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特殊门诊
大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特殊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
甲方:大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 乙方:大祥区人民医院
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限额付费模式,向参合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行为规范的医疗服务,根据《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及《大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经乙方申请甲方审定,报区卫生局同意,确定乙方为大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限额付费定点医疗机构,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乙方服务对象为大祥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
第二条 甲乙双方应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及大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限额付费管理办法及各项配套规定。
第三条 甲乙双方应教育医务工作者和参合农民自觉遵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规定;甲乙双方有权向对方提出
合理化建议;有权投诉对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
第四条 乙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协议为参合农民提供疾病诊断、治疗、体检等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制定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法规的相应措施,为参合农民就医提供方便;乙方必须配备专(兼)职稽查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农合的稽查工作;乙方有责任为甲方提供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的材料和数据;甲方如需要查看参合农民病历及有关资料、询问当事人等,乙方应予以合作。
第五条 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与乙方有关的参合农民信息,按规定向乙方拨付应由甲方提供的医疗费用,及时向乙方通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变化情况。
第二章
病种范围与标准
第六条 特殊门诊病种及补偿标准按《大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实施。
特殊门诊病种及补偿标准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
第三章
就诊
第七条 乙方在参合农民就诊时应认真进行身份和证件识别。
(一)乙方在参合农民办理住院登记手续时应认真审查
合作医疗卡、身份证并根据甲方提供的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审查该证件是否有效,凭无效证件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甲方不予支付;
(二)乙方在参合农民就诊时应进行身份识别,发现就诊者与所持合作医疗证件,及时通知甲方。
第八条 乙方在患者确诊门诊治疗时,要明确告知该病种的治疗方案及结算标准、结算办法,取得参合患者同意和配合。
第九条 乙方对实行特殊门诊的病程,在诊疗工程中要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诊疗标准”、“出院标准“,合理用药。
第十条 乙方要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各病种诊疗常规,不得随意违反诊疗常规,缩减必要的检查、诊疗项目,降低诊疗服务水平。凡达到规定疗效标准,不按医嘱结束治疗者,自收到停药通知书后的医药费由患者自行负担。
第十一条 乙方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热心为参合农民服务;参合农民投诉乙方工作人员态度恶劣的,乙方应认真查实,如情况属实,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二条 乙方要加强管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因医疗纠纷或事故引发的一切医疗费用及相关经济责任,新农合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四章
费用结算
第十三条 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伙食费、陪护费、煎药费、一次性生活用品费、特殊护理费病人额外要求的诊疗项目及药品费用,由病人自负。
第十四条 遇有特殊情况,按以下规定执行:
1、病人门诊门诊冶疗期间,发生与特殊门诊疾病无关的合并症需要治疗时,协议终止,所发生的医药费扎实结算;
2、病人确需转院冶疗时协议终止,发生的医药费据实结算;
3、《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和《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项目》范围外的药品费和诊疗费,均纳入特殊门诊范围;
4、病人终止冶疗带药的,不纳入限额付费范围 第十五条 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大祥区有关新型农村全作医疗费用结算规定。
第十六条 在乙方产生的医药费用由乙方初审后,通过网络传送到甲方审核,补偿金额先由乙方垫付。乙方每月一次(26日~31日)携带有关补偿纸质手续到甲方进行医药费补偿复核,复核结束后,甲方及时将补偿资金拨入乙方账户。
第五章
违规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 乙方及其工作人员应认真执行大祥区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有关政策规定,有违反者,按下列情况处理:
1、乙方未认真进行稽查工作。未认真核对就诊人员身份、病种或为冒名就医者提供方便,造成基金损失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2、不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不执行首诊负责制,推诿病人或随意转诊,随意放宽入院指征或故意拖延住院天数,滥用大型设备检查、不合理检查造成基金损失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3、未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签名擅自实施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的,费用由甲乙方承担。
