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模拟法庭活动组织探究
中学生模拟法庭活动组织探究
『文字』:钟艺 『供稿』:中学部 『图片』: 『时间』:2009-12-10 『点击数』:8588
模拟法庭活动是外校的特色大型活动,学生通过具体参与扮演庭审的各个角色,可以提高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及提高活动组织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我有幸获得机会组织了外校2009年的模拟法庭活动,有些粗浅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首先要制定活动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整个活动首先应有一个计划。09年外校模拟法庭活动计划如下:
2009年模拟法庭活动实施方案
模拟法庭是我校传统的学生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2009年的模拟法庭活动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第四周到第八周,这段期间,在初二和高一年级的每个班级举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第二部分是5月7阶梯教室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模拟法庭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由第一阶段各班表现优异的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亲身体验模拟法庭,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
本次模拟法庭的宗旨是,依法治国,你我参与。以下是这次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时间
内容 负责人 3月1日-7日
宣传发动,各班初步确定参加本班的模拟法庭的人选。
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 3月11日 晚7:00-8:00
拟参加人员在中学部阶梯教室培训 张建新、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
3月15日-3月21日
各班确定案例和参加人员 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
3月22日-3月28日
各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简单排练 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
3月29日-4月4日
本周的政治课上,各班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并进行资料保存
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4月5日-4月11日
各班总结,评选出表现优异的选手
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
4月12日-4月18日
上报教研组,选拔学生组成校级“模拟法庭” 张建新、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
4月19日-4月25日 确定案例、学生培训
张建新、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
4月26日-5月2日 学生培训、排练
张建新、钟艺、陈建湘、杨柳夏、山屹
5月14日晚7:00
中学部阶梯教师模拟法庭开庭
全组老师 5月14 活动总结 张建新、钟艺
二、其次要开一个模拟法庭讲座
全校的模拟法庭活动一般是在高一和初二两个年级中进行,他们大多数没由参加过此类活动的经验,因此没有事前的培训,学生是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的。讲座的内容一般不宜讲得太深,否则学生会觉得过难和深刻而失去兴趣。09年的模拟法庭讲座,我选择了以下内容:第一,模拟法庭活动的意义;第二,法庭审判的类型;第三,法庭审判的原则;第四,法庭审判的程序。通过讲座使学生对模拟法庭的具体操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活动展开打下了基础。
三、在高一和初二的班级展开班级模拟法庭活动热身
有了讲座作理论铺垫,学生还需要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才能熟悉庭审的程序。所以第一阶段就在高一和初二各个班组成一个审判庭,让学生各自选取案例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展开审判。在班级模拟法庭活动中还可以选出优秀的同学推荐到学校,为校级模拟法庭的展开储备优秀人才。
四、校级模拟法庭活动角色选拔
校级模拟法庭的庭审成员是在高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同学中选拔产生的。经过班级模拟法庭后,两个年级的同学对模拟法庭的庭审程序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色和对这个活动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报名参加选拔。选拔的形式为:参选的同学用三分钟的时间对着评委老师自我介绍和说出自己参赛的目的和角色扮演的优势,并要回答评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参选同学经过激烈的竞争角逐后,由评委老师选出得分高的同学组成校级模拟法庭。经过激烈的竞争角逐,其中的14位同学脱颖而出,成功入围,成为2009年广外外校校级模拟法庭组成人员!
