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6加几教案
7,6加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例
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根据一幅图中的两个已知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初步理解这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3,在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凑十歌。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齐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就满十。
2、复习数的组成。5
/ \ / \ / \ / \ / \ / \ 3 3 4 3 3 4
3、口算。
10+2=
5+9= 11+5= 8+7= 7+3+2= 6+4+5=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爷爷果园里的水果都熟透了,我们去瞧瞧。
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你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讨论,抽生说:爷爷摘了7筐苹果和5筐梨。教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
教师:要计算爷爷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该怎么列式? 学生:7+5,5+7(教师板书)教师:说说谁列的算式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个算式都对。因为要算爷爷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就是把摘的苹果的筐数和梨的筐数合起来,7+5和5+7都表示两种水果的筐数合起来。
教师:7+5和5+7都是7加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怎样计算7加几(板书课题)。大家先想想如何计算7加几?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甲:因为7和3凑成10,所以5先分3给7,7+3得10,10再加上剩下的2得12。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同步展示过程,并请全班同学回顾一遍。
教师:这种方法我们称作什么方法? 学生:凑十法。(板书)
学生乙:因为5和5凑成10,所以7先分给5给5,5+5得10,10再加上剩下的2得12。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同步展示过程,并请全班同学回顾一遍。
学生丙:我接着7再数5个数,8,9,10,11,12,所以7+5=12。教师:这种方法我们叫作什么方法? 学生:数数法。(板书)
学生丁:把7看成10,10加5得15,再减去多看的3,得12。
教师:这种方法我们称作什么方法? 学生:假设法。(板书)
教师:大家的这些方法都不错!那我们一般用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呢?(凑十法)
教师:现在考考大家能不能用凑十法计算这道题:7+6。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
教师:大家认识他们吗? 学生:孙悟空和猪八戒。
教师:他们都很孝顺,要采花送给师傅,我们看看孙悟空有几朵花?(6朵)猪八戒有几朵花?(5朵)你们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吗?
学生:一共有多少朵花?
教师:该怎样列式解决一共有多少朵花的问题呢?
学生:6+5,5+6。.教师:像这种6加几的算式你会算吗?自己试一试。(板书课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组织汇报,让学生边说计算方法,边作适当的板书,并鼓励学生说6和5分别表示什么。
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这两道题:6+6,7+4。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请孩子们想想,7加几,6加几与我们前面学过的9加几,8加几有相似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计算都可以把9,8,7,6进行凑10后,再加上剩余的部分。
三、基础练习
1、我是小法官。8-6=14()
8-6=14()7+4=11()7+7=17()
9+7=16()6+6=13()6+4=11()教师:你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判断以上算式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钓鱼。
教师:我们一起来帮助你们最喜欢好朋友钓鱼吧!
3、给小动物找家。
教师:孩子们乐于助人,不但能帮好朋友钓鱼,还能帮助小动物找家。
4、小小邮递员
教师:我上课之前答应邮递员叔叔帮他完成任务,你们能帮助邮递员叔叔送邮件吗?
同桌交流,算出口算卡片的结果,派一名同学放入邮箱,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1、摘水果。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棵树,苹果树上结出的果实是7加几,桃树上结出的果实是6加几。你们能按照规律将果实摘下来排一排吗?
2、我最聪明。
教师:聪明的你能不能帮助光头强解决他的问题吗?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首先通过复习,让学生感受凑十法在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找准新知识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
2、给学生创造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来探究7,6加几的计算方法,感受新知识总是与已学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相互交流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找7,6加几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第二篇:8、7、6加几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数学第一册 8、7、6加几教案
开县河堰镇中心小学
陈红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呀,时常听见很多的老师在夸奖你们呢,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夸奖的吗? 生:想
师:他们说呀,一(3)的同学即能干又聪明,到底你们是不是如被夸奖的那样聪明、能干呢?那老师呢,就期待着这一节课你们的表现 师:上课 ……….师:在本节课上课之前呢,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凑数的游戏,好吗?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师:我们来做一个凑十的游戏,我说3 生:我说7 师:我说8 生:我说2 师:我说4 生:我说6 师:看样子,咱们班的同学的确是非常的聪明啊,反应也很快,那有没有信心进行下面的比赛呢? 生:有 师:呀,你们比老师都算的快呢,谁愿意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想的呢?比如8 + 2 + 4 生:先算8 + 2 = 10,再算10 + 4 = 14,所以8 + 2 + 4= 10 师:说得真好 …..师:接下来呢,我们就在自己的本子上面算一算前面学习的9加几,然后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结果的.…(学生算题过程)
师:同学们做完了吗? 生:做完了
师:好,那请你们与同桌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开始吧 …(学生讨论过程)
师:谁愿意把你们讨论出来的方法给大家说说? 生1:9 + 3 = 12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把3分成1和2 师:把3分成1和2,你是怎么想到的呀?为什么要把3分成1和2呢?
