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

时间:2019-05-14 04:2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

第一篇: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罐车充装单位资格认定对外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气瓶、罐车充装单位资格认定。

项目设定依据: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地方规章:《陕西省气瓶充装单位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项目收费依据:陕价费调发[2000]23号。

项目审批总时限:30个工作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五十四条)

项目送达总时限:10个工作日。项目审批程序:

一、受理

1、条件:申请气瓶、罐车充装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⑴具有法人资格,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并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

⑵生产设备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⑶必须有能保证充装安全与正常生产的管理人员,并有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充装前、充装后气瓶检查人员和气体充装人员;

⑷必须具有与所充装气体种类相适应的完好的充装工艺装备、检测手段,气体储存能力和自有气瓶产权数量;

⑸能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保证气体充装量和充装质量,有必要的安全、环保设施;

⑹具有健全的气体充装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处理预案,并能认真严格执行。

2、工作标准:申请人提交的申办材料真实、齐全、规范、有效。

3、本岗位的责任人:省质监局特设处行政许可负责人。

4、岗位职责及权限:

⑴负责受理申请的安全监察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后,确定是否予以受理;

⑵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充装单位,安全监察机构在申请表上签署同意受理意见,并通知申请单位;

⑶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充装单位,安全监察机构做出不予受理申请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5、受理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在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意见,返回申请单位。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受理通知书。

6、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二、审核、审批

(一)评审

1、申请单位取得同意受理通知后,可持以下材料约请评审机构进行条件评审。

⑴签署了受理申请意见的《申请书》;

⑵申请单位的质量手册。

申请单位可在自我评定合格后,与评审机构协商确定现场评审时间,并必须将现场评审时间通报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可指派1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到场,现场监督评审工作质量。

2、现场评审组由评审机构组织,评审组由2至5位熟悉气瓶充装安全知识和充装工艺的从事气瓶安全管理工作的专家,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的评审人员及特邀专家组成。

3、评审工作包括对充装基本条件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的考核评审。评审组应按照《评审纪录》的评审项目逐项进行评审,分别给出单项评审结果并填写《评审纪录》。评审组现场评审结束时,应当出具填写了评审组意见的《特种设备制造条件鉴定评审报告》初稿,向申请单位通报并请申请单位在场人员签字。

4、评审机构根据评审组的《评审纪录》和评定意见,经评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给出《评审报告》的评审结论。评审结论分为具备条件,基本具备条件和不具备条件三种:

⑴评审记录适用项目全部符合的,评为具备条件;

⑵《评审纪录》适用项目中重要项目全部符合,非重要项目存在不符合和有缺陷项,但认为最长2个月内经整改能够达到要求的,可评为基本具备条件;

⑶达不到基本具备条件要求的,应评为不具备条件。

5、对评为基本具备条件的,申请单位应在2个月内,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提交评审机构组织复评。复评时适用项目全部符合的,应评为具备条件;否则应评为不具备条件。

6、对经评审或复评提出不具备条件评审结论的,评审机构应在完成现场评审后10个工作日内报告受理机构。

7、评审机构应在完成现场评审后15个工作日内,及时汇总《申请书》,《评审纪录》与签署了评审结论的《评审报告》,以及整改后复审时的《评审纪录》与签署了评审结论的《评审报告》(如果经复审时),报送给受理机构。

(二)审核、审批

1、受理机构接到《评审报告》后,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并在14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的决定。审查合格的,应办理核发《气瓶充装许可证》;审查不合格的,应分别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⑴评审机构工作程序不符合规定,或者由于评审机构原因导致提供材料不全的,责成相应评审机构在规定其内整合程序或补齐材料后重新审查。出现此类情况,应当同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⑵评审机构工作程序符合规定,申请材料不适用或不能达到本规则规定条件的,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向申请单位说明理由。

2、工作标准:严格按要求进行审核。

3、岗位职责及权限:经审核后做出准予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岗位责任人:省质监局许可审批人员。

