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5年项目工作情况(2006年一季度项目会材料)
纪县长在2006年第一季度项目会上的讲话
一、传达市项目竞赛活动表彰会精神
4月3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项目竞赛活动表彰大会,总结2005年度项目竞赛工作,表彰竞赛先进单位,部署2006年项目竞赛工作,进一步深化“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努力开创全市项目工作的新局面,推动三明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市委书记叶继革主持会议,市长张健在会上讲话。市领导李轩源、吕少郎、刘鑫、袁德俊、林纪承、徐铮、刘道崎、程立双、池秋娜、杨俊峰、吴根发、郑国仁、刘振郁、阙维林、严凤英、张发录、吴俊慰、林俊德、郑昱荣、邹运恒、邱乾春、张来水、柳忠武、李茂胜、吕凯明、陈有极出席会议。
市直各部、委、办局(公司)和群团组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分管项目工作副县(市、区)长、发展计划局、经贸局、外经局主要负责人;在市区的中央、省属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8家商会会长;市属重点企业和市区重点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2005年度项目竞赛活动受表彰单位代表近800人参加会议。
叶书记在会上讲话。他说,表彰大会是深化项目工作的一次再动员,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鼓劲加油、团结奋进的重要会议,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齐心协力、各负其责,奋勇争先、不断超越,努力在深化项目带动中展现作为、建功立业,下大功夫把今年的项目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叶书记强调,要突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一定要从宏观上理解、从整体性上把握,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协调推进。既要突出大项目,也要抓好小项目。充分发挥大项目支撑力强、辐射面广、推动全局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中小项目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以短养长、大中小齐上、长中短结合,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既要突出项目建设,出要抓好项目储备。要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确保完成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同时,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为重点,加大关联性强的生产性项目的策划、筛选、包装、推介,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项目基础,既要突出经济项目,也要抓好政治、文化和社会项目。在大力发展产业项目的同时,加快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不断扩大项目带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要突出创新。必须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辨证的思维、市场化的手段、工业化的理念来推动项目工作机制创新,做到项目生成有新思路、项目对接有新拓展、项目落地有新举措。要突出保障。项目带动重在方方面面的合力,重在坚强有力的保障。要强化领导责任。要强化配套机制,健全激励机制、探索共享机制、建立项目投向机制,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努力增强竞赛活动的活力、增强项目工作的活力,要强化环境建设,真正让投资者放心、安心、开心地在三明创业。
张市长在会上说,2005年,我市各级各部门在项目竞赛活动中立足项目、推动项目、促成项目,成绩可喜可贺,经验可圈可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竞赛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近年最大,竞赛引进的项目与资金近年最多,竞赛对发展环境的优化功能逐步凸显。对于2006年如何深化项目竞赛活动,张市长提出了四个关键词。
一、重点。要重点鼓励引进农业、工业、市场建设等产业项目。农业,要突出产业链项目,增加加工环节,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工业,要突出大型、特大型项目,提高大型工业项目占引进项目的比重,提高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确保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以上,规模工业产值新增100亿元以上。服务业,要突出带动力强的项目,突出专业市场建设、物流园区建设、农村市场项目建设。
二、推介。要强化推介,走出去推介,引进来推介,利用各种机会推介,在推介中提高竞赛实效,推介要选好项目,突出双方优势,对接相互需求。推介要构筑平台,更加主动与省直部门联办招商活动,把省里的活动作为我们对接项目的最好平台。推介要主动对接,要持续接触、持续推介、持续促进、持续落实。
三、机制。要通过项目竞赛,不断延伸、衍生、创新项目工作机制。要健全激励机制,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激励办法,继续探索用园区拓展工业平台的办法,继续探索开发新项目的激励办法。要探索共享机制,探索发展“飞地资源”项目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要建立项目投向机制,使项目竞赛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
四、服务。要在竞赛中提升服务,在竞赛中优化环境。服务重在集聚要素、重在审批提速、重在向下延伸、重在形成合力。
市委常委、秘书长程立双在会上宣读了《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5年度“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获奖单位的决定》。
大会表彰了获得县(市、区)项目工作竞赛、市级重点项目工作竞赛、项目服务工作竞赛、市直单位的招商引资工作竞赛先进单位和项目特别奖单位。
获得县(市、区)项目工作竞赛一等奖的大田县,获得市直单位招商引资工作竞赛项目落地县(市)一等奖的市委办,获得项目服务工作竞赛服务类一等奖的市工商局和获得市级重点项目工作竞赛预备重点项目第一名的将乐红狮水泥有限公司4个单位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二、2005年项目工作情况
2005年,我县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的部署,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全市项目竞赛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我县对2005年项目工作先进单位也进行了表彰。
(一)主要成效
2005年,我县以项目竞赛活动为载体,促进我县项目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1、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全县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08亿元(市统计口径,下同),占市下达任务的135.87%,比增110.7%,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4.48亿元,比增140.9%;房地产投资2.27亿元,比增43.1%;城区私人建房投资3327万元,比增-34.9%。
2、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1)省、市级重点项目进展良好。经项目滚动调整后,我县现有15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其中7个省级重点项目,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8.17亿元,2005年度计划投资14.44亿元,完成投资12.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8.2%。
(2)县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经项目滚动调整后,确定县级以上重点在建项目60个,年度计划总投资20.1011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7.9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9.3%。
3、重大项目有新突破
