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复旦外哲考博真题
【2014年复旦外国哲学考博真题】
1、以柏拉图的某一作品为例,试析柏拉图如何用对话探讨哲学问题。
2、在政治社会思想上,法国启蒙主义和德国启蒙主义有何区别。
3、康德如何说明数学、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形而上学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4、费尔巴哈如何批判黑格尔及其未来哲学的思想内容。
5、洛克《人类理解论》的主要内容。
6、如何理解狄德罗辩证唯物的思想。
7、阿奎那如何改造亚里士多德哲学。
8、培根“三表法”的实质。
9、如何看待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三种证明方式。
10、费希特哲学思想如何体现了辩证思维,黑格尔为何批判谢林的哲学是“无生命的图式”。
※木有选择,一题十分,全要做。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
07年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
原著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0分)
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区别和联系)(20分)08年
马哲原理:
1.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
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3.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马哲史:
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3.“考察的客观性。”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04年 马哲原理
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原著
1、《提纲》的伟大变革。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05年 马哲原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原著
1、《提纲》第二条。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个“不会”“必然”。
3、《终结》 “过程集合体”。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一段“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5、文本研究对发展马哲的意义。06年: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2、简述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及其意义。
3、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和选择论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原著:
1.引文为马克思《1857-1858手稿》中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2、引文为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3、引文为列宁“两个归结于”一段论述,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4、简述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对马哲中国化的贡献。07年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
原著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0分)
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区别和联系)(20分)08年
马哲原理:
1.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
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3.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马哲史:
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3.“考察的客观性。”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历年考博试题
2000年: 西哲:
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休谟因果说评述。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中哲;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2001年 西哲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2、康德的感性。
3、经验论的。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5、黑格尔的矛盾。中哲: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4、谭嗣同的仁学。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2002年 西哲:
1、柏拉图的理念论。
2、培根的四假象说。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4、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5、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哲:
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2、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
3、法藏华严宗的判教理论。
4、严复的中西观。
5、中西哲学的比较。2003年 西哲:
1、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2、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说”的异同。
3、贝克莱的“存在即是感知和被感知”。
4、黑格尔的辩证法述评。中哲:
1、老子的“道”的思想和现代意义。
2、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3、二程学说的异同。
4、孙中山的进化论思想。
5、中国哲学同现代化的关系。2004年 西哲:
1、柏拉图理念论。
2、斯宾诺莎实体学说。
3、康德“哥白尼革命”。
4、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中哲:
1、荀子对孔子“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南北朝时佛性与人性之辨。
3、王廷相的道体论及其在气学中的地位。
4、维新派知行观的特点。
5、儒佛价值观的融合与冲突。2005年 西哲: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与孔子中庸思想比较。
2、笛卡儿是在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下提出他的形而上学基础的?他是如何构建他的形而上学基础的?
3、贝克莱的“存在即感知与被感知”。
4、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中哲:
1、先秦法家的道论。
2、董仲舒对先秦儒家的改造。
3、朱熹的“无极太极之辩”
4、康有为哲学创新中的中国特色。
