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er Labs提供专业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服务

时间:2019-05-14 03:5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Romer Labs提供专业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服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Romer Labs提供专业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服务》。

第一篇:Romer Labs提供专业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cn

Romer Labs提供专业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服务

作者:逯文娟 王东杰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3年第05期

Romer Labs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致力于确保从原料到加工再到成品的整条供应链中各阶段检测结果的高品质。其产品和服务面向整个农业和食品价值链,从产地农场的筛查,到尖端的检测实验室。

第二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

第五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而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规范,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配备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对食品进行自行检查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送检。

一、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我国《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这里所说的“感官性状异常”是指食品失去了 正常应有的感官性状,出现理化性质异常或者因微生物污染发生感官性状,或者是食品发生不良改变或污染的外在警示。

(一)感官检验的概念

各种食品都具有一定的感官特征,如色泽、风味、气味、组织状态、硬度等。感官指标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食品品质和质量的变化,而这些指标的变化有时是理化分析所不能发现的。人的感官是十分敏感而有效的综合检测器,可以克服理化分析方法的不足,对食品品质、营养、卫生、安全等做出综合性的直观判定。感官检验不仅是一门经验,也是一门科学,很多食品标准都规定了相应的感官指标,并在食品安全把关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感官检验在食品原材料特别是食用农产品的进货检验,食品及其原料的贮藏、保鲜,半成品和成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感官检验的种类

按检验时所利用的感觉器官,感官检验可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和触觉检验等。

1.视觉检验.视觉检验即用肉眼观察食品的形态特征。视觉检验在感官检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几乎所有产品的感官检验都离不开视觉检验。如观察肉制品色泽是否正常,观察饮料是否有杂质等。

视觉检验不宜在灯光下进行,最好在自然、充足的日光下进行。因为灯光会给食品视觉判断造成假象,形成错觉。

2.嗅觉检验

嗅觉检验是用鼻辨别各种气味特征。人的嗅觉非常灵敏,有时可以分辨一般方法和仪器不能发现的轻微变化。如鱼、肉蛋白质的最初分解和油脂的早期酸败,其理化指标变化不大,但敏感的嗅觉可以察觉到特有的氨味和哈喇味。

气味是由食品中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物质引起,它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温度低时挥发慢,气味轻;反之则气味浓。因此,可把样品稍加热,或取少许样品于洁净的手掌上摩擦、哈热气,再进行嗅觉检验。

嗅觉器官长时间受气味刺激会疲劳而降低灵敏度,因此,进行嗅觉检验时应由轻气味

到浓气味的顺序进行,检验一段时间后,应休息一会儿。

3.味觉检验

味觉是由舌面和口腔内味觉细胞即味蕾产生的,基本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其余味觉都是由基本味觉组成的混合味觉。味蕾的灵敏度与食品的温度有密切关系,味觉检验的最佳温度为20℃~40℃,温度过高会使味蕾麻木,温度过低会降低味蕾的敏感度。

味觉检验前不要吸烟或吃刺激性食物,以免降低味觉灵敏度。检验时取少量被检食品放入口中,细心品尝,然后吐出,不要咽下,用温水漱口。若连续检验几种样品,应由味淡到味浓顺序进行,每品尝一种样品后用温水漱口,以减少相互影响。不要对已有腐败变质现象的食品进行味觉检验。

4.触觉检验 触觉检验主要是借助手、皮肤等组织或器官的触觉神经来检验食品的弹性、韧性、紧密程度等。如对谷物可以抓起一把,凭手感判断其水分含量;根据肉类弹性判断其品质和新鲜程度等。此外,在品尝食品时,除了味觉外,还有脆性、黏性、弹性、硬度、冷热油腻性和接触压力等触觉。

进行感官检验时,通常先进行视觉检验,再进行嗅觉检验,然后进行味觉和触觉检验。

(三)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

1.感官检验的实验室要求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建立感官检验实验室。感官检验实验室应远离其他实验室,要求安静、隔音和整洁,不受外界干扰,无异味,具有令人心情愉快的自然色调,给检验人员以舒适感,使其注意力集中。

2.感官检验人员的要求

感官检验人员应健康状况良好,不嗜烟酒,无食品偏爱习惯,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对感觉内容有确切的表达能力。