2009年广外外校校级模拟法庭组成人员名单:
审判长:郭以心 女 初二(14)
审判员:傅 堃 男 高一(1)李人杰 男 初二(7)
委托代理人:杜韵翘 女 高一(3)刘珏铭 男 高一(4)
黄梓豪 男 高一(2)
孙映娱 女 高一(3)黄柳菁 女 初二(4)
谢嘉添 男 初二(6)
书记员:张可欣 女 高一(1)
原告(赵C):邹艺洵 男 高一(4)
被告(公安机关法定代表人):朱海斌 男 初二(1)
原告证人:邓彩明 女 初二(14)
被告证人:罗畯生 男 初二(8)
五、校级模拟法庭案例选定
我校模拟法庭活动一贯坚持知法、守法、用法、提高以法维权意识的宗旨,因此,模拟法庭案例选取很重要,它必须是全国的典型案例,通过学生对这个案例的模拟审判后,对法律的认识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09年外校模拟法庭选取了我国首例姓名权纠纷案例----赵C姓名权案。这是一起“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赵C为了捍卫自身的姓名权,把公安局告到了法庭,这是公民维权意识进步的表现;“民”能够“叫板”于“官”这也是我国法治进步的表现。民与官在姓名权上的纠纷也突出了我国立法的漏洞,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姓名权法》迫在眉睫。正是由于这起案件的诸多标志性的意义,使它在国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引起了挺“C”派和倒“C”派的网络激烈争论。同学们通过参与审理和旁听这样有意义的案件,必然有利于提高知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维权意识。
六、校级模拟法庭庭审培训
虽然学生有了班级模拟法庭的粗浅经验,但他们的认识还是低层次的,要想在校级模拟法庭中有出色的表现,还是需要老师的专门培训指导。成功入围的同学需要参加三到四期的校级培训。09年外校模拟法庭培训分为三期。第一期,分工,每位同学扮演什么角色要确定好,并选出每组的组长。一个审判庭可以分成四组:审判庭为一组,审判长为组长;被告委托代理人为一组,包括被告委托代理人和被告证人,选出1人为组长;原告委托代理人为 一组,包括原告委托代理人和原告证人,选出1人为组长;第四组,书记员一人为一组。第二期,熟悉审判程序,每个庭审都会有严密的审判程序,整个审判必须按照程序操作,否则会导致审判无效。所以每个角色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判才能良好有序展开。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审判长,他是整个程序的主导者,从开庭到闭庭的各个环节更替都由他来主导完成。所以培训时要把重点放在审判长的身上,其他人注意听审判长的指示就行了。第三期,资料收集,班级模拟法庭是学生自己选取案例,一般有现成的剧本可照读,但校级模拟法庭的案例是全国最新的典型案例,没有现成的剧本可照读,所有的资料都要学生自己收集,这也是校级模拟法庭最具挑战性的地方,更是它比班级模拟法庭精彩的原因。资料收集的培训主要是给学生案例的争议焦点,让学生按照争议的焦点去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资料。如赵C姓名权案的争议焦点就是:第一,“C是不是数字符号;第二,取名“C”是否损害社会管理秩序;第三,公安局拒换二代证是否合法。校级的培训是紧张和艰辛的,学生既要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又要抽出时间收集资料,更要克服法律知识不足的弱点去尽心地为自己的委托代理人收集各种的法律条文,案例等资料来辩护。但,付出总会有收获,艰苦的培训将为他们精彩的庭审辩论打下基础。
七、校级模拟法庭开庭
前面所作的一切为的就是开庭的精彩一刻。开庭审判是隆重严肃的,必须做好一些前置性工作。第一,要选好场地,外校一般选择在中学部阶梯教室,哪里主席台大,可以作为审判席,又有很多座位,可以作为旁听席。第二,要着装正规,审判长和审判员租借法官袍、法官锤,双方委托代理人统一穿着黑色西装,其他角色也要穿着与身份相吻合的着装。第三,印制旁听票,旁听席有限,但很多同学都想进去旁听,为了维护好审判庭秩序,必须只让有兴趣又守纪律的同学进入旁听。
2009年广外外校
模 拟 法 庭 旁 听 票
时间:5月13日晚上7:00 地点:中学部阶梯教室
八、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审判庭只能由十几位同学组成,但活动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关注和参与,所以,活动从讲座到开庭审判各个环节都需要全程的跟踪和报道,而这一切都可以由学生来做。这样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活动的影响力,还可以锻炼学生摄影、写作、采访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做到一举多得。09年的外校模拟法庭活动,学生制作了大型海报,一共写了二十几篇的新闻报道,拍摄了很多精彩的镜头,最后的审判还做了全程的录像,宣传报道工作做得非常充足。
九、做好活动资料保存
活动结束,还需要做资料保存,而编写模拟法庭剧本就是最好的方式。09年的外校模拟法庭活动结束后,学生分工合作,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所收集到的资料分别写成剧本的形式,最后由我来把它统一整理成为完整的一个剧本。这是外校第一次有剧本出来的模拟法庭活动,为以后模拟法庭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蓝本。
模拟法庭活动非常有意义,但无论是组织的老师还是参与的学生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会有精彩的庭审一刻。希望师生的共同努力会使外校模拟法庭活动越办越精彩!
