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汇报
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汇报
市安监办:
按照邛安监办发(2006)21号文件通知要求,宝林镇政府对宝林镇范围内的新、改、扩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现将检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建的工程建设情况,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汇报。宝林镇范围内的新、改、扩在建工程项目有3个,分别是土地整理项目百胜中心村、塔子社区区委会、金鸡村村委会。
二、安全监管情况,工作汇报《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汇报》。3个工程项目都按程序进行报建,按规划进行定点放线施工。其中塔子社区区委会、金鸡村村委会都按正常程序进行了招投标。施工方都是有资质的施工队或个体工匠并且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宝林镇政府同施工人员签定安全质量责任书,宝林镇政府有分管领导牵头,专人负责。
三、存在的问题。
1、安全制度没有上墙。
2、施工人员有部分没有戴安帽。
3、塔子社区区委会、金鸡村村委会因为建设主体是塔子社区和金鸡村,政府派专人现场负责,但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建设监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的资质,所以现场安全监管存在一定缺陷。以上问题除第3点外,1、2 点已经责成施工方进行整改。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2010年是我市建设系统“工程推进年、管理提升年和作风建设年”。今年以来,在省建设厅、建管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安全发展理念统领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以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线,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为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全市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平安创建工作得到了新的提高。现将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2011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0年工作总结
以提高人员素质为中心,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强化主体、综合治理”工作思路,一手抓隐患排查,一手抓百日督查,有效促进了我市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
(一)着力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市建设局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安监站和各级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外县(市)驻镇办事处、相关施工企业,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对安全事故控制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专项整治工作目标等进行逐级分解,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和工作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层层级级保安全的局面。
(二)严格实施安全许可制度
全面实施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任职考核制度,全面开展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延期审核工作,运用招投标资格审查和组织专项检查等手段,严格建筑市场安全准入管理,从本质上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截止目前,我市已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共计382家,10740名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今年以来,新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企业31家,195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通过延期换证;1269名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经考核取得《安全生产合格证书》,3766名“三类人员”通过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延期审核。
(三)不断深化安全专项治理
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实施专项治理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深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1、突出治理工作重点。根据建设部、省建设厅、省建管局、市安委会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结合“隐患治理年”活动的开展,年初,制定印发了《2010年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在巩固、扩大治理成果的同时,着重抓了对薄弱地区、专业施工、分包项目、零星工程的重点治理;着重抓了对施工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和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脚手架倒塌等建筑业“五大伤害”事故以及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等的重点治理。
2、加强建章立制工作。结合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建筑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建设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拆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等,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建设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省建管局《关于我省进一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3、开展设备专项整治。
(1)严格备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登记备案和检测管理,进一步督促施工企业健全落实设备管理制度。今年以来,市安监站共办理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备案493台,其中的塔式起重机354台,施工升降机12台,物料提升机127台,高处作业吊篮1台,在用设备使用登记备案率100%。
(2)实施产权登记。针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从源头上加强监督管理,根据省建管局《江苏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办法》,继续开展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产权登记工作。今年以来,新进行产权登记的塔式起重机94台,施工升降机4台,物料提升机189台。
(3)加强动态监管。对市区主次干道、广场、学校、医院、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处施工现场的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进行经常性、不定期巡查,督促使用单位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规范使用行为;指导、规范检测机构的工作程序和检测行为,加强信息沟通,形成互动机制,对一次检测不过关的起重机械设备,加大监督整改的力度,有效提高了事故隐患整改率;积极引导,严格把关,杜绝购置安全性能达不到标准的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进一步净化了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使用市场。
