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次与企业合作接待的难忘经历——办公宦工作失误案例
一次与企业合作接待的难忘经历——办公宦工作失误案例
姜秀彬
2010年4月6日,我市引进的一个大项目举行奠基仪式,企业方邀请了市、省及中央等领导40余人。仪式结束后,企业在中午及晚上宴请部分领导。整个活动由企业方负责总体安排,市委办公室协助承担相关的行政接待工作。由于较少接到类似的与企业合作的任务,有些事情考虑不周全,在整个活动中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
一、衔接不细致
在接到任务后,我们把精力主要放在协助企业方安排食宿方面。但是,对于办公室其他科室承担的工作不了解,导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出现了比较忙乱的现象,这也是后面工作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例一:在安排接待工作时,企业方说他们负责接待手册的制作,但他们在印制接待手册的时候,我们没有主动要求添加上食宿安排表,结果有些领导到达酒店后,没能在第一时间清楚食宿的具体安排情况,导致服务滞后、工作忙乱。例二:因为衔接上的不明确,导致中午车辆调度时场面比较混乱。有部分领导午餐后要离开,督查室工作人员当时已经在酒店外面调整大部队车辆及警车,我们出去以后按照顺序又把市、省领导的车辆作了调整,此时所有领导的车辆及驾驶员都在院子里等候出发,但是我们想当然地以为我市去送行的领导车辆也由督查室人员协调安排,所以就没有再去对接落实,结果领导从酒店出来后,我们才知道没有安排送行车辆,而此时送行车辆已无法进入现场了,最后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才将车辆调整好,延误了市、省领导出发。
二、请示汇报不及时
在人员的落实及安排上存在比较大的不足。比如:有一位上级领导飞机晚点了,市里领导建议单独安排一桌,但是企业方坚持安排在主桌预留位置。我们当时则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方面在主桌给上级领导留下位置,一方面单独给安排了另一个房间,但是安排之后没有再向领导汇报,上级领导到达后,接待领导因为不清楚房间安排情况,致使现场比较忙乱。
三、工作不细致
本次活动范围比较广,参与人员比较多,且很多人互相不认识。因为企业方负责房卡发放,领导秘书及司机的房间及联系方式我们都是后来向企业方索取的,我们这边没有积极主动去落实,导致失误发生。比如:在安排省领导司机的晚餐时,一开始企业方将用餐地点放在大厅,后来又临时变更了部分领导工作人员的就餐地点。我们向企业方索取了有关省、市领导司机的电话,但因为掌握的电话号码不全且司机基本上互相不认识,此时恰巧有一位省领导的司机我们以前接触过,当时就让他帮忙找找,但是最后还是把一位省领导司机给落下了,而我们也没有进一步仔细核实人数,只是口头上问了问人都齐了没有,他们说齐了,我们就让起菜了,结果等这位司机来了后没有位置了,饭菜也基本上吃完了,我们只好把他安排到另外一桌。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性,我们也明白了与企业合作时应该重点注意的内容。因为企业与机关的性质不同,所以工作标准、出发点也就不同。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及时与企业搞好全面对接,不能放手不管,要全盘掌握企业的工作安排部署及落实情况,全方位地去掌控、核实、协助、把关。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委办公室)
第二篇:《一次难忘的订餐经历》案例分析(精选)
《一次难忘的订餐经历》案例分析 沟通过程
1、主体发送者:作者刘秀玲
2、编码:(1)一次编码,公司要筹办一次讲座,需要订餐,作者决定暂订70份,在讲座结束前10分钟也就是11:30送到。因此作者晚上去沃尔玛购物的时候决定去旁边的麦当劳餐厅看一下,虽然开始没决定到这里订餐,但是当她看到身上带着学生气息的经理后决定在这家餐厅订餐了,因为她觉得她应该是一个工作细心的人。因此作者跟经理陈述了自己的要求:时间是上午,强调11:30送到,先预定70份套餐,选择了4种口味,具体数量将于第二天上午10点前确定,送餐地点在珠江大学学院科技楼3楼的讲学厅;(2)二次编码,第二天9:55的时候,作者打电话给经理订了100份套餐,还叮嘱了可乐跟汉堡要分开放;(3)三次编码,打电话问送餐的时间问题;(4)四次编码,再次打电话问送餐的情况,并询问送餐员电话;(5)五次编码,送餐情况(6)六次编码,再次打电话问送餐员情况,并要求送餐员联系作者;(7)七次编码,希望能够退餐,因为是因为送餐迟到20分钟导致20份套餐没有送出。
3、渠道:口头沟通
4、解码:(1)一次解码,预定70份套餐,四种套餐,具体数量第二天上午10点前确定;(2)二次解码,100份套餐,可乐跟汉堡要分开放;(3)三次解码,送餐到达时间;(4)四次解码,送餐时间情况以及送餐员电话;(5)五次解码,送餐的情况;(6)六次编码,送餐员到了哪里以及送餐员电话;(7)七次解码,要求退餐。
5、客体/接受者:经理
