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验VB编程教学设计
《体验VB编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内容《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设计
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编程加工信息的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2.教材作用与地位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信息的编程加工”,对这部分内容分两堂课完成。第一节课通过操作和剖析已经编好的计算机程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析并了解其工作过程,这种通过问题分析形成算法、再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做法,对学生帮助很大。
第二节课主要是通过制作“QQ登陆”这个小程序,体验 VB编程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编程知识。我们认识问题的过程一般都是像课本那样:从概念到案例。即从事物的原理出发,以实例来验证原理。这样的方法虽然对阐述问题的整体性是有益的,但是却并不容易突破难题,给人以就事论事的感觉,没有鲜活的体现。
所以本节采用的策略是:从案例到概念。即从事物的表象出发,根据现象去探索原理。这样的方法更符合青少年的求知心理,也更容易在用技术实现软件模型过程中体验到程序的本质意义和巨大价值。而且要通过例子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语言只是工具,算法才是程序设计的灵魂,从而理解计算机工作的内部机制,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说自动化信息加工和人性化加工是智能化加工的一个基础。
二、学生分析
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都没有接触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编程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利用 VB来进行编程方面的基础可以说是零,老师就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方面来引导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在学生已有的计算机基础上给他们讲解一下程序设计中的算法以及一些简单的VB编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以及算法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用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了解VB程序设计的界面组成。
2.了解怎样用VB编写简单的小程序,并且运行小程序。
五、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算法和 VB编程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过程
1.第一环节:观看程序,查看代码,了解设计程序的一般过程 通过演示“QQ登陆框“小程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学生观察其界面。分析其程序。
教师:上节课大家通过修改程序体验了一下编程的神奇力量,今天这堂课大家就变身真正的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编写代码,大显身手了!首先,我们来设计它的外观吧!
第二环节 上手模拟软件外观。
认识算法:制作软件需要编写程序,编写程序要有一定的工具,事先还要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即算法。以盖房子为例讲解算法:预计有多少房间,规划每个房间的功能是什么,建筑的过程是怎样的,最后的装修使用等。
操作演示:从制作软件者的视角,了解 VB的结构特点。(1)控件。
VB就像盖房,有各种材料、器件——控件,以图像控件为例,演示给学生插入一个控件。(2)控件的属性。
每个控件都有一定的属性,就像壁画有名称、大小、内容、位置等。为图像控件的 Picture属性引入一个图片。
(3)事件响应代码。
有的控件要能响应一定的功能要求——事件。就像门铃按动时有声音,按门铃就是事件,声音就是响应。
教师演示如何设计程序界面!(演示一个控件即可!更改其属性,并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对象的属性说明,选择相应的属性进行修改。)
学生:设计程序界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对象的名称。第三环节 探索软件智慧的来源。
教师:设计好了程序界面,我们运行程序,是否会相应我们的操作!我们输入了正确的账号和密码,就会显示登录成功的界面吗?
学生:不会!要给它编写代码!
教师:是呀!我们刚才只是给它一个躯体,并没有赋予它灵魂!只有编写了正确的代码,它才会按照我们的指令去操作!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程序!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登陆成功? 学生: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教师:什么时候出现错误的提示:
学生:账号错误或密码错误或者账号密码都错误!
教师:分析得非常好!明确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就开始动手编写代码吧!(高一的数学已经了解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学生读懂程序没有什么障碍!老师稍加点拨即可!)
问题是我们现在对那个对象编写代码?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单击“登陆”按钮才引发的事件,应当对“登陆”按钮编写代码!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mm = “gl123” hm = “2423366923” sr = Text2.Text If sr = mm And Text1.Text = hm Then Form2.Show Else MsgBox(“密码输入错误!”)End End If End Sub 教师和学生共同理解程序。
教师:在编写程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就需要进行运行和调试!解决编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我输入的密码为什么不能以“*”显示? 教师:在文本框有一个passwordchar属性,大家更改一下看看如何?
