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3 22:2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关于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

黑质技监特发[2008]371号

关于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市(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农垦、森工总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哈尔滨铁路局:

为加强对重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有效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黑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按照“突出重点,分类监管”的指导思想,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对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确定和分级

重点特种设备:是指设备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重特大伤亡和严重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在用特种设备。根据设备潜在危险程度,对特种设备进行分级重点监督管理,具体级别划分如下: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划为一级重点监控特种设备:

1、锅炉

(1)经检验或鉴定结论为限制条件监控运行的蒸汽锅炉;

(2)国有大型发电公司所属电厂的电站锅炉(启动炉除外)。

2、容器。经缺陷安全评定为限制条件监控使用的超高压容器或三类容器。

3、压力管道

(1)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中规定的极度、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并经检验安全状况为3级或安全评定为监护使用的GC1级工业管道;

(2)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0MPa,并经检验安全状况为3级或安全评定为监护使用的GC1级工业管道;

(3)靠近学校、幼儿园、商场、集会场所、公园、洗浴娱乐、车站、机场、展览馆等人员密集区域的GA1级长输管道。

4、索道

架空客运索道。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划为二级重点监控特种设备:

1、锅炉

学校、幼儿园、商场、宾馆、洗浴娱乐、车站、机场码头等

人员密集重要地区或场所的蒸汽锅炉。

2、容器

工作介质为极度危害介质、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的三类容器。

3、压力管道

(1)除划分为一级重点监控管道以外的GC1级工业管道;

(2)靠近学校、幼儿园、商场、集会场所、公园、洗浴娱乐、车站、机场、展览馆等人员密集区域的GA2级长输管道和GB1级公用管道。

4、游乐设施

A级大型游乐设施。

5、起重机械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械。

二、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职责

(一)使用单位职责

使用单位是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主体,要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1、建立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落实重点设备管理责任人;

2、建立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3、负责申报重点监控设备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确保重点

监控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达到100%;

4、定期培训安全管理及作业人员;

5、按规定对重点监控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校验,对设备事故隐患及时消除,整改合格后方可运行;

6、建立完善应急救援措施及应急预案,每两年至少进行1次预案演练,并对演练情况予以记录;

7、对经检验判为监控使用的重点监控设备,认真落实监控措施;

8、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立即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

(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职责

1、建立重点监控设备检验责任制度,落实检验责任人员;

2、确保重点监控设备安装监检率、定期检验率达到100%;

3、对未按规定报检的重点监控设备,及时发出检验通知书并抄送同级质监部门;

4、对未进行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以及有严重事故隐患的重点监控设备,及时上报质监部门;

5、对检验提出限期整改或者限定条件使用的重点监控设备进行跟踪,确认使用单位整改情况,发现未按规定整改或者未按限定条件使用的,及时书面报告负责监管的质监部门;

6、发现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使用特种设备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行为,按照有关规定立即书面告知使用单位改正并书面报告负责监管的质监部门。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

1、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职责。按照分级管理要求,确定本辖区重点监控设备名单,依据《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内业管理工作的通知》(黑质技监特发[2008]232号),建立监控档案,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建立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监管责任人;每年至少进行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状况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督检查、检验和使用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对通过安全监督检查、检验或举报投诉等方式,发现的事故隐患或者使用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查处;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上一级质监部门以及有关使用单位报告或通报重点监控设备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2、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职责。检查指导市地级质监部门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进行监督管理的情况;组织对全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完善监控措施和监管办法;对各地报告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处理,必要时向国家质检总局和省人民政府报告;定期公布本省行政区域内重点监控设备的安全状况,并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人民政府。

三、具体要求

(一)宣传动员,自查确认。市、县级质监局要向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宣传重点监控工作,说明重点监控设备的确认条件。特

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对本单位重点监控范围内的特种设备进行自查确认,然后依据重点监控设备条件划分级别,并上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核定级别,汇总上报。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县级局和使用单位上报的重点监控设备情况进行汇总,核定重点监控设备名单和级别后上报省局。

