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

时间:2019-05-12 04:5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

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

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

为积累工作经验,总结工作成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客观评价每一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出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方向、措施及建议,更好的规范管理程序,促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要求各院系每学年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提纲如下:

一、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概况(本届毕业生总人数、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实验性论文和综述性论文的比例、论文成绩比例)。

二、与往届相比,作了哪些改革的尝试,具体做法与效果如何?

三、本届毕业论文(设计)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机能力培养和科学素质塑造等方面效果如何?

四、学生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能力如何?

五、与往届相比,在选题上有何改进?怎样注意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结合生产、科研实际?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比例是多少?

六、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成效如何?怎样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护和支持学生的探索精神?

七、从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本专业以及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如何?主要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八、本届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和质量如何评价,有哪些突出成果?

九、学生和指导教师中的典型事例。

十、改革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篇: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毕业论文提纲

一、论文题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二、题目来源:本学期开始,本人正式开始找工作之旅,今年就业形势不太好,本学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找工作上。10中旬开始至今,本人一直在东莞银行佛山分行中小企业融资中心实习,实习的岗位是银行客户经理,主要负责佛山地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工作。至今已在这个岗位上实习了将近3个月,对银行的信贷工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经过认真的考虑,本人将毕业论文方向定在中小企业融资这一块。

三、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对中小企业做简单的概述,介绍中小企业的界定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与

背景。

第三部分: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现状、妨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困

难。

第四部分:从中小企业自身和企业外部两大方面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融资难的原

因。

第五部分:从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自身三个方面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体建议。第六部分:针对前面五部分的研究作出结论。

第三篇: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纲及

附件四: 提纲范例

对私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提纲)

一、人才流失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一)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人才流失会造成企业凝聚力和士气的低落

二、私营企业人才流失成因的分析

(一)主观原因

(二)客观原因

三、解决私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

(二)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

(三)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

(五)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

(六)改善人才的生产、生活、学习环境

(七)企业决策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格式范文

对私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庄明欢

内容提要:当前私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还比较严峻,私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找出适合自己企业特色的留住人才对策。本文针对人才流失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分析了私营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提出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加强对企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和实施有效地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地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企业决策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几方面对策。

关键词:私营企业 人才 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几年,私营经济已逐步成为整个我国经济发展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生力军。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加上人才市场的日益完善和健全,使得现代的私营企业在吸引和利用人才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在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上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整个社会人才流动加剧的大背景下,私营企业人才频繁跳槽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已成为私营企业家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

一、人才流失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我们知道,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才作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营销模式和技术的载体,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正常的人才流动对于企业增加竞争优势,持续培养人才方面大有益处。但是,如果人才的流动过于频繁,流动面过大,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连续性时,对企业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人才流失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了高昂的额外费用,而且还会给留下来的人造成心理上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知识型人才的离职,致使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从而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也可能导致企业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现象。企业需再培养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等知识型人才,必然要花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势必影响或增加企业的正常成本运作,甚至可能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二)人才流失会造成企业凝聚力和士气的低落

企业里经常发生人才流失的现象,不管人才是什么原因离开企业,在其他人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多种猜忌、猜测、传言,产生从众心理。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转,还会对企业精心塑造的人才管理形象带来损失。特别是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经常会在其他人才中引起强烈的心理冲击,这会导致人才对领导管理能力产生的怀疑,导致企业内部人心涣散,从而削弱和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人员的士气,容易形成连锁的不良反应。

二、私营企业人才流失成因的分析

文中所说的“人才”,主要是强调在企业中层的核心管理人才、掌握核心企业技术的人才和具有高销售能力的人才。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私营企业里不少的优秀人才纷纷“跳槽”到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私营企业工作,以致部分私营企业出现求人才难,留人才更难的局面,导致这种人才流失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本文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主观原因

现阶段,私营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往往是具有一定学历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营销精英和技术骨干。这部分人才,因为掌握管理知识、掌握企业核心机密、掌握销售渠道或掌握行业内较为先进的技术而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和发展空间,其就业选择空间更为广泛,需求也越高。企业决策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方法也间接影响人才的流失,依据这样的前提,从人才和企业决策者自身考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对薪金福利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知道,金钱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交换媒介物,因此薪酬福利对个体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人才的薪酬决定了他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关系到他的生活质量与活动空间等等。有时虽然人才不太愿意呆在一家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的私营企业里,但具有较高的薪金福利使得他们还是愿意留下来为企业做贡献。由此可见,薪金福利对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2、人才对晋升前景有更高的需求

