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4:0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

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

新人社发〔2010〕123号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36号)和《关于调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68号)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四至六类区标准;从2010年7月1日起,调整38个县、市、区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2010年1月1日起,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四至六类区标准。各类区在职人员津贴标准分别调整为:四类区月人均550元,五类区月人均950元,六类区月人均1550元。在各类区平均标准内,不同职务(岗位)人员适当拉开差距。其中,四类区每月515元至850元,五类区每月900元至1370元,六类区每月1490元至2050元(详见附件2、3),离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岗位)在职人员津贴增加额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在职人员津贴增加额的85%增加退休费,退职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在职人员津贴增加额的60%增加退职生活费。

二、从2010年7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等6个区(市)津贴类别由一类区调整为二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等11个县(市、区)的二类区调整为三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等11个县由三类区调整为四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等6个县(市)由四类区调整为五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等4个县由五类区调整为六类区(详见附件1)。

三、有关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发放办法,所需经费及其他有关政策,按《关于印发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四个实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发〔2006〕79号)中《关于完善自治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规定执行。

四、自治区直属单位及下属单位和中央驻疆有关单位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增资方案,由直属单位或主管部门分类汇总,分别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局审核批准后执行;地、州、市及所辖县、市、区各单位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增资方案,由各地、州、市人事和老干部们分类汇总,分别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局审核批准后执行。

五、本通知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附件:⒈调整部分县市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的名单 ⒉机关工作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表 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表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自治区财政厅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三日

附表一:

调整部分县市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的名单

(共38个县、市、区)一类区调整为二类区(6个)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石河子市

二类区调整为三类区(11个)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 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

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玛纳斯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塔城地区:乌苏市、沙湾县五家渠市

三类区调整为四类区(11个)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和硕县阿克苏地区:新河县、拜城县、阿瓦提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塔城地区:额敏县四类区调整为五类区(6个)喀什地区:莎车县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五类区调整为六类区(4个)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喀什地区:叶城县

------备注:至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情况如下: 三类区(3个)伊宁市、奎屯市、伊宁县四类区(6个)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五类区(1个)昭苏县

第二篇:四川省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县名单[定稿]

四川省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县名单

(根据国人部发〔2006〕61号、川人发〔2007〕8号文件共77个县、市、区)

一类区(24个)

广元市: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 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

宜宾市: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 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 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 达州市:万源市、宣汉县 雅安市:荥经县、石棉县、天全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 二类区:(13个)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 雅安市:汉源县、芦山县、宝兴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理县、茂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普格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 三类区:(9个)

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攀枝花市:盐边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甘洛县、雷波县 四类区:(20个)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松潘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道孚县、炉霍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巴塘县、乡城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美姑县、木里藏族自治县 五类区:(8个)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甘孜县、稻城县、得荣县 六类区:(3个)

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

标签: 政府文件

资料

社会

关于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方案

人事部 财政部(2001年2月8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备部署,体现对艰苦边远地区的政策倾斜,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津贴类别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实施范围,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确定,被列入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享受此项津贴;津贴类别,根据艰苦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一、二、三、四类(具体范围和类别见附表一)。

二、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

各类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分别为:一类区平均43元,二类区平均86元,三类区平均172元,四类区平均300元。在各类区平均标准内,不同职务人员适当拉开差距,其中,一类区每月40元至100元,二类区每月80元至200元,三类区每月160元至320元,四类区每月280元至560元(详见附表二)。

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要将列入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的财政负担人数、增资额等有关情况报送人事部、财政部审核,并由财政按照核定的人数和各类区平均标准拨付资金。

三、实施时间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四、其他有关政策问题

(一)艰苦边远地区机关、事业单位中2000年12月31日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相应增加离退休费。其中,离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以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为基数,按照本人退休费的计发比例增加退休费。2001年1月1日以后离退休的人员,其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可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

