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时间:2019-05-14 19: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第一篇: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参观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土木

学号:U2

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实习时间:2012年9月14日

一、实习目的:

结合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土木工程地质学课本知识的了解; 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感知能力,增强对地质学的敏锐性; 丰富知识,开拓眼界。

二、实习内容:

9月14日周五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进行了参观。

1.地球奥秘展厅

通过磁悬浮地球仪、人造地震平台等现代展示手段,从独特的行星、地球的物质组成、大自然的精华——生物圈、不安稳的大地、大自然的雕塑家以及人与地球等方面,反映地球46亿年的沧桑和历史。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六大板块: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大洋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全球火山分布版图——世界上有4个主要火山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带,②地中海火山带,③大西洋海岭火山带,④东非火山带。

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生命起源展厅

2.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

从介绍生命起源始,依地质历史中的生物进化为主线排列,展示地球36亿年的进化史,突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等内容。其中以脊椎动物特别是恐龙的进化尤其引人注目。

3.珠宝展厅

介绍各类宝石、玉石等,有蓝宝石、红宝石、玛瑙石等知识,包含宝石/玉石的流光溢彩、宝石/玉石的世界、宝石/玉石的奸商以及宝石/玉石的趣话等等。

4.矿物展厅

矿物岩石展厅采集了数以百计的种类齐全、特征典型、精美独特的各类岩石标本,其中以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州龙、鱼龙化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世界海龙之王——黄果树安顺龙等化石最为珍贵,让我们真切去了解奇妙的矿物世界和岩石天地,让历史告诉未来。

矿产分类:金属矿产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重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以及分散元素金属矿产等。

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岩石是一定地质条件下,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89%。岩浆岩根据岩浆的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凝后形成的;在地下较浅处的侵入岩为浅成岩,如花岗斑岩;在地下较深处(一般指3km以下)的侵入岩为深成岩,如橄榄岩。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特别是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四类:超基性(SiO2<45%)、基性岩(SiO2:45%~53%)、中性岩(SiO2:53%~66%)、酸性岩(SiO2>66%)。

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沉积、淋滤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占地表面积的75%,占地壳总体积的5%。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变质岩

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或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中,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流体作用,在固态状态下使原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如大理岩、蛇纹岩均为变质岩。

镇馆之宝:

自然界神奇的造化——辉锑矿晶簇

辉锑矿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矿物,是提炼锑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造型美观的辉锑矿晶簇可作观赏石。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矿物岩石展厅,有一块产自我国江西德辉锑矿晶簇标本,造型优美,针状或柱状晶体长而完整,可谓神态天成,在世界上位居首位。

矿物世界的奇葩——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翠绿色。大量产出时可炼铜,质纯色美者可作工艺雕刻品的材料及装饰品,粉末可作绿色颜料。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产于我国广东阳春石碌的珍贵的孔雀石标本,块大色美,造型奇特,令人惊叹不已,在我国排名第一。

43亿年高龄的岩石——变成砾岩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叫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它保存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因而非常珍贵。

三、实习认识:

通过这次参观,我感受到了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深深地沉浸在精美绝伦的珠宝玉石世界、五光十色的矿物岩石天地里,我感到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自身的渺小,体会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地质学对地球、环境以及全人类的重要作用。

学好土木工程地质,未来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工程建筑安全运营就多了一分保证。

实习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每一门课,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_ _土木工程_________ 班级:__土木1005班______ 姓名:__蔡兴学__________ 学号:__U201015175______ 日期:__2012年9月14日__

(一).实习时间:2012年9月14日

(二).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三).实习目的:对自然地理学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真实的认识了解

(四).实习安排:组队达到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进行参观最后进行自由参观

(五).实习内容及过程:

1. 地球的奥秘展厅

①太阳系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②太阳系八大星系位置: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③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地幔-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④六大板块: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板块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