5、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的现代意义。2007年 中哲: 1.《易传》的哲学思想 2.葛洪的哲学思想 3.《四书》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4.龚自珍、魏源的哲学思想 5.“和”的中国哲学资源 西哲:
1.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2.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思想与庄子人生哲学的异同 3.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4.举例说明西方哲学概念在诠释中国哲学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009年(凭记忆,可能有误差,请谅解)中哲:
1,儒家的仁爱和墨家兼爱之间的异同 2,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3,宋明理学中天理的含义
4,评述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 5,评述中国儒学与现代化的兼容性 西哲:
1,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并用柏拉图的理念论加以评析 2,中世纪两大派
3,康德是怎样完成他的批判的
4,逻各斯和中国哲学中“道”的异同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博士初试题目 中国哲学:
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近代国学争论 宋明理学分系
《易传》中的天人思想 华严宗一与多关系 综合: 一
1.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2.唯物史观实现的革命性变革
3.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
1.庄子的齐物论
2.道教的一个什么思想
3.朱熹的“理一分殊”
4.科学规律的合理性与可错性,并举例说明
三
1.柏拉图为什么把世界二重化,分为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从知识论和存在论的角度回答 2.笛卡尔为什么坚持身心二元论?它的形而上学意义及缺陷
3.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4.论可能世界 专业课:2011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
“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关系下,黑人才是奴隶;纺纱机就是纺织棉花的工具,只有在一定关系下,纺纱机才是资本。”这段话的出处、含义以及意义。
“考察的客观性(不是枝节,是自在之物本身)”,这句话的出处、含义以及意义。
哲学综合:
马哲原理(三选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矛盾特殊性的含义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西哲(四选二)
什么是怀疑主义?怀疑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
”(一段关于存在论的话),谈谈这种科学的特征以及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演变
上帝本体论证明以及康德对证明的批判
逻辑是什么,它的哲学含义
第三篇:吉大考博马哲真题
200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研究
一、列宁《哲学笔记》中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在概念的逻辑中去表达它。”如何理解
这个论断
二、如何理解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
三、如何理解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
四、谈谈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获取的重要成果
西方哲学
一、如何理解芝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二、评述休谟怀疑主义及其对后世影响
三、黑格尔对康德先验逻辑的的批判
四、后现代主义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
2009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研究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哲学的整体评价
三、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统一
四、以某一个哲学理论为例,谈近三十的哲学发展(当前焦点)
西方哲学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二、康德实践哲学
三、黑格尔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者统一
四、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特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201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研究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比较
二、如何理解《费尔巴哈提纲》中的实践观
三、如何理解真理具有客观性
四、论述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西方哲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二、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并结合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性已经死亡”进行论述
三、康德的“二律背反”
四、语言学转向
201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论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内容,并评述。
二、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三、真理论与价值论的关系
谈谈近三十年国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西方哲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二、论述从洛克、贝克莱、休谟经验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学说
四、逻辑经验主义如何拒斥形而上学
第四篇:复旦考博-东方管理学
东方管理学
易经的阴阳学说:平衡,和谐原理道家的无为学说:人本管理,和谐孔子仁爱论:治人,治身,治国儒家的仁爱学说孟子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先秦墨家“兼爱利人”:兼爱交利,借用,尚同佛家的慈善学说:尊重,忍让,不说人非,奉献社会孙武的兵家思想:以人为本(恩威恕严),柔性化管理韩非子的崇法学说:人性自私,重势,法势合一传统秦始皇:集权管理秦汉汉高祖:无为而治汉武帝:经济管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太宗:分权,法制,均田,重视人才中国唐宋元王安石:租税均平,不拘一格选人才耶律楚材:赋税制,立仪制丘浚:土地抑并,货币管理,商贸和对外贸易管理明清黄宗羲:限制君权,工商皆本,土地改革王夫之:土地租税制,货币
魏源:变革,务实,富民,本末,消费,人才康有为:政治改革,君主立宪制,富国养民近代
张之洞:洋务派
孙中山:五权分立,耕者有其田
