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解协议与调解书
调解协议、调解书和反悔权
在民事诉讼中,调解结案是我国民事审判制度中的一大特点,为定争止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是人民法院确立的民事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民事司法手段与民事司法目标的高度和谐统一。可是在现实民事审判活动中,却有一种不和谐的声音,有的法院或者法官为了追求结案率,不是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而是一味地、过分地强调调解,为使案结事了,甚至不惜粗暴地剥夺公民在民事诉讼中的反悔权。
前不久,有一个青年公众通过电话咨询本人,就谈了一个在离婚诉讼案件中的经历,其在某基层法院的一审诉讼中,男女双方都没有聘请律师,他们对诉讼知识知之甚少,而法官又没有明确地对相关审判中的法律规定给予阐明,就听从了法官的劝告,同意了调解离婚,也签订了调解协议,然而当法官送达民事调解书时,可能是感到调解对自己不利,就反悔了而拒绝签收,但是法官却告知他,调解书可以留置送达,照样发生法律效力。
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调解应该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能够迅速地使案件审结事了,这既可节约司法资源,又可使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不致在官司中跑马拉松,这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在实施这个法律的过程中为什么又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呢
笔者认为,前面的案例就反映了一个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对调解协议、民事调解书和反悔权的理解和实践问题。
在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协议与一般的民事协议的最大区别,即前者是在法官主持下达成的,而后者则没有法官的介入。诚然在诉讼中,如果当事人双方都聘请了律师,诉讼当事人就应该对达成调解协议会有相当的注意,反之,如果承办法官不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加以释明,当事人就可能会对调解处在一种比较模糊认识的境地,加上当事人出于对法官的信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从法官的劝告,这样在诉讼中达成调解协议也就较为容易。
但是,在调解协议达成后,是否制作调解书,当事人如果在没有聘请律师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很清楚的。而实际上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制作民事调解书却是有着明确的规定,民诉法第89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十五条第二款也规定:调解协议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而民诉法第九十条又规定:“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一)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二)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三)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调解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从上面的法律和司法解释来看,民诉法规定,除了一些特定的民事案件(如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可以不制作调解书外,而一般案件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后都是应当制作调解书的,就是上述这些特定的案件,如果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也是应当制作的。请注意,在这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这些特定调解案件是否制作调解书是用了“可以不”的中性词语,对一般的调解案件和在特定调解案件中当事人请求时却是用了“应当”的强制性词语。试想,面对如此绕口令般的法律术语,对法律不是很在行的一般当事人很有可能是在云中雾里。
最后就涉及到当事人的反悔权问题。民诉法第89条第三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这就是说,在民事诉讼中,调解达成协议且在当事人签收民事调解书后,才能终结诉讼。因此,尽管当事人经法官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而且双方也签名或者捺印了,但一方或双方反悔拒绝签收民事调解书时,并不能使案件终结。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84条“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的规定,不能留置送达。这时,人民法院就应依照民诉法第九十一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的规定,继续按程序开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
那么,对《调解规定》)第十三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条司法解释是否就意味着在一些特定调解案件中,当事人的反悔权就没有了呢?笔者认为,对在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反悔权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一,诉讼中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或者当事人也不要求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即民事诉讼法第94条规定的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和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自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在协议上签字或盖章,调解协议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该没有反悔权;其二,对应当制作调解书和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案件,无论是一般抑或是特定案件,只要是制作了调解书,就应当依法送达,在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拒绝签收时,就应该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反悔权,不能将调解书留置。这是因为民诉法对此有明确规定,《调解规定》)第十三条因为与民诉法规定相悖,根据低位法服从高位法的法律适用基本原则,应该按照高位法执行;其三,对民诉法第90条中“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不能任意扩大,如果像文中所提到的案例,将调解离婚的案件也按照《调解规定》来行事,任意剥夺公民在民事诉讼中的反悔权,这既亵渎了法律的尊严,也违背了民事诉讼立法中对调解的初衷。
