
“夕”:主笔横撇的斜度不能太平,也不能太竖,这是“夕”字能否重心平稳的关键;中间的点画要点在横撇中间偏上处。
“乃”:撇画起笔应在方格中央偏左处,主笔横折折钩中的横稍短,左低右高,覆盖在撇上,其余部分经过三折后向左下方行笔,形态稍斜,钩锋几乎和撇画的起笔在同一垂直线上。
“戈”:上横是短横,左低右高;主笔斜钩从短横中央穿过,由坐上向右下弧形行笔,不要过弯,也不要过斜,少斜即可;撇画稍靠近短横,点画在右上角。“之”点横折应写在方格中间略偏左处,横撇的横画左低右高,点画和横撇之间要紧密,空隙不能大;主笔捺画自横撇的撇端起笔,向右上然后再向右下弧形行笔,至捺脚处向右平出;撇与捺间的空白较大。4.指导书写:
(1)卡片出示:“夕”
①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②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③指名发言,谈谈自己的试写感受。④师生评议。5.学生练习。6.反馈评议。
第2课 独体字万、石、互、少的写法 五年级写字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独体字万、石、互、少的构字规律,与书写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万、石、互、少。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归纳:
“万”:上横是长横,稍向右上斜,横下面横折钩的起笔、撇笔的起笔及横折钩的钩锋安排在字的竖中线左右,重心就能平稳。
“石”:上横是短横,位置在方格中间,撇画自短横中心起笔,向左下方行书。把握好撇的斜度,“口”写在撇下偏右,这样可使整个字重心平稳。
“互”:中间的撇折、横折部件,它的两斜画的斜度要相同,左右对称如辫状,大小相当,底横平正,这样字就能平稳。
“少”短竖两边的点画要左右对称呼应;“小”下的撇画是字的主笔,它的斜度对字的重心平稳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少”字的撇画不要太平,也不要太竖,适中即可。4.指导书写:
(1)卡片出示:“万”
①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②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③指名发言,谈谈自己的试写感受。④师生评议。5.学生练习。6.反馈评议。
(一)比赛
1.由几名同学上台完成“万、石、互、少”字,其他同学描红。2.全班同学写这四个字,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代表写得最好。
(二)修正
1.由同桌上台再写一次同样的字,全班同学来看一看,比一比,两个同样的,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2.同学点评后,教师边小结边修正并当即示范该相应的例字。选字书写指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重点指导三点水及带三点水旁的字。
2、通过练习,把三点水的字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教学过程:
一、欣赏优秀作业,导入新课
1、欣赏上次的优秀写字作业。
2、谈谈自己看完的感受。
3、回忆如何写好“田”字和“又”字的变形。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下一课——选字书写指导。
二、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1、打开课本,读一读今天要写哪些字。
2、根据结构给这些字分类。
3、以三点水的字为例,研究如何把字写得漂亮。(1)观察三点水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
(2)为了更好地记住三点水的写法法,编了一首儿歌。(齐读)
(3)教师边讲解要领边范写(第一个点是从左上到右下,顺锋起笔,由轻到重,回锋收笔;第二个点起笔稍向左,写法和第一个点一样;提的起笔向右下点顿,然后向右上轻轻提笔出锋,收笔要对准上点尾处。)
(4)打开你的写字本准备写字。写字时,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标准的握笔的姿势。(课件出示,复习坐姿)请大家描两个再练写两个吧!
(5)抽取一个或两个展台展示(师评:重点和范写的对比、评价)
三、观察比较,感知字形美。
1、大家掌握好三点水的写法,那带三点水旁的字会写吗?
2、认真观察“溉”,请你想一想,该怎么把这些字写漂亮呢?
