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疾病预防工作责任书
王寨镇中心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
疾病预防工作责任书
为加强学校疾病预防工作,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成立以校长负责领导的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学校疾病预防工作。
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疾病预防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疾病预防意识。
三、建立健全学校疾病预防管理制度,把校园内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学校疾病预防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学校校医(无校医的学校主动联系卫生部门)定期深入学校食堂、学校教学区和生活区督促卫生工作,并协助卫生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监管。
五、定期组织学生对学校教学区、生活区、食堂、小卖部、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扫,对容易滋生蚊蝇、蟑螂、灭蟑螂、灭老鼠的措施,坚决杜绝卫生管理的空白。
六、强化食堂卫生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的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七、主动配合卫生、工商、公安综治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工作,坚决制止无照、无证商贩在校内、校门附近近点、摆摊出售三无食品。
八、认真制定晨(午)检、消毒、学生因病缺旷登记、信息报告等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并做好记录。
九、落实学校疾病预防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现师生发生传染性疾病,及时按程序逐级报告相关部门。
十、建立学校疾病预防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生疾病责任事故,严格按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王寨镇中心学校
责任单位:
负责人:
黄强
责任人:
2018 年2 月28日
2018年 2月 28 日
第二篇:学校2014年春季学期疾病预防工作目标责任书
遵义县西坪镇南坝小学2014年春季学期
疾病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学校工作实际,特签如下疾病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班主任为本班传染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决策。各班要切实做好传染病的宣传防治工作,如因班主任的宣传和防治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由第一责任人负全责。
二、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体检工作,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要按照文件要求保证学生体检经费。因不开展学生体检工作而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学校要追究校长责任。
三、学校应准确掌握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的姓名、地址和通讯方式,并登记造册,一旦发生疾病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患者和密切接触者。
四、严格执行四项制度。
一是晨检、午检制度,并做好晨检、午检记录。二是因病因事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三是通风消毒隔离制度。四是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把疫情报告西坪镇卫生院及西坪镇中心学校等相关部门,对疫情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校园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利用每周二及周五下午进行卫生大清扫。大力开展除“四害”工作,按要求投放鼠药。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学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水龙头(水龙头不够的要添加脸盆)和肥皂(洗
手液、消毒液),教育学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和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健康体检。
七、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八、各校的责任人如果不按要求做好预防工作,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九、学校的有关防病信息,除按正常渠道外,不得擅自在学生、教师、家长和外界发布,注意正确宣传,防止师生恐慌,以维护学校稳定。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疫情,否则将追究责任。
西坪镇南坝小学(盖章)单位负责人(签字)
教师签字:
西坪镇南坝小学
2014年3月2日
第三篇: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40岁以上男女床头必留的三样东西
晚上床头柜上放三种东西,必要时可救你的命。这三样东西是:一杯水、一枚针、三颗阿司匹林(300mg)。
能马上要人命的病主要有两种:一是心肌梗塞,二是脑中风。以上通通可以对付这两种要人命的病。
请注意心肌梗塞会有一些征兆发生,如左上肢的疼痛,下颚的剧烈疼痛、恶心和大量的发冷汗,但这些也不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可能也不会有胸痛的感觉。心脏病发作主要在睡眠的时候,60%的人没有再醒过来。如果有上述任何一种状况发生的话,立刻口含三颗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喝一点水吞下。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救护车并告诉他们你已经服下两颗阿司匹林,坐在椅子或者沙发上静候救护车援助,千万别躺下!
