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美德才是最贵重的宝贝
有一天,西域来了一个经商的人将珠宝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些珠宝琳琅满目,全都价值不菲。特别是其中有一颗名叫“珊”的宝珠更是引人注目。它的颜色纯正赤红,就像是朱红色的樱桃一般,直径有一寸,价值高达数十万钱以上,引来了许多人围观,大家都喷喷称奇,赞叹道:“这可真是宝贝啊!”
恰好龙门子这天也来逛集市,见了好多人围着什么议论纷纷,便也带着弟子挤进了人群。龙门子仔仔细细地瞧了瞧宝珠,开口问道:“珊可以拿来填饱肚子吗?”
商人回答说:“不行。”
龙门子又问:“那它可以治病吗?”
商人又回答说:“不行。”
龙门子接着问:“那能够驱除灾祸吗?”
商人还是回答:“不能。”
“那能使人孝悌吗?”
回答仍是“不能”。
龙门子说道:“真奇怪,这颗珠子什么用都没有,价钱却超过了数十万,这是为什么呢?”
商人告诉他:“这是因为它产在很远很远没有人烟的地方,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历经不少艰险,吃不少苦头,好不容易才能得到它,它是非常稀罕的宝贝啊!”
龙门子听了,只是笑了一笑,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龙门子的弟子郑渊对老师的问话很不解,不禁向他请教。龙门子便教导他说:“古人曾经说过,黄金虽然是珍宝,但是人生吞了它就会死,就是它的粉末掉进人的眼睛里也会致瞎。我已经很久不去追求这些宝贝了,但是我身上也有贵重的宝贝,它的价值绝不只值数十万。而且水不能淹没它,火也烧毁不了它,风吹日晒全都丝毫无法损坏它。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定;不用它则可以使我自身舒适安然。人们对这样的至宝不知道朝夕去追求,却把寻求珠宝当作唯一要紧的事,这岂不是舍近求远吗?看来人心已死了很久了!”
龙门子所说的“至宝”,就是指人们自身的美德。
第二篇:(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禅师有一天与苏东坡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座小庙。
苏东坡走进庙里,庙里供着观世音菩萨,菩萨手中握着一串念珠,好像正聚精会神地念着佛号。
苏东坡心生疑问,对佛印禅师说:“我们常常在拜观世音菩萨,口中不停地念着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菩萨好像也在念佛啊,她到底在念着谁的名号呢?”
佛印禅师笑着说:“她也念自己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啊。”
苏东坡不以为然地说:“自己念自己的名号,又有什么用呢?”
佛印禅师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第三篇:(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惜时
有一个国家打胜仗后,大摆筵席庆功行赏。
国王对王子说:“孩子,我们胜利了,可惜你没有立功。”
王子遗憾地说:“父王,你没有让我到前线去,叫我如何立功呢?”有一位大臣连忙安慰他说:“王子,你才18岁,以后立功的机会还多着呢。”王子对国王说:“请问父王,我还能再有一次18岁吗?”国王很高兴地说:“很好,孩子,就以这句话,你已经立了大功了。”
第四篇:(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评价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
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第五篇:(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不如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但是不要忘了我们自己还有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