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药房财务管理制度
财税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的财务及税务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能是: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计划,加强经营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的执行情况。
3.积极为经营管理服务,通过财务监督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认真进行总分支机构核算,合理安排和处理分支分支机构的核算,满足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关要求,由总机构统一计算,总分支机构就地预缴,年终由总机构进行汇算清缴。
6.积极主动与有关机构及财政、税务、银行部门沟通,及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有效规范财务工作,及时提供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
7.完成公司交给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第三条 公司财务部由财务经理、会计、出纳、税务和审计人员组成,岗位职责另行制定。
第四条 公司各部门和职员办理财税事务,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财税管理具体要求
第五条 会计年度自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六条 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七条 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i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会计、出纳员记帐,都必须在记帐凭证上签字。
第八条 财务工作人员应当会同总经理办公室专人定期进行财务清查,保证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相符。
第九条 财务工作人员应根据帐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上报总经理,并报送有关部门。
会计报表每月由会计编制,财务经理负责审核,上报一次。会计报表须经财务经理、总经理签名或盖章。
第十条 财务工作人员对本公司的各项经济实行会计监督。
财务工作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第十一条 财务工作人员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应及时向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书面报告,并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财务工作人员对上述事项无权自行作出处理。
第十二条 财务工作应当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并做好内部审计。
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第十三条 财务审计每季一次。审计人员根据审计事项实行审计,并做出审计报告,报送总经理。
第十四条 财务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
续。
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行政办公室主任、主管副总经理监交。第四章 支票、发票管理
第十五条 支票由出纳员或财务经理指定专人保管。支票使用时须有“请购审批单”,经财务经理、总经理批准签字,然后将支票按批准金额封头,加盖印章、填写日期、用途、登记号码,领用人在支票领用簿上签字备查。
第十六条 支票付款后凭支票存根,发票由经手人签字、会计核对、财务经理、总经理审批。填写金额要无误,完成后交出纳人员。出纳员统一编制凭证号,按规定登记银行帐号,原支票领用人在“支票借款单”及登记簿上注销。
第十七条 支票借款应在签发支票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清算,超期的财务人员月底清帐时凭“支票借款单”转应收个人款,发工资时从领用工资内扣还,当月工资扣还不足,逐月延扣以后的工资,领用人完善报帐手续后再作补发工资处理。
第十八条 对于报销时短缺的金额,由支票领用人办理现金借款手续,并按现金借款管理规定执行。
凡一周内支出款项累计超过10000元或现金支出超过5000元时,会计或出纳人员应文字性报告财务经理。凡与公司业务无关款项,不分金额大小由承办人文字性报告财务经理。
第十九条 凡1000元以上的款项进入银行帐户两日内,会计或出纳人员应文字性报告财务经理。
第二十条 公司财务人员支付每一笔款项,不论金额大小均须财务经理会
同总经理联签字。总经理外出应由财务人员设法通知,经总经理授权可委托其他负责人代签,同意后可先付款后补签。
第二十一条 总机构财务部负责购买发票,并分发到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的开票员于每月1号向总机构汇报上月发票使用情况,开票金额等。由总机构财务部核对其各分支机构的开票情况。
第五章 现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公司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职员工资、津贴、奖金;
个人劳务报酬;
出差人员必须携带的差旅费;
