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物流学 期末考试总结
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作为流通活动的一部分与商流活动共同构成流通活动的整体,物流和商流从两个不同的侧面体现着商品流通的内容。商流是与商品的所有权转移相关的交易活动,通过买卖活动实现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而物流是紧随商流之后的商品的空间和时间的转移,通过物流活动为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提供可能,体现的是商品的物理属性。
现代物流特征
一、系统化
二、总成本最小化
三、信息化
四、技术手段现代化
五、服务社会化
六、管理专门化
七、电子化
八、快速反应化
九、网络化
十、柔性化
十一、标准化
物流客户服务(GB/T 18354-2006):工商企业为支持其核心产品销售而向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主体是工商企业,属于客户服务范畴,与物流企业不同,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决定了企业物流系统的结构。到达理论强调物流服务的本质是将商品送达到客户手中,使其获得商品利用可能性。
物流客户服务与企业竞争力
评价主要体现在商品的库存保有率、订货周期和配送水平等方面。
物流客户服务已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差别化的重要一环,物流客户服务水准的确立对经营绩效产生重大影响,物流客户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流通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物流客户服务起着连接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纽带作用。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活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物流业
是为满足他人的物流服务需求,作为一种经营行为,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
物流业是概念上的主体,物流业体现新的服务理念和运作模式,一体化物流服务成为现代物流业经营的重要特征。所谓一体化物流服务提供商,就是指既能够为客户提供线路服务又可以提供节点服务,即将点的功能和线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的系统化服务。一体化物流服务商也称之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一体化物流服务提供商中有许多是在运输或仓储服务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物流企业经营模式
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的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指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
项目物流服务模式,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
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模式,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业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同意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模式。
物流战略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
宅急便的特征:快速化,便利化,简捷化,网络化。
宅急便策略:提高商品知名度和营业密度,构筑业务写作体系,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宅急便的多样化,物流服务的综合化。Dry Cargo Container干货(普通)集装箱
Refrigerated Container, Also Called Reefer Container 冷藏集装箱 Open Top Container敞顶集装箱
Tank Container罐式(液体)集装箱
Flat Rack Container 框架集装箱 full container(cargo)load, FCL 整箱货
less container(cargo)load, LCL拼箱货 container yard, CY集装箱堆场
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CFS集装箱货运站
Hague Rules海牙规则 Hague-Visby Rules海牙-维斯比规则
Hamburg Rules汉堡公约
Third Party Logistics 第三方物流 direct marketing直效行销
direct sales 直销
pyramid sales传销
Forward logistics 正向物流 Reverse logistics 逆向物流
returned logistics回收物流
Product recall产品召回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原始设计制造商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原始设备制造商
Green Logistics绿色物流
EPR: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生产者延伸责任
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shipment运输
insurance保险
inspection商检
claims索赔
arbitration仲裁
Inquiry询盘
offer发盘
counteroffer还盘
country of origin原产地
Certificate of origin 原产地证明 port of shipment 起运港
port of destination 目的港
time of shipment 装运期
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 Partial shipment分批装运
Transshipment转运
Guarantee of Quality 质量保证
settlement of claims 理赔
L/C: 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
B/L: Bill of Lading 提单
Invoice:商业发票 D/A: documents acceptance承兑交单
FOB-Free on Board 离岸价
D/P: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 Packing list: 装箱单
shipping order 装货单
Original bill of lading正本提单
straight B/L记名提单 order B/L指示提单
on board B/L or shipped B/L 已装船提单
clean B/L清洁提单
liner B/L班轮提单 charter payer B/L 租船契约提单
Business negotiation 商务磋商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国际物流 intermediary中间商
Inbound logistics/Material management: 物料管理、进货物流
Outbound logistics/Physical distribution实体分销、出货物流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ystem 供应链信息系统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交易运行系统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ies自动识别技术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