⑤全球火山分布版图:1)西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主要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方向的俯冲活动有关。环太平洋火山链集中了全球大部分火山,中国东部就被这条火山链包围着(2)东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主要与太平洋东面的小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科科斯、纳斯卡板块)向美洲板块的俯冲有关(3)大西洋火山活动区,与大西洋和非洲的裂开,以及地中海带的活动有关,⑥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⑦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⑧磁悬浮地球: 磁悬浮地球仪运用磁悬浮的科学原理,将地球仪在无任何支撑的及触点电的空中自转,展示地球的真实状态,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和精神享受。同时具有很高的欣赏和使用性,地球球面为标准的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各国疆域,版图及重要城市尽收眼底,寓教娱乐,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感受高科技产品的神气魅力。

2.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

①生命起源与进化:第一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十多亿年之间),即由非生命物质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逐步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生物进化过程(发生在三十亿年以前原始生命产生到现在),即由原始生命继续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经过漫长的过程直到发展为现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并且继续发展变化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雪球事件:新元古代是一个非常时代,大量的多细胞生物在此时产生,尤其是动物。人类的进化: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进化主要表现下颌骨后退,脑容量上升。

②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

太古代:在太古代的最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生命元素,如C,H,O,N等在强烈的宇宙射线、雷电轰击下首先形成简单有机分子,后发展为复杂有机分子,再形成准生命的凝聚体,进而由凝聚体进化成原始生命。在距今约33亿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大气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并出现了最早的、与生物活动相关的叠层石;到 31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细菌。在2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蓝绿藻形成叠层石,这表明这一时期地球上已经出现了游离氧以及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到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发现。

元古代:早期火山活动仍相当频繁,生物界仍处于缓慢,低水平进化阶段,生物主要是叠层石以及其中分离得到的生物成因有机碳和球状、丝状蓝藻化石,由于这些光合生物的发展,大气圈已有更多的氧气。

在19亿年前,大陆地壳不断增厚,开始发育有盖层沉积,地球表面始终保持着一种十分有利于生命发展的环境。蓝藻和细菌继续发展,到距今13亿年前,已有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绿藻出现。在元古代晚期,盖层沉积继续增厚,火山活动大为减弱,并出现广泛的冰川,从此地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气候环境,为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自然条件,著名的后生动物群—澳大利亚埃迪卡拉动物群就出现这个时期。

古生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45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Period),一般分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Cambrian 5.4亿年前)、奥陶纪(Ordovician 5亿年前)和志留纪(Silurian 4.35亿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Devonian 4.05亿年前)、石炭纪(Carboniferous 3.55亿年前)和二叠纪(Permian 2.95亿年前)。

中生代: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到中生代末,被子植物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重要地位。中生代末发生著名的生物绝灭事件,特别是恐龙类绝灭,菊石类全部绝灭。有人认为生物绝灭事件与地外小天体撞击地球有关,但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Cenozoic Era)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4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古近纪占了前三个世,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时间大约是6500万年前~2300万年前。新近纪占了中间两个世,中新世和上新世。时间大约是2300万年前~160万年前。第四纪占了最后两个世,更新世和全新世。时间大约是160万年前~今天。所以,第四纪也叫做人类纪或灵生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

③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不同的保存类型。

④梁氏关岭鱼龙化石: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梁氏关岭鱼龙属于大型鱼龙,体长8米多,形似鱼雷。该鱼龙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于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其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更为奇特的是,在这条鱼龙化石上还发现了它的皮肤化石,这在世界上极其罕见。

⑤黄果树安顺龙化石:黄果树安顺龙是海龙的一种,属

于海洋爬行动物。该化石长5米左右,体态修长,当年的游泳姿势一目了然。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从化石的长度和完整程度来说,该海龙化石在世界上位居第一。

⑥海百合化石:海百合化石因其外形似“百合花”而得名,是棘皮动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面积达15平方米,为世界之最。而且整个造型如花似画,令人叹为观止。

⑦黑龙江满州龙化石:黑龙江满州龙是一类大型的鸭嘴龙,体长10.50m,体高6.1m。该恐龙骨架产于黑龙江省嘉阴县,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因其含有50%的真化石,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成了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显著标志。

⑧埃迪卡拉动物群:距今6亿~5.43 亿年期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一个独特生物群,有关它们的分类位置争议颇多。通常保存于砂岩中,其中包括有真正的动物化石。