从成就需要理论中,我们了解到,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十足的人才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为重要。一个人才往往努力工作,希望得到晋升,或者希望能做更有乐趣和挑战性的工作。但许多私营企业的建立往往是家族、亲朋好友一起合作的结果,私营企业里的高级职位都是与企业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占据,而优秀人才对职位及权利有较高的需求却难以实现。因此,人才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自然会选择离开该企业。

3、私营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水平有待提高

当私营企业的决策者与人才在经营风格、经营理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发生冲突时,私营企业的决策者不懂得对于不同职位属性的人才,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私营企业常常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在企业中从上到下企业决策者一个人说了算,完全失去了企业民主的氛围,这种管理方式会打击人才在工作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私营企业决策者领导水平的高低,也是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观因素。

客观原因

人才流失除了人才及企业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外,还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客观因素,这往往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1、私营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私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基本的制度,组织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人才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做才符合企业的要求。由于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人才即使再努力工作,也难以获得企 业的认可,以至于造成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疏忽,导致了许多制度规范建设的不完善。企业管理的方式主要还是人治,缺少成文的制度规范,导致了许多制度规范建设的不完善。即使有部分规范,实际上也引起不了大家的重视,工作追求简单直接,远远达不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2、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

在当今世界,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已经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随着我国加入WTO,私营企业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情况,过去的被动式的学习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许多私营企业对人才培训不够重视,不能满足人才对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没有长远的眼光,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在培育人力资源上投资,使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人才缺乏继续工作的动力。私营企业要想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位置,必须与时俱进地给人才补充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3、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

企业的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私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它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私营企业一方面不能提供相对优厚的物质待遇,另一方面又不能提供满足人才精神需要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待遇,这样的私营企业就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4、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

私营企业受制于传统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人事观念和人事配置手段落后,无法形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岗位设置不合理,再加上家族式的管理,不少私营企业的用人机制存在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人才 “出头”机会较少,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以致人事安排往往是因人设岗,缺乏一套科学用人机制,导致人才的聪明才智没有的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的机会。

5、绩效考评管理不完善

导致私营企业人才待遇不公的原因,在于私营企业缺乏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不能把人才对企业的贡献与待遇公平合理地联系起来,这样使人才在工作上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会得到什么物质鼓励,导致人才不会心甘情愿为企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或者不完善,通常会打击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往往是引起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

6、私营企业人才成长环境欠佳

一直以来,私营企业的决策者一味追求产量效益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关心照顾,也忽视了人才精神文化的需求。有的私营企业工作环境简陋,许多设施简单、老化,企业间的交流活动少,未能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还有,企业的人文环境较落后。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尚未形成一种关爱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氛围。长此以往,不但使人才工作效率下降,并最终将导致人才另谋高就。

三、解决私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任何一个私营企业都不希望自己的人才流动率过高,影响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人才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不会希望自己过快的流动,这样会损失自己的时间、精力,更不 利于自身的职业生涯的发展。私营企业要解决这些矛盾,减少人才流失,除了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发展自身的环境优势外,私营企业关键还要从自身着手进行调整。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

私营企业的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是避免人才流失的首要措施。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要重视运用干部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其次要建立科学灵活的用工制度,为企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吸引和留住人才。因此,企业的管理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来强化管理,只有依靠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才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构筑一个能容纳人才的制度。

(二)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一种福利,一个不能提高人才的技能和观念,没有人才发展机会的企业是很难留住人才的。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它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和发展。只要人才在企业工作中能力不断得到增值,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愈大。还要通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使人才心甘情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私营企业的决策者应该注重对企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特别要对年轻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这样也满足了人才喝望知识的需求。

(三)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增长,企业间人才短缺的情况在加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所以争夺人才也日趋白热化。为了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许多私营企业在待遇、条件、股权等方面多管齐下。私营企业面对人才外流的压力,传统的激励机制已收效甚微。因此私营企业要最大程度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当在建立科学的薪酬与激励体制上下功夫。企业也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 “适时激励”、“适度激励”,注重激励的有效性、公平性、层次性、持久性,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联系、内激励和外激励相统一的方式,切实发挥激励机制最大的效能。

(四)建立科学有效地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

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对留住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不合理或不完善,不能提供合理的、有竞争力的薪酬,通常是引起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许多人才对企业的薪资和待遇很不满意,这种不公平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导致人才会选择离开企业。所以要建立以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为核心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正确的评估人才的价值,正确的评价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值,以此为依据,制定在行业内有竞争力、对人才有激励性的薪酬。要合理拉开薪酬差距,要保证薪酬有提升的空间。保证人才在企业内有凭借个人能力和贡献而得到提升的空间。在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方面,私营企业因为其与生俱来的家族式管理的特征,更容易把利益的天平向家族成员倾斜,这是最可能挫伤人才工作积极性的。

