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购外协件管理规定
外购外协件管理规定
1、目的:为保证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为保证选择合格供方,为保证物料管理责任明确,制定本规定。
2、职责分工
2.1技术部负责提供外购外协件图纸、技术要求及质量认定 2.2质量部负责外购外协件及供方的质量认定和检验 2.3采购部负责外购件的采购与供应商开发
2.4生产部负责外协件的采购与供应商开发、工装托管 2.5仓管负责外购外协件的入库、保管、发放 2.6财务部负责外协件(委外加工)物料收、发稽核
3、内容 3.1供方认定
3.1.1供方的选择原则是:“择优、择廉、择近”。应选择技术力量强,人员素质高,工艺技术管理规范,产品性能和质量确有保证,物美价廉,交通方便,原材料供应有保障,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供方
3.1.2认定人员会同采购人员,编制《供方现场评审表》,上报公司领导批准,实施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外购外协人员不得擅自增加和取消外购外协定点厂和单位
3.1.3现有供方,采购部门申请,牵头组织质量、技术等相关进行评审确认 4.1外购外协件采购
4.1.1供方样品件满足工艺技术质量要求,由采购部门组织签订采购合同,技术、质量部门分别签订技术和质量保证协议
4.1.2采购部门根据材料消耗定额、工艺流程、生产计划及库存情况,及时编制采购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采购 5.1质量控制 5.1.1质量部负责制定外购外协件质量控制标准,并组织实施来料检验,填写《检验报告单》
5.1.2质量人员对供方来料不合格的信息,及时反馈供方和采购部门,要求供方整改,并对效果进行确认
5.1.3供方来料不合格,让步接收需报质量部门主管及公司领导批准 6.1报销结算
6.1.1外购外协件接收单位,依据《检验报告单》和来料批次信息,清点数量,填写《入库单》
6.1.2采购部门持同批次的《检验报告单》、《入库单》、发票上报审批,交财务审查入账 7.1工装托管
7.1.1生产部负责外协加工件工装的转移交接,负责签订工装托管合同 7.1.2生产部牵头,组织技术部、质量部对托管工装定期检查,编写检查报告 8.1委外加工
8.1.1生产部组织签订委外加工合同
8.1.2生产部根据计划要求,发送委外加工材料,填写《领料单》,收料回单交生产部建账、建档,按月清算
8.1.3财务部负责委外加工业务收、发稽核 9.1设计更改
9.1.1设计人员对原设计进行更改时,或客户要求更改时,必须注明库存料的处理意见,并书面通知采购、质量、生产及供方
第二篇:外协外购件入库验收管理规定
温州市九特阀门有限公司
JT/WI-02-2015 外协外购件入库验收管理规定
编
制 校
审: 批
准:
2014-12-31发布 2015-1-1实施
外协外购件入库验收管理规定
1目的
为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外协外购的质量检验与控制管理,保证其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同时促进外协外购供方质量管理的稳步提高和健康发展。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生产用原辅助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编制外协外购件的技术要求及提供相关的技术文件资料。3.2质管部负责制定《外协外购件验收细则》,并负责对外协外购件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3.3采购部负责对外协外购件的计划安排及申请等具体工作(包括对生产的质量、管理、能力、资质、价格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满足所规定的要求。)4工作程序 4.1信息传递
4.1.1采购员每日下午17:00前将当日发出的《采购订单》传递仓库库管员;
2、要求客户《送货单》必须注明采购订单号,零件名称互相保持一致; 4.2货到清核
4.2.1送货人通知库管员,货物按要求放入相应仓库外待检区;
4.2.2库管员根据对应采购计划的批次、数量,结合发出的《采购订单》进行物资清核(品名、规格、数量),不符拒收;
4.2.3将待检标识板(黄色--待检)放置于待检物料上; 4.3报检/检验
4.3.1对相符物资,由库管员开具《来料检验单》,通知相关检验员检验;
4.3.2检验员依据图纸或《检验卡》检验,填写检验结果,对本批质量做判定; 4.3.3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换置标识版(合格--绿色、不合格--红色)4.4检验结果分类及相关处理 4.4.1外协外购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4.4.2《来料检验单》作为入库依据,合格的,由库管员办理入库; 4.4.3不合格的,检验员将《来料检验单》传递采购联系退/换货; 4.5收货入库
4.5.1 仓库开《入库单》(4联)
4.5.2《入库单》自留1联记帐,其余分别给仓库、采购组、公司财务部 4.5.3物资整理上架(防锈处理、标识板悬挂、收拨卡记账);批次分开存放,定置管理; 5外协外购的验收和入库
5.1外协外购的产品必须经过检验人员验收,经检验合格后应在《来料报检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2外购件检验
5.2.1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品种、规格、数量等,填写《来料报检单》,通知原材料(或半成品)库。由原材料(或半成品)库库管员检查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和包装情况,并通知检验员到现场(待检区)抽检,同时对该批原材料作“待检”标识。
