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代雷锋
时代雷锋
有一个名字,在中国大地颂扬了半个世纪,依旧不能让人忘怀,这个名字就叫雷锋。有一种精神,经历了五六十年却历久弥新,鼓舞着人心,依旧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的最强音,这就是雷锋精神。
雷锋,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只因为有一种孜孜不倦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被人民永远的记住,他的精神被世代传承。
雷锋是中华民族美德的象征和化身,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最质朴的展现!
雷锋不仅仅属于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更属于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个时代,因为他永远的活在了中国人民心里。
曾经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雷锋精神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始终是时代精神文明的主旋律,新千年、新世纪、新时代,雷锋始终活在我们身边,雷锋精神始终展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郭明义为代表的时代新雷锋层出不穷,雷锋精神更是鼓舞着、感动着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
雷锋精神不仅体现在我们光荣的子弟兵身上,也展现在我们每一个善良的中国人身上。从少年赖宁舍身救火,到98年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抗洪抢险,从08年汶川地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到当下以郭明义为代表的新时代雷锋热心助人,雷锋精神一直在中国大地传承,雷锋的名字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雷锋不是属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雷锋从来没有离我们而去,雷锋精神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流淌在了中国人的血脉里,随着岁月的流淌,时代的发展而传承发展。
我坚信,在新时代新世纪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依然有个地方是留给一个叫雷锋的人。
第二篇:当代雷锋 时代楷模
【雷锋之窗】
当代雷锋 时代楷模(春天来了)
——记校园里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寂静的校园依然寂静,仿佛此时的校园还是未开学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走在去自习室的路上,正当经过办公行政楼时一个焦急的背影四处张望,似乎在等待着谁。我渐渐的走进了他,也许是出于新闻记者的敏感,我知道他肯定有故事。
那一刹那,我大概是被他吓到了。当我慢慢的走到他的背后,他突然转身,像一个枕戈待旦的战士。我忙说,大……大爷你……需要……帮忙……?他立刻像是看到希望似地问“同学你知道你们学校广播站在哪不?”那一刻,他的眼睛充满期待。我还没缓过神来顺手指着背后说:“在8楼”。他慌忙间说了声谢谢便走向电梯。
也许是出于好奇,亦或是出于热心。我紧跟着他,并询问事情的缘由。走进电梯后老大爷告诉我,他是学校门口摆地摊卖鞋的,就在前两天咱们学校有两个同学买了他的鞋子,钱也付了就是鞋子没有拿走,他一直等着他们回去拿鞋子,可是这一等两天多就是没有人来拿。他想是不是能够通过咱们学校的广播站通知一下那两个学生。但是似乎这也不用这么着急,我继续听大爷对我说着。“我在学校门口就在你们开学的时候摆几天地摊,现在都开学半个多月了,我进的货也卖的差不多了,是该回家的时候了。想着这几天卖完就回老家,歇歇春天就来了,该农忙了。”原来这位老人是农村来的,就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眼看这都月底了房子也到期了。所以他才这么焦急的把鞋子送回来,他说“要是我走了,这俩孩子该去哪找鞋子?”
看着老大爷朴实的表情,此时的我对他充满了敬意,仿佛我看到了电影里的雷锋,想着我偶然遇见的生活中的雷锋老大爷我是多门的荣幸,我决定务必帮助老大爷完成心愿。我们一同来到了广播室,也许是中午的原因广播室没有人。此时的大爷似乎有些失望,他左右看看然后对我说“谢谢你了同学,你要不去忙吧,我在这等等,看看有人来了我就交给他们”。看着老大爷虔诚的态度,我真的被打动了。他那种纯朴憨厚的做事风格,善良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吗?
渐行渐远,我慢慢的离开了广播室。校园依然那么寂静,在去自习室的路上,我想了很多,我要让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打动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去学习他。他就是我们当代的雷锋,时代的楷模。
商丘师范学院 曹鸣帅
第三篇:关于雷锋的作文:做时代雷锋
关于雷锋的作文:做时代雷锋
每当提起雷锋这个名字,我就会想起乐于助人这个词语。雷锋有一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笑脸,是一个乐于助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青年。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想,他灿烂的笑容,就是来自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满足。
雷锋走了,但他的精神体现了至善的一面,因而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今天,我校请来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爷爷。,乔安山爷爷说,雷锋同志和自己是亲密战友,当年是和雷锋一起当的兵,那时自己没大有文化,是雷锋同志帮助自己学习,并且教自己开车!其实雷锋的文化也只有六年。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过雷锋说过:此人虽文化不多,但句句都富有哲理。
听乔安山爷爷说,雷锋是很爱学习的,他提倡钉子精神。每天,他回到的宿舍,即使再晚,再累,也要写一篇日记多么可贵的学习精神呐!这正是我们中学生值得学习的精神!
雷锋精神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思想道德的一种体现,我们也有义务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是世界变得更美丽?是呀!我们要认真做劳动,多做好事,要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在听完乔安山爷爷的报告后,我思绪飘然,然而始终萦绕在脑海中的,还是那张灿烂的笑脸,年轻的面庞,一个微笑如此永恒,在我心中犹如明灯!同学们,雷锋的精神我们要传递下去,做一个充满爱心,勇于进取的好少年吧!