(三)落实责任,加强监控。使用单位要切实落实重点监控设备主体监控责任和措施;检验单位要提高检验质量,保证重点监控设备的检验率达到100%;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加强对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做到领导到位、监督到位、检查到位、监控到位。

(四)及时汇报,加强沟通。从2009年开始,各市地局及行业系统,每季度末要以书面材料形式,向省局汇报重点监控工作情况。对监控工作出现的问题,要随时与省局沟通,便于省局协调解决,推进全省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平衡开展。

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省电力公司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2008年11月17日印发

共印40份

第二篇: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

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

为加强对重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切实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规定,现就开展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重点监控设备范围

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参照以下因素确定本省(区、市)的重点监控设备目录:

(一)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10人以上死亡后果的特种设备;

(二)重要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

(三)经检验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特种设备;

(四)关系国家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

二、分级监管规定

对重点监控设备实行分级监管,分级监管范围由省级质监部门参照以下因素决定:

(一)设备使用单位的隶属关系;

(二)设备级别或者参数;

(三)地方质监部门的监管能力。

三、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义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重点监控设备的安全运行。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督促使用单位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一)建立完善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二)确定本单位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逐台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

(三)确保重点监控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100%;

(四)定期培训安全管理及作业人员;

(五)按规定对重点监控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校验;

(六)建立完善应急救援措施及应急预案,每两年至少进行1次预案演练,并对演练情况予以记录;

(七)对经检验判为监控使用的重点监控设备,认真落实监控措施;未按规定整改的,不得带病运行。

四、地方质监部门的监管职责

各级质监部门应当对重点监控设备采取下列监管措施:

(一)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确定本辖区重点监控设备名单,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

(二)建立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监管责任人;

(三)每年至少进行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四)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状况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督检查、检验和使用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五)通过安全监督检查、检验、举报投诉等发现重点监控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发现使用单位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查处;

(六)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上一级质监部门以及有关使用单位报告或通报重点监控设备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七)省级质监部门应当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监控设备的安全状况,并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人民政府。

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义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重点监控设备履行下列义务:

(一)建立重点监控设备检验责任制,落实检验责任人;

(二)对使用单位按期申报定期检验的重点监控设备,确保检验率100%和检验工作质量;

(三)对未按规定报检的重点监控设备,及时发出检验通知书并抄送同级质监部门;

(五)对检验结果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重点监控设备,以及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重点监控设备,及时书面告知使用单位并书面报告负责监管的质监部门;

(六)对检验提出限期整改或者限定条件使用的设备进行跟踪,确认使用单位整改情况,发现未按规定整改或者未按限定条件使用的,及时书面报告负责监管的质监部门;

(七)发现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使用特种设备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立即书面告知使用单位改正并书面报告负责监管的质监部门。各省级质监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本要求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山东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山东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落实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效能,防止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是指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或较大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根据设备的潜在危害程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纳入重点监控特种设备进行管理:

1、额定出口压力≥10MPa,且额定蒸发量≥400t/h的蒸汽锅炉;

2、容积≥100m³毒性程度为高度以上危害介质、容积≥200 m³易爆介质的压力容器;

3、10人以上的医用氧舱;

4、客运架空索道和缆车;

5、A级大型游乐设施;

6、额定起重量≥320吨的起重机、额定起重量≥75吨的冶金起重机;

7、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客梯、自动扶梯和蒸汽锅炉;

8、经检验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并经市级安全监察机构确定为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

第三条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本

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四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对使用单位履行法定安全管理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监督与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使用单位应实行使用安全标准化管理。

第六条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及其有关检验检测和监督检查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使用安全管理

第七条使用单位应依据本规定的要求,建立本单位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台帐,对设备进行标识管理,并报所在地质监部门备案。

当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相关信息发生改变时,使用单位应及时更新档案并报所在地质监部门。

第八条使用单位应当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安全装臵、警示装臵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且记录,保证在用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安全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案。

第十条使用单位应当在操作人员日常检查维护的基础上,每月至少组织专业人员按照检查方案的要求进行一次专项安全监察,并将检查记录存入安全技术档案。

第十一条使用单位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建档登记,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并及时完善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公众聚集场所内的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积极采取张贴安全服务承诺书等方式对公众开展安全承诺。

