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定稿)

时间:2019-05-12 20:4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定稿)》。

第一篇: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定稿)

六年级古诗词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继续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帮助并指导学生整合归类小学阶段古诗。

2、提高运用古诗能力,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学艺术和审美能力。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1、师: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词园,领略古诗的魅力。(板:漫步古诗词园)

2、古诗吟诵热身

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积累了不少古诗,也开展了古诗吟诵活动,先我们一起来吟诵几首古诗吧?(吟诵开场)(第一首 《诗经 魏风 硕鼠》第二首 陈琴老师的调平起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三首朱畅思老师的调 仄起七绝 《春日》

二、重温品读,记忆古诗(30分钟)

1、师:刚刚我们进行了漫步古诗园的热身活动。面对1-6年级小学阶段古诗,甚至还有课外小学生必背80首,我们如何积累它们,存放在自己记忆脑海中呢?

我们进行了讨论,决定小组以古诗的发展朝代、诗人、古诗的形式、以及古诗内容这几个主题归类,合作探究进行复习。(师点开课件)(1分钟)

你们小组开展的情况如何呢?现在请拿出自己的记录资料,继续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并推选小组代表上讲台来分享。(2分钟)(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2、小组汇报(18分钟)

师:说说你是怎样积累这首古诗?(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法、品读、记忆)(小组代表说)(师相机板书:背景 联想 吟诵)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分享,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同学们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掌握的这些方法(看板书),在中学,在大学,在以后的学习中都是可以运用。相信这些方法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品读和积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快乐过关,加深记忆

(目的:检查掌握古诗数量和程度)(10-12分钟)

师:同学们积累古诗的数量和熟练程度到底如何呢?看过电视节目诗词大会的同学就知道。不如大家来比一比,试试身手!有请我们的小小主持人:六4古诗大会现在开始!(课件出示)

第一关:吟诗对对。第二关:百家争鸣

第三关 :赏画吟诗

第四关:“飞花令”(还没想好怎么进行)

师:通过古诗大会,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也看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诗句。恭喜你们!

四、迁移运用,促进提高(5分钟)

A 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中能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考考你的迁移能力,请看下列情境,你想到哪些诗句?(拿出你的古诗积累本,抢答后,再默写)

(1)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补衣服,此情景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刮胡子,过两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_______________。”。。。。

B 在日常生活或习作中,你巧妙地运用过哪些诗句?(点名说)(根据时间定是否需要)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2分钟)

1、说说你的复习收获

2、总结:

今天的复习课,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复习了学过的古诗内容,还领悟了不少复习积累古诗的方法。但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只不过是古诗的小小一角,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功夫。“不学诗,无以言”,我相信只要同学一起努力,一定能传承中华文化。

六、作业布置,1、继续漫步古诗园,丰富积累,整理归类,资源共享

2、自主编制古诗练习,与同学交换进行考查

3、尝试做“小诗人”,创编古诗

第二篇:古诗复习课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漫步诗林

设计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长才干。

2.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

1.复习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4.创作诗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古诗词。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紧扣主题

导语: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思想,陶冶性情。今天,我们一起漫步诗林。(板书:漫步诗林)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点明课题,直接进入学习,明确学习的内容。】

二、画中藏诗,诗中显画

1、画中藏诗

导语:下面进行闯关游戏,共有五关。本次比赛的规则是:根据最后成绩高低分别设立“状元组”、“榜眼组”、“探花组”。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画中藏诗,诗中显画”。要求:每组派一个学生作答,教师解说画面描绘内容,说出是哪首诗的内容并背出来,答对加10分,答错本关不扣分。(分成A、B、C、D四组让学生随机抽签,抽完出示相应的画面。)

导语:首先,我们进行“画中藏诗”。

A、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明月。

B、作者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作者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昨夜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诗中显画

导语:我们都感受到美丽的画卷中蕴含着优美的古诗词,下面继续进行“诗中显画”,要求:每组派一个学生作答,根据古诗说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A、《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那么晚了,作者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B、《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C、《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的脚下,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D、《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使枯燥的复习课变得饶有趣味性、竞争性,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图画配诗,是让学生回忆所学的古诗词;而为诗配画,从中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