3.珠宝玉石展厅

①争奇斗艳的名贵宝石——五皇一后:在绚丽的天然宝石家族中,最为婀娜多姿、光彩夺目的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和珍珠,它们被誉为珠宝玉石界的“五皇一后”。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珠宝玉石展厅,以“五皇一后”为代表的名贵宝石陈列,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它们流光溢彩,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

②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岩石是一定地质条件下,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89%。岩浆岩根据岩浆的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凝后形成的;在地下较浅处的侵入岩为浅成岩,如花岗斑岩;在地下较深处(一般指3km以下)的侵入岩为深成岩,如橄榄岩。

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特别是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四类:超基性(SiO2<45%)、基性岩(SiO2:45%~53%)、中性岩(SiO2:53%~66%)、酸性岩(SiO2>66%)。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2.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沉积、淋滤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占地表面积的75%,占地壳总体积的5%。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或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中,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流体作用,在固态状态下使原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如大理岩、蛇纹岩均为变质岩。

4.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③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

绝大多数矿物是固体,也有少数呈液态或气体状态,如石油、天然气等。固体矿物按其内部构造可分为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结晶质矿物不仅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晶结构和一定的几何外形。如钻石。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结晶构造和几何外形,如欧泊。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是结晶质的。非晶质随着时间增长可自发转变为结晶质。

④ 辉锑矿晶簇;辉锑矿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矿物,是提炼锑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造型美观的辉锑矿晶簇可作观赏石。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矿物岩石展厅,有一块产自我国江西德辉锑矿晶簇标本,造型优美,针状或柱状晶体长而完整,可谓神态天成,在世界上位居首位。

⑤孔雀石: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翠绿色。大量产出时可炼铜,质纯色美者可作工艺雕刻品的材料及装饰品,粉末可作绿色颜料。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产于我国广东阳春石碌的珍贵的孔雀石标本,块大色美,造型奇特,令人惊叹不已,在我国排名第一。⑥变成砾岩: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叫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它保存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因而非常珍贵。

⑦硅化木:硅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原物质成分已被氧化硅交代,是最为常见的木化石类型。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七)实习感想

①收获

真切的看到了书本中提到的多种岩石;

通过立体模型的展示,大脑中对行星运动岩石转化等有更深刻的印象; 见到许多另人惊叹的东西,比如恐龙骨架,磁悬浮地球,水晶晶洞等。

②不足之处

去之前没有做足功课,很多的岩石看到了却记不清; 参观的时候光顾着自己照照片,没有仔细听讲解员解说。

第三篇: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一: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

地质实习报告

2013年7月23日~8月2日

一、实习目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土木工程地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土木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认识土木工程地质现象,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同时充分认识到土木工程地质实践对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实习的主要目的为以下几方面:

1.结合实践,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一定的野外学习实践能力,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并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3.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参观大型博物馆,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5.在实习观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土木工程地质等基本知识分析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原因。

6.掌握根据现场观察所得资料和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精神,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7.切身理解工地施工的具体情况、步骤、施工难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实习安排:

三、实习内容:

(1)学习使用地质罗盘仪和实习动员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臵,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臵(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臵),以及测定岩层各产状要素的具体数值。因此,本次实习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学会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在正式实习的第一天老师就带领我们在铁道学院向我们传授了罗盘仪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并且在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罗盘仪去判断岩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在听完老师的讲解之后,我们就开始分组学习使用罗盘仪。

随后老师带领我们到建工楼开地质实习动员会,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学院非常重视本次实习,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会议主要由徐林荣老师主持,他向大家系统地介绍了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教学要求、实习内容、详情安排、注意事项等。徐老师特别强调了本次实习的安全问题,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同学们也很认真的听讲了有关需要注意的事项。

(2)岳麓山地质现象的观看与学习

在实习的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岳麓山。老师带我去看了一个完美的褶曲——背斜,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我们测了此背斜两翼的岩层产状。在测完上述地方的岩层产状之后,我们还在岳麓山爱晚亭附近测其两侧的岩层产状,最后我们发现这两侧的岩层的倾向相反并且都指向外,故可判断在以前此处地方为背斜,由于各种风化作用使得其核部被侵蚀减少而形成谷。