4、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与患者联手伪造病历、伪造证明,将自费药品、保健用品以及日常用品串换成基本用药的,费用由乙方承担,情节严重,取消定点资格。
5、不严格执行合作医疗有关政策、规定,造成合作医疗资金损失的,由乙方承担。
6、甲方建立通报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协议有效期自 2011年6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1年)。
第十九条 协议执行期间,国家法律、法规有调整的,甲乙双方按照新规定修改本协议,如无法达成协议,双方可终止协议;协义执行期间,乙方的注册资金、服务条件、服务内容、法人代表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甲方。
第二十条 甲乙双方无论以何种理由终止协议,必须提前30日通知对方。
第二十一条 协议期满前1个月内,甲乙双方可以续签协义。
第二十二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以换方形式进行补充,效力与本协议相同。
第二十四条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大祥区新型农村合作
乙方:大祥区人民医院
医疗管理办公室(盖章)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
二0一一年
月
日
第二篇:合作医疗门诊慢病病种范文
合作医疗门诊慢病病种2 3 4 5 高血压(Ⅱ、Ⅲ期)31恶性肿瘤放化疗冠心病(心肌梗塞)32血友病
脑出血恢复期33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34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35重性精神病心功能不全7 脑梗塞恢复期8 溃疡性结肠炎9 糖尿病(饮食控制无效的、限降糖治疗)10 癫痫11 帕金森氏病12 结核病(免费项目除外)13 肺气肿14 慢性阻塞性肺病15 气管炎16 哮喘17 支气管肺炎18 慢性病毒性肝炎19 肝硬化20 消化性溃疡21 慢性胃炎2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功能代偿期)23 风湿性心脏病24 心力衰竭25 慢性胆囊炎26 慢性胰腺炎27 慢性肾炎综合征28 痛风29 强直性脊柱炎30
肺纤维化
36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 37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38再生障碍性贫血
39血管支架植入术后40心脏换瓣膜术后41肾、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4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3布鲁菌病
4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药物治疗、131碘-甲亢治疗)45手足口病
46胃息肉内镜治疗
47大肠(直肠)息肉内镜治疗
48大肠(直肠)息肉内镜治疗49重症肌无力50重症肌无力51囊虫病52克山病53大骨节病54肝硬化55银屑病56白癜风
57痔疮门诊手术治疗58肺心病(功能代偿期)
第三篇:门诊特殊病种须知
门诊特殊病种须知
我市规定的门诊特殊病种有多少种?如何办理申报鉴定手续?如何门诊就医?如何 报销费用?
共14种。严重糖尿病、严重冠心病、肺心病、类风湿病、慢性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肾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脑出血、脑梗塞、再生障碍性贫血、股骨头坏死、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分裂症。
1、申报。您申请特殊病种门诊治疗时,于每年的4月20日至4月25日、10月20日至10月25日,由参保单位统一到市医疗保险中心办理申报,并报送有关材料:近一年来的二级(含二级)以上医院的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医院公章)或门诊病历、近半年的相关检查及化验报各单、《特殊病种人员申报报表》、本人近期一寸免冠彩照一张、查体鉴定费等。以上材料按人装档案袋报送;
2、鉴定。由单位于每年的5月10日至5月15日、11月10日至11月15日到市医疗保险中心领取查体日程安排表,统一组织查体鉴定。符合条件者,发给《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证》,自发证之日起享受本医疗的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补助。已办理特殊病种的参保人员,若发生新的特殊病种,需重新申报办理有关手续。
1、选择定点医院。特病人员每医疗可选择一家当地定点医院(定点医院下一个医疗若变更,需到市医疗保险中心办理变更手续),异地安置的特病人员可在居住地自选一家公立医院并报单位及单位所在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作为定点医院,进行门诊就医。
2、就医。您需到所选的定点医院医疗保险门诊,出示《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证》后,由指定的医生为您服务。当您就医完毕后,请将所发生费用的门诊票据在门诊收费专用窗口即时录入与医保中心联网的微机。门诊单据由单位按季度收讫,发票与处方或报告单按日期一一对应装订后报送。异地安置人员的门诊特病费用赁发票、处方(需有每种药的单价)、医药费用详细清单、门诊病历报销。经审核符合报销规定的门诊费用医疗末在减去500元起付线后,按照在职职工报销85%,退休职工报销90%的原则一次性结算。定点医院之外的门诊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第四篇: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报销工作指导意见
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报销工作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09-11-18
为了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扩大新农合的受益面,满足参合人员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的需求,规范补偿范围和工作程序,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起,统一将特殊种类慢性病门诊(以下简称特殊病种门诊)大额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报销范围。现就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合大病统筹补偿范围包括住院费用补偿和特殊病种门诊费用补偿。特殊种类慢性病是指诊断明确,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的疾病,具有危害性大的特点。对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应遵循严格界定、定性准确、病种限制、费用控制、补偿有效、程序规范、循序渐进的原则。经县级新农合管理部门或经办机构确定,参合人员在门诊治疗的特殊病种费用可由新农合统筹基金补偿。
