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税负增加的4种情况

时间:2019-05-14 02:2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营改增税负增加的4种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营改增税负增加的4种情况》。

第一篇:营改增税负增加的4种情况

营改增有四种情况税负将增

尽管“营改增”后大多数企业税负有所下降,但在一些特定情形下,仍然可能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笔者研究发现,有4个原因将会导致一般纳税人企业税负增加。进项税抵扣不足税负将增,如果“营改增”纳税人在某一段时期内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小,那么该时期企业税负可能加重,“营改增”前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而“营改增”后,进项税额可以得到抵扣。只要进项税额达到一定数量,“营改增”纳税人的税负就不会上升。现实中,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的影响,如果“营改增”纳税人在某一段时期内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小,那么该时期企业税负可能加重。比如,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和人工成本较高,如工资薪金、房屋租金、业务信息费、交通食宿费等,而这些成本比重较大,因而不能产生进项税,其成本可抵扣的项目比重过低,仅有办公用品、电脑设备、水电费、设备维修等费用可供抵扣。再如,运输业在试点过程中,部分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升,其原因是因为增值税尚未实现全覆盖,企业没有足够的由相关企业开出的增值税发票来抵扣的结果。由于主营业务是长途运输,燃油和路桥费是除了购买设备之外主要的进项税来源。而全国各地只有很少的收费站或加油站能够开出符合抵扣要求的增值税发票。高速公路系统没有纳入“营改增”的体系,给企业在发票抵扣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还有就是物流公司,在物流企业的成本构成中,30%-40%是油费、30%-40%是路桥费,20%的人力成本。但是按照现在上海的试点方案,交通运输企业的人力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保险费等主要成本均不在抵扣范围,而可以抵扣的燃油、修理费等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足40%.因此,如果一家物流企业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没有大额资产购置情况,其实际可抵扣的税就会很少。上下游抵扣链断裂税负将增 没有足够的进项税增值税发票来抵扣销项税,必然造成企业税负的增加在此前上海和北京的试点中,由于建筑行业争议比较大,其原因也和“进项税额抵扣难”情况有关。中国建设会计学会近日对60余家建筑企业进行调研后指出,“营改增”之后,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理论上这11%的增值税是可以抵扣的,但有些企业反映实际税负有可能增加90%以上。该学会表示:理论测算容易脱离实际,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购买的砖、瓦、灰、沙、石等材料,很多都由农民和个体户经营,而且季节性很强,货主要求现场现金交易,也不可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此外,小规模纳税人按3%征收,建筑施工企业涉及的上游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很多,他们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筑企业很多采购难以取得增值税发票,这样就没有足够的进项税增值税发票来抵扣销项税,必然造成企业税负的增加。得不到原有营业税优惠幅度税负将增 原营业税差额征收优惠幅度更大,相比而言,增值税税率更高,这也会使企业税负增加“营改增”后,原有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将如何过渡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税负高低。目前,中央已经明确,国家给予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但对于通过改革能够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予以取消。原营业税差额征收优惠幅度更大,相比较而言,增值税税率更高,也更难合理规避。这也是“营改增”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因为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不同,因此两者是不能作简单的数字比较的。营业税优惠政策究竟该如何连续?税务机关如果从严控制,一些企业可能失去享受优惠政策的机会。国家试点政策规定,国家给予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试点开始前有很多享受营业税优惠政策的企业,按照规定优惠政策还将延续,但由于增值税优惠的标准和内容与营业税不同,究竟该如何连续?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试点企业纳税人属于列举行为的,采取免征增值税办法予以延续:试点企业纳税人属于列举行为的,采取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予以延续。根据财税〔2011〕111号附件3规定,试点地区试点纳税人已经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享受了营业税税收优惠,在剩余税收优惠政策期限内,符合相关规定的列举行为可享受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换言之,文件规定未有列举的行为不能享受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资本有机构成低税负将增 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对生产资料投入较少的企业,增值税税负可能会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对劳动力投入的需求相对减少,企业生产资料(不变资本)在企业资本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加大。增值税改革的核心在于抵扣制,随着“营改增”改革的进行,试点企业由营业税纳税人转变为增值税纳税人,对于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的企业而言,企业生产资料投入比重加大意味着企业可抵扣的项目增加,企业增值税税负减轻。相反,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企业,增值税税负可能会增加。由于各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各异,征营业税的行业的增值税当量也各异。比如从上海的试点改革情况看,“营改增”后部分物流企业税负不减反增。按规定,运输企业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由于运输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人力成本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项目的支出约占总成本的35%,实施增值税后,即使企业发生的其他购进项目全部可以取得增值税发票,并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实际负担率也会增加。资本有机构成低即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税负必增。我们以税务师事务所为例:假设某税务师事务所的年收入为500万元,若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则为25万元(500×5%);若按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则销项税金为30万元(500×6%)。至于实际缴纳多少税金,则要看他们取得的进项税金了。若他们取得的进项税金大于5万元,他们的税负减轻;若小于5万,则税负加重。可以设想一下,一家正常经营的事务所,一不需要购买机器设备,二不需要购买原材料,三不需要购买低值易耗品,不可能取得进项税额,何况一些支出若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抵扣的,税负必增无疑。

