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知识讲座讲稿

时间:2019-05-14 18:4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燃气安全知识讲座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燃气安全知识讲座讲稿》。

第一篇:燃气安全知识讲座讲稿

燃气安全知识讲座

讲座人:刘更

时间:2018年1月8日

居民生活所用燃气,主要有人工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这些气体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泄漏容易引发闪爆事故,而且人工煤气含有毒的一氧化碳,人吸入一定量的人工煤气,会引起中毒死亡。任何燃气都必须有氧气助燃,如长时间在使用燃气的密闭空间中逗留,会造成人员窒息中毒,甚至死亡。为了你的家庭幸福。请务必安全使用燃气。

(一)如何正确使用燃气器具

⑴ 使用燃气灶具应先点火,后打开灶具开关。⑵ 使用燃气时,必须保持通风并有人照看。

⑶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操作程序进行,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⑷ 燃气热水器必须定期保养。

⑸ 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器具应及时更换(燃气器具的使用年限:人工煤气为6年,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8年)。⑹ 使用后、临睡前、外出时,要关闭燃气阀门。⑺ 装有燃气器具的场所不能当卧室。⑻ 不准私自接装、改装燃气设备。

⑼ 应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接头,发现软管老化松动,立即更换。⑽ 燃气管道上不要悬挂重物,也不能将燃气管道当接地线。⑾ 不要在安装燃气器具的周围堆放易染易爆物品。

(二)正确使用液化气须知

⑴ 选购由液化气合格经营企业经销的瓶装液化气,不要购买上门兜售的瓶装液化气。

⑵ 贮气瓶应放在容易搬动,通风干燥,不受腐蚀的地方。⑶ 贮气瓶严防曝晒,严禁靠近明火或温度较高的地方。⑷ 贮气瓶应直立使用,严禁倒立或卧倒使用。

⑸ 贮气瓶不管是满瓶或空瓶,都严禁摔、踢、滚和撞击。⑹ 不准用开水浇或火烤贮气瓶。

⑺ 使用液化气时,瓶与灶具要并排放置,瓶与灶具的最外侧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80厘米。

(三)怎样安全使用燃气热水器

⑴ 燃气热水器的类型与所用气体要严格一致,绝不能混用。⑵ 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应由燃气公司批准和施工,以保证安全。⑶ 燃气热水器周围应避开可燃物,以确保安全。

⑷ 要选择好安装燃气热水器的位置,尽量不要将其安装在浴室。⑸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修。

(四)发现燃气泄漏如何处置

当你嗅到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异味时,应作下列处理: ⑴ 迅速关掉燃气总阀门。⑵ 迅速打开门窗,加强通风。⑶ 杜绝一切火种,禁止开、关电气用具。⑷ 打电话给燃气公司服务部报修。

⑸ 离开现场,待修理妥当、气味散尽后才可回屋。

警示

 切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的方法寻找燃气管的漏气处。 切勿进入燃气异味特别浓烈的房间,因为毒气积聚起来会使人失去知觉。切勿自行修理。

(五)发现有人燃气中毒怎么办

一旦发现有人燃气中毒时,要记住绝对不能惊慌失措。

进入燃气浓度较高的事故现场时,抢救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可用湿布、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减少吸入;不要穿鞋底带钉的鞋子,以防走动时产生火星而引起爆炸。

⑴ 立即打开房间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⑵ 迅速把中毒人员从有燃气的房间里移到空气新鲜或空气流通的地方。

⑶ 迅速解开中毒人员的衣裤、胸衣、要带等,保持中毒人员呼吸畅通。

⑷ 如果中毒人员已处于无知觉状态,应将其放平,并擦拭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⑸ 应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附近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或向医疗急救中心求救。

张坊中学教育处

第二篇:燃气安全知识讲座

燃气安全知识讲座

一、何为管道燃气

燃气包括人工燃气(俗称煤气)、液化石油气(LPG)、天然气。在当前阶段,我国城市中使用的管道燃气大多为管道液化气。管道液化气是从气源点(气化站)将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气化后用市政管网送到千家万户,与瓶装气供应相比具有安全、稳定、卫生、方便等优点。