Bar code scanners条形码扫描仪
Point of sale销售时点情报系统 Simulation system 模拟系统建模系统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
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商品代码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物流编码有时也叫物料代码或物料号,它们是计算机管理物料的检索依据。
物料清单(BOM)是产品结构的技术性描述文件。它表明产品组件、子件、零件直到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物料清单的种类:普通型物料清单,计划物料清单,模块化物料清单,成本物料清单。
工作中心(工序)是生产加工单元的统称。关键工作中心在ERP系统中是专门进行标识的,有时也成为瓶颈工序。提前期是指某一工作的工作时间周期,即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的时间。
提前期分类:生产准备提前期,采购提前期,生产加工提前期,装配提前期,累计提前期,总提前期。生产加工提前期由排队时间、准备时间、加工时间、等待时间和传送时间构成。
工艺路线主要说明物料实际加工和装配的工序顺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项时间定额及外协工序的时间和费用。
独立需求是不需要其他任何模块的数据来源,而单独直接下达的需求。通过MRP运算后,得出的需求叫相关需求。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个具体产品在每一个具体时间段的生产计划。粗能力计划是对关键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运算而产生的一种能力需求计划。
预计可用库存 = 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 + 本时段计划接收 — 本时段毛需求 + 计划产出 净需求 = 本时段毛需求 — 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 — 本时段计划接收 + 安全库存 可供销售量 = 某时段的计划产出(包括计划接收)— 该时段的订单量总和
MRP生成的分类:再生式MRP(数据重新计算并覆盖),净改变式MRP(变化才更新)
能力需求计划是对各生产阶段和各工作中心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精确计算,得出人力负荷、设备负荷等资源负荷情况,并做好生产能力与生产负荷的平衡工作。
无限能力计划是指在做物料需求计划时不考虑生产能力的限制,而对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与负荷进行计算,得出工作中心的负荷情况,产生能力报告。
有限能力计划认为工作中心的能力是不变的,计划的安排按照优先级进行。
调整生产能力的方法:加班,增加人员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更改工艺路线,增加外协处理。调整生产负荷的方法:修改计划,调整生产批量,推迟交货期,撤销订单,交叉作业。
ERP设计的总体思路:一个中心(财务),两类业务(计划、执行),三条干线(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业务流程重组:四核心内容(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流程)。以作业流程为中心、打破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向平板形组织结构发展,即扁平化结构管理。
JIT的优点:1减少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库存和积压,节省了生产空间。2减少了生产加工时间。3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设备利用率。4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废品与返工。5加强了作业人员集体感。6有利于生产运作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7生产具有弹性。8减少了间接劳动。
第二篇:企业物流管理概要考试必备
《企业物流管理》复习内容
1.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物流
11.企业物流的重要性:面向生产的企业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弱点,企业物流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物流对企业战略的成功具有重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企业物流 :可理解为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物品的实物运动,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
3.物流的基本功能* 运输功能保管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功能
4.物流的作用(保值(保存(留)物品原有价值,通过运输和仓储)节约(时间、费用节省)缩短距离(搬运和运输)
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低成本、快响应、高效率、优质服务)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减少物流过程物品损坏、变质、腐烂;包装物、废弃物等)(绿色物流),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价值(流通加工、订货等)
5.物流系统包括哪些环节?它由哪2个分系统组成?*(物流系统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七个环节构成)物流作业系统+物流信息系统
6.物流合理化目标(距离短(产地消费、直达运输、配送中心)时间少(在途时间少)整合好(系统性)
质量高(各环节、客户服务、管理)费用省安全、准确、环保)7.我国沿海四大物流圈
8.EID、GPS、GIS、RF的含义: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9.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物流发展赶不上不断升级的顾客需求。市场竞争激烈,物流企业经营风险聚増。物流理念与服务水平需要跳跃式地提升。国外资本进入,挤垮国内落后物流设施。区域、行业物流体系的构建不合理。h需要及时出台物流法规与标准
10.企业物流一般包括哪几项具体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
大意义.物流能够显著增加客户价值,物流成本的节约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12.企业利润主要的三个源泉:扩大生产能力,增加数量减少成本,扩大销售,物流 13.“二律背反”(效应背反)概念;背反例子?: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经常的、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就是系统中某一要素的改变可使系统效益有所增加而同时迫使系统其它要素功能作用下降,使系统的效益又有所减少的现象。(例如:简化包装和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之间引起的背反等)
14.“冰山理论”内容?谁提出的?“物流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又是由谁在哪提出的?
