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8》讲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8》讲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十几减8讲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十几减8讲课教案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9十()=16 8十()=13
9十()=15 8十()=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课后小记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十几减8教案
十几减8教案
一、教学内容:十几减8(第13页 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四、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昨天同学们去游乐园玩耍,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熊猫叔叔在干什么?
生答:卖风车。
2、学习新知。(1)出示例2。
①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同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生答)。(2)合作探究。
传球游戏。
①谁的手上传到球,就要减8。②师生订正。(3)精要点拨。
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3、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4、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5、布置作业。小状元P9。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_十几减8教学反思_
十几减8教学反思
一年级组 张芳
复习安排了8加几、7加几和十几减9的口算,并指名说说13-9的算法,为学生顺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8、7做准备,也便于学生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算式15-8,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十几减9的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学习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充分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通过摆小棒,探索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算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逐步培养学生发表意见和表述思路的能力。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呈现教材中的练习。将枯燥的计算寓于学生喜欢的活动中,将计算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渗透差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十几减8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十几减9)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十几减8),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枯燥的计算寓于学生喜欢的活动中,将计算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并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个教学设计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第四篇:《十几减8和7》一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师: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老师请小朋友来进行抢答,看谁的反应最快,算得最好。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
13-8=8+9=16-7=14-7=
15-7=12-2=12-8=4+7=
二、导入激趣
师: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小红花,哪一位小朋友表现得好,他就可以得到红花作为奖励。看看这节课谁最出色,得到的红花最多。
三、练习
1.夺☆比赛。(第2、4题)
师:本次夺☆比赛分成两道大题,每做对一道小题就可以得到一颗☆。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2.练习二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2)让学生说清每一组两个算式数字之间的关系。
3.练习二的第3题。
师:图上有两只小蚂蚁正在打开每一扇门,只有当它们计算对了,门才能打开,你愿意帮助它们吗?
生:愿意。
师:那就请你们将每一扇门的算式写在旁边,开始吧!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反馈。
4.在○里填上“>”、“<”或“=”。(练习二的第6题)
(1)让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二的第7、8题。
(1)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2)集体反馈,请个别学生说一说两道题中每组算式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6.比比谁先回到家。(练习二的第9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大家都顺利通过了老师的考验,现在我们要向森林出发了。
师:森林里有两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生:小松鼠和小老虎。
师:那么它们在森林里做什么呢?
生:它们要来比比谁先回到家。
师: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吗?
生:愿意。
师:很好。现在请一、二两组的小朋友把小松鼠送回家,请三、四两组的小朋友把小老虎送回家,我们比赛一下,看看是小松鼠先到家,还是小老虎先到家,好吗?
生:好。
师:那就赶快开始吧!
(学生独立完成,看看是哪两组的同学先完成,并集体反馈计算结果)
7.解决问题。(练习二的第5、10题)
(1)让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四、课时小结
师:这节课,小朋友都表现得很好,都非常积极地举手发言,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你在这节课学习到了什么呢?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
题四
十几减几
型:新授
授时间:第 周第 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例2,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卡片出示):
8+
=
7+8
=
7+6
=
=
6+8
=
+7
=
+9
=
3-9
=
8-9
=
4-9
=
7-9
=
6-9
=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
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条。
(2)
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3=8,8条花金鱼。
(3)
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条。
(4)
这样算得快,8+=13,13-8=,13-=8,条黑金鱼,8条花金
鱼。
……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3-8=
3-=8
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