(二)调入艰苦边远地区的人员以及在艰苦边远地区之间调动的人员,执行调入地区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调离艰苦边远地区的,从调离的下月起停发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三)中央各部门在艰苦边远地区的单位的人员,比照当地标准执行。

五、组织领导

各地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工作,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人事部门、财政部门组织实施;中央有关部门驻艰苦边远地区的单位由人事部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具体实施。

本实施方案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吉林省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

吉林省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

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1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发展两方面指标评价县级行政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边远程度。

自然地理环境的指标为:

1.海拔,主要反映海拔高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土被系数,主要反映土壤资源状况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考虑不同土壤类型的差异及土壤荒漠化和喀斯特地貌等因素。

3.水资源适宜度,主要反映水资源状况,考虑湿润度、降水量和河网密度等因素。

4.地表崎岖度,主要反映地形地貌对工作生活条件的影响。

5.人生气候指数,主要反映气候的适宜度,考虑气温高低、风速大小、太阳辐射强弱等因素。

人文社会发展的指标为:

1.边远性指数,主要反映边远程度,考虑交通、通讯等因素。

2.人文发展指数,主要反映公共服务的基本条件,考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财政收入等因素。

按以上指标,对县级行政区域的艰苦边远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类别的基本依据。

(二)确定范围和类别。

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范围和类别,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依据评估指标体系的量化评估结果,结合政策性因素,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列入范围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类别由现行的四类调整为六类,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我省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范围和类别(见附件1),按国人部发[2006]61号文件规定执行。

(三)调整津贴标准。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调整为:一类区月人均70元,二类区月人均130元。在各类区平均标准内,不同职务(岗位)人员适当拉开差距。其中,一类区每月65元至130元,二类区每月120元至240元(见附件2、3)。

(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范围和类别,从调整当年的1月 1日起执行。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财政能力、调控地区工资差距的需要以及艰苦边远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水平,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类别和标准的调整,由人事部会同财政部提出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

(一)根据评估结果需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类别的,从调整的次月起执行。新列入范围或类别发生变化的,按新确定类别的津贴标准执行;调整出范围的,停止执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二)离退休、退职人员执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办法。

2006年7月1日以后离退休的人员,按本人单位所在县(市、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的一定比

例增加离退休费。其中,离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的津贴标准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的津贴标准的85%增加退休费;退职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津贴标准的60%增加退职生活费。

2006年6月30日以前离退休的人员,已按国办发[2001]14号文件中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规定增加离退休费,且单位所在县(市、区)仍在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内的,按调整后类别的津贴标准和上述规定比例,从2006年7月1日起重新计算离退休费。

新列入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2006年6月30日以前离退休的人员,从 2006年7月1日起,根据所在县(市、区)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津贴标准,按照一定比例增加离退休费。其中,离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的津贴标准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津贴标准的 85%增加退休费;退职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的津贴标准的60%增加退职生活费。

离退休人员单位所在县(市、区)被调整出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或异地安置地不属于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的,从次月起停止执行按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增加的离退休费;如果单位所在县(市、区)类别发生变化的,按调整后类别的津贴标准重新计算离退休费。

(三)工作人员调入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县(市、区)或在不同类别的县(市、区)间调动,从调入的次月起执行调入县(市、区)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调离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县(市、区),从调离的次月起停发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受单位派遣,到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县(市、区)工作6个月以上的人员,期间可执行工作所在县(市、区)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

(四)省直及各市州驻25个艰苦边远县(市、区)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按单位所在县(市、区)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执行。

(五)列入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的县(市、区),原保留的经国家批准的工资区类别补贴、地区生活费补贴、高原地区临时补贴和地区性津贴,从2006年7月1日起停止执行。

(六)此次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中央财政给予的转移支付补助,省财政全额补助给地方,比国家核定多增支部分由市县负担。省直驻各市县单位发放津贴所需资金,由省财政负担。

本实施意见从2006年7月1日起执行,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原有关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符的,按本实施意见执行。

附件1

吉林省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类别名单(共25个县、市、区)

一类区(14个)