5.2.2进货检验员接到通知后,到标识的待检区域按《外协外购件验收细则》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员将检验结果填入《来料报检单》上并签字。确认合格的,通知库管员凭单办理入库;只有入库的合格品才能由库管员保管、发放和使用。
5.3.外协件检验
5.3.1外协厂家(或采购员)将运到的外协件放置在“待检区”,并及时填写《外协外购件报检单》,通知仓库外协收发员,由仓库外协收发员核查零件名称、规格和数量(重量),若是本厂加工委外表面处理的需附上《加工工艺流程单》通知检验员到现场检验,5.3.2进货检验员接到通知后,到标识的待检区域按《外协外购件验收细则》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员将检验结果填入《来料报检单》和《加工工艺流程单》上并签字。确认合格的,通知外协收发员凭单办理入库 6.外协外购件不良品的处置
6.1进货检验中发现不合格时,即将外协外购件加以 “不合格”标识,填妥《来料报检单》上的检验情况,同时填写《质量异常反馈单》,并通知库管员或车间外协收发员由其办理退货手续。6.2如生产急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申请“特采”。须按《紧急发行控制程序》执行办理;但必须进行质量追溯。
6.3在加工、装配过程中发现外协外购件不合格情况时应做好标识,按《装配线内不良品处理规定》执行办理。
7.进货检验和试验记录由质检部按规定期限和方法保存。
7.1每月汇总进货质量检验情况。将供应商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意见记录在《供应商每月交货质量月报表》内,以作将来评定合格供应商的依据。
8.对外协外购件进行检验,需要时还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核实。8.1外协外购件的材料化学分析和机械性能检测报告。8.2.按图纸、技术条件要求做的各项试验与检验报告。(包括:无损检测、热处理工艺记录、炉号、材料牌号、规格型号等,应具有可追溯性。)
品质部 2015年5月
第三篇: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管理制度
北京京仪海福尔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厂验收和管理制度
一、目的
制定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供方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我厂产品质量的要求,并在原材料外购、外协件采购过程中,对其质量加以有效的控制。
二、适用范围
(一)产品生产所需各种原辅材料。
(二)本公司人员、设备不足,生产能力负荷已达饱和时。
(三)特殊零件无法购得现货,也无法自制时。
(四)协作厂商有专门性的技术,利用外协质量较佳且价格较廉。
三、检验准则和方式方法
企业根据产品对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划分为关键零部件和非关键零部件,其中关键零部件执行100%检验,非关键零部件采用抽样方法,依据国标GB/T2828.1——2003/ISO2895-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执行。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具体检验内容依据《物资分类检验方式及标准》执行。
四、职责
(一)合格供方提供的产品,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及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为三类:A类(关键产品)、B类(主要产品)、C类(一般产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采购文件由采购部人员制订,三类零部件的供方均由采购部门确定。
(二)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由技术质量部负责检验,合格供方的控制评价及更新由制造部协助负责。
五、工作流程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物资进厂,必须在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定点单位采购并签订供货合同,确保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的技术要求;如非合格供应商需采购部填写《非定点合格供方购物申请单》其中A类物资需上级主管审批,B、C类由部门主管批准,以上完成后由采购人员开具一式三份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交验单》,送交技术质量部。
(二)技术质量部专职检验员依据《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交验单》上的产品型号规格、数量以及产品图纸、国家和企业标准及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技术要求或检验规程和供方提供的材质单对送检的物资零部件进行检验。