3、范写。
4、描一个再写一个,展台展示(指导生评,师画星奖励。)
5、写其它带三点水的字。播放轻音乐
6、师生评价。
7、师小结:带“三点水”旁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三点水写得像弧形一样。(写字时做到:一看二想三写,质量第一,数量第二。)
6、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生练写词语。
四、触类旁通,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1、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介绍:左边谦让一些,右边穿插进去,真个字才美观,跟做人一样,懂得谦让,才能和平相处。
3、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播放轻音乐。
4、展评。你觉得哪个字写得好,夸夸他;哪个字写得不好,帮帮他。
五、作业
1、学生选择最难写的字和自己写得不太好的字再描红、临写。
2、自评,小组内互评,集体评议。
3、小结:要想把字写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像怀素一样,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刻苦地练习,做到提笔即是正如写字歌中说的(齐说)笔笔用心到,功到自然成!第3课小字头、车字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车字旁和小字头的写法。2.学会并掌握两种偏旁在结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讨论,学生找出小字头的写法特点,小字头中的三个笔画在田字格中都有相应的具体位置。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谈谈起名的原因(缓解情绪紧张)
2.做运腕操。(竖掌、执笔绕圈,画十字、画圆等顺、逆时针方向画)
二、新授:
观察“常”字。引出课题。1.田字格出示“小字头”。
2.观察笔画特征、摆放位置。(两点:左边挑点,略低;右边撇点,略高)3.师:字如其人,讲究对称、和谐,相互呼应;笔断意连,情如一家。4.小字头书写要领: 短竖粗直在中间,挑点撇点护两边。左低右高相响应,穿插避让兄弟情。5.练习书写。
6.出示《写字姿势歌》。写字之时身坐稳,肩平背直头摆正。胸离桌沿要一拳,眼离桌面要一尺。手握笔杆中下方,两脚平放有精神。
7.生练习书写。师范写并点评。挑点撇点应响应,中间短竖位置较正,8.比较含“小字头”的诸字特征:尚、党、裳,注意:两点间距离应由字形整体特征来决定
三、练习书写“常”字。1.先观察字形,整体呈三角形。2.提笔书空,揣摩笔意。
3.学生练习,互评。原则:先优点,后缺点。第7课 十字头 文字头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十字头、文字头的正确写法,并熟悉其结字规律。能规范写出具有这些字头的字。[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字头、文字头的书写要点,掌握其结字规则。[教学难点]
掌握字头与部首组合的结构。[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猜谜语引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字头的写法和文字头的写法(板书课题)(课件出示)生齐读课题
二、发展阶段(课件出示)
1、十字头的写法(师生共同逐个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字的具体写法)
1)举例 十字头的字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吗?(古、克、真„„)(师板书示范)
2)分析 我这儿有三个小朋友写的字,你看怎样?那些地方不舒服?
第二个字呢?哪里不好看?
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谁愿意总结一下十字头书写时应注意哪些要领呢?
3)师小结:咱们分析了十字头的写法,看来,十字头的合理摆放这么重要,你书写时可别写难看了呀!书上还给我们编好了口诀呢,来读一遍吧!
2、分析文字头的写法
1)比较:孩子们,你们写累了吧,咱们来做做头部运动吧!(师领做两个八拍)生跟做
你看下面我们学习的文字头和我们的头与手臂像不像?文字头是一点一横,头相当于点,手臂相当于横,像吗?(师板书文字头)(课件出示)
2)举例:谁能举出几个文字头的字?你敢写到黑板上和我比一比吗?(师生比赛,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对比文字头的长短,讲出区别,加深文字头的写法、印象)
你发现文字头有什么不同吗?文字头在字里有时长有时短(生先写,师再写,看区别,再总结)什么情况下长什么情况下短呢?先看“市、六、文、京”几个字里有几横?(一横)这几个字就像一个十走钢丝手里拿的什么?(平衡杆)长还是短?(长)起什么作用?(保持平衡)“文”字的横与其它字的横比谁短?底横“文”字的横像一个十沿花池边伸开的手臂一样,比平衡杆短一些。
“主”有几横?它是多横字,这里哪横是长的? 在这里底横像底座一样,要稳稳托住上面,整个字才平稳,好看。
3)读口决:口诀里给我们总结好了,来读一遍。生齐读加深记忆
4)生书写:文字头的字你能挑战成功吗?书写时可要注意长短哟!刚才我们写的挺好,再来写两个,这次同桌检查,看谁没有被同桌挑出毛病?一个写一遍,开始吧!(没有被挑出毛病的同学发奖品)
三、布置作业
你们真是太棒了,写完的同学把课本上十字头、文字头的字写完。要求:注意顿笔
巡视辅导表扬坐姿优美的小朋友。颁发奖品
四、结束课业
第8课 宝盖和秃宝盖 教学目标
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宝盖和秃宝盖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难点 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一.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宝盖和秃宝盖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宝盖:上点居中,第二笔是竖点,稍向左下倾斜,横钩稍左低右高,转 折处稍顿 秃宝盖:第一笔是竖点,不要写成短撇,书写时向左下由轻到重顿笔。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出钩稍快。二.描描写写。让学生通过描红、临写,初步掌握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 的书写方法。要发挥描红的作用,让学生在描写的作用,让学生在描红 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总结。学宅,上下结构。宝盖略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下部第一笔短撇稍平,横 不宜太长,竖弯钩从短撇稍左处起笔,要写得舒展一些。过 写,书写时要注意横画间布白均匀,竖折折钩中的竖与折钩要保持一定的倾斜。程