生:因为9和1可以凑成10,见9找1 师:刚才的方法听明白了吗?看到9就想1凑成10,所以我们把3分成1和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方法吗? 生:凑十法
师:接下来的这几题,能做了吗? ……..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师: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用凑十法来计算了9加几,看来大家已经掌握得非常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些方法来继续学学习8、7、6加几(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 生:喜欢
师:这些同学呀,这些同学呀,和你们一样喜欢上体育课,瞧,他们在做什么呢?认真仔细观察,你都观察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生:在操场的跑道上前面有8位同学在跑步,后面又有5位同学在跑
步
师:你们也观察到了吗? 生:观察到了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几位同学在跑步?
师:是呀,一共有几位同学在跑步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怎么想呀? 生:我是把前面的8位同学和后面的5位同学合起来。师:合起来,对吗? 生:对的
师:那我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生:用8位同学和5位同学合起来就行了 师:很好,那合起来怎么列算式呢? 生:8+5(教师板书8+5)
师:那8+5等于多少呢?那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小棒来想一想,摆
一摆,看一看吧,看哪位同学最先得出答案? 师:开始吧
…
→教师巡视,融入到学生当中去 师:摆好了吗? 生:摆好了
师:好,那下面呀,请一位同学到上面来给大家说一说,摆一摆。生:到讲台上摆小棒
师:(摆好了后)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
生:我先在左边摆8根小棒,在右边摆5根小棒,然后把右边的5 根小棒分2根给左边,这样左边就变成了10根小棒,右边就变 成了3根小棒,所以8+5=13.师:非常好!谢谢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怎么想得呢,把右边
的5根小棒拿出2根小棒来,2和8就凑成10了,10再加3就
等于13了,所以8+5=13,很好,你们的摆法和他的是一样的 吗?还有与他不一样的摆法吗? 生:(摆的过程)
师:这位同学他是右边摆8根小棒,左边摆5根小棒,然后我们在8 根里面拿出5根小棒,放到右边去,这样右边就变成了10根了,左边变成了3根,合起来就是13根了。师:恩,这位同学的办法行不行呢? 生:行
师:好的,也很好,谢谢你,现在我们用算式把过程表示出来,师:把8分成3和5,5和5凑成10,10再加3等于13,看来呀,我
们班的同学真爱懂脑筋,一道加法题,就想出来了这么多的解法,以后呀,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做就用哪种方法来做。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你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生:凑十法
师:对,凑十法,你们的脑袋转的真快,还记得上节课老师教给你们的凑十歌谣吗? 生:记得
师:你们的记性真好,我们一起来整齐的读一遍 生: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用2种方法来算得8 + 5,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在跑步的同学里面,把男生和女生合在一起,怎么列算式的呢? 生:7 + 6 师:对,回答得真好,那7 + 6又是怎么计算的呢?请你们先用小棒摆一摆,看一看,再想一想,看谁的小脑袋想的方法最多,然后和同桌相互说一说,开始
(生讨论过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方法了吗? 生,找到了,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如果换成6加几,你们会吗? 生:会
师:那接下来就请你们拿出题单1,自己动手圈一圈,算一算 …….师:同学们,做好了吗? 生:做好了
师:谁愿意谁愿意把你做得拿到上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一说过程
生: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列出算式 6 + 5,然后把5分成4和1,6和4就组成了10,10 再加1就等于11 师:他说得真仔细,还有没有与他不同的方法 生:有
师:上来让同学们也看一看用的什么方法?
生:我是分的6,把6分成了1和5,5和5凑成10,10再加1等于11 师:说的真棒,谢谢你
巩固新知 师:好了,今天的新知识学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学得怎么样呢?是不是够聪明? 师:求这里一共有多少朵花?怎么列式的? 生:8 + 9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方法,计算的这么快?
