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乡的冬天抒情散文
家乡的冬天抒情散文2篇
家乡的冬天抒情散文1早已进入了冬天,但生活在家乡的我却没有感觉到一丝丝寒意。北方早已经是冰天雪地了,那里只有白色,没有其它颜色了,家乡的冬天是温暖的!
冬天的阳光和春、夏、秋、这三个季节的阳光可不同。春天的阳光是“柔”它代表着活力;夏天的眼光是“美”它代表着激情;秋天的阳光是“妙”它代表着丰收;冬天的阳光是“奇”它代表着温暖。冬天的阳光不像春天阳光那样轻柔,不像夏天阳光那样的娇美,不像秋天那样的惊妙。它洒在远出的山坡上,给山坡的树木们系上了一条微黄色的头带;它射在近处的湖水上,给湖水上的水藻镶上了一串黄色的的钻石;它嵌在洁白的云朵上,给云朵化了妆,化了妆后的云朵更加的娇艳了,和湛蓝的天空一搭配,让纯纯的蓝和灿烂的金黄融和在一起,那颜色是多么奇异呀!它扑向那条幽静的小道,给小道围上了一条暗黄色的纱巾,使小道透出几分秀气;让人看了心里觉得暖和和的。
雾是最不寻常的。看,那雾跳动在树杈间,给树蒙上了一块白色的头巾;雾游走在湖泊上,刹那间面上起了一层白白的烟,荡漾着,摇曳着,绿色的水和白色的烟相互交融,仿佛一块翠绿的没有瑕斑的翡翠被一块白色的丝绸给盖住了,从上往下看,淡淡的绿色中透出几分神秘,雾越来越浓,把整个家v乡罩起来了,除了白色别的颜色都没有,雾中的家乡像一块白色的水晶,晶莹剔透。雾把一切都变得那么的美好,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安静中。
北方的冬天是看不到绿色的,树木的叶子被送秋的顽童带走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杆、树枝、树杈。而家乡的冬天绿色随处可见,不论什么树都是那么的青翠挺拔,送秋的顽童带不走它们,因为它们永远属于这座城市。树们像一个个坚强勇敢的卫士永远保护着这座城市,让这城市不受任何自然灾难的侵略,它们永远是我们的朋友,永远、永远,家乡的冬天因它们而精彩而美丽。
家乡的冬天是美丽的,是可爱的,也是温暖的。它永远是那么年轻,有活力,有魅力,有别处地方没有的颜色,它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永远……
家乡的冬天抒情散文2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并且家乡位于祖国的南端——湛江;但是我还是不大赞同别人口中的那些关于南方冬天不冷的说法。纵使这里的寒冷不及北方,更没有北方那种冰天雪地的`说法,但就我们南方人来说,这里的冬天还是比较冷的。
今年的冬天来得比较迟,寒气也入侵地晚些,往年的除夕之夜人们就能体会得到寒风刺骨的感觉,那风可一点儿也不懂得温柔,一来就带着一股要将人推倒的劲儿,这样的天气尽管晚上烟花再热闹,也很少人出去观赏,有的也是少数的小屁孩,家长们是不陪同的,他们也往往在放完自家的烟花后便急急忙忙地躲回了被窝,不愿在外面多留一分钟。
而今年的除夕却不同往年,除夕当天太阳依旧灿烂,人人都欢天喜地的,都说今年的天气比往年的好,温度当然也比往年的高出很多,此时的人们并没有感到任何寒冷的威胁,到了晚上也一样的温和,这可乐坏了一大群孩子,因为他们都在期待夜晚星空最明亮那一瞬间。
今年的寒气入侵是从年初七开始的,这天的雾气很大,周围的一切都是白茫茫的,远处的一切景象也都被这大雾没收了。大家都额外的加了件衣服,但也无法抵挡寒气的袭击。无论你是站着或是坐着都感到非常的不适,家乡的冷也是从此刻开始的。由于是在农村,所以没有人家里装有空调,人们只能这样忍受着冷气的袭击;说话和呼吸出来的气息都马上变成看得见的白色状了。唯一感到安慰的就是家里的那堆火或是家里的被窝,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蹲在火堆旁,有的还直接就躲在被窝里。
母亲常说:“天气冷了,在家里只能是跟火堆好了”。也是!只有火堆才能给我们带来我们想要的温暖;此时坐在书桌前的我已经冷得连腰都伸不直了,两只手就像冰块一样寒冷,于是两只手相互搓一下,再用嘴巴吹两口气,终于感觉到有了一丝的温暖。
窗外的风声时强时弱,偶尔还能听见有枯枝被吹落的声音,树木也早已被折腾地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了,我可以想象春天来临时它满枝新芽的景象,那时的它一定很美。
犹记得那年,我们在同一个班级为了高考而奋斗,为了理想而努力,有说有笑,无忧无虑;那样的时光真的让人向往,可惜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了。那时的我们总是挂着一张笑脸,没有被世事污染的笑脸是那么的天真无邪;我们还相互追逐打闹,一起在教室里背书,有时还会为了一道数学题而冥思苦想。然而再美好的东西也会有失去的那一天,那时我们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我们哭着鼻子说再见,可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呢?那时校园的树木也早已光秃秃的,似乎也在为我们的别离哀悼。