三.自己练练。寂,下部小的竖钩应与上的竖上下对正,要注意左右点的呼应。又的短 撇稍收敛,捺书写时应适当舒展。审,曰应稍偏,上大下小;最后一笔竖居中,与宝盖的上点上下对正,应写得直挺有力。官,上宽下窄,布白均匀,下半部分要居中。军,秃宝盖约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书写时横画间布白要均匀,最后一 横略长于秃宝盖的宽度。竖在整个字的中心线上,保持平稳。冠,秃宝盖略宽。第9课 穴宝盖 雨字头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穴宝盖、雨字头的书写方法。体会这两种字头的字的结构规律。教学重点:学会穴宝盖、雨字头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两字头的字的规律
一、讲授新课
(一)穴宝盖
在宝盖头上加上“撇”和“竖折”
加上辅助线(等边三角形、水平横线)分析几个点的准确位置,帮助学生掌握穴宝盖书写布局。
下面分别加“工、九”,体会结字安排 在书上写“空、究”字
二、讲授新课
(一)雨字头
出示雨字和雨字头,引导学生观察,区别异同 明确书写雨字头的扼要点。
出示“雪、雷、需、霜”,体会结字安排 在书上毛笔书写四个字
5、修正:由同桌上台再写一次同样的字。
6、比较:全班同学来看一看,比一比,两个同样的,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三、学生评价
四、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1、女字旁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女字旁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女字旁的“始、如、婆”,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女字旁”。
教学难点:女字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一页“女字旁”,并回答问题:第一笔撇折和第二笔撇有什么不同?第三笔的横的写法。
3、学习“女字旁”的写法。
4、学习“女字旁”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女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始、如、婆。(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一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女字旁”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女字旁”。(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1)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2)学生评议(3)老师点评
六、总结。
2、右耳旁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右耳旁”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右耳旁的“邦、都、鄰”,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右耳旁”。
教学难点:右耳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3页“右耳旁”,并回答问题:右耳旁和第二左耳旁有什么不同?。
3、学习“右耳旁”的写法。
4、学习“右耳旁”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右耳旁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邦、都、鄰。(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3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右耳旁”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右耳旁”。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3、立刀旁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立刀旁”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立刀旁的“制、列、刊”,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立刀旁”。
教学难点:立刀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一页“立刀旁”,并回答问题:左竖的写法和一般的竖有和不同?
3、学习“立刀旁”的写法。
4、学习“立刀旁”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右耳旁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制、列、刊。(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5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立刀旁”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立刀旁”。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4、弓字旁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弓字旁”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弓字旁的“弥、弱”,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弓字旁”。
教学难点:弓字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一页“弓字旁”,并回答问题: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书写应该注意什么?