2013年01月17日

第二篇:营改增后税负降低情况说明

焦作市有限责任公司营改增后

税负降低情况说明

我公司成立于年月日,单位地址位于,注册资本:万元,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

集团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拥有年生产10万吨铝合金棒加工能力,工业型材年生产能力5000 吨。合金棒采用进口设备,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引进世界一流的立式半连续成型设备及先进的气滑式工艺,选用可倾式熔炼炉、保温炉,同时引进电磁搅拌器、在线除气、连续式均热炉、锯切机等先进的辅助设备,整条生产线具有很高的制动控制水平,性能稳定。技术装备在同行业具有优越性,处领先地位。铝锭的价格直接影响合金棒的价格。

铝型材加工生产线共有四台挤压机及辅机,分别由台湾馨杰公司和建新公司生产。年产能5000吨,可生产各类型材上千种。

集团公司投资参股上市公司: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万股,占其总股本%,(股票于2009年9月上市流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集团公司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其70%股权。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李克强总理指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

第一项就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将更加规范。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2016年,已纳入“营改增”的行业减税规模估计有2000亿元,金融业、房地产和建筑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减税规模或接近4000亿元,2016年“营改增”减税总规模接近6000亿元。

多年来公司始终严格遵守税法、按章纳税、及时缴纳税款,2013年-2015年近三年累计已缴纳相关税款2233.17万元,为山阳区的税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次营改增涉及到我集团公司的项目主要是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两大类。

集团公司不动产租赁年收入约423.5万元,原营业税制下每年应纳营业税21.18万元,营改增后应纳20.17万元,较营业税制下应纳税额减少1.01万元。

集团公司4月份承接济源高新区幕墙工程造价327.7万元,原营业税制下每年应纳营业税9.83万元,营改增后应纳9.54万元,较营业税制下应纳税额减少0.29万元。

除此之外,原营业税制下集团公司取得的保安服务费、劳务派遣费、住宿费、电费、水费、劳保用品、办公用品、会议费、外购机器设备等在营改增后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进行抵扣,取得的过路过桥费在过渡期内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抵扣,这些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集团公司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使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受益。

李克强总理说,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重头戏”。营改增不只是简单的税制转换,它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转型、服务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的确,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受益,更是商机。集团公司成立近20年,作为“老牌”国有企业,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步入21世纪后,面临很大的生存危机,不过我们始终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税务机关以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协调下,在集团公司员工的一致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走出困境,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税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月日

第三篇: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

随着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临近,建筑企业税负变化到底如何,将面临哪些变化

等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方正税务师以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明确的建筑业适用11%税率进行营改增后可能引起的税负变化进行了分析,供纳税人参考。

一、建筑业特点及主要风险

按照方案建筑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后,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应交增值税,与其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比,目前建筑业存在以下主要特点及涉税风险:

1.建筑业财务核算不规范。据了解,建筑业的财务核算主要由工程项目部门按预算成本提供报账凭证,并非按照实际采购业务据实计账。这一做法对营业税直接依工程收入按适用税率计税影响不大。营改增后,工程成本及其原始凭证直接影响增值税税款计算,工程项目部门某些采购业务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直接影响税款的抵扣,而工程项目部门为报账虚构购进业务取得扣税凭证将涉嫌偷逃增值税。2.建筑业人工费用占比高。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对较高。经测算,建筑企业人工费用约占全部成本的30%。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人工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建筑业工程收入中增值较多,营改增后税负可能上升较多。3.建筑业采购市场不规范。建筑企业大部分大型设备如挖掘机、吊机等是通过租赁得来,有的则是由劳工带机作业,不少主材如砂石、砖等以及一些辅料如铁丝、扣件等是向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导致建筑业营改增税负增加。