(五)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 私营企业决策者应该认识到,私营企业首先应该是一个企业,然后才有私营的特性,自己也只是企业的其中一员,要认同别人对企业的贡献,认同别人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没有这种理念,要留住关键人才是非常困难的。私营企业如果想要留住人才,那么给予人才以足够的信任和个人事业空间是绝对必要的。合理科学地使用人才是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在人才的使用中要时刻注重对人才群体或个体进行心理分析,给人才以公平的晋升和发展机会。在掌握人才心态的基础上应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作用,做到留人先留心;同时要将企业的发展、岗位的需求与企业人才群体和个体的素质、技能相结合,让人才有展示其才华、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从而起到一种留人的作用。

(六)改善人才的生产、生活、学习环境

安全、清洁、舒适的环境能使人才在工作中产生愉悦、舒适的感觉,保持良好的心情,使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除了改善人才工作的自然环境之外,同时不能忽视人才的人文环境。好的人文环境会让人才在企业里有一种家的感觉,因此公司要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要制定统一的团队合作行为守则,使人才与人才之间有一种协作、沟通的精神;同时要制定优秀团队的标准,并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之一,定期考核。还要关心人才的日常生活,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总之,要一人一策,帮助人才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七)企业决策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企业决策者的领导水平在防止人才流失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决策者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学会尊重人才,要对人才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要有大胆使用人才的胆识和魄力。这都是企业决策者用人的水平高低的体现。企业决策者要更多的从人才和企业的利益一致性方面看待问题,要树立“双赢”理念。决策者观念的转变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越是高层次人才,越是看重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和人才观念,看重和企业家之间的合作融洽和双方价值取向的一致。

综上所述,人才资源是现代私营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资源和因素。而深圳的私营企业也正是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认识到了人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人才流失队企业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而在人才在企业中的定位上,明确提出企业竞争的根本是要从人出发。尤其是深圳的私营企业,不论从竞争上,还是从环境的日益发展上,都是异常激烈的,所以,管理着认识到深圳私营企业发展没有人才不行,也认识到在当前的人才问题上,首要的是要积极防止和减少人才的流失,维护企业发展的人才优势。这既是深圳私营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的要求,同时也是深圳企业竞争的必然要求。本文正是立足于此,分析了私营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在面对人才时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当然,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控制人才的流失,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应注意“留人先留心”。在对人才的管理上,时刻跟进员工的发展情况,只有真心尊重关心人才,体察其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营造一种能够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公平、融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换来人才对企业的深度认同,使得人才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同时也才能实现企业人才团队的稳定和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在企业和人才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以培植人才的优势来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又以企业优良的人才管理为企业留住更多的人才。参考资料:

1、孙成志,《新编组织行为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李剑,《论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9月版。

3、(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汪力斌 李小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2月。

5、俞钰凡,《论人力资源的多元化管理》,《商业时代》,2004年3月。

6、孙海法,《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第四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本站推荐)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天然气催化燃烧催化剂 的研究进展

学位申请人姓名

李义朋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师范)2008级1班 郭俊胜 副教授

院(系)名称

专年业级

名班

称 级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目录

内容摘要.......................................................................................................................1 关 键 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前言...............................................................................................................................2 1.催化剂的基体...........................................................................................................2 1.1陶瓷基体............................................................................................................2 2.1 金属基体...........................................................................................................2 2.催化剂的载体...........................................................................................................2 2.1 氧化铝载体.......................................................................................................3 2.2 CeO2-ZrO2 固溶体载体....................................................................................3 2.3 新型Ce-Mg-O载体.........................................................................................3 2.4 铝酸盐载体.......................................................................................................3 3.催化剂的活性组分...................................................................................................4 3.1 贵金属...............................................................................................................4 3.2 非贵金属.........................................................................................................5 前景展望.......................................................................................................................9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内容摘要:研究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介绍近年来有关Pd,Pt,Rh,Au 等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结果。主要从甲烷燃烧催化剂组成部分:活性组分、载体分别加以论述,分析各种载体的优缺点,讨论各种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优劣性。从而找出评价甲烷燃烧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

关 键 词:甲烷

催化剂

贵金属

非贵金属

载体

Abstract:The literature of methane catalytic combustion catalyst, introduces the recent research status on Pd, Pt, Rh, Au precious metals and non-noble metal catalysts such as catalytic performance results is studied.Mainly from methane combustion catalyst components: the active component, carrier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vector to discuss all kinds of precious metals and non-noble metal catalyst inferiority.So as to find out the combustion cataly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ane key factors.Key words: Methane catalyst precious metals non-noble metal carrier

