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心得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心得
以前碰到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什么不懂得东西,就喜欢到百度上搜一下。大多数时候能够得到满意地答案。我想网上热心的朋友真是多,我在网上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总想能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到其他的朋友。直到最近考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想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才发现这方面的东西很少,即使有也会有很多版本,而且内容还相差很多。所以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还好在自己的努力下得以过关,虽然分数还不知道但是心里有底,觉得没什么问题。网上也有一些网友希望交流一下,我就把我准备以及考试的心得写一下,要是能够帮助到有相同经历的朋友,我也会感到十分高兴。
关于准备时间:
我参加的是2006年注册岩土基础考试,考试时间是9月23号,我前后准备的时间是一个月,有的朋友问我一个月够么?因为我是前一年考的研,所以高数和结构力学还有些底子。对于在校的研究生来说考这个用一个月肯定是没什么问题了。对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如果本科的课程没有什么印象的情况,准备的时间可能就要长一些。我想两到三个月也就够了,关键是上班的朋友有的比较忙能不能挤得的出时间就要看大家了。
关于参考书:
这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大家来说要把自己本科的所有科目考一遍,可想而知那书要多厚。如果书选的不好,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不见得好。所以就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我推荐天大编的教材,突出特点是:考点准确,难度适中,而且有相关的习题。这点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相比同济编的教材,更准确,更有效率。买的时候一定要参考最新的版本因为太老的版本里面的内容不准确。
关于考纲:
如果你在百渡里搜索“注册岩土考纲”,你会发现相关内容很少,而且打开的页面里面的内容也是错的,应该是很久以前的考纲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这方面迷惑。现在的注岩考纲里的变化有一下几点:1.没有弹性力学,数值分析的2.而岩体岩石的相关内容是有的,3.工程经济和注册结构考试的工程经济是相同的。所以,你选的参考书是天大2003年以后的版本就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的内容和现在的考纲吻合。
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网上能够下到的考纲一般都是错的。如果今后的考纲没有变化,下面的介绍考试顺序和内容,就是正确的,大家可以参考。(我以天大版本参考书讲解)
上午:题量较大。如果概念清楚的话时间也还是够的,我是考了3个小时,11点出的考场。所以不用太担心时间,基本上是够用的。
1.高数,24分,相对内容简单,比大学考试时要简单。只要是对着书看上一遍再把后面的题做一下,就没有问题。由于是最前面,而且分数油多,大家一定要重视。我认为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可以拿分的地方就一定不要丢分,像多元函数连续、可(偏)导、可微分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是需要注意的,本身不难,但看书的时候很容易带过。
2.物理,热、波、光、声。肯定是要考。内容不多,后面的题一定要做。会很有帮助。用到的公式考试手册都会给到,大家不必为背公式烦心。
3.化学,考的很基础。基本上高中的化学原理都有应用。我们这一年考的比较多的是化学键和杂化轨道和分子空间构型。大家要重视。Ksp和K的关系,a与Ki的关系,能斯特方程,电动势计算,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如24号元素铬)等知识点是很容易考到的。
4.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拿分的地方,内容相对较多,考的也比较多。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理解内容。考试的时候公式都会给出。难度也不大。参考书课后的习题偏多,时间时间若是不充裕的朋友还是掌握概念为主,题是做不完的关键还是理解。
5.流体力学:这部内容其实不难,也挺好拿分,要注意看书,吃透概念。像黏性系数的单位、水力最优断面的定义、雷诺数、弗鲁特数的物理意义这种知识点也很容易考的,还有层流紊流过渡区的那些概念要理解。
6.计算机应用基础:送分的题,98嘛谁人不知,哪个不会,至于fortain嘛,看看要是学过有些底子就不会有问题了。像是“.GT.”是大于,“.LT.”是小于。“mod”是求余,还是要记住的。
7.电工学:很多人也没学过,其实前面几节也比较好拿分。三极管部分可以不看,如果没有基础的话看起来还是很费时间的。考试会出23道题,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从后面的考生手册中直接查到公式。
8.工程经济:概念要弄清楚,看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计算的东西不多,概念考的多。这部分是考纲有变化的地方。大家注意考试的章节是这样的:资金的时间价值几计算,建设工程投资构成,工程财务,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参数,不确定性分析,项目融资方式与资金成本,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财务评价,价值工程在建设中的应用。说实话这部分内容比较多,大家如果实在是没有时间,可以最后看这部分,再没时间就少看。我建议大家第一章和最后一张都要看。两部分内容较少,而且相对简单,还会考到。最后提醒大家除了上面两章外,一般不会考计算,大家看的时候以概念为主理解。
下午:题量较小。如果概念清楚的话时间也还是够的,我是考了2个小时,4点出的考场。下午的难度还有一些的,可能是我准备的时候重点看上册的原因,所以下册的很多概念都忘了,所以大家还是要重视,毕竟2分一个。
1.材料,内容不多,难度不大。貌似木材,石材,黏土不考。大家可以先不看。
2.测量大家放心,是没有计算的。大家看看概念就可以了,还要做书后的题,可能在考试的时候有用阿。
3.法规。我不说了,自己没看,大家自己掂量着办。要是想看的话“建筑环境”方面的法规最近考的比较多。
4.施工,都是书上的内容,做做书后的习题帮助也是很大的。
