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日期问题中的算头不算尾原则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日期问题中的算头不算尾原则
在数学运算中,日期问题属于一种相对简单的题型,但是很多同学还是容易出错,经常都是因为多加了1或者少加了1,这一点上总是搞不清楚。这里可以借用会计计算中的“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原则来进行计算,就会比较清晰,也比较好掌握。
比如3月1日到4月30日是经过了多少天呢?我们知道3月份一共31天,4月份一共30天,有的同学就认为3月1日到4月30日就是经过了31+30=61天,那就错了。因为3月1日和4月30日头尾都计算进去了,所以就多算了一天。算头就不能算尾,算尾就不能算头,所以正确答案应当是61-1=60天。
为什么会有“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两句话的原则呢?其实两句话是一样的,但是有时算头简单、有时算尾简单。比如我们计算从3月1日到5月1日经过了多少天?就比较适合用“算头不算尾”,算3月1日、不算5月1日,那么经过的天数就是31+30=61天。如果我们计算从2月29日到4月30日,就比较适合用“算尾不算头”,算4月30日、不算2月29日,那么经过的天数就是31+30=61天。我们发现,两种方法都可以,看怎么计算较简单了。
再举个一般性的例子,从3月13日到8月24日经过了多少天呢?这种一般情况更适合采用“算尾不算头”原则。那就是31-13+30+31+30+31+24=164天。如果总结出来一个公式的话,那就是“经过天数=当月总天数-当日给出日期数+中间月份总天数+末月给出日期数”。
那时间再长点,经过了一年多甚至几年怎么算呢?比如从2014年3月13日到2015年8月24日经过了多少天呢?其实我们只需要看这个时间段内有没有包含着2月29日(闰年),如果没包含着2月29日,就在刚才计算基础上加365天即可,如果包含着2月29日,就在刚才计算基础上加366天即可。2014年3月13日到2015年8月24日中间没有包含着2月29日,所以经过的天数就是刚才计算的结果164+365=529天。时间再长些,从2010年3也13日到2017年8月24日经过了几天呢,就以此类推,可以先加上几个365,中间有几个2月29日再另加几就可以了。答案应该是164+7×365+2=2721天(经过了2012年2月29日和2016年2月29日)。
补充一个经济常识,在经济问题(利息、贴现、折旧、滞纳金等)天数的计算中,一般就是采用的“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的方法。
第二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几何问题中的智慧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几何问题中的智慧
几何问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中时常出现,这类问题往往和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技巧性。几何问题之所以比较受命题人的青睐,是因为几何问题考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比较少,而应用灵活的思维方式比较多,所以区分度也比较大。要想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动动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举出几个典型的例子,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例题1:四只蜘蛛从6×6米的正方形的四个角开始爬行,每只蜘蛛都向着它右边的那只爬去,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匀速朝中心移动。因此,蜘蛛们永远都处于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它们要想在中心位置会合,需要几分钟? A.3分钟 B.6分钟 C.10分钟 D.12分钟
【中公解析】当蜘蛛爬行时,它们所形成的正方形会变小,但是却始终保持着正方形的形状。每只蜘蛛经过的路线都和它右边的蜘蛛所形成的路径垂直相交。如果右边的蜘蛛不移动,那么这只蜘蛛会在相同的时间到达右边蜘蛛所在的位置。因此从相对移动来看,每只蜘蛛都爬行了6米,也就是600厘米,速度是1厘米每秒,爬行的时间是600秒,也就是10分钟。所以答案应该选C。
例题2:如图所示,三角形ABC有一内接矩形DFEB,已知AD长为4,EC长为9,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A.16 B.25 C.36 D.9 A 4 D F B C E 9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解析】将三角形ABC补成一个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实际上是等于一个长和宽分别是4和9的矩形的面积,所以答案应该选C。A G D H B E C
例题3:ABCD是一个正方形,边长为4,DEFG是一个矩形,其中DG=5,求DE的长度 A.3.2 B.3.6 C.4.2 D.4.8 E D A C F B G
【中公解析】因为正方形ABCD的面积可以用AD×AB计算,长方形EFDG的面积可以用DG×FG计算,因此正方形和矩形的面积相等,所以DE的长为4×4÷5=3.2,选A 几何问题的题目难度虽然不大,但是需要用灵活的思维方式去应对,否则即便计算出最后的结果,也浪费了大把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少动笔。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平时要多加练习,争取能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凡标注来源“中公教育山东分校(http://sd.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第三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命题解题技巧