5、办理时限:14个工作日。

三、制证

1、工作标准:审查合格的,按规定办理核发资格认定证。

2、本岗位责任人:省质监局制证人员。

3、岗位职责及权限:必须按照规定核发合格证,要保证合格证核发质量,不合格的要作废销毁,已发出的要及时追回并免费换发。

4、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四、送达

1、工作标准:按照规定及时将许可决定送达许可相对人。

2、本岗位负责人:行政许可负责人。

3、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规定时间,将许可证送达到许可相对人手中。

4、送达时间:10个工作日。

五、归档

1、岗位负责人:行政许可负责人。

2、工作标准:按照档案归档要求收集整理归档。

3、岗位职责及权限:对许可证核发全过程形成的审批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归档。

4、办理时限:根据工作制度要求及具体确定。

气瓶(罐车)充装许可申请须提交资料

一、申请书(一式四份)

《申请书》及《填写说明》从http//61.185.238.247(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下载。申请许可种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可查询相应的《许可规则》。申请书后附资料(复印件):

1、充装站简介(2000字以内)

2、工商营业执照或工商户字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换证单位需提供原许可证

5、市级城建主管部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站)或市级安监部门(工业气站)的立项审批建站文件,或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

6、公安消防部门的许可证或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7、省质监局对充装站设计资料审批文件

8、充装站总平面布置图和主要设备及管道平面布置图

9、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使用证及最近一次的检验报告、安全附件检定证

10、气瓶使用登记证及气瓶使用登记表

11、气瓶充装标签和警示标签;永久性标识(钢印号)见证材料

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身份证、作业证(含站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检查人员、充装人员,技术负责人还须提供职称证)

13、配备的有关气体充装和气瓶安全管理的国家法规、标准目录,注:新申请充装单位需提交持证作业人员原件核查。

二、质量管理手册(一套)

含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含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工作记录和见证材料。

第二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充装许可管理办法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广东省

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充装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

(粤质监[2004]14号)

各地级以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充装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省局局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级以上市局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规范气瓶充装许可审批程序,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切实做好此项许可管理工作。

委托地级以上市局负责许可管理的气瓶充装单位,其受理、鉴定评审和审批材料等由所在地市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建档,并按照有关规定纳入特种设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

请各地级以上市局在充分理解《办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气瓶充装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名单,并于3月10日前将有关材料报送省局。

执行《办法》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局锅炉处。

二00四年二月十二日

附件: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充装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气瓶充装许可管理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液化石油气、永久气体、溶解乙炔气体和其它液化气体等气瓶充装许可管理,适应本办法。

第三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负责全省气瓶充装许可的统一管理。地级以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监局)负责接收本行政区域内气瓶充装单位的许可申请,受理并组织对气体储存能力<3000立方米的气瓶充装单位的鉴定评审及签署审查意见等工作。

第二章 充装许可程序

第四条 气瓶充装许可的办理程序为:申请、受理、鉴定评审和批准。

第五条 申请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应向所在地市质监局提交如下申请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负责。

(一)广东省气瓶充装许可申请书(附件一);

(二)气瓶充装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二);

(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及法人授权书(若申请单位为法人授权的组织)原件;

(四)申请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气瓶充装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五)建档气瓶电子档案(符合附件三的规定);

(六)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记录(内容见附件四),必要的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技术资料目录(内容见附件五);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备证照复印件。

第六条 市质监局收到申请材料后,对气体储存能力<3000立方米的,应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办法的要求予以审核,在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气体储存能力≥3000立方米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并送达省局。

省质监局收到申请材料后,应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办法的要求予以审核,在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受理单位决定受理的,应发出《气瓶充装许可受理决定书》(附件六);不予受理的,应发出《不予受理决定书》(附件七)。

第七条 申请单位应自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约请一个有资质的鉴定评审机构进行鉴定评审。

第八条 鉴定评审机构接受申请单位的约请时,应向申请单位提供评审指南,明确有关评审要求。申请单位按有关规定和评审指南自评后,应向鉴定评审机构提出现场鉴定评审预约。鉴定评审机构应自申请单位预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评审工作,出具鉴定评审报告。