二、液化石油气一般知识

液化石油气一般为石油炼制的副产品,所以,其市场价格一般随着国际石油行情而波动。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份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俗称C3、C4)。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约重一倍),一旦泄漏不易散发,且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1.5~9.5%)时,遇明火则发生爆炸,所以管道燃气不能引入地下室。液化石油气无色无味,日常使用的液化石油气中加入了一种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微小浓度都可察觉。液化石油气本身无毒,但人在充满液化石油气的室内,会感到不适,大量吸入时,会麻痹神经或缺氧窒息,可能发生意外。

三、安全用气

1.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要消耗大量的新鲜空气,1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30立方米空气。因此,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必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点火前,应先嗅闻室内有无液化气味。怀疑漏气时,及时开窗通风,不得动火或动用电气开关,门外有明火时,不得开门,同时立即关闭入户总阀并通知管道燃气公司进行维修处理。

3.正常操作时,应先打火后开炉灶旋钮开关,调节空气吸入量使火焰稳定呈蓝色。炉具每次使用完毕后必须将开关扳到关闭(OFF)位置。

4.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要有人照看,随时注意燃烧情况,避免食物沸溢浇灭火焰或穿堂风吹熄火焰,一旦发现火焰突然熄灭,立即关闭燃具开关,如有必要再关闭管道总阀,在确认室内无泄漏情况下,方可继续使用。

5.一般情况下胶管不要穿墙,长度不要超过2米,胶管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裂痕、变硬、变软,应更换新的耐油胶管。6.家用燃气热水器的选型,应经燃气公司确认质量合格,并由管道燃气公司安装或验收合格方可使用。7.禁止使用直排式热水器。

8.烟道、强排式热水器可安装在有效排烟的浴室内。浴室体积应大于7.5立方米,房间净高应大于2.4米。浴室门或墙下部应留有截面积不小于0.02平方米的进风孔洞或间隙。9.热水器应安装在耐火的墙壁上,上部不得有电力明线,电器设备和易燃物。

四、漏气防治

发现或怀疑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1.迅速关掉燃气管道上的阀门。

2.切勿开、关任何电器或电掣及现场使用电话。3.熄灭一切火种。

4.打开门窗用扫帚或蒲扇将液化石油气赶到室外。5.到户外打抢修电话,通知管道管道燃气公司派人处理。6.发现邻居家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敲门通知,切勿使用门铃。7.如事态严重应离开现场,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8.查漏办法:关闭燃气具开关,打开入户总阀,用肥皂水在易漏部位涂抹连续起泡处即为漏气点。严禁使用明火查漏。

第三篇:安全防火知识讲座讲稿

安全防火知识讲座讲稿

第一讲

怎样认识火灾,对火灾的预防

一、怎样认识火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各类企业大量涌现。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企业改制,结构调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导致诱发火灾的各类因素相应增多,火灾事故不断,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仍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1991年至2000年十年间,全国共发生火灾88万余起,死亡人数2.5万余人,伤4万余人,直接财产损失116.5亿余元。其中,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特大火灾264起,造成1750人死亡,仅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河南洛阳东都商厦三起恶性火灾事故就造成867人死亡。火灾形势严峻的状况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大量事实一再表明,尽管火灾事故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没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人们对安全防火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不少人员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违章操作,冒险作业;一旦发生火灾,既不会报警,又不会扑灭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最后酿成大的火灾,造成群死群伤的局面。

二、火灾怎样预防

1、预防火灾的人为因素

在火灾预防中,物和技术不过是被动因素,而人才是主动的,并且是主要的因素,人的行为受心理意识的影响很大。如果人们思想重视防火安全懂得消防知识,明确消防安全重要性,发生火灾的危害性,扑救火灾的必要性,有消防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地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就能控制火灾的发生和减少火灾损失,相反,就会导致火灾的发生,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预防火灾的物质因素

火灾发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物质具备了燃烧条件。因此,火灾预防就把物质燃烧条件破坏掉,防止火源接近可燃性质,防火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不安全状态的物质,防火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不安全状态的物质转变成安全状态的物质。

3、预防火灾的技术因素

(1)设计上不符合要求。选材料与使用不符合消防规范要强度计算上的错误,结构不合理,没有配套设计消防安全技术设施或不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等。