二、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方法

为了便于对营改增前后税负变化进行对比,我们将营改增后的增值税税负界定为应纳增值税额与含税工程收入之比。即:

增值税税负=增值税应纳税额÷含税工程结算收入 增值税应纳税额=工程销项税额-工程进项税额 工程销项税额= [工程结算收入÷(1+11%)]×11% 工程进项税额=∑[材料等含税成本÷(1+材料等适用税率)] ×适用税率 全部实施营改增后,增值税链条会逐步健全,建筑业进项税抵扣范围会逐步扩大并完善,因此区分两种情况分别测算建筑业营改增后税负。

第一种情况,假定除人工费用外的全部材料费用都可以取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随着营改增的推行,建筑企业为了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必然会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购材料,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扣税。第二种情况,按照建筑企业估计,目前只有部分项目可以取得增值税扣税发票。

三、建筑业营改增税负的具体测算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

随着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临近,建筑企业税负变化到底如何,将面临哪些变化

等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方正税务师以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明确的建筑业适用11%税率进行营改增后可能引起的税负变化进行了分析,供纳税人参考。

一、建筑业特点及主要风险

按照方案建筑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后,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应交增值税,与其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比,目前建筑业存在以下主要特点及涉税风险:

1.建筑业财务核算不规范。据了解,建筑业的财务核算主要由工程项目部门按预算成本提供报账凭证,并非按照实际采购业务据实计账。这一做法对营业税直接依工程收入按适用税率计税影响不大。营改增后,工程成本及其原始凭证直接影响增值税税款计算,工程项目部门某些采购业务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直接影响税款的抵扣,而工程项目部门为报账虚构购进业务取得扣税凭证将涉嫌偷逃增值税。2.建筑业人工费用占比高。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对较高。经测算,建筑企业人工费用约占全部成本的30%。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人工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建筑业工程收入中增值较多,营改增后税负可能上升较多。

3.建筑业采购市场不规范。建筑企业大部分大型设备如挖掘机、吊机等是通过租赁得来,有的则是由劳工带机作业,不少主材如砂石、砖等以及一些辅料如铁丝、扣件等是向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导致建筑业营改增税负增加。

二、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方法

为了便于对营改增前后税负变化进行对比,我们将营改增后的增值税税负界定为应纳增值税额与含税工程收入之比。即:

增值税税负=增值税应纳税额÷含税工程结算收入 增值税应纳税额=工程销项税额-工程进项税额 工程销项税额= [工程结算收入÷(1+11%)]×11% 工程进项税额=∑[材料等含税成本÷(1+材料等适用税率)] ×适用税率 全部实施营改增后,增值税链条会逐步健全,建筑业进项税抵扣范围会逐步扩大并完善,因此区分两种情况分别测算建筑业营改增后税负。

第一种情况,假定除人工费用外的全部材料费用都可以取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随着营改增的推行,建筑企业为了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必然会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购材料,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扣税。第二种情况,按照建筑企业估计,目前只有部分项目可以取得增值税扣税发票。

三、建筑业营改增税负的具体测算

根据上表计算,wy项目全部可以取得进项税的情况下进项税6,837,820.17元,部分取得进项税的情况下,进项税3,493,419.67元;yw项目全部可以取得

进项税的情况下进项税9,942,917.66元,部分取得进项税的情况下,进项税5,105,454.77元。(3)营改增后的税负变化

情形之一:材料可全部扣税情况的税负

Wy项目应交增值税额= 8,641,441-6,837,820=1,803,621(元)增值税税负=1,803,621÷87,200,000=2.07% Yw应交增值税额=12,734,260-9,942,915=2,791,345(元)增值税税负=2,791,345÷128,500,255=2.17% 情形之二:部分材料可扣税情况的税负

wy应交增值税额=8,641,441-3,493,420=5,148,021(元)wy增值税税负=5,148,021÷87,200,000=5.90% yw应交增值税额=12,734,260-5,105,454=7,628,806(元)增值税税负=7,628,806÷128,500,255=5.94%(4)营改增后保持原税负不变的税率