3、学习“右耳旁”的写法。
4、学习“弓字旁”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弓字旁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弥、弱。(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7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弓字旁”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弓字旁”。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5、人字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人字头”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人字头的“念、会、命”,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人字头”。
教学难点:人字头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一页“人字头”,并回答问题:撇和捺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学习“人字头”的写法。
4、学习“人字头”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右耳旁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念、会、命”。(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9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人字头”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人字头”。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6、宝盖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宝盖头”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宝盖头的“宫、容、究,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宝盖头”。
教学难点:宝盖头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一页“宝盖头”,并回答问题:首点和左侧的点有什么不同?。
3、学习“宝盖头”的写法。
4、学习“宝盖头”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右耳旁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宫、容、究。(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11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宝盖头”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宝盖头”。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7、常字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常字头”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常字头的“堂、当、尚”,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常字头”。
教学难点:常字头”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一页“常字头”,并回答问题:首笔是点吗?
3、学习“常字头”的写法。
4、学习“常字头”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常字头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堂、当、尚。(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13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常字头”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常字头”。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1、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
2、学生评议
3、老师点评
六、总结。
8、集字练习万象更新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万象更新” 的特点。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2、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万象更新”
教学难点:如何把万象更新写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15页,“万象更新”。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万象更新” 的特点。
3、体会万象更新写法上的变化。
4、学习“万”的写法及易错的笔画。
5、学习“象”的写法及易错的笔画。
6、学习“更”的写法及易错的笔画。
7、学习“新”的写法及易错的笔画。
8、学习“万象更新”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万象更新(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16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万象更新”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2、你可以把万象更新写成横幅、竖幅、斗方。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9、春字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春字头”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春字头的“奏、奉,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春字头”。
教学难点:春字头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17页“春字头”,并回答问题:三横有什么不同?。
3、学习“春字头”的写法。
4、学习“春字头”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春字头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奏、奉。(3)学生联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17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春字头”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春字头。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10、雨字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雨字头”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雨字头的“露、霄、儒”,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雨字头”。
教学难点:雨字头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19页“雨字头”,并回答问题:四点有什么不同?。
3、学习“雨字头”的写法。
4、学习“雨字头”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雨字头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露、霄、儒。(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19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雨字头”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雨字头”。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1、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
2、学生评议
3、老师点评
六、总结。
11、草字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草字头”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草字头的“黄、芽、萬”,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草字头”。
教学难点:草字头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21页“草字头”,并回答问题:草字头的两头一样高吗?
3、学习“草字头”的写法。
4、学习“草字头”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草字头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黄、芽、萬。(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3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草字头”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草字头”。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12、竹字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竹字头”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竹字头的“赞、簪、竺”,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竹字头”。教学难点:竹字头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23页“竹字头”,并回答问题:左右梁树德写法有什么变化?。
3、学习“竹字头”的写法。
4、学习“竹字头”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竹字头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赞、簪、竺。(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3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竹字头”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竹字头”。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13、爪字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爪字头”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爪字头的“采、爱、爰”,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爪字头”。
教学难点:右耳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25页“爪字头”,并回答问题:三竖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学习“爪字头”的写法。
