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1:1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教学设计》。

第一篇:《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教学设计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教学设计

武安市大同镇小屯村学校

潘卫国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矿物的显著特征是描述和识别矿物的基础。2.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矿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描述。(2)根据已观察到的矿物特征,对照资料对它们进行鉴别。(3)从矿物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中选择显著特征进行描述。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2)能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矿物进行观察、描述,并能根据矿物的显著特征进行鉴别。教学准备

待识别的矿物三种(方解石、黄铜矿、赤铁矿);铜钥匙、小刀、放大镜、蒸发皿;空白矿物特征卡。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矿物。先回忆一下,我们已经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和描述矿物?(生说,教师板书如下:颜色、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形状)

2.还记得硬度是怎么辨别?(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去刻划。)3.除了这些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观察方法呢? 学生可能会说:用磁铁吸、滴上稀盐酸等方法。

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鉴别我们所面对的不知名矿物,敢接受挑战吗?

二、学习地质学家是怎样鉴别矿物的?

1、课件展示地质学家鉴别方法

2、小结地质学家鉴别方法:观察矿物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

三、学生观察矿物特征

1、我们要观察矿物的哪些特征呢?出示矿物特征卡(用观察矿物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硬度、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等方法。)

2、你对我们要研究理解吗?

3、运用我们学过的观察矿物方法,给三块矿物分别做个特征卡吧!

4、学生小组观察,完成特征卡,教师巡回指导。

四、介绍矿物特征

1、介绍方法:请一个小组说说一块矿物的特征,注意不说矿物的编号,请其它小组猜猜这是几号矿物。

2、你们对这个小组介绍的还有补充或有不同意见吗?

3、小组汇报三种矿物的名称。

五、小结

是的,人们正在利用了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性,改善和建设着我们的生活,希望课后同学们能选择两种矿物或岩石,详细了解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与讨论好吗?

板书设计: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1、观察,收集特征(形状,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软硬……)

2、对照资料卡鉴别(抓住主要特征)

第二篇:观察描述矿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关于观察描述矿物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学生获取一些常见矿物的颜色、条痕的基本知识。

2、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知道一些矿物的软硬程度。

3、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三、教学准备:

铜钥匙、小刀、铅笔、瓷砖赤铁矿、方铅矿、石英、长石、云母。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2分钟)

出示PPT:看到这么美丽的矿物,你能用科学的方法说一说它的特点吗?

师:这位同学说的不错,但是老师相信学了“观察、描述矿物”这节课以后,我们能说的更好。

(二)提出问题,讨论观察和描述的方法(4分钟)

师提问:假如你来观察矿物,你准备从矿物的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出示PPT)就拿这种矿物来说,想一想我们要从哪些方面观察并说说它的特点呢?

(1)学生交流:透明度、颜色、形状、还有表面光滑和粗糙程度、硬度、反光度、轻重、厚度、气味……

(2)师: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在这些方面里,哪些方面你觉得最能反映矿物最基本的性质呢?为什么?

(3)通过讨论交流确定:颜色、光泽、硬度、轻重等

(4)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及矿物软硬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对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这三个方面来做一下研究吧!

(三)观察和描述

1、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1)(出示PPT):不同色彩的矿物(6分钟)

学生根据矿物的色彩命名。

师: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家经常用矿物的颜色来命名矿物,看,这块铁矿,它的颜色是不是红色的?人们叫它“赤铁矿”。

现在,有两块矿物很期待同学们给他们取个名字,谁来试试?

(黄铜矿、白钨矿)

师解说:很多的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出示PPT)师:咦?这有两组图片,同样是石英,可都是不同的颜色。而这三种呢,颜色都一样,可又不是同一种矿物,这说明了什么呢 ?

(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投影图片:石英(不同色彩)、黄铜矿、黄铁矿

(2)观察铅笔的条痕(4分钟)

A、我们了解了矿物的颜色后,让我们用铅笔在白色瓷板上划一划,你有什么发现?