(2)施工、制造上不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建筑防火设计,消防产品制造等不符合要求。

(3)维修、保养不到位,由于防火灭火各种设备、设施随着时间上的延续、磨损、耗伤、老化腐蚀、失灵等,缺乏维修保养,致使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4)操作技术不等引起火灾。由于操作技术上熟练或缺乏安全防范知识,而发生火灾。

事实告诉我们,火灾预防与产品技术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防火技术水平高,产品设计质量好,火灾事故就发生的少;反之,就容易发生火灾。第二讲

初起火灾的扑救和灭火器的管理

一、初起火灾的扑救基本方法有四种:

1、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质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火灾,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对于房屋、家俱、木柴、纸张等可燃物质,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二氧化碳的冷却灭火效果很好。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击-78℃的雪花状固体二氧化碳,在迅速汽化时吸取大量的热,从而降低燃烧区的温度,使燃烧停止。

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未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也是扑救火灾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些方法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从燃烧区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阻止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护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邻的可燃建筑结构,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等。

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或氧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层间和工艺装置或船舱内的火灾。这些部位发生火灾的初期,空气充足,燃烧发展比较迅速,随着燃烧时间延长,由于被封闭的这些部位内部的空气(氧)越来越少,烟雾及其他燃烧产物逐渐充满空间。因此,燃烧的不完全性加强燃烧强度降低,当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到14%及以下时燃烧即将停止。还可以采用石棉瓦、湿棉被、湿帆布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燃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如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新鲜空气流入。此外,在无法采取其他可采用水淹没(灌注)或用高倍数泡沫来充填的方法进行扑救。

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和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1211(二氟一氯

一、甲烷、1301(三氯一甲烷)等均属于参与燃烧过程中断燃烧连锁反应的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中去,否则将起不到抑制燃烧反应的作用,达不到灭火的目的,同时,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止复燃。

二、初起火灾要做哪些工作

1、报警

发生火灾后,在现场的人员应及时拔打火警电话——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报告火警时为了使消防队能够迅速到达现场,应讲清起火单位的名称、详细地址、着火物质、着火部位、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并该出起火部位及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

2、灭火

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灭火在消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任务)。

灭火基本要求是: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扑救初起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救人后灭火(以人为本,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原则)。

3、自救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人类的天性,在突如其来的火灾面前,在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命赴黄泉,生灵涂炭,有的人造成终身残疾,也有的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实践证明,很多人在火灾围困中得以生还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他们都有自救意识和所采取的自救方法得当,掌握了一把打开逃生大门的“金钥匙”。

(1)熟悉环境法

必须了解熟悉自己经常或临时所处的建筑物、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2)头脑冷静法

火灾发生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被大火围困的人们大多非常紧张的失去理智,不假思索,盲目跟随他人,一窝蜂地拥到这里又一窝蜂地拥到那里,有时会处于进也难,退也难的境地,这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只有冷静才不能慌乱,要根据火势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有效的自救方案,赢得宝贵的时间,脱离险境。

(3)迅速撤离法(4)毛巾保护法(5)通道疏散法(6)匍匐爬行法(7)标志引导法(8)借助器材法(9)绳索滑行法(10)暂时避难法(11)利人利己法(12)低屋跳楼法

三、泡沫灭火机和二氧化碳灭火机的使用方法

1、泡沫灭火器主要有机械泡沫灭火器和化学泡沫灭火器两种。手提式泡沫灭火器主要由筒体、瓶胆、器头、提环组等组成,筒体用钢板渡压焊制而成,内装碳酸氢钠水溶液,瓶胆用乙烯制作,内装硫酸水溶液。瓶胆用软盖封闭防止溶液混合和蒸发,器头借助垫圈和螺母紧固在筒,使用时,可手提筒体,上提环,迅速火场,不能倾斜,不能肩扛,拿颠列都不行,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离着火点10米,将机桶到过来,对着火点喷射,直喷完为止。

2、二氧化硫灭火器的作用 二氧化硫灭火器充装的灭火剂是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是惰性气体,比空气重,是空气的1.5倍,灭火时喷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燃烧物上,隔离了氧气的供给,燃烧因缺氧而熄灭,适用于扑救电器、珍贵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和其他一般物质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钾、钠、轻金属火灾。