前言

天然气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热效应高等优点,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之一。[1]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但甲烷是最稳定的烃类,通常很难活化或氧化,且甲烷催化燃烧工作温度较高,燃烧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同时天然气中含少量硫。因此,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必须具备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水热稳定性,以及一定的抗中毒能力。因此,研发具有低温高活性、高温热稳定性、抗机械和热冲击能力强、抗中毒能力和再生能力良好、整个生命周期符合节能绿色环保要求的廉价催化剂材料以提高燃烧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推动甲烷催化燃烧的工业化进程。催化燃烧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2]与普通燃烧方式相比,催化燃烧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与能量利用率。甲烷燃烧的催化剂体系一般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基体组成。

1.催化剂的基体

1.1 陶瓷基体

最常用的是堇青石(5SiO2·3Al2O3 ·2MgO)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堇青石会变软并且硅会扩散到表面,使催化剂中毒失活。其它陶瓷材料有氧化铝(常用的高温陶瓷,强度高,耐热冲击,但1100℃左右会发生晶型转变,比表面下降)、氧化锆(使用温度可高2210℃,但难和催化剂粘结)、莫来石(3Al2O3 ·2SiO2 或2Al2O3 ·SiO2)、六铝酸盐等。这些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能大多成问题,影响了它们的应用。

1.2 金属基体

金属基体一般由卷起的波浪形金属薄片构成,材质通常为铁铬铝合金(FeCrAlloy)或铝铬钴合金(Co2CrAlloy)等。与陶瓷基体相比,金属基体具有机械强度高、起燃较快、耐热冲击等优点,但热膨胀系数较大,难与载体或催化剂涂层匹配。

2.载体

大多数基体的比表面都非常小,不适合负载金属活性相,为了提高比表面,需要在基体壁上沉积一层高比表面载体涂层,该涂层的热膨胀系数应与基体相匹配。作为催化剂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载体不仅作为活性金属的支撑体,而且对

活性金属的分散、分布及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有目的地改变载体的组成可以修饰催化剂表面性质,使活性金属在载体上的几何和电子学性能发生改变,从而改善催化剂的性能。[3]

2.1氧化铝载体

氧化铝是最常用的高比表面载体。但氧化铝在高温环境下会转变成热力学上稳定的α相,若有水蒸气存在会加速相变过程,使比表面大量损失。研究表明在氧化铝中添加碱金属、碱土金属及稀土元素时,其中BaO、La2O3、SiO2、LiO和K2O均可增加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和比表面积。

2.2 CeO2 – ZrO2 固溶体载体

近年来CeO2 – ZrO2 固溶体储氧材料载体备受关注,CeO2 –ZrO2固溶体作为载体,不只分散活性组分,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还能增强催化剂的活性。研究表明,Pt/Ce0.67 Zr0.33O2的活性要比Pt/Al2O3 高许多。但CeO2 – ZrO2 固溶体的高温稳定性差,不能在1000℃以上使用。固溶体有着特殊的氧化、还原性质,被认为是烃类催化燃烧中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载体。[4]

2.3 新型Ce-Mg-O载体

在甲烷燃烧催化剂中,具有抗烧结性能、高稳定性的载体对催化剂具有显著作用,因此通过纳米水平的设计,提高这类材料的应用性能。Ce-Mg-O纳米微粒还具有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较好的抗烧结能力,它的载体的催化活性与其组成关系很大,随Mg 含量的增加,Ce-Mg-O 载体上甲烷完全氧化活性逐渐增加。Ce-Mg-O 纳米微粒形成的高比表面和高表面能,也有大量的晶格氧空位和较高的O2-迁移能,使其表现出较好的氧性能。用于甲烷氧化的催化剂载体时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且该新型载体明显提高了CeO2的还原性能及氧恢复性能,这些优点使该新型载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4铝酸盐载体

铝酸盐载体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在高温催化反应中具有优良的抗烧结和抗热振荡能力,有利于维持材料的较高比表面积和高温稳定性,被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高温催化材料。

载体的作用是使催化剂拥有大的比表面积,并担载催化活性材料,因此要想得到好的催化效果,载体的选择和活性材料的担载方法也很重要。但是,往往载

体和催化活性材料之间会发生强相互作用,导致催化剂晶体结构的改变或晶相的转变,同时引起表面积的减小,导致催化活性降低甚至消失。因此,为了得到期望的高活性晶体结构、好的分散性、合适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通常会添加一些催化助剂如: La、Ce、Nd、Ba 等稀土元素或碱土金属元素。或直接采用其它的金属氧化物MOx(M = Ti,Mn,Co,Zr,Sn 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载体。