第九条 鉴定评审组成员一般不超过4人,评审时间不超过2日。鉴定评审机构在进行现场鉴定评审前,应书面知会受理单位;受理单位认为必要时可派员监督鉴定评审工作。

第十条 鉴定评审结论分为三种:

(一)具备条件:申请单位各项条件均满足有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办法的要求,可评为具备条件。

(二)基本具备条件:申请单位各项条件基本满足有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办法的要求,存在问题经整改能够达到要求的,可评为基本具备条件。

(三)不具备条件:除

(一)、(二)项外的,应评为不具备条件。

第十一条 鉴定评审结论为具备条件或不具备条件的,鉴定评审机构应自出具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鉴定评审报告送达受理单位和申请单位。

鉴定评审结论为基本具备条件的,申请单位应解决存在问题,形成整改报告提交鉴定评审机构组织确认;鉴定评审机构应自收到整改报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组织确认,并将鉴定评审报告及整改确认报告于出具整改确认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送达受理单位和申请单位。

第十二条 鉴定评审报告及整改确认报告由鉴定评审机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

第十三条 申请单位对鉴定评审结论有异议时,应自收到鉴定评审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受理单位提出;受理单位视具体情况于2个工作日内组织复查或指定鉴定评审机构重新评审。

第十四条 受理单位在收到鉴定评审机构的鉴定评审报告后,应依照有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办法的要求,及时进行审核;必要时,可组织实地核查。经审核或核查后,认为申请单位符合许可条件的,应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不含鉴定评审时间)向申请单位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附件八)。认为申请单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应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不含鉴定评审时间)向申请单位发出并送达《不予许可决定书》(附件九),同时通知鉴定评审机构,并告知申请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气瓶充装许可证》由省质监局统一制作,并按《气瓶充装许可证编号办法》(附件十)统一编号。由市质监局受理的,市质监局应将经审查认为符合许可条件的申请单位相关信息填入《气瓶充装许可审批汇总表》(附件十一),并以正式文件上报省质监局,由省质监局统一制作许可证书后及时交市质监局;由省质监局受理的,省质监局负责将符合许可条件的申请单位相关信息填入《气瓶充装许可审批汇总表》。

第三章 换证

第十五条 《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4年。有效期满30日前,持证单位应向原受理单位提出书面换证申请。受理单位应审查以下申请材料:

(一)广东省气瓶充装许可换证申请书(附件十二);

(二)气瓶充装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二);

(三)许可有效期间各的《广东省气瓶充装单位监督检查报告》(附件十三)。

第十六条 受理单位在收到申请单位的换证申请后,对符合条件且监督检查均合格的,予以换证;对存在安全隐患或有安全质量不良记录的,可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现场鉴定评审。

受理单位应在申请单位原《气瓶充装许可证》期满前作出是否准予换证的决定。因申请单位原因未能及时完成换证审批的,原《气瓶充装许可证》自动失效。

第十七条 申请增加充装许可项目的,按许可程序审批,符合条件的在原《气瓶充装许可证》上增项。

第十八条 充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技术负责人变更的,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书面报发证单位备案;单位名称变更的,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受理单位申请更换许可证;充装场地变更的,应经重新许可后方可继续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九条 省质监局统一组织协调气瓶充装许可和管理工作,对有关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气体储存能力≥3000立方米的持证单位,应每年组织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市质监局应制订统一要求以规范本行政区域内充装单位的气瓶涂敷及钢印打印(参考附件十四),并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充装单位按要求涂敷标志(或名称)、打印单位标识和充装单位气瓶自编号钢印。

第二十一条 市、县质监局应加强对气瓶充装单位的日常监督,重点检查其是否在批准的充装范围内从事气瓶充装工作、是否只充装自有气瓶(含托管气瓶,下同)、是否对自有气瓶涂敷充装单位标志(或名称)并打印充装单位标识和气瓶自编号钢印,以及其自有气瓶的数量和建档情况、自有气瓶的充装记录和定期检验情况、充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气瓶充装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以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二条 气瓶充装许可实行监督检查制度。市质监局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瓶充装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形成《广东省气瓶充装单位监督检查报告》。监督检查不合格的应责令整改;整改不合格需要吊销充装许可证的,应报省质监局吊销其充装许可证。