中公教育专家相信大家在备考公务员考试过程中一定见过这种类型的题目: 【例1】如果小明爱吃西瓜,那么他不爱吃香蕉;如果小明不爱吃香蕉,那么他一定不爱吃西瓜。那么,小明是否爱吃西瓜呢? 【例2】如果上帝能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他就不是万能的;如果上帝不能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他也不是万能的。那么,上帝到底是不是万能的呢? 【例3】如果汤姆不是罪犯,那么大卫或者彼得是罪犯;如果汤姆不是罪犯,那么大卫不是罪犯且彼得也不是罪犯。那么,谁是罪犯? 》》更多、更全行测技巧、考点大全、行测每日一练 尽在中公教育行测频道《《 大家遇到这样的题目,一看到“如果,那么”,便会写出推出关系,但写完之后会发现不对啊,比如例1:
爱吃西瓜⇒不爱吃香蕉;不爱吃香蕉⇒不爱吃西瓜。最后得到:爱吃西瓜⇒不爱吃西瓜。同学们做到这里会觉得,惊了!什么题目!绝对出错了!其实不然,对于这种题目,我们有特殊的解法:
【方法剖析】
1.A⇒B,非A⇒B:则B一定为真。
大家想想:如果我考上了,我就嫁给你,没考上也嫁给你,最后是不是都要嫁给你啊?这就是我们的二难推理,明白了最基础的一条,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变式。
2.A⇒B,A⇒非B:则A一定为假。
咱们把上式变逆否:非B⇒非A,B⇒非A。大家想想:如果我没钱,我不嫁给你。如果我有钱也不嫁给你。那最后是不是都没嫁给你啊?非A一定为真,则A一定为假。
3.A⇒B,非B⇒A:则B一定为真。
其实这个变式就是将1式中的第二个小式子变了个逆否命题,所以掌握了前两条也要掌握他们的变式。
下面我们来与出题人针锋相对,来一场强者的较量,去解决一下最开始的题目: 【例1】
【答案】不爱吃西瓜。【思路点拨】
爱吃西瓜⇒不爱吃香蕉;2.不爱吃香蕉⇒不爱吃西瓜。把1式做个逆否:
3.爱吃香蕉⇒不爱吃西瓜。
仔细观察2和3,是不是我们刚才提到的A⇒B,非A⇒B:则B一定为真。则不爱吃西瓜一定为真。
【例2】
【答案】上帝不是万能的。【思路点拨】
1.能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不是万能的;2.不能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不是万能的。1.A⇒非B;2.非A⇒非B。
则非B一定为真,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
第三题,作为练习,大家回去自己研究。相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我们可能性推理中一些大家认为是错误的题目巧妙的解决。
第四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类比推理解题技
巧
建议各位考生这一阶段可进行专项复习,查缺补漏,针对不足,取长补短。接下来可以做真题试卷和模拟试卷,积累答题经验。如何在考试前一周的时间内快速提高行测分数,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首先如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国考真题的试卷的话,该马上找到一套历年来的真题试卷,掐着时间120分钟,认真的做一做真题,一方面检测一下自己做题的时间和效率,规定时间内能否把该做的题目做完,另一方面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在考试前熟悉整张行测试卷的内容设置。在做题时不要直接把答案写在卷子上,写在旁边的草纸上,这样有助于下次再熟悉题目的时候重复利用。
其次在做这几套真题的过程中应该整理一个笔记。这个笔记主要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整理错题;一部分自己梳理历年来的考情,考试侧重点;最后一部分梳理各个题型出题人的出题规律或者是选项设错的一些规律。这样有助于短期内快速提高行测分数。
类比推理这类题型比较重要,考试题量10道题,有很多考生对于这类题型很头疼,不知道如何入手,所以在考前一周如何能高效解这类题目,提高准确率在这里进行介绍,希望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类比推理部分的考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两项式,三项式,和括号式。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逻辑关系、言语关系、经验常识、历史文化常识、学科知识等。这种题型题干和选项的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做题的准确率确实很低,总结了一下考生经常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考点没有熟练掌握,不知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2:做题顺序不对,应该先横向再纵向。
3:没有合理掌握做题的方法,过于依赖造句子的方法。
一、先横再纵,分析题干词语内容间的关系即从考点出发。例1:烟锁池塘柳:金木水火土
A、皓月:乾坤 B、氧化:人气
C、四书五经:甲乙丙丁 D、雾罩黄山松:东西南北中
【解析】:看到这道题目之后大家,就语感而言大家更倾向于D,会觉得该项与题干更为对应。但是需要知道的前提是,类比推理考察的是我们类比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分析和理解题干词语之间的关系之后,根据这个关系再去找到一组与之关系相近和相似的选项,此种题型并不是言语的题型,所以不应从语感来出发,而应该从逻辑的角度出发。显然,D是错误选项。那么我们就必须首先来关注题干:“烟锁池塘柳:金木水火土”之间的关系,可以得知,金木水火土是烟锁池塘柳五个字的偏旁部首。根据这一关系去寻求与其相近相似的选项,则B项满足,氧化的偏旁部首就是人气。故B为正确答案。
二、方法不恰当,过度依赖造句子的方式 例2:道路:行人:车辆 A: 脑袋:头发:眼睛 B:月亮:嫦娥:后羿 C:眼镜:鼻子:眼睛 D:手提包:手机:钱包
【解析】:有的同学对于考点掌握的并不是很充分,没有横向看出题中的考点,所以采取了造句子的方式,题干行人和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然后造句子发现A.D均可以,所以对于这类题型一定到先从考点出发,首先题干是位置关系,而A是组成关系,头发和眼睛是脑袋的一部分排除,B后羿不在月亮上,在月亮上的应该是吴刚,关系不匹配排除,C应该是眼镜可以架在鼻子和眼睛上,位置关系反了排除,D符合所以答案为D.
