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钛白粉行业竞争分析研究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摘要:一个国家的钛白粉消耗总量是社会消费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志,这是因为钛白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是涂料、塑料、油墨、纸张、化纤、日化、医药、食品等行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因此钛白粉的生产备受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中国钛白粉行业很早就进入国际钛白粉市场的竞争,国际钛白粉市场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中国钛白粉的生产。本文对钛白粉行业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钛白粉行业竞争分析
前言
目前我国钛白粉工业正面临竞争力减弱的危机。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市场的竞争能力,今后与国外大公司的竞争主要是技术上的竞争。因此,生产企业一定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要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的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对钛白粉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了增强我国钛白粉工业的竞争实力,必须增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包括国家的与企业的投入,尤其是国家的投入更为重要,是发展我国钛白粉工业的关键。国内产业动向:经济稳定增长,促使钛白粉需求不断增加;钛白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面临同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1.钛白粉行业集中度分析
2006年,全国前10名钛白粉生产商的产量之和为374 701 t,占全国总产量的44%,10 kt/a产量以上的生产商的产量总和为702 357 t,占全国钛白粉总产量的82.6%。这就清楚地表明,全国实际产量10 kt以下的30多个生产商的产量之和只占全国钛白总产量的17%左右,市场位置一目了然。如不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上下功夫,则随时会有被淘汰的可能。
生产高度集中。2005年世界钛白粉主要生产企业有25家,总生产能力达到536.3万t,其中最大的生产企业有杜邦、美联、亨兹曼/泰奥塞、科美基、克朗诺斯、石原等6家公司,占世界生产能力的70.3%,其中杜邦公司一家就占世界生产能力的22.4%,生产能力高度集中。
全球钛白粉的前6名生产商全部为跨国或跨洲的集团型公司,它们按顺序分别是:美国的杜邦公司,美联公司,科美基公司,亨兹曼公司,NL公司,日本的石原产业株式会社(ISK)。目前,钛白粉的生产与技术被一些大公司高度垄断,6大公司的钛白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除日本外,世界前5名钛白粉生产商全部是美国公司。分别是杜邦(Du Pont)公司总产能为1080kt/a;Lyondell公司总产能720kt/a;Tronox公司总产能500kt/a;亨兹曼总产能已达600kt/a;国家铅业总产能430kt/a;排名第6位的是日本的石原公司,总产能220kt/a。
2.国外钛白粉重点企业介绍
2.1美国杜邦公司(DUPONT)
美国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杜邦是世界上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在全球钛白粉生产商中产能排名第一。目前在美国有3个、在墨西哥和中国台湾各有1个生产厂,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其产品均采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杜邦在巴西Uberaba、比利时Mechelen、中国台湾观音、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和中国上海设有技术服务中心,为欧洲、中东、美国和亚洲市场提供服务。今天,杜邦公司名下有2000 多种产品,行销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20 个国家设有办事处、研究室、生产及加工厂。
目前,杜邦在中国已经拥有3 家分公司、21 家独资/合资企业,总投资超过7 亿美元,拥有约3500 名员工,有10 多种技术转让应用于国内的18 个研究机构与生产设施。
2.2 美联公司(MIC,美礼联无机化工公司,Millennium Inorganic Chemicals)
美联公司是一个主要的全球性化学公司,产品范围广泛,包括商业、工业、以及特殊化学品等等,在各个行业美联公司都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美联公司前身SCM 化学品公司在1967 年涉足钛白粉行业,现注册
商标为TiONA。它的产能迅速提高的原因是低价收购钛白粉厂。1967年收购了格里登公司,1987 年收购英国拉波特公司的钛白粉厂,至97年底产能己达47 万吨,排名世界第三,97-98 年兼并法国罗纳普朗克下属钛白粉厂及德国拜耳公司在巴西的钛白粉厂,产能已达71.5 万吨/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其中氯化法工艺占七成多,另外的硫酸法厂主要是新收购的工厂,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主要来自澳洲。最近几年美联公司在中国市场畅销的牌号是RCL-575 和RCL-666。