5.结力和结构,比较重要的章节。考试内容比较多。结力要是有基础的话问题不大。主要是搞清概念,不必做大难题。结构方面今年砌体考了两道题,大家要重视,都是什么“加筋不加筋的”我考前没重视到。
6.岩体与土力学。貌似岩体不是重点,土力学考到的计算有不少,大家可以相应的看看这方面的计算,沉降计算、土的强度、主动土压力等。考试的时候可能公式不会给全,大家要记一些主要的。 7.工程地质,难度不大,考题不少。大家要重,也就是背背。应该从这里多拿分。
8.岩体与基础工程。相关内容要多看一些,深基础的桩基考得不少。大家要重视,这部分的题目也不少。
考试手册相关内容:上午考试用到的基本上全有。数学公式很全,基本全有,可直接得几分;物理仅有几个基本公式(声强、速率分布、速率、碰撞频率、绝热做功表达式);化学几个(蒸气压渗透压、沸点、凝固点、尼乌斯、速率与温度、平衡常数与温度、能斯特、周期表、电极电势表);理力有汇交力系的合成、平衡方程、滑动摩擦、摩擦角、自锁、重心公式、点的运动公式、刚体定轴转动、点的合成、刚体平动公式、运动学微分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郎伯原理、虚位移原理、单自由度振动等;材力:各章简单公式均有且有悬臂梁、简支梁挠度、转角公式、压杆临界力公式;流力:各章基本公式均有,加莫迪图;电工学:较全;经济:只有资金价值复利计算基本公式以及图表;下午的公式较少。结构力学:较少,但有固端弯矩、剪力公式;土力学:仅有少量基本公式,包括库伦主动土压力的公式;结构设计仅几个表,一般用不上,有抗震等级表,钢筋面积表;施工:计算板桩的假定、井点公式、浇筑量、冷拉能力公式、预应力筋成品长度、起重机最小杆长、固定节拍流水持续时间和一般成倍节拍专业流水工期公式。
1、考试资料的准备
考试的资料准备的比较早,07年3月早早地收集了很多资料,包括基础的电子教材同济的和天大的,一部分历年的真题,真题中其中以专业题目居多,基础真题不多,后来又找了些习题集,考试手册,都是word或pdf格式的。
对于教材,只是粗略看了下天大的内容,当时觉得内容好多,一看都傻眼了,尤其是上午考的物理,化学,电工,计算机基础的语言部分;下午的结构力学和混凝土——内容多!)真正用的地方不多,就是看了下考试手册上的公式,大概了解了下,还有就是看了一点基础的真题,其他资料没怎么利用。
真正的资料是天大的教材,这个教材难易程度适中,但是缺点是教材还是不够精炼,尤其是下册结构力学混凝土部分,这部分不只是教材内容多,而且排版稍显杂乱,题目太多,看的让我发晕,直接略过去的),有的牛人,我听同学说没有买教材直接 看的电子版的也考过了;但是我不习惯那种盯着屏幕看,看得很累,而且不利于笔记,写写画画的:)
2、复习过程
复习过程是从暑假开始的,但是在暑假,很惭愧由于家事,只看了测量一整个章节的内容,在书本上还做了笔记的看的仔细,但是考试的时候依然有一道题目错了,忘记哪道了,十分拿不准
9月4号开学后由于一些私事,耽误了大量的复习时间,真正的复习只有十天左右,而且思想不是很集中(还是私事的原因),就很匆忙的看教材。
上册:
高数,由于一年前曾经复习过高数,所以还有印象只是把例题做完,做完后面的复习题算复习了;
物理,化学,看完教材,做例题和后面的习题,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只看了教材和例题,后面的习题没做,习题比较多;
工程经济,计算机基础,电工,这些章节一点都没看;
建筑材料:看得仔细,例题全做了,模拟试题10.5之前的全做了,后面的p684.p685.p692和p703上的前6道做了,除这些页码之外的模拟题都没做。
下册:
工程测量:教材看的仔细还做了部分笔记,例题,习题全做了;
职业法规,施工与管理:教材全看了,看的比较仔细,例题,习题全做了;
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结构力学看到p178,其余的看本科时候的笔记,结构设计看到p212;其他做题遇到不懂的概念和计算看书中的对应知识点;
岩体力学与土力学:基本没看,做题遇到不懂的概念和计算看书中的对应知识点;
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基本没看,做题遇到不懂的概念和计算看书中的对应知识点;
就是说在10天或者一个星期之内没有课程,我没去上课,而看书的话,从暑假懒散的状态一下子去好好复习考试,并且那些自己关心的私事困扰的自己,要看完教材是不可能的。而我这次就是想着没过也不后悔或者怎么样,因为自己的确没有付出。在我知道复习的时间完全不够看教材的时候,我考前两天选择了做题,做真题和复习题(这个见附件:)),在做题目的过程中,遇到错误就回到教材上找相应的知识点,把错的地方搞懂。有的题目没有答案或者题目不懂的,集中一上午去百度搜索答案和知识点。
3、考试过程
整个的监考很轻松,就2个老师监考,互相认识的同学没有坐在一起的,PS:我在网上看见牛人用手机把试题拍出来的,刚刚考完就帖到论坛上了,可见监考之松,但是要以身试法搞花样的话,不值得:)
上午考的题目:高数,物理,化学我自己觉得做的不错,基本上分数可以都拿到,但是我没看的就全是猜的,还有个事情要交代的是我是在收答题卡最后那几秒涂完的,当时涂电工,真的是是瞎掰,干脆就CCCCC,DDDDD,o(∩_∩)o…呵呵,需要注意的是上午有120道题目,题量大,而我前面的题目做的很慢,主要是1,做的题目少,2,做题慢,追求会做的要做对,导致最后收卷的时候才开始猜那些不会做的部分,弄得很狼狈。好多人提前1小时交卷。。
下午考的题目:因为自己的底子还可以,而考试前做了些题目的,就学过的科目,仔细复习过的科目做的还行,但是其他的还是——猜!岩体与基础工程中有个滑坡的稳定性系数的我出来和师兄对答案就知道错了。猜了很多,错了很多:(,不然就不会只有74分了。下午我提前交卷的,60道题目计算的部分有些。
4、总结
总起来看教材我只看了一半,140分比132分只多了8分,也许就是猜对了4道题目呢?所以很危险,我周围的同学基本上都过了,分数高的有170的,有140多的,基本在此之间。
考试的难易程度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可以用简单形容,所以考240不是不可能的,(我在网校见过一个清华本科直博的山东老乡,用2个月时间一次过了5门注会考试,他说如果用高考的那个劲去参加这些执业资格考试,社会考试等等的考试,没有过不了的,考高分只是时间问题,赞同他的观点)
对于99%的人教材不看,过考试很难。但是要把所有的教材都看完,想考个240也没有必要,考试看书,看教材,做题目不是考过之后就没用了,但是现实的讲,物理化学什么的我们现在学的越狱基本够用了:)做工程的话也没什么问题吧?至于法规什么的Leader的小账簿我们管不了吧?考试——仅仅是为了通过,难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真正的知识。
所以该放弃的就放弃部分章节,学过的,底子扎实的章节做题目就够了,另教材上的模拟题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几个典型的例题和模拟题就够了。
花费时间上,对于已经工作的朋友>刚刚毕业要工作的大四本科生>已经考上考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没有录取=在读研究生>当年已经考上研究生的马上入学的,时间依次减少。
第二篇: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心得
考试经验他对我的启发很大。希望有用!
