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红色家书》有感(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2 03:4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红色家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红色家书》有感》。

第一篇:观《红色家书》有感

观《红色家书》有感

车队党支部组织观看《红色家书》系列纪录片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六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

这六段故事让我深有感触,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离开井冈山,来到江西吉安县的东固,得到了短暂的休整,保存了革命的火种。1930年11月27日,红军战士朱锡绍从吉安富田在给赣南老家的祖母的一封家书中写道:“目前我在廿二军一九二团一连当军需长,现在我身边金钱困难,所以没钱寄回来养你老人家。我而今告诉与你,恐怕今年我不能归家过年了,我要参加打南昌九江胜利,请你不要怀念与我。”身为军需长也没钱寄回家,说明当时红军的经济非常困难,革命非常不易。

这封家书上现今仍隐约可见十余个邮差的红色印章,清晰的向我们展现了一条赤色邮路。战火纷飞的年代,邮政局 的人员给红军战士送家书,不仅路途遥远,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战斗。然而即便如此,这封辗转13个路站,约250公里的家书还是安全抵达终点。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共产党人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不论是前方浴血奋战的战士,还是后方提供信息保障的邮政人员,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他们抛家舍业,背井离乡,把个人的亲情冷暖埋藏在心头,冒着生命危险去追赶时代的大潮。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场伟大变革。打开国门,许多新事物、新机遇扑面而来,如何将前辈吃苦耐劳、不断战胜自己的精神在新时代下发扬光大?何金慧用她的日记和与父母的书信给了我们答案。

何金慧1996年被保送到湖北师范学院物理系就读,大学四年,没读过高中的她自修完汉语言文学本科课程,经常发表文章且多次获奖;英语六级高分通过,德语也已入门;虽然思想上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有所波动,但是何金慧没有回避,她在和父母的家书中明确犀利的写出自己的困惑,进行自我批评,并请求父母的指导,最终在党员父母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被评为黄石市“三好学生”;成为该院物理系2000年唯一的优秀毕业生,并考取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2001年不幸去世后,被南京大学哲学系追授为“优秀研究生”。

何金慧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震撼了千百万人,何金慧也成为新时期大学生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典范。在22年的人生旅途中,她以毫无功利目的的数百万文字真实记录了一个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目标始终如一,行动不屈不挠”,历经环境磨砺、自我磨砺,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们仿佛能够闻到各个时代的气息,感触到家书作者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有许多普通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救国的理想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第二篇:诵读红色家书有感

诵读红色家书有感

4月25日上午,我局组织开展了“学习红色家书﹒不忘初心使命”主题活动,诵读了《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龚全珍写给甘祖昌的信》、《左权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我俩的心紧紧地靠拢在一起》、《周恩来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山居中秋、对月怀人》三封家书。

重读抗战家书,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深情家书,拉近了我与革命英烈的距离,也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诵着一封封包含深情的家书让我潸然泪下,革命先烈的“勇”与“情”,是当下我们应该永远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坚定对党的信仰,为党的事业无私的奉献着。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克服万难,无私奉献。家书中流露着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小家幸福。心系群众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做好研究工作,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不怕苦不怕累,把实地走访当成是锻炼自身提高的一种方式(包括身心锻炼、思想熏陶、丰富知识)。遇到问题,因事施策,因人施教,事无巨细,竭力做好做实。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的龚全珍,心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无不是弘扬着奉献精神的楷模

坚持不断学习,特别是对党知识的学习。狠下功夫学习,树立学习好样板。看书阅报读新闻,时事了然于心。求知欲高,向上心强,求进步的党员态度,在龚全珍、刘志兰同志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关怀同志。用纯朴的心去交谈,以真诚热情去融化隔阂。周恩来、左权同志对同志和家庭的那份责任深植于心。

作为一名晚辈,对照革命先辈这面崇高而又明亮的镜子,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与渺小,领悟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我深知自身离党员还有很大的差距,无私奉献、热爱学习,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须努力加强。

2018年4月25日

第三篇:20180605红色家书有感

读红色家书有感

吉鸿昌牺牲那年,他才39岁,他在给妻子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这封信是吉鸿昌临刑前以饱含深情之笔,给妻子留下了一封绝笔信。在信中,吉鸿昌向妻子托付养育子女、孝敬长辈等事情,言语间充满了对妻子儿女的浓浓爱意,表达了对不能孝敬继母的内疚以及未实现理想的遗憾,堂堂浩然正气与儿女情长跃然纸上。

这是一封感人至深的书信,读完书信后,我久久不能自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业中,担当起新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四篇:读红色家书有感

思想汇报

“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要以百倍的勇气去抗争不幸”......当我在读《红色家书》时,总是让人心潮澎拜,那一篇篇红色家书,仿佛穿越历史的画面,呼啸而来。这荡气回肠的革命史诗,展示了几十年前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不朽功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即使牺牲自己,也毫不畏惧。读着红色家书,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种信仰,激励着我们前行。我想,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不断地回味入党誓词,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词,做一名为党尽忠,为人民尽责,为工作尽力的合格共产党员。