(4)开展专项整治。为全力推进《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贯彻实施,组织开展了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活动,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做到重点明确,组织得力,责任落实,一台不漏、不留隐患。重点检查安装告知、安全检测、拆装行为、持证上岗、专项方案、机械性能、安全状况、设备运行等。截止目前,仅市安监站就检查塔式起重机493台、施工升降机8台、物料提升机井架187台,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28份,2台塔式起重机被责令强制拆除。
4、坚持三个安全检查。
(1)不断加大巡查力度。重拳出击、常抓不懈。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中,以工程建设各方参建主体安全行为和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点为监管重点,健全完善巡查制度,建立巡查档案,加大巡查密度,提高巡查质量,及时纠正与制止安全生产违法违规现象,有效增强监管力度。
(2)深化安全专项检查。结合实际、主攻难点。针对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年,我们组织开展了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安全行为的专项检查、外脚手架的专项检查、大型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的专项检查、村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专项检查、学校及学校周边建筑工地安全的专项检查等。
(3)定期组织全面检查。上下联动、综合整治。结合重大节日、重要会议、特殊季节、恶劣天气和施工高峰期等到来之前,有针对性地提早作出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全面组织开展全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查找事故隐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生产安全。今年以来,分别于元月份组织开展了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三月份组织开展了以落实安全防护设施为重点的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四月份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大检查,五月份组织开展了上半年建筑市场综合执法大检查,六月份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大检查,七月份组织开展了“迎奥运”安全生产大检查,八月份组织开展了夏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九月份组织开展了“迎国庆”安全生产大检查,十月份组织开展了施工现场综合大检查,目前正在组织开展下半年建筑市场综合执法大检查。截止目前,仅市安监站就检查在建项目754个(次),累计建筑面积397.7万平方米,共签发书面隐患整改通知单211份,其中责令停工通知单23份。
5、严格危险源点监控。全面实施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家论证制度。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对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和爆破工程、以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等七项分部分项工程,严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查、审核、审批。对开挖深度超过5m的深基坑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高大模板工程、30m及以上高空作业工程、大江和大河中深水作业的工程、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工程等六项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委托土木建筑学会进行专家论证。今年以来,已对49个标段工程进行了专家论证,有效地遏制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认真搞好培训教育工作 针对建筑业一线操作工人素质较低、特种作业人员技能不高、专职管理人员知识老化、企业项目领导意识不强、安全监管人员业务不精等现状,在培训教育工作上重点把握了三个层面,即:全面启动了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工作,强化了一线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注重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岗前安全考核和培训教育工作;开展了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新政策、新法规、新技术的系统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131所,发放农民工业余学校音像教材200套;共举办砌筑工、抹灰工、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防水工、管道工等建筑业八大工种职业技能鉴定12期,364名高级工、13名中级工通过鉴定;市安监站举办了各类安全培训班29期,参培人员达4513人。
(五)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六月份在全行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紧紧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普及了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各项要素的落实。
2、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在全行业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送“安全电影”到工地等群众性安全宣传活动,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工作氛围。
(六)规范把握安全条件审查
通过安全条件审查,对审查情况进行安全交底,不仅仅体现了安全监管工作“关口前移,事前控制”的工作思路,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项目参建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强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该干什么?该管什么?该尽什么义务?该负什么责任?同时,有针性地告知提醒施工现场危险源的防范要求和采取的措施,告知参建各方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现行政策及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这样,把服务与管理融为一体,提升了服务效能和监管水平。
(七)全力推进安全费用落实
为全面推进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以及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六月份出台了《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暂行规定》。新的安全措施费用管理规定,着重从解决“支、收、用、管”四个主要环节,要求建设单位支付措施费以支(预)付工程款的方式进行,在支(预)付凭证中应当注明“安全措施费用”字样;要求施工企业收取安全措施费用应当设立专户核算;明确安全措施费用的用途;确定了安全措施费用的监管方式。同时,在安全措施费用组成中,舍弃了考核费,增加了基本费和奖励费。目前已采取措施,依托我市集中开票的优势,对安全措施费用首付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在工程款预付中,必须明确措施费金额,并在开具的票据中注明“安全措施费用”字样,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支付首期措施费用的,不予受理安全措施备案。