6、反馈:(1)一次反馈,时间及套餐都可以保证;(2)二次反馈,没有问题;(3)三次反馈,送餐的同事已经出来了,应该最多十分钟就到了;(4)四次反馈,送餐员已经出门十多分钟了,但是没有给电话;(5)六次反馈,快到了;
(6)六次反馈,送餐员已经到了,但没说到了哪里;(7)七次反馈,同意退回15份套餐。
7、噪声:内部噪声,作者认为餐厅经理是一个工作细心的人,同时作者自认为出租车司机清楚珠江大学的位置;外部噪声,女经理执意不让作者跟送餐员直接联系,受此外部影响,使作者接受外部信息受到影响。
8、背景:作者自认为出租车司机清楚珠江大学的位置;讲座提前35分钟结束了。
沟通障碍
1、没有与合作方主讲人约定好讲座具体结束时间。
2、没有提醒女经理选择正确的交通方式,以免延长送餐途中的时间。
3、经理没有正确的解码,即没有早点将送餐员的电话给作者。评价
1、这是一个复杂的沟通过程,作者进行了多次编码,因此就必然有多次的解码以及反馈。
2、我们组成员很难准确的把握好沟通障碍存在于哪个地方。
3、对于内外部噪声也确定的不是很准确。成员
组长:熊家祁
组员:杨武光、吴昌盛、罗明浩、刘其宁 评分
杨武光:优秀
吴昌盛:良好
罗明浩:良好
刘其宁:中
第三篇: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与反思陈晶容
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青坪小学:陈晶容
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优势互补,学生可能变得更加完善。合作学习既能解决彼此的矛盾和冲突,又能弥补因个性差异带来的知识上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将个体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和个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完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1、分小组研讨“晏子反击”,画出有关句子,想一想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的?你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什么?
2、根据讨论的意见,一人扮楚王,一人扮晏子,表演楚王和晏子的对话。
要求:组长负责安排本组人在本次活动中的任务,并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督促同学积极参与确保按时完成指定任务。选出一名主持人,激励各组员积极参与活动,各抒己见,及时提醒其他成员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选出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各人意见,以备全班交流。在这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看到了学生都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因为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所以他们的学习比平时主动了许多,平时“少言寡语”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敢说了敢问了。在汇报时,组内同学拧成一股绳,各小组间互不相让,连平时从不爱举手的同学都争抢着回答问题,他们的集体观念得到加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信心也随之增加。要想成功的组织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合理的要求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全班交流后,各小组根据讨论后的意见组织表演。第一,每个人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最后由组长决定。第二,别人表演时,自己要仔细听,认真看,对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巡视及时指导或提示,选出几组准备的比较充分的学生进行汇报,最后师生共同对此次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我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而且坚持训练他们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和分工。
长此以往,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顺利地开展,才能徜徉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才能在合作学习这一方式中驾驭自己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