以前上论坛,很多时候是看帖子,学习坛友们的学习或专业经验,碰到很有感触的帖子,顶多也是回复一两句话。最近很多朋友问我专业课的一些备考经验,想想也是该回报论坛的时候了,所以这次写一篇长点的,希望能对大家有参考价值:)
基础课是09年考的,年初的时候借了本注册结构考试用的厚书(sorry,实在想不起具体书名和出版单位了~但这本书内容比较全,所以后来做题不会的基本上从它上面可以找到相应的解释),买了一本考试模拟题《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题集(最新版)》(人民交通出版社),一般周末没重要事情外出的话就做做题。9月份开始卡时间做那个后面的套题,后来又在网上下了几分真题(当时真题找的比较匆忙,而且也没下到几份,基本就是起到了一个了解题型的作用,没怎么认真去做)。所以我的主要参考资料就只有那本复习题集。(注:我是08年毕业离开学校的,因为离开学校还没多久,所以相对而言回忆起来要快一些。不过我觉得最好是在学校时最好就把基础课考了。
09年底查到顺利通过基础课,就开始着手准备专业课了。
大概在3月份时,就网购了刘兴录主编的《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分析历年考题及模拟题详解(2009年版)》,以及《注册岩土师必备规范汇编》,加上单位里有的《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以及自己手上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材,感觉资料基本就配备齐了(由于规范汇编中的有些规范不是最新版本,后来还陆陆续续买了单本的规范,比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水利水电地质勘察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还有桩基规范,桩基规范其实汇编中已经是08版的了,但考虑到这本规范比较重要,需要非常熟悉,所以专门购买了单本)。
根据前辈们提供的一些经验,我在平时开始注意土力学教材的复习。在此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就是日本的松岗元教授主编,由姚仰平和罗汀老师翻译的那本土力学教材。其中讲授的土力学内容看起来浅显易懂,但又不乏深度,而且比较全面。因为看这本书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需要静心思考,因此我常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看这本书。其中有的内容可能我读的不止一遍,但每遍都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下班回家以及周末如果没什么重要事情就在家做题熟悉规范了。因为我从事的并不是一线设计行业,在备考前基本不大接触规范,因此熟悉规范是我最大的一个侧重点。当时我主要就是以那本案例分析历年考题及模拟题详解中的题目为一个“点”,然后按图索骥地去找规范上相应的内容,接着去熟悉相关联的那一块知识。写到这里,想起上初中时数学老师告诉我们“要像拔红薯一样去学习”,这句话真的是让我在高中、大学、硕士,乃至现在的注册备考中都受益匪浅(在此一并感谢这位可爱的数学老师)。
这里可能需要提一下,我的工作是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技术支持。因此准备考注岩以后,我就尽量在工作的时候将软件与规范联系起来,并且在与客户朋友交流时也常常会向他们学习一些工程方面的经验。这一方面也不耽误工作(或者说更加有利于工作),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考试积累了专业及工程实践知识。
大约在7月份上旬的时候,一位朋友借给我一本刘兴录主编的习题集,大开的那种,当时看了其中的一套,发现自己需要调整方法。因为之前我用的那本模拟题详解其实只是专业案例部分,也就是对应于第二天的考试内容;而第一天的专业知识部分我是一点都还没概念。而且通过看那套题,我发现快速定位规范,并迅速找到那个知识点使非常关键的。于是接连刻意地去训练了几套专业知识题,通过这种方法,对规范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在此,非常感谢这位朋友,我能坚持到最后,并且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与他的帮助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这里想着重提的一点,是家里的氛围。因为在上班时间工作内容比较多,而且有些不定期或不定时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考试复习主要阵地就是在家里了。当时家里就只有我和老公两个人,而且老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家务基本不用我做,而且看电视时也会很自觉地把声音调小,有时我烦躁了,他甚至会把电视调到静音,以免影响我。尤其是到了后期,家人在实际行动上对自己的支持是非常宝贵非常重要的,感谢亲爱的老公
应该是从8月上旬开始,周末一般卡时间做真题套题(主要做了06-09年的,9月份有出差,时间不大稳定),然后在工作日进一步消化所做过的题目,总结经验教训(那两个月我的作息时间基本是:早上5点起床,学习两个小时,然后洗漱早饭出门上班。晚饭后一般坚持一个小时。周末有时会睡个懒觉,不过开始做题的时间一般不超过9点)。
除了上文提到的参考资料,我还看了电子版的《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300问》(这本书也是从论坛中下载的)。感觉这本书比较系统,而且直击考点,可以在有空时随时打开随便看看。
一路走下来,得到了家人及很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我觉得这甚至比资料还要重要。其实相关的备考资料种类很多,其中也不乏有很多错误的解答或者阐释,所以关键是我们能否辩证地看待资料,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他人的经验能真正消化掉。
另外一点就是坚持的信念,大概从8月初开始,我每天会收集一些[IN语](手机晚报中的),比如“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些话在特定的时候,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断断续续地写了这么多,有点乱,呵呵 其实每个人的学习方式或身心条件都不一样的。如果其中的哪句话能给大家以启发,那这篇帖子就算没有白写:)
再次感谢论坛,感谢斑竹对这里秩序的维护,使其有足够浓的学习、交流氛围;感谢热心的坛友们提供的宝贵资料!