3.活性组分

3.1 贵金属

贵金属催化剂是一种优良的燃烧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活性,而且有较强的抗硫中毒能力。另外,Pt和Pd还容易在许多载体上形成高分散。但是,在温度超过500℃时,Pt和Pd容易烧结或挥发导致催化剂失活,再加上昂贵的价格,使这类催化剂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一般用在燃烧器中的低温起燃阶段。其中负载型Pd,Pt催化剂研究的最多,负载型Rh,Au催化剂则报道较少。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将Pd和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连用制成双、多贵金属催化剂,如负载型Pd-Pt,Pd-Rh 催化剂,应用于甲烷燃烧反应。[5] 3.1.1 Pd催化剂

由于Pd良好的低温活性、抗硫中毒能力、温度自控能力而在天然气的催化燃烧中广泛应用。Pd具有很好的温度自控能力,防止了高温烧结。与其他贵金属相比,Pd表现出更为活泼的催化性能,其原因与氧化还原机理有一定的关系。比如,Pd比Pt 更易被还原,还原温度低120~200 ℃,这就使得Pd在稀的甲烷混合气氛下表现出高活性。Pd负载于高比表面积的载体上时其稳定性随载体不同有明显差异,有研究报道,SiO2 负载的Pd 催化剂较Al2O3 担载的Pd催化剂有较弱的抗烧结能力和较高的活性及较短的活性反应时间,目前通过提高贵金属的分散度,减小晶体的粒径;利用具有特殊孔结构的载体;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使载体氧化物对活性金属进行再修饰;用金属掺杂等方法提高它的热稳定性。3.1.2 Pt 催化剂

Pt跟Pd一样有一个氧化还原过程,Pt向PtO2转化的过程,与PdO相比,PtO2是高度不稳定的,它在非常低的温度(大约400℃)即分解。此外PtO2是高度易变的,这个特性可用来解释在纯氧条件下Pt表面的重整是靠PtO2在纳米尺度内输运Pt 完成的.在富氧条件下,Pt主要保持金属状态。Pt表面的氧化程度是其催化

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Pt表面氧化程度低的催化剂活性要优于表面氧化程度高的催化剂,因此在富O2条件下,应降低Pt表面的氧化程度。3.1.3 负载型Rh,Au 催化剂

相对Pd,Pt催化剂来说,负载型Rh,Au催化剂则报道较少。近年来,Au催化剂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发现由共沉淀法、沉积沉淀等方法制备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Au催化剂,对甲烷燃烧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由共沉淀法制备的负载型金催化剂,对甲烷燃烧反应的催化活性顺序如下: Au/ Co3O4 >Au/ NiO> Au/ MnOx> Au/ Fe2O3-Au/ CeO2。对于甲烷燃烧反应,负载型金催化剂的活性高于Pt/ Al2O3的活性。活性最高的Au/ Co3O4催化剂具有已商品化的Pd/ Al2O3催化剂相当的活性。

3.1.4 双、多贵金属催化剂体系

为了保持催化活性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将Pd和一种或多种铂族元素连用制成双、多贵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甲烷燃烧反应.当用Pd-Pt代替Pd时,催化剂的活性和催化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经研究认为催化稳定性的提高是由于复合催化剂中的Pt抑制了Pd/PdO的烧结,当把以Co3O4为载体的Au、Pt和Pd催化剂应用于甲烷催化燃烧,发现在Co3O4担载的Au催化剂中引入Pt,可以明显降低甲烷完全氧化反应的起燃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对甲烷完全氧化反应的活性优于贵金属担载量相近的Pd/Co3O4催化剂,这是由于在Co3O4载体上Pt 和Au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氧化甲烷的活性。

3.2 非贵金属

非贵金属催化剂可以克服贵金属耐热性差、容易烧结、价格昂贵等缺点,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由于其具有低温高活性的吸附氧和高温高活性的晶格氧,燃烧活性接近贵金属催化剂,原料价廉易得,热稳定性更高,有望在将来部分甚至完全取代贵金属催化剂,其中钙钛矿型催化剂和六铝酸盐催化剂是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的焦点。以Cu,Co,Mn,Cr,Ni等单一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对甲烷催化燃烧也有较好的活性,对这些金属氧化物进行掺杂可以使其催化性能发生显著改变。这些氧化物的活性主要是由金属原子的d层电子结构所决定的。当d层电子数为3,6,8时,一般其氧化物催化活性较高。而当d层电子数为0,5,10时,其活性相对较低。当温度超过1000℃使用时,大多数单氧化物催