3.感官检验前的准备

待检样品应有足够数量,保证有3次以上的品尝次数,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检验时的样品温度视该食品的饮食习惯而定。盛放样品的器皿应洁净无气味,色泽、大小一致,条件允许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纸质或塑料器皿。感官检验宜在饭后2~3小时内进行,避免过饱或过饥状态。检验前30分钟不得吸烟、饮酒,不得吃强刺激性食物。

(四)主要食品及原料的感官检验

1.大米的感官检验

(1)色泽检验。将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其外观并注意有无生虫及杂质。优质大米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次质大米呈白色或微淡黄色,透明度差或不透明;劣质大米中霉变的米粒色泽差,表面呈绿色、黄色、灰褐色、黑色等。

(2)外观检验。优质大米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完整,很少有碎米,无虫,不含杂质;次质大米的米粒大小不均,饱满程度差,碎米较多,粒面发毛,生虫,有杂质;劣质大米有结块,组织疏松,表面可见霉丝。

(3)气味检验。取少量样品于手掌上,用口向其吹一口热气,然后立即嗅其气味。优质大米具有正常的香气味,无其他异味;次质大米微有异味;劣质大米,有霉变气味、酸臭味、腐败味或者其他异味。

(4)滋味检验。取少量样品进行嘴嚼,或磨碎后再品尝。遇有可疑情况时,可将样品加水煮沸后品尝。优质大米味佳、微甜,无任何异味;次质大米乏味或微有异味:劣质大米有酸味、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5)新鲜度检验。新米是指用当年生产的稻谷经碾磨加工出来的大米。陈米是指非当年生产的稻谷经碾磨加工出来的大米,或大米存放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新大米色白,富有光泽,气味清新,韧性强,不易断裂;做成的饭口感好,香味浓,有韧性,饱腹时间长。陈米皮层厚,光泽减少,米粒坚硬,脆性大,易断裂;做成的饭口感差,粗糙,香味淡,营养价值下降,饱腹时间短。

2.面粉的感官检验

(1)色泽检验。将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然后与适当的标准颜色或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优质面粉呈白色或微黄色,不发暗,无杂色;次质面粉色泽暗淡;劣质面粉呈灰白色或深黄色,发暗,色泽不匀。

(2)组织状态检验。将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有无发霉、结块、生虫及杂质等,然后用手捻捏,以试手感。优质面粉应呈细粉末状,不含杂质,手指捻捏时无粗粒感,无虫子和结块,置手中紧捏后放开不成团;次质面粉则手捏时有粗粒感,生虫或有杂质;劣质面粉吸潮后霉变,有结块或手捏成团。

(3)气味检验。取少量样品于手掌上,用囗吹气使之稍热,立即闻之;为了增强气味,也可将样品置于有塞的瓶中,加入60℃热水,紧塞片刻,然后将水倒出嗅其气味。优质面粉具有面粉的正常气味,无其他异味;次质面粉微有异味;劣质面粉有霉臭味、酸 味、煤油味或其他异味。

(4)滋味检验。取少量样品细嚼,遇有可疑情况,应将样品加水煮沸后尝之。优质面粉味道可口,淡而味甜,没有发酸、刺喉、发苦以及异样滋味,嘴嚼时没有沙粒感:次质面粉淡而乏味,微有异味,嘴嚼时有沙粒感;劣质面粉有苦味、酸味、甜味或其他异味,有刺喉感。

3.猪肉感官检验

(1)外观检验。新鲜猪肉表面有一层微干或微湿的外膜,呈暗灰色,有光泽,切断面稍湿、不黏手,肉汁透明:次鲜猪肉表面有一层风干或潮湿的外膜,呈暗灰色,无光泽,切断面色泽比新鲜肉暗,有黏性,肉汁浑浊;变质猪肉表面外膜极度干燥或黏手,呈灰色或淡绿色,发黏并有霉变现象,切断面呈暗灰色或淡绿色,很黏,肉汁严重浑浊。

(2)气味检验。新鲜猪肉具有其相应的正常气味;次鲜猪肉的表皮具有轻微的氨味、酸味或酸霉味,但在肉的深层没有这些气味;变质猪肉不论在肉的表层还是深层均有一定的腐臭气味。