15.企业物流战略的含义:针对企业内部物流的目标、任务和方向而制定的相对具体的部门政策和措施。
16.企业物流战略的目标:降低运作成本、减少资本投入改进服务质和量
17.企业物流战略的3个具体目标:降低成本主要集中在降低物流中的流动性成本——与运输和库存相关的成本,从而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作用。
减少资本(即在保证企业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企业对物流设施和设备的投资,使投资回报率最大化,投资量最小化。)改进服务质量(只要成本增加的幅度小于收益增加的幅度,这一战略目标就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18.企业物流战略的内容(客户服务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库存战略运输战略)
19.在对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支出做决策时的4种方案:《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保持成本不变,提高服务水平。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20.只要能打垮竞争对手,企业无论付出多么大的物流成本代价都是正确的,对否?
21.物流顾客服务分哪3个层次(基本服务,顾客满意,顾客成功)
22.制定物流战略时的指导原则?总成本概念多样化分拨混合战略延迟战略合并标准化集运战略
23.生产延迟、物流延迟、延迟战略
24.供应链管理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的业务模式。”
33.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一)信息网络化
(二)关系合同化
(三)功能专业化
(四)服务个性化
34.第三方物流所具有的优势:
(一)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二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降低成本(三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四提供灵活多样的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5.供应链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配送网络的重构库存控制问题配送战略问题供应链集成和战略伙伴产品设计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顾客价值衡量)26.配送企业主要利润来源?
27.现代企业物流组织包括哪些类型?传统与现代企业物流组织模式传统的企业物流组织模式
1、职能型组织
2、事业部组织现代企业物流组织的发展
1、矩阵型组织
2、委员会结构和任务小组
3、网络结构
4、战略联盟与第三方物流
28.企业物流管理组织设计应考虑的有关要素?:
1、企业所属类型因素
2、企业的战略因素
3、企业的规模因素
4、企业的技术因素
5、企业环境的因素
29.企业业务外包概念:即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其关键业务上,即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虚拟企业,将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交给合作伙伴完成。
30.企业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1.物流业务部分外包2.物流业务完全外包3.物流业务管理外包
31.第三方物流兴起的原因: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需求向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方向发展。
--企业完全凭借自己力量,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兴起原因还可以用一张示意图来概括 32.第三方物流概念::“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35.企业物流模式?自营、他营如何选择? 36.物流水平概念
37.第3方物流供应商服务成本的高低是选择供应商的唯一标准?(多家供应商选择的计算题)
38.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才缺乏,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下(2)规模较小,综合化程度较低3)第三方物流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渠道不畅4)外国物流企业大举进入,国内物流企业危机四伏
39.第四方物流概念: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40.第三方物流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41.贴牌生产(OEM)?
42.供应物流管理概念:即为了保质、保量、经济、及时地供应生产经营所需各种物品,对采购、储存、供料等一系列供应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43.供应物流管理的内容?其中业务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1、业务性活动计划:供应战略和物品供应计划采购:提出需求、选定供应商、价格谈判、签定合同、收货付款等存储:物品验收入库、保管保养、发货,确定合理库存量等供料:供料计划、领料审批、定额供料、回收利用、消耗控制与管理(2、支持性活动人员管理资金管理:采购价格、成本、储备资金管理信息管理
3、拓展性活动供应商动态管理)
44.供应物流管理的理念?“顾客完全满意”?:企业存在的价值---不断创造并满足顾客的需求与潜在需求。
----供应物流管理人员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顾客完全满意。
顾客包括内部顾客(生产部门)和外部顾客(企业产品的最终消费者
45.为什么说过去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现在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46.供应计划指标体系包括?计划期物品采购总量如何计算? 47.采购的一般流程?
48.采购的概念,科学采购的类型?采购是企业向供应商获取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商业行为,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采购获得的,采购是企业物流管理的起始点(订货点采购MRP采购供应链采购 电子商务采购即时制采购)
49.采购的目标?(是以正确的价格、在正确的时间、从正确的供应商处购买到正确数量和质量的商品或)
50.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的一般步骤((1)成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小组2)确定全部的供应商名单3)列出评估指标并确定权重4)逐项评估每个供应商的履约能力5)综合评分并确定供应商)
51.供应商的评估小组成员包括?
52.供应商选择的评估要素(1)技术水平2)产品质量3)供应能力4)价格5)地理位置6)可靠性(信誉)7)售后服务8)提前期9)交货准确率?
53.传统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与现代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区别?