化剂还易烧结。为解决热稳定性的问题,一般采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如钙钛矿型化合物、六铝酸盐、尖晶石型氧化物、萤石型复氧化物、烧绿石型化合物,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是前两者。[6] 3.2.1 过渡金属氧化物及类钙钛矿催化剂

这类催化剂的活性接近贵金属。过渡金属中Fe、Co、Mn的氧化物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其中Fe2O3作为活性组分,具有稳定性好、CO2选择性高等优点。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通用式为ABO3,催化性能取决于A、B离子的种类和过渡金属B的价态。通常A离子为催化活性较低但起稳定作用的元素,而B离子是过渡金属元素,起主要活性作用。通过更换A离子或B离子的种类,可改善催化材料的氧吸脱附性能,从而提高催化活性。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大小主要依赖于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一般有柠檬酸盐法、共沉淀法、溅射干燥法、硅酸盐法、冷冻-干燥法等。为了克服钙钛矿型催化剂比表面小、成型困难等缺点,采用浸渍法将钙钛矿活性组分负载在Al2O3、SiO2、LaAlO3、ZrO2等这些具有较高比表面、足够强度的载体上,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有人认为钙钛矿型催化剂尤其是经过改性的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是一种有望在未来部分甚至完全取代贵金属催化剂的新型甲烷完全燃烧催化剂。3.2.2 六铝酸盐系列催化剂

六铝酸盐系列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从这些方面看,六铝酸盐及取代型六铝酸盐被认为是高温催化燃烧最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和活性载体。六铝酸盐型催化剂可以用AAl11O19表示,A通常是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由于它们的薄层结构(由单分子氧化物分离的尖晶石块组成),六铝酸盐型催化剂具有高的热力学稳定性。A位阳离子的半径和价态决定了六铝酸盐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类型。制备方法对六铝酸盐型催化剂的高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和甲烷燃烧活性有较大影响。六铝酸盐型催化剂的合成一般采用粉末固态反应法、醇盐水解法、共沉淀法、微乳法等.未经掺杂的催化剂具有高的热力学稳定性,但催化活性非常低,掺杂后催化活性得到提高,通过向六铝酸盐骨架中引入与Al3+直径相近的Mn3+、Co3+、Fe3+、Ni2+等活性组分,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甲烷燃烧活性,其中又以Mn的活性最高。[7]

采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BaAl12O19和BaMn-Al11O19催化剂的透射电镜照片 6

分别如图1所示:(a)为BaAl12O19催化剂,(b)为BaMnAl11O19催化剂.由图1(a)看出,未用Mn 离子取代的样品经1200℃焙烧后,生成片状结构,但仍有一些针状结构存在,片状结构是六铝酸盐的典型晶貌结构,说明在1200℃时已经生成了六铝酸盐相,针状结构说明仍有尖晶石相存在,这和XRD的表征结果相一致。1个Mn 离子取代的TEM 照片如图1(b)所示,其形貌为单一的薄片状结构,属于六铝酸盐晶体的特征形貌,直径约为200nm。这种由TEM反映的片状结构是六铝酸盐的特征微观结构的宏观反映,具有这种结构的材料在横向和纵向的聚集生长受到表面张力的约束,进一步阻止催化剂的高温烧结,有利于维持材料的较高比表面积和高温稳定性.图1 催化剂的TEM 照片(a)BaAl12O19;(b)BaMnAl11O19 BaMnxAl12−xO19的物相分析如图2所示,在1200℃焙烧4h后催化剂主要为晶相六铝酸盐,和BaAl12O19[26-0135]的标准谱图较好地吻合。对于未被Mn 离子取代的BaAl12O19催化剂,晶相中仍有BaAl2O4[17-0306]相存在,2θ分别在19.6°,45.0°,45.9°和57.8°出现BaAl2O4的特征峰。随着六铝酸盐中引入Mn 离子,BaAl2O4 相消失,当Mn 离子取代数为1,2时,催化剂为单一的六铝酸盐晶相,Mn 离子的取代量继续增加至3 时,又有BaAl2O4 晶相析出,当Mn离子取代量为4 时,BaAl2O4相增多.这说明Mn 离子的引入有利于六铝酸盐的生成,但过多的Mn 离子会导致晶格发生形变,导致BaAl2O4 相析出,这是由于六铝酸盐为尖晶石结构单元,与BaO 构成的镜面交替堆积成层状结构晶体,Mn 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 7

