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讲评教学设计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讲评教学设计
一、导入
前几天,老师翻阅了同学们的习作,看了大家的习作,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你们的作文也把老师带到了那难忘的少年时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同学们都积淀了自己的素养,能够用心感悟生活,老师从你们的习作中感受了你们的成功、失败、欢笑和泪水。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评析本次习作,重温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难忘的第一次。
二、指导题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同学的习作题目(课件出示),自己看一下这些题目,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
一篇文章的题目很重要,其实这几篇习作都可以用“难忘的第一次”作为它的题目,但是每篇习作题目都是“难忘的第一次”给人感觉没有新意,不能吸引读者,所以我们在以后写作文时,也要给自己的习作加一个好题目。
三、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
我国的古人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那意思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一样,漂亮、优美。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题目拿到手,却总是动笔艰难,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后,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文章的开头就是整篇文章的门面。商店的门面漂亮,就能吸引来很多顾客;文章的开头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课件出示几个学生习作的开头)
读一读,觉得有什么问题?(指名交流)
没错,本次习作同学们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开头形式单一,内容死板。“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好的开头,文章写起来就顺畅的多了。今天老师以“难忘的第一次”为例,给大家推荐几种常用的开头方式。
(开篇点题法、引用切题法、背景描绘法、巧用修此法、回忆导入法)
(集中出示几句开头,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背下来)相对你们习作的开头,你们习作的结尾写的比较成功。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大多数同学都能学习第一单元几篇课文的表达方法,在每一件事中有所悟,说明同学的学习能力在不断的提高。
四、指导把一件事写具体 其实,一篇文章不仅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尾,更重要的是把本章的主体,也就是你最难忘的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这次习作我们班的李昊璇同学把洗袜子的过程写得很详细,我们来听一听,一会儿要分析他是怎么把过程写详细的。(情节一波三折,内心波澜起伏)同学评(动作描写、心理变化)佳作欣赏刘姝恋
五、修改习作
光说不练假把势,这是咱们李欣悦同学这次的习作,我们选择刚才两种思路中的一种,来修改一下。
出示习作()每人一份 修改的方法: 1.修改题目。2.精彩的开头。
3.事情的经过要详细、具体(情节的一波三折、内心的波澜起伏)4.耐人寻味的结尾(明白了什么)
小组讨论,组内积极发言。汇报。
通过合作,我们帮这位同学修改了作文。其实班上还有好多孩子的习作也有像这篇习作这样写的不够详细的,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二篇:《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讲评教学设计再稿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讲评教学设计
集美区曾营小学
杨小兰
教学目标:
1.通过评议欣赏,懂得写事文章安排情节曲折或内心曲折的重要性及妙处。2.通过实践,学会用列写作提纲的方式来安排情节或内心的曲折。
3.在列好写作提纲的基础上找准一两个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列写作提纲的方式来安排情节或内心的曲折,并能抓住其中的一两点写具体。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会一波三折。
师:大家平时肯定很爱看电影、电视剧,前几天我们一起看了电影《叶问》,请问叶问和日本人打了几个回合,第几个回合,叶问赢了?
师:为什么导演不直接安排让主人公一赢到底?
师:是啊,故事情节曲折才好看。名著中许多情节也是这样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三顾茅庐
孔明三气周瑜,《水浒传》 中的三打祝家庄„„(课件出示)
师:“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故事,情节都是曲曲折折的,我们班也有几位写故事高手,想不想听听他们的大作?
二、评议习作,感受一波三折。1.欣赏佳作。
师:在我们写过的《难忘的第一次》习作中,几位同学写的很精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先来欣赏睿杰同学的大作。请注意听,睿杰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妙处?