(3)美丽的地质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的一天实习,不仅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让我大开眼界,深深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这一天,我们又一次把我们所学的岩石与土、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等相关知识学习了一遍。不过这次的学习与以往学习不同,这次的学习虽是自学,但却很深动形象。在看到各种岩石和矿物时,对照之前所学的与其相关的性质和特性,这样学习效果很好,而且记忆较深。

(4)娄底各种地质现象及地质工程的观看学习

棋梓桥水库附近的铁路旁沉积岩

沉积岩所特有的一大构造特征是化石,化石也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和区分地质年代的重要依据。娄底实习时,在娄邵铁路DK117+700m附近,老师还带领我们找到了很多生物化石,其中许多都是珊瑚和贝类的化石,由此可以知道这里在几百万年以前曾是海底,我们不禁感叹沧海桑田,也见证了地质作用的伟大。

原岩在变质因素作用下地质特性发生改变而生成的具有新特性的岩石。各种变质岩的存在条件,几乎跟它们的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如果在野外工作时,能识别出变质作用的类型,那么也就大体上能估计出其中有哪些具体的变质岩的种类了。根据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的因素来考虑变质作用的格局,实际上,也包括了变质作用的规模。其类型大体上划分为四种:接触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他们都是野外常遇到的。在实习中,我们在岳麓山见到的板岩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变质岩。板岩鉴定特征有:常见颜色为深灰、黑色;变余结构为常见变余泥状结构或致密结晶结构;板状构造;粘土及其他肉眼难辨矿物。

了解地质构造及其类型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有三种主要类型:倾斜岩层、褶皱和断裂。

岩层的空间分布状态称岩层产状。岩层按其产状可以分为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见到的比较多的是倾斜岩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棋梓桥水库铁路线附近的一大片倾斜岩层,其形态颇为壮观。

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为断裂构造。按照断裂后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无明显的相对位移,又可以分为节理和断层两种类型。实习过程中只有见到几处范围比较小的节理,且较多的是张节理,也有几处节理面较光滑故可判断为剪节理。在娄底一处铁路线附近我们看到了断层构造,该断层的断面较光滑,有明显的水平擦痕,在断面上存在矿物结晶体和构造角砾岩及阶步,故我们可以判断此处为平移断层。

认识边坡防护地质问题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边坡病害防治采取以防为主,辅以治理的原则。

整治原则的指导下,边坡病害整治主要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用工程防护技术、植物防护技术或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防治技术来进行。

1.坡面防护 防护措施主要有抹面、捶面、喷砂浆和喷混凝土、勾缝和灌浆、护面墙、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等方式。在娄邵铁路上行走,我们所见到就是一处片石护坡,据老师介绍片石护坡有浆砌片石和干砌片石两种类型,前者整体性好,后者有利于排水。两者外观基本一致,区别只是在于片石间是否含有砂浆。

2锚杆加固防护 稳边坡和可能失稳边坡,我们须采用边坡加固技术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然后再考虑坡面防护工程。边坡加固技术包括锚杆防护、抗滑桩防护和挡土墙防护等。坡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坡面岩石与基岩分离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适用于锚杆防护。这种防护还特别适用于岩层倾角接近边坡坡角和有裂隙的厚层岩石。

3.支挡工程 土墙是整治滑坡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抗滑挡土墙一般设臵在滑坡前缘,挡土墙基础必须深埋于滑动面(带)以下的稳定地层中,以免随滑体被推走。抗滑挡土墙可采用重力式和桩板式等,重力式挡土墙利用墙身重量来抗衡滑体,优点是取材容易、机械化要求不高、施工方便、见效快。在娄底市涟钢铁路专用线旁所采用的却是桩板式挡土墙,它以抗滑桩为主要构件。抗滑桩又称锚固桩,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抗滑支挡结构物,抗滑桩埋于稳定滑体中,依靠桩与桩周岩(土)体的相互嵌制作用把滑坡推力传递到稳定地层,利用稳定地层的锚固作用和被动抗力,使滑坡得到稳定。

四、实习总结:

转眼间,短暂而难忘的地质实习结束了。在这段实习时间里,学习到很多工程地质相关的知识这是毋庸臵疑的,而且大家都学到的都差不多,只是因个人学习能力不同而学习的深度不同而已。因此,在这方面的总结,大家都差不多,而我更想谈谈的是在这次实习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关于学习,我们真的不能死学,你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好,并不代表这门课程我就真正的学会了。有没有真正的理解,实践中一目了然,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次的实习,让我进一步的了解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句话。此次实习,还让我体会到自己的知识的缺陷和平时的学习方法的误区,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没有抓住重点的盲目学习,不仅学习起来很累,而且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精华。除此之外,本次实习还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土木者的不易,工作环境、条件没得选择,起早贪黑更是家常便饭,而且工作不许有任何的粗心大意,因为任何的一点大意,都可能威胁到很多人的生命安全。所谓的差之毫米失之千里,也许就是对土木工程最好的诠释了。然而,再苦再累,我们都不会畏惧,因为我们具备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最后,感学学校给予我们这样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实习虽然完了,但是我的路还很长,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好好的利用这次实习教会我的东西,继续努力,不断进取!

篇二: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XXX 班级: XXX

学号:XXX

指导老师:周建普教授

一、实习时间

2012年11月12日至2012年11月24日

二、实习地点

长沙市:岳麓山、猴子石大桥、南郊公园

娄底市:洛湛铁路娄邵段

冷水江市:波月洞

三、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和工作能力

2、掌握运用罗盘仪测量岩石产状的能力

3、学会分辨常见的造岩矿物和岩石,以及常见的地质构造,理解水的地质作用和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

4、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优良品质,掌握总结和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实习内容

1、矿物和岩石的分辨与鉴定

(1)矿物

鉴定时:先观察颜色

最后观察解理、断口及其它特征

(2)岩石

①岩浆岩:有明显的刺鼻气味,主要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辉石等

②沉积岩:多为层状,其结构有砾状结构、砂状结构、泥状结构和化学结构及生物化学结构

③变质岩:构造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和块状构造,常见矿物成分有粘土矿物、云母、石英、长石等等

2、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所谓产状,即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1)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与SW210°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篇三: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3、了解岩石的构造、结构、主要含有的矿物成分

4、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实习地点

焦作地区可进行实地实习的部分山区:缝山针地质公园、焦作市辉县薄壁宝泉水库、刘家后沟。

实习时间

2013年4月9日、4月14日

三、实习内容

(一)缝山针地质公园实习内容

对于土木工地质这门学科,是离不开实地实习的。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将它学好。所以,我们土木工程学院在焦作地区进行了一次生动的 地质实习活动。

4月9号上午,在老师及班委的带领下来到缝山针地质公园。起初韩老师向我们讲解这一地区的岩石走势,岩石分布状况,滑坡等

情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地表被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北部地面主要为中奥陶统、晚奥陶统形成的的石灰岩山脉。

岩石特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角砾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透镜状石英砂岩,与下统治里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治里组主要为条带状白云岩。

在缝山针公园,我们还看到了太古界的片麻岩。奥陶纪的石灰岩颜色为灰色,块状构造,在规模上也比较大,由于石灰岩的坚硬性能,所以注定了它是作为建筑用的材料。故在早期这里被作为采石场采石,山体受到破坏。随后韩老师又结合课本向我们讲解了焦作市政府面对山体的乱采所做的一系列治理,给我们具体实例对边坡治理方式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放眼望去,部分山体还处在裸露之中,滑坡处理还存在部分不足。最后老师主要讲解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地质罗盘的使用:使用前先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1、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

缝山针测量数据:

走向:162°倾向 : 77°倾角:27°

(二)薄壁及刘家后沟实习内容 在百家岩地区我们学院进行了第二次地质实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焦作地区的岩层有了详细的认识,而且锻炼了我们的体魄,从而取得了双重的收获。百家岩地区

首先由老师给我们讲解百家岩地区岩层分布,岩石结构。脱落下来的岩石大多为片麻岩,片麻岩主要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浅色矿物多为粒状的石英、长石,深色矿物多为 片状、针状的黑云母、角闪石等。深色和浅色矿物各自形成条带状相间排列,属于深变质岩。然后我们开始爬山,在上山的过程中有一些底砾岩,其成分与片麻岩相似。

第四篇: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参观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