(八)扎实抓好百日安全督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开展建筑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站统一部署,在全市工程建筑业认真组织开展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通过开展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建筑业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的监管责任,逐级逐项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杜绝施工作业人员违章、违规现象和行为,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状况平稳发展,确保了奥运期间全市建筑业的安全和谐。
(九)全面强化文明创建工作
1、开展文明施工专项整治。针对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广大市民、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全市组织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市容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从关心、关爱、关注广大建筑民工的角度出发,深入开展了场容场貌、临时设施、扬尘污染、噪声控制、食堂卫生专项整治活动。重点解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临时设施安全隐患、运输车辆污染道路、工地扬尘污染环境、施工噪声超标排放、食堂饮食卫生堪忧等突出问题,全面改进了工地临时生活设施的搭建质量,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又上新台阶。
2、提升文明工地创建水平。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观念,紧紧围绕“安全、卫生、环境、爱民”的主题,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平安镇江,创建最安全地区”为目标,深入广泛地开展文明工地和平安工地创建活动。从抓目标落实、质量提高、标准完善、检查指导、考核验收等入手,不断拓展创建范围,不断提高创建标准,不断夯实创建基础,不断规范创建行为,全面提升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棕合治理工作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76个项目被评为市级文明工地,55个项目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
(十)努力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1、推广实施了“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应用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随时掌控施工现场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实施安全差别管理,督促工程建设各方参建主体自觉加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规范安全和市场行为。
2、全力研发了“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系统软件”。一线监管人员将依据系统提供的规范的检查程序,对工程建设各方参建主体市场行为、安全行为和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等进行检查,自动生成标准格式的检查报告。这种方式将极大改进现场巡查的随意性、个性化,全面提高现场巡查的规范性、科学化。
3、全面开通了“建安网站”。在单位内部形成局域网,形成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建筑市场行政执法、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等系统,具备安全备案、施工起重机械登记、文明工地申报、信用手册年检等网上办事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效能,提升监管水平。
二、2010年存在问题
2010年,通过各级的真抓实干、共同努力,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安全生产和平安创建工作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单位之间、不同项目部之间开展的还不平衡,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安全事故还未得到根本上的杜绝。
(一)安全等级事故时有发生。2010年,我市建筑工地发生了5起等级安全事故,造成6人死亡,突破了控制指标,教训十分沉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施工企业重经济效率,轻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生产设备及工艺陈旧,安全生产的技术要求和科技含量不高。
(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较多。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欠缺,安全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危险源缺乏有效监控,安全隐患未及时纠正或整改不力。
(四)村镇工程安全监管不力。村镇建设工程不履行法定义务,工程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安全隐患多;安全监管网络尚未键全,安全监管机构基本上属失控状态。
(五)从业人员技能素质不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且多为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不落实,安全技能和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自我防范能力差;部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发现不了安全隐患或熟视无睹。
(六)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不大。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日常巡查、督查中,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往往只签发整改通知书,忽视整改情况的监督,对整改不到位的或拒不整改的,未及时立案,进行行政处罚。
(七)文明工地总体水平不高。文明工地创建工作仍然存在着突击现象,文明工地的长效管理不够,施工现场的“脏、乱、差”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施工现场总体管理水平不高。
三、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南徐新城建设的强势推进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建设局所明确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崭新的面貌、全新的理念、创新的作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以深化专项治理为重点,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1、深化安全达标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管理实现规范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达到标准化。
2、严格安全条件审查。严格建设工程、房屋拆除工程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安全施工措施备案管理,确保工程开工伊始就进入良好的安全生产受控状态。
3、强化起重机械监管。以贯彻落实《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为主线,全面规范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检测行为和运行管理。
4、加强危险源点监控。严格实施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家论证制度,加强对危险源点、关键环节的重点巡查,关键环节的重点巡查,认真落实建筑业事故高发性季节安全生产防范工作。
5、推进安全费用落实。全面宣贯《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招投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措施费用落实到位,切实解决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