2.展评提纲。
师:是啊,他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列成提纲就是这样的。(出示提纲)我们来读一读,体会他的曲折安排。
3.课堂小结。
师:睿杰安排了这么多个故事曲折点,所以读来令人拍手叫绝。
三、草拟提纲,练写一波三折。1.小组合作,列写提纲。
师:好文章就是这样的。我们再来欣赏一篇佳作,文翰的《第一次钓鱼》。请你们先自己读读文翰的习作,然后四人小组合作给文翰的习作列提纲,提纲要能体现情节的一波三折哦。
2.全班交流,评议提纲。
师小结:大家看,你要写好一篇作文,就要让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起起落落(指板书),这样你的作文就吸引人了。
四、交流点拨,挖掘一波三折。1.评议较差习作,挖掘情节的曲折点。
师:我们知道了一篇文章的情节一波三折,人家才爱看,可有的同学写第一次炒菜是这样写的。(出示)来,现在马上来试试,帮这篇习作治治病
师:大家说说,第一次炒菜,我们会碰到哪些困难?
(预设:细化洗菜,切菜,放油,下锅,翻炒,放盐等环节。)
师:根据大家说的,我们大致可以列这样提纲。(出示提纲)瞧,有了这些曲折点,你写第一次炒菜的情节就精彩多了。
2.再议习作提纲,挖掘内心的曲折点。
师:但是,一个学生跟我讲,杨老师,不对,我炒菜好像很简单,我做菜就没什么事发生,你说曲折点,我就没有,我切菜不会切到手,我盐是盐,醋是醋,酱油是酱油,看得清清楚楚(生笑)出示:
《第一次炒菜》 ● 切好了菜。●油热了,菜入锅了。●炒了一会,放佐料,熟了。●大家一尝,很好吃。
师:他说,炒菜也很简单,油放下,放菜,一炒,熟了,大家一尝,味道好极了。(生笑)杨老师,你说要找曲折点,让情节一波三折,我一个曲折也没有,你叫我写什么呢?没有曲折点,这作文怎么写?还能写吗?(启发从心理角度去思考。)
师:哦,你们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这件事表面看起来很顺利,顺风顺水的,这时候你要去寻找内心的曲折点,写出你内心的波澜起伏。(板书:内心,波澜起伏)
3.小结提升,对比融合。
师:两个同学写炒菜,一个同学遇到了种种困难,这时就把情节写的一波三折,这是一篇作文。还有一个同学写炒菜,他没碰到什么困难,但他可以把内心写得波澜起伏的,这也是一篇作文。用这两种思路的其中一种去写作文,就不愁没内容可写了,这是写作文的一大秘决。
师:两种思路去写作文,你喜欢哪一种?
师:其实,写文章,你可以抓住情节一波三折来写,也可以抓住内心的波澜起伏来写。但是,如果你的文章不仅情节一波三折,你还善于去挖掘内心矛盾、困惑、担心、害怕,做到把内心世界也写得波澜起伏的,这不就有三种写法了吗?这又是写好作文的一大秘诀。让我们现在把这两句话再读一读——
情节,一波三折 内心,波澜起伏
五、抓点练习,详写一波三折。1.找点。
师:刚才同学们给第一次炒菜列提纲都列得非常好,但是不是提纲中的每一点都要面面俱到地去写吗?不是的,我们只要找两个到三个点,把这两到三个点细细地写就好。
2.练写。
师:现在老师考验一下大家,如果我给你提纲中的一个点,你怎么写具体呢?(出示炒菜提纲中的一个点和要求:炒菜时,菜跳出锅。
要求:针对这个曲折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写具体。)3.展评。4.小结。
师:抓住一个点细细地写其实就是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写具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有了曲折,再加上有两三个描写细致的地方,那一定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五、布置作业,二次修改习作。
师:回去把自己的习作《难忘的第一次》拿出来,先找准情节或内心的曲折点列好写作提纲,然后找准两三个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细地写,写完后检查一下情节是否一波三折,内心是否波澜起伏,还是二者已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期待你们的二次创作会更精彩。
板书: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讲评课
情节
一波三折
内心
波澜起伏
第三篇:《第一次……》习作讲评课教学设计
《第一次„„》习作讲评课教学设计
《第一次„„》习作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合理安排段落,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有层次,有详略的写作方法;
2、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真实、独特 的感受;
3、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勤于动笔的积极性,积累写作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谋篇布局的方法,帮助部分文章结构不恰当的同学修改习作;
语文素养稍强的同学,能够修改结尾,使之更加独特、深刻。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不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相对来讲写作能力整体良好,习作内容多样,而且都能够将一件事情叙述完整,也能恰当地使用四字词语、人物描写方法。但是在文章结构安排上,往往采用三段式,层次混乱,叙事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无详略;或者段落稀疏,结构不紧凑。一半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将组织成篇的习作技巧,作为本次作文讲评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方法:
对比法、例析式
五、教学过程:
(一)总评习作,出示重点
1、总评习作整体情况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在自己众多难忘的“第一次”经历中,选取了印象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一个。通过欣赏同学们的作品,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具备这样的写作能力:
课件出示:
选材多样
过程完整
真情实感
2、出示习作讲评重点
教师过渡:选材多样,过程完整,表达真情实感,通过品读同学们的习作,老师发现我们的习作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这节课老师要给同学们提高一点难度。
课件出示:
过程完整 → 过程清楚:层次分明、有详略
真情实感 → 感受真实、独特
(二)品评习作,感悟写法
1、“过程完整 → 过程清楚:层次分明、有详略”
老师从大家的作品中挑选了三篇具有代表性的,和大家一起赏析。
课件出示:
比较例文一和例文二,想一想哪篇文章将“学游泳”的经过叙述的具体:层次分明,且有详略?