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营业税的实际税负率为3%。假设税负平衡点的增值税税率为x,如果维持改革前后的税负不变,那么:工程结算收入×3%=[工程结算收入÷(1+x)] ×x-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 A.在全部材料可以扣税情况下,维持原营业税税负水平,计算出wy项目x=12.16%,即建筑企业营业税保持原税负3%不变的情况下,wy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应设计为12.16%;计算出yw项目x=12.03%,即建筑企业营业税保持原税负3%不变的情况下,yw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应设计为12.03%;

B.在部分材料可以扣税情况下,维持原营业税税负水平,计算出wy项目x=7.49%,即建筑企业营业税保持原税负3%不变的情况下,wy项目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为7.49%,yw项目的x=7.53%,即建筑企业营业税保持原税负3%不变的情况下,yw项目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为7.53%。2.分析与结论

在前述wy和yw两个项目中,假定全部材料可以扣税,其应纳增值税占含税工程收入的比率分别为2.07%和2.17%,明显低于改革前3%的营业税税负率。但是如果按照只有部分材料可以取得扣税凭证的情形测算,企业的实际税负率分别达到了5.90%和5.94%,远远高于营改增之前3%的税率。如果要达到改革前营业税的税负水平,两个项目的增值税率分别为7.56%和7.49%。

由此可见,建筑业税负的高与低,关键取决于专用发票的取得和进项税扣除额的大小。在现有环境下,不是所有涉及建筑成本供货企业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非每项支出都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发票取得不易。如果出现甲供料或者部分支出项目没有增值税发票,这就直接导致一些项目不能抵扣,造成企业实际税负加重。

第四篇: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因分析及策略

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因分析及策略

摘 要:税收是政府执行其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手段,对我国社会平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税改后推出的“营改增”政策,深入剖析了导致建筑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期帮助建筑企业处理好税务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原因分析;改进对策

“营改增”政策施行后,对我国的企业发展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应对税收变化,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各自采取了措施。但从某一层面来说,他们策略上的不足也体现了他们对“营改增”税负增加的原因分析不到位,所以,需要得到领域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从容面对税改,更好地为企业创收。

一、建筑企业“营改增”负税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建筑企业复杂环境的消极影响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规模庞大,参与人员多,所以其收支账目也十分复杂,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纳税的过程中出现部分支出额不明,所以无法取得相应的进项抵扣,从而会使得企业的整体负税增加。众所周知,“营改增”的出现,是为了改善传统上以营业额为税基纳税的不足,取而代之对企业的增值额进行征税,以避免重复增税而引发企业不满。然后,建筑企业中一方面是工作环境复杂,账目繁多。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从土地购置到一砖一瓦的购买都需要保留详细的发票记录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企业的财会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缺乏对支出成本发票的有效管理和整合,也会加大建筑企业获取进项抵扣的困难度。进项发票不足是企业负税增高的原因之一,由于建筑企业环境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得到财会管理人员更高的关注度。

(二)支出中可进项抵扣占比低

抵扣制是“营改增”的核心,其中抵扣主要包含对企业生产资料投入抵扣,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是无法获得相应抵扣的。显然,这对建筑企业而言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建筑企业项目的完成中,从设计到建设房子及后期的销售,其相当大比例的支出花费在劳动力工资上,而实行“营改增”后,提高了对企业生产资料抵扣的比例,这就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负税额度,这是建筑企业无法改变的硬伤。可见,如何针对建筑行业人力资源密集的特点,采用迂回的方案更好地应对其支出中可进项抵扣占比低这一天然劣势,这是个值得建筑企业财会人员深入思考的课题。

(三)增值税税率过高脱离企业发展实际

将对企业营业额整改为对增值额征税后,税率也从3%突增到11%,而通过对税改后企业负税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税率调整是不科学的,它与我国企业的发展实际状况脱离,尤其是针对建筑这样一个毛利润微小的行业而言,更像是压迫企业的大山,阻碍了企业前进的步伐。更进一步说,11%的税率是政府站在理想化的模型中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并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建筑企业的运营造成了负担。概括地说,政府本着为企业更好发展的初衷颁布“营改增”,却忽略了对税率进行长期的考察,如此适当的调整也许会帮助更多建筑企业改善目前的负税困境,以获得充足的资金。