三、诵读诗歌,领会意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进入第二关是“诵读诗歌”。先选出两名同学赛读,再进行小组朗诵诗歌。设立金奖一名各加20分,银奖两名各加15分,铜奖三名各加10分。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导语:同学们要认真领会诗的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声情并茂。

2、随机抽选诗歌,再抽选每组两名同学进行诵读诗歌比赛。

3、小组朗诵诗歌。

4、评奖加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复习古诗词,训练学生诵读诗歌能力,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诗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情,让学生在读中领会意境。从而提高学生诵读古诗词能力。】

四、活用古诗,学以致用 导语:如果我们在生活、写作时运用古诗词得恰当,更可以起到点睛的效果。下面进行第四关抢答竞赛“活用古诗”,答对加10分,答错则扣10分,大家可要注意啦!

1、夜深了,老师还在灯下不知疲倦地工作着,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句诗:。

2、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小学时成绩一团糟,请你以两句诗来勉励他:

3、当你在公园里散步,看到满池荷花,你会吟诵什么?。

4、台湾是祖国大家庭的一部分,台湾同胞也一样是炎黄子孙,可有的台湾人却排斥、仇视大陆人。我想起用这样两句诗来奉劝他们:。

5、人们赞美小草,赞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常常引用白居易的哪一句诗呢?。

6、吃饭时我把米粒掉在地上,妈妈就用诗句 来教育我要爱惜粮食。

7、一个人因为书读得多,所以文章写得又快又好,这真是应了唐朝杜甫写的。

8、食堂门口,准备写一句古诗来告诫人们珍惜粮食,你认为应该写。

9、当我们取得成绩时,不能骄傲,因为 这句诗告诉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0、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我不禁想起“。

11、每当过年过节时,背井离乡的游子总会特别思念自己的故乡,诗句 表达了这一感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重视积累古诗词,更让学生懂得要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运用古诗词的良好习惯。】

五、古诗新唱,激发热情

导语:其实古诗词不仅可以朗诵,还可以唱。第五关是“古诗新唱”这关是附加的,能唱的则加分,每唱完一首加10分,不能唱的则不扣分。

1、学生唱古诗

《咏鹅》《游子吟》《村居》《悯农》《静夜思》等。

2、欣赏和学唱《春晓》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春晓》,这首古诗我们已经很熟悉,大家一起唱一唱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唱古诗词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吟诵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六、创作诗歌,体验乐趣

导语: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诗人正是用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眼睛,创作一首首优秀诗歌。今天,我们也来当回小诗人创作自己的诗歌,本次要评选最佳创作奖一名各加30分,评选最佳内容奖各两名各加20分,评选贴近生活奖三名各加10分。

1、欣赏诗歌

导语:下面来看看一些小作者创作的诗歌,《云》和《爸爸的鼾声》。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它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2、想想小作者是如何创作诗歌的?下面,我们也来动动笔,创作自己的诗歌。

(学生创作诗歌)

3、学生先小组内诵读自己创作的诗歌,再推选优秀的诗歌评选。

4、优秀的诗歌上台诵读,再让学生投票评奖。

5、评奖加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创作诗歌都是来源生活,只要善于观察,其实创作诗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七、教师小结

俗话说“天道酬勤”,学好古诗,关键是多读,还在于积累和运用。【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中多读,多积累,多运用古诗词,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八、板书设计

漫步诗林 画中藏诗 诗中显画 诵读诗歌 活用古诗 古诗新唱 创作诗歌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每个闯关游戏主题,在教师小结时,让学生更好地回顾所学习的内容。】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古诗复习课

小学六年级古诗复习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按季节顺序来复习部分古诗,从春、夏、秋、冬一起去感受古诗的韵味,诗人的情思。

二、复习古诗

(一)春景

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给人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用他们优美的诗句来赞美春天。在他们的笔下,春花春鸟,春风春雨,无处不是春。(屏幕出示:春花、春鸟、春风、春雨)