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总经理批准的其他开支。
借款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结算规定的调整,由总经理确定。
第二十三条 除本规定第二十五条外,财务人员支付个人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财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支付现金。
第二十四条 公司固定资产、原料辅料、车辆保管维修、代办运输费用必须采取转帐结算方式,不得使用现金。
第二十五条 日常零星开支所需库存现金限额为5000元。超额部分应存入银行。
第二十六条 财务人员支付现金,可以从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银行存款中提取,不得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因特殊情况确需坐支的,应事先报经财务经理批准。
第二十七条 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填写《现金借款单》,并写明用途和金额,由财务经理批准后提取。
第二十八条 公司职员因工作需要借用现金,需填写《借款单》,经会计审核;交财务经理、总经理批准签字后方可借用。并按借款审批程序第二条执行。超过还款期限即转应收款,在当月工资中扣还。
第二十九条 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的,凭发票、工资单、差旅费单及公司认可的有效报销或领款凭证,经手人签字,会计审核,财务经理、总经理批准后由出纳支付现金。
第三十条 发票及报销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会计审核,经手人签字,金额数量无误,填制记帐凭证。
第三十一条 工资由财务人员依据行政办公室及各部门每月提供的核发工资资料代理编制职员工资表,交主管副总经理审核,财务经理、总经理签字,财务人员按时提款,当月发放工资,填制记帐凭证,进行帐务处理。
第三十二条 差旅费及各种补助单,由部门经理签字,会计审核时间、天数无误并报财务经理复核后,送总经理签字,填制凭证,交出纳员付款,办理会计核算手续。
第三十三条 无论何种汇款,财务人员都须审核《汇款通知单》,分别由经手人、部门经理、财务经理、总经理签字。会计审核有关凭证。
第六章 会计档案管理
第三十四条 会计凭证应按月、按编号顺序每月装订成册,标明月份、季度、年起止、号数、单据张数,由会计及有关人员签名盖章,由财务经理指
定专人归档保存,归档前应加以装订。
第三十五条 会计报表应分月、季、年报、按时归档,由财务经理指定专人保管,并分类填制目录。
第三十六条 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外出,凡查阅、复制、摘录会计档案,须经财务经理批准。
第七章 处罚办法
第三十七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财务人员予以警告并扣发本人月薪1—3倍:
1.超出规定范围、限额使用现金的或超出核定的库存现金金额留存现金的;
2.用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的;
3.未经批准,擅自挪用或借用他人资金或支付款项的;
4.利用帐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的;
5.未经批准坐支或未按批准的坐支范围和限额坐支现金的;
6.保留帐外款项或将公司款项以财务人员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的;
7.违反本规定条款认定应予处罚的。
第三十八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财务人员应予解聘。
1.违反财务制度,造成财务工作严重混乱的;
2.拒绝提供或提供虚假的会计凭证、帐表、文件资料的;
3.伪造、变造、谎报、毁灭、隐匿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
4.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或虚报冒领、骗取公司财物的;
5.弄虚作假、营私舞弊,非法谋私,泄露秘密及贪污挪用公司款项的;
6.在工作范围内发生严重失误或者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司利益遭受损失的;
7.有其他渎职行为和严重错误,应当予以辞退的。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经股东会通过 第四十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 本制度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
第八章 总分支机构的商品采购管理
第四十二条 总机构实行“采、供、销”三统一模式。总机构负责商品的全面采购,二级分支机构和三级分支机构不允许单独采购。三级分支机构缺货时,统一报二级分支机构业务部,二级分支机构上报总机构业务部。由总机构业务部统一采购商品,采购的商品统一配送到各二级分支机构,由二级分支机构统一配送到三级分支机构,商品款由总机构支付。
配送药品的价格和价款的结算方式由总机构统一制定和计算,各分支机构收到药品后,根据送货单据核对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批号、数量、金额等,核对无误后在送货单据上签字确认。
第九章 总分支机构存货的管理
第四十三条 本公司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记帐原则。
第四十四条 本公司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
第四十五条 本公司存货盘点分随时盘点、定期盘点和年度盘点。