2.3 美国享兹曼公司(Huntsman)
享兹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私营化工企业,99 年4 月收购泰奥塞集团(ICI 的子公司)全部资产,成为全球第三大钛白粉生产商。目前产能为56 万吨/年,但大部分为硫酸法工艺,是世界上最大的硫酸法生产商。其代表性牌号有TR-92,RHD-2。现在我国广东地区有一定市场。
2.4 其它厂家
其它厂家有德国克朗诺斯公司(Kronos)、美国科美基公司(K-M)、芬兰凯米拉颜料公司(Kemira)、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ISK)等。国内钛白粉重点企业介绍
3.1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21日,地处中国青铜器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由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作为主发起人设立。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首批52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所在地被誉为“中国钛城”。
3.2.攀钢集团重庆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攀渝钛业2007年生产钛白粉近4万吨。2007年,攀渝钛业全年完成钛白粉产量39583吨,比2006年增长5%;企标合格品达到35316.5吨,比2006年增长8.1%。此外,生产工业硫酸158770吨,实现自发电量2707.6万度。针对钛白粉产能放大和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导致国内钛白粉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同时原料、燃料价格迅猛上涨,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实际困难,攀渝钛业靠技改消除产能瓶颈,新建莫尔过滤等装置,提高了生产能力;狠抓节能减排,减轻环保治理压力,降低各种消耗。2007年,产品收率创纪录地达到了85.8%,比2006年增加2.5%,吨产品矿耗下降4.32%,吨产品酸耗下降3.7%,吨产品水耗下降29吨,吨产品电耗下降43千瓦时,吨产品天然气消耗下降16.5m3,吨产品蒸汽消耗下降1.31吨,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同时,苦练内功,精细管理,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新产品,2007年生产6489吨R一258新型钛白粉,并成功推向市场,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1]
3.3山东东佳集团
截至2004 年,东佳集团资产总值6.2 亿元,占地面积35 万平方米;员工1300 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0 多名;下设山东东佳集团有限公司、中日合资山东三盛钛工业有限公司、淄博佳阳钴业有限公司、淄博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七个公司,已发展成为淄博市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民营股份制企业。
山东东佳集团钛白粉总产量突破8万吨。山东东佳集团在生产经营中,牢牢抓住市场、抓住发展这条主线,不断在自主创新和新品开发上下功夫,取得显著成绩,生产钛白粉8.4万吨,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节能减排走在全国同行前列;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开发出塑料型材专用产品SR2400;进出口贸易实现7700万美元;环境保护成绩突出。“三废”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公司利用自有专利技术用钛白废酸生产硫酸铵18542吨,利用废酸74168吨,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由于环境保护突出,公司获得淄博市环境友好企业称号。[2]
3.4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四O 四厂钛白分厂改制并由甘肃华原企业总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五家发起设立的,公司占地26 公顷,建筑面积68000 余平方米。本公司钛白粉生产线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建设的我国第一座年产1.5 万吨的钛白粉厂,主要生产设备和大型精密分析试验仪器均从德国、美国、芬兰等八个国家引进,整个生产过程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的集散控制系统(DCS)进行控制。
3.5 其它企业
其他企业江苏太白集团,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波新福钛白粉有限公司,上海江沪钛白化工制品有限公司等。
表1我国钛白粉生产1万t/a以上生产厂家当前我国主要在建钛白粉项目
(1)楚雄34亿元打造钛产业基地。
云南冶金集团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合作开发的钛产业基地2007年10月份在禄丰县奠基。据悉,该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
据悉,楚雄钛产业基地项目主要是建设每年6万吨钛白粉项目和每年1万吨海绵钛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34亿元。其中,钛白粉项目将投资16亿元,2007年内开工建设。海绵钛项目将投资18亿元,计划2008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被省政府列为“十一五”期间全省20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5亿元左右,实现利润总额 8亿元以上。