(1)生读范文,思考问题。
(2)师生共议:例文一叙述更加具体:有层次,有详略。
学游泳的顺序:
游泳路上(2)--热身下水(3)--水中试游(4)
感情变化的顺序:
紧张、恐惧(2)--新奇好玩(3)--美滋滋、自豪(4)
(引导学生发现写作顺序不仅仅是“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还可以有“线索”,进而感受写作“写无定法”的特点。)
2、小结习作技巧:怎样将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有层次、有详略?
课件出示:
1、按一定的顺序,合理安排段落;
2、抓住主要内容,多花笔墨。
3、修改例文二:《第一次学游泳》
(1)出示要求:
请你帮助小作者划分段落,直接在文中修改,并概括出每段的小标题。完成的同学小组讨论,交换意见。
(2)师生共议。
4、出示另一篇范文:《第一次划船》
(1)生读范文,思考:这篇文章的段落安排如何?
(段落过多——内容松散,结构不紧凑)
(2)出示课件:
请你帮助小作者合并段落,直接在文中修改,并概括出每段的小标题。完成的同学小组讨论,交换意见。
(3)师生共议。
2、“真情实感 → 感受真实、独特”
课件出示:
文以载道
教师:一篇好文章不仅事件要叙述清楚,有层次,有详略,还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独特感受。
(1)课件出示:
比较《第一次学游泳》和《第一次划船》两篇文章,作者都在结尾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学游泳》的结尾之妙:
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语句优美(善用修辞);在点明中心的基础上深化主题。
(2)修改《第一次学游泳》的结尾。
(三)小结本课知识点
1、你这节课在习作上,收获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生成板书)
2、填写“习作印记”——“学到的写作技巧”
(四)作业
1、修改作文
2、完成“习作印记”
我的习作题目:
我的满意度:☆ ☆ ☆ ☆ ☆
我的一处“推敲”:
我的一处“妙语”:
收获:
第四篇:难忘的第一次_习作教学设计
老师教你选材:
(1)有关成功的:
《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发表作文》、《第一次当三好学生》……
(2)有关学本领的:《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学滑冰》……
(3)有关孝敬长辈的:《第一次为妈妈做饭》、《第一次为妈妈洗脚》……(4)有关意外惊喜的:《第一次得到礼物》、《第一次见到远方的亲人》……(5)有关磨炼意志的:《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参加军训》……(6)有关增长见识的:《第一次去北戴河》、《第一次看月食》……(7)有关成长的:《第一次自己回老家》、《第一次独睡》……
(8)有关独特经历的:《第一次当小老师》、《第一次坐过山车》、《第一次演讲》……
(9)有关吸取教训的:《第一次做错事》、《第一次迟到》、《第一次受到严厉批评》……
(10)有比较新颖的:《第一次见老外》、《第一次探险》、《第一次当小主人》、《第一次感到幸福》、《第一次飞上蓝天》…… 老师教你列提纲:
我的作文中心是:通过写第一次()的经过,我懂得了()。
我的作文思路是: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老师教你开头:
①一想起我第一次。。的情景,我就觉得十分好笑。②人的生命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人的成长犹如花开那样灿烂和美丽。一件事即使重复做了几次,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那是„„
③生活中,做什么时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骑车,第一次烧饭,第一次养小动物„„而第一次。。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④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竞选班干部、第一次照顾婴儿……这些都不算什么,让我记忆深刻的尝试,还是第一次。。
⑤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它们就像清甜的泉水滋润着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第一次。。的经历就一直使我难以忘怀。老师教你结尾:
①现在,再回想起我第一次。。的情景,我当时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②在成长的历程中,这是我刻骨铭心的“第一次”。
③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做什么事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改变策略,这样你会收获得更多。
④这件事中,我悟出了许多道理:做任何事都需要专心致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⑤通过这次炒菜,使我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再难的事也会变容易
⑥现在我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因为我有信心我不想让老师和家人失望。这就是我第一次。。得到的启示。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进行习作训练。
2、唤起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引导学生从 “审题”入手,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的写作习惯