Al3+的离子半径,过量的Mn 离子会使得六铝酸盐中的晶体发生形变或膨胀,使BaAl2O4镜面发生偏移,从而导致BaAl2O4出现.根据Groppi 等的研究,Mn取代量小于1 时,Mn 容易以Mn2+的形式取代里面体配位的Al3+,随着Mn 取代量的增加,Mn 逐渐以Mn3+形式取代八面体配位的Al3+,二价和三价Mn 的离子半径分别为0.080 和0.066 nm,均大于Al3+(0.051 nm),所以用Mn 取代Al 后引起晶面间距增加(110 晶面的晶面间距见表2),反映在2θ角上,会导致2θ 减小。Mn—O键长大于Al—O键,随着Mn 取代量的增加,六铝酸盐晶格畸变的程度增加。畸变越大,造成六铝酸盐的热稳定性越差。

图2 BaMnxAl12−xO19在1200℃焙烧4h的XRD 谱图

(a)BaAl12O19;(b)BaMnAl11O19;(c)BaMn2Al10O19;(d)BaMn3Al9O19;

(e)BaMn4Al8O19 8

3.2.3 氧化锡、二氧化锡基催化剂

SnO和SnO2都具有较好的催化燃烧活性,但在高温下易烧结、活性较差。通过Cr、Cu、Co 引入SnO2,发现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采用双股并流共沉淀法将过渡金属铜加入氧化锡制备了SnCuO 系列催化剂,发现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SnCu4 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500℃下即可将98% 的甲烷转化为CO2,并且该催化剂起燃温度为300℃。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MOx-SnO2(M= Ce、Co)催化剂,结果表明,MOx负载量的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晶粒减小,进而影响到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和反应活性。3.2.4 Ce-Zr固溶体催化剂

固溶体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以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储氧能力被广泛用于各类催化反应。尤其是Ce-Zr 固溶体,即所谓的储氧材料(OSM),有着特殊的氧化∀ 还原性质,被认为是烃类催化燃烧中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载体。实验结果表明,Ce-Zr-Co 系列催化剂对于甲烷催化燃烧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在空速30000h-1下可在580℃将甲烷完全催化转化。反应气体总空速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较大,空速降低,甲烷完全转化温度也随之降低。

3.2.5 其他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以Cu、Co、Mn、Cr、Ni等单一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对甲烷催化燃烧也有较好的活性,对这些金属氧化物进行掺杂可以使其催化性能发生显著改变,如CuO/ Al2O3、CuO/ Fe2O3、CuO/ Mn3O4 等。Choudhary 等发现在氧化锆中掺杂过渡金属如Mn、Co、Cr、Fe 等,使甲烷及丙烷的燃烧活性有很大的提高。研究表明,过渡金属掺杂的氧化锆催化剂,活性要高于钙钛矿型催化剂,与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相当。此外,由Ca,Mn,Nd 等掺杂的CeO2催化剂也显示了较没有掺杂的CeO2催化剂更好的活性,而加入PdO 却降低了催化活性.在NiO中加入La 和Zr 能够控制催化剂的晶体尺寸和还原性能,这是由于掺杂后的样品还原性较好,因此改性的NiO催化剂使甲烷氧化活性提高。加入过渡金属,如Ag和Cu 也可以提高样品的甲烷燃烧活性。

前景展望

甲烷催化燃烧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在甲烷催化燃烧过程中所用催化剂存在

两个关键问题:热稳定性和低温活性.故高活性、高稳定性、成本较低的催化剂的开发是其能否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所用的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能使甲烷具有较低的起燃温度和完全燃烧温度。如何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以及活性相和载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尤为重要,通过提高贵金属的分散度,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制备方法,采用适宜的非贵金属掺杂等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并降低其成本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非贵金属催化剂中钙钛矿型催化剂和六铝酸盐系列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高温催化活性,因其价格较低,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固溶体对于甲烷催化燃烧反应也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但对此类催化剂的研究还较少,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另外,将纳米微粒制备技术应用于催化剂的制备,也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总之,开发具有低温高活性、高温热稳定性、抗机械和热冲击能力强、抗中毒能力和再生能力良好、整个生命周期符合节能绿色环保要求的廉价催化剂是催化研究的总体方向。微尺度和均相反应也将成为未来催化燃烧的一个崭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亓新华,谷永庆,王红娟.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研究进展[J].天然气工业,2007,27(2):125~127.[2] 陆富生.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催化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 2009,23(2):36~39.[3] 陈敏,王月娟,李君等.甲烷催化燃烧的新型载体[J].中国稀土学报, 2006, 24(1):121~124.[4] 林聪.沼气技术理论与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1~37.[5] 严河清,张甜,王鄂凤等.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2005,51(2):161~166.[6] 陈明,王新,焦文玲等.甲烷催化燃烧机理及催化剂研究进展[J].煤气与热力,2010, 30(11):34~37.[7] Xu X F, Pan Y F, Cui X Y, et al.Catalytic Combustion of Methane over Ti-Pillared Clay Supported Copper Catalysts [J].J.Nat.Gas Chem., 2004, 13(3):204~208.11