B、铅笔条痕的颜色与笔芯的颜色有区别吗?

(3)亲历对矿物条痕观察的活动

实验器材:石英、方铅矿、赤铁矿、白色瓷板

A、用石英、长石和赤铁矿在白色瓷板上磨擦,仔细观察矿物和条痕的颜色是什么,并记录在作业本P36页第一题的表中,比一比哪一小组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实验。(PPT出示表格,提示生按顺序,一边实验一边做好记录。)

B、学生实验(4分钟)

C、学生交流描述矿物的条痕

师:时间到,各小组把实验器材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放好了吗?哪个小组可以到台上来做一下汇报?

D、师:听完该小组 的汇报后,老师有个问题,这些条痕的颜色与矿物表面的颜色一致吗?

E、矿物条痕的颜色和矿物表面的颜色相比,哪一个是矿物的本来颜色呢?为什么?

F、讨论交流

(师小结:条痕的颜色是矿物本来颜色,有时,区别许多不同种类的矿物,条痕是最好的方法。)

2、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软硬

过渡语:矿物的颜色、条痕我们都做了一些研究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矿物的硬度。首先,老师来考考你们的记忆力,在三年级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材料硬度的?(互相刻划)

实验器材:石英、长石、云母、铜钥匙、小刀

(1)比较矿物的软硬

A、师:你有办法比一比石英、花岗岩、云母这三种矿物的软硬吗?(互相刻划)(4分钟)

B、学生用互相刻划的方法实验。把矿物从软到硬排列,并完成作业本p36页第二个表中。(PPT出示表格)

C、汇报交流

D、师:我们用相互刻划的方法知道了矿物的硬度,那你能利用手上的工具,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吗?

E、学生讨论确定: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分别在三种矿物上刻划,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的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的较软;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的较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的硬。

F、学生实验观察云母、石英、长石的硬度

(注意事项: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不要弄伤手。)

G、学生描述云母、石英、长石的硬度。

H、小结:有的同学说长石硬,有的同学说石英硬,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继续讨论。掌握科学方法是最重要的,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比较矿物软硬的方法,都有哪些方法?

生:可以矿物与矿物互相敲击、刻划。

生:也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划。

……..(3)快乐生活:想一想矿物的软硬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相关知识,学会了用矿物与矿物相互刻划等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研究,丰富自己。

六、作业

完成作业本P36

第三篇:《岩石、矿物和我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矿物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2.岩石、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很广,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岩石和矿物资源。

3.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等形式,了解人类在开发、利用和保护岩石、矿物等方面的活动。

3.通过交流讨论和分类,比较全面地认识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岩石和矿物是宝贵的资源,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

2.通过交流、合作、查阅等方式拓宽学习的途径,喜欢和同学交流合作,增加对岩石、矿物的认识。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岩石、矿物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对我们人类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岩石、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懂得保护和合理利用岩石、矿物资源。

【教学准备】

美工刀、胡萝卜、岩石片

每组准备 :有锋利面或教师提前打磨锋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分别出示岩石片、美工刀和胡萝卜,由两名学生来分别用美工刀和岩石片切胡萝卜丁,然后将两份切好的胡萝卜丁展示给学生(可以用实物投影)

2.由此实验你想到了什么?(叫几个学生回答)

3.教师提示:我们刚才模拟再现了石器时代人类和现代人类使用工具的场景。石器时代人类的工具由什么材料制成?(岩石)现代人类的许多工具又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金属)金属来自哪里?(矿物)

二、揭示课题:岩石、矿物的用途

1.可见岩石、矿物和我们(板书)人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

2.(课前调查资料)我们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用到了岩石和矿物,你调查到的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用这种岩石或矿物呢?)(可以选择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并板书)

岩石、矿物的名称 用途 特性

(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以便接下去的资料整理用)