3、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习作中写清事情的经过,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悟。
4、启发学生灵活的运用已学的语文写作技能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体验写作快乐。教学重难点:
1、唤起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引导学生从 “审题”入手,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的写作习惯
2、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习作中写清事情的经过,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悟。
教学过程:
一、忆“第一次”,帮助学生追寻“第一次”。
1.师板书“第一”,问学生喜欢吗(学生回答后,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2.接着板书“第一次”,然后问:“看到‘第一次’这个词,你们会想到什么?会想起什么?”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外地旅游……因为人在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里会产生陌生感,好奇感、新鲜感、自豪感、惊喜感、失败感、自卑感……谁愿意把自己第一次带来的特有的感受说给大家分享呢?
3.教师过渡,揭示课题(出示课题:难忘的第一次)。
4.学生用一句话表说自己的“第一次”,或说明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感受如何?
二、听“第一次”,突出习作重点(师讲述自己的难忘的第一次,重点讲清楚故事的情景)。
1.老师讲,学生仔细听。
2.提问:老师讲的什么地方使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三、谈“第一次”,突出重点——事情的经过
1.引导仔细回味(请大家再次仔细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做某一件事情的经过,以及做某件事情的感受。想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先在自己心里默默说一遍)。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3.全班交流:
①指两名学生述说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在述说时,教师要相机点拨,学生仔细听。②听了xx同学的介绍,你们满意吗?你们对这件事还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③是的,这些内容最好也说一说,别人才会听得满意。4.谁还想说说(生举手)。
师:他说的精彩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学生提出。
四、写“第一次”,明确写作要求(总结大屏幕出示)。
1.齐读习作要求,再给自己提一点要求。
2.我们用笔写下来(现在开始写,可以无头无尾,重点写事情的经过和感受,待会儿全班交流。别忘了给你的文章起个精彩的题目)。
3.动笔写作。4.指明生读读。
五、赏“第一次”,完成习作
六、改“第一次”
第五篇: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讲评教案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讲评教案
电报路小学朱萍
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讲评目标:
1、在互相赏识和交流评改中,学会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和获得启示,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乐于修改自己的习作。
3、体验作文的快乐,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得清楚,并获得启示。
2、养成乐于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一、总评、肯定
师: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完成了习作《难忘的第一次》,请大家回忆一下,本次习作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生回答)是的,在这次习作中,同学们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有很多同学做到了叙事清楚,从你们的笔尖流落出真情实意,并获得了启示,可以说每篇文章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在这里,老师要把掌声送给同学们,也请同学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二、欣赏、交流
1、佳作欣赏
欣赏
师:现在请让我们走进佳作欣赏的乐园,齐来分享本次习作成功的快乐。(幻灯出示)这是孔舒弘同学的习作,老师认为这篇习作非常精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孔舒弘上讲台)
提要求:师:在朗读后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小的建议:三分文章七分读,你写得很精彩,老师希望你读得更精彩。
师:同学们,欣赏就是一种快乐,老师希望你们边听边想: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还可以记,记下好词佳句。
(生朗读作文)
评析
师:文章欣赏完了,同学们,来谈谈你们的收获,你们的感受吧!
