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杨村文化广场建设情况简介0801
临夏市枹罕镇后杨村人口文化广场基本情况
后杨村位于临夏市西端,大夏河北岸,兰郎路、临合路南北穿村而过,共有5个自然村、13个合作社、544户、2427人,总耕地面积1624亩。
后杨村是省、州、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了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帮助和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促进全村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2009年结合全市创“国优”活动的开展,该村多方筹措资金15万元,建成了占地3亩的人口文化广场,广场内悬挂计生政策宣传版面18块、大型宣传喷绘46幅、张贴宣传标语30条。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在人口文化广场内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设施。
自该人口文化广场建成以来,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成为该村育龄群众的精神家园。镇、村充分依托该人口文化广场,每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人口计生政策、避孕节育知识、生殖健康咨询等宣传服务活动,向本村及周边群众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弘扬文明婚育新风,传播新型生育文化,创造和谐计生,在帮助和引导广大群众转变婚育观念、树立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促进全村乃至全镇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村计划生育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全村逐步形成了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群众婚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执行和遵守人口计生政策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有效推动了全村人口计生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青铜文化广场简介
青铜文化广场简介
青铜器广场位于东胜新区鄂托克西街南、广场街北、迎宾路西、松山路东,是鄂尔多斯东胜新区政治、文化、信息的中心,是连接政府大楼及其前庭广场和城市公园的纽带。青铜器广场总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为6.5万平方米,东西宽370米,南北长320米,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地下部分为2层,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米,是鄂尔多斯华研集团继购物中心之后投资的又一集商业、餐饮、娱乐、停车场为一体的大型商业休闲设施。其中,地上部分总投资
1.3亿元,为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主题广场,以“太阳”型钢机构薄壳穹顶、“月亮”型钢结构建筑及鄂尔多斯青铜群雕为肢体组成,主要功能为室内展厅,绿地广场和雕塑群展览。青铜器广场通过14个大型青铜器雕塑群以及4000多盏灯组成的灯带的灯光艺术表演来展示鄂尔多斯东胜新区的城市发展历程,是历史写真与文化提升的有机结合、艺术激情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共生、生态技术与人文理想的有机结合、人类文明与自然天地的相互唱和......
第三篇:乡镇 村 文化广场简介
XX乡XX村文化广场简介
XX乡XX村位于乡政府以西4.5公里处,距离县城2公里。该村交通便利,西姜晚霞湖旅游路横贯全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10户1522人。经济收入以农业、劳务输出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2752元。XX村文化广场位于XX村党员活动室前,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
XX村原党员活动室在5.12地震中受损严重,致使基层组织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为适应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丰富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XX乡党委积极汇报争取,申请“中央特殊党费援建项目”,于2009年新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包括二层砖混结构办公楼一座和文化广场一处。文化广场于2010年10月正式竣工,现配套有篮球架2个,乒乓球桌2个,健身器材6套,太阳能路灯4个,广场地面铺设马路砖。广场集各项村规民约、文明公约、民主制度、科普宣传和健身器材于一体,是一个集美化、亮化、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科普服务为一体的农村文体广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广场作用发挥良好,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群众农闲时的议事台、活动场、休闲园,为群众参与评议村务、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学习宣传知识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村民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已成为该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四篇:紫荆村文化广场简介
泾明乡党委将村部和文化广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开篇之举,高度重视,确立了“先站稳,再站高”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五室”、“四有”、“一个中心”的建设标准。“五室”即办公室、活动室、文化室、图书室、计生室;“四有”即有规范的村级组织牌子、有健全的村级组织制度、有必备的办公和培训设备、有合格的村务公开栏;“一个中心”即文化活动中心。几年来,全乡共投入资金多万元用于村级阵地建设,高标准新建村部个平方米,扩建和维修村部个余平方米,新建文化广场个平方米。同时,通过“一把手”责任制,机关结对帮扶共建等工作机制,加强对村级阵地建设的帮扶、督查和指导,形成了村级阵地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紫荆村作为全乡村部建设的试点村,在阵地建设上,通过乡、村自筹资金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在全乡率先完成了村部及文化广场的初建工作,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达到了“五室”“四有”“一个中心”的基本标准。目前,紫荆村被确定为县基层党建示范村。
随着村部及文化广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紫荆村充分发挥文化教育阵地作用,以图书室、活动室、文化广场等为依托,通过举办科普大集、科技培训班、发放宣传单和播放科技录象等形式,送文化、送科技下乡,引导农民学科学、学文化、学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紫荆村立足自身实际,审时度势,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进行的有益探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的积极创新,如一剂催化剂,一场及时雨,整个农村大地如饮甘霖,勃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了新的春天。我们坚信,在泾明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紫荆村基层组织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基层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必将迎来更为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广场简介
民 生 广 场 简 介
民生广场是邕江堤路园项目景观工程,其利用原有道路和规划防洪堤高差较大和现状用地不足的特点,在原江滨路上高架平台广场(与防洪堤顶平齐,设计标高为81.45m),广场平台与市中心商务区的规划建筑群二层平台连接,使兴宁步行商业街区、滨江建筑群、平台广场和河岸滩涂广场一气呵成,成为城市滨水景观核心区。民生广场面积约9万平方米,分为高架平台和滩涂公园两部分。高架平台宽约50m,从民生路口至永宁街口,长约600m,平台面积约3万平方米,功能为观景休闲使用,平台下为下沉道路,道路红线规划宽度为40m,双向六车道,两侧设非机动车道,只设单向人行道。高架平台通过码头梯段与河岸滩涂连接,给市民一个亲近大自然的环境,高架平台在原江滨路上架设(与防洪堤顶平齐,设计标高为81.45m),平台与市中心商务区的规划建筑群二层平台连接,成为城市滨水景观核心区。高架平台上建成了一个900平方米的音乐喷泉,绿化面积近5000平方米,当中配臵了12根欢乐柱、慧眼、张拉膜、铜雕等小品;滩涂公园长约1500m,在65m水位线上规划园林景观,面积约6万平方米。滩涂公园内建有长40米、高6.3米的大型《戏水》浮雕,一道高8米、宽40米的人工瀑布,公园内有《诞生》、《游泳去》等小品,林荫多憩,错落有致。广场安设有轮廓灯、照射灯、星光灯和4个高30米的高杆灯,在夜景下亮化和美化了广场环境。民生广场是南宁市邕江的第一座外滩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锻炼、旅游的新亮点。
民生广场通过塑造以城市高架平台广场和滩涂亲水环境景观的滨水空间,结合城市中心商务区建筑群和地形特点,创造一个空间开阔的旅游商贸环境,给市民提供一个具有集会性、标志性、商业性、观赏性和休闲性的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