(3)弹性检验。新鲜猪肉质地紧密,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次鲜猪肉质地比新鲜肉柔软、弹性小,用指头按压凹陷后不能完全复原;变质猪肉由于组织分解严重,失去原有弹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用指头按压后凹陷,不但不能复原,有时手指还可能把肉刺穿。

(4)脂肪检验。新鲜猪肉脂肪呈白色,具有光泽,有时也呈肌肉红色,柔软而富有弹性;次鲜猪肉脂肪呈灰色,无光泽,容易黏手,有时略带油脂酸败味和哈喇味;变质猪肉脂肪表面污秽,有黏液,霉变呈淡绿色,脂肪组织很软,具有明显的油脂酸败气味。

(5)肉汤检验。新鲜猪肉肉汤透明、芳香,汤表面聚有大量油滴,具有油脂气味,滋味鲜美;次鲜猪肉肉汤浑浊,汤表面浮油滴较少,没有鲜香滋味,常带有轻微的油脂酸败气味及味道;变质猪肉肉汤极浑浊,汤内漂浮有絮状烂肉片,汤表面几乎无油漓,具有浓厚的油脂酸败味或腐败臭味。

(6)注水肉的鉴别。注水猪肉肌肉缺乏光泽,表面有水淋淋的亮光,手触弹性差,无黏性,猪肉切面有水顺刀流出。将普通薄纸贴在猪肉表面,贴上的纸容易揭下(新鲜猪肉表面由于有一定黏性,贴上的纸不易笋下)。将卫生纸或滤纸贴在刚切开的切面上,会有明显的浸润。用卷烟纸贴在肌肉切面上数分钟,揭下后用火柴点燃,如有明火,说明纸上有油,这是没有注水的猪肉;反之,则是注水的猪肉。

4.鲜鱼感官检验

首先观察其眼睛和鳃,然后检查其全身和鳞片,并同时用一块洁净的吸水纸吸鳞片上的黏液以观察和嗅闻,鉴别黏液的质量。必要时用竹签刺人鱼肉中,拔出后立即闻其气味,或者切割小块鱼肉,煮沸后测定鱼汤的气味和滋味。

(1)眼球检验。新鲜鱼眼球饱满凸出,透明清澈,有弹性。眼睛黑白分明,无黏液分泌物;次鲜鱼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皱,稍变浑浊,有时眼内溢血发红;变质鱼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破裂,眼睛有黏液分泌物。

(2)鱼鳃检验。新鲜鱼鳃丝清晰呈鲜红色或樱红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无异臭味;次鲜鱼鳃色变暗,呈灰红色或灰紫色,黏液轻度腥臭,气味不佳;变质鱼鳃呈褐色或绿褐色,有污秽或绿色黏液,有异臭味。

(3)体表检验。新鲜鱼有透明的黏液,鳞片完整,有光泽,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鲳鱼、大黄鱼、小黄鱼除外);次鲜鱼黏液黏腻而浑浊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变质鱼体表暗淡无光,表面附有污秽黏液,鳞片与鱼皮脱离殆尽,具有腐臭味。

(4)肌肉检验。新鲜鱼肌肉坚实有弹性,肌纤维清晰,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肌肉切面有光泽;次鲜鱼肌肉稍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较慢,稍有腥臭味,肌肉切面有光泽;变质鱼肌肉松散,鱼骨易于分离。弹性差或没有弹性,指压后形成的凹陷不能恢复,用手指可将鱼肉刺穿。

(5)腹部外观检验。新鲜鱼腹部不膨胀,肛门呈白色、凹陷。次鲜鱼腹部膨胀不明显,肛门稍突出。变质鱼腹部膨胀、变软或破裂,表面呈灰暗色或有淡绿色斑点,肛门突出或破裂。

5.鲜蛋感官检验

鲜蛋感官检验分为蛋壳检验、透视检验和打开检验。

(1)蛋壳检验

1视觉检验。优质鲜蛋蛋壳清洁、完整、无光泽,壳上有一层白霜,色泽鲜明:次质鲜蛋蛋壳发暗、有裂纹、格窝现象,蛋壳破损、蛋清外溢或壳外有轻度霉斑等;劣质鲜蛋蛋壳表面的粉霜脱落,壳色油亮,呈乌黑色或暗黑色,有油样浸出,有较多或较大的霉斑。