本论文是在导师文书堂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学士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

第五篇:2005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05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进一步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系领导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根据学院有关文件和《生命科学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生命科学系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提前1个学期开始2005级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根据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安排,结合本系实际,制订了《生命科系2005级毕业论文(设计)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通力合作

系里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 负责各项工作的协调和业务领导,成员如下: 组

长:刘桂林 副组长:陈兆贵

组员: 廖建良、柴素芬、丁运华、王建兵、周立斌 秘书:陈凤鸣

领导小组加强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和交流,通力合作,共同负责把毕业论文工作做好。尤其在经费不足的情况,系里拨出部分经费,用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二、选派了指导教师

为了搞好毕业论文工作,系里十分重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选派工作,共有17人参加2005级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硕士学位教师5人。指导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5,指导学生最多为8名,最少为1名。

三、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

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我们采取学生自选题目与指导教师提供题目相结合的方式,要求选题必须具有学术上的前沿性和多样性,覆盖了各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本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于2008年7月份向学生公布了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供学生进行选择,2008年10月第二次公布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在2008年12月,再次对教师提供的课题进行审核,对部分课题名称建议教师进行修改,对部分课题的内容建议教师进行调整。指导教师根据领导小组的建议,对课题审批表进行认真的修改,并填写了课题更改审批表。

2005级共有85人,在选题类型上,基础研究类型24篇,占28%,应用研究61篇,占72%。有34项课题为教师科研课题,占40%。课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有教育教学、植物资源调查及引种、动物资源调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害虫生物防治、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园林规划设计等几个方面,主要集中我系教师的科研范围。其中新课题75项,课题更新率为88% ,其他课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

四、加强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再次,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要求指导教师严格执行《生命科学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要求教师按时提交课题审批表、及时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全体指导教师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任务明确或基本明确,确保学生能及时开题。为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和对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有更为明确的了解。本系开设了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从选题、查新、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写作要求等方面进行指导。

毕业生开题时间能按系里布置时间进行,毕业生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教研室和系里三级审核、基本上能按程序进行。今年,要求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查阅外文资料,并翻译2000字以上的外文资料。园林专业学生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材料。

指导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并提供有关参考资料;从方法论角度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解答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对学生所得的结果进行检查评价。

本系加强对2005级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多次召开有全体指导教师参加的会议,布置毕业论文工作。

五、定期检查

为了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系里分别召开了毕业论文(设计)前期检查和中期检查工作。毕业论文(设计)前期检查在2008年11-12月进行,主要是检查教师的论文审批表、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等,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求重写。在2009年4月份,分三个教研室召开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情况,这次检查主要是检查学生论文工作的进展工作,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整改措施。这次中期检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各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不平衡,有些进展较快,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些论文(设计)进度有些慢,系里及时同指导教师进行协调,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确保论文(设计)工作的如期完成。

六、组织论文(设计)的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为了做好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系里成立了答辩委员会,负责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答辩,于2009年5月下旬组织答辩工作。在答辩前做好论文(设计)成绩的预评工作,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过程中,学生能按照要求做好答辩工作,答辩水平较高。最后由系学术委员讨论学生论文(设计)等级的评定工作。

七、及时总结分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2005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整体水平达到优良,具体体现在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能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对在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文献检索及外文写作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论文(设计)的实施工作中,学生表现出一定的科研素质和创造性。在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准确,论文(设计)学术水平均达到学士学位水平的要求。

八、存在的问题

由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周期较长,同时存在不可预见性,在这次论文工作,有一些学生在中间对课题进行更换,由于时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对论文(设计)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论文(设计)的选题的范围较广,对于论文的选题管理存在一定困难,有些学生所选题目过细,有些过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写作语言规范性不够,经修改后,基本能达到要求。

九、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意见和措施

1、加强管理,全程监控

包括指导教师的选派、学生选题、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审批、论文任务书的下达、开题报告的提交和审核、论文的实施、论文的写作、答辩、修改等全过程均要加强管理,尤其要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2、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

系里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在全程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

生命科学系

2009年7月

下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5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05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汇编)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6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的补充规定 为了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学院已制定了《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和《东莞理工学院城......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保证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保证书 本人保证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是独立完成,如有抄袭、剽窃、雷同等现象,愿承担相应后果,接受学校的处理。 专业: 年级: 签名: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致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致谢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老师......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致谢[本站推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致谢.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致谢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护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毕业论文是全面检阅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整体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状况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我院教学质量......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医学院心理系王菲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今年我负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