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腰形体教案
案例题目:提腰
作者单位:西南街道中心幼儿园
所属镇(街):西南街道 作者姓名:吴文茵 任教班级:中班 音乐类型:形体教学 作者职称:幼儿一级教师
提腰
一、设计意图
上节课本班的幼儿进行了呼吸练习,对呼吸练习掌握得比较好。能做到先下胸腔、低头、呼气、吸气,背先起来然后抬头。为了加大、加深幼儿的训练强度,于是在呼吸的基础上,加上手部动作,进行提腰练习。形体训练对幼儿的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要求幼儿能很好控制自己,而且形体训练比较枯燥,所以在训练中我适当的加入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游戏,使幼儿比较容易地掌握。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运动呼吸这一生理自然的动作,加上手部动作,初步学习提腰的动作要领。
2.培养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机体、动作的协调性。
三、活动准备
歌曲《看星星》《走、跳、跑》《兔子舞》等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让幼儿愉快地进场
进场音乐:英文歌曲《走、跳、跑》
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边找一个舒服的位置一边做动作。启发幼儿的创编能力。“老师要给他(她)照张相”来引导幼儿做出和别人不相同的动作,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使幼儿愉快地感受音乐,愉快的表现美。
(二)练习呼吸、手的动作
复习音乐:《看星星》
1.师说:“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星星吗?(喜欢)老师今天带你们去看好吗?”“我们先做一次呼吸动作,然后加上手的动作。”
2.做动作时要注意:
① 小朋友的坐姿。下巴要抬起来,挺起胸,脚要直,脚尖要紧绷。
② 要求他们的动作要尽可能到位。做动作时要有精神,眼跟着手走。
3.请做得好的小朋友出来示范
指出为什么这些小朋友做得好。听音乐,请大家一起跟着小朋友再做一次,老师要纠正做得不规范的动作。
(三)学习提腰
1.师说:“刚才我们进行了呼吸练习,在这的基础上我们加上手部,学习提腰动作。”
2.教师先做示范动作
① “请小朋友先看老师做一次示范动作。我们一起数节拍,好不好?”
② 学习提腰动作要领
一只手慢慢的提起,先起手肘,然后再到手腕,手心向下,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慢慢的滚上来;下来的时候,翻掌、变成手心向外,先下手肘,然后再到手腕、手指。然后到另外的一只手。注意提手的时候要把身体拉长,腰要正,抬头,眼睛看着手。
3.提问幼儿,老师刚才是怎样做的。指导做得不规范的幼儿,而且边说边做让幼儿模仿。
4.和幼儿一起数节拍做动作
老师要一边做动作,一边注意幼儿动作的规范性。而且要一边做一边提醒幼儿要注意的地方。“手慢慢的上去,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手心向下,身体要拉长,好像要摘下上面的星星,手一翻,摘了一颗星星,把它放在手心上面,轻轻的把它放下来,好像怕把它摔伤。”
5.提出提腰动作的重点部分,让幼儿注意的地方是: 1)手起时要先起手肘,再到手腕。
2)摘星星时,身体要拉长,不要倒向一边。3)眼睛要一直看着手走。
4)提起手时要吸气,手放下来时要呼气。
6.跟着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一遍
7.师说:“小朋友,你们都学会摘星星了吗?那么,我们一起去摘星星吧。”乐曲《跳到我这儿来》
① 在愉快的音乐中,让幼儿自由的去摘星星,感受音乐,感受美。
“小朋友,你们看,天空上面有好多好多的星星啊,这边有,那边也有(边说还边指着天上面),我们到处去摘星星,看哪个小朋友摘的星星最大。”
② 边做动作边用语言提示,纠正幼儿错误的动作,使幼儿动作逐步规范化。.指出提腰动作的重点,请小朋友跟着节奏再做一遍
(四)游戏部分
乐曲《兔子舞》
1.放音乐,让幼儿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自由的找朋友,愉快的跳舞,感受跳舞的快乐。
2.请兔子们一起跳着舞回家。
第二篇:形体教案
形体训练
一.面部肌肉活动的练习。
(站立或坐,内心放松,同时放松面部肌肉)1.双眉紧皱片刻后再放松,反复数次。
2.双唇紧闭,两嘴角向外拉紧片刻后再放松,反复数次。3.双唇紧闭,努力向前努出去片刻后再放松,反复数次。4.整个面部肌肉紧张起来,五官尽可能的缩在一起片刻后放松,反复数次。