2触觉检验。即用手摸蛋壳的表面是否粗糙,掂量蛋的轻重,把蛋放在手掌心上翻转等。优质鲜蛋蛋壳粗糙,手掂适当;次质鲜蛋蛋壳破碎,蛋白溢出,重量轻,在手掌上自转时总是一面向下(贴壳蛋);劣质鲜蛋手摸有光滑感,掂量时重量过轻或过重。

3听觉检验。把蛋拿在手上,轻轻抖动使蛋与蛋相互碰击,或是手握蛋摇动,细听起声。优质鲜蛋蛋与蛋碰击声音清脆,手握蛋摇动无声;次质鲜蛋蛋与蛋碰击发出哑声(裂纹蛋)手摇动时内容物有流动感;劣质鲜蛋蛋与蛋碰击发出嘎嘎声(孵化蛋)、空空声(水花蛋)等异样声音。手握蛋摇动时内容物有晃动声。

4嗅觉检验。向蛋壳上轻轻哈一囗热气,然后用鼻子嗅其气味;优质鲜蛋有轻微的生石灰味;次质鲜蛋有轻微的生石灰味或轻度霉味:劣质鲜蛋有霉味、酸味、臭味等不良气味。

(2)透视检验。在暗室中用手握住蛋体紧贴在照蛋器的光线口上,前后、上下、左右来回轻轻转动,依靠光线观察蛋壳有无裂纹、气室大小、蛋黄移动的影子、内容物澄明度、蛋内异物,以及蛋壳内表面霉斑、胚的发育等情况。在市场上无暗室或照蛋设备时,可用手电筒围上暗色纸筒(照蛋端直径稍小于蛋)进行检验。如有阳光,也可用纸筒对着阳光直接观察。

①优质鲜蛋。气室直径小于11mm,整个蛋呈微红色,蛋黄略见阴影或无阴影,位于中央,不移动,蛋壳无裂纹。

②次质鲜蛋。蛋壳有裂纹,蛋黄部呈鲜红色小血圈,圈中及边缘呈现稍许血丝,蛋黄透光度增强而蛋黄周围有阴影,气室直径大于11mm。蛋壳某一部位呈绿色或黑色,蛋黄部完整,散如云状,蛋壳膜内壁有霉点,蛋内有活动的阴影。

③劣质鲜蛋。透视时黄、白混杂不清,呈均匀灰黄色,蛋全部或大部分不透光,呈灰黑色,蛋壳及内部均有黑色或粉红色斑点,蛋壳某一部位呈黑色且占蛋黄面积1/2以 上,有圆形黑影(胚胎)。

(3)打开检验。将鲜蛋打开,将其内容物置于玻璃平皿或瓷碟上,观察蛋黄与蛋清的颜色、稠度、性状、有无血液、胚胎是否发育、有无异味等。

①颜色检验。优质鲜蛋蛋黄、蛋清色泽分明,无异常颜色;次质鲜蛋蛋黄颜色变浅,色泽分布不均匀,有圆形或网状血红色,蛋清颜色发绿,蛋壳内壁有黄中带绿的黏痕或霉点,蛋清与蛋黄混杂;劣质鲜蛋蛋内液态流体呈灰黄色、灰绿色或暗黄色,内壁有黑色 霉斑。

②性状检验。优质鲜蛋蛋黄呈圆形凸起完整,并带有韧性,蛋清浓厚、稀稠分明,系带粗白而韧性,并紧贴蛋黄的两端:次质鲜蛋蛋黄扩大、扁平,蛋黄膜增厚发白,蛋黄呈红色的小血圈或网状直丝,也可呈现大血环,环中或周围可见少许血丝。蛋清变得稀薄,蛋壳内壁有蛋黄的粘连痕迹,蛋清与蛋黄相混杂,蛋无明显异味;劣质鲜蛋蛋清和蛋黄全部变得稀薄浑浊,蛋膜和蛋液中都有霉斑或蛋清呈胶冻样霉变,胚胎形成且有所长大,蛋有明显异味。