(2)美国杜邦公司在东营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个世界级二氧化钛工厂,这是杜邦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投资项目,其额度超过了杜邦目前在中国内地的7亿美元总投资。
(3)山东东佳集团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合资的纤维钛白粉项目已正式投产,根据国内钛白粉产能统计,山东东佳集团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该项目建在山东淄博山区。东佳集团与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日本钛工业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的纤维级钛白粉项目是我国首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现纤维级钛白粉工业化的项目,它将填补我国钛白行业的一项空白。
(4)湖南株洲化工集团3万吨/
第二篇:海尔冰柜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研究
对冰柜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研究
摘要: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受欧债危机、全球经济低迷,以及能源、原材料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与家电行业其它产品一样,冰柜行业的增长速度缓慢。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个竞争力模型对我国冰柜行业竞争结构进行分析,冰柜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以及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内是否存在替代品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用户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一、近两年冰柜的发展速度减缓主要表现
第一从行业结构上看,生产中、低档产品企业多高科技含量产品企业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生产企业则更少。
第二从产品结构看,品种少、档次不高。有些产品更新换代慢,产品尚不能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的全面需求。
第三从消费者需求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提高选择产品不再仅仅局限在实用上,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在意产品的个性、功能以及档次上。而现在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冰柜的功能上,缺乏创新。
第四对节能、环保产品投入不足。节能、环保产品是冰柜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目前各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不足,使产品发展迟缓,造成国内市场占有率缺乏开拓国际市场困难。
二、波特五力模型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不断进步、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仍然是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基础。迈克尔·波特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了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五力模型。波特认为,产业外部力量通常影响着产业内部的所有企业,决定一个企业盈利的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而产业的吸引力又取决于该产业的五种竞争性力量。波特五种力量竞争分别是: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五种基本力量竞争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业内企业获利的可能和程度。
三、冰柜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我们将利用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来对冰柜行业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以便于了解冰柜行
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冰柜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不仅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技术上、规模经济上等方面的制约。以下几方面构成我国冰柜进入壁垒的各种潜在的来源:
1、规模经济
冰柜行业内原有企业海尔、美的等大企业纷纷借机扩张,收购了众多冷柜厂。这些大品牌借助渠道布局的优势,吞食冷柜市场的份额,扩大经营规模,现有企业已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并取得了用户的广泛信任,新进入者若进入冰柜行业将会面临原有企业的阻止,将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2、投资规模