(二)以提高全员素质为重点,着力抓好技能培训教育工作
1、深化民工学校创建。不断扩展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创建范围,不断规范农民工业余学校的运作行为,不断改进农民工业余学校的教学形式,使农民工业余学校成为强化一线工人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会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共同推进建筑业职工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制度的实施,从根本上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安全素质。
3、落实持证上岗工作。认真贯彻建设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考核和复审工作。
(三)以推进文明创建为重点,着力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1、深化文明施工整治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施工、临时设施、扬尘污染、噪声污染、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建筑工地场容场貌和环境卫生,重点整治建筑工地食堂、宿舍、厕所等临时设施的搭建质量,改进卫生条件,确保居住和生活安全。
2、推进文明平安创建活动。重新修订《建筑施工文明(平安)工地评审办法》,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平安工地创建活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规范文明施工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治安保卫工作,建设平安和谐工地,塑造行业良好社会形象。
(四)以加大执法力度为重点,着力抓好安全文明监管工作
1、改进工作方式。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告知在先、服务在前,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应用“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和“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系统软件”,优化监管手段,提高工作效能。
2、突出监管重点。结合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要求,针对建筑市场反应强烈的违法、违规问题,强化安全生产、施工许可、专业分包、劳务作业、项目经理的动态监管,不断加大巡查力度,坚决遏止冒险作业、无证施工、非法转包、违法分包、项目经理不在岗或冒名顶替等现象,确保工程建设处于受控状态。
3、加大执法力度。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建筑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工程各方参建主体和各类执业人员的法制意识,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4、严格信用管理。认真贯彻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发挥现有施工现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和建筑市场行政执法体系联动的资源优势,建立建筑市场监管综合信息系统,重新修订《建筑业企业信用综合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信息平台,尽快形成失信惩戒和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工程建设各方参建主体和各类执业人员守信经营,自觉维护建筑市场正常秩序,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第三篇:建筑施工工作汇报
汇报材料
1.进度,计划月底筏板混凝土浇筑完,与实际基本相符合。今天6号楼筏板混凝土可以浇筑,后天7号楼筏板混凝土可以浇筑,地下车库预计本月底完成筏板混凝土浇筑。
2.质量,能按要求落实整改。
3.安全,人员配备上基本齐全,现缺一名现场实际负责的安全员,安全有隐患。
4.劳务队伍相继进场。
5.钢筋、钢管、方木、模板也已经到位。
6.塔吊、钢筋加工等机械已投入使用。
7.现场文明施工,宿舍已经使用,办公室还在建设有点滞后,现场八牌二图已经制作完成,大门制作完成未安装,门卫、值班制度还未建立。
第四篇:建筑施工安全
案例
51某公司1998年购置的一台QTZ123塔机在工地施工完毕正进行拆卸时发生事故,造成整机结构报废及3人重伤、2人轻伤的恶果。事故的经过及现场的情况为:在拆底部第六个标准节并已将其引出顶升套架后往下降时突然失去控制,套架以上总体急速下坠撞到第五个标准节顶部,塔机平衡臂根铰点耳板断裂,平衡臂中部折断后根段靠在套架上。起重臂吊点处上弦杆拉弯,配平衡用的标准节顶面45°斜腹杆由两端焊缝处断裂分离与标准节一起掉落地面,挂节用的钢丝绳留在吊钩上,底部第四个标准节上的一个顶升踏步向内侧变形,套架上同侧换踏步的卡爪变形严重。试分析此事故的原因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答案提要:
(1)事故的原因是在降塔收油缸时,卡爪未收到位阻挡在踏步上使顶升横梁脱离了踏步后造成了事故;(2)在装拆过程中必须定人定岗,各司其职,确保每个步骤准确无误;(3)在进行下一步骤前,指挥人员必须对上一步骤检查确认后才可进行;
(4)新的《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 9462—1999标准已增加了“顶升系统应设置防顶升装置和踏步非人为脱开功能”的要求,所以在要求安全方面,旧塔机也应按最新技术标准进行。
案例
52某工地使用一台QTZ40塔机,一天在吊载回转时突然倾倒靠在边上的建筑物上,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时未超载,事故原因为塔身根部螺栓断裂,经试验,此螺栓质量没问题,螺栓断裂是因剪切破坏所致。事故塔机采用混凝土基础安装在一基坑内,四周用红砖围砌,坑内存有积水。经询问,机修工说对标准节螺栓的松紧已按规定每半个月用敲击扳手进行检查过(不能提供证据),司机说他刚接手,对这台设备的状况不太清楚,操作时只是感觉比别的塔机晃动要大,螺栓为什么断的不知道。请指出有哪些说法违反的安全要求? 答案提要
(1)基坑四周用红砖围砌,坑内存有积水违反塔机结构不能在水中浸泡的要求;(2)检查不规范、不彻底,可以肯定塔机最底部的螺栓未按规定进行检查;(3)未执行专机专人的规定;
(4)未按规定履行正常的交接班手续。
案例53 某工地一台轨行式龙门吊正在作业中,突然风力超过六级,司机急忙停车,匆忙中拉断电源,即离开现场。过了一会,发现龙门吊开始带着吊载沿轨道移动,赶紧返回现场向轨道上放了一块枕木,试图防止吊车运行。但为时已晚,吊车在风力作用下,加速运行撞击枕木后,吊物大幅摆动,将司机撞伤,随后龙门吊整体倾翻,造成了事故,试分析原因。
案例提要
(1)司机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对龙门吊停机后应作哪些工作不清楚;(2)司机严重违反了轨行式起重机必须在断电后卡紧轨钳的规定;
(3)司机严重违反了停机时必须将吊物发到地面必将吊钩升至最上端的规定。
-***0-
第五篇: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及百日安全督查工作汇报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及百日安全督查工作汇报.txt如果你同时爱几个人,说明你年轻;如果你只爱一个人,那么,你已经老了;如果你谁也不爱,你已获得重生。积极的人一定有一个坚持的习惯。阳泉市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及百日安全督查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22日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省建设厅:
2008年是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按照国务院、建设部及省、市有关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的文件精神和会议的安排部署,我们紧紧围绕全年建筑安全工作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督促各方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标准,依法行政,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伤亡事故,保持了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现将我市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百日安全督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责任意识。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是2008年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为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领导组,对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开展作了专题研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结合我市建筑安全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阳建建发
[2008]38号)和《关于开展建筑施工“迎奥运、保稳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阳建办发[2008]88号),对排查治理及百日督查工作提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发动,促进工作落实。
为把隐患排查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3月20日组织召开了由各县(区)建设局主要负责人、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全市春季复工检查暨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题会”,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义、目标、步骤、重点、内容等及时传达到各相关责任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了“五项要求”和“四个重点”,对复工安全检查提出了“八个不准”和“一个限制”。同时,要求各施工企业、施工现场通过板报、条幅等形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宣传,营造氛围,使排查治理工作深入每个从业人员心中,落实在行动上。此外,我们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参加了6月8日在市文化中心广场举行了“安全生产月”咨询活动,现场散发宣传资料3000份,接待群众咨询30多人,广泛宣传隐患排查及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并深入到太行国际新城、美隆国际广场、阳泉示范高中、金街商业城等20多个建筑工地,发放宣传学习资料9000余份,解答施工人员咨询10余人次。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认真开展春季复工安全检查。针对春季复工阶段职工思想不稳定、管理人员思想麻痹,管理人员不到位等情况,结合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内容,我们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工程春季复工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阳建建发[2008]31号),对复工检查重点提出了“八个不准”和“一限制”要求,即:项目经理、安全员、项目总监及监理员不到岗的不准复工;未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不准复工;施工项目部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不准复工;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未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不准复工;起重设备未经检验检测合格并办理备案登记的不准复工;施工现场周边边坡安全隐患未治理的不准复工;现场出入口未进行硬化处理、未设置车辆清洗排水措施的不准复工;未制定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及应急救援预案的不准复工。限制50岁以上的一线人员从事高处作业、特种作业及其他危险部位和环节的作业。同时,要求各项目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在自查合格的基
础上报各级安监站复查验收,经复查合格方可复工。在复工检查中,我们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八个不准”和“一个限制”要求对照检查,经复查验收达到要求的,发给复工通知书,准予复工生产。经复查验收不合格的,针对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在限期内未整改到位的,下达停工通知书,责令停工整改。同时,我们加强巡查频率,对于未经复工检查擅自施工的项目,直接下达停工通知书,责令停工整顿,决不姑息。检查建筑工程116项次,排查安全隐患104条,下达整改通知书3份,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19份。通过检查,及时消除了现场隐患,加强了安全监管力度,促进了隐患排查智力工作的落实,为全年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2、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按照省建设厅、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们确定了“两个方面”为排查重点,一方面是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落实作为重点,另一方面是把施工坍塌、高处坠落、设备倒塌等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按照“边排查、边整改、边治理”的要求,开展全面排查和重点督查想结合,做到不漏掉一个检查项目、不留下一个隐患死角。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能够立即解决的,则现场监督整改完善;不能立即整改的,则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短时间难以解决的,则责令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计划,由监理单位现场监督整改,安监站定期督办;针对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差,安全管理混乱,整改不到位的项目则下达停工通知书,责令停工整改,并派专人现场监督;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则组织相关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计划,责令责任单位落实整改资金,监理人员现场监督整改,安监站挂牌跟踪督办,有力地推动了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施工企业自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720项次,已整改1665个,排查率达到了100%,隐患整改率达到97%。市建筑安全监督站督查建筑工程320项次,下达催办手续通知书18份,下达隐整改患通知书16份,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54份,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400余条。督促办理建筑施工现场塔吊备案42台,登记使用证18台,龙门架备案及登记使用证16台,施工电梯备案及登记使用证4部。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23份。对聋哑学校围墙裂缝、嘉瑞大厦边坡坍塌、溢馨花园1#2#楼边坡、城北区110KV变电站工程边坡坍塌等较为严重的事故隐患进行了跟踪监控管理,促进了隐患整改进度。目前,聋哑学校围墙裂缝和溢馨花园1#2#楼边坡隐患已整改完成,嘉瑞大厦边坡坍塌、城北区110KV变电站工程边坡坍塌隐患整改工作基本完成。
3、积极落实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为了深化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切实治理重大隐患,防范重大事故,确保“奥运&;期间我市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按照省建设厅和市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迎奥运、保稳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阳建建发[2008]88号)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市建筑安全监督站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建筑安全隐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隐患排查专项检查的通知》(阳建安发[2008]5号)。5月12日起,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建筑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进一步引深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至目前,督查施工企业26家,建筑工程71项,下达催办手续通知书6份,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2份,下达停工通知书9份,督查安全隐患及问题115条。由于临近汛期,我们对宏成大桥和义井河治理改造两项河道施工工程实施了跟踪监管。到月底,河道内主要障碍物可转移上岸,消除防汛隐患。