③气味检验。优质鲜蛋具有鲜蛋的正常气味,无异味;次质鲜蛋具有鲜蛋的正常气味,或稍有异味;劣质鲜蛋有臭味,霉变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4)蛋新鲜度检验。将蛋放入11%的盐水中,能浮起来的是新鲜蛋;沉人10%盐水的为稍新鲜蛋;浮于10%盐水但沉于8%盐水的为倾向变质蛋;浮于8%盐水的为腐败蛋。

6.食用植物油感官检验

(1)大豆油感官检验

①色泽检验。将样品混匀并过滤,然后倒入直径50mm、高100 mm的烧杯中,油层高度大于5mm。在室温下先对着自然光线观察,然后再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其反射光线观察。冬季油脂变稠或凝固时,取油样250 g左右,加热至35℃~40℃,使之呈液态,并 冷却至20℃左右时按上述方法进行鉴别。优质大豆油呈黄色至橙黄色。次质大豆油呈棕色至棕褐色。

②透明度检验。将100 ml充分混匀的样品置于比色管中,然后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反射光线进行观察。优质大豆油完全清晰透明;次质大豆油稍浑浊,有少量悬浮物;劣质大豆油浑浊,有大量悬浮物和沉淀物。

③杂质和沉淀物检验。采用取样观察法或加热观察法进行检验。前者用洁净的玻璃扦油管,插入到盛有容器的底部,吸取油脂,直接观察有无沉淀物、悬浮物及其量的多少;后者取油样于钢勺内加热(不超过160 ℃),拨去油沫,观察油的颜色。若油色没有 变化,也没有沉淀,说明杂质少,一般在0.2%以下;若油色变深,杂质在0.5%左右;若勺底有沉淀,说明杂质多,约在1%以上。优质大豆油可以有微量沉淀物,其杂质含量不超过0.2%。次质大豆油有少量悬浮物及沉淀物,其杂质含量超过0.2%。劣质大豆油 有较多悬浮物及沉淀物,有机械性杂质,将油加热到280℃时,油色变黑,有较多沉淀物析出。

④气味检验。优质大豆油具有其固有的气味;次质大豆油气味平淡,微有异味,如青草等味;劣质大豆油有霉味、焦味、哈喇味等不良气味。

⑤滋味检验。优质大豆油具有其固有的滋味,无异味;次质大豆油滋味平淡或稍有异味;劣质大豆油有苦味、酸味、辣味以及其他刺激味或不良滋味。

其他种类食用植物油的感官检验方法可参考大豆油。

(2)色拉油感官检验。色拉油系指各种植物原油经过脱胶、脱色、脱臭、脱脂等加工程序精制而成的高级食用植物油,主要用做凉拌油或用做蛋黄酱、调味油的原料油。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色拉油主要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米糠色拉油、棉籽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和花生色拉油等。

色拉油应颜色清淡、无沉淀物或悬浮物;无臭味,在保存中气味正常、稳定性好,没有使人讨厌的酸败气味;富有较强的耐寒性,放在低温下不会产生混浊物。

7.蔬菜感官检验

新鲜叶菜类蔬菜色鲜艳,无黄叶,无腐烂,无虫斑;劣质叶菜类蔬菜色黄枯,暗无光泽,有腐烂叶,有虫斑。新鲜瓜茄类蔬菜色泽光亮,外形完整无破裂,无发酸,无发馊;劣质瓜茄类蔬菜颜色暗紫或黑褐,外形破裂,发酸,发馊。新鲜根茎类蔬菜外观新嫩,外形完整不发芽,无霉斑弯质;劣质根茎类蔬菜外形干枯,发芽,霉烂变质。

8.豆腐感官检验

优质豆腐色泽呈均匀的乳白色或淡黄色,稍有光泽;劣质豆腐色泽呈深灰色、深黄色或者红褐色。优质豆腐组织状态呈现块形完整,软硬适度,富有一定的弹性,质地细嫩,结构均匀,无杂质。劣质豆腐组织状态呈现块形不完整,组织结构粗糙而松散,散之易碎,无弹性,有杂质;表面发黏,用水冲洗后仍然黏手。优质豆腐气味具有豆腐特有香味;劣质豆腐气味有豆腥味、馊味等不良气味或其他外来气味。