2、请各组按大屏幕上的顺序依次选择一个主题词,背诵与此相关的诗句。要注意口齿清晰,有感情。(逐组背诵)

3、老师把这些诗句进行了整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出示)

4、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是从描写的不同对象进行分类,如果我们细细地品,就会发现,同样是写春景的诗,也有时间的先后。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首诗,找一找哪几首是赞美早春的,哪些又是描写晚春的?(屏幕出示,学生读,指名回答)

5、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诗作。(屏幕出示,男女生分读)

(二)夏景

1、欣赏了春天的花、鸟、风、雨,领略了早春、晚春的不同韵致,让我们一起走进缤纷的夏日。大文学家苏轼曾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觉得中国咏夏的古诗词更是“诗中有画意翩翩”。

2、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画,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各幅画分别表现了哪一首诗的意境。(屏幕展示,指名猜诗)

3、刚才同学们找出了7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屏幕出示题目),请你们在这几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来默一默。(学生在方格纸上默写)

4、请大家一起来检查一下这几位同学默写得对不对。(实物投影展示学生默写情况,评价)

(三)秋景

1、缤纷的夏日为我们带来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让我们感受到古诗文无穷的魅力。其实,诗不仅具有绘画美,还蕴涵着音乐美。它或许激昂,或许低沉,都是诗人内心的体现。我们来看一组关于秋天的古诗。(屏幕出示)

2、在读这几首诗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去读,不但要读流利,还要想一想诗中含有怎样的情感,如何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首练习感情朗读。(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3、指导朗读。(逐首朗诵)

(1)《枫桥夜泊》

A、这一首诗谁来读?(指名读)

B、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为我们做个示范吧。(学生读)

C、接受他的建议吗?还愿意读一读吗?(再读)

D、诗人远离家乡,独自一人住在江边的小船上,远处的霜天、残月、啼鸦,近处的江枫、渔火,勾出了他无边的寂寞、忧愁。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情感。(齐读)

(2)《望洞庭》

A、选读这一首诗的同学请举手。(指名读)

B、这首诗咱们以前在课堂上学过,还记得全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具体说一说。

C、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只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青螺。从中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指名回答)

D、你可以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这么美妙的诗请女同学来读一读。(女生读)

(3)《山行》

A、这首诗中有一句名句,知道吗?一起读。

B、一个“晚”字告诉我们时间不早了,可诗人为什么还要停下车来呢?(指名回答)是呀,他爱那比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的枫叶。多美呀!请男同学来赞美一下。(男生齐读)

(4)《商山早行》

这首诗谁来读?(指名读)读得怎么样?有没有比他读得好的?(指名读)真不错,抓住哪个字来读的?(悲)还有能超过他的吗?(再指读)我们像他一样读,行吗?(齐读)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A、有选读这一首的同学吗?(指名读)

B、能告诉大家为什么选这一首吗?明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却仍能祈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何等的豁达呀!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有好多诗词不仅可以有滋有味地诵读,还可以吟唱,像我们刚刚读的这一首就是。下面老师请大家来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播放)

5、可见,古诗用来吟唱也别有趣味,感兴趣的同学课后不妨也挑一两首配上乐曲唱一唱。

(四)冬景

1、我们经常说“学以致用”,学古诗也不例外,要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

2、请大家先轻声读一读大屏幕上这几首关于冬天的诗,读好了,老师要来考一考你们。(屏幕出示,学生自读)

3、在下列情境中,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屏幕出示题目)

数九严冬,天寒地冻。中午时分,天色忽然大变,只见。雪下了整整一个下午,极目远眺。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夜幕降临,我早早掩了柴门安睡。夜里。想是邻舍的老翁打猎回来了。次日清晨,我推开窗户,嗬!。谁说这隆冬季节只有肃杀之气呢!你看,墙角那丛梅花。。再看那雪里的青松。。