第四十六条 随时盘点由各分支机构库管员负责,库管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清点库存物资,保证库存台帐记录的物资数量和实际物资数量相符。
第四十七条 定期盘点每月由二级分支机构的财务部和各三级机构的库管员负责,每季度总机构出纳要代表财务部亲自到各个分支机构和库管员共同盘点库存物资,盘点后出纳员要填写库存物资盘点差异记录表,列明盘点遇到的情况,库管员签字后交财务部。
第四十八条 年度盘点由总部财务部负责组织,营运部、办公室、审计员参与,对公司所有资产进行全面大盘点。
第四十九条 年度盘点的职责:
1、财务部负责编制年度资产盘点表。在实地盘点时负责记录。
2、营运部负责在实物存放地点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度量衡量器
具,并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3、审计员负责对盘点过程进行监督。
第五十条 盘点的程序
4、由财务部门于每次盘点前,事先依盘点种类、项目准备所需盘点表格。
5、存货保管部门把存货按规定标准堆放好,应力求整齐、集中、分类,并放置物资品名标识牌。盘点期间已收到物资而未办妥入帐手续的,应另行分别存放,并予以标识。
6、盘点小组实地盘点,并将盘点结果添入盘点表。
7、盘点结束后,盘点小组要编制盘点报告,详细分析盘点中遇到的问题、盘盈和盘亏的原因分析,提交总经理审批。
8、总经理要召开专门会议,确定盘盈盘亏的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五十一条
所有盘点资产都要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盘点开始后应停止物资的进出及移动。
第五十二条
盘点结果处理:
9、盘盈资产处理:资产盘盈后,要将资产重新登记入帐。盘点小组要添制一式两份的盘盈资产登记表,经过盘点小组负责人、监盘人、存货保管人签字,一联交财务部进行帐务处理,一联交存货保管人登记存货台帐。
10、盘亏资产处理:资产盘亏后,要确定资产盘亏的原因和责任人,并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盘点小组要添制一式两份的盘亏资产登记表,经过盘点小组负责人、监盘人、存货保管人签字,一联交财务部进行帐务处理,一联交存货保管人登记存货台帐。财务部要按盘亏的资产种类、数量、金额从存货帐户中转出,扣除相关责任人的罚款金额后计入营业外支出帐户;把责任人罚款计入其他应收款帐户,收到罚款后从其他应收款中转出。
第十章
二级分支机构和三级分支机构现金管理制度
第五十三条 总机构每月月末对二级分支机构备用金进行盘点清查;二级分支机构对三级分支机构备用金进行盘点清查。营运部督导每月应对所管辖区域的各分支机构现金进行抽盘。总机构财务部应定期检查营运部的盘点资料,并定期对各分支机构现金进行抽盘,每月末最后一天各分支机构盘点库存,层层监督盘存。盘存后的报损报溢表由营运部副经理统一上报总机构财务部,由财务部按区域做进行帐务处理。
第五十四条 三级分支机构每日销售日报表(收入明细)在18:30之前上报二
级分支机构财务部,二级分支机构汇总三级分支机构的收入日报表,在19:30之前上报到总部财务部。各分支机构每日营业收取的现金存入公司法定账户,并于每星期周一8:00之前把上周存款凭单交于二级分支机构财务部;二级分支机构于每星期周一14:00之前把上周存款凭单交于总机构财务部。每月收取并如实登记分支机构取得的营业外收入,填写《营业外收入登记表》,月末前层层上交财务部;这样能够保证分支机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能及时确认,且不存在滞后现象。
第五十五条 储蓄业务卡与取款密码必须由财务部负责人及出纳分别保管。各门店备用金不得超过2000元,如有特殊情况需超额借支,应经营运部经理及分管副总审批后办理相关借支手续。
第五十六条 各门店的备用金有店长写借款单,借款单有营运部经理签字,财务部审核、财务经理、公司总经理签字后,出纳方可放款。借款单并交给会计入账。
第五十七条 各门店和总部的出纳人员应当建立健全现金、银行存款帐目,逐笔记载现金、银行款项支付。帐目应当日清月结,每日结算,帐款相符。
第十章 各门店借支、费用报销核算制度
第五十八条 各门店需要借支办理门店事务的,由门店负责人填定借据,写明借款用途,由营运部经理签字,由财务部长签字,最后需要总经理签字,出纳确认以上签字无误方可付款。门店发生的费用必须要出具正规的发票,办理费用报销流程,出纳复核无误后方可付款。
第十一章 总分机构纳税核算制度
第六十条 每月1-15日,由总部财务部统一核算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并确认总部和各二级分支机构的税金,由总部财务部统一存税款,总机构和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申报缴纳税款。
i
第二篇:大药房财务管理制度(DOC)
财税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的财务及税务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
第二条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计划,加强经营核算管理
3.积极为经营管理服务,通过财务监督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
4.认真进行总分支机构核算,合理安排和处理分支分支机构的核算,满足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关要求,由总机构统一计算,总分支机构就地预缴,6.积极主动与有关机构及财政、税务、银行部门沟通,及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有效规范财务工作,及时提供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
7.第三条 公司财务部由财务经理、会计、出纳、税务和审计人员组成,岗位职责另行制定。