家乡的冬天总是那么冷,这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这里的人们也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寒冷。等到新学期的开学,孩子们不得不离开那可爱的火堆去上学了;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项挑战,二十几分钟的路程,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寒冷对于他们的意义了,每次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蹲到火堆前,嘴里顺便叨一句:“冷啊,冷死了”,可见这里真的是挺冷的。
有时还会下一点小雨,这时孩子们可就更难受了,他们手里撑着一把伞,一路上冷风的吹刮,早已让他们的双手失去了知觉;倒是一路上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伞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了,这道风景对人们来说更是一种希望。
经历了二十几个家乡的冬天,但是我仍不可否认它的冷,但是这一点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对家乡的热爱。我始终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句话。
第二篇:冬天抒情散文
冬天飞来了,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它,没有春天的灿烂绚丽,也没有夏天的热情豪放,更没有秋天丰收的喜悦。冬天,它默默不语,但时常给我们带来欢笑。
寒冷的风呼呼的吹着,雪花纷纷飘落在大地上,有的雪花顽皮的飘到人的头上玩一玩。可没想到的是,刹时,他们却变成一颗透明的水珠,浸入了人的头发里,禁不住会颤抖一下,而有的却想坐在瓦房上观看天空纷纷落下的伙伴,高兴的呼喊他们,与他们玩耍,渐渐的伙伴们聚集多了,便围坐在一起,默默的谈话,这一切都奇妙极了。
那一朵朵的雪花,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我的眼前飘落,远处的田野里,一眼望去,白茫茫的,美丽极了,这到底是谁的杰作呀!啊,我想起来了,那便是“冬姑娘”所做的,它给大地穿上一套洁白的棉袄,让大地安详的睡着,不受外界的一切干扰。
远处的房屋前,传来了阵阵孩子的欢笑声,这绝对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再走进一点,便能看见,他们是因为堆雪人,所以才笑的。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去把雪娃的另一只眼盖住,使雪人成为了所谓的“田螺眼”瞎子,惹得其他小朋友也想去创造自己的雪娃。没过多久,他们便堆出各种各样的雪娃,让周围游玩的人看的不得不笑起来,堆好了,他们手牵着手围着雪娃跳来跳去,看着就像白雪王子一样,活泼可爱、天真,让所有的人都停止住了脚步,来感受这份快乐。
有时,冰冻得很硬的话,小孩子们各自拉着冰车,来到斜坡前,从上滑下,快乐极了,他们还比赛看谁滑得快,如果滑的快的那一个人的冰车将是做得最好的。所以使孩子们大胆的去想象、去创造。给冬天添了许多光彩,让它变得更加纯洁。
我爱冬天的洁白无瑕。
第三篇:怀念冬天抒情散文
傍晚的时候,北风夹着大片的雪花,在空中漫无目的飞舞着,田野已变成白茫茫的一片,房子也矮矮的趴在地上。风虽然不算太大,可天气却冷得出奇。这个时候,路上已经很少有行人了,可有一位母亲却伫立站在街头向远处张望……
让我忆起这一幕是那天晚止看电视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递给母亲一个水果,母亲吃了几口说:“现在的水果不知怎么了,总觉得没有以前的好吃,记得有一年冬天我有病时你给我买的苹果多甜呀,可一直再没有吃过那么甜的水果。”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十六年前的冬天。那一年我正在念初二,学校离家很远,骑自行车需要四十多分钟的时间。
那天老师留的作业很少,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去了台球厅。几局过后才知道外面下起了大雪,我放下球杆,背起书包就急匆匆地踏上自行车往家走,可是路面很滑又顶着风雪,所以走得很难,很缓慢。
当我快到家的时候,看见母亲正顶着风雪独自在街头等我呢。母亲急忙迎上来,接过了我的书包,说:“看把我儿子冻的,脸都红了。”只这一句让我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同时我也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愧疚。让母亲受冻我也一样心疼。
第二天,母亲感冒了,很严重,一连几天都不能起床。我很着急,后悔、自责。可这一切都无法弥补我的过错。
我给母亲买了许多水果,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给母亲买东西。母亲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病很快的就好了。说她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水果,还说我长大了,懂事了。听到母亲这么说,我心里美滋滋,舒坦了许多。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很平淡的一件小事,可让我知道了天下的母亲在儿女身上,是这样的容易满足。只要我们去爱她,哪怕是一点点都会让她感到无比的欣慰。无比的幸福,并且常常去回味。