我的考岩经历
2007年毕业,未考岩土基础;
2008年在外地,离考试还有一个月时回公司所在地复习考试,未通过;
2009年3个月,本来打算同时考一级建造师和岩土基础,看了一个多月一级建造师,进度太慢,放
弃建造师,专心考岩土基础,151分通过考试;
2010年自3月份开始复习,03月~05月复习土力学和结构力学,05月11日女儿出生,2个星期未看书,05月底开始正式准备考试,第一天83+70,第二天38+46通过专业考试(案例自己做22+25)。
考注岩专业心得
1、准备阶段
买齐所有的规范,手册中《工程地质手册》必备,建议《地基处理手册》也备一本,其他手册视自
己银子而定,我买的参考书有于海峰的习题集(后面简称习题集)和刘兴录的案例及真题解答。
2、我的复习过程
首先,认认真真的把《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复习一遍,结构力学也最好看一遍,看结构力学可以帮
你更好的理解和建筑有关的规范。其次,按习题集分章节把对应的规范先翻一遍,然后亲自做习题
集中的题和针对题在熟悉规范,后面的章节均按此法复习。再其次,刘兴录的案例解答,先自己做,然后看书里面的解答,再然后针对知识点熟悉规范。最后,历年的真题至少做一遍,我的时间不
够,只做了02、03、07的全部和08、09年的专业知识(刘兴录的案例解答书中有近三年的案例,所
以真题案例就没再做)。
3、心得
由于工作中主要接触的是建筑方面的岩土设计和施工,对其他行业岩土和勘察不懂,所以在看规范 的时候,我在勘察规范上花的时间比较多,还把工程地质手册中有关勘察的也翻一遍,建议没做过
勘察的可以先看一下工程地质手册,再看规范,利于理解。
关于参考书,现在市面的岩土考试参考是就那么几本,并且普遍书中错误不少,有些是很严重的错
误,因此建议在看参考书书,如遇到自己不懂的或者和自己理解不一样的就先翻规范和土力学,也
可以向岩土论坛求助,对于案例题更应如此,最好自己按规范或土力学解答,然后看书中的解答,对于和规范有悖的解答可以置之不理了。
4、考试提醒
最近两年专业知识题出的很活,像今年地铁施工方面的不少,建议复习多看一些自己从事行业以外 的设计施工资料。
历年案例一定要至少做一遍,可以多考几分,像今年的岩土和结构就有往年的真题原题。
案例考试时不要在某一道题上纠结,考试只是要求你从30到选做25道,答题前先把考试要求和所有
题大致看一遍,往往后面几道题很简单,案例在于正确率,不要想着自己能上下午都做25道,当然
如果有能力做完25道很厉害。
这两年岩土通过率较高,有可能像今年(2010年)一注结构一样案例复审比较严,所以在平时案例
题训练时应养成好的答题习惯,如,先写出公式出处,再完整的写出公式,然后带入参数,最后给
出答案,按此过程答题。
5、致谢
感谢我和老婆的爸妈及老婆在我复习考试的时候对我生活及精神的帮助和支持,也感谢女儿的降临
来我带来的好运。
也感谢岩土论坛,从里面学到和下载到不少对考试有用的资料,在考试准备阶段、考试后经常关注 的岩土论坛的通过考试几率都很大,祝福岩土论坛越办越好。
马上研三毕业了,掐指算来,自己在岩土工程学科已经摸爬攻打快七年;而自己对学科的认识才渐渐有了轮廓,应该写一点东西,作为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学习和实践的总结,也是将来继续前进的基础。
结合自己在教科书上的学习和理解、科研项目的探索以及生产项目中的实践,岩土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既有其他学科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共性是像其它所有学科一样,具有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一般方法论,其特殊性在于工程学科是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科,既不是纯粹的定性科学也不是完全的定量化学科,同时其研究手段多样化,所以岩土工程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也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本人理解,岩土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法为科学试验、理论分析、科学计算三个;基本研究步骤为:首先对某一课题进行科学试验(实验),这包括室内实验、模型实验、原位试验,从而得出最基本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要用到物理力学知识和工程经验知识,其中定量分析要用到确定性数学工具比如数学物理方程、泛函分析等和非确定性数学工具比如非线性统计、概率分析等,通过定性分析抓住主要因素提出概念模型,通过定量分析提出模型的参数和边界函数,对概念模型定量化或者半定量化,总之是一个抽取本质建立本构模型的过程;第三步,就是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科学计算,也就是解析求解或者数值求解,往往能解析求解的问题不多,于是有限元、有限差分、边界元、无单元法数值求解方法无疑对岩土工程模型求解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由于岩土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岩土体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非线性特点,所以传统的一次建模理论在目前的知识局限性下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断重复优化建模这个过程同时将前一时间点的信息反馈给当前模型不断进行修正,实现基于信息反馈和工程控制的岩土问题解决方案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途径。
这里特别强调两点,1.信息反馈问题,信息作为能量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对于模型的修正是至关重要的;2.过程控制问题,解决岩土问题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优化的过程,希望施工前一次解决在目前看来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复杂岩土工程,而且岩土的工程行为大部分为不可逆的,这更加确定了岩土施工工程必须采用信息化施工。
岩土工程学科理论在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出,有些是对原有方法的改进,有些是对岩土新领域的突破,但是科研中提出的方法理论能否应用到实践中,有几个基本条件必须满足:1.满足工程精度要求,2.计算结果尽量偏保守一点,3.参数和边界条件容易获取,数学形式尽量简化。经过中试检验成功后,就可以作为规范方法推广到生产实践中。
具体工作开展中,一般思路是:岩土工程勘察采用基于总结归纳的思路,将岩土体的结构和边界条件进行提取;岩土工程设计根据结构与岩土相互作用机理,选取合适的计算模型,采用反演和工程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岩土参数(岩土工程领域中,通过反演或者工程地质条件类比得到参数,最后正演模型的解是当前岩土工程的一个趋势),设置适当的安全系数,进行正演计算,如果岩土体受地质过程控制,比如峡谷岸坡的卸荷问题、土层的前期固结问题、岩体的前期剥蚀问题等等,还需要工程地质系统分析;岩土工程监测得到的信息作为参数反演的依据以及模型修正的反馈信息十分重要。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理解,水平有限,肯定有不少错误,我也准备好了挨大家的板砖;本文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祝岩土工程事业蒸蒸日上,岩土工程学科繁荣发展!
第三篇: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大纲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大纲
一、岩土工程勘察
1.1 勘察工作的布置
熟悉场地条件、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勘察工作。
1.2 岩土的分类和鉴定
掌握岩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熟悉岩上工程性质指标的物理意义及其工程应用。
1.3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各类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
1.4 勘探与取样
了解工程地质钻探的工艺和操作技术;熟悉岩土工程勘察对钻探、井探、槽探和洞探的要求,熟悉岩石钻进中的RQD方法:熟悉各级土样的用途和取样技术;熟悉取土器的规格、性能和适用范围;熟悉取岩石试样和水试样的技术要求:了解主要物探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工程应用。
1.5 室内试验
了解岩土试验的方法;熟悉岩土试验指标间的关系;熟悉根据岩土特点和工程特点提出对岩土试验和水分析的要求:熟悉岩土试验和水分析成果的应用;熟悉水和土对工程材料腐蚀性的评价方法。
1.6 原位测试
了解原位测试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熟悉其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1.7 地下水
熟悉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规律;熟悉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了解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的方法,掌握以上试验成果的应用。
1.8 岩土工程评价
掌握岩土力学基本概念在岩土工程评价中的应用;掌握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的数据处理和选用:熟悉场地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熟悉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掌握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勘察报告的编写。
二、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1 设计荷载
了解各类土木工程对设计荷载的规定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选用原则。
2.2 设计状态
了解岩土工程各种极限状态和工作状态的设计方法。
2.3 安全度
了解各类土木工程的安全度控制方法;熟悉岩土工程的安全度准则。
三、浅基础