要进入冰柜行业必须有巨额前期投入举例说要达到每年20 万台的产能营销、开发、生产至少需要投入 5000 万元人民币。除了注册资本外,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很大。新进入者往往由于知名度较低或信用程度不好,筹资和融资较为困难。
3、销售渠道
冷柜发展多年来,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销售渠道常年以三四级市场为主,因此,始于2008年的家电下乡政策在之后的三年极大地促进了冷柜销售规模的增长。也因此,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三四级市场产品普及率的快速提高以及家电下乡政策的逐步退出,给冷柜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
4、政府政策
1991 年 6 月中国政府宣布批准蒙特利尔议定书。执照蒙特利尔议定书将逐步淘汰破坏地球臭氧层的物质如 CFV。这为电冰柜企业的生产技术提出新的要求预示着冰柜业在可预期的将来进入壁垒将进一步提高。除了这些共同需要面对的进入壁垒之外对外资企业来说还有一层政策壁垒。与彩电行业相类在本阶段后期国内投资政策松动1995 年电冰柜被列为《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的“甲类”为有条件投资。
5、原有企业的反应
新进入者进入冰柜行业将会引起原有企业的强烈反应,原有企业会采取比如打价格战,通过降低价格,来打压新进入者,阻止进入该行业。
6、设置技术壁垒
在过去遗留下来的冰柜质量问题现在成为抬高冰柜行业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质量要求冰柜企业无法通过低固定成本的组装式生产完成。所以技术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拥有最为先进的实验室、网络设备、CAD等,是全球最大的冷柜研究所之一,全新的柔性开发模式能充分满足商用、家用冷柜及酒柜、科研医疗等特种冷柜的个性化需求。冷柜研究所从开发至今已经创造了许多专利技术,其中外观专利245项,实用新型专利238项,发明专利50项,80多项科技成果,其全全部达到国际水平。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
澳柯玛宣布其在国内率先研制出A++节能型冰柜,该产品全天24小时耗电仅为0.34度。仅相当于15瓦的电灯泡,比普通冰柜节能60%以上。
(二)、现有公司之间的竞争
1、竞争者数量
冰柜行业目前竞争者很多,有海尔,星星、西门子、澳柯玛、白雪、新飞这几家排名靠前的竞争者,以及像小天鹅以低端产品为切入口进入市场,并借其在洗衣机市场创下的良好口碑和高性价比在2006年冰柜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TCL冰柜也是在的最近几年内出现,并迅速成长。冰柜行业内大量的竞争对手,使行业更加激烈。
2、产业增长速度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冰柜行业增速放缓,海尔凭借不断革新的技术,海尔冷柜销售却逆势上涨,同比增幅高达25%。
3、产品特色与用户的转变费用
海尔推出了变频冰柜。实现超级节能、超级静音、超级保鲜。海尔采用变频技术虽然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但对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来说变频冰柜带给他们的是健康和享受。
4、退出壁垒
退出冰柜行业时,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处置,退出经营后还要支付大量的人员安置费、处理库存物品的损失费、无形资产的损失,企业信誉,销售渠道的损失以及对管理者心里的影响,降低职业经理人在市场中的价值和竞争地位。这些无疑是加大了企业的退出壁垒。当冰柜行业经营不景气时,过剩的生产能力难以顺利退出,仍会继续留在该行业内,导致企业竞争加
剧,使部分企业因竞争能力低下陷入困境。
(三)、替代产品的威胁
在冷藏电器里面主要有冰柜和冰箱。冰箱有着冰柜所没有的保鲜功能,冰箱作为冰柜的替代品,对冰柜行业的发展就有很大影响。
1、替代品的盈利能力
冰箱行业的具有较大的盈利能力,生产冰箱的行业将会给本行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
2、用户的转变费用
冰柜行业主要的消费对象为商场,零售店等作为商业用品,而不是主要的顾客家用电器,因此在商场或零售店进行替代品的转变时,将会带来较高的转变费用。
(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冰柜行业在中国主要面对的各大商场,零售商等做为商业用途。对顾客销售冰柜产品额度少。因此顾客在购买冰柜时可供选择少,顾客在与销售商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低。商场由于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少,在进行替代品转变时将面临较高的转变费用,削弱了商场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商场与销售商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低。
(五)、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通过提高价格,降低出售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影响产业。从而使下游企业利润下滑。冰柜产品的新型材料市场基本上都属于不全竞争市场,同行市场少,供应商具备太大的议价能力。那么冰柜企业为得到供应商提供的新型材料,只能相互之间竞争,这样会使原供应商的利益得到增强。同时,由于新型材料供应属于高技术含量产业,目前市场上种类少,可替代程度低,企业之间竞争压力大,可选择挑换的供应商少,企业为了保持产品的质量,新型材料的及时供应,采取同意供应商适当的提高产品价格,这样无疑会转向提高价格或者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对下游企业来说,供应商的有较强的讨价还价。
四、发展战略