第十三条使用单位应当在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安全装臵、警示装臵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或校验要求,确保在检验和校验合格有效期内使用。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应对涉及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臵的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使用单位每年应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

第三章监督检查与检验

第十六条各级质监部门负责对使用单位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登记建档、使用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省质监局负责:对各市质监部门重点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工作进行指导。

市质监部门负责:组织将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相关管理信息及时录入到山东省金质特种设备管理系统中;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相关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对县级局制定的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监督检查计划及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全市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完善监督管理措施。

县级质监部门负责:督促辖区内使用单位按照本规定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建档、使用管理;制定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使用单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十八条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每年全面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具体检查要求应按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九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检验责任制,落实检验责任人;确保定检率100%。对未按规定报检的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时发出检验通知书并抄送使用地质监部门;对报检后不能按照约定时间实施检验检测的,报告市级质监部门。

第二十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在从事检验检测工作时,检验人员应当对被检验的设备的合法性、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核实,并将发现的相关问题在5日内报告当地质监部门。

第二十一条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及时书面告知使用单位并报告负责使用登记的质

监部门:

1、检验结论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

2、经检验提出限期整改或者限定条件使用的设备,未按规定整改或者未按限定条件使用的;

3、超设计参数使用特种设备的;

4、发现隐患未及时整改的。

第二十二条各级质监部门在检查中发现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应当责令使用单位立即整改。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学校、幼儿园、商场、车站、客运码头、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场所。

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是指死亡10人以上,或者重伤5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易爆介质,是指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中的爆炸危险介质。

毒性程度,根据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确定。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山东省质监局2007年4月20日印发的《山东省重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鲁质监特发[2007]76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粤质监[2007]3号

各地级以上市质监局: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经省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省政府法制办审查公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局反映。

附件: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二○○七年一月十九日

附件: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是指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特种设备。

第三条 根据设备的潜在危害程度,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实施分类监管,具体类别规定如下:

(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纳入一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

1、额定出口压力≥9、82MPa,且额定出力≥1000t/h的蒸汽锅炉。

2、介质为易燃物质或其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以上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3、介质为易燃物质,且设计压力与容积的乘积≥500MPa·m3的固定式压力容器。

4、介质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以上,且容积≥100m3的固定式压力容器。

5、超高压容器。6、10人以上医用氧舱。

7、公称直径≥50mm的GC1级压力管道。

8、客运索道。

9、A级大型游乐设施。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纳入二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

1、额定出口压力≥2、45MPa,且额定出力≥20t/h但<1000t/h,或额定出力≥20t/h,且额定出口压力≥2、45MPa但<9、82MPa的蒸汽锅炉。

2、介质为易燃物质,且设计压力与容积的乘积≥300MPa·m3但<500MPa·m3的固定式压力容器。

3、介质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以上,且容积≥50m3但<100m3的固定式压力容器。4、3至9人医用氧舱。

5、公称直径<50mm的GC1级压力管道。

6、B级大型游乐设施(限观览车类、滑行车类、陀螺类、飞行塔类、自控飞机类)。

(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纳入三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

1、额定出口压力≥2、45MPa,且额定出力≥10t/h但<20t/h的蒸汽锅炉。

2、介质为易燃物质,且设计压力与容积的乘积≥100MPa·m3的固定式压力容器。

3、除一、二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外,其他介质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以上的第三类固定式压力容器。

4、B级大型游乐设施(限架空游览车类、转马类)。

其他在公众聚集场所及重要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是否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由各地级以上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确定,不纳入本办法分类范围。

第四条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设备安全负主体责任,应确保其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和定期检验率达到100%,并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

(二)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并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

(三)定期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四)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专业队伍,并定期演练;

(五)定期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及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

(六)逐台建立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使用单位应逐台对照《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检查表》(见附件,以下简称《安全管理检查表》)定期自查,并记录存档。

根据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履行情况,对其设备安全管理状况进行级别评价:

(一)使用单位能有效落实上述六项安全管理措施,且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和定期检验率均达到100%的,评为I级;