还可以对程序进行哪些修改呢?我们有时遇到网络很差,想取消登陆怎么办?引导学生对程序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第四环节 总结程序的作用及程序的结构特点。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标,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实际能力出发,没有用教材提供的例子,而用教师自己设计的例子——设计QQ登陆程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中已经初步了解了程序设计语言,了解了程序涉及的三种结构,从学生熟知的例子入手,这样引入课题自然、清楚,更重要的是简化了“算法”和简化了程序,课堂效果较好,达到了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最为成功的地方是,以学生为本,紧扣课标,教材处理恰当。通过分析通过剖析程序让学生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学生上机实践,亲身感受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感悟编程的过程,感受到编程就像跟计算机对话一样;
2.分层教学的实施
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零起点”学生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非零起点”的学生在“零起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程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标的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感悟和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悟程序设计的过程像什么活动一样,好多学生都能感悟出像对话一样,这正是程序设计的“精髓”。教师告诉学生编程不但能解决画函数图像这样的小问题,还能解决更大更复杂的问题,你们现在所用的 Office就是用VB开发出来的,你们以前所学内容主要是在应用别人开发的程序,如果有一天你能开发出程序让别人使用,那么你的计算机水平将上一个台阶,你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4.不足
前面在程序设计界面上,学生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在完善程序,如密码框改变其属性passwordchar,设计取消登陆框的“取消”按钮,没有完成。
第二篇:初试身手,体验编程_教学设计
初试身手,体验编程
临泉一中 訾振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源代码,并理解算法、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关系,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及种类。
2、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编程乐趣,了解如何编辑程序、编译程序和连接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体会编写程序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代码所包含的算法思想。
(2)难点:计算机是如何编辑程序、编译程序和连接程序的。
三、教材处理
上一节课学习了描述算法的三种方法,但这三种算法计算机无法识别,必须编写程序代码,方可实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本节课以“韩信点兵”问题引入,然后引导学生把解决“韩信点兵”问题的方法(即算法),应用到程序编写中,实现使用VB编程解决问题,体验编程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韩信点兵”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韩信点兵”问题,易于学生接受,学生可以用数学思想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点对编程来说也很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即算法。)
(二)、编程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对程序半成品的完善,解决韩信点兵问题,体验编程乐趣。领会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地位,了解如何编辑程序、编译程序和连接程序。
设计意图:编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程,理解其概念与思想需要一个过程。程序半成品对初学编程的高中生来说最合适不过了,既能让学生体验编写程序、执行程序的过程,又不至于因为难度过大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三)、知识拓展
(1)通过对“韩信点兵”问题的升华,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指明方向。
(2)通过阅读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及课后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编辑程序、编译程序和连接程序;知道什么是源代码;理解算法、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关系;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及种类。
设计意图:概念性的内容,仅凭教师课堂上的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学生也不爱听。在经历过课堂实例的动手实践之后,再安排学生自学这些内容,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VB编程题及答案
1定义一个下标上界为10整型数组,并用随机函数为其赋值(值处于[0,100]之间),计算数组中所有偶数的和。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Randomize Dim a%(10)Dim i%, s% For i = 0 To 10 a(i)= 101 * Rnd()Next For i = 0 To 10 If a(i)Mod 2 = 0 Then s = s + a(i)End If Next Print “所有偶数的和为”, s 2 设 S=35,C=0.3,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下面级数的部分和。结果取小数点后面7位。C/1!-C^3/3!+C^5/5!-„ +(-1)^(S-1)*C^(2*S-1)/(2*S-1)!+ „