(一)、实施品牌战略
冰柜作为一个质量要求严格的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有着重大意义。海尔冰柜拥有海尔这个
知名品牌,通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结合,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在用户购买产品时,往往不能直观的判断一个冰柜的质量好坏,这时用户通常会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产品,所以品牌的实施很重要。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家电企业也纷纷发力绿色低碳技术。依托全球白电第一品牌的全球化研发团队,海尔冷柜坚持打破技术壁垒,不断升级节能技术,为其产品赢得了强大的竞争力。
海尔冷柜通过采用行业首创的“3D逆循环速冷”专利技术,使得海尔冷柜产品的能耗降低了10%,而且使用该制冷技术冷冻能力更强,速度更快,解决了传统冷柜冷冻力小,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要打造竞争力强的冷柜产品,仅有“节能”一项优势显然是不够的。海尔冷柜除了满足消费者对节能低碳的追求,还提供了更多的差异化优势。海尔超节能冷柜的断电保护长达75小时,超出了国家规定标准的7倍多;宽气候带设计,使得海尔超节能冷柜能够在-18℃至43℃温度范围内顺利工作;为适应广大偏远电压不稳的地区,超节能冷柜可在187V至242V电压波动范围内正常开停和工作。
五、我国未来几年中国冰柜行业的市场发展动向
冷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冰柜的产量需求加大。速冻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冰柜行业的发展。高端消费群体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冰柜行业的创新发展提出要求。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促使家用冰柜得到新的发展。
第三篇:家纺行业分析研究及评论
在今年的“中针会”上,真丝家纺一改以往低调的姿态,以强劲的气势宣告意欲引发的消费狂潮。主流媒体无一例外地预测:真丝家纺不仅将在中国虎虎生威,更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将中国推向全球第一奢侈国的地位。这一预测虽然有些惊人却并非毫无根据。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报告称,中国奢侈家纺消费总额在全球占有率达27.5%,已登上奢侈家纺消费亚军宝座。
真丝家纺的商业狂潮
调查表明,如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个一线城市的高端女性人口规模达到了167万,这个新兴群体大多收入较高,对于奢侈品更是表现出特有的执著。她们经常关注各种流行时尚信息,凭自己的能力购买名牌产品,其私家车保有率达53.5%。在这个新兴群体中,她们更多地着眼于引领未来的时尚潮流,彰显其高雅的气质和品位。更何况,女人天生爱床品,作为时尚女性,最重要的装备莫过美丽优雅的装饰品,而真丝家纺华贵的气质、璀璨的光芒正符合这类高端女性对家纺产品的需求。随着这类女性对于高端家纺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世界顶级奢侈家纺品牌已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真丝家纺作为一种奢侈品来看待,其实中国任何一家真丝家纺企业都具备生产和销售奢侈品的能力。中国众多的真丝家纺生产企业和零售品牌所制造和销售的产品,其奢华程度不亚于国际上任何一个真丝家纺品牌的产品。
然而,当众多国际大牌在中国内地的沿海发达城市广开零售店、抢占高端消费群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中国的真丝家纺品牌还停留在服务二三线城市的大众消费群体的阶段。对于中国真丝家纺品牌缘何在高端市场中缺席,奢侈品分析师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品牌。”
中国真丝家纺品牌缺乏奢侈性,主要体现在中国真丝家纺企业缺乏运作奢侈品品牌的意识,即观念和思想。“中国的商人往往着眼于短期,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养。他们
不愿投入建立一个品牌所需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他们向往着快速回报,因此他们的前景在本地,而不是国际。”文化商人、高级经济师钱金波曾经说过的一席话,针对目前的中国企业可谓精准而到位。
当人们发现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战略性眼光,并且对品牌的概念、内涵的理解也还十分欠缺时,那么其品牌所生产的大部分高价产品就会沦落为一般产品的陪衬。可以说,思想和观念决定了中国真丝家纺品牌未来的道路。只有改变思想和观念,认真审视品牌的重要性,中国真丝家纺品牌才能跨入奢侈品的大门。
高端利润的荆棘之路
“中国不缺文化、不缺技术,也不缺原料;然而,中国真丝家纺却缺文化、缺历史、缺营销,更缺少原创设计。”这是许多家纺企业家的共识。
正如中国本土高端真丝家纺品牌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兰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除了思想与观念这一核心因素外,中国真丝家纺品牌在文化挖掘、营销技巧和设计创意上的弱势成为了目前阻止中国真丝家纺走向国际、迈入奢侈品行列的绊脚石。真丝家纺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具有独特、珍奇等特点,企业家在经营品牌时,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和实效执行。真正的奢侈品品牌,都是被各国消费者所认可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品牌,并具备了深刻的文化内涵、精细的设计制造工艺、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有效的营销模式,还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以及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设计灵感。