54.生产物流的概念: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55.生产物流管理的定义: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料的采购、验收、供应、保管、发放、合理使用、节约代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活动的总称。
56.按工艺专业化形式组织的生产物流的特点?它适用于什么样的生产类型?(加工工
艺的特点划分单位,P156)
57.按对象专业化形式组织的生产物流的特点?它又适用于什么样的生产类型?()58.企业的生产运作总体战略应包括哪几种战略?P160页(自制与外购,低成本和大批量,多品种和小批量,高质量,混合策略)59.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之区别(产品,对产品的需求,订货期,价格,设备,人员)60.大批量定制生产要求企业应具备哪两个方面的能力?
61.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生产组织策略?(成组生产,准时生产,柔性,敏捷及虚拟企业)
62.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1)生产的类型
2)生产规模
3)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63.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1)功耗最小原则2)流动性原则3)高活性指数原则)
64.成组技术原理(即对于不同制品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似性进行识别并根据一定的目的,按其相似性归类分组并找出同一类制品中的典型制品并以电行为基础编制成组工艺进行成组生产)
65.精益生产的典型代表?其核心思想?核心内容?其基本目标?JIT准时生产,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消除生产全过程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追求尽善尽美达到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应变能力)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
66.并行工程(简称CE)?
67.企业与协作厂和零件供应商、销售商及用户保持长期而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这种协作可以通过参股、控股方法,建立起资金联合的血缘关系。68.精益生产的一大特色是?生产计划与库存管理方法-准时生产
69.JIT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准则,其含义?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其含义: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必要的数量和完美质量的产品和零件,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最小投入最大产出!
70.高柔性、零库存、无缺陷它们的含义? 71.精益生产与传统规模生产对比,其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数据)?(人力资源2比1,新产品开发周期2比1或3比2,库存10比1,工厂面积2分之一,成品库存4比1,质量提高3倍)
72.精益生产的每日生产指令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前道工序的零部件仅在后续工序提出要求时才生产,后工序取走多少,前工序就生产多少,决不积压。此描述对否?对 73.柔性生产模式的内涵实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虚拟生产(面对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做出灵敏的反映)和拟实生产()的含义?
74.为什么现在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会大大缩短,研发成本会大大降低?主要通过什么技术和手段实现的柔性生产和拟实产品开发的结果?
75.为什么要建立虚拟企业?
76.拟实制造的含义它综合运用仿真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三维可视交互环境对从产品概念产生,设计到制造?
77.ERP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MRPmrp2?
78.MRP的含义?是一种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系统,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的物料计划管理模式。它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中物料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P195它的作用是?P197 79.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两个什么计划?生产和采购计划
80.MRP的编制需要哪3项资料(内容)?其输出的结果应该是两个什么样的计划?MPS,bom,库存数量,生产作业和采购 81.物料清单是如何得到的?:
82.在生产物流管理实践中,有哪两种典型的物流控制方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MRPⅡ属于哪种方式? 83.ERP的战略强调“以--------为中心”,要求企业的组织是------的结构,管理有什么变化?
84.在影响客户购买的因素中,交货期因素成为第一位的,产品质量和价格成为第二
位。“所以说未来产品质量和价格不再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而只是部分竞争手段。”对否?
85.JIT(准时制)是由哪家公司创立的?它是一种什么样生产系统?丰田,牵引式生产系统P208
86.JIT这个完整的生产管理技术与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的内容?(经营理念,生产组织,物流控制,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库存管理,现场管理和现场改善)P209
87.JIT是一种什么样物流控制方式(拉动式)?其精益物流思想是如何实现的(零库存,零废品,无效劳动和浪费)生产指令是从那开始的?(看板后工序向前工序)/P210-21
188.JIT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1.从顾客角度看价值,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4及时创造顾客拉动的价值,5消除浪费)P210
89.企业物流活动中常见的浪费现象(不满意或不需要的顾客服务,多余的库存,流通加工程序,物料移)?
90.JIT的中心思想?其两大目标?(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零库存零废品)
91.传统观点认为,在制品和产成品都是资产,代表系统中已有的积累的增值。而JIT则认为“库存是一种负债而非资产”认为任何库存都是浪费,必须消除。你怎么看? 92.JIT认为库存常常可以掩盖企业经营管理中哪些缺陷?