参考答案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n As Integer
Dim x As Double
x = 0.3
Dim item As Double
Dim sum As Double
Dim fac As Double
For n = 1 To 35
fac = 1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 To 2 * n1)* x ^(2 * n1
If n Mod i = 0 Then
isprime = False
Exit Function
End If
Next
isprime = True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sum As Long
For i = 1000 To 2000
If isprime(i)= True Then
sum = sum + i
End If
Next
Text1.Text = “sum=” & sum End Sub 'sum= 419684 13.编写一个函数,求某个数的阶乘。
调用该函数计算22!。
Public Function fact(ByVal n As Integer)As
Long
Dim i As Integer, f As Long
f = 1
For i = 1 To n
f = f * i
Next i
fact = f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m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 As Long
m = InputBox(“输入一个正整数:
”)
s = fact(m)
MsgBox(s)End Sub ‘479001600 14.编写子过程,计算并输出3000-4000之间的素数之和C与其中最小的素数MI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um, i, min As Integer
min=0
For i = 3000 To 4000
Dim isprime As Boolean = True
Dim j As Integer
For j = 2 To i1)* n *(n + 1)
sum = sum + item
n = n + 2
Loop While Abs(sum)<= 100
MsgBox(sum)End Sub 'sum=-68 编写一个函数,其功能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Public Function
gcd(ByVal m As Integer, ByVal n As Integer)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If m > n Then Dim t As Integer t = m: m = n: n = t End If For i = m To 1 Step-1 If m Mod i = 0 And n Mod i = 0 Then gcd = i Exit Function
End If
Next End Function
20.用InputBox输入一个年份,判断该年份是否是平年,若是则输出“Yes”,否则输出“No”。
Dim year As Integer year = Val(InputBox(“"))If(year Mod 400 = 0)Or(year Mod 4 = 0 And year Mod 100<>0)
Then MsgBox(”No“)Else
MsgBox(”Yes“)
End If 输入两个整数m、n,编写程序使得
m>=n,并输出m、n的值。
Dim m, n As Integer
m = Val(InputBox(”“))n = Val(InputBox(”“))
If m < n Then Dim t As Integer t = m : m = n : n = t End If
MsgBox(”m=“ & m & ”;“ & ”n=“ & n)
22求下面级数前n项的和S,在求和
过程中,当某项(注意,该项参与求和)的绝对值小于0.0001 时求和终止。结果取 5 位小数。
1-1/3+1/5-1/7+1/9-1/11+ „ +(-1)^(n-1)*1/(2n-1)+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n As Integer
Dim item As Double
Dim sum As Double
i = Do While True
item =(-1)^(i1)
整数:”)sum = sum + item If Abs(item)< 0.0001 Then Exit Do Else i = i + 1 End If Loop
MsgBox(Format(sum, “0.0000”))
End Sub '
sum=0.78545 编写一个函数,其功能为判断一个3位正整数是否是“水仙花数”。(“水仙花数”是指各位数字的立方和与该数相等,如153=1^3+5^3+3^3,153就是水仙花数。)
Public Function Panduan(ByVal x As Integer)As Boolean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 = x 100
b =(x Mod 100)10
c = x Mod 10
If x = a ^ 3 + b ^ 3 + c ^ 3 Then
Panduan = True
Else
Panduan = False
End If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 = InputBox(“输入一个3位正
MsgBox(Panduan(i))End Sub 定义一个下标上界为10整型数组,并为其赋值(值处于[0,100]之间),计算数组中所有不小于60的数据的和。
Dim a(10), i, sum As Integer
For i = 0 To 10
a(i)= Int(Rnd()* 101)
Next
For i = 0 To 10
If a(i)〉=60 Then
sum = sum + a(i)
End If
Next
print sum
25.编写程序,求下面级数前n项的和s=1/1!-1/2!+1/3!-1/4!+....+(-1)^(n-1)*1/n!+.....。
'求和过程当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0.0001时结束(注意,该项参与求和),计算并输出所求的s,要求结果保留6位小数。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m As Double, n As Long, s As Double, f As Integer
s = 0: n =-1: m = 1: f = 1 Do While 1 / m >= 0.0001 m = m * f f = f + 1 n =-n
s = s + n / m Loop
s = Format(s, ”0.000000“)Print s End Sub