3.1 浅基础方案选用与比较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传力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浅基础方案选用和方案比较的方法。
3.2 地基承载力计算
熟悉不同结构对地基条件的要求:熟悉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各种方法;掌握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与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的方法。
3.3 地基变形分析
了解各种建(构)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掌握地基应力计算和沉降计算方法;了解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4 基础设计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熟悉基础埋置深度与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原则;掌握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熟悉各种类型浅塞础的设计计算内容;掌握浅基础内力计算的方法。
3.5 动力基础
了解动力基础的基本特点;了解天然地基动力参数的测定方法。
3.6 不均匀沉降
了解建筑物的变形特征以及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各种危害;了解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了解防止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建筑措施和结构措施。
四、深基础
4.1 桩的类型、选型与布置
了解桩的类型及各类桩的适用条件;熟悉桩的设计选型应考虑的因素;掌握布桩设计原则。
4.2 单桩竖向承载力
了解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和破坏机理;熟悉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掌握桩身承载力的验算方法。
4.3 群桩的竖向承载力
了解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效应;掌握群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4.4 负摩阻力
了解负摩阻力的发生条件;掌握负摩阻力的确定方法。
4.5 桩的抗拔承载力
了解抗拔桩基的适用条件;掌握单桩及群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
4.6 桩基沉降计算
熟悉桩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式;掌握桩基沉降计算方法。
4.7 桩基水平承载力和水平位移
了解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和破坏机理;熟悉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了解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
4.8 承台设计
熟悉承台形式的确定方法;掌握承台的受弯、受冲切和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4.9 桩基施工
了解灌注桩、预制桩和钢桩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了解桩基施工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4.10沉井基础
了解沉井基础的应用条件:掌握沉井设计方法:了解沉井下沉施工方法和主要工序;了解沉井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五、地基处理
5.1 地基处理方法
熟悉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机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
5.2 复合地基
熟悉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掌握常用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
5.3 地基处理设计
了解各类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的加固机理;熟悉地基处理方案的选用掌握地基处理设计计算方法。
5.4 土工合成材料
了解常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质及其工程应用。
5.5 防渗处理
了解防渗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5.6 既有工程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
了解既有工程地基加固要求和加固程序:了解常用加固技术、应用范围及加固设计方法:了解既有工程基础托换的常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了解建筑物迁移的常用方法。
六、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
6.1 土工结构
熟悉路堤和堤坝的设计原则及方法:熟悉土工结构的防护与加固措施了解土工结构填料的选用及填筑方法;熟悉土工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及监测检测方法;熟悉不同土质及不同条件下土工结构的设计要求及方法。
6.2 边坡稳定性
了解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与边坡破坏的类型;掌握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熟悉边坡安全坡率的确定方法。
6.3 边坡防护
了解边坡防护的常用技术:熟悉不同防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熟悉挡墙的结构形式、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掌握边坡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
七、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
7.1 基坑工程
了解基坑工程的特点及支护方案的选用原则;掌握常用支护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了解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7.2 地下工程
了解影响洞室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熟悉围岩分类及支护、加固的设计方法;熟悉新奥法的施工理念和技术要点;了解矿山法、掘进机法、盾构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了解开挖前后岩土体应力应变测试方法及检测与监测:了解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失稳类型及预报防护方法。
7.3 地下水控制
熟悉地下水控制的各种措施的适用条件,掌握其设计方法;了解地下水控制的施工方法;了解地下水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八、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
8.1 特殊性岩土
熟悉软土、湿陷性土、膨胀性岩土、盐渍岩土、多年冻土、风化岩和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的基本特征、勘察要求、试验方法和分析评价;掌握特殊性岩土的工程设计计算及工程处理方法。
8.2 岩溶与土洞
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发育条件和规律:了解岩溶的分类;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塌陷机理;掌握岩溶场地的勘察要求和评价方法;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处理方法。
8.3 滑坡、危岩与崩塌
了解滑坡、危岩与崩塌的类型和形成条件;掌握治理滑坡、危岩与崩塌的勘察及稳定性验算方法;掌握治理滑坡、危岩与崩塌的设计、施工及动态监测方法。
8.4 泥石流
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分类;了解泥石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泥石流的勘察和防治工程设计。
8.5 采空区
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规律、特征及危害: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测;掌握采空区的勘察评价原则和处理措施。
8.6 地面沉降
了解地面沉降的危害及形成原因;了解地面沉降量的估算和预测方法:掌握地面沉降的评价方法;了解防止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
8.7 废弃物处理场地
了解废弃物处理工程的特点;了解尾矿处理和垃圾填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要点和评价方法。
8.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了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内容和分级标准;掌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建设项目重要性
分类及其内容;
了解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内容和要求;熟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及评估报告编制要求。
九、地震工程
9.1 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
了解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基本内容;了解建筑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要求;熟悉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了解土动力参数的试验方法;了解影响地震地面运动的因素。