3、构件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由筒体(气瓶)、阀门、喷筒(喇叭、虹吸管等组成,筒体是由无制管制成、用来盛装二氧化碳,喷筒由耐寒橡胶制成,连接在启闭阀门上,其作用是使喷射定向提高灭火效能。)

着火点5米左右,然后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锁,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尾巴,对没有喷射软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所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注意安全,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8.5%时,人会发生呼吸困难,血压增高,含量达20~30%时人会呼吸衰弱,严重的可以窒息,致死。在室内较少的密闭空间或地下坑道喷射后,人员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离火不能过远(2米左右较好)喷射时手不要接触喷管的金属部分以防冻伤。

第四篇:预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讲座讲稿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讲座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怎样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4、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还可以针炙,针炙时可刺入人中、足三里、十宣等穴位。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9、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1、合理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正确安装风斗。

2、伸向窗外的部分要加上防风帽。

3、煤炉、烟筒一定要密封。架设在室内、用于通煤气的炉筒各

接口处,必须要用双层塑料胶带或黑布胶带缠绕使其封闭,而炉筒各接口处要顺向连接并保持一致,以防煤炭燃烧产生的液体倒流,影响通气、腐蚀炉具,而且这样安装也不利于通风。

4、煤炉通风口要直对门口方向,夜间用煤球封火时应适当留通风口,千万不可封死所有通风的地方,用于封火的燃煤量也要适中。

5、白天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6、由于蜂窝煤燃烧产生的煤气液体酸性很强,容易腐蚀铁皮炉筒,为防止不断脱落的铁锈堵塞煤炉的排气口,使用时最好三四天清理一次杂物,并轻轻敲击炉筒,让即将脱落的铁锈脱落并清理干净,以防烟灰堵塞烟筒,影响煤气出路。

7、选购蜂窝煤时要注意,优质,也就是毒气很小的煤球色发蓝,而劣质蜂窝煤色泽发黑。从燃烧过程看,劣质煤燃烧过的废煤球有点发红,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而优质煤燃烧过的废煤球整体发白且产生的废气无害。

8、装有土暖气者检查管道穿过墙壁的地方,应该完全堵死,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卧室。

9、睡觉前应该仔细检查煤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关死。

10、切忌在没有烟囱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焦炭等可燃物取暖。

11、为了防止万一,可在家里安装1个换气扇。

对煤气中毒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是思想麻痹。煤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在不少人认为不会产生煤气的时候,煤气却已存在了。其实,所谓煤气就是煤、碳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 一氧化碳。只要有煤碳燃烧,就会产生煤气,特别是氧气供给不足的燃烧,如火炉在烧旺之前或将熄灭的时候,产生的煤气更多。误区之二是把人冻一冻或灌些醋、酸菜汤就可解毒。发生煤气中毒后,轻者只要把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就可以逐渐恢复,重者使用高压氧舱治疗效果也很好。但寒冷及醋、酸菜 汤并无解煤气之毒的作用,如果把病人抬到寒冷的地方,反而会使病人因受凉感冒或并发肺炎而加重病情,或因延误抢救时间而带来严重后果。

误区之三是有些人认为,煤气中毒经抢救恢复了健康后就平安无事了。实际上有的中毒者过2周至3个月时间又突然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症状,往往被误诊为脑出血、精神病等。其实,这仍是煤气中毒的特殊表现,只要把救治时间延长一段,就可防止发生这些后续症。

误区之四是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或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有些人认为在火炉上放些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之类,或放一盆凉水,或在地上洒些水,就可以预 防煤气中毒的发生,其实白菜叶之类不能与一氧化碳起任何化学反应,一氧化碳也不能溶解在水里,因此,这些东西都不能解煤气之毒,自然也就不能预防煤气中毒 的发生。

预防煤气中毒也很简单,这里有四句话,思想重视别麻痹,烟筒风斗安装齐。

晚上封火开炉档,“涮锅”勿忘透空气。

第五篇:团知识讲座讲稿

团知识讲座讲稿

一、从两个小故事讲起:

张飞问路 越问越远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张飞和刘备一起赶路,在路上迷了路,张飞就对刘备说,我到前面去问问路吧。张飞是大大咧咧的人,做事鲁莽,他走到前面,看到一个老农在田里干活,一把抓住,张飞长的又凶,力气又大,谁经得住他这么一抓。然后,凶巴巴发问:“喂,告诉老子,到哪里哪里去,怎么走!”那个老农吓得话都说不出来,还敢告诉他路怎么走!实在没办法,用手随便指了指,张飞一看。“是不是往那边走?”“是!是!”其实这个农民无心一指。张飞当了真!高高兴兴地回来告诉刘备,往哪边走可以到达目的地。结果呢?同学们能不能猜到结果:张飞问路,越越问越远!同学们看《三国演义》,可以看到这个故事。这还是一件小事。不过多走几步路,还有问路送了命的。

乌江自刎

项羽在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自称“楚霸王”,可见他的威风。当他与刘邦最后决一死战的时候,在垓下兵败,输给了刘邦的部队,其实这时候,他的部队还有战斗力,只要退回去重新组织一下,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在逃跑的过程中逃到一个叫阴陵的地方,又迷失了道路。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这句话是引用司马迁写的,出自《史记》的《项羽本纪》。为什么这个老农民又指错了踟呢,其实,错误还是出自项羽自己啊!想想,一个自称“楚霸王”的人会怎样对待一个地位底下的农民呢?最后的结果,我想大家都知道,项羽在乌江自刎!清朝的李清照流下了一段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当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实,如果项羽,对人礼貌一些,就不会走错路了!也不会自刎于乌江了!

从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礼仪对人的重要性。礼仪是人的一张通行证是人的第一张名片。

二、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礼仪简单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人们与他人交往的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与别人交往理自己的外表方面要注意什么,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

一个有礼仪的人总是受到他人的欢迎,给人的感觉总是这个有道德修养。人就愿意我他交往。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礼仪、宣传礼仪,成为礼仪之邦。自从孔子开始,就不断地提倡做人要有“礼”,不能随随便便。比如说,儿女每天早晨起床,要到父母床前请安,到了学校要向教师鞠躬。教师走路时,你要站在旁边等教师走过才你走。

这样的礼仪随着时代的前进已经变化了不少,有些礼仪今天看起来还不可思议。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对待别人要诚恳,对别人要尊敬。对待别人要友好。对自己的家长、对自己的教师,对自己的同学,甚至对于马路上有扫地的清洁工,都应该是这样。

三、一个中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礼仪 1礼仪应该注意的原则:

尊重原则

对待长辈容易做到,对待同辈或者不自己的人不容易做到。一个人与别人交往,不管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适度原则

1、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待人接事要做到适可而止。

2、与别人打个招呼,时间不能太长;人家还有别的事,你硬要拉住别人,不合适。

3、别人在做事,你硬要拉住他,跟他说话。不合适。

4、在教室说话声音太大,全班就只听见你的声音,不合式。

5、问别人问题,要适可而止,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人不礼貌。

下载燃气安全知识讲座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燃气安全知识讲座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明礼仪知识讲座讲稿

    文明礼仪知识培训讲稿 ---政务活动礼仪第一部分 政务接待礼仪第一章 礼仪概论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即礼节、礼貌。礼:即对别人的尊重。仪:即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二、古今中外......

    《物权法》知识讲座讲稿

    《物权法》知识讲座讲稿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政治经......

    法律知识讲座讲稿2017

    2017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之法律知识讲座 法律知识讲座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现在你们和我、你们之间还都是陌生的、不熟悉的,但是在今后的三年内,我们会成为教......

    楹联知识讲座讲稿

    国粹育人,教学宏开新世界; 楹联进校,师生竞写大文章。 杜兴民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根据省楹联二代会精神,楹联要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在这里交流对......

    文明礼仪知识讲座讲稿

    文明礼仪知识讲座讲稿(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文明礼仪知识。 礼仪,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

    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讲稿

    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讲稿 马秀萍 同学们、广大团员: 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二、怎样保护环境?三、我们应该为保护......

    普通话知识讲座讲稿 2015

    普通话知识专题讲座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身为中国人,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由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如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

    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一、法律的作用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a现在的社会几乎各个方面都涉及到法律规定,大到国家主席等国家机关的设立,小到婚姻家庭,无论是公民个人的行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