26输入一个四位数,分别输出它的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百位数字,千位数字。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j%, k%, i%, m% a = InputBox(”请输入一个四位整数“)j = a 1000 k = a 100 Mod 10 i = a 10 Mod 10 m = a Mod 10 Print ”个位数字;“;m Print ”十位数字;“;i Print ”百位数字;“;k Print ”千位数字;“;j End Sub 6.计算sum=2!+4!+6!+...+10!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i% Sum = 0 i = 1: a = 1 Do a = 2 * i If i Mod 2 = 0 Then Sum = Sum + a End If i = i + 1 Loop While i <= 10 Print Sum End Sub
27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下面级数前n项(n=20)中奇数项的和。1*2*3-2*3*4+3*4*5-4*5*6+....+(-1)^(n-1)*n*(n+1)*(n+2)+...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s!, i% For i = 1 To 20 Step 2 s = s + i *(i + 1)*(i + 2)Next MsgBox(s)End Sub
28随机输出一个小写字母。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As String Randomize
a = Chr(Int(97 + 26 * Rnd))MsgBox(a)End Sub、29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下面级数前n项(n=50)中偶数项的和。s=1*2+2*3+3*4+4*5+....+n*(n+1)+.....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s!, i%
For i = 2 To 50 Step 2 s = s + i *(i + 1)Next
MsgBox(s)End Sub
30斐波那契数列是由计算某类动物繁殖增长量而提出的。数列的前两项是1、1,以后的每一项都是其相邻前两项的和。编写程序求:数列前30项和。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b&, c&, i%
a = 1: b = 1: c = 2: Sum = 0 For i = 1 To 28 c = a + b a = b b = c
Sum = Sum + c Next
MsgBox(Sum)End Sub
31输入三个数a、b、c,编写程序使得a<=b<=c,并输出a、b、c的值。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b%, c%, t%
a = Val(InputBox(”请输入a的值!“))b = Val(InputBox(”请输入b的值!“))c = Val(InputBox(”请输入c的值!“))If a > b Then t = b b = a a = t End If
If a > c Then t = a a = c c = t End If If b > c Then t = b b = c c = t End If
Print a, b, c End Sub 32编写程序,设n=20,x=3.4,计算并输出S(n)的值,要求结果保留5位小数。S(n)=Inx/x+In2x/x^2+In3x/x^3+.....+In(n*x)/x^n+.....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x#, i% Dim S(20)As Double n = 20 x = 3.4 For i = 1 To 20 S(20)= S(20)+ Log(i * x)/(x ^ i)Next Print Format(S(20), ”0.00000“)End Sub
33输入任意三个数 找出其中最大的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b!, c!, Max!a = Text1.Text b = Text2.Text c = Text3.Text Max = a If b > Max Then Max = b If c > Max Then Max = c Text4.Text = Max End Sub
输出1到100之间的素数 Print 1;2;a = 3 While a <= 100 i = 2
While i < a
If a Mod i = 0 Then
i = a
End If
i = i + 1
Wend
If i = a Then
Print a;
End If a = a + 1 Wend、34打印斐波那契数列20项 Private sub form_click()A=0 B=1
Text1.text=text1.text&str(A)&str(B)&chr(13)& Chr(10)For i=1 to 9 A=A+B B=A+B
Text1.text=text1.text&str(A)&str(B)&chr(13)& Chr(10)Next i
35判定素数
A=val(inputbox(“input a”))For i=2 to a
If(a mod i=0)then Exit for End if Next i
If i 36求sum 1+(1+2)+(1+2+3)………….n = Val(Text1.Text)sum = 0 For i = 1 To n sum1 = 0 For j = 1 To i sum1 = sum1 + j Next j sum = sum + sum1 Next i Text2.Text = sum 37求5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并统计高于平均分的人 Dim c(1 to 50)as integer Dim p!,n%,i% P=0 For i=1 to 50 C(i)=inputbox(“请输入第”&i&”位学生的成绩” P=p+c(i)Next i P=p/50 N=0 For i= 1 to 50 If c(i)>p then n=n+1 Next i Print “平均分=”;”高于平均分的人数=”;n 设C=0.3,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下面级数的部分和。结果取小数点后面7位。C/1!-C^3/3!+C^5/5!-„ +(-1)^(S-1)*C^(2*S-1)/(2*S-1)!+ „ Dim n as integer Dim x as integer X=0.3 Dim item as double Dim sum as double Dim fact as double For n=1 to 35 Fact=1 Dim I as integer For I =1 to 2*n-1 Fact=fact*i Next Item =(-1)^(n-1)*x^(2*n-1)/fact Sum=sum+item Next Sum=int(sum*10000000+0,.5)/100000000 Magbox 39已知A、B为整数A和B的立方和为1000求所有的A、B。 