93.传统的生产管理与JIT的精益管理在等待不合格产品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94.JIT是如何实现“零库存”的?P210 95.JIT对多余的生产物质或产成品看法?为什么?
96.JIT是怎样对浪费进行重新定义的?(生产过程中没有价值增值的都是浪费)
97.TOC理论是由哪个国家谁提出的?其主要思想?以色列:ELIGOLDrtt抓住重点以点带面,P21
398.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几大因素?其中哪个最为重要?为什么?
99.瓶颈资源的概念?
100.TOC是如何进行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排序的?P21
4101.TOC的理论原则?(1、平衡物流,而不是平衡能力。
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是由它们自己的潜力决定的,而是由系统的约束(瓶颈)决定的。
3、瓶颈资源的时间损失即为整个系统的时间损失。
4、非瓶颈的损失是可以弥补的,因为非瓶颈资源上的生产时间除了加工时间和调整准备时间之外,还有闲置时间。
5、瓶颈资源决定了系统的库存和产销率。
6、传送或搬运批量不一定和生产批量一致。
7、加工批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
102.瓶颈资源的确定?概念、计算、分析 103.任务工时与能力工时之比大于1的设备就是瓶颈。对否
104.一般来说,当需求超过能力时,排队最长的机器就是“瓶颈”。对否
105.为了避免系统其他部分对瓶颈环节的波动的影响,一般可以通过设置“缓冲器”予以解决。对否
106.物流金融模式包括几种形式代收货款 107.物流金融的托收模式1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什么实力?托收模式2是如何运作的(画图说明)需有大量流动资金垫付供方企业货款,因此,托收模式2应运而生。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发货人将货权转移给银行,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资服务。当提货人向银行偿还货款后,银行再向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还给提货人
108.融通仓模式下,物流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109.授信融资模式,银行一般给物流企业的授信额度的大小,根据什么来确定?金融机构根据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 110.反向担保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图示说明针对借款企业直接以寄存货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有难度的情况,由物流公司将货品作为反担保抵押物,通过物流公司的信用担保实现贷款。)
第三篇:物流企业财务管理考试公式
单利终值:FVn=PV0(1+i×n)
单利现值:PV0=FVn/(1+i×n)
复利终值:FVn=PV0×(1+i)n
1复利现值:PV0=FVn× n(1i)
后付年金终值:FVAn=A×FVIFA i,n
后付年金现值:PVAn=A×PVIFA i,n 先付年金终值:Vn=A×FVIFA i,n+1-A
先付年金现值:V0=A×PVIFAi,n-1×(1+i)递延年金现(终)值:V0=A×PVIFAi,n×PVIFi,m
永续年金:VO=A×1/i
期望报酬率:δ=(Ki-K))概率....V=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计通货膨胀率
债券发行价格=___2 K年利率面值 tn(1市场利率)(1市场利率)t1n
长期借款资本KL=i×(1—T)
长期债券资本成本Kb=债券每年利息额Ib(1—T)B发行价格(1筹资费率fb)长期优先股权资本=优先股每年股利D 发行价格P(1fp筹资费率)
分发的股利额D1g(每年股PC(1FC)长期普通股资本KC=
利增长率)
营业杠杆系数DOL=(息钱的今年的—去年的)/今年的 总额之差/今年的总额p股票/总额。。RPp(平均收益—无风险收益率)
第四篇:企业物流实验总结
班级:10物流管理<2>班姓名:刘兵学号:1003141028
企业物流实验总结
以<企业物流管理概况调查与分析>为例
在胡老师的指导和各小组成员的努力下,本周一我们小组完成了关于<企业物流管理概况调查与分析>的实验,而且形成了一份比较完整的PPT课件,并且由各个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且详细讲解了PPT的内容,获得了胡老师和全班同学的一致称赞.此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目前世界著名公司的物流管理状况以及第三方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的管理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以及它们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在组长的安排下,各小组成员分别上网考察以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的网站(1)UPS(联合包裹)中国主页? 世界财富500强之一;(2)上海惠尔物流有限公司;(3)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4)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5)中海物流网;(6)56net物流网;(7)美国联邦快递;并且按照实验要求分工完成了以下问题
1、写出各企业的概况,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网站可以实现的功能等网站的信息,指出各物流公司的独特之处,并回答其中哪个公司属第三方物流企业,哪个属传统物流企业,为什么?