第二篇:模拟法庭活动(本站推荐)
模拟法庭活动记录
模拟法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或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活动。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发生经过,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庭审处理,解释法律规定,掌握案情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让理论活学活用,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同时学生的亲身参与,可以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基本法律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
我们通过这次模拟法庭庭审活动是为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让同学们了解法庭审理案件的整个流程,加强法律意识,加强模拟审判训练,在具备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们的实务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养。
对于这次模拟法庭活动,我们开展了组织分工合作,班上同学自愿选择目标角色,经过了相互的协调商讨,最终确定人选,余下成员负责查找资料。随着一名审判长,两名名审判员,一名书记员,法警,被告,原告以及双方辩护律师的到位。我们拿着预先准备好的表演稿,开始探讨人物出场的顺序、方式、表达口吻、演绎动作、基准条件,向各位学员交代庭审程序,让各自清楚自己的出场顺序。布置完任务后,忙手忙脚地开始了第一次简易版的彩排,同时也请求学长配合准备好了审判人员,律师代理诉讼人的服装,并交代好每个人员的分工。初次彩排暴露了我们多多少少一些漏洞,或情绪上,或语速,或材料。总而言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初次彩排,并虚心接受了学长的指导,在一一指出我们每个人的欠缺之处后,小组成员们在最快时间的做出了调整和规纠,你来我往的交流学习气氛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团队的温馨与活力。
当正式的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审判、起诉、答辩三方完成所需要的司法文书,审判方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对判决形成初步意见并列出提纲等道具都已到位,这使我们的活动开展显得更为正规,更富有形象感,最终达到庭审完整、顺畅地完成的程度,能充分的在另一个纬度再现法庭的庄严与肃穆,给场下的同学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带动了我们参与活动的激情,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以及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相关法律知识。在一切准备完毕后,我们便进行公开庭审,邀请同学参观。看到台下的同学们陆续赶来之际,后台的准备也在忙碌进行,脱衣、着装、练稿等等诸此之类。随着开庭的提示声音传开,诉讼人员先行入场,审判人员依次列队随后,全体人员在审判长的一声令下齐声坐下,紧接着庄严的一锤落下,审判开始了……
原告、被告双方诉讼人争锋相对,唇枪舌剑,现场的气氛于严肃庄重中又显现着紧张与压抑,台上庭审进行得如火如荼,台下观赏的津津有味。随着核对当事人身份情况、宣读法庭注意事项、原告宣读起诉书、被告针对原告起诉书做承认或否认的答辩、法庭组织争议焦点、针对法庭组织的焦点来举证质证、双方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发问、法庭对原被告进行发问、法庭辩论等程序的依次进行。当审判书念完,最终的一锤落下,我们迎来了庭审的结束,赢来了这次的成功。
通过这次的模拟法庭活动,让广大同学了解了有关法律的诉讼活动,以及相关的诉讼程序问题。让大家对法律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能够在生活中为我们多提供一种的解决纠纷的方法。同时更拉近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我们法学人的凝聚力。
责编杨阔
2013年11月起草
第三篇:模拟法庭活动总结
模拟法庭活动总结
李晓红
刘晓红
模拟法庭活动总结
一、活动总结
模拟法庭活动在文法系团总支学生会的指导关心下,在同学、老师与普法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各个环节开展的都比较顺利。并且本次活动得到了文法系学生会各部及各班班委的大力配合,取得圆满成功。总结本次活动:
(一)我们认为有以下值得继续努力和发扬的方面:
1、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在活动前一周便进行彩排,每个参与角色
扮演的同学都认真准备,并在模拟庭审现场表现优秀,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赞扬;在活动当天提前进行场地布置并准备好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活动得到学生会各部的全力配合。在活动前期,宣传部就大力
进行打版宣传,实践部帮助拉赞助筹集活动经费;在活动现场有自律部帮助维持活动现场纪律;并且各部都派人进行现场观摩,直接促进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使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3、增加学生的法律文化知识。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使同学们能
真实受到法律文化的熏陶,使同学们产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法律修养,以保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4、加强部内成员的交流与配合。在前期准备工作期间,部内各成员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此次活动出谋划策。并且在现场布置时,相互配合,共同为举办好此次活动而努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这是我们举办好这次活动的根本所在。
(二)、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认识到很多不足:
1、前期调查工作不足。
2、宣传力度不够。当晚到场人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以后应当继
续加强与宣传部的联系与沟通,给他们更多的准备时间,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角色服装不够正式。本次活动未能借到正式的法官袍与律师袍,使模拟庭审现场不逼真,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的法庭严肃感觉有限。与真实庭审现场有一定的差距。
4、活动程序未提前告知同学。庭审过程中有休庭15分钟,这只是
庭审过程的一部分,但未能及时告知同学,使许多同学误认为活动结束而提前离场。应在活动前宣布相关规则,便可避免此次失误。
模拟法庭活动虽然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未预料到的困难,但在老师同学、各班班委的配合与团支部学生会的指导下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第四篇:模拟法庭活动方案
