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申请书(大全)
复查(复核)申请书
XXXXXXX〔复查(复核)机关称呼〕
申请人:XXX,男(女),XX岁(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户籍地址:XXXXX,通信地址:XX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
信访事项:
一、……;
二、……;
三、……;
…………、(即申请人最初反映的信访诉求)
申请复查(复核)事项:申请人不服XXX(单位)于XX年XX月XX日做出的《关于XXXXXXXXXXXXXX的答复(意见)》XX〔XXXX〕第XX号,特此申请复查。
一、……;
二、……; …………。
(针对答复(复查)意见有以上几点申请复查(复核))事实与理由:
一、……;
二、……;
三、……; …………。
〔对以上提到的‘申请复查(复核)事项’的要点,分别按点有针对性地列出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XXX XXX 年XX月XX日
第二篇:信访事项复核申请书
信访事项复核申请书
申请人:
,男,****年**月**日,妻(),子()身份证号:
,住:,联系电话
呈申请单位:
政府
申请人诉求:按
年土地调整
亩
人每人人均分得
亩分配或按原有承包亩给予返还。
申请人对
人民政府,号复查意见不予接受,理由有以下几点:
1、本申请人
年国外务工回来就向村民组和村委会要田了,不是现在才要!
2、本人的承包地是
年土地调整向村委会和村民组申请的应有的承包亩,与本申请人无关。
3、复查意见为什么有日期、数字及姓名的误差?(姓名在本人面更改)
由于县、乡一级政府有关人员对此事敷衍了事,保住村组相关人员的利益,提供虚假信息,不附合事实的依据。导致本申请人的权利被剥夺,时间被浪费,及心理负担严重。望
市领导给予公平公正地核查。
此致
*****人民政府
申请人:
****年**月**日
第三篇:信访事项复查申请书
信访事项复查申请书
申请人:关真贺,男,汉族,身份证号:***5042218,住迁西县汉儿庄乡杨家峪村,联系电话:***。
申请事项:请求迁西县人民政府对汉儿庄乡政府2015年7月22日作出的《信访事项答复意见》处理结果进行复查,依法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事实与理由:
一、经过关真贺与当时分地树的人员了解,当时所分的地和树的编号并不是同时编排的,也就是地是地的编号、树是树的编号,两者之间没关系。例如:乡里所出示的调查情况“四”中所提到的(账上显示关真贺产量地上有产量树758号至763号,而关真贺家产量树的编号从680号至752号,显然758至763号树不是关真贺的产量树,却标在了关真贺的29号地上),通过上面的调查报告可证明不能用树的编号来确定地的范围,同时证明了地和树的产量是分开的。然而乡村两级干部在调查和解决问题时却一直以718号树来确定地的范围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另一方面,山中地树的排列并不整齐,而是错落不齐的。多年以后,根本不能确定当时分地树在编号时是按何方向进行编排的。而乡里在调查中却说:“718号树即所在地应该在 717号产量以上”,这种说法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主观判断没有任何理由,同时说明了这些所谓的领导们根本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二、关胜文的边界账目中明确写着:“坐落:由关志永与贾瑞营边界至3113母树,679号树台下为关胜文边界”。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关胜文的边界到3113母树,意思就是上面和他没有关系,虽然679号树在争议地上,但账上也指出了“679号树台下为关胜文”。一切文字都证明了争议地应该归关真贺所有。然而乡里在给出示的调查情况中却将这么一个有力的证据给否定了,他们这样做合理吗?