9.调味品惑官检验

(1)酱油感官检验

①色泽检验。将酱油置于有塞且无色透明玻璃瓶中,并且在白色背景下观察。优质酱油呈褐色或红褐色(白色酱油除外),色泽鲜艳,有光泽;次质酱油色泽黑暗而无光泽;次质酱油色泽黑暗而无光泽;劣质酱油色泽发乌、浑浊,灰暗而无光泽。

②形态检验。将酱油置于无色透明玻璃瓶中,并且在白色背景下对光观察其清浊度,同时振摇,检查其有无悬浮物,然后将样品放一昼夜,看瓶底有无沉淀以及沉淀物的性状等。优质酱油澄清,无霉花浮膜,无肉眼可见悬浮物,无沉淀;次质酱油微浑浊或有少量沉淀;劣质酱油严重浑浊,有较多的沉淀和霉花浮膜,或有蛆虫。

③气味检验。将酱油置于容器内加塞振摇,去塞后立即嗅其气味。优质酱油具有酱香或酯香等特有的芳香味,无其他不良气味;次质酱油酱香味和酯香味等平淡;劣质酱油无酱油的芳香味或香气平淡,并且有焦糊、酸败、霉变和其他令人不快的气味。

④滋味检验。先用水漱口,然后取少量酱油滴于舌头上进行品味。优质酱油味道鲜美、适口而醇厚,柔和味长,咸味适度,无异味;次质及劣质酱油味淡,无酱香或酯香,醇味薄,略带苦、涩等异味或霉味。

(2)食醋感官检验

①色泽检验。取样品置于试管中,在白色背景下用肉眼直接观察。优质食醋呈琥珀色、棕红色或白色;次质食醋色泽无明显变化;劣质食醋色泽不正常,发乌无光泽。

②形态检验。取样品置于试管中,在白色背景下对光观察其浑浊程度,然后将试管

加塞颠倒以检查其有无混悬物质,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观察有无沉淀以及沉淀物的性状。必要时还可取静置15分钟后的上清液少许,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有无醋鳗、醋虱、醋蝇。

优质食醋液态澄清,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无霉花浮膜,无醋鳗、醋虱、醋蝇;次质食醋液态微浑浊或有少量沉淀,或生有少量醋鳗;劣质食醋液态浑浊,有大量沉淀,有片状白膜浮悬,有醋鳗、醋虱、醋蝇等。

③气味检验。进行食醋气味的感官检验时,将样品置于容器内振荡,去塞后立即嗅闻。优质食醋具有食醋固有的气味和醋酸气味,无其他异味;次质食醋香气正常或稍淡,微有异味;劣质食醋无固有的香气,具有酸臭味、霉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④滋味检验。取少量食醋于口中,用舌头品尝。优质食醋酸味柔和,稍有甜味,无其他不良气味;次质食醋滋味不醇正或酸味欠柔和;劣质食醋具有刺激性的酸味,有涩味、霉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3)食盐感官检验

①颜色检验。将样品在白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其颜色。优质食盐颜色洁白,次质食盐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劣质食盐呈暗灰色或黄褐色。

②外形检验。优质食盐结晶整齐一致,坚硬光滑,呈透明状或半透明状,不结块,无反卤吸潮现象,无杂质;次质食盐晶粒大小不匀,光泽暗淡,有易碎的结块;劣质食盐有结块和反卤吸潮现象,有外来杂质。

③气味检验。取样约20g于研钵中研碎后,立即嗅其气味。优质食盐无气味,次质食盐无气味或夹杂轻微的气味,劣质食盐有异臭或其他外来异味。

④滋味检验。取少量样品溶于15℃~20℃蒸馏水中制成5%的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尝试。优质食盐具有醇正的咸味,次质食盐有轻微的苦味,劣质食盐有苦味,涩味或其他异味。