生:看到了8,就想到8加2得10,所以9分成了2和7,再想到了10加7等于17 师:8就变成了10,所以应该圈10朵花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
生:我看到了9,所以想到了9加1等于10,把8分成了7和1,这样9就凑成了10,10再加7等于17 师:说得真仔细,而且声音很洪亮,那么接下来?请你们看到提单2,这些题你们会做吗? 生:会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就交给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计算吧
第三篇:7、6加几教案和反思
7、6加几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用凑十法计算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1、复习:《凑十歌》
2、计算:
9+2=
4+9= 5+8=
8+8= 6+9=
8+4=
3、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奖品,但是,这些奖品被锁在一个名叫“
7、6加几”的屋子里,要打开这个小屋,必须找到钥匙,这把钥匙就是“
7、6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要掌握“
7、6加几”的计算方法,需要度过几道难关,你们愿意去战胜这些困难,打开小屋取出奖品吗?
二、勇闯难关
探索新知
1、摘水果:11-2(1)观察情境图,创设情境。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去参观参观吧,你看见了哪些数学信息?那么老爷爷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怎么列式?
(2)|学具操作。(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操作。)
(3),学生汇报,并在展台上示范操作。
(4)小组汇报。
请小朋友上讲台边摆边说。
(5)总结方法:
演示课件。
方法1:可以把7凑成10,就想7和几凑成10呢?成3和2.算:7+3=10
10+2=12 方法2:可以把5凑成10,就想5和几凑成10呢?成5和2.算:5+5 =10
10+2=12 2|、摘蘑菇。
师:祝贺同学们顺利闯过第一关,第二关是什么呢?(5分7分课件)只要你做完了下面这两道题你就顺利的度过了第二关。
7+4=
7+7= 3.祝贺你同学们,你们太棒了,你们瞧,还有两个好朋友给你们送来了鲜花呢!你知道他们各送来了多少花吗?一共多少朵花?怎么列算式呢?
6+5= 该怎么样算呢?如果不用学具,你还会算吗?
三、巩固应用。
师:小朋友们,你们表现真不错,顺利闯过了第三关,现在我们已来到小屋前,小朋友们只要能成功地完成下面两个活动,门就会自动打开。
1、送动物回家。
7+5 5+6 7+7 6+7
6+6
7+6
8+6
7+4
2、夺红旗。
四、总结
五、课堂延伸:带好朋友回教室。
活动要求:拿算式卡片的学生算出得数,得数是几,拿几的同学就是你的好朋友。就带着他回教室。
板书设计 :
7、6加几
想:凑十
分:
算
【反思】:计算课往往让学生感到很枯燥,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上课开始,我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通过运用拿7、6加几房子的钥匙,打开房间取出奖品激励,并引导学生勇闯难关,引起学生好奇心,唤起学习兴趣。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索7、6加几的方法时,我首先是复习8、9加几的加法。让学生自己回忆是用什么方法做的,这样为学习7、6加几做铺垫。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在第二环节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通过和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交流去摆一摆,请学生上展示台边摆边说,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如果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习,会很枯燥,因而设计趣味练习,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特别帮动物回家和找朋友,几乎全班参与了活动。
但是本节课我没有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没有关注到没一位学生。比如:李丹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回答错了,我没有停下来问问她,你是怎么想的。我想如果问了她原因也许她会做的。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也没有关注她。没有做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找朋友,我看见时间不多了,没有讲游戏规则,学生去找朋友的时候也很乱,这都是我没有考虑清楚的地方。从这次教学活动中,我看到的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数,使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6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凑十法”计算6加几的题目,理解6加几的计算过程并会口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6加几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你们还记得怎么算吗?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说口算过程.(想:把8凑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8加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投影出示
指名回答.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该学习什么了?(6加几)
板书课题:6加几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1)板书: □
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着完成.全班进行交流:
随学生口述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6加几”.