二、纳入新农合门诊补偿范围的特殊病种
(一)高血压病(II期);
(二)冠心病;
(三)慢性心功能不全II级以上;
(四)肝硬化(失代偿期);
(五)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活动期);
(六)中度及中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七)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八)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反应治疗);
(九)类风湿关节炎;
(十)糖尿病;
(十一)恶性肿瘤;
(十二)珠蛋白生成障碍(地中海贫血或海洋性贫血);
(十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十四)血友病;
(十五)中风后遗症;(十六)系统性红斑狼疮;(十七)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躁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
新农合各统筹单位可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地新农合补偿范围的特殊病种。
三、特殊病种诊断及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
(一)参合人员居住县(市、区)范围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二)与本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建立转诊关系的地级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
(三)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经确诊的特殊病种患者,可在居住地县(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继续治疗;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特殊病种患者,必须由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转诊,或经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书面同意,否则,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四、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标准
(一)补偿比例及限额。
1.起付线。单一特殊病种门诊费用年内累计达1000元。重性精神疾病门诊费用年内累计达300元。
2.补偿比例。起付线以上费用按符合补偿范围费用的30%补偿报销。重性精神疾病的补偿比例可适当提高。计算公式:(特殊病种门诊总费用-自费部分-起付线)×补偿比例=应补偿金额 参合人员同时患两种以上特殊病种的,起付线仍按1000元计算。3.补偿限额。单一特殊病种门诊费用年累计补偿支付上限为3000元;参合人员同时患两种以上特殊病种的,年累计补偿支付上限为5000元。病患者既住院又进行门诊治疗的,住院费用补偿和门诊费用补偿总额年累计限额为当年住院最高补偿限额。
在扣除自费项目和起付线后,补偿额低于200元的,按200元支付。
各地可参照上述标准,根据本地新农合资金情况,对补偿标准和比例进行调整。
(二)特殊病种的用药和诊治范围。
新农合特定病种的门诊治疗所使用的药品及治疗项目必须与该疾病治疗相符,同时符合《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规定以外的费用不予支付,非特殊病种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应从费用总额中剔除。门诊处方及药品使用量要严格按慢性病门诊诊疗有关规定执行(不能超出一个月)。
五、参合人员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
(一)申请补偿的条件。
凡患有新农合规定特殊病种的参合人员,经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病史超过2个月以上,累计治疗费用超过1000元以上的,可提出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
(二)申请补偿的时间和地点。
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通常每年办理一次,费用较大的,可以每季度办理一次,申请时间由参合人员选择。参合农民特殊病种门诊费用及其凭证在当年内报销有效,不跨办理,特殊情况,可顺延一个月。
申请人年内在本县同一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经审定具备特殊病种补偿资格的,可以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办理补偿;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或在多家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到镇或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认定后,办理补偿。申请特殊门诊补偿须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表》。
(三)申请人需提交的资料。
办理特殊病种门诊补偿需提交的资料包括: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表》; 2.门诊收费票据;
3.相关病种诊断证明、门诊费用清单、检查报告单、病历资料; 4.个人资料,包括:合作医疗证或参合收费票据、身份证或户口簿。
六、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的审核认定
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进行资格鉴定。受理申请的镇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或即时补偿的定点医疗机构,应先审核申请人是否具备新农合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资格,对未经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鉴定确认的,应提交县级经办机构进行鉴定,在未鉴定确认之前,不得办理补偿报销。
县级经办机构应成立新农合特殊病种鉴定小组,定期对个人申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鉴定和确认,并根据鉴定结果予以公示,无异议后,建立个人档案。