4、学习“爪字头”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爪字头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采、爱、爰。(3)学生联系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25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爪字头”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右耳爪字头”。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14、口字底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口字底”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口字底的“咨、哲、言”,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口字底”。
教学难点:右耳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27页“口字底”,并回答问题:口字底室写法有什么变化?。
3、学习“口字底”的写法。
4、学习“口字底”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口字底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咨、哲、言。(3)学生联系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27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口字底”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口字底”。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15、土字底、王字底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土字底、王字底” 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土字底、王字底的“皇、呈、堂”,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土字底、王字底”。教学难点:右耳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29页“土字底、王字底”,并回答问题:土字底、王字底在书写时有什么变化?。
3、学习“土字底、王字底”的写法。
4、学习“土字底、王字底”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土字底、王字底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皇、呈、堂。(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3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土字底、王字底”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土字底、王字底”。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16、集字练习实事求是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实事求是 ” 的特点。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2、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学会习“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如何把实事求是写的美观协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15页,“实事求是”。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实事求是” 的特点。
3、体会实事求是写法上的变化。
4、学习“实”的写法及易错的笔画。
5、学习“事”的写法及易错的笔画。
6、学习“求”的写法及易错的笔画。
7、学习“是”的写法及易错的笔画。
8、学习“实事求是”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实事求是(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16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实事求是”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2、你可以把实事求是写成横幅、竖幅、斗方。
五、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学生评议 老师点评
六、总结。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1课 长形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长形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长形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贝、甫”,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贝与甫字的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牙、身、同、自”交流他们共同点。(4)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月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长形字的特点
4、阅读课本4页上的书法常识“临帖三到”,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2课 扁形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扁形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扁形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
四、山”,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四与山字的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西、己、山、曰”交流他们共同点。(4)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曰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扁形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8页上的碑帖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3课 方形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方形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方形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雨、内”,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雨与内字的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生、不、内、因”交流他们共同点。(4)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正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方形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12页上的名胜古迹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学习与运用
(一)教学目标:
1.练习自制书签。
2.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能把书签上的字写得美观、漂亮。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资料链接,欣赏不同的精美书签
三、动手试试。
1.在书签上写上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4课偏斜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偏斜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偏斜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力、凡”,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力与凡字的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母、多、也、乃”交流他们共同点。(4)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我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偏斜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18页上的碑帖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5课锥形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锥形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锥形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夫、上、下”,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下、大、入、史”交流他们共同点。
(4)比较、欣赏不同字体书写的大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锥形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22页上的碑帖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6课塔形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塔形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塔形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天、三、工”,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
三、而、五、至”交流他们共同点。(4)欣赏比较四个书体的而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塔形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26页上的碑帖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学习与运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斗方。
2.学习斗方的折纸方法,能在斗方上书写,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能按斗方折纸,并书写一副完整的斗方作品。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资料链接,欣赏斗方作品
三、互动平台
1、学习斗方的折纸方法。
2、动手试试。
1.按斗方的折纸方法折好后书写,完成一副完整的斗方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7课左右等宽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等宽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左右等宽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相、所,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精、辅、斯、解”交流他们共同点。(4)比较欣赏不同字体书写的观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左右等宽字的特点