第二篇:离婚调解书与离婚调解协议的区别
离婚调解书与离婚调解协议的区别
今天,本婚姻律师在朝阳区法院双桥法庭出庭成功处理了一件离婚案件。该案比较简单,就不做具体介绍了。只想谈涉及的一个问题,即离婚调解书与离婚调解协议的区别。其实只要您够细心就会发现诉讼离婚中如果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离婚调解而结案的,书记员除了会让当事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字外,还会让当事人在离婚调解协议上签字。只有签完这两份文件并被书记员收入案卷后,法院才会把盖着红印章的离婚调解书交给当事人,而离婚调解书上是不用当事人在上面签字的。由此可见,离婚调解书与离婚调解协议虽然名称类似,但却是不同的两类法律文件,而且明确他们的区别有时对您的离婚案件意义重大。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点:
1、当事人双方从在离婚调解协议上签字后,双方的婚姻关系即告解除,即便当天没有领取离婚调解书也没关系。而离婚调解书的作用在于让当事人手中有直接证明自己已经离婚的凭据,便于日后更改户口本中的婚姻状况及再婚;
2、有时离婚调解协议与离婚调解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往往离婚调解协议内容更具体。如果因二者所记载的内容不一致而引起歧义与纠纷,就要以离婚调解协议为准。由此可见离婚调解协议具有更为丰富且重要的法律意义。
本律师所代理的这个案件在双方达成离婚调解协议时,因对方坚持更改孩子姓名,且我方同意。但法院却无权处理变更孩子姓名的问题,需要双方到公安机关另行办理。所以法官建议双方先就其它问题签署离婚调解协议,待双方到公安机关将孩子姓名变更完毕后再回法院领取离婚调解书。这个建议其实对对方是有潜在风险的——即使尚未领取离婚调解书,只要双方在离婚调解协议上签字。双方的婚姻关系即告解除,且离婚调解书上所记载的其它内容都已生效。我方当事人完全可以对变更孩子姓名的问题反悔而不影响其它离婚问题的效力。更为重要的是对方也无法就孩子姓名变更问题起诉,因为不属于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当然,我的当事人还是守信用的,离婚后去公安机关协助对方办理了孩子姓名的变更。从这个案件可以看出,您在调解离婚时一定要更为关注离婚调解协议。版权属北京婚姻律师,欢迎您向北京婚姻律师咨询,北京离婚律师-北京最专业的离婚律师
来源:http://
第三篇: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
甲方:觉林村委会、委托代言人:黄昌志(青山组村民组长)乙方:李官泽,男,汉族,68岁,务农,现住松烟镇觉林村青山组;
黄书华:汉族,50岁,务农,现住松烟镇觉林村青山组。协议事项:
集体荒山边界纠纷。
调解事项:
接青山组黄昌志、张丛国、张丛旭等村民反映原土地下放时由青山组集体提留的花坟、龙洞老壳被乙方开荒引起争议的纠纷后,经觉林村村委2008年3月15日前往实地调查认证,花坟、龙洞老壳是提留未划分到户是事实。2009年2月19日,在青山组黄昌志家开群众会,然后组织群众又到花坟、龙洞老壳认定界线,对原界线群众意见不一,众说纷纭,后群众说应该找当时划分土地时直接参与丈量的李官福才能明确此事,村委尊重此建议,由张丛国去通知李官福(男,汉族,72岁,务农,现住松烟镇觉林村青山组)前来花坟认界作证实,李官福当场说:当时划定的界限在现有边界即开山取石的运输的进场路下边,上边没有李官泽的土,石场进场路上也全部属集体所有,龙洞老壳关于乙方黄书华以水沟边界为界,黄书华无异议,保持以原山水沟为界。2009年3月3日,觉林村委会主任唐杰、副主任杨胜奎、赵支强又到青山组组织青山组村民组长黄昌志、党员张丛旭、张丛国到现场协调边界。最后达成如下协议:
一、花坟、龙洞老壳的荒山石山所有权属觉林村委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开荒和取石,由村委委托村民组代管,代管代表黄昌志(青山组村民组长);
二、龙洞老壳以山水沟为界,花坟以村委会站在化解矛盾、保持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议边界以黄昌志2009年3月3日执锄定界为准;
三、今后的荒山由村民组黄昌志负责组织按地界植树护理,保持地方风水的美观
四、此协议如果甲方(指青山组村民)或乙方不服,或甲方村民有异议,将召集村民按村民自治的原则实行票决公投,按以少服多进行决裁,如乙方李官泽、黄书华不服,在15日内向上一级相关部门提出申诉解决或法律部门依法调处;
五、此协议一式四份,村委一份,青山组村民代表一份,乙方一份,一份交镇综治办留存。此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协议双方:甲方:
乙方:
调解单位:觉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2009年3月3日
第四篇: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甲方与乙方因×××引起争议,于×年×月×日向本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经本委主持调解,双方协商,自愿达成协议如下:
×××××(写明协议的内容,并应当注意履行顺序和可执行性)
上述协议经本委审查,予以确认。
本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会议成员签名并加盖本调解委员会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该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的,此部分应写明:本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会议成员签名并加盖本调解委员会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该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甲方:(签名或盖章)乙方:(签名或盖章)
调解委员会主任:(签名)调 解 员:(签名)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 ×××年××月××日
第五篇:交通事故调解协议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
甲方:***
**********
地址:**县****镇**村**区**号 乙方:***
**********
地址:**县****镇**村**区**号 简要事由:**年**月**日**时左右,在水泉高速出口处,甲方驾驶车牌号为:京*****的威志牌机动车由南向北直行,乙方驾驶农用无牌照海马牌机动车由东向南拐弯,在两车交会时不慎发生剐蹭致使甲方车辆右侧前轮破损,乙方车辆左侧车帮留下一条1米长的划痕。
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1、乙方一次性付给甲方车辆维修费、停车费等共计人民币柒百元整(小写:¥700元),乙方车辆维修费等自付;
2、甲方不再追究乙方的法律责任;
3、此协议双方签字后生效。
4、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调解人: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