三、关真贺和关胜文所争议的地显然属于边界问题,乡里却将能说明边界问题的边界帐给否定掉,用一棵不能说明问题本质的718号树来确定地的范围。这种扭曲事实给的结果我们不服。
此致 迁西县人民政府
2015年7月27日
第四篇:信访事项复查申请书
信访事项复查申请书
信访事项复查申请书
申请人:XXX,女,XX岁(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住XXXXX街道XX村XX组XXX号,电话:XXXXXXXXXXX
被申请人:XX街道办事处
法定代表人:XXX,职务:主任
请求事项: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于2011年5月6日作出的XX2011号第6号《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不服,特此申请复查。
申请复查事项:
一、要求撤销2011年5月6日作出的XX2011号第6号《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
二、要求被申请人依法履行职责,审查确认XX村于2010年6月25日作出的“会议记录”
第七条与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侵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利。
三、要求被申请人责令XX村依法改正于2010年6月25日作出的“会议记录”第七条。
四、要求被申请人责令XX村向申请人发放已发放的村集体经济收益款3500元,组里3060元。
五、申请人要求参加听证会,参加辩论。
事实与请求:
本人信访反映的是
一、XX街道XX村在2010年6月25日召开村二委会、组长会议,并形成《村二委会、组长会议记录》,其中第七条为“没有参加二轮承包结婚后迁入,已经离婚人员不予享受村民分配待遇”严重侵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剥夺了申请人与村民的同等待遇,XX村竞置国法不顾,严重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违反了法律规定。
2010年7月30日申请人向杭州直播12345反映问题时,XX村楼卫明书记明确表示只要法院判决申请人有村民资格,就给申请人享受本村村民待遇,2010年8月3日XX街道关于申请人的村民待遇问题召开会议,XX村书记村长也承诺说只要法院判决申请人享有村民资格,就给申请人享受本村村民待遇。2010年12月21日XXX人民法院作出(2010)杭临民初字第1604号《民事判决书》、2011年3月28日杭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1)浙杭民终字第491号生效《民事判决书》均明确申请人具有XXXXX街道XX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依国家法律与政策有权参予本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二、XXX人民政府下发临政发(2008)253,关于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2008—2012年)的通知明确了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依法保障公民权益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着重保障民生权益,努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履行法定职能,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无越权、滥权和不作为,坚决做到平等保护、权责一致、监督有力,切实保障公民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
在第四项第20、明确规定保障和规范村民自治。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依法开展自治管理,督促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探索对村民自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村规民约备案制度,逐步建立村民自治活动的纠错机制。健全村民权益纠纷的行政调处机制,保障村民在土地承包、宅基地分配、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XX村2010年6月25号召开村二委会、组长会议,并形成《村二委会、组长会议记录》以会议决议形式捍然侵犯申请人的合法权利,带领村民对抗国家法律与政策,可XX街道办事处还是没有尽其责任漠视XX村的行为,不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与纠正,造成XX村违法自治,使村组织上的权力凌驾于国法之上,使XX村变成一个以强欺弱,以势力欺压个体,邻里失和,没有法律可讲,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组织。
三、申请人将情况向被申请人反映,就是希望村组织的上级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与纠正,对XX村发生的违法村民自治行为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与纠,希望村上级部门帮助与指导XX村依法自治,避免一个基层组织在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XX街道办事处却模棱两可不重视的态度。
为了合法权益我又于2010年5月6日向XXX信访局反映,市信访局把我反映的事情转到街道,XX街道于2011年5月6日作出的XX2011号第6号《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答复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推脱,说关于村归民约“备案”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村民会议可以指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XX街道办事处属于XXX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属于乡镇人民政府,所以对XX村的村规民约没有备案的职责。以此推却责任。故要求撤销2011年5月6日作出的XX2011号第6号《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
四、申请人在反映问题的一年时间里,奔波之事只为国家法律与政策能够在一个基层组织得到贯彻与落实,.申请人听到最多的话语就是村民自治不好干预,而申请人要说的是村民自治不等于村组织不要党的领导,不等于不要政府的行政部门管理,不等于不要批评教育,更不等于可以凌驾于党纪国法.XX街道办事处作为村组织的上级主管部门完全有义务与责任,用组织的严肃性和履行国家法律赋予的行政管理权、行政监督权,完全可以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进行合法有效的引导和干预,促使国家法律与政策能够在村组织得到贯彻与落实,理直气壮地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正确引导村组织依法自治,否则国家的法律条文与政策就会在一个地方成为废纸。
五、申请人目的也只为国家法律与政策能够在村组织得到贯彻与落实,从而确保申请人在村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使XX村组依法自治。要求被申请人依法履行职责,审查确认XX村于2010年6月25日作出的“会议记录”第七条与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侵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利。要求被申请人责令XX村依法改正于2010年6月25日作出的“会议记录”第七条。要求被申请人责令XX村向申请人发放已发放的村集体经济收益款3500元,组里3060元。
据以上事实与理由,本人依信访条例有关规定请XX政府对被申请人于2011年5月6日作出的XX2011号第6号《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进行复查并撤消,必要时请求政府就本人信访
案件进行听证。
此致
XXX人民政府
信访事项复查申请人;XXX 2011年6月29日
第五篇:申请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注意事项
申请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注意事项
一、受理的范围
信访人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市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或复查意见不服的,可向市政府申请复查或复核。
二、受理的期限
信访人自收到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市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书面答复意见后,30天内提出申请,逾期一般不予受理。
三、受理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不服从信访事项原办理机关处理意见的信访人;
2、申请人不能越级提出申请;
3、申请复查或复核要有具体的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复查或复核信访事项范围,并且无法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其它法定途径得到救济的;
5、属于本机关职权的范围。
四、不予受理的七种情形
1、该信访事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
2、该信访事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行政复议、仲裁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3、该信访事项有关机关正在处理,且未超出法定期限的;
4、该信访事项已经本级有关机关复查或复核的;
5、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或规定的补正期限(补正期限为20天);
6、该信访事项在2005年5月1日前已经办结,且信访人不能提出新的事实或理由的;
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不予受理的情形。
五、申请复查(复核)应提交下列材料
1、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申请书(详见样张);
2、申请人身份证和复印件;
3、原办理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或复查处理意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4、申请人认为需要提供的相关依据、证明材料等。
台州市信访局督查复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