对于一个正在迈向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的国家,中国急切地希望能够拥有属于自己本土的奢侈品品牌。无论是立于民族尊严还是商业利益而言,人们都盼望着这一愿望能够实现,而且是越快越好。真丝家纺是未来几年消费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尽快创立本土高端品牌则更显得迫在眉睫。对于经营真丝家纺品牌的诸多企业家来说,如何在良好环境下抓住契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的国际地位,缔造出一个本土的国际真丝家纺奢侈品品牌,是值得深思和讨论的问题。
“中国文化有5000年的积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都具备了产生奢侈品品牌的文化历史沉淀;只不过奢侈品是在物质生活中慢慢培育出来的,就像英国的绅士,是靠时间慢慢熏陶而成的。”中国家纺设计中心主任许行健在接受采访时发出感慨。的确,根据目前的国情,不管是整体的综合消费能力还是消费意识,中国的消费者都尚处于奢侈品消费不成熟阶段。这就决定了奢侈品消费的大环境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营造,消费观念也需要慢慢地去改变和重新培育。如今,中国消费者崇拜欧美文化的现象依旧严重,因此中国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时更青睐于外国品牌。
“他们对于本土高端品牌并不认同的原因除了品牌历史短以外,还包括设计、制造技术、文化内涵和服务的不足。而事实上,目前中国许多高端品牌,包括真丝家纺品牌在内,某些方面实力并不逊色于外国品牌。中国只是缺乏一个先进的品牌建设与推广系统而已。”凌兰芳如是说。
中国家纺企业家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品牌的塑造和发展,认真夯实品牌基础,在设计、制造、营销管理、品牌推广、文化建设及团队建设上加大资金和精力的投入。
专家预言,从历史发展来看,制造业产生奢侈品品牌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制造业的最高境界就是手工艺,手工艺是难以复制的财富。宾利、劳斯莱斯、卡地亚、梵克雅宝、蒂芙尼等品牌,都是因为需要独特的手工艺才得以成名于世,而中国最有可能出现奢侈品品牌的行业应该在真丝家纺、手工纺织品、家饰、陶瓷等领域。
第四篇: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钛白粉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
一个国家的钛白粉消耗总量是社会消费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志,这是因为钛白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是涂料、塑料、油墨、纸张、化纤、日化、医药、食品等行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因此钛白粉的生产备受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中国钛白粉行业很早就进入国际钛白粉市场的竞争,国际钛白粉市场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中国钛白粉的生产。
随着对国内引进钛白粉装置的消化吸收,完成了国产化建设国内大型钛白装置的技术积累以及大型设备的国产化工作。近年来,中国钛白粉工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规模持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钛白粉工业已经进入成熟期。
2011年,在全国能维持基本正常生产条件的规模以上55个生产商中,钛白粉综合产量为1754940t。其中金红石型产品(包括粗品)首次超过100万t,达到1175920t。在各企业产量中,前3名仍然是四川龙蟒钛业、山东东佳和河南佰利联,其中四川龙蟒钛业的产量为15.3万t,超过山东东佳,首次位居行业第一。
2012年,在全国现有正常生产的全流程型规模以上的49家钛白生产商(59家工厂)中,综合产量共1886024t,加上其它数家不符合正常生产条件的小企业在内,2012年全国钛白粉总产量为189万t,比之2011年的175.5万t,增加13.5万t,增幅为7.7%。2012年,四川龙蟒钛业以18万t的产量继2011连续第二年高居行业第一,山东东佳、河南佰利联和重组后的中核钛白分居第二、三、四位。
钛白粉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钛白粉扩产工程将达11个,计划产能为110万吨/年。截至2015年,我国钛白粉总产能将达415万吨。未来五年内,我国钛白粉需求量将维持在10%以上,我国有望成为全球钛白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行业前景可期。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钛白粉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金属钛、钛白粉、纳米钛白粉的特性及用途等,接着分析了钛矿资源和国际国内钛白粉行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涂料行业、塑料行业、橡胶行业、造纸行业等钛白粉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钛白粉行业做了相关技术分析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钛白粉行业的投资环境与未来前景。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第五篇:钛白粉实习报告