市质监局在完成监督检查后,应将年检结论(合格、不合格、整改合格或整改不合格)记录在《气瓶充装许可证》副证上,并加盖年检标记。

第二十三条 气瓶充装许可的鉴定评审机构由市质监局提出,报省质监局批准。经批准的鉴定评审机构名单由省质监局定期公布。

第二十四条 鉴定评审机构应具有鉴定评审的技术能力,建立并保持质量保证体系,熟练掌握相关的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独立于气瓶充装单位,确保鉴定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鉴定评审机构应在省质监局批准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和鉴定评审结论全面负责。

第二十五条 鉴定评审工作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办法的要求,并根据《广东省气瓶充装单位充装许可鉴定评审报告》(附件十五)的内容及要求逐项进行鉴定评审。

第二十六条 市质监局应对鉴定评审机构的鉴定评审工作进行监督,重点检查其工作质量和规范程度,发现其有违规行为或不再具备鉴定评审能力的,应及时书面报省质监局。

第二十七条 省质监局对气瓶充装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应加强监督。认为其不再具备鉴定评审能力,或其在评审过程中出现严重违规或重大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取消其鉴定评审资质。

每年1月20日前,鉴定评审机构应向省质监局书面报告上一的鉴定评审工作情况,其所在地市质监局应对其报告签署书面意见。

第二十八条 充装单位应按有关要求在每年1月10日前向所在地市质监局提交建档气瓶电子档案,并报告上一气瓶充装情况及建档情况等。

市质监局应及时汇总有关信息,并在每年1月20日前向省质监局报告上一本辖区内气瓶充装许可工作情况及持证气瓶充装单位数量、许可范围、自有气瓶和托管气瓶的种类及数量、监督检查情况及气瓶充装的其它有关情况等。

省质监局每年向社会公布全省气瓶充装许可证的审批、发放情况。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气瓶管理制度

气瓶管理制度

本厂气瓶主要为乙炔瓶,氧气瓶均为压力容器。按照国家规定,均应严格管理,建全档案,建全流动方向的记录,定期检验,经常维护、保养,做到档案齐全,容貌整洁,标志清楚,操作件灵活可靠,无泄漏现象。具体内容规定如下:

一、建档

新瓶购进或旧瓶检验后,统一由质检员建档、登记,结合本次气瓶普查,完善一档一薄,同批次购进和同批次打压检验的档案,及自编号,要同一档案册存放资料,编号要列在一起便于检查管理。

二、按时检验

1、乙炔气瓶、永久性气瓶三年一检,到期的气瓶由质检员负责,留住不准向外流动,够20只统一送检。

2、日常检验:即回场检验,气瓶回厂由保管员或车间收瓶人员对气瓶进行外观、附件、余气、介质进行检验。

3、根据检验结果将瓶分为正常使用、维修或待检、报废等,分别登记、分别存放、分别处理。

三、日常维护

日常的维护,主要内容有:检查、更换外观阀杆、瓶帽、保险片、标识、标志,该喷的随时喷漆,该换件的随时更换,由车间主任和质检员负责。每年三月份对全厂的气瓶全面整修喷漆一次。

四、气瓶的记录

气瓶在充装中要做好批次充装记录,流向记录,最终做到气瓶、气瓶充装日、流向、瓶质有据能查,能查到生产日期班次,查到使用人。

五、气瓶处理

1、乙炔气瓶永久性气瓶和其它气瓶,到使用极限的由保管员在气瓶的到期月从档案中调出资料,抽出实物,统一放置。达一定数量后,由厂长和有资质回收单位或厂家联系 处理,不准卖给个人以防再流入市场,留下安全隐患。