师: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道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谁愿意再用“凑十法”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
(2)板书: □
指名回答.(如果有学生很快说出结果,要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是由上一题 推算出来的,在此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如果没有上一题的结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
学生分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板书: □,□,□
师:这几道题
第五篇:6、7加几教学设计
课题:
6、7加几的加法
(处理教材第98——10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6、7加几算理的过程,掌握算法,能正确口算6、7加几。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学习迁移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6、7加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口算6、7加几的题。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教具准备:
挂图、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7= 9+4= 8+3= 9+6= 选其中的一道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回顾8、9加几的算法。
2.同学们在运动场上各显其能,这不投沙包比赛正在进行,我们快去加油吧!出示情境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分别收集显性信息和隐形信息。
二、自主探究新知。1.收集信息
A1号运动员投中了7个沙包;2号运动员投中了6个沙包;3号运动员投中了5个沙包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运动员在1分钟之内,除了投中的信息,还有其它信息吗?发现隐形信息。
B1号运动员没中4个沙包;2号运动员没中5个沙包;3号运动员没中7个沙包。师:咱们同学太厉害了,不仅发现了运动员投中的沙包个数,还发现了运动员没中的沙包个数。你们不仅能看到表面的信息,还能通过观察发现隐藏的信息。师简单说一说什么是表面信息,什么隐藏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2.提出问题
A1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B2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C3好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3.将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说。
1号运动员投中了7个,没中4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2好运动员投中了6个,没中5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3号运动员投中了5个,没中7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2.解决问题一:1号运动员投中了7个,没中4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A列式
7+4 或者 4+7 B想一想7+4应该怎样计算?
根据学生的举手情况,让学生讲一讲。(学生已经有了计算9加几的经验,能够想到凑十法,并鼓励学生想一想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生:把4分成3和1,7+3=10,10+1=11 师:很明显,你们又想到了凑十法。我们这样吧。老师今天什么也不说了,你们自己利用小棒去探究好不好?比一比哪个同学探究的认真,正确。教师说:“开始“好让学生有紧张感。师巡视指导。
C指生完整的汇报摆的过程并说一说7+4的算法。D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给3根? 为什么要把7分成3和1? E归纳算法,教师板书。
+ 4= 11(把4分成3和1,7+3=10,10+1=11)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掌握算法。
F根据学生的情况,看一看还有没有其它算法。G在本子上计算4+7=? H解决问题三:3号运动员投中了5个,没中7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待生完成后,讲一讲。
3.解决问题二:2好运动员投中了6个,没中5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A齐读信息和问题:2好运动员投中了6个,没中5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B怎样解决? 6+5 或者 5+6 C咱们会计算9加几,也会计算8加几,还会计算7加几,我们这次计算6加几,不用小棒,你能直接算出来吗? 学生动笔计算6+5 D待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讲一讲怎样算的?多指生说。
先把5分成1和4,6+4=10,10+1=11 E小结算法。4.师生小结
师:我们今天又探究了几加几? 生:
6、7加几的加法
师:是啊。我们仍然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凑十法。
师:多厉害的凑十法啊!帮了我们的大忙。我们一起来说说它的功劳吧!看到9时,我们要凑几?(1)看到8时,我们要凑几?(2)看到7时,我们要凑几?(3)看到6时,我们要凑几?(4)
你都会了吗?我们在做题中大显身手吧!
三、自主练习。
1.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本题是让学生先看图列出算式,在去圈一圈,没10个圈在一起,就是为了体现凑10的,这样好计算。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做题经验,让学生独立完成。2.口算。
以一组为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竖着做。7+3+3= 7+6= 在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上边的题就是下边题的计算过程。7+6=7+3+3 3.看图列式题。
认真审题,弄懂列加法还是减法。本题是两道求总共的题。独立列式解决。让学生讲讲计算的过程。4.一个加数对三个加数的6、7加几的口算题。让学生独立填一填。5.用你喜欢的方法算。
本题是对前面所学习的6、7、8、9加几的综合口算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讲一讲。
6.第8题。解决问题。
先理解情境的意思,然后列式解决。7.第9题。想几加几等于几的题。7+()=12 6+()=12 本题要注重总结想这样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在括号下面写上,先写3,就想7+3=10,在加几等于12呢。再加2.所以括号下面就对应3+2,所以填5。在找到方法后,让孩子们多说一说。就利用这种想的方法解决。8.第10、11题。解决问题。
审清题,再做题。列式计算。并总结做该类题的经验。
四、师生总结概括
1.这节课我们又探究了什么新知识? 2.谈谈自己的做题经验。板书设计: 6、7加几的加法
1号运动员投中了7个,没中4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7+4=11 2好运动员投中了6个,没中5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6+5=11 3号运动员投中了5个,没中7个,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