三、总结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复习了部分诗词,我觉得大家对所学的古诗掌握得都不错,不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而且能借鉴运用。其实,古诗的归类依据还有很多。比如:……(指名回答)剩下的时间,我们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归类(屏幕出示:送别、爱国、边塞、山水)按照顺序一组选一类,归在采蜜集上。(学生作业)

第四篇:六年级毕业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诗海拾贝

教学目标:

1.回顾整理小学六年学过的古诗,进行归类,按类积累背诵、运用古诗。2.继续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古诗词复习方法中复习古诗词,按类积累背诵、运用古诗。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春晓》,要求学生仔细听,你发现了什么?歌词是首诗《春晓》 是啊,诗可吟可诵,可读可唱,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思想,陶冶性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诗林。

二、诗歌整合,梳理归类

这儿有几幅画,每幅画都对应着一首古诗。看看你能不能当个小诗人,给这些图片配上合适的诗呢?(《春晓》《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游园不值》)A、画中藏诗(展示四幅插图,请四组同学分别猜出相应的古诗。这四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景,板书:诗中有景。诗中有景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根据具体的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吗?)

B、诗中藏景,完成作业纸第一题。(写夏景的、写雨景的、写壮丽山河的、)

1、指名按类别说,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还看看同桌的诗句中有没有错别字。

2、做习题二第一小题

3、小结:像以上我们复习的这些诗句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山野景物以及安逸闲适的乡村生活为主,诗人们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当中,借以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我们把这类写景的诗叫做“山水田园诗”。

过渡:诗中除了藏着景,还会藏着些什么呢?(情、志、理)。

C、诗中有情(思乡情、朋友情、爱国情)D、诗中有志 E、诗中有理

小组合作进行反馈。

根据学生回答相应小结:诗人把自己的相思别恨、喜怒哀乐、所思所想都化作了一首首充满情意的诗词歌赋。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抒情,有的叙事;(指板书)把学过的古诗进行分类整理,那么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有条理性,背诵记忆起来就更加清楚明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

三、活用古诗,学以致用

过渡:如果我们在生活、写作时古诗词运用恰当,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根据语境补充诗句

(1)“。”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2)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3)“。”刚刚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连小蜻蜓都被吸引来了;而盛开的荷花却是。”真是别有一番景象。

(4)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5)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

胜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用多媒体展示。对照屏幕上的答案认真检查自己所填的诗句,如果有错别字及时改正。(全对的举手,真了不起,这些诗句你们已经掌握得很扎实了。有错的同学,相信通过刚才的改正,你们一定也能将这些诗句牢记在心了。)(10)

四、吟唱词曲,课堂小结

学唱《但愿人长久》。中华古诗文浩若烟海,华夏文明光辉灿烂。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受益于千古诗文的文学滋养,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第五篇:六年级复习课教学设计

a、事序分段法,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如《将相和》、《挂两支笔的孩子》、《飞夺泸定桥》、《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开国大典》、《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劳动的开端》、b、时序分段法,即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梳羊角辫的小姑娘》、《少年闰土》、《三顾茅庐》。

c、地序分段法,即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秋游景山》 d、事类分段法,即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去给课文分段。《布衣元帅》、《庐山云雾(古人赞美、特点描述、成因探索)》、《采蒲台的苇(人苇关系、概述英雄事迹、具体事例)》、《老师领进门(上学、上课、路遇)》、《太阳》、《台湾蝴蝶甲天下》、《再见了,亲人》、《桂林山水》

e、总分分段法,即按照先总结后分述,或先总后分再总的文章结构去给课文分段。《才能来自勤奋》、《葛洲坝工地夜景》、《嘱咐》

在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的时候,主要抓住段中说的是“谁”或“什么”,再分析其“怎么样”、“是什么”或“干什么”,去归纳段落大意。这样,段意的语句就会精炼些。以上三步总的来说,是对课文的局部认识。

3.精读课文,回到整体。

在局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精读课文。所谓“精读”,既指细心地读,又指有重点地读。这一遍读课文,要达到三个了解和明白,从而从整体上认识课文:

①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抓”的方法有二:

a、用“段意串联法”认识课文主要内容。即在分段、概括段意后,用自己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联起来,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2课《第一朵杏花》一文为例。课文第一段(1—5):写竺可桢看到杏花想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就嘱咐孩子明年要留心。第二段(6— 15):写第二年,竺可桢在孩子的帮助下准确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第三段(16):写竺可桢通过常年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将这三段的段意用我们自己的话串联起来,我们便可以说,《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竺可桢看到杏花想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就嘱咐孩子明年要留心,第二年,竺可桢在孩子的帮助下准确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并告诉我们,竺可桢就是这样通过常年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b、用“问题归纳法”认识课文重要内容。如,《三顾茅庐》一课,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三个问题去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怎样三顾茅庐的,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课文第一段(§1)写刘备前两次诚心诚意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辅助自己,没见着。第二段(§2—4)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在离诸葛亮草堂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到了草堂听说诸葛亮在午睡,就在阶下等候,见面后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和策略,茅塞顿开。第三段(§5)写刘备对诸葛亮的亲密与敬重。合起来就是:课文写刘备前两次诚心诚意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辅助自己,没见着。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在离诸葛亮草堂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到了草堂听说诸葛亮在午睡,就在阶下等候,见面后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和策略,茅塞顿开。写从此以后,刘备对诸葛亮的更加亲密与敬重。

②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指文章集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在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的时候,中心思想就是 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或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或赞颂人物的一种精神,或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述一般都要用上“告诉”、“赞颂或赞美”、“表现”、“抒发”等词语,它还要做到“二看”:

一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意图。如《才能来自勤奋》一课,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列举了国内外三位著名科学家成功的事例,说明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二看人物表现、事件意义、事物特点。也可以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三顾茅庐》中,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诸葛亮洞悉天下大势,胸中早有应付之策的雄才大略。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课文叙写了刘备三顾茅庐,特别是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思想品格,也体现了诸葛亮洞悉天下大势,胸中早有应付之策的雄才大略。《无私的爱》、《飞夺泸定桥》的中心思想是:课文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经过,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说明了红军是一支所向披靡革命队伍。

③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文章的写作特点,指文章通过语言文字,用什么技法去表达中心思想的。在这方面,适合于我们小学生用的方法有借鉴法。就是平日注意老师对一篇一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的分析,从观察、中心、选材、组材、选词造句、语句修饰手法等方面去分析自己读的这篇课文,通过联想、对比、对照去认识。按照以上的“标准”和方法,我们就可以读懂课文了。

例:《老师领进门》,特点有三:一是选材有点有面,详略得当;其二,语言委婉,含义深刻,运用了大量的俗语、谚语,表达效果强;其三人物形象鲜明,文中的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口才好,文笔好,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我的战友邱少云》以第三人称、从侧面表现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崇高英雄形象。

(四)增加练习具体实践

1、以《无私的爱》、《才能来自勤奋》训练点,布置学生结合“理解文章6标准和三读”谈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认识。

2、学生独立完成《六年级(上册)阅读综合训练》中的《绿满校园》一文。并。校对

下载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漫步诗林玉河镇博爱学校小学部高世伟设计理念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长才干。2.以“三维目标”为......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1.利用图片回忆、联系相关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2.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并学以......

    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的: 1、帮助学生复习、积累古诗,提高诵读、理解、借鉴运用古诗的能力。 2、激发学生积累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和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使学生......

    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的: 1、帮助学生复习、积累古诗,提高诵读、理解、借鉴运用古诗的能力。 2、激发学生积累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和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使学生......

    六年级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成语的类型及归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成语。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成语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成语是中国语言宝......

    六年级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漫步成语王国 泾源县城关二小 马莉萍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成语的归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成语的能力......

    六年级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审清题、开好头,让你的作文更出彩 庄家湾小学 潘凌燕 一、激趣导入 1、提起作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作文,作文,难死小人!”那么,我们能放弃作文吗......

    六年级古诗复习

    接近岁末,我们六年级已经开始复习了“拿来”些古诗文的填空训练,大家分享着用: 1、当你取得成绩时,老师说:“,。”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说:“,。”当你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时,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