二.眼睛的练习
(站立或坐,尽量松弛片刻)
1.平视。(从放松的自然地平视到逐渐紧张起来用力的瞪视前方,再放松下来)
2.双目向上,向左,向下,向右,各个方向转动,每个方向都从
放松——紧张——放松——下一个方向。(上,左,右,下,连续转动数次)放松。闭目休息片刻。
【眼睛的表现力练习】
两人一组。两个同学都坐在那里看书,突然,A注视着对方的嘴角,当B发现了自己被人盯视后,抬起头来注视A.这时A不好意思的把目光移开。B用目光表现出对A的注视的疑问和不满,正巧A又抬眼看见了B的目光,发现了目光中的疑问和不满后,又不自觉的把目光移向了B的嘴角。B从对方的注视中感觉到自己的嘴角大概有什么问题,伸手一摸,发现嘴角边原来粘了一粒米粒,一边把米粒擦掉,一边用目光表示出一种带有歉意的感激之情。A则报之以友善的目光和微笑,然后俩人又都低下头去看书了。
三.身体各部分离动作练习。
头部与颈部的活动练习,8个八拍x2.1.头部,8个八拍。
前,右,后,左,先分解 后连续。(左右两边时,耳朵尽可能的触及肩膀,往后时下颚要放松,嘴巴可以张开)2.颈部(头部平移),8个八拍。
前,右,后,左,先分解再连续。(左右两侧时不要耸肩,不要左右扭头,目光前视,由颈部的移动来带动头部平移)
肩部动作的练习,8个八拍。
1.双肩上抬下压练习
(上耸时不要缩脖子,下沉时不要伸脖子)2.双肩的前后活动练习结束后,双肩抖动放松。
胸部动作练习,8个八拍。
1.胸部分离动作 四方向分离 八方向分离
2.胸部转动练习(顺时针推出,串连八个点,注意胸部是发力点)双臂动作动作练习,12个八拍。
1.双臂位置练习,(肩部不要紧张),4个八拍。(用感觉去检查自己的动作,凭感觉几十纠正)2.大臂的转动练习,4个八拍
双臂侧平举——下交叉画圆(尽量与身体在同一个平面)3.小臂的转动练习,4个八拍。
双臂侧平举,大臂保持不动,尽量和身体在同一平面)
跨部动作练习,8个八拍
1.胯部分离动作
(不要挺腰或者弯腰,身体的其他部位要尽量的控制)2.胯部的转动练习
(胯部的转动尽量大,身体其他部位要有所控制)
腿部练习
1.大腿练习2.小腿练习
脚与脚腕的活动练习
1.脚腕转动练习2.提踵练习3.压脚掌练习
胯,胸,颈,头的旋转练习。(变换节奏)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体育优秀教案《提腰》
《中班体育优秀教案《提腰》》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一、设计意图
上节课本班的幼儿进行了呼吸练习,对呼吸练习掌握得比较好。能做到先下胸腔、低头、呼气、吸气,背先起来然后抬头。为了加大、加深幼儿的训练强度,于是在呼吸的基础上,加上手部动作,进行提腰练习。形体训练对幼儿的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要求幼儿能很好控制自己,而且形体训练比较枯燥,所以在训练中我适当的加入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游戏,使幼儿比较容易地掌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运动呼吸这一生理自然的动作,加上手部动作,初步学习提腰的动作要领。
2.培养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机体、动作的协调性。
三、活动准备
歌曲《看星星》《走、跳、跑》《兔子舞》等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让幼儿愉快地进场
进场音乐:英文歌曲《走、跳、跑》
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边找一个舒服的位置一边做动作。“屈,老师.教,案,网”启发幼儿的创编能力。“老师要给他(她)照张相”来引导幼儿做出和别人不相同的动作,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使幼儿愉快地感受音乐,愉快的表现美。
(二)练习呼吸、手的动作
复习音乐:《看星星》
1.师说:“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星星吗?(喜欢)老师今天带你们去看好吗?”“我们先做一次呼吸动作,然后加上手的动作。”
2.做动作时要注意:
①小朋友的坐姿。下巴要抬起来,挺起胸,脚要直,脚尖要紧绷。
②要求他们的动作要尽可能到位。做动作时要有精神,眼跟着手走。
3.请做得好的小朋友出来示范
指出为什么这些小朋友做得好。听音乐,请大家一起跟着小朋友再做一次,老师要纠正做得不规范的动作。
(三)学习提腰
1.师说:“刚才我们进行了呼吸练习,在这的基础上我们加上手部,学习提腰动作。”
2.教师先做示范动作
①“请小朋友先看老师做一次示范动作。我们一起数节拍,好不好?”