姓名:

班级: 学号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

2011年6月

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的历史悠久、馆藏标本系统齐全。现馆藏标本总量55000余件,其中公开展出4000余件。博物馆的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主要陈列展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始建于1952年。建馆初期,标本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收藏历史,则己逾百年。其藏品乃是由几代地质学者上个世纪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建馆后,大多数新增标本为本校师生在科研、教学实习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标本,以及校友、国际友人等馈赠学校的标本。

恐龙展厅

第一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十多亿年之间),即由非生命物质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逐步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生物进化过程(发生在三十亿年以前原始生命产生到现在),即由原始生命继续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经过漫长的过程直到发展为现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并且继续发展变化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低等→高等

在给恐龙分类时,科学家们把恐龙分为两个目:蜥臀目和鸟臀目。1872年,著名动物学家西利先生根据恐龙“腰带结构”的差异,对恐龙作出了这个划分。前者有类似蜥蜴的三角形腰带,后者有与鸟差不多的四射状腰带。蜥臀目的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后来演化成四足行走的恐龙。蜥臀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兽脚亚目又分为三个次目:虚骨龙次目、肉食龙次目和恐爪龙次目。蜥脚形亚目又分成古脚龙(原蜥脚类)类、蜥脚龙类。

鸟臀目的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杂食性,除鸟脚亚目外,其余都是四足行走的动物。鸟臀目共有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不同的保存类型。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因模式种发现于中国四川宜宾马门溪而得名。此属动物全长22米,体躯高将近4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肋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肋可达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12个)、荐椎(4个)及尾椎(35个)相对较少。

地球物质展厅:

岩浆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89%。岩浆岩根据岩浆的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凝后形成的;在地下较浅处的侵入岩为浅成岩,如花岗斑岩;在地下较深处(一般指3km以下)的侵入岩为深成岩,如橄榄岩。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特别是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四类:超基性(SiO2<45%)、基性岩(SiO2:45%~53%)、中性岩(SiO2:53%~66%)、酸性岩(SiO2>66%)。

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在绚丽的天然宝石家族中,最为婀娜多姿、光彩夺目的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和珍珠,它们被誉为珠宝玉石界的“五皇一后”。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珠宝玉石展厅,以“五皇一后”为代表的名贵宝石陈列,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它们流光溢彩,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

岩石是一定地质条件下,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沉积、淋滤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占地表面积的75%,占地壳总体积的5%。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

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或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中,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流体作用,在固态状态下使原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如大理岩、蛇纹岩均为变质岩。

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绝大多数矿物是固体,也有少数呈液态或气体状态,如石油、天然气等。固体矿物按其内部构造可分为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结晶质矿物不仅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晶结构和一定的几何外形。如钻石。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结晶构造和几何外形,如欧泊。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是结晶质的。非晶质随着时间增长可自发转变为结晶质。

硅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原物质成分已被氧化硅交代,是最为常见的木化石类型。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地球科学展厅

由内到外:地核-地幔-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板块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

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第五篇: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3、了解岩石的构造、结构、主要含有的矿物成分

4、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实习地点

焦作地区可进行实地实习的部分山区:缝山针地质公园、焦作市辉县薄壁宝泉水库、刘家后沟。

实习时间

2013年4月9日、4月14日

三、实习内容

(一)缝山针地质公园实习内容

对于土木工地质这门学科,是离不开实地实习的。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将它学好。所以,我们土木工程学院在焦作地区进行了一次生动的 地质实习活动。

4月9号上午,在老师及班委的带领下来到缝山针地质公园。起初韩老师向我们讲解这一地区的岩石走势,岩石分布状况,滑坡等情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地表被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北部地面主要为中奥陶统、晚奥陶统形成的的石灰岩山脉。

岩石特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角砾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透镜状石英砂岩,与下统治里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治里组主要为条带状白云岩。

在缝山针公园,我们还看到了太古界的片麻岩。奥陶纪的石灰岩颜色为灰色,块状构造,在规模上也比较大,由于石灰岩的坚硬性能,所以注定了它是作为建筑用的材料。故在早期这里被作为采石场采石,山体受到破坏。随后韩老师又结合课本向我们讲解了焦作市政府面对山体的乱采所做的一系列治理,给我们具体实例对边坡治理方式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放眼望去,部分山体还处在裸露之中,滑坡处理还存在部分不足。最后老师主要讲解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地质罗盘的使用:使用前先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1、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