鉴定小组可由经办机构抽调人员组成,也可委托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办理鉴定。受委托的定点医疗机构应成立新农合特殊病种诊断专家小组,并指定专人办理申请手续。出具诊断鉴定证明应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临床医师在申请表上同时签名确认,经医务科审核,并加盖公章。对于通过鉴定,确定为特殊病种门诊的患者,其治疗费用纳入补偿范围,由受理的经办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按有关程序办理补偿报销。对于未能通过鉴定的,由鉴定小组在申请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表》上注明原因,由县经办机构退还申请人,或通过定点医疗机构退还申请人。经办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凭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资格认定书、门诊收费票据、门诊费用清单、门诊病历、个人资料(合作医疗证或参合收费票据、身份证或户口簿)为当事人办理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并将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资格认定书复印件、门诊收费票据、门诊费用清单、个人资料复印件作为报销原始凭证入帐。经办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办理特殊病种补偿要单独进行造册登记。
对实行即时补偿的定点医疗机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其签订的《服务协议书》中,要对特殊门诊补偿作具体规定。如发现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由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对其作出处理。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费用结算与住院费用补偿结算方式相同。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加强对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工作的管理,强化制度落实,严格审核参合病人资格和相关资料。参合人员如有造假行为,经办机构有责任追回已支付的费用。
各县(市、区)新农合管理部门应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省卫生厅将会根据实施情况适当调整有关规定和内容。
第五篇: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报销工作指导意见
《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报销工作指导意见》 广东农村卫生 发布时间:2009-03-18 阅读次数: 3302 关于印发《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
种
门诊补偿报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粤卫办〔2008〕101号
各市、县(区)卫生局:
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规范特殊门诊补偿报销工作,现将《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报销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
门诊补偿报销工作指导意见
为了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扩大新农合的受益面,满足参合人员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的需求,规范补偿范围和工作程序,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起,统一将特殊种类慢性病门诊(以下简称特殊病种门诊)大额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报销范围。现就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合大病统筹补偿范围包括住院费用补偿和特殊病种门诊费用补偿。特殊种类慢性病是指诊断明确,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的疾病,具有危害性大的特点。对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应遵循严格界定、定性准确、病种限制、费用控制、补偿有效、程序规范、循序渐进的原则。经县级新农合管理部门或经办机构确定,参合人员在门诊治疗的特殊病种费用可由新农合统筹基金补偿。
二、纳入新农合门诊补偿范围的特殊病种
(一)高血压病(II期);
(二)冠心病;
(三)慢性心功能不全II级以上;
(四)肝硬化(失代偿期);
(五)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活动期);
(六)中度及中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七)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八)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反应治疗);
(九)类风湿关节炎;
(十)糖尿病;
(十一)恶性肿瘤;
(十二)珠蛋白生成障碍(地中海贫血或海洋性贫血);
(十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十四)血友病;
(十五)中风后遗症;(十六)系统性红斑狼疮;(十七)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躁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新农合各统筹单位可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地新农合补偿范围的特殊病种。
三、特殊病种诊断及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
(一)参合人员居住县(市、区)范围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二)与本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建立转诊关系的地级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
(三)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经确诊的特殊病种患者,可在居住地县(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继续治疗;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特殊病种患者,必须由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转诊,或经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书面同意,否则,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四、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标准