9.2 地震作用与地震反应谱
了解设计地震反应谱;掌握地震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对勘察的要求。
9.3 建筑场地的地段与类别划分
熟悉各类建筑场地地段的划分标准;掌握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方法;了解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设计的影响。
9.4 土的液化
了解土的液化机理及其对工程的危害;掌握液化判别方法:指数的计算和液化等级的评价方法;熟悉抗液化措施的选用。
9.5 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
熟悉地基基础需要进行抗震验算的条件和方法。
9.6 土石坝抗震设计
熟悉土石坝的抗震措施;掌握土石坝抗震稳定性计算的方法。
十、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
10.1岩土工程检测
了解岩土工程检测的要求;了解岩土工程检测的方法和适用条件;掌握检测数据分析与工程质量评价方法。
10.2岩土工程监测
了解岩土工程监测(包括地下水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监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了解监测数据在信息化施工中的应用。
十一、工程经济与管理
11.1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
了解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11.2建设工程程序与岩土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了解建设工程的管理程序;了解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与内容;熟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治理(施工)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和一般程序。
11.3岩土工程概预算及收费标准
了解岩土工程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岩土工程治理(施工)预算的作用:了解其编制依据、步骤、方法及特点: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监测、检测及监理的收费标准。
11.4岩土工程招标与投标
了解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主要内容;掌握投标报价的依据和基本方法:掌握岩土工程标书的编制。
11.5岩土工程合同
了解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物探、岩土工程设计、治理、监测、检测及监理合同的主要内容。11.6岩土工程咨询和监理
了解岩土工程咨询和监理的内容、业务范围、基本特点和依据;熟悉主要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11.7有关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主要行政法规
了解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法规体系的有关内容。
11.8现行IS09000族标准
了解现行IS09000族标准及其与国家标准的对应关系;熟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
11.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了解建设项目法人的职责;了解总承包工程管理的组织系统;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组织原则和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11.10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与义务
熟悉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从业公约和全国勘察设计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熟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和义务。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一、规范、规程类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3.《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ll2-87)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l20-99)
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7.《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l0002.5-2005)
1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9.《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l0012-2001)
2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l0001-2005)
21.《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l0025-2001)
2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l0027-2001)
23.《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l0038-2001)
2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l0035-2002)
25.《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
26.《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2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2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2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3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
31.《建筑边坡丁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2.《岩土上程监测规范》(YS5229-96)
33.《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5.《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CECS 55:93)
36.《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l23-2000)
二、建筑法规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3.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国务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5.国家计委:《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6.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7.建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工程勘察合同文本》
8.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
9.建设部:《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三、设计手册类
1.常十骠、张苏民主编:《十程地质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地基处理手册编委会:《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正业出版社,2000年。
3.桩基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4.《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5.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主编:《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路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
6.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主编:《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科目、分值、时间分配及题型特点
一、考试科目:
1.岩土工程勘察
2.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3.浅基础
4.深基础
5.地基处理
6.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
7.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
8.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
9.地震工程
10.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
11.工程经济与管理
以上各科目均为必答题。