Dim x ,y as integer For x=0 to10 For y=0 to10 If x^3+y^3=1000 then Msgbox(x=;y=) 定义一个下标上界为30的单精度数组,设置好其初值(值处于[20,90]),计算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均值。Dim array(30)as single For i=0 Array(i)=20+int(rnd()*71)Next i Dim sum% For i=0 to 30 Sum=sum+array(i)Next i Print sum 31 End sum 41求下面级数前S项中奇数项的和sum。在求和过程中,以第一个奇数项的数值大于 10000 的项为末项。1!-2!+3!-4!+ „ +(-1)^(S-1)*S!+ „ Dim n as integer Dim item double Dim I as integer Dim sum as double Dim abs as double Do while true Item =1 For I =1 to n Item = item*1 Next i Sum=sum +item N=n+2 If abs(item)>10000 then Exit do Else N=n+2 End if Loop Msgbox(sum) 42计算sum=1/1!+1/2!+1/3!+....+1/10!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m As Integer, n As Long, s As Double n = 1 s = 0 For m = 1 To 10 n = n * m s = s + 1 / n Next Print s 42求从[j,s]区间内的素数及素数和(这里需要用到三个文本框和2个按钮)'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n%, i%, j%, s% Sum = 0 j = Val(Text1.Text())s = Val(Text2.Text())For n = j To s For i = 2 To n1 Then Sum = Sum + n: Print n Next n Text3.Text = Sum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Cls Text1.Text = ”“ Text2.Text = ”“ Text3.Text = ”“ Text1.SetFocus End Sub 43某分段函数描述如下:(1)当x为偶数时,y的值为x的二分之一。(2)当x为奇数时,y的值为x的二倍。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x!, y!x = Val(InputBox(”请输入X的值!“)) If x Mod 2 = 0 Then y = x / 2 Else y = 2 * x MsgBox(y)End If End Sub 44随机输出一个小写字母。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As String Randomize a = Chr(Int(97 + 26 * Rnd))MsgBox(a)End Sub、45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下面级数前n项(n=50)中偶数项的和。s=1*2+2*3+3*4+4*5+....+n*(n+1)+.....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s!, i% For i = 2 To 50 Step 2 s = s + i *(i + 1)Next MsgBox(s)End Sub 46编写程序,设n=20,x=3.4,计算并输出S(n)的值,要求结果保留5位小数。S(n)=Inx/x+In2x/x^2+In3x/x^3+.....+In(n*x)/x^n+.....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x#, i% Dim S(20)As Double n = 20 x = 3.4 For i = 1 To 20 S(20)= S(20)+ Log(i * x)/(x ^ i)Next Print Format(S(20), ”0.00000“)End Sub 47设 S=35,C=0.3,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下面级数的部分和。结果取小数点后面7位。C/1!-C^3/3!+C^5/5!-„ +(-1)^(S-1)*C^(2*S-1)/(2*S-1)!+ „ 参考答案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n As Integer Dim x As Double x = 0.3 Dim item As Double Dim sum As Double Dim fac As Double For n = 1 To 35 fac = 1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 To 2 * n1)* x ^(2 * n1 fac = fac * i Next item =(-1)^(n1)/ fac sum = sum + item Next sum = Int(sum * 10000000 + 0.5)/ 10000000 MsgBox(sum)End Sub ' sum = 0.479426 49编写子过程,计算并输出3000-4000之间的素数之和C与其中最小的素数MI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um, i, min As Integer min=0 For i = 3000 To 4000 Dim isprime As Boolean = True Dim j As Integer For j = 2 To ia(1))*(pa(3)))MsgBox(s)Else MsgBox(”不能构成三角形")End If End Sub 课 题:vb语言编程概述 课 时:2课时 授课时间:2011.09.05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熟悉VB界面和VB集成开发环境; 2.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编简单的VB应用程序; 教学要求:1.掌握VB基础知识。 2.会编简单的VB应用程序。 教学重点:1.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 2.编写简单VB应用程序。 教学难点:在熟悉VB界面的同时学习编写简单VB应用程序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一、VB简介 BASIC是英文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的缩写,它是专门为初学者设计的高级语言。