全班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3.(如果学生说的不多,教师适当引导,如:在建筑行业上,用到了什么岩石、矿物呢?为什么要用这种岩石或矿物?在这个环节中,尽量增加可整理的资料)

4.教师小结(可以结合PPT来补充说明)

5.关于岩石、矿物的用途方面,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尽量让学生来解答学生的问题)

6.资料整理(利用板书及书本资料库中的岩石、矿物资料卡让学生整理目前为止岩石、矿物的用途的相关资料,借鉴书本中的表格)(可以视具体情况让学生自行设计整理表格)

分类标准 岩石、矿物的名称

冶炼金属

建筑材料

生活用品

医 药

……

三、保护岩石、矿物资源

1.根据以上资料以及你平时的生活感受,你认为岩石、矿物对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学生自由发言)

2.岩石、矿物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及保护和合理利用岩石、矿物资源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和岩石、矿物资源的形成等方面补充教学内容ppt)

3.既然岩石、矿物资源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国家又有哪些岩石、矿物资源呢?(ppt 我国主要岩石、矿物资源分布图及岩石、矿物资源保护法)。

板书设计:

7.岩石、矿物和我们

冶炼金属

建筑材料

生活用品

医 药

……

第四篇:《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教学设计期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5年级下册《岩石与矿物》单元第3课的教学内容。在了解岩石、矿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从矿物资源日益减少的角度来认识矿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资源、合理开采资源的观念,了解一些保护资源的方法,并积极付诸行动。

本课重点介绍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是一节资料型科学课。学生很少有机会亲眼见到矿物资源的生成和开采过程。为了让学生对此有直观的感受和情感冲击,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网络课堂的形式,充分利用瑞博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部分文字、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重点、难点内容化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体会、认识到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一切不合理的使用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要学会保护资源,开发新能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类过量开采活动给资源和自然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知道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矿物资源的一些措施。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提供的资源自主探究矿物资源日益减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能用电子小报、在线交流等形式交流自己对矿物资源的认识;会查阅和搜集有关新型能源的资料,能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矿物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滥采矿物的危害,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保护矿物资源付出一份努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可利用的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最终会枯竭;理解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开发新能源能为人类做贡献,认识这是自己的责任。

教学准备

在瑞博网络平台开设《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专题学习网站。网站分设感受区、探究区、交流区、作品展示和“我们的行动”等模块(内容包括:有关矿物资源的文字、视频资料;矿物资源开采过程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相关网址、学生作品和跟进行动等);教师教学用PPT课件;一个装有各种矿物制品的百宝箱。

教学过程 1.游戏、揭题

(1)摸一摸(出示“百宝箱”)。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藏着很多宝贝,你们来摸一摸,说出它们是什么、分别是用什么制作的。

学生游戏,讨论。教师相机在黑板上书写做成宝贝的材料名称。

教师小结:大家所列出的这些材料,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矿物”。(2)说一说。

师:身边的物品是利用哪些矿物资源加工的?(3)议一议。

师:你看,随着我们活动的开展,百宝箱里的宝贝会怎样?假如百宝箱是地球,这些宝贝是蕴藏在地球里的矿物,随着人类的不断索取,它们又会怎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各种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广泛,人类对各种矿物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矿物资源。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结合生活中大量的实例,根据矿物说应用,根据生活用品追踪矿物,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意识到矿物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选用“百宝箱”,除了让学生认识这些宝物的制作材料以外,更重要的是隐含着让学生知道这些宝贝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游戏的开展,宝贝越来越少,这样为后面活动的开展进行了铺垫。2.调查、探究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认识矿物的性质》,知道了部分矿物种类。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矿物资源?它们分布在哪里? 教学PPT展示我国矿物分布地形图。

师:各种矿物资源需要经过开采才能为人类所用。你知道人们是如何开采矿物的吗?你们有没有看过矿物开采的过程?想不想进入我国的部分矿区参观一下?请登录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学习网站,点击“感受区”,选择自己想参观的矿区。

