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和根本
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和根本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政策扶持的加强,农村信用社实力逐步增强,服务“三农”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大量贷款“农转非”现象,弱化了服务“三农”的功能,同时也使农村信用社资金风险增加。推动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应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把服务“三农”作为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根本。
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根本
农村信用社与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紧密相联,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根本。
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自然属性。农村信用社是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其入股社员主要是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农村信用社最初确立的办社宗旨,就是为社员服务,不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之于农,理应用之于农。
服务“三农”符合农村信用社的自身特点。在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拥有最多的分支机构和代办网点,熟悉农村经济特点、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户信誉度,能够为“三农”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而且,坚持面向农村,农村信用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社会责任。为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增强其服务“三农”的能力,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因此,服务“三农”,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农业税的取消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陆续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效益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大量资金需求。这些都为农村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给农村信用社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体制机制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应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形成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督促农村信用社牢固树立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意识,同时应尊重基层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和经营自主权。
加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内控机制等,充分调动农村信用社及其工作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不断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按照优先“三农”原则有效配置信贷资产,在满足农户基本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搞好县域小企业的融资工作,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入和开发多样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促进适度竞争。目前,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范围。应利用好这一政策,积极稳妥地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问题,着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同时,促进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改进服务,在竞争中成长壮大。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培育和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强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信用村(镇)”、“信用户”创建活动,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和逃废债务行为,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
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形成服务“三农”的合力。地方政府应积极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配套扶持措施,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信用社。建立中小企业和支农贷款担保基金,着力解决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研究制定涉农贷款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政策,建立农业保险等补偿机制,鼓励引导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
第二篇:企业简介和优势
企业简介
青岛易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易触科技”)是从事交互体验的自助服务终端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易触科技始终坚持关注诚信、关注细节、关注责任的经营理念,坚持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自助服务设备和超出客户想象的优质服务,公司在国内自动售货机市场拥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
易触科技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拥有国内最强的应用介入和自动售货机制造结合的能力,应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满足客户多方位的需求,与客户一起,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易触科技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检测设备,一流的生产设备和现代化生产线,目前年生产能力为三万台(套)。
易触科技拥有国内同行业最优秀的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对产品设计、管理流程和服务流程进行适合行业特点的细化,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优秀的自助服务终端品牌。
易触科技愿与您携手并进,共同开拓中国自动售货机市场的美好未来。
公司优势
技术优势:多年探索,取长补短,国内领先,底蕴深厚。拥有核心精巧机械设计,核心制冷技术,核心电控技术三大优势,特别是电控技术支撑下多种支付功能:通信介入功能,拥有多种机型的技术储备。
制造优势:设备优良,模具先进,技能娴熟,品质可靠。
市场优势:资源丰富,基础牢靠,团队精干,服务高效。
服务优势:从产品研发到生产、运输、安装培训及售后服务,易触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销售团队和客户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优质服务!
第三篇:自身优势和不足
对于自我的认识,尤其是自我优缺点的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自己来说,找到自己的优点,可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教育事业服务;发现自己的缺点,可以树立今后在事业和生活中的目标,不断填补不足,更好的投入事业中去。
1.自身的优势
在工作方面,我踏实工作,认真负责,将领导布置的每一份任务力求做到最好。务实、实事求是,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喜欢单独思考,独立完成任务。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
适应能力强、对生活不挑剔,能应对一切挑战。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对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和奢望,从不挑剔。
2.自身不足
表达能力不强。我个人觉得表达能力,一部分源于天性,一部分源于个人知识。在这一点上,我很不足,需要长期的积累。
思考太片面。我很容易把一件事想得太简单,太理想化,而实际操作却出现一个个的难题。这与我的阅历,经历也有关,相信经过积累,实践,对我有所帮助。
3.总结:
总的来说,我是一个优势与不足都不少的人,如能尽量改掉缺点,更好发挥优势,相信定然有所收获。
第四篇: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所在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杨光斌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中外思想界都在讨论“中国模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概括,但许多人似乎都忘却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民主集中制,殊不知这正是“中国模式”最核心的制度优势。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组织原则,也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因此而有效地组织起来。如果说西方的政治模式是代议制民主,中国的政治模式则是民主集中制。支撑“中国模式”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生命力和优势来自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性
我们常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不仅体现了人民民主,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也包括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形式即代表制民主和协商民主制度。
人民民主。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这首先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安排上,人民性是人大制度的首要特征,贯穿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个方面:第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都是由广泛、平等的定期选举产生的,人民有权监督、罢免其代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它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全权性。第三,掌握全部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将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委托给由它产生的“一府两院”,并保持对其进行监督。第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的监督。国家权力是按照“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两院”这样一种逻辑序列展开的,人民是主权的最终来源。
代表制民主。在大规模的现代国家,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之一便是代表制。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民主权利,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实现人民的意志,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民主形式。人民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由无数具体部分构成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主权的机关由能充分反映不同地区、职业、阶级和阶层特征的代表所组成。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不但具有地域代表制的特征,而且还有按行业建制的色彩。近年来来自基层和一线的代表比例不断增加,实现了城乡同比例选举。作为一种非竞争性的、非职业化代表的制度安排,代表组成 具有选区和行业的双重特征,其中以行业性体现选区,也就是说,每个选举单位的代表主要是行业代表,这是一种从程序角度保证人民性得以实现的制度安排。
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悠久的协商民主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种协商民主,延安时期的“三三制”是一种协商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政治协商制度更是协商民主制度的集大成者。尽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选举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中存在着丰富的协商民主实践,协商性是人大制度运行的鲜明特色。在实践中,人大与政协之间、人大内部的代表团或小组之间、代表团或小组内部的成员之间,都强调对话、讨论和协商,以达成立法或决策方面的共识,使决策符合所有参与者的意志。正是因为这种制度运作方式,人大的各项立法和决策具有极高的民意基础。