缝山针测量数据:

走向:162° 倾向 : 77° 倾角:27°

(二)薄壁及刘家后沟实习内容

在百家岩地区我们学院进行了第二次地质实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焦作地区的岩层有了详细的认识,而且锻炼了我们的体魄,从而取得了双重的收获。百家岩地区

首先由老师给我们讲解百家岩地区岩层分布,岩石结构。脱落下来的岩石大多为片麻岩,片麻岩主要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浅色矿物多为粒状的石英、长石,深色矿物多为 片状、针状的黑云母、角闪石等。深色和浅色矿物各自形成条带状相间排列,属于深变质岩。然后我们开始爬山,在上山的过程中有一些底砾岩,其成分与片麻岩相似。

位于某个地层组合底部的侵蚀面上,代表长期沉积间断以后,一个新的沉积时期开始的产物,故在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上时有所见。可以根据以下的特点予以判断:

①位于侵蚀面上,其砾石成分具有其下伏各岩层所成的砾石。②砾石的成分比较简单,常见的以石英质的砾石最多。③砾石的磨圆度良好,分选也好。④分布的范围不大,但分布的层位相当稳定。⑤同一底砾岩层中的砾石及砂粒,自下而上变细,磨圆度变好。

确定底砾岩存在与否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它既是划分地层(系、统、组)界线的标志,又是阐明地壳运动的标志,在此出现过沉积事件,是恢复古地理面貌、讨论区域地质发展阶段性等问题的重要资料。某些矿产的赋存,诸如金、铀、铜、金刚石、钼等也往往与底砾岩在一起。

然后我们继续爬山,在上山过程中有很多石英砂岩。

此地岩石为元古界震旦系,主要为紫红色,肉红色变质石英砂岩和石英岩,与下伏地层成角度不整合接触。矿石化学成分:二氧化硅>90%,还含有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五氧化二磷。具有明显的层理性,直立性较好,故是较好的工艺摆设材料,在很多公园或是校园中都可以看到其工艺品。随后,我们爬到了山顶,在山顶看到了石英砂岩直立性的一面。由照片我们可以看出其直立性非常好。

下午我们前往刘庄后沟实习,在途中看到了周围的护坡和村民用自然石堆砌成的护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在长时间的雨水天气里,也会被破坏。刘庄后沟主要为石炭系上统的太原组、本溪组,岩石特性:灰岩与砂岩、砂质泥岩、煤层或煤线层,灰岩中富含蜓、腕足类化石,泥岩中含有植物化石。在灰岩上仔细观察会看到很多腕足类化石,有些化石非常小,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发现。

在途中我们看到一处的灰岩大约有六七层。

本溪组岩石特性:为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及铝土岩,夹砂岩、砂质泥岩薄层,与下伏地层成不平行整合接触。在实习中,我们看到了很多铝土岩,多为乳白色,途中也看到很多村民在找铝土岩时的大大小小探坑,并且有些地方破坏较为严重。

四、通过这次实习总结

地质实习,学到了很多知识,深刻了解了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纪、震旦系的岩石构造及特性。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对焦作周围山区岩石有了更深的了解,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看到了山区的环境需要更大的保护,加强管理,禁止滥加开采。

下载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大全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3.学习运用罗盘仪......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绪论 2012年3月27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与地下工程专业同学在闫老师的带领下在焦作市北山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对于提高......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游览北京孤山寨地质公园 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到北京孤山寨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土木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引言 二、实习的目的 三、实习地区简介 四、实习内容记录 五、结束语 六、致谢 一、引言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租用的一门学科......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 实习概述 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格式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 前言 一、概述 实习地点:焦作缝山针公园 实习区基本情况概述 二、实习任务要求 了解地层的划分标准,能够将实习区出露的岩层和地质年代一一对应 认识......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学 院: 土木学院 班 级: 岩土13-2班姓 名: 王亚辉 学 号: 311307000823 河南理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