(四)“营改增”与企业之间缺乏针对性

现实生活中,新旧建筑企业对“营改增”的适应程度也是不同的。首先,“营改增”更多倾向于新注册建筑企业,考虑到其购买施工设备的可抵扣,却没有顾及到传统建筑企业已经具备完善的工具,所以对这些老牌的建筑企业而言,只有不可抵扣的人力资本支出,却要担负如此高的税收,显然有失公平。总体来看,“营改增”考虑得还是不够周全,所以没能针对不同成立时间、不同规模以及不同经济状况的建筑公司采取有效的征税方案。可见,缺乏针对性也是这一政策的一大痛点所在。

二、“营改增”下改善建筑企业负税增加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建筑项目财会管理,为进项抵扣提供更好的支持

建筑企业虽然规模庞大,但事在人为,为了更好应对“营改增”企业负税增加的困境,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成本支出的税票进行细化的管理,以便为进项抵扣提供更好的支持,以此降低企业的负税情况。首先,建筑企业应树立进项税票意识,加强与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沟通和交流,规范合同的签订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执行税票签发,确保获取正规的进项抵扣凭证。其次,建筑项目负责人要时刻关注税票的走向,加强对进项税票的管理和整合,避免进项税票无疾而终或是在留存的过程中丢失。最后,应将建筑项目的财会管理工作细化到基层,举办大型的讲座普及“营改增”政策,确保每个人理解税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建立一定的惩罚制度,以提醒员工索取税票并提高员工的责任心。依靠群体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杜绝因管理漏洞增加企业企业负税。建筑企业管理层一定要意识到,只有严抓财会工作中隐存的每一个漏洞,才能更好地保障企业进项抵扣的顺利进行,减少企业在“营改增”下遭受的财政压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可抵扣占比

虽然在“营改增”政策下,建筑企业表现出固有的劣势,但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取生机,只能迎难而上了。为了调整建筑产业的资本结构,企业需从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这几个环节对项目的完成进行优化。具体说来,项目前项目负责人应加强对项目生产材料以及人力资本支出的预测分析,合理预估利润空间,以便更好地调节项目中的各项支出,为企业减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项目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保证人力资本和材料的损耗,提高可抵扣占比。项目完成后也不能疏于管理,一定要对相关票据和款项进行及时的管理,及时落实抵扣工作。同时,在建筑生产中引入更多高科技的成分,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这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可抵扣占比的一个有效手段。所以,建筑商应关注“营改增”的痛点,着眼于如何提高生产成本的可抵扣占比,才能平滑负税增加对企业发展带来的财政冲击。

(三)积极争取政府税改支持

企业发展过程中既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应积极应对外界环境的刺激。针对政府实行的高税率“营改增”,相信众多的建筑企业都将自己视为“受害者”。抓住同理心,建筑商应通过业内的共同努力,给予政府充分的反馈,努力让政府正视企业的实际需求,对税率做出合理的调整。此外,政府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值得建筑企业考虑的用于改善负税过高现状的有效手段,企业应顺应政府的政策走向,积极调整内部管理和发展决策。尤其是那些负税增长到达高压程度的建筑企业,一定要学会积极向政府求助,寻求更多的税收优惠,以期带领企业走出当前的压迫,重新步入发展正轨。

(四)提高“营改增”针对性

“营改增”的利弊不可一概而论,日后它的发展该走向何方也是政府应长远考虑的。但针对其目前具有的盲目性,需要得到出台更多的政策,使其适应更多建筑企业的发展。比如,针对新企业仍可以实行按照生产设备购置实行抵扣的策略,但对老建筑企业,也应对其已有设备进行一定比例的设备抵扣,保障企业公平竞争。同时,也应对不同企业的规模以及其当前发展的业务,考虑不同的纳税时间和额度。适当增强“营增改”的针对性,结合各企业的发展实况,才能使“营改增”真正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

当前“营改增”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存在不足在所难免。而这一政策引发建筑企业负税增加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相信在政府和整个建筑企业的不断努力改革下,“营改增”会被更多企业接受,为我国的税收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企业要做的就是对政府保有信心,调整自己顺应时势。

参考文献:

[1]潘文轩.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商业研究,2013,(1):145-150.DOI:10.3969/j.issn.1001-148X.2013.01.025.[2]李玉倩“.营改增”后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现象分析[J].商,2014,(23):177-177,176.[3]滕小芳,张春雷.“营改增”导致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及应对[J].北方经贸,2014,(4):77-79.DOI:10.3969/j.issn.1005-913X.2014.04.047.