长春市:榆树市

白城市:大安市 镇赉县 通榆县

松原市;长岭县 乾安县

吉林市:舒兰市

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辽源市:东辽县

通化市:集安市 柳河县

白山市:八道江区 临江市 江源县

二类区(11个)白山市:抚松县 靖宇县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 图们市 敦化市

珲春市 龙井市 和龙市

汪清县 安图县

国人部发[2006] 61号文件

关于艰苦边远地区范围和类别的规定 摘自国人部发〔2006〕61号文件(共984个县、市、区)一、一类区(379个)二、二类区(342个十三)吉林(11个)

白山市: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第四篇: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27号)

(2012-08-07 09:26:34)标签: 分类: 政策法规

杂谈

各区人事局、财政局、卫生局:

现将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27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人 事 部

财 政 部 文件

卫 生 部

国人部发[2004]27号

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财政厅(局)、卫生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经报国务院批准,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适当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卫生防疫津贴由按月发放改为按工作日发放,标准分别为:一类每人每工作日9元,二类每人每工作日7元,三类每人每工作日5元,四类每人每工作日3元。

二、在麻风病院及专职从事传染病、结核病、血吸虫等寄生虫病防治的卫生工作人员,执行卫生防疫津贴。

三、对医疗卫生津贴标准国家不再统一调整。各医疗卫生单位可按照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3]31号)精神,通过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对专职从事或接触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的人员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

四、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所需经费,按原渠道筹集。

本通知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人事部 卫生部 财政部

二00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发放一、二、三、四类医疗卫生津贴范围(供参考)

一类:专职从事强致癌物质研究工作的;

专职从事麻风病防治和科研工作的;

专职从事烈性传染病诊治和科研工作的;

在传染病院、结核病院(所)专职从事太平间工作和病理解剖工作的。

二类:在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结核病防治院(站、所)以及综合医院、疗养院(所)专设的传染病科、精神病科、结核病科工作的以及专设的肝炎门诊、胃肠道传染病门诊工作的;

专职从事放射性质保管、监测工作的;

专职从事放射线和同位素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的(包括肿瘤病院、科的放疗人员);

在职业病防治、药品检验分析、生物制品等单位中专门在强毒、强菌室内工作的;

在一般医疗机构的太平间从事专职工作以及医学院校(专业)专职从事尸体保管、解剖等工作的。

三类:专职从事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的;

专职从事超声波、激光、高压氧仓诊治工作以及口腔科接触汞等有毒物质的;

专职在医院病区直接处理污水污物及洗涤病人污染衣物工作的。

四类:专职从事实验动物饲养工作的;

专职从事急诊抢救室、急救站、化验科(室)、病理科(室)工作的;

专职从事中药加工和专职从事劳动卫生接触粉尘严重的。

除上列专职人员外,其他临时参加上述现场工作的人员,也可以分别享受各类医疗卫生津贴.

第五篇:关于调整夜班津贴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夜班津贴的通知

为了提高一线职工收入水平,调动从事倒班性生产岗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集团公司下发《关于调整夜班津贴参考标准的通知》(徐港发〔2013〕124号)文件的精神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特对公司夜班津贴标准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享受夜班津贴人员范围

公司执行四班三运转或其他倒班形式的员工。常日班职工因生产工作需要,生产工作超过23点。

二、夜班津贴标准

1、一线职工(直接从事一线生产)调整为10元/班。

2、二线职工(带有值班性质及非一线生产部门)调整为8元/班。

3、常日班职工因生产工作需要,生产工作超过23点的发放夜班津贴为6元/班。

4、常日班职工因生产工作需要,在夜间(晚八时至次日晨七时之间)工作不足三小时的不发夜班津贴。

三、发放办法

夜班津贴实行下发制,即按当月考勤实际上夜班的天数和应享受的津贴标准在次月工资表中造发。

四、执行时间

本通知从2013年7月1日起执行。

江苏徐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万寨港分公司

组织人事部

二零一三年六月七日 2

下载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