朱振汉(1932—1949),广东兴宁人。1948年参加游击队。大湖之战,报名参加决死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17岁。后被追认为共产党员。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

我最亲爱的妈妈,我这次写给你是最后的一封信,也是最后一次和你谈话,你儿子的死是光荣的,为了全中国的人民解放而死是最有价值的。妈!个人是没有两次死的,一个人一定有死,但有的死了是无声无息的,我想一个人生出来做什么呢?其最有价值的就是为了光荣的死,妈!你或许认为你的儿子大不孝了吧:其实你应该欢喜你有一个光荣的儿子,你辛苦抚育是有价值的,全中国的人民都忘不了你,好了,最后我希望你努力教育伟汉仔准备建设将来的新中国。并祝快乐!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信中英烈的形象栩栩如生,如此正气凛然、如此气壮山河,就是因为心中有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忱,对共产主义有着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支持着英雄面对敌人的屠刀,依然有视死如归的气概。作为英雄的后代,我们这些基层党员干部,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认同,勇敢地踏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前进的道路依然曲折,困难重重。但是,在英烈精神的鼓舞下,我们要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前,我们要脚踏实地,结合公司战略、工厂目标以及宾馆实际,以务实的态度,学以致用,要勇于担当责任、开拓创新。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宾馆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等、靠、要”是不能改变现状的。要勇于突破“怕”的思维定式,在追求业绩上要有肝胆、敢担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另外,做事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但自己要有“勇于担当往前冲”的精神,还要给身边的干部员工创造容错纠错的工作气氛和管理机制,使广大员工都能真正敢于担当、奋发作为。市场是创造出来的,要端正态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顺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升能力,拼争新市场。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提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就要时刻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廉政建设,清正廉洁,拒腐防变。坚持做到自重、自警、自律。坚持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但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同时带动单位集体,严守纪律底线,强化作风建设,确保一方平安和谐。才能无愧于党和群众的信任、无愧于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第五篇:诵读红色家书后有感

以《红色家书》为指引,做合格的“中国梦”构筑者 ——诵读红色家书后有感

为认真响应落实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关于“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七一前夕,寻全高速寻乌省界管理所组织全体党团青年开展以“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力量”为主题的诵读活动,望通过活动,引导党团青年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努力争当有信仰、有担当、有气节、有情怀的好青年,充分展现高速人信念坚定、不怕牺牲、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

品味《红色家书》,我感慨万千,体会颇深,都说“家书抵万金”,从一封封语言质朴、热情洋溢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即使他们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让人震撼,洗礼精神。作为高速工作者的我们,陪伴家人的时间不多,甚至逢年过节也不能一起共度佳节,我们更要学习《红色家书》精神,珍惜与亲人相伴的时刻,爱家顾家。

品味《红色家书》,无数共产党人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峥嵘岁月,抛头颅、洒热血,以赤子之心、爱国之情,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使我更加端正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高速工作者,我们该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作为收费副班长,我更应该铭记,时刻以国家为念,无愧于自己的工作岗位。要以《红色家书》中优秀人物事迹为参照,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更重要的是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平凡的工作中立足实践,勇于奉献,敢于担当,要以旺盛的工作激情投身伟大的高速事业中。

当下我国正处于历史较好时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如今我们公司“橙乡”品牌建如火如荼,正往“三年叫得响”的目标前行,我们应该以《红色家书》为指引,不忘初心、坚持学习,争做合格的“中国梦”构筑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美丽“橙乡”建设者。

寻全高速寻乌省界管理所

周赣明

下载观《红色家书》有感(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红色家书》有感(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红色家书》有感

    读《红色家书》有感 有这样一封封家书,没有华丽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却震撼着我的心灵,它就是《红色家书》。红色家书精选了一百余封家书,时间跨度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中华......

    读《红色家书》有感

    《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红色家书》。我看到每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我深深感触到了家书的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

    读《红色家书》有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裴梅中心小学——邵笔春 近几天一直在读《红色家书》这部朴实珍贵的红色经典,那一篇篇红色家书,每一篇都是一幅震撼心灵的感人画面,都是一个鲜活的英雄形......

    读《红色家书》有感

    读《红色家书》有感 最近,在全国中共党员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红色家书的热潮。而国家大师季羡林为民间家书系列图书题写了“家书抵万金”的书名,今天我认真的学习了《毛岸英写给......

    读红色家书有感(思想汇报材料)

    读《红色家书》有感 一直以来,不太敢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细节,料想中国能有今天的自由、发展和进步,肯定是无数高尚的人、无私的人,用生命和鲜血争取而来的。而我,只是一个坐享其......

    观《红色力量》有感

    观《红色力量》有感 Thoughts on Red Force 今天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红色力量》,讲述的是习近平同志走过的足迹,特别是他在河北正定县的那段岁月,也......

    观《红色摇篮》有感-(定稿)

    观《红色摇篮》有感 看了《红色摇篮>>,使我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毛泽东。一代领袖毛泽东颇具传奇色彩,他的预见能力,指挥作战能力等等让人赞不绝口。毛泽东从湖南一个偏僻山沟子......

    观红色旅游景点有感(合集)

    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10体11 石威 11351020 清明三天假,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周恩来纪念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