治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经济,和谐社会治生:学习西方先进理念,总结经验教训现当代治家:家和万事兴治身:修身,待人,成事
科学管理理论: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人培训,职能工厂,标准化作业古典管理程序理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行政组织理论:从行政角度对管理研究
人际关系:霍桑实验个体行为:需要层次,XY理论要点团体行为:组织行为:赫茨伯格行为管理经济人&社会人贡献提高职工满意度西方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
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
经验学派、经理角色、群体行为
比较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非理性主义学习型组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
新发展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虚拟企业,动态协作团队,和知识联盟知识型企业,知识管理理论
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开
以人为本通过给人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运用挑战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与西方社会人假设有些相像,娃哈哈“理性化+人性化”
管理者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言行,以身作则被管理者以德为立身之本三为以德为先
人德管理在治身、治家、治生和治国中的运用
案例:同仁堂的经营理念“德、诚、信”板蓝根,药价便宜
人为: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人为为人对管理启示:建设创造型企业文化,倡导自我管理,关心员工心理健康,应对知识经济对管理的挑战案例:常熟开关厂:唐春潮
目标:富国安邦,安居乐业,社会公正理念:以民为本,道法自然,德法兼容治国法则:墙根固本,保民而王,集分适当,开放创新案例:李世民:以人为本创盛唐理念:勤俭致富,以义取利,崇尚规律策略:把握市场,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开拓创新治生行为:预测决策,组织用人,关系营销案例:建立以信誉为先的盼盼集团四治理念:家和万事兴,道德教化始源于家,和睦为本
管理:科学计划,勤俭持家,家庭理财治家家国和谐:家庭伦理,家庭教育,家书家训案例:曾国藩“孝悌勤俭”治家兴业
概念:自我管理,克服私欲,改善心智管理:自正正他,修己安人,通达之乐治身待人之道:以礼相待,与人为善,以和为贵成功之道:以勤为先,以德为美,以志为纲
案例:奥巴马“修己安人”的成功之道
人道行为人心行为五行人缘行为人谋行为人才行为概念:管理哲学内涵: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把人当人看的思想体系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坚持为了人而管理的目标,以人为本,效法自然,无为而治赢取民心(和民情,利民富,促民强)运用化解矛盾修身养性:养身先养心,养心需养身,养身重养德案例:格兰仕以心换心成一家内涵:管理心理,以人的动机,个性,人际关系,情绪理念,领导风格群体风格为切入点,管理员工心理,提高员工工资积极性东西方理论:人性善恶和XY理论人心激励:自我激励,他方激励,相互激励人心挫折:外部和个体原因,积极和消极反应,采用适度策略处理案例:海尔“热心,诚心,知心”换取员工的“一心”概念:合理发挥人与其他物质资源的综合效率,重视人际关系五缘价值论:亲缘,地缘,文缘,商缘,神缘特征:核心在人,精神在中庸,原则是情理法结合,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基础上权威渠道:正式,非正式沟通类型:横向,纵向(上下级)内容:情感沟通,需求沟通案例:淘宝:创业初均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概念:管理者对战略目标进行预测分析并运用策略达到目标的行为包括计划、决策和战略管理特征:团队论,人本论,创新论,系统论,心理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艺术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谋贵众,断贵独因利制权,诡道制胜原则:信息原则,利益原则,满意原则,纳言原则,权变原则案例:范旭乐“避实击虚”巧破“卜内门”概念:对人才界定、甄选、评价、使用、培养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建立实施的过程重要性:人才是强国之本,企业基业长青之根,人为价值界定标准: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用人艺术:礼贤下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当其才用其所长,用人要有气度案例:李嘉诚各尽所能用人才
人和文化三和和合思想和谐社会概念:个体内部心平气和,个体之间相互理解友好相处,强调人际关系个体和群体之间和谐相处,个体认同组织,组织也让个体自由发展文化传统:孔孟之道以和为贵内和外争:内部人和外部竞争概念:执中以致和:采取正确的方法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之道做法:树立度的概念,选取最佳度,把握最佳度案例:任正非谈中庸管理把握度:高层管理要求无为而治,中层实施中庸管理,底层则依法管理概念:强调事物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冲突以及相互融合强调多元协调而不是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强调和合而生而不是双重否定强调有序对称而不是无序竞争和而不同:不同观点相互补充称之为和,简单的附和则称之为同竞合共赢:竞争与合作共存,战略联盟案例:柳传志和而不同搭班子:把脾气秉性价值观不同的主要干部组成总裁班以求价值观融合成为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概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点:不否定差别不消除差别,社会结构合理,多种水平、多个层次和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和方法 引导民众个人修炼,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构建: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关系德法同治,法以扬德,德以贯法案例:华西村“共同致富”促和谐
第五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博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博真题
一、(20分)多维度-多特质矩阵,给出两个量表,要求写出区分效度和相溶效度,能否从表格信息解释量表的构想效度,如果能,给出分析;如果不能,提出解释其效度的方案
二、(10分)表面效度的概念,为什么能力测试和人格测试都要注意表面效度
三、(10分)共同方法偏差的来源,如果进行统计检验,如何控制共同方法偏差
四、(20分)修订国外的大兴人格问卷,并建立中国常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20分)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对比,举出结构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至少5点)
六、(20分)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的比较,给出两个智力不同成分的发展曲线图,让判断分别是什么研究设计,哪一个设计更有优势,并说出其可能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