(一)补偿比例及限额。
1.起付线。单一特殊病种门诊费用年内累计达1000元。重性精神疾病门诊费用年内累计达300元。
2.补偿比例。起付线以上费用按符合补偿范围费用的30%补偿报销。重性精神疾病的补偿比例可适当提高。
计算公式:(特殊病种门诊总费用-自费部分-起付线)×补偿比例=应补偿金额
参合人员同时患两种以上特殊病种的,起付线仍按1000元计算。3.补偿限额。单一特殊病种门诊费用年累计补偿支付上限为3000元;参合人员同时患两种以上特殊病种的,年累计补偿支付上限为5000元。病患者既住院又进行门诊治疗的,住院费用补偿和门诊费用补偿总额年累计限额为当年住院最高补偿限额。
在扣除自费项目和起付线后,补偿额低于200元的,按200元支付。
各地可参照上述标准,根据本地新农合资金情况,对补偿标准和比例进行调整。
(二)特殊病种的用药和诊治范围。
新农合特定病种的门诊治疗所使用的药品及治疗项目必须与该疾病治疗相符,同时符合《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规定以外的费用不予支付,非特殊病种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应从费用总额中剔除。门诊处方及药品使用量要严格按慢性病门诊诊疗有关规定执行(不能超出一个月)。
五、参合人员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
(一)申请补偿的条件。
凡患有新农合规定特殊病种的参合人员,经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病史超过2个月以上,累计治疗费用超过1000元以上的,可提出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
(二)申请补偿的时间和地点。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通常每年办理一次,费用较大的,可以每季度办理一次,申请时间由参合人员选择。参合农民特殊病种门诊费用及其凭证在当年内报销有效,不跨办理,特殊情况,可顺延一个月。
申请人年内在本县同一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经审定具备特殊病种补偿资格的,可以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办理补偿;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或在多家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到镇或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认定后,办理补偿。申请特殊门诊补偿须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表》。
(三)申请人需提交的资料。
办理特殊病种门诊补偿需提交的资料包括: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表》; 2.门诊收费票据;
3.相关病种诊断证明、门诊费用清单、检查报告单、病历资料;
4.个人资料,包括:合作医疗证或参合收费票据、身份证或户口簿。
六、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的审核认定
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进行资格鉴定。受理申请的镇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或即时补偿的定点医疗机构,应先审核申请人是否具备新农合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资格,对未经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鉴定确认的,应提交县级经办机构进行鉴定,在未鉴定确认之前,不得办理补偿报销。县级经办机构应成立新农合特殊病种鉴定小组,定期对个人申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鉴定和确认,并根据鉴定结果予以公示,无异议后,建立个人档案。
鉴定小组可由经办机构抽调人员组成,也可委托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办理鉴定。受委托的定点医疗机构应成立新农合特殊病种诊断专家小组,并指定专人办理申请手续。出具诊断鉴定证明应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临床医师在申请表上同时签名确认,经医务科审核,并加盖公章。
对于通过鉴定,确定为特殊病种门诊的患者,其治疗费用纳入补偿范围,由受理的经办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按有关程序办理补偿报销。对于未能通过鉴定的,由鉴定小组在申请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申请表》上注明原因,由县经办机构退还申请人,或通过定点医疗机构退还申请人。
经办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凭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资格认定书、门诊收费票据、门诊费用清单、门诊病历、个人资料(合作医疗证或参合收费票据、身份证或户口簿)为当事人办理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并将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资格认定书复印件、门诊收费票据、门诊费用清单、个人资料复印件作为报销原始凭证入帐。经办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办理特殊病种补偿要单独进行造册登记。
对实行即时补偿的定点医疗机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其签订的《服务协议书》中,要对特殊门诊补偿作具体规定。如发现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由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对其作出处理。
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费用结算与住院费用补偿结算方式相同。
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加强对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工作的管理,强化制度落实,严格审核参合病人资格和相关资料。参合人员如有造假行为,经办机构有责任追回已支付的费用。
各县(市、区)新农合管理部门应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省卫生厅将会根据实施情况适当调整有关规定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