第四条 公司
第二章 财税管理具体要求
第五条 会计
第六条 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会计
第七条 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i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会计、出纳员记帐,都必须在记帐凭证上签字。
第八条 财务工作人员应当会同总经理办公室专人定期进行财务清查,保
第九条 财务工作人员应根据帐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上报总经理,并报送
会计报表每月由会计编制,财务经理负责审核,上报一次。会计报表须经财务经理、总经理签
第十条 财务工作人员对本公司的各项经济实行会计
财务工作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第十一条 财务工作人员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应及时向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书面报告,并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第十二条 财务工作应当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并做好内部审计。
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帐目
第十三条 财务审计每季一次。审计人员根据审计事项实行审计,并做出
第十四条 财务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
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行政办公室主任、主管副总经理监交。第四章 支票、发票管理
第十五条 支票由出纳员或财务经理指定专人保管。支票使用时须有“请购审批单”,经财务经理、总经理批准签字,然后将支票按批准金额封头,加
第十六条 支票付款后凭支票存根,发票由经手人签字、会计核对、财务经理、总经理审批。填写金额要无误,完成后交出纳人员。出纳员统一编制凭证号,按规定登记银行帐号,原支票领用人在“支票借款单”及登记簿上
第十七条 支票借款应在签发支票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清算,超期的财务人员月底清帐时凭“支票借款单”转应收个人款,发工资时从领用工资内扣还,当月工资扣还不足,逐月延扣以后的工资,领用人完善报帐手续后再作补发工资处理。
第十八条 对于报销时短缺的金额,由支票领用人办理现金借款手续,并按现金借款管理
凡一周内支出款项累计超过10000元或现金支出超过5000元时,会计或出纳人员应文字性报告财务经理。凡与公司业务无关款项,不分金额大小由承
第十九条 凡1000元以上的款项进入银行帐户两日内,会计或出纳人员应
第二十条 公司财务人员支付每一笔款项,不论金额大小均须财务经理会
同总经理联签字。总经理外出应由财务人员设法通知,经总经理授权可委托其他负责人代签,同意后可先付款后补签。
第二十一条 总机构财务部负责购买发票,并分发到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的开票员于每月1号向总机构汇报上月发票使用情况,开票金额等。由总
第五章 现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
借款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结算规定的调整,由总经理确定。
第二十三条 除本规定第二十五条外,财务人员支付个人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财务经理审核,第二十四条 公司固定资产、原料辅料、车辆保管维修、代办运输费用必
第二十五条 日常零星开支所需库存现金限额为5000元。超额部分应存入
第二十六条 财务人员支付现金,可以从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银
第二十七条 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填写《现金借款单》,并写
第二十八条 公司职员因工作需要借用现金,需填写《借款单》,经会计审核;交财务经理、总经理批准签字后方可借用。并按借款审批程序第二条执行。超过还款期限即转应收款,在当月工资中扣还。
第二十九条 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的,凭发票、工资单、差旅费单及公司认可的有效报销或领款凭证,经手人签字,会计审核,财务经理、总经理
第三十条 发票及报销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会计审核,经手人签字,金
第三十一条 工资由财务人员依据行政办公室及各部门每月提供的核发工资资料代理编制职员工资表,交主管副总经理审核,财务经理、总经理签
第三十二条 差旅费及各种补助单,由部门经理签字,会计审核时间、天数无误并报财务经理复核后,送总经理签字,填制凭证,交出纳员付款,办理会计核算手续。
第三十三条 无论何种汇款,财务人员都须审核《汇款通知单》,分别由经手人、部门经理、财务经理、总经理签字。会计
第六章 会计档案管理
第三十四条 会计凭证应按月、按编号顺序每月装订成册,标明月份、季度、年起止、号数、单据张数,由会计及有关人员签名盖章,由财务经理指
第三十五条 会计报表应分月、季、年报、按时归档,由财务经理指定专
第三十六条 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外出,凡查阅、复制、摘录会计档案,须经财务经理批准。
第七章
第三十七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财务人员予以警告并扣发本人月薪1—3
1.超出规定范围、限额使用现金的或超出核定的库存现金金额留存现金