⑤亚硝酸钠与食盐的鉴别检验。透明度鉴别:亚硝酸钠与食盐都是白色结晶体粉末,无挥发性气味。亚硝酸钠一般呈稍显黄色的透明结晶体,而食盐则不透明。

溶解性鉴别:取5g左右的样品放入瓷碗内,加入250 g冷水,同时用手搅拌,水温急剧下降的是亚硝酸钠,因为亚硝酸钠比食盐溶解时吸热快。

颜色鉴别:取一蚕豆大小的样品,用大约20倍的水使其溶解,然后在溶液内加入一小米粒大小的高锰酸钾。如果高锰酸钾的颜色由紫变浅,则该样品是亚硝酸钠;如果颜色不变,其样品是食盐。

(4)味精感官检验

①色泽检验。分别将样品在白纸与黑纸上撒一薄层,作对比观察。优质味精洁白光亮;次质味精色泽灰白;劣质味精色泽灰暗或呈黄铁锈色,无光泽。

②外形检验。含谷氨酸钠90%以上优质味精呈柱状晶粒,含谷氨酸钠80%~90%的优质味精呈粉末状,均无杂质及霉迹;次质味精晶粒大小不均匀,常具粉末状;劣质味精有结块现象,肉眼可见外来杂质及霉迹。

③气味检验。打开味精包装直接嗅闻,或取部分样品置研钵中研磨后嗅其气味。优质味精无任何气味:次质味精微有异味;劣质味精有异臭味、化学药品气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④滋味检验。取少量味精晶粒用舌头尝试。优质味精味道极鲜,具有鲜咸肉的美味,略有咸味(含氯化钠的味精),无其他异味;次质味精滋味正常或稍有异味;劣质味精有苦味、涩味、霉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第三篇: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Food security)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Food safety)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我国作为WTO的新成员,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和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本实验室以提高食品质量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从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重点解决我国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创新体系。

本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为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特别针对一些我国迫切需要控制的食源性危害(化学性、生物性)及其检测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建立关键检测技术;实施食源性疾病和污染监测与暴露评估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一方面用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生产和加工过程技术规程、有关检测技术和方法等标准文本草案。通过综合示范,引导和带动地方积极参与, 使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根据国内、国外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立足于我国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福州大学现有的研究条件、科研成果的积累和人才优势,从食品的“检测技术”与“分析评价”两大主题入手,确定了本实验室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

针对我国“菜篮子工程”食用安全性和进出口食品的快速检验、快速通关的要求,在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中解决一批关键技术,包括样品前处理的技术平台。以解决我国粮食、蔬菜、茶叶和水、畜产品中农药与兽药多残留的系统检测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建立农药与兽药多残留检测系统及样品前处理技术平台,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监控水平与国际同步。

(2)重要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针对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正在讨论的,而我国因检测技术限制而家底不清的一些重要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开展攻关研究。建立添加剂及违禁化学品(禁用添加剂)检验技术,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为食品贸易提供技术依据。

(3)食品安全的控制技术研究

将本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及福建省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食品(茶叶、蔬菜)安全检测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蔬菜中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残留的快速低成本检测仪器和方法的研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福建省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区,为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行动计划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及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及案例分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包括:有效的问题设计、有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练习设计,有效的教学反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等等。现在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都尽可能的使课堂更具有效性,但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些课堂教学为迎合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针对不同的案例谈谈我对有效提问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有效课堂课堂提问的分析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一)、案例一:《千克的认识》问题情境的创设: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教师动画播放大象和蚂蚁拉手腕比赛,比赛刚开始,蚂蚁就败下阵来,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师:笑过之后应该有思考,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师:为什么?

生:它们的力气相差太大,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

生:可以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你的方法很独到。见过体重计吗?(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重量单位——千克。)

本案例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精心剪裁,目的明确,结合教学目标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诱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二)、案例二《9加几》问题情境的创设:

师:春节就快到了,张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话音刚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后教师的提问,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大家踊跃地举手发言,在学生的诸多回答中,有这样新奇的回答: 生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许多树。生2:我发现了有一位女同学在往卖气球的阿姨那跑,我想她可能是要买些漂亮的气球吧。

生3(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图的右下角有几条白,我想是草地里有毛毛虫吧?