2、找出以上各物流公司经营的业务,它们各自有什么特色?
3、比较美国联邦快递和UPS(联合包裹)这两家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网站的服务项目,你认为哪家提供的服务更好.4、中海物流网和56net物流网都是物流网站,请指出两者有何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在完成各自分工后,各小组成员把各自负责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并且做成了PPT文件,最后由组长汇总形成了最终的PPT课件.在此次实验中,各小组成员积极踊跃参加,高质量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小组长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最终,在组长与组员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完成了此次试验,并且非常荣幸的首先为全班同学讲解.在讲解之后的点评中,胡老师指出了我们在此次试验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帮助我们修改了不足的地方.通过本次试验,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关于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实验.
第五篇:物流考试范围总结
1.企业物流结构
(一)水平结构:1.供应物流。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和用料管理。2.生产物流。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场内运输(搬运),在制品仓储与管理等活动。3.销售物流。包括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等活动。4.回收,废弃物物流。包括废旧物资,边角余料等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的处理(废料,废气,废水等)。
(二)垂直结构:1.管理层。其任务是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统一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其主要内容有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系统控制和成绩评定,以形成有效的反馈约束和鼓励机制。2.控制层。其任务是控制物料流动过程,主要包括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库存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用料管理,采购等。3.作业层。其任务是完成物料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主要包括发货与进货运输,装卸搬运,包装,保管,流通加工等。
2.物流系统模式
1.输入。包括原材料,设备,劳力,能源等。2.处理(转化)。具体内容有: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物流业务活动,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及管理工作等。3.输出。具体内容有:产品位置与场所的转移;各种劳务,如合同的履行及其他服务等。4.限制或制约。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称之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限制和干扰。具体有: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仓库容量;装卸与搬运的能力;政策的变化等。5.反馈。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按原计划实现,要把输出结果返回给输入,进行调整,即使按原计划实现,也要把信息返回,以对工作做出评价。包括:各种物流活动分析报告;各种统计报告数据;典型调查;国内外市场信息与有关动态等。
3.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1.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区别于储存型仓库和流通性仓库,根据经营战略和销售政策整体规划,统一考虑,既要满足销售的需要,又要减少交叉,迂回,空载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益。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确定选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的运输方式,也要考虑运输工具的问题并且注意费用的因素。3.提高运行效率。努力提高车辆的运行率、装载率,减少车辆空载、迂回运输、对流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缩短等待时间或装载时间,提高有效工作时间,降低燃料消耗。4.推进共同运输。提倡合作配合,提高运输工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5.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法。如多式联合运输、一贯托盘化运输、集装箱运输、散装化运输、智能化运输、门到门运输等。除以上5条还必须考虑包装、装卸等有关环节的配合及其制约因素。
4.企业物流服务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1.导入阶段的物流服务 在新产品引入阶段,需要有高度的产品可得性和灵活的物流服务。2.成长阶段的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的重点已从不惜任何代价提供所需服务,转变为更趋平衡的服务与成本绩效。3.成熟阶段的物流服务 成熟阶段的竞争状况增加了物流服务的复杂性,要求服务作业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4.衰退阶段的物流服务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比起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服务成本显得更为重要。
5.物流服务的内涵
一是站在从事有形产品的生产、销售的制造型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营销角度去理解物流服务,是属于企业顾客服务的范畴。
二是站在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服务经营的立场上思考什么是物流服务,他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同时也构成了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物流服务的一部分。
6.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
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另一部分是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物流成本是一个经济范畴,实施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尤其是价值规律的要求。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就是指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预算、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经济管理方法来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具体包括物流成本预算、物流成本性态分析以及物流责任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效益分析等。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统就是指在物流运营过程中,通过物流技术的改善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来降低和控制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控制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物流服务的机械
化、集装箱化和托盘化;改善物流途径、缩短运输距离;扩大运输批量、减少运输次数、提高共同运输;维护合理库存、管好库存物资、减少物资毁损等。