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破裂,患者突然间头会很痛,身体会失去平衡,倒在地上。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慌。患者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是浴室、卧室或客厅还是办公室,以及在大街上,千万不可搬动他。因为如果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如果已经坐不稳,要防止再次摔倒。如果对方口齿不清,或者嘴斜眼歪,流口水等症状,你就立刻马上进行两个步骤:一是打电话呼救,120来的越快越好!二是赶紧找针,情况紧急时用打火机烧一下拿来的针,或口水消毒,实在没有找到针,只好用牙齿,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把患者的十指尖(手指肚中心上方一点)刺破,或者咬破,让血滴几滴,不出血也要挤出几滴来!十指必须都这样做!再有就是耳朵,一定要用点力气拉扯患者的耳朵从上耳边滑到下耳垂,弄几下后就用针在耳垂部位扎两针也让它出几滴血,大约几分钟后,可能120车没来时患者就会自然醒过来,只需几分钟以后,嘴就会恢复原状,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一定会转危为安,否则,如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经一路的颠簸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他脑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经都破裂了。
其实这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危险,得了中风,现代医学上也是说越早救治,效果越好!这个放血救命法,虽说是民间流传,真正施救很少用到。细细琢磨一番其实很深奥!首先,十指连心,身体各部分的穴位齐全,放血,减轻血的压力!刺激穴位,缓解血管的痉挛,激发人生灵气的集中,一气呵成,就算昏厥也会清醒过来。
反观一般脑中风患者,都是送医院治疗时,经过一路震荡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数患者一病不起,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病症啊。记住这个方法,立刻施救,在短短时间内就能起死回生。
第四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制度
光照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长效管理规章制度
要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从搞好环境卫生开始,国家倡导开展的创建卫生环境活动,是新时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有效方法,是建好城市,管理好城市,加强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创业难,守业更难;前人栽树,后人更要使这棵树茁壮成长;保卫光照镇卫生治理的品牌,抓好光照镇的巩固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建立光照镇城科学长效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创卫必搞,成果必固,金牌必保”为思想理念,上下形成共识,着力研究探索卫生系统在国家卫生城市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精诚团结,主动承担,协调作战,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做好、做扎实。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组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黄俊(光照镇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田荣泉(光照镇卫生院防保组长)成 员:
朱朝辉(光照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
商科学
李娅玲 吴光梅 孙金艳 唐道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防保办公室,由田荣泉负责具体日常事务。
三、加强体系建设,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认真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全面分析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员、投入和绩效考核等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财政保障水平。要结合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疾病控制人员及业务的培训、督导、考核等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按职能定位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管理质量。
四、强化医防整合,提升监测预警等应急反应能力工作机制
1.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和传染病报告等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组织开展医务人员(特别是社区责任医生)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知识岗位培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警觉性和诊治能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 监测任务扎实开展传染病、死因等各项监测工作,整合医防资源,实现“关口前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网络直报实时监控的质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反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不断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水平。⒉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演练。坚持平战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协同管理,明确操作规程,细化机构及人员职责。以急性传染病疫情(流感、疟疾等呼吸道和虫媒传染病为重点)、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防治知识、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技术等内容的培训。遵循科学、适用、有效的原则,开展综合应急演练。
⒊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快公共卫生应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度。⒋加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等感染控制重点行业的消毒质量管理和感染因素监测。全力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学校是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各医疗机构要高度关注学生发生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工作;对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散发病例,除网络直报外,还必须第一时间按信息要求逐级上报。
五、科学有效做好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病疾病防控工作机制。
⒈ 预防控制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认真做好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储备必要的物资,一旦发生疫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⒉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大艾滋病和性病防控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继续以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措施覆盖率、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发现率、管理率、治疗率为重点,完成《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阶段工作指标,全面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监测并上报。
3.规范项目管理,抓好结核病防治。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继续做好可疑肺结核病人的网络报告、追踪和肺结核病人治疗的网络监控工作。提高肺结核病人社区管理水平,扩大医务人员直接面视下服药督导面。开展痰涂片、培养、药敏等细菌学检测,为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检出率和耐药难治病人的治疗提供指导。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的“五率”(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 和病人家属筛查率),确保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维持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新涂阳病人治愈率在85%以上。
4.按要求做好鼠疫、麻风病、登革热、疟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病毒性脑炎、布鲁氏菌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综合防治工作,及时处置疫情。