②学习提腰动作要领
一只手慢慢的提起,先起手肘,然后再到手腕,手心向下,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慢慢的滚上来;下来的时候,翻掌、变成手心向外,先下手肘,然后再到手腕、手指。然后到另外的一只手。注意提手的时候要把身体拉长,腰要正,抬头,眼睛看着手。
3.提问幼儿,老师刚才是怎样做的。指导做得不规范的幼儿,而且边说边做让幼儿模仿。
4.和幼儿一起数节拍做动作
老师要一边做动作,一边注意幼儿动作的规范性。而且要一边做一边提醒幼儿要注意的地方。“手慢慢的上去,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手心向下,身体要拉长,好像要摘下上面的星星,手一翻,摘了一颗星星,把它放在手心上面,轻轻的把它放下来,好像怕把它摔伤。”
5.提出提腰动作的重点部分,让幼儿注意的地方是:
1)手起时要先起手肘,再到手腕。
2)摘星星时,身体要拉长,不要倒向一边。
3)眼睛要一直看着手走。
4)提起手时要吸气,手放下来时要呼气。
6.跟着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一遍
7.师说:“小朋友,你们都学会摘星星了吗?那么,我们一起去摘星星吧。”乐曲《跳到我这儿来》
①在愉快的音乐中,让幼儿自由的去摘星星,感受音乐,感受美。
“小朋友,你们看,天空上面有好多好多的星星啊,这边有,那边也有(边说还边指着天上面),我们到处去摘星星,看哪个小朋友摘的星星最大。”
②边做动作边用语言提示,纠正幼儿错误的动作,使幼儿动作逐步规范化。.指出提腰动作的重点,请小朋友跟着节奏再做一遍
(四)游戏部分
乐曲《兔子舞》
1.放音乐,让幼儿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自由的找朋友,愉快的跳舞,感受跳舞的快乐。
2.请兔子们一起跳着舞回家。
中班体育优秀教案《提腰》这篇文章共4157字。
第四篇: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舞蹈形体课程教案
———————————古典舞身韵《提沉冲靠》组合—————————— 授课教师:董靖
授课时间:2009年12月30日第四节课
授课地点:艺术楼第四舞蹈教室
授课对象:艺09(3)班学生(音乐表演专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授课教案、音乐磁带
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训练法
教学目的:
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运动的过程,而舞蹈中运动的路线更是千变万化的。
人体形成“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根本关
键和枢纽在于腰的运用。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的上身过于“僵”,其实主要体现在胸腔的紧张和腰部的生硬,正是不善于用“提、沉、冲、靠、呼、吸”等基本动律。通过《提沉冲靠》组合的训练能使得学生改变学习舞蹈时出现 的上身“僵”、上身与腰部不灵活、不协调的缺点是学习《提沉冲靠》组合的关
键所在,所以《提沉冲靠》组合是训练腰部、呼吸和身体动律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学重点:
1、掌握“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
2、在“提、沉、冲、靠”中学会运用呼吸
教学难点:
1、强调在动作中气息的运用。
2、动作中腰椎的运用。
3、使学生懂得“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并能用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1、学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4、教师讲解要点并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补导。
5、授组合动作,学生练习。
6、动作与组合音乐配合。
《提沉冲靠》组合动作顺序
预备拍:坐与地上,双腿盘于身前,开跨。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手腕搭于膝盖上,通过吐气身体到“沉”的状态。
(一)1×8拍: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6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8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4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冲” 右手到按掌位置,再往8点方向“靠”,手到扬掌位置,最后回到“沉”的位置。
1×8拍:反面重复一遍。
2×8拍:正反面重复一遍。
4×8拍:身体做“提沉”动作同时双手做“小五花”动作重复4次。
布置作业:
1:课后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2:要求学生每次练习时必须做到位。
第五篇:安塞腰教案
《安塞腰鼓》导学案 第一课时
张三寨三中 范普玲
【教师寄语】思考每一天,拼搏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精读重点句子。【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排比的作用,精读重点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目标.1、听歌曲《黄土高坡》,感受高原贫瘠的环境下,我国北方安塞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搏击的精神。
2、安塞——黄土高坡上的民间绘画之乡、民间剪纸之乡、民歌之乡、腰鼓之乡。
3、听录音,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听课文录音,扫除字词。
1、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学习本文的朗读技巧,并找出录音中读错的字词。
2、给下列红色的字词注音:(同桌互改,2分钟完成)
咝()溜溜
恬()静
束()缚()
羁()绊()
闭塞()
挣()脱
冗()杂
亢()奋
晦()暗
蓦()然
磅()礴()
淋()漓()
高原啊()
颤()栗()
愈()捶愈烈()
辐()射
戛()然而止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合作交流,回答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8分钟完成)温馨提示:
1—4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28—30段:语速较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2、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但是”(5段)和“看”(6段)独立成段,作用:这两段是由()向()的转换,引出下文的内容。
(2)、7段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节奏(),感情(),()地突出了后生们的()美。(3)、“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的雄壮美。
(4)文章以“渺远的鸡啼”结尾,原因:以“鸡啼”反衬(),鸡啼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和()的象征。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四、布置作业:
1、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力量?
2、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五、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