全县有9个重大项目进展明显:(1)向莆铁路,列入铁道部“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并于12月在北京召开“预可”审查会议,铁道部领导及专家到我县对向莆铁路进行现场踏勘,初步明确了线路走向;(2)三明沙县机场于12月26日动工续建;(3)大亚木业45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完成投资3.89亿元,进入设备安装阶段;(4)明光新型材料冷轧带钢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于8月29日建成投产;(5)立丰印染易地技改项目两条染色线、一条印染线已建成于“12〃8”投产;(6)青纸20万吨高强瓦楞纸机项目开工建设;(7)厦工三重整体搬迁技改项目开工建设;(8)沙阳乐园提升改造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五星级酒店及广场、民俗馆、文化长廊建设等,该项目荣获市项目特别奖;(9)高科化工
9万吨精细橡胶粉项目,橡胶粉生产线和再生胶生产线已于“12〃8”投产。
4、项目引资成效明显
我县组织参加“5·18”海交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6·26”海洽会、“9·8”国际经贸洽谈会等招商活动,成功举办“12·8”第九届小吃文节,宣传推介沙县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政策,通过三明高新区金沙园和金古工业集中区以及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工业集中区等平台,先后引进了厦工三重、硅福化工等一批大项目。一年来,全县签约的合同项目共有52项,总投资22.8亿元,拟利用县外资金2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46万美元,占市任务的110%;利用内资资金8.54亿元,占市任务的328%。
(二)存在问题
我县项目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重点项目总体投资进度与年度投资任务有一定的差距。全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9.3%,未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全县60个重点项目,有28个重点项目未完成年度计划。省、市15个重点项目共完成建设投资额12.7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8.2%,有6个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影响了我县在市项目竞赛中的成绩。
二是项目批复难问题。青山纸业160万亩造纸原料林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已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查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但国家发改委还未批复。南方水稻制种基地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但至今未审批,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不够。年初确立的60个重点在建项目,到年底仍有10个项目处在前期工作中,未开工建设,影响了项目整体进展。
三、2006年项目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抓好今年项目工作意义重大。要根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项目工作力度,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季,我县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7121万元,占年任务18.6%;百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471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6.2%,其中:12个省、市重点项目(5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263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6.6%;新批办外资2家,合同外资完成30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9万元,内联资金5500万元。一季度,项目工作开局良好,下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以项目为抓手,促进项目投资新增长。目前,已确立今年百个重点项目,总投资9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亿元。年度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5个:福建大亚木业刨花板生产线,青山纸业高强瓦楞纸技改,金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沙阳乐园提升改造,厦工三重整体搬迁,长富家园建设。继续加强项目的管理,发挥项目效益,通过项目建设,有效促进投资增长。
㈡以服务为重点,营造项目投资新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树立“环境是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要素”和“投资者至上”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项目单位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全面落实项目的扶持优惠政策,改进、完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减化审批程序,营造良好的项目投资环境。
㈢以招商为突破口,实现项目引进新突破。立足交通区位比较优势,以产业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主动对接南平、三明市区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密切与大企业、大集团联系,围绕沙县产业发展方向,借助“6·18”、“9·8”、“12·8”等招商平台,突出三明高新区金沙园和金古深加工、闽台木竹等特色集中区及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工业集中区的吸聚作用,力争吸引一批大项目落户我县。
㈣以创新为动力,增强项目运作新活力。建立健全项目开发机制,抓好项目策划和包装,引入合作机制,加强与省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大中介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创新项目筹资机制,在扩大招商引资的同时,做好土地经营文章,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市场化运作,以土地资源吸引项目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债投资以及国家和省级资金补助等方面更多的支持。创新项目管理机制,继续推行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确保项目质量,提高项目效益。
第二篇:一季度项目工作情况通报
2005年,是县委县府确定为我县的“项目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计委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县府“确保一亿五,力争两个亿”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2005年的项目争取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向上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力度,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项目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生产力,已经成为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识,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已变成各部门的具体行动。截止三月底,经初步统计全县各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已落实项目19个,落实资金计划5067万元,申报项目67个,申报争取资金17936万元,储备项目46个,准备申报争取资金18995万元。一季度已落实的5067万元中。