北京京仪海福尔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三)对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将开具《外协、外购件检验记录》,确认合格后在《原材料、外协外购件交验单》上签字,由送检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四)原材料外购、外协件质量若发现问题,需返修或报废,技术质量部出具《不合格处置申请单》,由采购人员负责与供方联系处理。
(五)对本企业暂不具备检验手段的原材料及零部件、辅料或其它有材质要求的产品,可以定点合格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为依据; 有特殊要求或必须进行理化检验时,可委托第三方进行验证。
(六)当有顾客自行提供某一配套产品或部分产品时,顾客方应同时提供该产品检验标准和要求,检验员依据顾客方提供的标准和要求对产品实施验证。对我厂无证实能力的检验项目,要求顾客提供证实材料证明或确认免除该检验项目,并以此作为验证依据。
六、对合格供方的控制与更新
(一)对合格供方,依据质量记录,运用统计方法,对供货情况进行分析,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报告会,评价供货情况,对供货已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供方,即重新进行评价或调整合格供方。
(二)及时掌握供方生产条件的重要变更,如发现变更,已影响供货质量或交货期,即重新进行评价或调整合格供方。
(三)对外协零部件交货的动态及质量保证动态情况随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七、相关文件
《过程、产品和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
《物资分类检验方式及标准》
《合格供应商名录》
八、相关记录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交验单》(HIFOR-JL-76)《外协、外购件检验记录》(HIFOR-JL-114)《不合格处置申请单》(HIFOR-JL-132)《非定点合格供方购物申请单》(HIFOR-JL-75)
第四篇: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程
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外购件、外协件检验、入库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外协件指我公司提供的毛坯件或半成品,经供方完成部分工序(工序外协件)或全部工序(成品外协件)后返回我公司的产品。外协件返回后由库管员以书面形式开具《检验通知单》,通知外协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图纸要求和《车桥厂毛坯工序抽检率》进行检验,并作好记录。抽检全部合格的开具《外协配件质量检验报告单》通知库管员。抽检有不合格按《供方产品抽样评定标准》处理。检验员对外协送检产品作好标识,并将检验结果通知库管员。库管员根据检验员开出的报告单,合格的入库,不合格品作退货或扣款处理,并通知外协单位和有关部门。特殊产品外协件由技术科通知质检部,质检部安排外协检验员到外协单位跟踪检验并作好记录,回厂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库管员。外协模具由技术科通知外协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图纸要求全检合格后入库。外协件不合格的由外协单位承担返修责任,无法返修的根据公司实际损失作出赔偿。
技术科提供图纸、外单位生产的外购件由外协检验员检验(100%)合格后入库。其它外购件(如螺丝、螺母、刀具、钻头、攻头、包装箱等)由库管员核对质保书以及相关说明资料后入库。
本规程自2005年4月1日开始执行。
2005年3月28日
第五篇:外协件及外购件采购管理制度
外协件及外购件采购管理制度
外购件,外协件是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按照时间要求,质量要求采购产品,保证生产环节顺利进行,是采购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外协件指需要外协加工的设备零件,如大齿轮,磨头,衬板等。以铸件为主。外购件是指直接采购产品作为机器配套件的设备,如电机,皮带,减速机等设备。
二、外协件及外购件采购均需签订采购合同(单次采购金额1000元以下可以不签),经董事长签字同意后执行采购。
三、对于铸件,轴承等定点常年合作的供应商,定点商由董事长审定后,可签订供货协议,协议中须包含质量保证条款及保证金条款。
四、对于外协件,入厂前需由质检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签字入库,对于外购件,需将保修卡,合格证等证明资料提交技术部保管,由质检员验收签字入库。
五、办理外购件及外协件入库的程序:
1、符合下列条件者仓库保管员可直接办理入库手续,质检员,仓库保管员在入库单上签字
(1)已签订供货合同,合同中已明确货物价格。
(2)定点供应商货物价格已经董事长审批,如铸铁件,铸钢件,轴承,螺栓。
2、董事长未审批价格的货物到厂后,质检员验收合格,仓库保管员先开收货凭证,价格报董事长审批后再办理入库单。质检员,仓库保管员在入库单上签字。
入库单必须经董事长审批后方可转财务结算。
六、对于大额采购,又需付款提货的外购件,外协件,如有必要可采取对方工厂检验方式进行验收。
七、除图纸外,技术质检部门还应对易出现图纸以外质量问题的外协件和外购件制定检验标准,依照标准和图纸进行检验。
以上制度自2011年2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巩义兴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1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