4、学习课本32页上的书法常识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8课左窄右宽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左窄右宽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左窄右宽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流、收”,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字的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泊、悟、收、佛”交流他们共同点。(4)比较欣赏不同字体书写的持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左窄右宽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36页上的名胜书迹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9课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宽右窄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左宽右窄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彤、刚”,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利、部、影、创”交流他们共同点。(4)比较欣赏四种字体书写的则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左宽右窄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40页上的名胜古迹。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学习与运用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写名言集字。
2.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多媒体展示乐字的书写过程,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书写要领。
三、学生讨论“朋、远、不”的写法,教师指正。
四、动手试试。
1.教师提出书写要求,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10课中宽左右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宽左右窄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中宽左右窄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衡、衢”,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衢、徽”交流他们共同点。
(4)比较欣赏不同字体书写的徽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中宽左右窄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46页上的走近名家《启功书法》。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11课中窄左右宽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中窄左右宽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中窄左右宽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附、瑕”,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砌、翊”交流他们共同点。
(4)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瑕、街、翊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字的中窄左右宽特点。
4、欣赏课本50页上的名胜古迹。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12课左中右高低变化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中右高低变化字的写法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左中右高低变化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例字“谢、卿、雄、批”,思考: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书写,教师示范。(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观察与发现
(1)观察例字“批、修、雄”交流他们共同点。
(4)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卿、识字,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特点。
3、习字指导,体会左中右高低变化的字的特点。
4、欣赏课本54页上的书法家的故事。
5. 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年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学习与运用
(四)教学目标:
1.学习写春联。
2.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多媒体展示春联
三、活动策划
学生讨论;写春联前期要做些什么准备。
四、动手试试。
1.学生尝试练习写春联,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通过活动,你学到哪些关于春联的知识。教学反思: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教学第一单元(两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竹字头和草字头这两种偏旁部首及正确书写相应的字“笑、花”。注意关键笔画的把握。教学过程: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竹字头和草字头。两个范字是:笑、花。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笑字: 花字 :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习“笑、花”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提出希望。教后反思:
教学第二单元(两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四点底、心字底这两种偏旁部首及正确书写相应的字“点、思”。注意关键笔画的把握。教学过程: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点: 思: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教后发思:
教学第三单元(两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虎字头、病字头这两种偏旁部首及正确书写相应的字“虎、病。注意关键笔画的把握。教学过程: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谈感受。3.审题。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法。
第四单元(两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身字旁、舟字旁这两种偏旁部首及正确书写相应的字“射、船”。注意关键笔画的把握。教学过程: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射”字第一笔短撇不要写得太大;第二笔在撇尖处起笔写竖画;第三笔横折钩,横短,竖要挺直有力;中间一横又点上斜;里面短横之间留白均匀;最后一撇注意起笔的位置,不能写出头。右边结构上紧下松。右边横画不要太高。左右底部可以对齐。“船”注意第二笔竖撇,第四笔点画略靠上方,中间的一横有点上斜,为右尖横,收笔不穿右边的竖。右边的第一笔也是竖撇,不能写长,注意避让左边。整个右边略扁一些,从底部看左低右高。(4)学生练写。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教后反思:
第五单元(两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金字旁、绞丝旁这两种偏旁部首及正确书写相应的字“钉、给”。注意关键笔画的把握。教学过程: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金字旁、绞丝旁)和例字(钉、给)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金字旁、绞丝旁”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钉、给”的写法:“钉”字第一笔撇斜而直,写得放一些,接着三横长短不同,但都上斜。第一横略短,约在横的一半处起笔;第二横也是短横,第三横较上两横起笔稍靠做一些,收笔处对齐。三横起笔收笔也略有区别。竖提的竖要挺直。整个字左高右低,左窄右宽。“给”字第一笔撇折,撇稍长,折后提稍短;第二笔撇折起笔的位置在第一笔起笔处的下方,折后提到收笔处在起笔下方的一条直线上;第三笔提画略平,有点像右夹横,宽度同上面等同。右边捺画舒展些;一横较短;右边位置比左边低一点。(4)学生练写。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两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建之旁、走之儿这两种偏旁部首及正确书写相应的字“建、这”。注意关键笔画的把握。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建之旁、走之儿。两个例字是:建、这。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习“建、这”的写法。
“建”:先写里面再写外面的,里面的竖画垂直,横画较多,注意其中的长短及起笔收笔的变化,横画之间的间隔均匀。建之旁起笔略低,第一笔横折折撇,横要端,右上斜。第一 5 折较尖,第二折可以圆转一些,后用力撇出,笔力送至笔画末端。
“这”:先写“文“字,一点较重,饱满有力;横画左低右高;第三笔撇不宜写得太长,横画改为一点。走之儿的点位置比右变得点略低一些,稍小一些,平捺一波三折,但切忌上翘或小勾。
3.学生书写练习,及时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2)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学生再次练习写。教后反思:
第七单元(两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匕字旁、戈字旁这两种偏旁部首及正确书写相应的字“北、戏”。注意关键笔画的把握。教学过程: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匕字旁、戈字旁。两个例字是:北、戏。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6(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习“北、戏”的写法。
“北”:右边的匕字旁第一笔短横撇自右上露锋起笔,然后向左下方运笔,笔锋渐行渐提,用笔短促有力;第二笔竖弯钩露锋起笔,后向左下方斜行笔,再圆润地向右边水平运笔,最后向右上方提笔出钩。
“戏”: 戈字旁写时注意短横上斜,斜钩露锋起笔,后向右下方运笔,最后向上用力勾出;短撇自右上向左下方运笔,毛笔在运笔过程中逐渐提笔;右点在短横末尾的位置上,自左上向右下行笔,运转回锋。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2)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学生再次练习写。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