二、考试时间分配及试题分值: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分为2天,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考试时间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第一天为知识概念性考题,上、下午各70题,前40题为单选题,每题分值为1分,后30题为多选题,每题分值为2分,试卷满分200分;第二天为案例分析题,上、下午各30题,实行30题选25题做答的方式,多选无效。如考生作答超过25道题,按题目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作答的前25道题计分及复评试卷,其它作答题目无效。每题分值为2分,满分100分。
三、题型特点:
考题由概念题、综合概念题、简单计算题、连锁计算题及综合分析题组成,连锁题中各小题的计算结果之间无关联。
第四篇:2010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大纲)
2010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大纲
一、岩土工程勘察
1.1勘察工作的布置
熟悉场地条件、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勘察工作。
1.2岩土的分类和鉴定
掌握岩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熟悉岩上工程性质指标的物理意义及其工程应用。
1.3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各类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
1.4勘探与取样
了解工程地质钻探的工艺和操作技术;熟悉岩土工程勘察对钻探、井探、槽探和洞探的要求,熟悉岩石钻进中的RQD方法:熟悉各级土样的用途和取样技术;熟悉取土器的规格、性能和适用范围;熟悉取岩石试样和水试样的技术要求:了解主要物探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工程应用。
1.5室内试验
了解岩土试验的方法;熟悉岩土试验指标间的关系;熟悉根据岩土特点和工程特点提出对岩土试验和水分析的要求:熟悉岩土试验和水分析成果的应用;熟悉水和土对工程材料腐蚀性的评价方法。
1.6原位测试
了解原位测试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熟悉其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1.7地下水
熟悉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规律;熟悉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了解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的方法,掌握以上试验成果的应用。
1.8岩土工程评价
掌握岩土力学基本概念在岩土工程评价中的应用;掌握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的数据处理和选用:熟悉场地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熟悉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掌握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勘察报告的编写。
二、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1设计荷载
了解各类土木工程对设计荷载的规定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选用原则。
2.2设计状态
了解岩土工程各种极限状态和工作状态的设计方法。
2.3安全度
了解各类土木工程的安全度控制方法;熟悉岩土工程的安全度准则。
三、浅基础
3.1浅基础方案选用与比较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传力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浅基础方案选用和方案比较的方法。
3.2地基承载力计算
熟悉不同结构对地基条件的要求:熟悉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各种方法;掌握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与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的方法。
3.3地基变形分析
了解各种建(构)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掌握地基应力计算和沉降计算方法;了解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4基础设计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熟悉基础埋置深度与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原则;掌握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熟悉各种类型浅塞础的设计计算内容;掌握浅基础内力计算的方法。
3.5动力基础
了解动力基础的基本特点;了解天然地基动力参数的测定方法。
3.6不均匀沉降
了解建筑物的变形特征以及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各种危害;了解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了解防止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建筑措施和结构措施。
四、深基础
4.1桩的类型、选型与布置
了解桩的类型及各类桩的适用条件;熟悉桩的设计选型应考虑的因素;掌握布桩设计原则。
4.2单桩竖向承载力
了解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和破坏机理;熟悉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掌握桩身承载力的验算方法。
4.3群桩的竖向承载力
了解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效应;掌握群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4.4负摩阻力
了解负摩阻力的发生条件;掌握负摩阻力的确定方法。
4.5桩的抗拔承载力
了解抗拔桩基的适用条件;掌握单桩及群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
4.6桩基沉降计算
熟悉桩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式;掌握桩基沉降计算方法。
4.7桩基水平承载力和水平位移
了解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和破坏机理;熟悉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了解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
4.8承台设计
熟悉承台形式的确定方法;掌握承台的受弯、受冲切和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4.9桩基施工
了解灌注桩、预制桩和钢桩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了解桩基施工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4.10沉井基础
了解沉井基础的应用条件:掌握沉井设计方法:了解沉井下沉施工方法和主要工序;了解沉井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五、地基处理
5.1地基处理方法
熟悉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机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
5.2复合地基
熟悉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掌握常用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
5.3地基处理设计
了解各类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的加固机理;熟悉地基处理方案的选用掌握地基处理设计计算方法。
5.4土工合成材料
了解常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质及其工程应用。
5.5防渗处理
了解防渗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5.6既有工程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
了解既有工程地基加固要求和加固程序:了解常用加固技术、应用范围及加固设计方法:了解既有工程基础托换的常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了解建筑物迁移的常用方法。
六、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
6.1土工结构
熟悉路堤和堤坝的设计原则及方法:熟悉土工结构的防护与加固措施了解土工结构填料的选用及填筑方法;熟悉土工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及监测检测方法;熟悉不同土质及不同条件下土工结构的设计要求及方法。
6.2边坡稳定性
了解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与边坡破坏的类型;掌握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熟悉边坡安全坡率的确定方法。
6.3边坡防护
了解边坡防护的常用技术:熟悉不同防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熟悉挡墙的结构形式、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掌握边坡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
七、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
7.1基坑工程
了解基坑工程的特点及支护方案的选用原则;掌握常用支护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了解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7.2地下工程