2.用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的;
3.4.5.6.7.第三十八条
1.违反财务制度
2.拒绝提供或提供虚假的会计凭证、帐表、文件资料
3.伪造、变造、谎报、毁灭、隐匿会计凭证、会计
4.5.弄虚作假、营私舞弊,非法谋私,泄露秘密及贪污挪用公司款项的;
6.在工作范围内发生严重失误或者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司利益遭受损失
7.有其他渎职行为和严重错误,应当予以辞退的。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经股东会通过 第四十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 本制度2012年1月1
第八章 总分支机构的商品采购管理
第四十二条 总机构实行“采、供、销”三统一模式。总机构负责商品的全面采购,二级分支机构和三级分支机构不允许单独采购。三级分支机构缺货时,统一报二级分支机构业务部,二级分支机构上报总机构业务部。由总机构业务部统一采购商品,采购的商品统一配送到各二级分支机构,由二级分支机构统一配送到三级分支机构,商品款由总机构支付。
配送药品的价格和价款的结算方式由总机构统一制定和计算,各分支机构收到药品后,根据送货单据核对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批号、数量、金额等,核对无误后在送货单据上签字确认。
第九章 总分支机构存货的管理
第四十三条 本公司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记帐原则。
第四十四条 本公司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
第四十五条 本公司存货盘点分随时盘点、定期盘点和盘点。
第四十六条 随时盘点由各分支机构库管员负责,库管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清点库存物资,保证库存台帐记录的物资数量和实际物资数量相符。
第四十七条 定期盘点每月由二级分支机构的财务部和各三级机构的库管员负责,每季度总机构出纳要代表财务部亲自到各个分支机构和库管员共同盘点库存物资,盘点后出纳员要填写库存物资盘点差异记录表,列明盘点遇到的情况,库管员签字后交财务部。
第四十八条 盘点由总部财务部负责组织,营运部、办公室、审计员参与,对公司所有资产进行全面大盘点。
第四十九条 盘点的职责:
1、财务部负责编制资产盘点表。在实地盘点时负责记录。
2、营运部负责在实物存放地点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度量衡量器
具,并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3、审计员负责对盘点过程进行监督。
第五十条 盘点的程序
4、由财务部门于每次盘点前,事先依盘点种类、项目准备所需盘点表格。
5、存货保管部门把存货按规定标准堆放好,应力求整齐、集中、分类,并放置物资品名标识牌。盘点期间已收到物资而未办妥入帐手续的,应另行分别存放,并予以标识。
6、盘点小组实地盘点,并将盘点结果添入盘点表。
7、盘点结束后,盘点小组要编制盘点报告,详细分析盘点中遇到的问题、盘盈和盘亏的原因分析,提交总经理审批。
8、总经理要召开专门会议,确定盘盈盘亏的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五十一条
所有盘点资产都要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盘点开始后应停止物资的进出及移动。
第五十二条
盘点结果处理:
9、盘盈资产处理:资产盘盈后,要将资产重新登记入帐。盘点小组要添制一式两份的盘盈资产登记表,经过盘点小组负责人、监盘人、存货保管人签字,一联交财务部进行帐务处理,一联交存货保管人登记存货台帐。
10、盘亏资产处理:资产盘亏后,要确定资产盘亏的原因和责任人,并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盘点小组要添制一式两份的盘亏资产登记表,经过盘点小组负责人、监盘人、存货保管人签字,一联交财务部进行帐务处理,一联交存货保管人登记存货台帐。财务部要按盘亏的资产种类、数量、金额从存货帐户中转出,扣除相关责任人的罚款金额后计入营业外支出帐户;把责任人罚款计入其他应收款帐户,收到罚款后从其他应收款中转出。
第十章
二级分支机构和三级分支机构现金管理制度
第五十三条 总机构每月月末对二级分支机构备用金进行盘点清查;二级分支机构对三级分支机构备用金进行盘点清查。营运部督导每月应对所管辖区域的各分支机构现金进行抽盘。总机构财务部应定期检查营运部的盘点资料,并定期对各分支机构现金进行抽盘,每月末最后一天各分支机构盘点库存,层层监督盘存。盘存后的报损报溢表由营运部副经理统一上报总机构财务部,由财务部按区域做进行帐务处理。
第五十四条 三级分支机构每日销售日报表(收入明细)在18:30之前上报二
级分支机构财务部,二级分支机构汇总三级分支机构的收入日报表,在19:30之前上报到总部财务部。各分支机构每日营业收取的现金存入公司法定账户,并于每星期周一8:00之前把上周存款凭单交于二级分支机构财务部;二级分支机构于每星期周一14:00之前把上周存款凭单交于总机构财务部。每月收取并如实登记分支机构取得的营业外收入,填写《营业外收入登记表》,月末前层层上交财务部;这样能够保证分支机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能及时确认,且不存在滞后现象。
第五十五条 储蓄业务卡与取款密码必须由财务部负责人及出纳分别保管。各门店备用金不得超过2000元,如有特殊情况需超额借支,应经营运部经理及分管副总审批后办理相关借支手续。
第五十六条 各门店的备用金有店长写借款单,借款单有营运部经理签字,财务部审核、财务经理、公司总经理签字后,出纳方可放款。借款单并交给会计入账。
第五十七条 各门店和总部的出纳人员应当建立健全现金、银行存款帐目,逐笔记载现金、银行款项支付。帐目应当日清月结,每日结算
第十章 各门店借支、费用报销核算制度