第五篇: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 要】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建筑业将正式纳入试点范围,其目的在于改变以往重复征收的现状,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然而,调研结果显示,建筑业“营改增”后实际税收却显著增长。本文试通过分析研究建筑业税负增加的原因,针对性地给出推动“营改增”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企业 ; 税负增加 ; 应对策略

一、建筑业实施“营改增”的现实困境

1.建筑业“营改增”的必要性

较营业税而言,增值税最大特点在于“道道课征,税不重征”。由于我国长期出现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的情况,重复征税的问题严重,不能更好地体现税收公平性,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且像建筑业这样专业化分工细致的行业,该问题更是不利其长远发展。因此,将我国现行建筑行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本是国家基于减轻企业税负,优化我国经济结构而进行的一项开创性的税制改革。此举不但能极大避免重复征税的现象,规范企业行为,减少偷税漏税行为的发,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完善。

2.建筑业“营改增”面临的困境

早在2013年初,由住建部组织、中国会计学会参与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以既定建筑业11%的税率进行测算,85%以上的企业税负增加,甚至税负增加的幅度达到90%。2014年末,中国铁建内部进行了一项关于“营改增”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税负普遍都会增加一倍以上。以南通市第四建筑集团公司为例,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02340.60万元,税改前,营业税税率为3%,应交营业税为36746.34万元,税改后,应交增值税为70473.5万元,净增加33727.16万元,税负增加91.78%。

由此可见,“营改增”的理论测算是在非常理想的假设下进行的,即:假设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乃至全社会各行各业均已实行了增值税,我国的税制已趋于完整,且建筑施工企业用的施工材料、机器设备等均能取得进项税发票;在进项税税率方面,假设只有一般纳税人,不存在小规模纳税人、简易纳税法等,而由于建筑业涵盖的工程作业项目内容繁多且与其他行业的密切关系,这些假设明显是脱离实际的。

二、“营改增”后建筑业税负增加的缘由

1.部分材料限制流转抵扣

根据规定,企业的增值税额等于销售环节的销项税减去生产环节的进项税,这是避免企业重复征税的核心要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建筑企业在经营中有大量的甲方供应的原材料,如钢铁、水泥等。这一部分材料提供的合同和发票存在主体不一致的现象,即材料由甲方购买,施工企业无法取得进项税票。此外,建筑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广泛且分散,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较大。有些工程项目在一些极为偏僻的地区,如砖瓦、砂石等地方料以及小五金等零星材料,只能从个体户或农民手中购买,这类供应商往往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此可见,进项税票的难以取得,是企业的税负增加的重要因素。

2.存量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无法抵扣

建筑企业的存量固定资产是指以前购进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按照现行的税法规定,建筑企业税改后购置的固定资产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进项税额,这对于“营改增”后新办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就老牌企业而言,其正常生产施工所必需的机器设备普遍已配置齐全,固定资产均在税改前购置,建筑施工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花费更是巨大,且使用年限较长。税制改革后,这些存量固定资产会逐步结转为成本,不允许抵扣进项税,导致企业只承担销项税额,这种不匹配现象变相的使企业税负增加,间接造成新老企业间的不平等竞争。

3.成本结构中无法抵扣的部分比重较高

据专家测算,业内普遍人工成本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0%,然而,目前的税法规定人工成本不能取得进项税,且随着物价攀升,该项成本正逐年上升。对于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企业来说,其管理精细,资本化程度高,先进的设备可替代人工高质高效的完成作业,“营改增”对其带来的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势而言,更多是资本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这些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管理漏洞,且其机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大部分工作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高。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和人工成本无法抵扣的双重压力,“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必然会大幅度增加。

4.建筑业增值税税率过高

自建筑业“营改增”试点实施以来,预期效果并不如其他行业那样好,究其缘由,本文认为政策规定11%的增值税税率显得过高。业内专业人士表明,11%的增值税税率是在十分理想的假设条件下计算出的,众多企业高层也表示建筑业属微利行业,根本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增值税税率。这显然不是建筑企业加强监管及调整计价和结算方式能够解决的。

三、推动“营改增”的应对策略

1.加强企业监管,促进进项税票的取得

施工方宜选取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作为合作伙伴,并针对扣减税率进行考察,完善并解决进项税额相关抵扣问题,以免企业增值税无法抵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避免个人交易时,应事先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按照简易征税办法计算税额,事后向当地税务部门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即可避免缺失进项税票带来的损失。