了解影响洞室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熟悉围岩分类及支护、加固的设计方法;熟悉新奥法的施工理念和技术要点;了解矿山法、掘进机法、盾构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了解开挖前后岩土体应力应变测试方法及检测与监测:了解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失稳类型及预报防护方法。
7.3地下水控制
熟悉地下水控制的各种措施的适用条件,掌握其设计方法;了解地下水控制的施工方法;了解地下水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八、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
8.1特殊性岩土
熟悉软土、湿陷性土、膨胀性岩土、盐渍岩土、多年冻土、风化岩和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的基本特征、勘察要求、试验方法和分析评价;掌握特殊性岩土的工程设计计算及工程处理方法。
8.2岩溶与土洞
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发育条件和规律:了解岩溶的分类;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塌陷机理;掌握岩溶场地的勘察要求和评价方法;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处理方法。
8.3滑坡、危岩与崩塌
了解滑坡、危岩与崩塌的类型和形成条件;掌握治理滑坡、危岩与崩塌的勘察及稳定性验算方法;掌握治理滑坡、危岩与崩塌的设计、施工及动态监测方法。
8.4泥石流
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分类;了解泥石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泥石流的勘察和防治工程设计。
8.5采空区
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规律、特征及危害: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测;掌握采空区的勘察评价原则和处理措施。
8.6地面沉降
了解地面沉降的危害及形成原因;了解地面沉降量的估算和预测方法:掌握地面沉降的评价方法;了解防止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
8.7废弃物处理场地
了解废弃物处理工程的特点;了解尾矿处理和垃圾填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要点和评价方法。
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了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内容和分级标准;掌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及其内容;
了解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内容和要求;熟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及评估报告编制要求。
九、地震工程
9.1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
了解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基本内容;了解建筑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要求;熟悉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了解土动力参数的试验方法;了解影响地震地面运动的因素。
9.2地震作用与地震反应谱
了解设计地震反应谱;掌握地震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对勘察的要求。
9.3建筑场地的地段与类别划分
熟悉各类建筑场地地段的划分标准;掌握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方法;了解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设计的影响。
9.4土的液化
了解土的液化机理及其对工程的危害;掌握液化判别方法:指数的计算和液化等级的评价方法;熟悉抗液化措施的选用。
9.5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
熟悉地基基础需要进行抗震验算的条件和方法。
9.6土石坝抗震设计
熟悉土石坝的抗震措施;掌握土石坝抗震稳定性计算的方法。
十、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
10.1岩土工程检测
了解岩土工程检测的要求;了解岩土工程检测的方法和适用条件;掌握检测数据分析与工程质量评价方法。
10.2岩土工程监测
了解岩土工程监测(包括地下水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监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了解监测数据在信息化施工中的应用。
十一、工程经济与管理
11.1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
了解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11.2建设工程程序与岩土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了解建设工程的管理程序;了解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与内容;熟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治理(施工)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和一般程序。
11.3岩土工程概预算及收费标准
了解岩土工程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岩土工程治理(施工)预算的作用:了解其编制依据、步骤、方法及特点: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监测、检测及监理的收费标准。
11.4岩土工程招标与投标
了解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主要内容;掌握投标报价的依据和基本方法:掌握岩土工程标书的编制。
11.5岩土工程合同
了解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物探、岩土工程设计、治理、监测、检测及监理合同的主要内容。11.6岩土工程咨询和监理
了解岩土工程咨询和监理的内容、业务范围、基本特点和依据;熟悉主要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11.7有关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主要行政法规
了解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法规体系的有关内容。
11.8现行IS09000族标准
了解现行IS09000族标准及其与国家标准的对应关系;熟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
11.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了解建设项目法人的职责;了解总承包工程管理的组织系统;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组织原则和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11.10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与义务
熟悉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从业公约和全国勘察设计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熟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篇: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心得[范文模版]
半年以前,不知谁跟我说过大家论坛非常不错。带着诧异的心情上来,原来是一个学习网站。在工作忙碌的时候没有怎么上来,直到这半年间我又一次经历离职,然后重新找工作。我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最头疼的是要拣起英语,英语有很多好的学习网站,但是凭着先入为主,我开始泡在大家网上。很难得有这样一个网站,有很多的资料,并且可以互动学习,重要的是每天上来一下,给自己坚持学习的动力。突然发觉,分享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大家互助,然后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所以,在此分享经验(虽然分数也不算高,但过了就ok了),希望能对后来考试者有所帮助。基础考试为期一天,上下午各一科。早上考公共基础(比如高数、物理等),下午考专业基础(比如理论力学等),两科都是十几门的学科夹在一起,复习起来确实有点头疼。但为了更好的未来,确实是要付出一些努力的。也有人不复习也能通过考试,但很遗憾我从来都不是这种幸运儿。所以我还是在考试前两个
月挤时间啃了书的。
首先是教材,其实我买全了一套,把专业试的书也一并买了(省得几年后再买)。但是书名我忘了,晚上回家查查再奉上。其实书不在多,只要一套就够,关键是要坚持看下去。囫囵吞枣看几套不如全心全意看一套。先说公共基础,其实它的考题并不难,主要是大家工作过后容易忘记了,其实那都是大学时基本上老师必讲的知识点。所以看书就变得很有必要。给自己安排计划,两天或三天看一门,这样一个月来时间也够了。有时觉得科目确实太多,可以适当放弃一两科自己就算拼了老命,也很难拿下一道选择题的科目(但不能放弃得太多了...)。对于不会的题目,可以问同学,朋友,现在还多了一种好办法,可以发到大家论坛上,会得到有很多热心网友帮助。考前再做几套真题适应一下速度就ok了。
专业基础其实也一样,工作中的朋友每天还会接触一下专业知识,这个的复习其实难度会小一点吧。方法也如基础考试一样。但关键还是要坚持看。
暂时就写这么多,以后会常上大家网,坚持学习再学习,同时不再潜水,也学做一名园丁,积攒RP。有什么问题可以跟贴,在我能力范围之内会尽力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