第五十八条 各门店需要借支办理门店事务的,由门店负责人填定借据,写明借款用途,由营运部经理签字,由财务部长签字,最后需要总经理签字,出纳确认以上签字无误方可付款。门店发生的费用必须要出具正规的发票,办理费用报销流程,出纳复核无误后方可付款。
第十一章 总分机构纳税核算制度
第六十条 每月1-15日,由总部财务部统一核算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并确认总部和各二级分支机构的税金,由总部财务部统一存税款,总机构和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申报缴纳税款。
i
第三篇:药房管理制度
药房管理制度及分工
为提高我院药品使用率,确保各类药品无霉变、虫蛀,保证各种药品满足临床使用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定,请各位管理员认真执行: 1 建立中药晾晒、除蛀虫、上柜记录。建立无药登记随时查看及时报告临床医生及采购员。3 各类中药摆放整齐,保持中药房内清洁卫生。4 建立蛀虫、霉变中药报损记录。5 冰箱温度计实行交班制度。每月检查一次药品并将积压、近期的药品及时上报临床医生。7 实行计划领药制并建立领药登记本,实行每周1、3.、5日领药。8 毒麻药品实行每班交接班制度,认真核对。9 中药房实行轮换管理制度,每季度轮换一次。
分工制度
李志琼
负责药房总体事务,调节好药房人员上班,负责毒麻药品的领入和处方统计,负责好药房差错事故登记。
王正婵
负责好中药的购进及统计,确保中药房卫生清洁,通风、干燥。
罗艳
负责近期药品过期药品的统计,定期把新到药品报到临床各科室。
李凤兰
负责定时从库房领药,做好无药统计,定期到各科室听取科
室意见,做好药品变价通知。
2011年6月1日
第四篇:药房管理制度
药房管理制度
一 药房工作制度
1、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病员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型、服用方法、禁忌等,详加审查后方能调配。
2、配方时有关处方事项,应遵照“处方制度’,的规定执行。
3、遇有药品用量用法不妥或有禁忌处方等错误时,由配方人员与医师联系更正后再调配。
4、配方时应细心谨慎,遵守调配技术常规和药剂科的规定的操作规程,称量准确,不得估计取药,调配西药方剂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物。
5、散剂及胶囊的重量差异限度及检查方法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6、含有毒药、限剧药及麻醉药的处方调配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钻的规定办理。
7、配方时必须使用符合药用规格的原料及辅料,遇有发生变质现象或标签模糊的药品,需询问清楚或鉴定合格后方可调配。
8、中药方剂需行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煎法的实按照医疗要求进行加工,以保证中药汤剂的质量。
9、处方调配应经严格核对后方可发出,调剂室要有二人以土工作时处方配好应经另一人核对,成由发药人核对,对剂型、色、嗅味等遇行检查,在可能情况下,做快速分析。处方调配人及核对检查人。均须在处方上共同签字。
10、投药瓶的容量要准确,瓶及瓶塞要干净,包装要结实、清洁、美观。
11、发出的方剂,应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及产生沉淀的液体方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外用药应注明“用前摇匀”及“不可内服”等字样。
12、发药时应耐心向病员说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得随意向病员介绍药品性质及用途,避免给病员增加不必要的顾虑。
13、急诊处方必须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次序配发。
14、调剂室内储药瓶补充药品时,必须细心核对。
15、调剂台及储瓶等应保持清洁,并按固定地点放置。用具使用后立即洗刷干净,放回原处。
16、其他人员非公不得进入调剂室。二 药品供应保管工作制度
1、计划预算
(1)药品的供应计划,应根据本院业务性质工作范围、各科室请购计划、不同季节发病率、本院过去历史资料、储备定额等为基础,由药房人员编写初稿,并经药房主管或副主管审核后,报请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批准执行。
(2)计划预算批准后,复写二份。一份送医药公司,作为合同供应计划,一份存药剂科备查。
2、验收入库
(1)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应由采购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入库单,如药库人员兼采购人员,则由药剂科指定适当药剂人员负责验收。
(2)验收人对药品规格及质量性能负责检查,必要时,进行分析化验或校验。
(3)购回之药品应及时(最多不能超过三日)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3、药品保管
(1)药库应按照药品性质分类保管,注意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等条件,防止药品过期失效、早蚀、霉坏变质。
(2)按性质分类的药品应分别保管,编号管理,并设立库在卡随时登记,保证帐货相符。
(3)各种收支凭证,应分类按月保存备查。
(4)药库门窗应注意关锁,设消防设备,严禁吸烟,防止火灾。
(5)有关毒、限剧药的保密,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执行。
4、领发
(1)各科室向药库领取药品,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定期领取。