7.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与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就是指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预算、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经济管理方法来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具体包括物流成本预算、物流成本性态分析以及物流责任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效益分析等。物流成本管理系统是由物流成本的预测、计划、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信息反馈、成本决策和再预测等环节构成。成本管理的预测计划循环按时间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是短期计划(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中期计划(半年或一年)和长期计划。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统就是指在物流运营过程中,通过物流技术的改善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来降低和控制物流成本。物流过程是一个创造时间性和空间性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为使其能提供最佳的价值效能,就必须保证物流各个环节的合理化和物流过程的迅速、通畅。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与控制,就是要将物流成本管理系统与日常控制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的物流系统的循环。
8.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法是被认为确定和控制物流成本最有前途的方法。它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作业”或“作业成本池”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1.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2.确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3.确定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4.确定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9.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作用
1.提高装卸效率,节约劳动力,减轻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2.缩短作业时间,加速车辆周转,加快货物的送达和发出。
3.提高装卸质量,保证货物的完整和运输安全。
4.降低物料搬运作业成本。
5.充分利用货位,加速货位周转,减少货物堆码的场地面积。
10.第三方物流的意义,有什么弊病
(一)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降低经营成本
(三)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四)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五)加速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的进程
(一)外包可靠性风险
(二)可能影响企业的核心业务
(三)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较差的服务或提高价格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四)对外包依赖控制程度
11.第四方物流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他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特征:
(一)第四方物流有能力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有效适应需求方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求,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1.供应链再建2.功能转化3.业务流程再造4.实施第四方物流,开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应链业务
(二)第四方物流是通过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1.增长利润2.提高资产利用率3.降低运营成本4.降低经营成本
12.第四方与第三方物流的比较
1.第三方物流的最大的附加值是基于信息和知识,而不是靠提供最低价格的一般性的无差异的服务2.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3.第四方物流具备整合供应链的能力,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且逐步成为帮助企业实现持续运作成本降低的有效手段4.第四方物流领导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者和集成者5.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瀛海互补合作,达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6.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它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13.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
物流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管理
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
(一)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二)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
(三)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五)物流标准化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
14.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在以上四个领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职能领域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辅助领域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15.采购模式
传统模式:1.定量订货法采购——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一个订货批量,然后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相同。2.定期订货法采购——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和一个最高库存水准,然后以规定的订货周期为周期,周期性地检查库存,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不一定相同,订货量的大小都等于当时的实际库存与规定的最高库存水准的差额。
现代采购:1.MRP采购(物料需求计划采购)——根据MPS(主生产计划)和BOM表以及主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库存量,逐步计算求出所有零部件、原材料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进行采购。
2.JIT采购模式——又称准时化采购,是一种完全满足需求为依据的采购方法。需求方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供应商下达订货指令,要求供应商在指定的时间、将指定的品种、指定的数量送到指定的地点。3.VMI采购(供应商掌握用户库存)——在供应链机制下,采购不再由采购者操作,而是由供应商操作。4.电子采购模式——即网上采购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采购模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采购模式。
16.采购方式方案决策
1.采购方式(1)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①集中采购:体现了经营主体的权力,特点:量大,过程长,手续多;集中度高,决策层次高;支付条件宽松,优惠条件增多;专业性强,责任加大。②分散采购:集团将权力下放的采购活动,是集中采购的完善和补充,特点:批量小且价值低,开支小;过程短、手续简、决策层次低;问题反馈快,针对性强,方便灵活;占用资金少,库存空间小,保管简单、方便。(2)现货采购与远期合同采购①现货采购特点:即时交割;灵活、方便、手续简单,易于组织管理;无信誉风险;对现货市场的依赖性大②远期合同采购:这是供需双方为稳定供需关系,实现物品均衡供应,而签订远期合同的采购方式。特点:时效长;价格稳定;交易成本及物流成本相对较低;交易过程透明有序,易于把握,便于民主科学决策和管理。(3)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①直接采购:环节少,时间短,手续简便,意图表达准确,信息反馈快,易于供需双方交流、支持、合作及售后服务与改进。②间接采购:可充分发挥工商企业各自的核心能力;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资金周转率;分散采购风险,减少物品非正常损失;减少交易费用和时间,从而降低采购成本。(4)招标采购:一个完整的招标采购应由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和签订合同等部分组成。(5)网上采购