(二)使用单位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和定期检验率虽均已达到100%,但仍有一项安全管理措施未能有效落实,或上次评价结果为III级的,评为II级;

(三)使用单位有两项以上安全管理措施未能有效落实,或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和定期检验率中有任一项未达到100%,或发现有相同问题重复发生的,评为III级。

第五条 各级质监部门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负监管责任。

(一)省质监局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1、检查指导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存在问题督查督办,必要时予以通报。

2、对各地报告的严重事故隐患,负责协调处理,必要时向国家质检总局和省人民政府报告。

3、组织对全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完善监控措施和监管办法。

4、按照《责任制》的规定,对省局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及其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二)各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1、对本辖区内各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登记造册,逐台落实监管责任人。

2、对一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使用单位,每4个月至少组织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对二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使用单位,每6个月至少组织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对三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使用单位,每12个月至少组织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对安全管理级别评定为II级或III级的使用单位,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频次,并督促指导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接到检验机构关于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或其使用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报告,或接到相关举报投诉时,应立即组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3、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时应按规定填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表》,检查的内容至少应覆盖《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检查表》所列项目,并对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级别进行评价。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应督促使用单位落实整改措施,未及时整改的,应立即依法查处;属严重事故隐患的,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向上级质监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4、及时将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有关信息、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录入特种设备安全电子监管系统。

5、定期召开的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分析会应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各县级质监部门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责任制(试行)》(以下简称《责任制》)的要求,对辖区内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使用单位实施安全监察。

第六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本机构检验责任范围内的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负检验责任,应建立健全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检验管理制度,并切实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检验计划,逐台落实检验责任人;

(二)发现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申报检验的,应及时报告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

(三)及时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排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电子监管系统上传检验信息;对经检验判为不合格的,应立即报告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

(四)发现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其使用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应及时报告当地质监部门。

第七条 各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应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和设备安全技术状况向省质监局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省质监局每年向社会公布全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第八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重大人员伤亡,是指死亡3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20人以上。

重大财产损失,是指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特种设备目录》中定义的一类设备,具体包括如下设备品种: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

易燃物质,是指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中规定为爆炸危险介质的物质。

毒性程度,根据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第3、0、4条确定,按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

严重事故隐患,是指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使用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使用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第九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省质监局2001年7月18日印发的《广东省锅容管特重特大事故危险源排查监控方案》同时废止。

附件:广东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检查表

附件:

广东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检查表

检查类型:□自查 □监察机构监督检查

使用单位名称: 检查日期:

监控设备情况

设备名称 监控类别

注册代码 使用证编号

使用地点 上次检查日期

检查情况记录

序号 检查项目 检 查 要 求 检查记录及存在问题 整改期限和责任人 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根据单位实际制定以下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并有效落实:

1、安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职责;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根据单位实际制定以下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制,并有效落实: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2、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

3、档案管理部门安全管理职责;

4、其他有关部门安全职责。

根据单位实际制定以下特种设备规章制度,并有效落实: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5、特种设备相关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制度;

6、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7、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8、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9、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

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并在设备显著位置标注责任人姓名。

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配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定期检查、维护 设备使用登记率达100%,并做到:

1、将设备使用登记证置于设备显著位置;

2、按规定及时向设备注册登记部门办理设备停用、移装、过户、注销等手续。

对特种设备依法申报定期检验,定期检验率达100%

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使用。

未擅自拆封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

定期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检查、维护、试验。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 建立可靠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并报市级质监部门备案。

按要求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队伍,配备应急求援物资,建立内、外部应急联络渠道。

对在特种设备使用中负重要职责岗位的员工进行应急培训,使其熟知岗位上可能遇到紧急情况及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演练次数一年不少于一次。

根据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和响应计划演习和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修订相关的应急预案。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 对安全管理人员和在岗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安全技术档案 逐台建立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最少包括如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及定期演练记录;

7、本检查表及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见证。

近一自查周期内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附相关见证)――自查时填写

序号 类别 问题描述 整改期限和责任人 完成情况 自查发现问题 检验机构要求整改的问题 监察机构要求整改的问题

设备安全责任人签名:年月日 单位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安全管理级别评价――监察机构监督检查时填写