法学院“学术文化月”系列活动之
模拟法庭活动方案
一、模拟法庭简介
模拟法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将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处理,解释法律规定,掌握案情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法学理论活学活用,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二、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模拟法庭庭审活动让大家了解法庭审理案件的整个流程和细节,对我们进行模拟审判训练,在具备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实务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三、活动宗旨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建设。
四、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2011年6月15日14:30-17:00(具体时间视前期准备工作的进度而定,拟于6月中旬完成)
2.活动地点:逸夫楼104室
五、参加对象
组织我院08级、09级、10级学生参加,届时将邀请法学院领导、老师及其他社团到场观摩,共同探讨模拟法庭在专业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
六、庭审预演阶段活动安排
(一)策划阶段准备工作
在6月上旬完成本次模拟法庭的策划工作以及案例选择工作
本次模拟法庭案例为刑事案件
(二)演员角色确定及培训工作
1、确定案例后进行演员的选拔(主要由我院07、08级学生扮演),确定人物性格。
演员角色根据刑事审判的诉讼参与人初步确定为
审判长:1名
审判员:2名 书记员:1名 公诉人:2名
辩护人:2-3名(视案件中被告的具体人数而定)被告:若干 证人:若干 法警:2名
2、召集所有演员开会,布置具体任务任务。
A、审判、公诉、辩护三方彩排前完成所需要的司法文书。同时审判方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对判决形成初步意见并列出提纲。
B、向各位演员交代庭审程序,让各自清楚自己的出场顺序。
(三)彩排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表演工作,并对前期工作进行检测,对正式演出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所准备,为此将进行两次模拟排演:
第一次排练,重在让各位演员了解具体出场次序,熟悉台词。同时各位演员要把握其角色所需的性格特征和要求。
第二次排演。要求:在排演前,证人、被告、受害人要将自己的台词背诵熟练;各演员对自己的出场先后以及发言内容十分清楚。排演要达到可以使庭审完整、顺畅地完成。
七、庭审现场过程
1、主持人介绍相关人员及嘉宾,介绍此次庭审案件的相关情况,宣布活动开始。
2、庭审程序:
(一)、庭前准备
(二)、法庭调查阶段
(三)、法庭辩论阶段
(四)、法庭判决
3、庭审结束后嘉宾点评并选出“最佳演员”两名,全体工作人员、演员及嘉宾合影留念。
4、本次活动正式结束。
注:现场工作人员及负责人将在庭审前确定,并将工作落实到人。
八、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的模拟法庭活动,让广大同学了解有关法律的诉讼活
动,以及相关的诉讼程序问题。让大家对法律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能够在生活中为我们提供多一种的解决纠纷的方法。
九、后期安排
为了更好的扩大该项活动的影响,在活动正式确定后在校内广泛宣传,包括宣传板、海报、喷绘、传单。活动结束后配合学院及学校宣传部门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包括新闻稿的发表、庭审照片的展示、庭审过程录制后的光盘刻录、宣传板的制作、网上信息的发布等。
十、附件1:本次活动所需物品清单附件2:本次活动经费预算表
法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2011年5月30日
附件1:
本次活动所需物品清单
1.法官服3件 2.犯人服2-3件 3.刑事案件真实卷宗若干 4.法锤一个 5.手铐2-3副 6.相关证据(制作)7.法警服两件 8.法庭背景
备注:鉴于本次活动所需物品的特殊性和专有性,恳请法学院有关领导(或老师)出面联系和解决,同时请为本次活动指定1-2名刑法学老师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指导。
附件2
本次活动经费预算表
1.法庭背景:250元 2.宣传海报:50元 3.饮用水:40元 4.彩纸:50元 5.桌签:20元
合计:410元-5-
第五篇:模拟法庭活动总结
法律协会模拟法庭活动
活
动
总
结
指导教师:吴玉霞
会长:李玲
联系电话:***
法律协会模拟法庭活动活动总结
一、活动内容
同时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本协会在6月13号晚六点在模拟法庭教室举行本次活动。
二、活动主题
“维护消费者权益,你我共参与”
三、活动目的
为了弘扬法治思想,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道德观念,我们法律协会在本学期例行继续举办法协特色活动——模拟法庭。通过这次模拟法庭活动让大家了解法庭审理案件的整个流程和细节,对我们进行模拟审判训练,在具备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务实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了解在生活中维权的方法及途径和程序。
四、活动背景(准备活动)
法律文化传播在社会与法学院中是一项重要活动,随着新《消费者保护法》的颁布,我们这次模拟法庭活动以民事消费者维权案件为主要活动,讲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维权的案件。本次主要围绕作为一名消费者在面对侵权时候应该如何做,如何维权,在以后面对侵权行为时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活动流程
1、提前做好准备,让参与的同学熟读稿子
2、做好宣传工作,在各个地方张贴宣传单及海报 3、6点活动正式开始,成员开始辩护
4、活动结束,整理现场
六、活动意义 增加学生的法律文化知识。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使同学们能 真实受到法律文化的熏陶,使同学们产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法律修养,以保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利益摩,直接促进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使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很多不足: 宣传力度不够。当晚到场人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以后应当继 续加强与宣传部的联系与沟通,给他们更多的准备时间,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角色服装不够正式。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更好的策划,社活动更丰富。
法律协会
201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