第四篇:时代发展你我同在(雷锋征文)
时代发展你我同在
他是旧时代的一位伟人,也是新时代的潮流。他,没有伟岸的身材,没有强壮的身体,没有俊朗的外貌,却有着一颗无比纯洁的心灵,虽只有22年的光景,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从80年代的道德楷模,到今天的励志榜样,他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回眸历史的长河,众多声名显赫、位高权重的人物随岁月的流淌而日渐湮灭,但“雷锋”这个名字却在时代的推移、历史的变迁中,日益光彩夺目,日益响亮无比。
雷锋精神是一种人性的和煦阳光,是一种向善的昂扬力量,而这种阳光和力量从未离开过,现在不会,以后更加不会,雷锋精神伴随着我们成长,不会衰老,不会失去它应有的光彩,也不会被磨灭。它是fashionable,是时代的先锋,我们要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潮流引领潮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来指引人生,把服务人民奉献人民的精神来创造人生价值。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用自己的生命奉献了社会,他们不后悔,也不曾后悔,因为奉献社会给予他们快乐,他们觉得只要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即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高尚的情操,永远永远的成为一种骄傲,就像鲜艳的五星红旗上的五颗星星一样,始终散发着神奇的魔力。
回望当今时代,多少人默默地践行雷锋精神,多少人用自己的行为传承着雷锋精神,又有多少人冠上“活雷锋”的光荣称号。或许是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或许是已经成年的青年,或许是冲锋陷阵的警察,或许是默默无闻的教师,或者是十年如一日播撒爱心的普通人,都有可能是下一个雷锋。也许在不经意的某一天,自己也会顶上“活雷锋”的头衔,但人们在乎的并不是这个头衔,只是想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仅此而已。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 …”这首歌被世人所流传下来,一字一句的跳进我的耳朵,铭刻在我的内心里,成为我永恒的记忆。让我们在歌声的陪伴下,勇敢地踏上前进的征程,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奉献帮助更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让“最美”雷锋精神广为流传。
第五篇:回不去的雷锋时代,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推荐]
回不去的雷锋时代,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
有人曾说,一个能产生伟人,却不知崇敬伟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每年的三月全国一起怀念雷锋,恰恰说明我们这个民族是充满希望与正义的。我们今天在这里弘扬雷锋的精神,不仅是在向雷锋致敬,也是在向千千万万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社的活雷锋们致敬。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演讲是一次正义的爱国行动。
雷锋的一生有8030多天,约19万2720小时。50多年以前,这19万多小时里发生的许多事被记入了雷锋的日记,成为我们这个国家弘扬雷锋精神的有力根据。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只是这本书有厚有薄,有深有浅。如何解读雷锋这本大书,是时代交给每一代人的重任。
雷锋的时代我们回不去了,我们不能切身体会那个时代对雷锋的崇敬,也无法想象当时整个社会团结一致,互助和谐的氛围。时间就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模样,也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模样,甚至改变了这个民族心灵的模样。
这种改变是怎样的,这种改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如果以雷锋“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来评判今天充斥在网络上的很多荒谬的新闻,我们也就知道时间改变了什么。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今天我希望大家能重新解读一下这个曾经让中国不少的“活雷锋”,当然也包括在座的各位,心寒的,甚至觉得中国人道德滑坡的事件——彭宇案。2006年7月,南京的徐老太将青年彭宇告上法庭,称对方撞倒自己,要求其赔偿十几万元的损失。彭宇则称自己好心帮助那位老太太,将她扶起送到医院,却反被诬陷。
当年这个案子被全社会炒得沸沸扬扬,但是案件最终以双方的和解收场。到底彭宇撞倒老太太没有,事实是他撞倒了,是无意中撞倒的。法院最后的判决是:双方均无过错。彭宇还是给了老太太相应的赔偿。**结束了,但是后患无穷,因为这个“好人没好报”的“误会”被60、70后的人记住了,被80后的人记住了,甚至90,00后的青少年们都可能记住了,因为他们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而网络的舆论能力和误导能力,是任何媒体无法匹敌的
在网络媒体占主流的时代,人成了网络信息愚弄的玩偶,甚至成了网络谣言的杀手,我们的精神家园似乎被这个巨大的充斥着各种真实和虚假,理性和盲目的网死死困住了。当看到百度百科写满了雷锋的生平,写满了人们对他的赞誉的时,我突然觉得雷锋离自己好远,他似乎被留在了互联网上,被留在了口号中,被留在了亲历雷锋精神的那一代人的记忆里。这就是时间的改变,它改变了我们对雷锋的认识,雷锋就是一个远去了的普通人,只是他的精神还蜷缩在现代中国社会的角落里,它需要人们的唤醒,需要人们赋予它新的形象,只有这样雷锋的精神才能重获新生。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中国与世界脱节最大的是普世价值,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所以得不到朋友。什么是普世价值?不管你是哪个国家、民族、哪一种肤色或者不同的文化,对善恶的认知几乎是共识。西方没有雷锋,却有很多像雷锋一样的普通民众。我们应该反思,每年的三月那些鲜红的标语,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一个去世了50多年的人呢,还是为了提醒人们学习这个人的精神?如果答案是后者,那就让它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普世价值之一吧。
雷锋时代,你我都回不去了,但是当雷锋精神如无声的春雨悄悄润入我们的家庭,润入我们的课堂,滴进孩子们的心里,走下那些陌生而空洞的标语,成为这个国家一种无声的普世价值观的时候,雷锋精神就真正的与时俱进了,也就真的活了。
湖北师范地理科学系Y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