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查看教师提供的部分矿物开采的图片、视频等。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参观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登录网络平台,自主选择教师提供的部分矿物开采过程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通过浏览这些资料,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心灵被震撼,丰富了体验。

师: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矿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如果不停地开采岩石和矿物,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呢? 师: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每个实验小组选择其中的两三种,甚至更多种矿物,请你调查一下它们目前开采的现状和年限。

教学PPT展示铁、锌、锡、钨、煤、银等矿物名称,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搜集的资料和数据。

教师相机利用Excel汇总统计,进行互动。

归纳小结:地球里面的矿物就像游戏中百宝箱里的小物件一样是十分有限的,越找越少,越找就越难找,最后甚至找不到,矿物资源是会随着人类的开发日益减少的。你有什么感想?这些矿物资源给我们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还带来了什么? PPT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网络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选择喜欢的矿物,结合网上资源进行交流统计,从而能知道矿物资源数量有限,无限制、无计划地开采,会造成矿产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3.思考、行动

师:我们该怎样解决人类需要与矿物资源不足的矛盾呢? 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提问。(1)矿物资源怎样使用才合理?(2)你知道哪些已经开发或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教师补充介绍一些新能源。(3)某些矿物资源可以被替代使用。如金属被塑料替代,但会产生新的问题,怎么办呢?(4)刚才有同学提到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你们了解吗?谁能说一说? 小结: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好好保护,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也要保护。提出“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

师: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分组活动,将你们的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可以在网站平台的“交流区”进行交流,也可以邻组口头交流。

归纳小结: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节约使用矿物;出一期手抄报,宣传保护矿物资源;写一份倡议书;给本地的矿物资源管理部门写一封信,发出呼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出保护矿物资源的想法和可以为保护矿物资源而进行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渗透和教育。4 延伸、展示

(1)利用教师提供的网址,学生可以继续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2)课后利用平台把平时生活中保护矿物资源的一些做法发布在“我们的行动”栏目里。(3)课后制作“保护矿物资源”为主题的电子小报,也发布在“我们的行动”栏里。

设计意图: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继续研究,巩固所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篇:《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教学设计

《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够调查和了解岩石与矿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够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

3、知道很多矿物资源不可再生,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4、理解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5、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陆地物质,开发新能源。

教学重点:知道很多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教学难点:感受矿物资源随着人类大量开采正在逐渐减少

教师准备:矿物开采录像、石油形成录像、风能、生物能、潮汐发电等新能源的图片或课件、若干纸条、假币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无污染、可再生的新型能源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特贵重的礼物,想不想看?(学生齐声说想)但看之前老师得提醒你们:小心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别晃到啊(学生笑)。教师出示金刚石图片(学生小声惊呼)教师马上问:快说它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金刚石)教师接着问:金刚石都有什么用途? 生:它能做地质钻头;

生:它还能做玻璃刀,割玻璃用; 生:它还能做首饰呢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你还知道哪些矿物和它的用途?

生:我知道滑石是最软的一种矿物,它是做化妆品的最好原料; 生:萤石可以制造牙膏; 生:我知道石膏可以做成石膏像; 生:石英能制造玻璃;

生:赤铁矿可以炼铁,还可以做颜料; 生:还有我们用的铅笔芯都是石墨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不仅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同时为下个环节作了铺垫。

二、新授

(一)理解矿物资源的日益减少

师::同学们对上一课内容掌握很好,正是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矿物的巨大价值和用途,所以正在不断地寻找着,开采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在看之前,要带上两个问题。第一个,这些矿物资源是怎样被开采出来的?第二个问题:被开采完的或正在开采的地方,它周围的环境怎样?(学生看开采录像)师:先找同学来重复一下我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你来说吧