第五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削弱型题目解题技巧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削弱型题目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已经进入微分时代,要想赢得公考,要想战胜对手,就需要考生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并且强化练习。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推理一直都是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可能性推理的题目比重越来越大,这种转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要求更高了。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一定要把握一定技巧,进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
削弱型题型是可能性推理中的常考题型,其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或最不能)削弱题干的选项。这种题型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难点。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快速、准确地解答削弱型题目,这里给大家分享两种方法:因果倒置和另有他因。
(1)因果倒置
题干中两种现象A和B相关,结论指出A是B的原因,要削弱它,只要说明B是A的原因,就可以达到目的。这就是“因果倒置“的方法。
【例题】某学院最近进行了一项有关奖学金对学习效率是否有促进作用的调查,结果表明: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比那些没有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平均要高出25%。调查的内容包括自习的出勤率、完成作业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日平均阅读量等许多指标。这充分说明,奖学金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中公教育版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的论证? A.获得奖学金通常是因为那些同学有好的学习习惯和高的学习效率。B.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可以更容易改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效率。C.学习效率低的同学通常学习时间长而缺少正常的休息。
D.对学习效率的高低跟奖学金的多少的关系的研究应当采取定量方法进行。
【中公解析】 正确答案:A。题干的论证为因为奖学金所以学习效率提高了。选项A指出不是因为得奖学金所以学习效率才高,而是因为学习效率高才得奖学金,因果倒置的削弱方法。选项B指出得奖学金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题干的论证。选项C和D为无关选项。
(2)另有他因
题干中常常会给出一个结论,并分析导致结果出现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证明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就可以达到削弱题干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另有他因”。从历年真题中不难发现,这种情况在选项中出现频率较高,因此考生也要重点掌握。
【例题】H国赤道雨林的面积每年以惊人的比例减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但是,卫星照片的数据显示,去年H国雨林面积的缩小比例明显低于往年。去年,H国政府支出数百万美元用以制止滥砍滥伐和防止森林火灾。H国政府宣称,上述卫星照片的数据说明,本国政府保护赤道雨林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公教育版权。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H国政府的上述结论? A、去年H国用以保护赤道雨林的财政投入明显低于往年。B、与H国毗邻的G国的赤道雨林的面积并未缩小。C、去年H国的旱季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大面积持续降雨。D、H国用于雨林保护的费用只占财政支出的很小比例。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C。H国的结论是:本国政府保护赤道雨林的努力使得H国雨林面积的缩小比例明显低于往年。选项C,说明雨林面积的缩小比例明显低于往年,是由于天气原因,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A、D项,不管投入多少,但只要是取得了效果,就可以说是由于H国政府保护雨林的努力,导致了雨林面积的缩小比例明显低于往年,不能削弱题干。B项,G国的雨林面积没有减少不能说明了H国保护努力没有效果,所以不能削弱题干。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削弱型题目,考生需要不断训练分析题干的能力,去寻找题干中的论据及结论,思考论证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同时熟练掌握常见的削弱方法。相信只要把这些工作做好,考生就一定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凡标注来源“中公教育山东分校(http://sd.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