钛白粉厂认识实习报告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地点:钛白粉厂
时间: 一:钛白粉的性质和用途
钛白粉学名二氧化钛(TiO2),分子量:79.88,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化纤、橡胶、化妆品等工业。
钛白粉有两种主要结晶形态:锐钛型(Anatase),简称A型和金红石型(Rutile),简称R型。
涂料工业是钛白粉的第一大用户,特别是金红石型钛白粉,大部分被涂料工业所消耗。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和建筑业发展,涂料工业不仅从数量上需要更多的钛白粉,而且对品种和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用钛白粉制造的涂料,色彩鲜艳,遮盖力高,着色力强,用量省,品种多,对介质的物理稳定性可起到保护作用,并能增强漆膜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防止裂纹,防止紫外线和水分透过,延长漆膜寿命。塑料工业是钛白粉的第二大用户。在塑料中加入钛白粉,可以提高塑料制品的耐热、耐光、耐候性,使塑料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增强制品的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造纸工业是钛白粉第三大用户。钛白粉作为纸张填料,主要用在高级纸张和薄型纸中。在纸张中加入钛白粉,可使纸张具有较好的白度,光泽好,强度高,薄而光滑,印刷时不穿透,质量轻。造纸用钛白粉一般使用未经表面处理的锐钛型钛白粉,可以起到荧光增白剂的作用,增加纸张的白度。但层压纸要求使用经过表面处理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以满足耐光、耐热的要求。钛白粉是高级油墨中不可缺少的白色颜料。含有钛白粉的油墨耐久不变色,表面润湿性好,易于分散。油墨行业所用的钛白粉有金红石型,也有锐钛型。
纺织和化学纤维行业是钛白粉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化纤用钛白粉主要作为消光剂。因锐钛型比金红石型软,因此一般使用锐钛型。化纤用钛白粉一般不需表面处理,但某些特殊品种为了降低二氧化钛的光化学作用,避免纤维在二氧化钛光催化的作用下降解,需进行表面处理。钛白粉在橡胶工业中既作为着色剂,又具有补强、防老化、填充作用。在白色和彩色橡胶制品中加入钛白粉,在日光照射下,耐日晒,不开裂、不变色,且伸展率大及耐酸碱。橡胶用钛白粉,主要用于汽车轮胎以及胶鞋、橡胶地板、手套、运动器材等,一般以锐钛型为主。但用于汽车轮胎生产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金红石型产品,以增强其抗臭氧和抗紫外线能力。
钛白粉在化妆品中应用也日趋广泛。由于钛白粉无毒,远比铅白优越,所以各种香粉几乎都用钛白粉来代替铅白和锌白。香粉中只须加入5-8%的钛白粉就可以得到永久白色,使香料更滑腻,有附着力、吸收力和遮盖力。在水粉和冷霜中钛白粉可减弱油腻及透明的感觉。其他各种香料、防晒霜、皂片、白色香皂、剃鬚膏和牙膏中往往也用钛白粉。
用钛白粉制得的瓷釉透明度强,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力强、机械性能好、色彩鲜艳、不易污染等特点。
钛白粉制造方法也有两种:硫酸法(Sulphate Process)和氯化法(Chloride Process)。
硫酸法是将钛铁粉与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生产硫酸亚钛,经水解生成偏钛酸,再经煅烧、粉碎即得到钛白粉产品。此法可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硫酸法的优点是能以价低易得的钛铁矿与硫酸为原料,技术较成熟,设备简单,防腐蚀材料易解决。其缺点是流程长,只能以间歇操作为主,湿法操作,硫酸、水消耗高,废物及副产物多,对环境污染大。氯化法氯化法是将金红石或高钛渣粉料与焦炭混合后进行高温氯化生产四氯化钛,经高温氧化,再经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得到钛白粉产品。氯化法只能生产金红石型产品。氯化法优点是流程短,生产能力易扩大,连续自动化程度高,能耗相对低,“三废”少,能得到优质产品。其缺点是投资大,设备结构复杂,对材料要求高,要耐高温、耐腐蚀,装臵难以维修,研究开发难度大。
二:钛白粉的生产工艺
硫酸法锐钛型钛白粉的工艺简述:
1、钛矿粉碎:将购进的钛矿砂用雷蒙机或者风扫磨等粉碎成符合工艺要求的钛矿粉,并送到储存和计量钛矿粉的料仓。
2、酸解:用浓硫酸分解钛矿,制取可溶性的钛的硫酸盐。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偏钛酸铁(FeTiO3),是一种弱酸弱碱盐,可以用强酸把它分解。用过量的酸就能使反应进行到底。由于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50℃,因此必须采用高沸点的酸--硫酸才能适应这一反应。在酸分解的过程当中,矿粉当中的各种杂质大部分也被分解,生成相应的可溶性硫酸盐,并在浸取的时候与钛的可溶性盐一起进入溶液当中,形成黑钛液。为了除铁,用金属铁把钛液中的高价铁还原成亚铁,同时,为了避免亚铁的再一次氧化,还必须用过量的金属铁把定量的四价钛还原成三价钛。
3、沉降:酸解浸取、还原以后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的杂质。铁、钒、铬、锰等金属的硫酸盐为可溶性的杂质,在结晶或水解、水洗的过程中除去。不溶性杂质中的大多数,如未分解的钛矿、沙粒等靠重力的作用可以自然沉降除掉。不溶性杂质中的另一部分是硅和铝的胶体化合物,以及一些早期水解了的钛,虽然数量并不大,但具有很高的动力稳定性,需要另外加沉降剂,强化沉降澄清过程。
4、洗渣:经过净化沉降后的泥渣中还含有大量的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的钛,为保证收率,要通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的办法回收其中的大部分可以溶解的钛元素,不溶性钛和其他的未溶解杂质作为废渣排掉。