生:第一个问题是:这些矿物资源是怎样被开采出来的,我通过开短片知道了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挖土机、铲车等大型机器开采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人工开采;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炸药开采的。师:非常会总结哈。那第二个问题呢? 生:第二个问题是开采完的地方,周围环境怎样。师:对,你记性真好!谁来回答 生:我看到都是光秃秃的,感觉很荒凉; 生:环境恶劣,杂草丛生; 师:有杂草吗?(学生笑)生:感觉那里植被都被破坏了 师:对,看到绿色了吗? 生:没有(笑)

师:看来我们在利用矿物资源的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到了破坏,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果让你去开采,你会怎么做? 生:去没有植被和没有人烟的地方;

生:开采的时候不伤害树木,把它们放到大棚里,开采完之后再给移回去; 师:哦,这次开采可挺费劲啊(学生笑)也就是说呢,在我们开采的时候尽量不要去破坏周围的环境,对吗?听说在这个教室里就有好多像这样的矿物(拿出纸条作演示),分布在教师的各个角落,等着我们去开采,各小组1号听令,我给你两分钟,赶快去寻找矿物!但要注意开采时不要破坏了周边的环境,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学生寻宝活动)

师:时间到,现在来看看你们的收获。你找到是哪种矿物?还有谁和他找的一样?(教师板书)

生:我找到了一张煤炭、一张金子;

师:你找到金子了,快给大家看看,发财了。(学生笑)生:我找到了一张萤石、天然气一张、还有一张金刚石……

师: 看得出来1号同学收获不小啊,又有一些人听说了, 各小组2号你们也去寻找矿物吧,.(学生再次寻宝)师:2号同学们你们都找到什么了? 生:我找到了一张煤炭; 生:我找到了一张石英;

师:感觉2号同学没有1号找的多哈(学生点头),估计没有了吧,3号4号你们还想去吗,(3、4号大声说去)好一起去看看吧。(学生第三次寻找矿物)师: 3、4号一起就找到三张啊?其它都是空手而归啊,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生:感觉太难了,都让1号挖走了; 生:1号太贪婪了,都没说给我们留点; 生:这样的话,我们后面的人就越来越难找了。

师:对,就是这样的,其实我们的矿物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越找就越少,越找就越难找,最后甚至找不到,所以我们说矿物资源是会随着人类的开发日益减少的。一起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师:(教师带上漂亮眼镜)下面呢,我改变角色了,我现在是矿物收购公司的总经理,郭经理。还认识吗?带上眼镜照样认识哈(学生笑)。你们也要改变角色,你们现在就是推销员了。我购买你手中的矿物资源,你负责向我推销,也就是想办法让我买, 把你们手中矿物的用途说得越多,我越买!另外也给你们小组起个响亮的公司名,推销的时候就说我是xx公司的推销员,向您推销的是什么什么,就这样讲话。听懂了吗?给两分钟准备。学生准备中……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生:郭经理您好,我是钻石公司的推销员,我要向您推销的矿物是金刚石,金刚石在矿物中是最坚硬的,它的用途很广,比如说制作玻璃刀,优质的金刚石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钻石首饰,如果您带上的话会无比的耀眼,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的关注,所以你应该买这个金刚石,郭经理您要吗? 师:确实挺吸引人的,那多少钱啊?

生:嗯嗯…500块钱1克,另外还赠送一条项链和一对耳坠(学生笑)师:太贵了吧,我这就有100块钱,卖吗? 生:那就200块钱,行吗?(学生笑)

师:还讨价还价,真精明啊,好吧,那我买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观看人类开采矿物录像,感受人们在利用矿物资源的同时也破坏了生存环境;通过让学生分组编号的形式一遍一遍地寻找矿物,来感受矿物资源就是这样越来越少的;通过教师转换角色来收购矿物、学生向教师推销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能力,同时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热情,努力掌握各种矿物的用途。