交通局落实项目2个,落实资金1700万元;农业局落实项目4个,落实资金1133万元;卫生局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798万元;农机局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100万元;林业局落实项目2个,落实资金108万元;水利局落实项目3个,落实资金515万元;教育局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100万元;科技局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150万元;国土局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150万元;公安局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99万元;计生委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40万元;农办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10万元;经贸委落实项目1个,落实资金15万元。与此同时,我县又一批争取国家支持项目已陆续上报到上级相关部门,截止三月底,全县已通过各种渠道上报67个项目,上报争取资金17936万元,其中水利局已上报项目7个,上报争取资金2042万元。农业局上报项目5个,上报争取资金837万元。林业局上报项目8个,上报争取资金1056万元。交通局上报项目8个,上报争取资金2344万元。环保局上报项目4个,上报争取资金4270万元。建设局上报项目4个,上报争取资金1250万元。农机局、畜牧食品局、农办、农能办、经贸委、广电局、卫生局、文体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生委等部门已分别上报项目34个,申报争取上级各类资金6137万元。主要特点:高度重视,责任明确。各部门紧紧抓住“项目年”抓项目的牛鼻子,分别落实了“五定”责任制,成立了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并抽调业务能力和公关能力强的同志为成员,项目报到哪里就跟踪到哪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交通、水利、农业、建设、林业等部门,采取走上去汇报工作,联络感情,了解信息、政策、交通局每月做到20天有人到上面跑项目,同时请下来检查、指导工作,增进了解,加深印象,建立起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农业局每月将项目的实施情况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受到好评。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一些部门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当前和未来建设项目研究、储备不足,没有认真及时研究中、省各个时期的投资方向,报不出大的项目。二是担心前期工作经费投入过大,给单位造成经济负担,不敢做过深过细的工作,不少项目停留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致使一些项目错失了良机。三是只重视项目争取,不重视将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各部门要继续发扬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县委县府实施“六通三化”全面建设小康县的总体部署和县人民政府射府发(2005)21号文件精神《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找准投资方向包装项目,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项目,精心组织实施好项目,使我县建设项目始终保持在“竣工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中。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推荐]一季度项目工作情况通报
第三篇:一季度项目情况通报
2005年,是县委县府确定为我县的“项目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计委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县府“确保一亿五,力争两个亿”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2005年的项目争取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向上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力度,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项目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生产力,已经成为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识,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已变成各部门的具体行动。截止三月底,经初步统计全县各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已落实项目19个,落实资金计划5067万元,申报项目67个,申报争取资金17936万元,储备项目46个,准备申报争取资金18995万元。
主要特点:
高度重视,责任明确。各部门紧紧抓住“项目年”抓项目的牛鼻子,分别落实了“五定”责任制,成立了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并抽调业务能力和公关能力强的同志为成员,项目报到哪里就跟踪到哪里。
形式多样,成效显著。交通、水利、农业、建设、林业等部门,采取走上去汇报工作,联络感情,了解信息、政策、交通局每月做到20天有人到上面跑项目,同时请下来检查、指导工作,增进了解,加深印象,建立起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农业局每月将项目的实施情况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受到好评。
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一些部门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当前和未来建设项目研究、储备不足,没有认真及时研究中、省各个时期的投资方向,报不出大的项目。二是担心前期工作经费投入过大,给单位造成经济负担,不敢做过深过细的工作,不少项目停留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致使一些项目错失了良机。三是只重视项目争取,不重视将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
《[推荐]一季度项目工作情况通报>>>>一季度项目情况通报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项目开发部一季度工作总结
2011年第一季度项目开发部工作总结
2011年第一季度在集团公司及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大力支持下,项目开发部紧紧围绕以“跑项目”为主要思想的指导方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全力贯彻到本季度项目争取工作中,现将2011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经过项目开发部多个日日夜夜的加班加点的努力奋斗,顺利的完成了黄羊河AAA级旅游景区项目的撰写、申报、最终在本月初完成了黄羊河AAA级休闲娱乐景区的评审工作,为集团公司新办公楼的落成献上了一份大礼。
二、上报的项目
在将近4个月的工作时间中,项目开发部经过多方沟通、打听全面收集申报项目信息,共计上报21个项目,其中有较大希望争取到资金的项目17个。并分别于省工信委、省集团公司、省发改委、省旅游局、市政府、区政府、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等13个部门沟通和衔接,极大的拉近了我公司和地方的关系,为今年项目资金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本季度项目开发部工作重心在项目书得撰写方面,对项目推进工作力度不够,有畏难情绪;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缺
乏主动性,导致省农垦公司部分项目资金没有落成。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将工作重心放在“跑项目”上,努力争取项目资金的落实情况。
2、集思广益,积极主动以多元化的方式开展项目的开发工作。
第五篇:项目协调一季度工作总结
项目协调一季度工作总结
1、樊2号路、樊6号路、仇家沟路附着物清点、兑付,补偿资金到位,协调房屋拆迁3户。
协调各条路动工中遇到的问题,调解矛盾,2、城市综合体附着物锁定,签定企业搬迁协议10余户,国通青山项目企业拆迁。
3、新签定征地协议12份涉及5个村,并清点地上附着物。
4、争取资金1.5亿元,解决遗留问题10余件。
5、协调阻碍项目施工6次,出警3次。
6、协助锁定四个项目房屋4处400多户。
7、襄轴、高迪、还建房遗留问题3处房屋拆迁,还建房8户附着物补偿协议签定。
8、签定各条道路绿化带、岔路口征地协议。协调仇家沟暗涵预征地40.03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