(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从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来评价)
(如:词:这个词突出了„„让跃然纸上)
句: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
结构:首尾呼应(你很会欣赏,首尾呼应是本学期学习的新的习作方法,它使文章)结构更严谨,主题更突出,值得学习)
真实: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师小结:同学们真会欣赏,相信在欣赏中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精彩,相信大家在欣赏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同时还积极的与同学分享一下。
记下了文章的精彩之处,愿意把你的积累和大家分享一下吗?(抽2-3个学生读一读)
2、段落赏赏
师:其实,在本次习作中还有精彩,请看,这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精彩片段。
请生读
师:这两段文字各有特色,谁能来说说他们好在哪里?
(生齐读:第一段:重点细节描写
第二段:启示真实,流露自然)
生交流,师总结
第一片段:到底怎么把内容写具体,这个同学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第二片段:是的,获得的启示并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更不需要喊什么响亮的口号。真如颜亚琳说的,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它就是精彩的。
3、句子赏析
师:还想欣赏吗?(想)咱们接着看,看看都有哪些同学榜上有名。(出现谁的名字,谁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句子)
句子1、2、3 这3句话细致的动作、心理活动及神态描写使内容更加具体,值得我们学习。
句子4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
句子5、6多精彩的句子啊,修辞手法运用得当,会让文章更加富有感染力。
师: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不能把同学们的好词佳句一一展示,课后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三、不足:指导修改方法
1、发现不足
出示病段
师:刚才,同学们在欣赏中看到了精彩,但本次习作中有些文章还存在一些问题,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这是一位同学习作的片段,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结合刚才同学们欣赏中受到的启发。
A、生读B、交流发现问题。(内容不生动、具体,语言平淡,没有启示„„)提炼修改法
出示修改好的文章
师:看来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针对这些不足,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修改。(出示课件)请大家再读一读修改后的文章,并与修改前进行比较,说一说修改后文章好在哪里。
生自由读
生交流,师相机总结并板书方法。(如细节的描写,加适当的修辞手法,加自己的感受(启发))
师:是的,老师在对这一片段进行修改时,加上了语言、动作等细节,加上了适当的修辞手法,加上了自己的感受使得文章内容更生动、具体,更有感染力,这就是我们修改作文常用的方法“加一加”(板书)当然,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问题,还可以“减一减”(板书,并举例),换一换等方法。
四、自改、展示
1、自改
师:平时一定要重视对作文的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板书:文成于改)勤于修改,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会在反复的修改中得到提高。希望大家养成修改的好习惯。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针对自己的问题做出修改。
(生自改)
2、展示修改的句子,并加以点拨。
3、抄写修改好的文章
师:写作文就是这样,不仅要认真写,还要认真改,长期坚持下去,你的作文会越写越好,改好的同学把作文抄在作文本上。
板书:
难忘的第一次加一加
听叙事清楚加细节描写
想获得启示文成于改加修辞手法
记感情真实加真实感受
晏燕副校长评课:
评余艳老师的课:本节习作指导课努力与本次习作模式结合,把口语交际与习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口语交际要求明确,讲故事层层深入,老师紧扣其特点,细节描写,说真话来组织本节教学,课堂说的氛围浓厚,口语交际与习作联系紧密,充分体现了由说到写的这一过程,把学生习作畏难的情绪打消了,为学生习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但,老师在评价这一块做得不太好,教师自身缺乏目的性、针对性,一味让学生盲目评,导致学生的评价不能集中在哪几点上评。
时间把握不当,习作指导的时间太短了。
评朱萍老师的课:本节课是一节六年级习作讲评课,老师课堂环节有层次,由篇章欣赏到赏析片段、佳句欣赏,都紧扣本次习作要求:“叙事清楚、获得启示、情感真实”来组织教学,老师注重方法指导,学生修改就不盲目。培养修改,养成习惯必不可少。
但本次习作要求之一“获得启示”如何在习作中体现,本节课没有涉及到,这本应是本次习作的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