5.认真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与农业等部门协作,做好布鲁氏菌病监测防治工作。根据《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和《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有关要求,做好碘缺乏病防治与监测,加强学生、家庭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6.继续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伤害监测网络直报工作,规范相关监测报告管理工作,结合慢病网络报告平台,建立慢病社区诊断-报告-分析-管理-干预-评估体系,完成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全覆盖。继续做好同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提高死因监测和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登记报告质量。7.进一步加强精神病防治工作。按照卫生部《重症精神疾病监管工作规范》,开展辖区内重症精神疾病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精神卫生防治领导组织和基层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掌握辖区内精神疾病的患病底数。协助做好低保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
六、夯实免疫规划基础,减少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生工作机制 ⒈ 加强依法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积极落实国家扩大 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做好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送苗制”的实施,加强对疫苗和冷链系统的全程管理,确保疫苗和接种质量。
⒉推行预防接种服务均等化工程。在巩固和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提高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实现适龄人群一类疫苗接种的均等化。建立有效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长效管理机制。
⒊巩固全镇无脊灰状态,有效防控麻疹、乙肝、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好麻疹、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完成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监测指标。
⒋与教育等部门相互配合,不断完善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确保辖区内幼儿园、学校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并及时开展漏种疫苗的补种工作。
七、加强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卫生长效管理
做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监测等业务技术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要加强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2.继续开展“五小”行业的整治,强化法律行为,促进他们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3.严格审查公共场所和食品单位的经营单位条件,促进业主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换代,逐步扩大食品与量化管理成果,把好《卫生许可证》办证关和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关。
4.定期开展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的监督检测工作。
八、建立宣传舆论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人民群众素质的高低决定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好坏,要治本必须全面提高民素质。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街头设点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爱国卫生宣传,弘扬爱卫意识,表彰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和个人,转变陈旧的卫生观念和不良的卫生习惯。
2.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宣传,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为较好开展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3.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世界卫生日”“世界艾滋病防治 宣传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和“世界糖尿病日”等时段,要集中宣传力量在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宣教;开辟健康教育橱窗,社区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坚持到居民中采取多种形式举行健康教育,让居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卫生意识,让他们享有更多卫生保健。
4.以健康教育促卫生安全,要对重点人群、学校老师、学生、公共场所、食品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人搞好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学校卫生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规范从业人员卫生行为和依法从业的行为。
九、建立“除四害”长效管理
认真贯彻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除四害”网络体系,落实“除四害”专项经费,积极响应爱卫办开展统一的“除四害”工作,配合县爱卫办做好鼠密度、蚊虫密度监测。
第五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自查报告
医院2017年疾病防治工作自查总结
2017年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全卫计委20号《关于开展2017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综合目标任务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积极开展疾控防治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强化教育,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按照县卫计委疾控股和县疾控要求的各种传染病培训和健康信息培训,我院今年开展多次培训,如《艾滋病防治培训》、《手足口病防治》、《霍乱防治》、《H7N9防治》、《死因监测培训》、《食源性疾病》等,不断增强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了我院疾控工作正常有序的运行。
二、规范管理,全面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1、做好疾病监测和重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
不断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规范网络直报工作,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做到不漏报、不迟报。有效规范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的各项工作,物资配备齐全,人员管理到位,做到了“逢泻必检”,及时登记,严防漏诊。
2、严格执行消毒质量管理与院感监测工作。
加强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制定医院消毒管理相关制度,对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口腔科、血透室等重点科室积极进行监督并整改,今年我院重点开展了院感采样监测工作,尤其是对手术室、血透室室、胃镜室、供应室、重点科室和部位,每月全面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医务人员的手及消毒液等。
3、做好免疫规划
积极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我院对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相关内容上墙公示,并配备了疫苗专用冰箱保存疫苗,确保了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一针24小时内接种及时率100%。
4、切实做好卫生应急工作。
完善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院内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卫生应急小组,全面负责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不足之处
1、死因监测工作
医务人员参加培训不足,对报告卡填写不完全准确,网络报告及时性不够。
2、疫情管理
传染病自查通报工作落实不到位,内容较简单,未能有效促进科室加强管理。
3、科室个别医务人员对消毒管理知识掌握不足,意识不强。
四、整改措施
1、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疾病防治工作意识,对专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网报及审核能力,提高网报工作准确率、及时率。
2、职能科室加强督导,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整改。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对工作中的不完善进行分析和改进。
2018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