2.采购方式的选择(1)对于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 集中采购的适用条件:大宗或批量物品,价值高或总价多的物品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或其他战略资源,保密程度高,产权约束多的物品。其适用范围是:跨国公司的采购,连锁经营,OEM厂商、特许经营企业的采购。分散采购的适用范围是二级法人单位、子公司、分厂、车间;离主厂区或集团供应基地较远,其供应成本低于集中采购时的成本;异国、异地供应的情况;产品开发研制、试验或少量变型产品所需的物品。(2)对于现货采购与远期合同采购 在采取现货采购策略时应考虑价格不稳定、质量与数量不宜保障、缺货风险、采购过程易滋生腐败行为等情况,因此采购时一定注意验货。远期合同采购适用于企业生产和经营长期的需要,以主料和关键件为
主、国家战略收购、大宗农副产品收购、国防需要及其储备等。(3)对于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 直接采购一般用于生产性原材料、元器件等主要物品采购及其他辅料、低值易耗品的采购。间接采购适用于当地或较近的区域有能够承担采购任务的流通企业或中介组织。(4)对于招标采购 应用于企业、军队、政府、事业单位和联合国总部等公共部门。(5)对于网上采购 核心是需要有硬件、软件、网上安全保障、电子商务法律、EDI、网上支付结算、实物配送、网络人才等条件支持。
17.定期订货法的优点及适用范围★
1.消费金额高,需要实施严密管理的重要物品2.根据市场的状况和经营方针,需要经常调整生产或采购数量的物品3.需求量变动幅度大,而且变动具有周期性,可以正确判断的物品4.建筑工程、出口等可以确定的物品5.设计变更风险大的物品6.多种商品采购可以节省费用的情况7.同一品种物品分散保管,同一品种物品向多家供货商订购,批量订购分期入库等订购、保管、入库不规则的物品8.需要定期制造的物品等
18.配送中心的概念 基本模式
配送中心就是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基地,是通过转运、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备齐商品,并能迅速、准确和廉价地进行配送的基本设施。配送中心模式是指配送中心这一经济实体的各基本要素的标准运作形式。配送中心由于产权不同,货物所有权不同,经营方式不同,其模式也不尽相同。1.基于销售的配送中心模式 这是一种集商流和物流为一体的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流通企业功能。2.基于供应的配送中心模式 这是一种商流与物流相分离,只有物流权。3.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 这是一种以资源集成为基础,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的配送中心模式。其行为主体是虚拟物流企业。
19.综合运输系统的构成Ⅰ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或者叫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对单一的运输体系而言的,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就,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Ⅱ首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过程由单一方式向多样化发展,运输工具由简陋向现代化发展,因此综合运输体系是运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次,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通过运输过程本身的要求联系起来的。Ⅲ综合运输体系大致由三个系统组成:①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②综合运输生产系统,即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统③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是综合运输系统体系的核心问题,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
20.国际多式联运概念及特点、优越性★
Ⅰ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Ⅱ特征 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2.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输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5.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Ⅲ优越性 1.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2.缩减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3.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4.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21.约束理论的概念 最新生产技术的概念与物流原则
约束理论(TOC)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的实现企业目标。
OPT中的物流原则(1)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产能力的平衡
(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由其本身决定,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3)资源的“利用”和“活力”不是同义词
(4)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5)运输批量可以不等于加工批量
(6)批量大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22.集装箱提单概念 功能
提单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给托运人,证明货物已经受到,并保证在目的港地凭以交付货物的书面凭证。提单在集装箱运输中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单证。它具有规定承运人的权利、义务、赔偿责任和免责的运输合同的作用,又是表明承运人收到货物的货物收据,也是提单持有人转让货物所有权或凭以提取货物的物权凭证
23.配送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论述)
Ⅰ
(一)电子票签拣货技术 目前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以及连锁超市、便利店的配送中心。
(二)自动识别技术 广泛应用于配送过程中的各环节,以条码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配送系统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实际的例子就是超市中的一维条码的广泛应用。
(三)EDI技术 制造者可以通过应用EDI,即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标准的商务交易,使得在同一天能够向其所有零售地发送货物。
(四)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能以直观、方便、互动的可视化方式,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查询、计算、分析和辅助决策,可利用其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做配送分析。GIS技术在降低作业费用、保证服务质量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电子商务下的配送技术1.交叉配送技术2.准时制配送3.ABC配送4.配送管理信息系统5.JIT技术
6.GPS技术
利用GIS、GPS技术,开发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能大大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等。
Ⅱ配送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以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具体表现为对多维仿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电子网络技术、BI(商业智能技术)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