2、在使用中发现的损坏气瓶本厂能自修的由修理人员维修,不能自修的按报废气瓶处理。

3、乙炔气瓶底座损坏的维修,属特殊的工艺,由专业维修人员按规定操作程序进行或返厂维修。

六、检验气瓶的登记

气瓶检验的档案,要按照质监局规定执行管理,收到检验报告后,及时登录气瓶管理网站,并抄报县质监局,检验报告要存档,由保管员管理。

七、气瓶检查登记规定

1、本厂周转回来和外单位来厂充气的气瓶,统一由保管员、安全员对气瓶进行检查登记,并填入气瓶检查登记表。

2、检查登记的内容有:气瓶的颜色、外观质量、充装介质、瓶嘴、附件是否齐全、合格有效、瓶外附着物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是否与来我厂所充介质一致,是否是国家许可厂家生产的气瓶,是否在检验合格期内。瓶内余气压力等项逐一进行登记。

3、登记检查后,对符合充装和不符合充装的气瓶进行分类处理。合格的可进入生产区,由充装工进行放置或直接充装。不合格的区分为修理和报废等特殊处理类,针对性的处理,对应报废的要统一放置到报废区,按气瓶处置规定处理。

4、对乙炔瓶填料下沉的、底座损坏的,要另行放置报维修组,专业处理。

5、安全员、保管员对充装后的气瓶,在出厂前也要进行外观和充装介质的检查,有问题的如:超重、超压、经过 充气外观变形、附件漏气等。坚决不允许盲目出厂,要经过安全和质检的处理符合规定后方可出厂。并登记好出厂的记录,气瓶流向。

第四篇:气瓶管理制度

气瓶管理制度 管理要求

1.1 公司应从具有气瓶生产或气瓶重装许可证的厂家采购或重装气瓶,接收前应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得接收。

1.2 气瓶使用单位/中心应制定气瓶现场管理人员,在接收气瓶时以及在气瓶使用过程中每月定期对气瓶的外表状态进行检查,并按照相关安全管理要求,挂贴相应的标签。对有缺陷的气瓶,应与其它气瓶分开,并及时更换或报废。1.3 对气瓶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具体内容参见附件1。

(1)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标签。常见气瓶颜色见GB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瓶装气体危险特性警示标签见GB16804-2011《气瓶警示标签》;

(2)气瓶外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等严重问题;(3)气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是否齐全、完好;(4)气瓶是否超过定期检验周期;

(5)气瓶的使用状态(满瓶、使用中、空瓶)。

1.4 气瓶检验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委托具有气瓶检验资质的单位对气瓶进行定期验,液化石油气钢瓶按照GB8334-2011《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执行;乙炔气瓶按照GB13076-2009《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执行;其它气体执行相应标准规范。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有严重损伤等,应提前进行检验。检验周如下:

(1)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如空气、氧气、氮气、氢气、乙炔等),每三年检验一次;

(2)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氩等),每五年检验一次。

1.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库存或停用周期超过年限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2 气瓶搬运

2.1 搬运气瓶时,要旋紧瓶帽,以直立向上的位置来移动,注意轻装轻卸,禁止从瓶帽处提升气瓶。

2.2近距离(5米内)移动气瓶,应手扶平肩转动瓶底,并且要使用手套。移动距离较远时,应使用专用小车搬运气瓶,禁止用肩扛、背负、拖拉、抛滑、脱手滚动或其他容易造成摔跌碰撞的办法搬运。

2.3 不得用身体搬运高度超过1.5米的气瓶到手推车或篮子等里面,可采用手扶瓶肩转动瓶底的滚动方式。

2.4 卸车时应在气瓶落地点铺上软垫或橡胶皮垫,逐个卸车,严禁溜放。装卸氧气瓶时,工作服、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不得沾有油脂。

2.5 当提升气瓶时,应使用封闭的篮子或装物架。不得使用钢丝绳或链条吊索。当用起重机吊装气瓶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3 气瓶使用

3.1 使用气瓶前使用者应对气瓶进行安全状况检查,除按照11.1.3条款检查外,还应检查减压器、流量表、软管、防回火装置是否有泄漏、磨损及接头松懈等现象,并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对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能使用。

3.2 气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地使用。如果在通风条件差或狭窄的场地里使用气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出现氧气不足,或危险气体浓度加大的现象。安全措施包括但不局限于排气装置、氧气监控器和气体探测器等。

3.3 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气瓶应防止暴晒、雨淋、水浸。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遮阳或水喷淋等措施降温。