4、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做好“三类人员”安全考核合格证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晋建建字[2007]460号)文件要求,从3月起,我们组织了三期“三类人员”安全考核合格证延期继续教育培训班,对全市60余家建筑施工企业的926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进一步
提高了“三类人员”的法律观念,充实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提高了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加快了我市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考核合格证及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工作进度。
5、开展了建筑施工现场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工作。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阳泉市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阳政办发[2008]44号)文件要求,市建设局成立了由薛银拴局长任组长的市建设局“2008环境卫生清洁工程”主题活动领导组,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现场“2008环境卫生清洁工程”主题活动的通知》(阳建建发[2008]59号),对建筑工程环境卫生清洁工程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保证措施、考核方法及整治标准。4月11日,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建筑施工现场整治工作主题活动动员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4月14日起,对全市在建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拉网检查,集中整治,并邀请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对整治工作行动迅速,现场环境卫生好的工程项目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对环境卫生差,整治工作不力的项目予以曝光;对个别领导不重视,行动缓慢,工作不到位,整改不彻底的工程项目下达处罚决定,责令暂停施工进行整改。检查建筑工地180多项次,督促施工单位悬挂宣传条幅240余幅,整修粉刷围墙、围挡2700多米,更新围墙广告110余幅,出入口硬化近500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200余方,使施工现场环境卫生面貌有一个良好的改观。
5月23日至28日又组织了“回头看”检查,对17项在限期内整改落实不到位、施工现场环境卫生保持不好,出现严重反弹的项目进行了再检查、再整治,进一步巩固了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清洁工程成果。
四、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不扎实,日常管理不严格、不到位,大量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二是一些责任主体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视不够,自查不全面、不深入,一些项目对非常直观、容易发现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隐患排查流于形式。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外埠来泉的施工项目部的工作方案不具体、不全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管理认识不够,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口头重视,落实不到位,一旦需要投入财力、人力就抱有侥幸心理,推委搪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仍然不断。
四是部分施工企业及项目部缺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主动性,政府监管部门推推动动,不推不动。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下半年安全生产的稳定态势,实现全年安全工作目标,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1、按照省、市关于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厌战情绪,结合当前进入雨季施工的特点,重点加强深基坑、高边坡坍塌、起重设备倒塌等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督查与整改治理,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杜绝重大事故。
2、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监管力度。针对一些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要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予以经济处罚及行政处罚,该罚款的罚款,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扣证,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3、采取有力措施,继续推动建筑安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针对督查工作开展以来发现的个别部门和企业实施方案不完善、排查工作不深入、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等问题,要作为今后督查的重点,督促这些企业和项目认真“补课”,重新修订完善工作方案和计划。要组织“回头看”再检查,有针对性地抽查部分企业和项目,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确保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4、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确保督查工作取得实效。要按照“治理大隐患、防范大事故”要求,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能现场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落实整改责任、期限整改消除。对重大隐患要跟踪指导,督促办理,保证隐患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5、要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为重点,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加强排查治理工作基础建设,逐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总之,我们要把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要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警钟常鸣”,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法行政,严格管理,把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落到实处,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