作为一项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的统一体,通过代表制民主和协商民主来体现人民民主的实质。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以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而西方的议会制民主尽管标榜“主权在民”,但是公民选举、政策制定常常被金钱、财团等影响和操纵,成为“金钱的政治”,三权分立和议会制,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一种权力分配、交换和平衡机制,普通民众难以参与其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集中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既要有程序性的民主形式,也要有能将各种程序民主统合起来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集中性”,否则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很多国家陷于代议制民主之下的党争民主而不能自拔。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在我国,这种统合程序民主的安排,具体体现为党的领导和议行合一。
党的领导。关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党的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这既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描述,也是比较之后的经验总结。
西方的政党政治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议会政治,因此政党在议会活动中形成,在议会内部有党团,因此政党只是利益集团性质的政治组织。和西方政党政治完全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一盘散沙的国家的组织者,建国路线图是“建 党—建军—革命—建国(国家机构)”。因此,党领导人大是历史的内生性逻辑,一种事实性存在,不能用基于西方历史的宪政主义理论来“关照”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那么,党如何来领导人大?在制度设计上,人大内部有党组,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有主席团,党的这些组织将党的意志变为法律和政策。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这里,法定程序之上的民主集中制,是认识党与人大关系的基本原则。
议行合一。议行合一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首创,是与代议制民主下的三权分立相对立、体现民主集中制优势的制度。在我国宪法中,它主要反映在国家机构的组成原则上,国家权力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这一原则,确保了“一府两院”的各项工作最终能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相比较而言,代议制民主所鼓吹的三权分立,看似以权力之间的制衡和制约为目的,但在实践中,行政权力往往超过了立法权和司法权,而立法权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衡则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是有名无实的。另一方面则暴露出由于党派林立、争权夺利往往导致议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政府频繁更迭导致政策短期化、功利化等种种弊端。比如意大利二战后69年间更换了60多届政府。美国议会内的两党争斗,多次不惜让政府关门和公共生活瘫痪。英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认为,今天的西式民主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民主选举“游戏化”,民主运作“资本化”,民主决策“短视化”,阻碍了国家治理。
民主集中制的决定性作用
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从历史、现实和比较历史的视野,我们完全可以说,政治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好的管用的制度必然是特定历史文化传统所构成的历史文明基体的自然延续,“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由“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所构成的民主集中制,既是中国历史内生性演化的产物,也是把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有效地组织起来的政治逻辑。民主集中制既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既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又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这种从历史而来、在现实中管用的制度,正 是中国成功的法宝,其优势在国家治理比较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比较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是,同一个国家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会有不同的结局,比如俄罗斯在20年的时间内分别实行了代议制民主和“可控的民主”,结果是天壤之别。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不同的国家实行了同一种制度竟然会有基本相同的命运?除了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以及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中国,其他8个人口过亿的大国都实行了代议制民主,结果基本上都成了“无效的民主”,政府不能向老百姓提供好的公共服务,连基本的秩序、温饱都成问题,各种治理性指标都遥遥落后。那些长期被殖民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力量羸弱,代议制民主恰恰是这些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福祉实现的瓶颈,因为选举式民主背后的政党组织、家族势力让这些国家的地方势力更加强大,而国家能力则在党争民主下脆弱不堪,国家意志难以变成现实。事实证明,“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成也政治制度,败也政治制度。为此,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说法需要得到澄清和发展。政治制度并不是简单的反作用,很多时候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总结的,“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个论断道出了国家权力的真相。
历史唯物主义在强调经济基础的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强调政治的能动的决定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早就说过在权力横行的地方商品经济发展不起来。西方工业革命正是在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以后才全面加速。中国五千年更是常见政治权力主导社会的历史现象。明确强调政治制度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面,既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道出了中外历史的制度变迁规律。制度变迁具有渐进性和文化上的连续性特征,政治制度依然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不只是一般性的“反作用”。在当代中国,这种起决定性作用的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民主集中制,它既是党的组织原则,也是以人大制度为根本制度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因而是“中国模式”的重要内容。
第五篇: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河南鹤壁鹤山区中山中学李晋保
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了时代潮流”。①一个根本、三个基本政治制度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两者在内容、地位、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为了便于理解与掌握,下面就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加以介绍。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创造性地解决民族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起草《共同纲领》时,毛泽东就提出,我们要搞统一的共和国而不是联邦制,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是民族自决,因为这样做对加强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是有利的。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多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从而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中国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制度选择。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是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的一个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例如,毛泽东就特别注意人民来信,把它看作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和表达自己诉求的重要方式,他向各级党委发出指示,要求“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
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又一基本政治制度。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探索建立各阶层各党派合作的“三三制”的政权形式。抗战结束前,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废除国民党专制独裁,实行多党政治协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纷纷把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形式,要求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实行民主政治。1949年,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建立起新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斗争形式和政治主张,上升为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逐步建立起来。这种制度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有机构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地位的重大提升。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利于更好地从整体上坚持和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它拓宽了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视野,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规律。中国的基该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了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方面,人民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基层建立健全群众自治组织和民主自治制度,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全面巩固的群众基础。把代表制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整体优势,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创造和一条重要规律。
总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资料来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共同纲领》、82年《宪法》
3.金民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创新实践的科学总结》
2011年7月
4. 李学举《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地位的重大提升》(求是2009)
5.资料来源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2007年)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2012年)
2014年3月26日星期三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
基本政治制度
河南鹤壁鹤山区中山中学李晋保
职务、职称:政教员、中教一级通讯地址:鹤壁市鹤山区中山中学邮编:458020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