5、结晶:结晶有两种方式:冷冻结晶和真空结晶。FeSO4溶解度受溶液的温度影响很大。因此,在组成一定的钛液中,Fe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本工序的主要目的就是使钛液的温度降低。
5.1 冷冻结晶是利用制冷介质(液氨或者氟利昂或者溴化锂等)的蒸发带走热量,使冷冻盐水温度降低,通过盘管换热,从而使钛液的温度降低下来,造成FeSO4 处于过饱和状态,过饱和的部分便以含七个结晶水的FeSO4•7H2O的形式结晶析出,同时带出部分结晶水,然后将其分离除去。5.2 根据溶液绝热蒸发的原理,利用闪蒸的方式使钛液中的水分快速绝热蒸发,吸收钛液的热量从而使钛液的温度降低,造成FeSO4 处于过饱和状态,过饱和的部分便以含七个结晶水的FeSO4•7H2O的形式结晶析出,同时带出部分结晶水,然后将其分离除去。
6、钛液压滤:沉降后的钛液当中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悬浮杂质,这些杂质如果不除去的话,将会影响到成品的色相。因此,必须要进行精密过滤。利用板框压滤机,并以木炭粉(或者硅藻土、珍珠岩)为助滤剂进行压滤,利用木炭粉的强吸附作用进一步除去钛液中的不溶性杂质,达到净化的目的。
7、浓缩:浓缩是为了将钛液的浓度提高到水解所要求的指标。钛液的沸点较高,已经高于钛液水解的临界温度,因此,钛液的浓缩必须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利用溶液在真空状态下沸点降低的原理,在低温下使钛液沸腾,将钛液中的水分蒸发掉,使精滤后的钛液浓度得以提高,以符合水解要求。
8、水解:钛液的水解是二氧化钛从液相(钛液)重新转变为固相的过程。钛液具有普通离子溶液的性质,在PH值>0.5时便发生水解。更重要的是,钛液具有胶体溶液的性质。在游离酸很高的情况下,使其维持沸腾状态也会发生水解反应,这是我们制取一定应用性能和制品性能的水合二氧化钛的依据。通过控制加热的速度,使钛液按照需要的水解速度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我们需要的水和二氧化钛粒子。
9、水洗:水解后的水合二氧化钛含有硫酸以及铁、铝、锰、铜、镍、钒、铅等离子,这些离子如果随着水合二氧化钛进入转窑,经过煅烧就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显示各种颜色,从而不同程度的污染产品,所以必须进行水洗,将它们除去。水合二氧化钛不溶于水,而硫酸以及铁、铝、锰、铜、镍、钒、铅等离子是可以溶于水的,这是进行水洗的先决条件,利用洗涤用水和水合二氧化钛中杂质离子的浓度差将杂质用水除去。水洗过程主要是防止可溶性的杂质离子转变成不溶性的杂质沉淀,因此,对洗涤水中的铁以及其它固体杂质的含量有一定的要求,不然杂质在水合二氧化钛上积聚而污染产品。
10、漂白:经过初次水洗的偏钛酸,在一定的浓度下,加入定量的浓硫酸,使部分偏钛酸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氧钛,然后加入铝粉,把硫酸氧钛溶于水中的四价钛还原成三价钛,保持漂白以后的料液中有一定量的三价钛,把在水洗过程中又被氧化的铁离子还原为低价钛铁离子,使偏钛酸洗涤的更彻底。
11、盐处理:偏钛酸在煅烧前需要加入不同类型的添加剂,以使得在煅烧过程中,温度适当,内部变化平稳,使成品的二氧化钛具有稳定的晶型,良好的色相、光泽,较好的着色力、遮盖力,较低的吸油量和合适的晶粒大小、形状,以及在使用介质中良好的分散性。
盐处理剂的作用如下:加入钾盐,可以使产品疏松、洁白,并且降低脱硫的温度,改变煅烧的条件,提高着色力等颜料性能;加入磷酸,可以使产品质地柔软,色泽比较白,并提高产品的耐候性。
12、煅烧:煅烧是把水合二氧化钛经过脱水、脱硫转变为锐钛型二氧化钛。高温下,将水合二氧化钛中的游离水、结合水、三氧化硫等除去,然后在高温区进行晶型的整理和转化,形成二氧化钛的颗粒料。
13、粉碎和包装:将煅烧后的有些粘结的物料进行破碎。物料在雷蒙机内,经过高速旋转的磨辊和磨环的撞击,迅速被粉碎,再经过分级叶轮的分级,粗料返回粉碎室细料进入袋滤器,经星型下料器进入螺旋送料器,送至成品料仓,进行包装后即为成品。
三:认识实习心得
一天的参观实习很快就结束了,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参观实习非常的有意思,因为这比坐在课堂里听讲来得更为实际、直观。通过实地参观,我了解了工厂进行材料加工实际生产的设备、工艺、产品缺陷等技术问题,对材料生产的各个环节和主要设备都有了一定认识,并对这几家工厂或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感到自己真的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包括需要了解、掌握的与材料专业相关的知识,也提高了我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使我能够从材料技术、企业战略、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这一天的认识实习,我感觉到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发明和引进,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正在被解决。作为一名工科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得到这方面的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创新精神,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向员工提问时,他们都能够热情地为我进行解答,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他们的耐心讲解,我对材料科学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最后,我希望如果以后有这样的参观实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让各个企业单位多派出几名员工给我们进行更为细致讲解,或采用较高级的扩音设备,也希望能给同学们留出专门自由提问的时间。同时,感谢两位带队老师对我们的照顾,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