Visual Basic是Microsoft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基于窗口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a.“Visual”是“可视化的”、“形象化的”的意思。b.因此Visual Basic也具有易学易用的特点 c.目前Visual Basic的最新版本是Visual Basic 6.0(简称VB 6.0) 二、启动VB 1、首先显示“新建工程”对话框 直接单击“打开”按钮,创建“标准EXE”类型应用程序,进入集成开发环境主界面。 2、集成开发环境中的各元素 1)标题栏:用来显示窗口的标题。2)菜单栏 3)工具栏 4)工具箱 5)窗体窗口 6)工程窗口 7)属性窗口 8)窗体布局窗口 三、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快速入门 【例1.1(实训1,p16)】制作一个的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它由一个窗体、一个文本框、一个标签和一个命令按钮组成。当用户单击命令按钮“显示”时,文本框中出现“教你学VB”。1.新建工程 2.添加文本框Text1 3.添加命令按钮Command1 4.添加标签Label1 5.设置属性 6.编写事件过程代码 前面的工作把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好了,属性也设置完毕。但现在应用程序并不能实现实际的功能。为了使它具有一定的功能,还必须为对象编写实现某一功能的事件过程代码。1)双击窗体上的“显示”按钮,屏幕上出现代码窗口,程序代码就在这里编写。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ext1.Text = “欢迎使用VB” End Sub 2)运行应用程序 3)保存应用程序 VB应用程序至少有两种文件需要保存: · 窗体文件(.frm)· 工程文件(.vbp)4)生成EXE文件 四、总结步骤 设计VB应用程序主要有以下4个步骤:(1)设计用户界面。(2)设置属性。(3)编写代码。(4)保存和运行调试程序,生成EXE文件。 五、知识延伸 1、只有一个文本框的实例 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ext1.Text = “教你学VB“ End Sub 2、多个文本框时 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ext1.Text = ”教你学VB“ Text2.Text = “欢迎使用VB“ End Sub 3、按照系统的元件特性分类(分别举例说明)课后实训1 第二个命令按钮:清除 第三个命令按钮:退出 步骤: 1.添加2个命令按钮 2.双击按钮,进入编程状态 3.和显示按钮命令编程相似 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Text1.Text =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End End Sub 4、图片的加载方法 Private Sub Form_Load()Image1.Picture = LoadPicture(App.Path + “1.BMP”)End Sub 六、小结 1.熟悉界面。 2.掌握完整编程过程以及运行及调试程序的过程。 V B 编 程 实 训 总 结 一、实训目的: 加深对可视化编程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VB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 二、实训时间: 2011年01月02日—2010年01月06日 三、实训方式:上机操作 四、实训内容: 这次在3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利用VB开发工具与数据库SQL server开发一个实用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一共有五个题目。我选择的是第四个—-学籍管理系统。它的功能要求如下: 1、学籍信息输入:实现学生基本情况的输入。包括各个学生的情况,姓名、家庭电话、家庭住址、学号等各个消息。 2、学籍信息管理:本模块实现了信息的修改、删除、查询。还有个人信息。把信息统计这个繁琐的工作简单化,为学生信息的管理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3、学籍信息查询:通过输入学号便可以查询到这个学生的全部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级、入学日期、联系电话、奖励和成绩表都一目了然,很大的方便了教工们查询学生信息的过程。 4、统计查询:实现查询全班人数,男女生比例等 五、实训体会 今天是第一天实习,感觉既有趣又有些酸痛(累的)这还是老师怕我们适应不了所以没教那么多知识,即使这样我们仍学到了比以前 上学时更多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有好多都是我们自己去领悟的到的。我也知道了有人比我们还累。所以我自觉得还是很好的。 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真真确确的感受到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运用,这些软件、程序能让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更直观更便捷的切入主题。这次我们学习的是数据源的原理及应用的各方面知识,由老师带着我们不断操作。SQL Server 2005能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共享数据库信息,能把数据库信息与ADO结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库信息的共享。同实,SQL Server 2005概念清晰,简单易学、实用是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员使用的首选。我觉得学习了这个,对我参加工作后制表、创建查询、数据分析和材料演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我们能更清楚的了解信息并进行分析。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之中,因为要操作的东西很多,有时错一步,后面的结果就无法显示,而自己的计算机反应慢,根本检查不出来是哪里出了错!这时候,老师都会耐心的过来帮助我,我很感谢窦老师也很感谢学校能安排这么优秀的窦老师来教我们!只是,我们太顽皮,有很多东西老师讲了我们也没能记住,我想在此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下学期我们一定认认真真的好好学!第四篇:vb语言编程教案
第五篇:VB编程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