安全管理级别 □I级 □II级 □III级

检查人员签名:年月日

设备安全责任人签名:年月日 单位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第五篇: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检查的任务和要求

1.1特种设备检查是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可以发现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生产特种设备。

1.2特种设备检查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并按规定做好各项《特种设备定期自查表》的记录。

2、特种设备检查的类型

2.1定期特种设备的检查,如次/年、次/季、次/月、次/周等。2.2经常性特种设备的检查

2.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特种设备的检查。2.4专业(项)特种设备检查 2.5综合性特种设备检查

2.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特种设备检查。

3、特种设备检查内容 3.1查特种设备思想

3.1.1查对特种设备管理是否重视。3.1.2查对特种设备使用是否正确。

3.1.3查对特种设备管理和使用的责任心是否强。

3.1.4查对忽视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的思想和行为是否敢管。3.2查制度

3.2.1查特种设备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和健全。3.2.2查对特种设备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3.2.3查是否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的现象。

3.2.4查是否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演练。3.3查隐患

3.3.1查各种设备、工作岗位的特种设备防护设施和装置是否可靠。3.3.3查特种设备管理是否存在漏洞。3.6查消防设施是否存在火灾隐患。3.4查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3.4.1查对事故隐患是否按“三定”要求,及时整改。

3.4.2查重大事故隐患本单位无法解决的,是否及时上报主管部门。3.4.3查是否将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5.6查事故处理

5.6.1查事故调查组人员的组成是否符合要求。5.6.2查是否对事故原因调查清楚。

5.6.3查是否已经对事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事故重复发生。5.6.4查是否广大员工已经受到深刻教育。

5.6.5查是否对事故损失统计清楚,对事故性质是否进行了认定。5.6.6查是否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划分和处理。5.4特种设备检查的方法

5.4.1常规检查法,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在作业场所凭经验和能力进行定性检查。5.4.2特种设备检查表法,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检查表进行检查。5.5特种设备检查形式

5.5.1集团公司级特种设备检查,对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按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及时整改。

5.5.2厂级的特种设备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特种设备大检查。对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书面或电脑形式公布,有关单位要及时整改。

5.5.3 车间级的特种设备检查,每周进行一次特种设备生产检查。对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车间要及时整改,车间不能完成的要及时报告设备办。

5.5.4 班组级的特种设备检查,每班进行一次,对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及时报告车间并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写清楚。

5.5.5专业性特种设备检查:配合有关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测。5.5.6重大节假日前大检查。5.6隐患整改原则及检查信息反馈

5.6.1对特种设备检查中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按照“三定三不推”的原则,严格进行整改。

5.6.1三定:即定整改项目、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负责人。

5.6.2三不推:即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给厂,厂能解决的不推给集团公司。

5.6.3对重大隐患本单位无法解决的,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于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并设立明显的标志,主管部门要及时报告集团公司落实整改。

5.6.4各级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员,在检查中如发现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事故隐患,可根据有关规定,直接下达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各隐患单位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必须按照要求整改,并将落实性及时反馈。

下载关于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工作的建议 盛水平(经济) 案由: 2012年2月,杭州绿洲花园小区频发电梯故障,更有一位老太太因两部电梯均发生故障而未能及时送医而离世,随后“电梯......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保持了平稳态势。但是,随着......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

    国质检特函〔2007〕910号 关于印发《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规则(试行)》和《特种设备重点 监控工作要求》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进一步加强特种设......

    关于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特种设备事故总体上处于较为平稳的态势。但是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使用环节发生事故的比例居高不下,占事故总起数的7......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津教委【2012】38号 转发国家质检总局 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教委直属学校: 现将国家质检总局 教育局......

    党建工作指导意见

    石化股份销政„2010‟85号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销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及《销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考评办法》的通知 各销售企业: 为贯彻落实......

    班主任工作指导意见

    学区教育督导组 班主任工作及考核指导意见(试行)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组织者,是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为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

    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修订)

    关于义务教育学校 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 (讨论稿) 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