同时,建筑企业在签订项目合约时,应该统一以企业名称签订,并保证购买方名称与企业全称一致。企业必须精细化管理,一方面及时查找不能开具进项税发票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作废、认证等环节拟定严格的制度章程,尤其是避免丢失、损毁进项抵扣增值税凭证,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2.争取存量资产抵扣,更新营利模式

新形式下,企业应关注“营改增”的动态,保证存量资产的进项税额得以抵扣,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可暂缓设备购进,以租代买。相关部门也应该尽快完善税改后的相关规定,出台扶持老牌建筑企业的政策。例如,规定生产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折旧程度的多少,给予不同程度的进项税额抵扣;再如,在不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允许部分企业更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的方式,允许其加速折旧,并给予企业充足的“过渡期”。

同时,建筑企业必须优化成本结构。一是我国的建筑企业的盈利方式十分单一,大多仅限于施工,对此,我们可效仿国际优秀的建筑企业实行“一条龙”式的服务,即从设计到采购再到施工一手包办,多元化经营。二是控制人工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新的机械设备,调整成本结构中人工成本的份额,加强对人工作业的管理精细度。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提升了人工成本的使用效率,迫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3.降低企业实际承担的税负

(1)政府应降低建筑业增值税税率

中国建设会计学会表示,建筑业的显著特征是劳动密集、微利且竞争激烈,税改应符合其生产特点,在全国全行业统一进行。住建部根据该协会的调研测算结果,建议将营改增试点税率降低至6%。在税制改革的试行阶段,鉴于“营改增”已造成建筑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则应暂时对全国建筑施工企业统一按小规模纳税人征税。这样做既保证了国家的税收,又解决了税改带来的税负增加问题。

(2)企业应充分了解“营改增”的最新政策

面对税改的大潮,建筑企业首要任务是时刻关注“营改增”的动向,积极学习国家给予的各种政策,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例如,在具体操作时,包清工和甲供材等业务不能和公司正常的经营业务混淆并计算,可用简易办法按3%计算缴纳;可抵扣的进项税不仅局限于水泥、石灰、运输费等,施工设备的维修及保养费,水电、办公用品等都可以进行抵扣;新政策规定,今年4月底之前的项目按简易办法的3%计算缴纳增值税,不用担心未完工项目娶不到进项抵扣问题;且本年5月1日后,购置不动产的进项税额可分两年抵扣,企业运用好这项政策将极大降低税负。

随着营改增各项政策的落实,企业应加快资产的更新换代工作,国家税务机关也将强化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及征收工作,增值税链条势必将更加运转顺畅,建筑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问题定将得到合理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何美霞.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3):91-92.[2]何一坚.营改增:建筑行业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152-154.[3]陈思聪.试述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4,(01):100-101.作者简介:

姜楠(1989―),女,重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经济法。

下载营改增税负增加的4种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营改增税负增加的4种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反映: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应予以重视

    基层反映: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应予以重视 物流产业是黄骅传统支柱产业,是各产业发展壮大的“推进剂”和“粘合剂”,目前,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已初具规模,培育发展出环海、......

    关于营改增的税负转嫁问题

    尊敬供应商,您好:现代服务业(物流辅助服务,包括航空服务、港口码头服务、货运客运场站服务、打捞救助服务、货物运输代理服务、代理报关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的税负不......

    建筑业营改增后税负问题探析

    建筑业营改增后税负问题探析 摘要:中国在提升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通常会结合中国实际发展的情况,制定科学的策略,并合理的利用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增......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平衡点测算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平衡点测算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乔勇 2017年9月) 营改增前企业建安税率为3%,营改增后企业销项税税率为11%。营改增后,企业实际税负取决于能取得多......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分析!(详细)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分析!(详细) 2016-03-15 马泽方 方斌国 随着建筑业“营改增”的临近,建筑企业税负变化到底如何,将面临哪些变化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实地调研数据为......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影响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影响 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的余额,用公式表示就是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

    “营改增”对于建筑业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对于建筑业税负的影响 【摘要】从2012年的第一天开始,上海首先开展营改增试点,现已推广到北京、天津、广东、深圳等12个省市。从税制改革的趋势来看,建筑业也将成为......

    对“营改增”税负平衡点的分析

    对“营改增”税负平衡点的分析 对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上升现象如何理解? “营改增”减税效果如何,是各方决策的重要考量。从当前反馈的情况看,部分“营改增”企业出现税负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