(二)分析减少的原因

师:今天就收购到这里,明天我会继续收购。来看一下我的收获,看看我都收购什么了? 生:金刚石、煤炭、石油。

师:看看我收购的矿物有没有什么规律啊? 生:你收购的这些都是比较少的。师:你说我为什么要收购稀少的呢? 生:少的都值钱; 生:物以稀为贵;

师:对,你看看黑板的数据,金刚石是最少的,但是石油和煤炭不是那么少的啊,反而量还挺多的。

生:量是多,但人们使用量很大啊,比如石油用的地方特别多,所以就越来越少了

师:说得对,同学们再看看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让它们变得稀少的啊? 生:我觉得它们太少了,能有几百万年才形成的。

师:对,比如石油,需要2亿年才形成,一起去看看(多媒体播放)师: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短片? 生:石油怎样形成的 师:那么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生: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几百万年形成的

师:是这样的。距今两亿年,可见石油的形成速度之慢,形成时间之久。那么你们说它还可不可能再重新产生? 生:不能

师:对,是不可能再重新产生的。其实我们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的,如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资源;还有一类就是不可再生的,如石油、天然气及各种矿物资源。它们如同我们人类的生命一样,是有限的,用一些就少一些,所以会越用越少。那么刚才老师说的这段话是我们书上50页,请把它批画下来。(学生批画)

【设计意图】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让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矿物越来越少的原因,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师:基于这三点原因,中国矿业联合会把到2020年中国所需的45种主要矿产可以基本划分为可以保证、基本保证、短缺、严重短缺四类.(师生一起解读)可保证的矿物共24种:煤、天然气、钨、钼、银、稀土、菱镁矿、萤石、耐火黏土、磷、重晶石、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原料、石膏、高岭土、石材、硅藻土、钠盐、芒硝、膨润土、石墨、石棉、滑石、硅灰石。基本保证的矿物有2种:钛、硫。

短缺的矿物有10种:石油、铀、铁、锰、铝土矿、锡、铅、镍、锑、金。严重短缺的矿物有9种:铬、铜、锌、钴、铂族元素、锶、硼、金刚石。【设计意图】用数据来说明矿物资源正在逐年减少,有充分的说服力

(三)减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师:假设到2020年了,石油没有了,你说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火车、汽车都跑不了了;

生:一切由石油为原料的东西都没有了; 师:如果煤炭没有了呢?

生:我们学校没有暖气了,都冻着; 生:感觉整个世界上都冷冰冰的……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没有矿物资源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矿物资源与我们生活联系的紧密,培养学生爱惜矿物资源的情感。

(四)解决办法

师: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出现,我们应该能做点什么呢? 生:我们应该节约使用; 生:我们还可以做手抄报来宣传; 生:还可以开发新的能源来代替矿物资源

师:对,我们来看几张利用新型能源的图片,这是利用太阳能作热水器;这是利用风能来发电;这是利用潮汐能来发电,英国首次发明使用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希望有一天也能克隆出矿物资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师:这些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有的已经开发和利用了,有的还没有,那么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今天老师给我们小学的学生上课,真是荣幸,因为你们的聪明和一腔热情,让老师看到了希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用智慧去挑战困难,一定能用实际行动来改善我们的生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下载《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教学程序的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结尾部分,其中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是实现......

    《观察、描述矿物(一)》的教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4节内容。在《岩石的组成》中,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之后,便进入了本课时—......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

    面对陌生人教学设计

    面对陌生人 教学内容: 面对陌生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以预防和应对社区安全的角度,从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案例入手,以积极预防为主,重点帮助和引导小学生知道保护生命安全......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北留中心校张立明 教学科目:品德与社会 教学内容:面对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

    面对自然灾害 教学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 知道农业生产所遭受的自然灾害种类及其破坏力,了解人们为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 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5篇范文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粤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六章的第三节。学生是在学过金属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金属的存在形式和常见金属的冶炼。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