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进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副主任幕后推手

时间:2019-05-14 05:2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恩来进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副主任幕后推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恩来进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副主任幕后推手》。

第一篇:周恩来进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副主任幕后推手

周恩来进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副主任幕后推手

2011-01-26 12:00来源:人民政协报打印本页 关闭

核心提示:1924年5月12日,孙中山任命第一批黄埔军官学校的教官,其中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副主任张申府。周恩来后来任政治部副主任,缘于张申府的推荐。

本文摘自:《人民政协报》2007年1月4日第5版,作者:李齐念,原题:《张申府推荐周恩来进入黄埔军校》

1924年5月12日,孙中山任命第一批黄埔军官学校的教官,其中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副主任张申府。周恩来后来任政治部副主任,缘于张申府的推荐。

张申府是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共四大会议上,反对因接受国共合作而造成的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领导而“负气退党”。在北京期间,曾与毛泽东同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在“五四”运动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作为提倡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李大钊、陈独秀联手创办了《每周评论》。1920年至1923年底在法国里昂大学中国学院教书,是巴黎中国共产党支部的创立人之一。在法国期间,张申府介绍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蒋介石访问莫斯科时结识了张申府,并对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孙中山在前苏联的支持下,创办黄埔军校时,因急需大量人才,他特别对留学人员予以关注。在“联俄”“联共”的思想指导下,对共产党组织中的人才也进行吸收。但当时因历史条件限制,中国共产党人以公开的身份进入黄埔军校很难。创建初期,只有张申府一人以公开的共产党员身份进入黄埔军校。当时国民党高层人士也曾动员张申府像其他人一样,保持双重身份,既当共产党员,又有国民党员身份,但张申府坚决拒绝加入国民党。由于张申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影响,又有在法国当教授的经历,加之又与蒋介石相熟于莫斯科,于是获得了孙中山的任命书。

张申府(左一)、周恩来(左三)1923年在德国柏林合影。(来源:资料图)

张申府进入黄埔军校后,开始在军校里发展共产党员。当时正值黄埔军校初创,缺乏人才,学校很依靠共产党人到军阀统治区去招收学员,毛泽东、张国焘等推荐和招收了相当部分的共产党员到黄埔军校。而张申府则向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等推荐教官。孙中山把创建黄埔军校的事情委托廖仲恺和蒋介石办理,在蒋不在广州的时候,则由廖仲恺主持筹建工作。当时廖仲恺和戴季陶是国民党左派,他们两人请张申府推荐在国外读书的优秀学生,张申府一口答应。张为此写了推荐信,推荐了15名在国外读过书的优秀学生,他们的身份都是共产党员。名单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周恩来,还有恽代英、赵世炎、高语罕、沈雁冰等,这些人当时都是共产党中的精英。周恩来在1920年之前就认识张申府,去勤工俭学时,又比张先到法国,1920年两人在巴黎相逢,接触的更多,经常聚会畅谈,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法国支部方面的事情,两人经常有着一致的意见,在这些日子里,两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于是当张申府请他来黄埔军校的信函到了巴黎,周恩来很快复信应允。张申府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廖仲恺。廖仲恺看到张推荐的青年学子,都是很有些名气的青年,也就立即批准同意,并嘱张马上给周恩来等海外留学人员寄去归国的路费。

黄埔军校大门(来源:资料图)

周恩来在法国收到黄埔军校寄给他的归国路费,立即启程乘船回国,并于1924年初抵达广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黄埔军校的工作之中。由于周恩来的出色工作,使原来近乎于空壳的政治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工作就做得有声有色。进入黄埔军校两个月之后,周恩来被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并由此开始了他另一阶段的革命生涯。(李念齐)

下载周恩来进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副主任幕后推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恩来进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副主任幕后推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