3.4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分别单独存放,两瓶之间至少5米间距,且距明火10米以外,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如乙炔气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

3.5 气瓶应立放使用,严禁卧放,特别是乙炔气瓶,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乙炔气瓶使用前,必须先直立20分钟后,然后连接减压阀使用。

3.6 气瓶及附件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沾染油脂、腐蚀性介质、灰尘等。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焊工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的工作服去接触氧气瓶阀、减压器等。

3.7 禁止将气瓶与电气设备及电路接触,以免形成电气回路。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防止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在气、电焊混合作业的场地,要防止氧气瓶带电,如地面是铁板、要垫木板或胶垫加以绝缘。

3.8 气瓶瓶阀或减压器有冻结、结霜现象时,不得用火烤,可将气瓶移入室内或气温较高的地方,或用40℃以下的温水冲浇,再缓慢地打开瓶阀。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3.9 开启或关闭瓶阀时,只能用手或专用扳手,不准使用锤子、管钳、长柄螺纹扳手,以防损坏阀件。装有手轮的阀门不能使用扳手。如果阀门损坏,应将气瓶隔离并及时维修。

3.10应缓慢地开启或关闭瓶阀,特别是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以防止产生摩擦热或静电火花。打开气瓶阀门时,人站的位置要避开气瓶出气口。

3.11 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瓶瓶阀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阀上。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瓶瓶阀。

3.12 乙炔气瓶瓶阀出口处必须配置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由于乙炔瓶阀的出气口处无螺纹,因此使用减压器时必须带有加紧装置与瓶阀结合。3.13 气瓶使用完毕后应关闭阀门,释放减压器压力,并佩戴好瓶帽。3.14 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严禁敲击、碰撞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3.15 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压缩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并关紧阀门,防止漏气,使气压保持正压。禁止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夜。3.16 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修理。严禁将气瓶用做支架等它用。

3.17 气瓶使用完毕,要妥善保管。空瓶上应标有“空瓶”标签;已用部分气体的气瓶,应标有“使用中”标签;未使用的满瓶气瓶,应标有“满瓶”标签。3.18 使用过程中发现气瓶泄漏,要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严禁在泄漏的情况下使用气瓶。4 气瓶存储

4.1 气瓶最好储存在室内带遮阳、雨篷的场所,储存在室内时,建筑物应符合GB 50016-2006《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标准要求。气瓶存储室不得设在地下室,也不能和办公室或休息室设在一起。

4.2 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避免阳光直射,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4.3 存储可燃、爆炸性气体气瓶的库内照明设备必须防爆,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外,同时应设避雷装置。禁止将气瓶防止到可能导电的地方。4.4 气瓶应分类存储,并设置标签。空瓶和满瓶应分开存放。氧气或其它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应该与燃料气瓶和其它易燃材料分开存放,间隔至少6米。氧气瓶周围不得有可燃物品、油渍及其它杂物。严禁乙炔气瓶和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毒性气体气瓶或瓶内介质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

4.5 对于装有易燃气体的气瓶,在储存场所的15米范围以内,禁止吸烟、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4.6 气瓶应直立存储,用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或扎牢,禁止利用气瓶的瓶阀或头部来固定气瓶。支架或扎牢应采用阻燃的材料,同时应保护气瓶的底部免受腐蚀。4.8 气瓶(包括空瓶)储存时应将瓶阀关闭,卸下减压器,戴上并旋紧气瓶帽,摆放应整齐。

4.9 盛装不宜长期存放或期限存放的气体的气瓶,均应注明存放期限。盛装容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如乙炔气瓶,必须规定存储期限,根据气体的性质控制存储点的最高温度,并应避开放射性放射源。气瓶限期存放到期后,应及时处理。

4.10 如果发现气瓶漏气,首先应该根据气体性质做好相应的人体保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关闭瓶阀,如果瓶阀失控或漏气不在瓶阀上,应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4.11 应定期对存储场所的用电设备、通风设备、气瓶搬运工具和栅栏、防火和防毒器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4.12 气瓶的存储也应执行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公司内安全、健康、环保要求。