(2)各单位应填写正式领物单,方能领取;医院各科病房的备用药品,必须指定有经验的护理人员负责管理,药剂科要在业务上加以指导,并经常检查药品质量和使用、保管情。
(3)领发药品时,如存量不足,先得与使用单位联系的酌量减发,添购后补发。
(4)领发时按照实发数量详细点交如有不符及进提出解决,否则由经手人负责。
(5)领物单位填一式二份,一份作药库登记凭单,一份由领用单位存查。
(6)发出药品应及时登录帐卡。
(7)有关毒、限剧药的领发,应按毒、剧药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5、统计报销
(1)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及时,按期报送规定的单位。药剂科一般做药品原、进、销、存的数量品种的统计,表报中有关金额核算应山财会部门负责。
(2)药品统计范围:药剂科直接或间接掌握的麻醉药品毒、限剧药及贵重药品,药剂科应在月终进行一次盘存,以处方实际消耗量为该月消耗量。关于药品赠损报销办法,可由各
地方自行规定。每月盘存,可采用固定储药瓶的办法,瓶签上注明去盖的瓶重,以节省盘存时间。
(3)毒药、限剧药的统计报销,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4)有关麻醉药品的统计报销,应按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品的规定执行。
(5)负责有物资保管责任的药工人员,在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第五篇:药房管理制度
附件(二)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1、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指征:对涉及各科病人均可出现的昏迷、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缺陷等综合病征应用抗菌药物并无效果,相反招致菌群失调,耐药菌株产生。因此,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酌情应用。
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
综合病征预防用药指征预防用药方法昏迷
1、体温>38
2、周围血象wbc>12×109/l,n>80%
3、呼吸道分泌明显增加(喉头痰鸣)
4、有多器官功能衰竭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心肺复苏后
1、定期进行菌群调查
2、符合左侧用药指征中一项以上,按优势菌药敏试验选药
3、消化道局部去污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1×109/l
1、成人可选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小儿科选用大环内酯类等药物
2、必要时进行肠道局部去污染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抗体生成障碍
1、与急性传染病有密切接触史
2、进行导尿、安装人工起搏器病灶活检等侵入性操作
1、根据各种可能病原体预防用药
2、操作前预防用药1次
2﹑常见疾病的预防用药
常见疾病名称预防用药指征预防用药方法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并伴有下述一项者:
1.疑有继发细菌感染
2.年龄<3岁或>60岁
3.周围血象wbc>10×109/l,n>80%
针对病原菌选药,以β-内酰胺类药物为佳。
菌尿症
下述病人需留置导尿者:
1.妊娠期妇女,老年人
2.中性粒细胞<1×109/l 3.免疫功能低下者
插导尿管及留置导尿管前半小时各服阿莫西林1g或呋喃妥因0.1或诺氟沙星0.2,定期尿培养,若出现菌尿尽量拔管并按优势均药敏选用抗菌药物,行治疗用药。留置导尿旨在拔管时追加1次药物。
肠源性感染
1.重度免疫缺陷
2.各种原因所致休克
3.器官或骨髓移植受体
4.中性粒细胞<1×109/l 5.重症肝炎,肝昏迷
6.严重烧伤病人
7.接受结肠-直肠手术者
8.多器官功能衰竭
危中期进行消化道局部去污染,选用新霉素、多粘菌素e、妥布霉素、两性霉素等,也可口服链霉素及制霉菌素等。国外介绍的配方有:
多粘菌素e 100mg
妥布霉素80mg
两性霉素b 500mg
以上3种口服qid1-3天
同时可用2%糊状混合剂涂搽口腔粘膜,每日4次。也可根据菌群调查结果选用药物。
细菌性心内膜炎
风心病、先心病,人工瓣膜患者伴有下列一项:
1.进行拔牙、扁桃腺切除或呼吸道其它手术操作
2.尿路或胃肠道手术或其它侵入性操作
术前静脉用青霉素g80万u-160万u,术后同量q8h×1-2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林可霉素0.6或庆大霉素8万u肌注或静滴,术前一次,术后8小时再用一次。
术前用氨苄西林2g并加用庆大霉素8万u静滴,术后用药q8h×1天;预防肠球菌感染可用去甲万古霉素0.4静滴1-2次(间隔8小时)
真菌感染
1.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病人
2.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3.大面积烧伤需使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者
1.经常观察有无表浅真菌感染(口腔、会阴部位)
2.定期送咽拭子、尿、大便真菌培养
3.如涂片和培养发现真菌,应根据致病菌及药敏治疗
风湿热复发
1.反复发作的链球菌咽炎的青少年
2.有风湿热病史者
3.有风湿性心瓣膜病者
长效青霉素120万肌注,每月一次,持续5年以上(或用至25尿)。
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0.2bid定期服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有密切接触的家属、陪护、医务人员