针对上述这三种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因为学生这样的回答,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

本案例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很新颖,但其所提的问题不明确且过于宽泛,使学生摸不到头脑,正是因为这样宽泛的一问,使得她把学生思维引入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这时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在这样宽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迁移起到了作用,他们会把自己所看到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整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只注重了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并没有认真考虑。所以造成了在这个问题情境中,产生那么多与数学无关的回答,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离题万里。虽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标。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因为问题可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不满足感。所以说,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一些教师仅仅为了追求“时髦”,不顾学生的感受,课前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导致教师形成新的错误的数学教学观念。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定的新颖性,灵活的技巧性,明确的目的性,适度的障碍性。

第五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管理办法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执法过程中快速检测方法的使用,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管理,确保快速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和有效,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是指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等特点,用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相关项目初步筛查的检测手段。

第三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坚持科学严谨、公开透明和公正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工作,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审评专家主审负责制进行技术审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具体承担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形式审查和技术审评工作。

第二章 认定

第五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范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遵循以下程序:

(一)申请人向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申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出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请材料和样品并做出说明;提供材料不全的,出具补充材料通知书。

(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审评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技术审评。审评专家根据所申请快速检测方法的特性,提出技术参数验证试验方案。技术审评应在3个月内完成。

(三)根据审评专家的验证方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指定相应检验机构进行验证试验。验证试验应在3个月内完成。

(四)审评专家根据验证试验的结果,对申请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技术参数等进行审评,将书面专家意见提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五)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根据审评专家提交的书面专家意见提出技术审评意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交的技术审评意见进行审核认定。未通过审查、审评和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七)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列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名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告。

第七条 申请人提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申请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申请的方法所必备的仪器、试剂等应当定型并通过鉴定,该申请人应当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

(三)申请的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

第八条 申请认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申请表;

(二)申请人法人资格证明材料;

(三)相关鉴定证书或技术证明材料;

(四)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验证检测报告;

(五)用户使用意见或相关材料;

(六)有关部门提供的与申请方法密切相关的证明材料(如环保许可证、环境评价证明、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证明等);

(七)其他材料。

申请人提供上述申请材料一式六份、申请表的电子版本及申请方法必备的仪器、试剂等样品六台(套)。

申请人对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九条 审评专家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家库中选取,除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家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相应专业岗位工作5年以上,具有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二)身体健康,原则上年龄在65周岁以下,能按要求承担和完成审评工作;

(三)本人不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相关企业任职和兼职。

第十条 申请人所在机构人员和直接参与方法研究的人员,以及有可能对审评公正性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人员不得参与审评。

第十一条 技术审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方法技术性能(如重现性、再现性、灵敏度和稳定性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指标;

(二)方法及方法所必备的仪器、试剂等技术产品是否符合环保、安全和卫生等有关规定;

(三)方法及方法所必备的仪器、试剂等技术产品结构是否合理,性能是否稳定,是否有应用价值。

第十二条 申请人对审评结果存在异议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异议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其他专家对异议申请进行审核,并在1个月内作出相应答复或重新组织开展技术审评。

第三章 再评价

第十三条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认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每两年进行一次再评价。

第十四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再评价遵循以下程序:

(一)申请人对每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汇总,于当年11月30日之前将《认定方法生产情况报告》、《认定方法使用情况报告》和《认定方法投诉及处置情况报告》等再评价材料报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二)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每年本辖区内日常监督检查中使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情况进行汇总,于当年11月30日前将相关材料提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三)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审评专家对认定满两年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再评价材料进行审核,形成再评价报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五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再评价报告,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名录进行调整。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认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出现重大技术或生产质量等问题的认定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停止使用,并向申请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情节严重的,撤销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并在两年内不再受理该方法的申请。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

(一)方法申请人自行要求撤销其认定的;

(二)方法申请人发生重大生产质量、安全事故的;

(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已认定方法存在重大技术问题的;

(四)申请人或其方法所必备的仪器、试剂等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

(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需要撤销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申请人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技术成果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撤销其已认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情节严重的,将交由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 参与认定工作的审评专家、相关工作人员和参与验证试验人员应严格保护申请认定方法的技术秘密。在审评工作中因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而对申请认定方法作出错误鉴定的,或者剽窃、泄露申请认定方法中技术秘密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其本人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下载Romer Labs提供专业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服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Romer Labs提供专业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服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