第五篇:气瓶管理制度

钢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安全使用气瓶,防止发生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涉及钢瓶:标准气、液化气、载气(氢气、氮气、氦气)、燃气(氢气、乙炔气、笑气)、助燃气(氧气、空气)的钢制容器。

三、管理要求

1、气瓶须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气瓶要专用,严禁串用、代用、混用。

3、使用气瓶时要选用合格的减压器,出口压力大于仪器、设备的使用压力0.1-0.4Mpa,严禁直接采气或直接使用气体(除采干冰)。

4、特殊气体的钢瓶要使用特殊专用的减压器,严禁违反规定改变减压器安装结构和方法。5、防止气瓶受热升温。

6、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使用时要上好减压器,拧紧固定密封帽不得漏气。开阀时要慢慢开启,以防止加压过速产生高温。对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尤应注意防止产生静电。开阀时不能用钢瓶搬手敲击瓶阀,以防止产生火花。氧气瓶的瓶阀及其它附件都禁止沾染油脂。手或手套上、工具上沾染油脂时不要操作氧气瓶。每种气瓶要有专用的减压阀,氧气和可燃气体的减压器不能互用,瓶阀或减压器泄露时不得继续使用。气瓶使用到最后应留有余气,防止混入其它气体或杂质,造成事故。一般应留有不少于0、5Mpa的剩余压力。

7、开启钢瓶阀门要注意安全,应先检查减压器阀门是否松开(关闭减压器阀),操作者必须站在气体出口的侧面,减压器的防爆出口不准直对操作者,严禁敲打钢瓶阀门或减压器;开气时应先开钢瓶后慢慢开启减压器阀,关气时应先关闭钢瓶阀门后关闭减压器阀门。

8、防止气瓶受剧烈震动、碰撞、冲击,装在车上的气瓶要妥善地加以固定,防止气瓶跳动或滚落。气瓶的瓶帽及防震圈应配戴齐全。搬运、装卸气瓶时应轻装轻卸,不得采用抛装、滑放或流动的装卸、搬运方法。

9、防止气瓶受热或着火。

10、存放气瓶时,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气瓶卧放时应防止流动,头部朝向一方。

11、钢瓶间内,可燃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瓶不准混放,要有隔离措施,钢瓶要直立放置,用架子和套环固定,做好区域或标牌标识。

12、保持气瓶间清洁和通风,规整放置。

13、常用钢瓶外部颜色区分及标志:氧气瓶--天蓝色黑字;氢气瓶--深绿色红字;氮气瓶--黑色黄字;压缩空气瓶--黑色白字;乙炔瓶--白色红字;二氧化碳瓶--铝白黑字。

下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充装许可管理办法(5篇)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充装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气瓶充装许可管理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气瓶......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精选五篇)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开展2011年度资质认定获证质检机构(实验室) 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质检机构(实验室): 根据国家认监委《关于开展2011年实验室资质......

    陕西省压力管道及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压力管道及气瓶安全监察情况汇报 陕西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近几年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省压力管道方面的状况,我局一直将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工作都作......

    气瓶检验站管理制度

    气 瓶 检 测 站 管 理 制 度 编制:柳学平日期:2015年10月01日 审核:陈化珍 日期:2015年10月01日 批准:杨宏进 日期:2015年10月01日 黄石金山特种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管理制度目录......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公司气瓶的安全管理,根据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各项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公司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所规定压力范围的......

    气瓶检验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 版本/修订:B/0 JGP-13-07 第1页 岗位责任制 1. 钢瓶检测站站长 (1) 全面主持气瓶本钢瓶检测站的工作,对本钢瓶检测站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检验气瓶的安全质量负最终......

    气瓶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气体钢瓶安全管理 1、《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瓶帽应满足下列条件:有良好的抗撞击性;不得用灰口铸铁制造等。 A、正确 2、《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规定,充装单......

    气瓶检验岗位责任制

    深圳市宏洲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气瓶检验站岗位责任制 一 气瓶检验站站长: 1 在总经理全权委托和领导下,全面负责检验站日常工作,直接领导检验质管体系。 2 负责组织与执行《瓶规......