从这以后,我每天放学都按时回家了。去感受家的温暖,去感受伟大而神圣的母爱。
第四篇:再见,冬天抒情散文
冬天的第一朵雪花似乎还没融化,转眼间季节的列车已经驶向春天的小站。冬天像一位美丽的舞者,以雪为裳,把呼啸的北方当做舞动的旋律,上演了一幕幕冬之恋歌。她倾情演出,舞出了冬的风采和神韵。
冬天的画幅,永远是简洁疏朗的。当秋天褪去了一身的华服,冬天就淡妆素裹出场了。山瘦得仿佛北方佳人露出了美丽的锁骨,清瘦而俏丽,倾城倾国。远远望去,青山隐隐,有着水墨画一样淡远悠长的意境。水面冰封,欢腾的流水归于沉寂,冬天落入一个安详宁静的梦里。冬天的树,凌寒独立,呈现出一种厚重和深沉的气质,没有哪个季节的树,能够如此风骨傲然。冬天的大平原,一望无际,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壮美而辽阔。一切都是安静的,安静得像童话,让人想睡在长长的冬天,做一个个长长的梦。
冬天是一首抒情诗,我们在寒冷的韵脚中,却读出了温暖的主题。冬日里那些温暖的回忆,依旧清晰如昨。
风雪还没有到来时,我就收到母亲寄来的小棉袄——是做给我女儿的。季节的冷暖,总是母亲第一个感知得到,每年我都会收到这份如期而至的温暖。母亲的爱,能够触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我想着遥远的童年往事,想着母亲在家里惦念着我,觉得暖暖的。
朔风凛冽的日子,我收到远方的朋友寄来的一条围巾。围巾大红的颜色,像一团火。我把围巾围在脖子上,闻到了棉质和阳光的味道。朋友留言:“有爱不觉天涯远,有梦不觉人生寒。”我和朋友相识于网络,我们交往了三年有余,虽未曾谋面,但心有灵犀。这个冬天,她让我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冬天的温暖,还来自于我们很多人一路上的相扶相携。一场大雪之后,建筑工地上,因为天冷停工了。那些在外打拼的人们,纷纷寻找其他的谋生方式。政府号召人们行动起来,给这些远离家乡的人送上一份爱,让他们感受到身在异乡的温暖。小城的人们有的给他们推荐工作,有的帮他们解决租房问题和取暖问题,有的为他们协调工资问题。整个冬天,小城洋溢在浓浓的温情之中。
冬天本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一切都是缓慢的,温情的。我们把冬天的故事,悄悄铭刻在时光的年轮上。大自然传来春天的讯息,冬天就要离开了。心中有留恋,也有憧憬。
远山渐渐从沉睡中醒来,变得有了几分润泽。冰河解冻,流水欢歌,草木绿意萌动。春天追随着冬天的脚步,款款而来。寒来暑往,季节更替。对冬天说声再见,向春天问声你好。惟愿每一个季节,都留下美好的回忆,让生命的四季丰盈而温暖。
第五篇:冬天红薯香抒情散文
红薯又名山芋,既能充饥又能甜口,称得上美味佳品,也是农民在种植的多项农作物当中产量最高的。不但在经营管理上省工省力,而且在食用上男女老少皆宜,吃法多样且从无吃腻之感。
记得刚刚解放那几年,我只有十几岁。那时家家都很穷。为了填饱肚子,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每年为了充饥,庄户人家选择了在地里栽种上春夏两季的红薯,图的是用不着投多大本钱,又省工,而且产量高,一年收下的几千斤红薯储存在地窖里,从冬仨月到青黄不接的春天,心里就有了主心骨。一日三餐里没有粮食也能充饥,从地窖里提上一篮红薯洗净放在锅里,灶里填上几把柴禾,烧上几开儿水蒸熟,一锅香喷喷的红薯端上饭桌,成了天天吃不腻的美食。
到了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的年月,刚有生产队那几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生产队收的粮食除了上交国家的,社员每人每天只能分得六、七两口粮。家家吃不饱,生产队仍然偷着在地里的沟边壕沿闲散地上栽上一、二十亩红薯,收下来连薯秧一起分给社员。红薯蒸熟能充饥,而薯秧晒干用铡刀铡碎,装在石磨上磨成面,掺上一半棒子面,贴饼子、蒸窝头,凑合着让一家人糊口填饱肚子。改革开放后分田到户,家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起来,吃穿花都不愁,可受过饥饿之苦的人们,仍然记住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对成年累月吃不腻的红薯情有独钟,多数人家每年仍然栽种上亩八分的红薯,收下来后在院子里挖个小窖,隔三差五地或城里亲朋好友来时,提上点来蒸熟或烤红薯片,让大家吃个生口解馋。又因为红薯含蛋白质,淀粉含糖量都很高,每到春节来临时,家家都把几百斤红薯冲洗净,用粉浆机打碎,用包去渣过滤晒成团粉,再漏成上等粉条,以备过节食用或是送人。
如今,国强民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家家饭桌上的鸡鸭鱼肉、海鲜品,大米白面早已被吃腻,家家都希望吃些五谷杂粮,野菜野果,红薯更受人们的喜爱,被推上了改善人们生活的饭桌,蒸红薯、烤红薯。孩子们还专到超市购买用红薯加工成的薯条、薯片。每到入冬,你就会看到,农贸市场上的鲜红薯、街头卖的烤红薯成了的抢手货。红薯更成了乡里人向城里亲朋好友送礼的上等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