磺胺嘧啶1-2g/日,小儿0.25-0.5g/日,分2次,同复等量碳酸氢纳。对磺胺过敏者改用利福平0.4-0.6g/日,小儿10mg/kg/天,<1岁,减半,q12h×2天。
输血疟疾
疟疾高发区受血者
输血同时口服氯喹2片(每篇基质0.15g),每天一次,连续2天。
结核病
1.ppd试验阳转需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和未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
2.ppd试验阳转活前后2次比较硬结直径增大6mm者
3.与痰菌阳性病人密切接触的小儿及免疫功能低下的陪护人员
4.有结核病史或胸片示有陈旧性结核病灶,因其它疾病需长期应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者
雷米封
成人0.3/日,小儿10mg/kg/天,疗程3-6个月
百日咳
近期有百日咳接触史的7岁以下儿童
红霉素50mg/kg/天×2周,或克拉霉素7.5mg/kg.po.bid×14d
霍乱
1.流行地区或密切接触者
2.流行期间非典型腹泻
四环素0.25qid或强力霉素0.1-0.2bid×3天
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1.艾滋病病人
2.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3.器官或骨髓移植受体
smz 25mg/kg/天
tmp 5mg/kg/天
分二次口服,持续用药(或定期清扫);对磺胺过敏者选用戊烷脒定期清扫。
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1.24小时尿量<300ml 2.血肌酐>442μmol/l(>5mg/dl)
3.肺水肿、咯血
青霉素g80万u-160万u iv q8h或头孢噻肟钠1g iv q8h,危重期间3-5天。
重型肝炎
1.肝性脑病
2.流行期间非典型腹泻
3.重度腹水
4.使用激素
1.定期进行咽部、粪的菌群调查
2.消化道局部去污染
3.肝性脑病可选用头孢噻肟钠
a组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
脾切除后
长效青霉素120万u,肌注,每月一次×2-3年。
甲亢危象
头孢噻肟钠1g iv q8h×1-3天
新生儿感染的预防
1.产妇有生殖道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新生儿室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流行时
3.有胎膜早破6小时以上,第二产程延长,羊水
ⅱ0以上污染、羊膜炎及出生有羊水吸入、苍白窒息等4.产妇生殖道有淋球菌和衣原体感染,其经产到分娩的新生儿
可选用青霉素20万u q8h×3天或氨苄西林0.125iv q8h×3天
可分别选用苯唑西林0.1、青霉素20万u、氨苄西林0.1,静脉用药q8h 3天
淋球菌:用1%硝酸银滴眼
衣原体:用0.5%红霉素或1%四环素眼药膏涂眼
放疗后感染
1.放疗后中性粒细胞<1×109/l 2.各个部位有放射性溃疡
1.消化道去污染
2.菌群调查
3.根据优势菌选药,用药5-7天
皮肤病感染
1.大疱性皮肤病有皮肤破损,分泌物增加且需应用激素者
2.自身免疫疾病需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60mg/日)者
1.定期菌群调查
2.可根据菌群调查结果针对优势菌选药,选用smz-tmp(6个月以下婴儿不用)或红霉素口服
3﹑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可能致病微生物、手术持续时间及抗菌药抗菌谱及半衰期选用抗菌药物,一般应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1次足量抗生素或术前1/2-1小时肌注。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6小时,根据药物半衰期,术中追加1次,围手术期用要以用单剂量为佳,其预防效果同样或更为满意,毒副作用明显减少。药物选择一般以第一代头孢等第一线药物为主,不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vre mrsa感染除外)等药物。外科预防用药不能忽视手术技巧和无菌操作。
预防用药原则:
(1)洁净的手术:大致分为甲、乙两类。
甲类:如疝气、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则上一般不用抗微生物制剂,如需使用,可术前一剂量,术后一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以本表第一线抗微生物制剂为主。介入治疗术中有关抗菌药物应用亦可按此类处理。
乙类:如人工关节、心脏、脑部、骨、关节…等手术,原则上可使用3-5天抗菌药物,以本表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等情况若需行介入治疗可按此类处理。
(2)洁净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手术也洁净但术中易受污染,如胃、肠、肺、妇科、耳鼻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原则上使用抗菌药物3天,以本表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
(3)污染的手术
对脓疡、烧伤疤痕、皮肤移植或已感染器官进行的手术,术钱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有必要性使用时可依病情发展,按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药,一般术后用药3-7天,药物选用按治疗用药方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